A. 第75屆戛納電影節提名作品有哪些
第75屆戛納電影節提名作品有:
1、開幕影片
《喪屍不要停Z》導演:阿扎納維西於斯
2、主競賽單元
讓-皮埃爾·達內、呂克·達內《托里和洛奇塔》
瓦萊麗亞·布魯尼·泰德斯基《杏仁》
大衛·柯南伯格《未來罪行》
克萊爾·德尼《正午之星》
阿諾·戴普勒尚《兄妹》
盧卡斯·德霍特《親密》
詹姆斯·格雷《世界末日》
是枝裕和《掮客》
馬里奧·馬爾托內《Nostalgia》
克里斯蒂安·蒙吉《R.M.N》
朴贊郁《分手的決心》
魯本·奧斯特倫德《無限悲情》
凱莉·雷查德《好戲登場》
賽義德·魯斯塔伊《萊拉的兄弟》
塔里克·薩利赫《天堂來的男孩》
阿里·阿巴西《聖蛛》
基里爾·謝列布連尼科夫《安東尼娜》
傑茲·斯科利莫夫斯基《HI-HAN》
短片競賽單元
畢贛《破碎太陽之心》
陳劍瑩《海邊升起一座懸崖》
3、電影基石單元
李家和《地兒》
李映彤《風箏》
第75屆戛納國際電影節的獎項歷程
2022年4月,第75屆戛納電影節導演雙周單元發布主視覺海報,海報靈感來源自於秘魯藝術家塞西莉亞·帕雷德斯的攝影作品《Blue Flight》。
5月18日至27日,導演雙周單元將在法國戛納舉行。
2022年4月11日,據Variety獨家報道,第75屆戛納國際電影節仍未公布評審團主席。
2022年4月,第75屆戛納電影節官方海報釋出,海報致敬了金·凱瑞主演電影《楚門的世界》。「如果再也不能見到你,祝你早安,午安,晚安。」本屆戛納電影節將於5月17-28日舉行。
2022年4月26日,第75屆戛納國際電影節組委會正式宣布由法國演員、導演文森特·林頓擔任主競賽單元評委會主席。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第75屆戛納國際電影節
B. 第27屆釜山電影節海報公開,歷屆釜山電影節的最佳影片有哪些
歷屆釜山電影節的最佳影片一共有一百部,其中包括了奉俊昊的《寄生蟲》、張藝謀的《大紅燈籠高高掛》、《王家衛的《春光乍泄》、費穆的《小城之春》、阿彼察邦·韋拉斯哈古的《熱帶疾病》。這份最佳影片名單是全世界各地多達117位專業電影人評選而出,具有一定的專業性、嚴謹性、普遍性。
像入圍最佳影片的《重慶森林》、《阿飛正傳》、《海上花》、《霸王別姬》也是大家都非常熟悉、喜愛的優秀作品,這些電影均在這份名單上,只不過位次有高有低罷了。相信在下一屆評選時,這些電影排名的變動肯定還會出現比較明顯的變化,大家敬請拭目以待。
C. 第79屆威尼斯電影節發布海報,海報的含義是怎樣的
電影其實很多人都非常期待的一個東西,因為在一定程度上它就是一些人生活的寫照,所以說它就是將我們生活換一個角度記錄了下來,並且給無數人都帶了不同的感受。而且它確實能夠給我們帶來一定的指導方向,這是很多人都非常看重電影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而且第79屆威尼斯電影節發布了官方海報,這個消息公布之後引起了無數網友的熱議。有人可能也會產生疑問,這個海報的含義到底是什麼呢?小編和大家說一說。
總而言之,這個電影海報確實獲得了很多人很高的評價,因為在一定程度上表達了對希望的嚮往。同時也象徵電影的製作,所以說讓無數人都看到了新的希望。以上就是小編說法,希望對你們有所幫助。
D. 戛納電影節的日期一般是什麼時候
戛納國際電影節一般在每年5月舉辦,為期12天左右,其間除影片競賽外,市場展亦同時進行。
戛納國際電影節分為「主競賽」、「一種關注」、「短片競賽」、「電影基石」、「導演雙周」、「國際影評人周」、「法國電影新貌」、「會外市場展」等單元。
戛納國際電影節的宗旨在於推動法國電影節發展,振興世界電影行業,為世界電影人提供國際舞台。戛納國際電影節在保有其核心價值的基礎上,也一直在進步發展,致力於發現電影行業新人,為電影節創造一個交流與創作的平台。
第75屆戛納國際電影節舉辦時間
2022年4月,第75屆戛納電影節導演雙周單元發布主視覺海報,海報靈感來源自於秘魯藝術家塞西莉亞·帕雷德斯的攝影作品《Blue Flight》。5月18日至27日,導演雙周單元將在法國戛納舉行。
2022年4月,第75屆戛納電影節官方海報釋出,海報致敬了金·凱瑞主演電影《楚門的世界》。「如果再也不能見到你,祝你早安,午安,晚安。」本屆戛納電影節將於5月17-28日舉行。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戛納國際電影節
E. 國內遇冷的柏林電影節:黑色動畫,鄉村少女,還有失落的李安
本文首發:娛樂資本論(yulezibenlun)
《好極了》
這部電影是否能代表中國動畫斬獲大獎,將在今晚凌晨1點的電影節閉幕式上揭曉。作為一向是中國導演福地的歐洲藝術電影節,在國內電影主流市場還沒有崛起的年代,柏林電影節一直是媒體和大眾關注的焦點。但今年,由於沒有好萊塢以及范冰冰等明星亮相紅毯,顯得黯淡許多,主流媒體甚至連標題黨新聞都看不到了。
某現場媒體人表示,柏林電影節今年延續了一貫偏向文藝的選片口味,而且熱衷於現實和在國內較為敏感的「時政」題材。今年入圍柏林電影節的大多是獨立電影,包括首部入圍了主競賽單元的中國本土動畫電影《好極了》,還有5部散落於各大單元的獨立電影。
這些在國內並不為人熟知的藝術電影,在以高冷著稱的柏林電影節如有斬獲,它們會像《路邊野餐》、《黑處有什麼》那樣「曲線救國」,通過「牆里開花牆外香」而最終走上國內大銀幕么?除了這些文藝片,還有哪些中國買家和賣家遊走於本屆電影節交易市場?
受評委偏愛的《好極了》:
成本只有1000萬,幾乎是「一個人的動畫」
談到首部入圍柏林電影節主競賽單元的中國動畫《好極了》,對於國內觀眾而言是幾乎完全陌生的,憑借零星片段和海報僅能看出它是一部反映現實的動畫電影。出發趕往德國前,還在機場的製片人楊城跟娛樂資本論關於《好極了》進行了簡短的交流,「成人向、黑色幽默、有藝術風格,」 這是他給出的電影形容。
楊城此前擔任過《家在水草豐茂的地方》、《我的青春期》等多部電影的製片,但動畫製片人完全是一次截然不同的體驗。在他看來,動畫電影相比真人電影有很多優點,比如創作製作上更可控,不用協調明星檔期,創作都可以在電腦旁完成。
從《大聖歸來》、《大魚海棠》到《你的名字。》一次次的票房大捷,很多人認為,動畫電影將會是中國電影的下一個大類型,在這樣一個節點,《好極了》作為首部中國動畫長片入圍柏林電影節,對中國動畫人而言似乎是一注強心劑。
娛樂資本論了解到,《好極了》完全是一次個人主導的創作,這部電影的團隊特別小,加上配音演員一共有30人,劇本和畫面主要都由導演一個人完成,跟現在動畫電影團隊創作的模式很不一樣。
《好極了》
據說做處女作《刺痛我》時,劉健還完全不知道在國內做電影的標准流程,也沒有任何製片公司的投資和操盤,一個人悶頭畫了好幾年,劇本也是自己寫的,最後只在國內做了網路發行。和《刺痛我》一樣,《好極了》也幾乎是「一個人的動畫電影」,前後做了三年,成本在1000萬左右。
這也是楊城自己的新公司哪吒兄弟影業的第一部作品,公開信息顯示,這家公司注冊於2016年9月,楊城是法人,他本人在公司占股80%。他對這家公司的定位是,「做個性比較鮮明的商業和藝術作品。」
目前尚不能確定《好極了》是否會有斬獲,不過據參與放映場的一位媒體朋友透露,影片反響挺不錯,觀影過程中迎來了三次集體掌聲,「如果獲獎,動畫電影的噱頭還是很足的」。
談到《好極了》未來的推廣計劃,楊城的設想是先參與電影節發酵口碑,然後尋找合適檔期做全國發行,據說目前已經有萬達、光線等國內大的電影公司伸出橄欖枝。
歐洲最大電影交易市場,
李安新片沒買家,動畫電影最搶手
一位長期關注柏林電影的媒體朋友告訴娛樂資本論,相比競爭激烈的戛納電影節,柏林電影節各種單元加起來一共有400多部參展影片,秉承的是多元化的選片原則。電影節影片太多,每個單元的側重點都不一樣,一定程度上犧牲了電影節的競技氛圍,相比於戛納,柏林電影節這更像是一個電影的大party。
不過作為歐洲重要的電影交易市場,每年柏林電影節都會迎來全世界各地的買家賣家。《好極了》這部主競賽單元影片,目前已被法國知名的Memento Films拿下亞洲地區以外的國際發行權,這家公司曾發行過柏林電影節金熊獎《一次別離》、戛納電影節金棕櫚獎《冬眠》等影片。
國內一家參展的發行銷售公司負責人告訴娛樂資本論,與隔壁電影節的紅毯熱鬧和迷影氣息截然不同,柏林電影節的電影交易市場除了這屆柏林電影節上入圍的影片,更多還是很多已經上映了的院線電影。雖然不及戛納電影國際化,主要針對歐洲買家,但無論在規模還是專業度上,都要遠勝於韓國的釜山電影節。
電影交易市場一中國展出台
這位負責人表示,在電影市場上看到了《比利林恩》的海報,這部影片的部分海外版權現在依然還沒有找到買家。剛剛在國內上映的《功夫瑜伽》、《鐵道飛虎》同樣出現在了市場上,並舉行了針對買家的市場放映。除了賣家,還可以看到前來采購的愛奇藝等國內視頻平台和批片購買商的身影。
上述銷售公司的另外一位負責人表示,雖然在國內,動畫電影仍不是票房主力,但在國際市場上,動畫電影是最熱銷的電影類型,甚至比動作片還要好賣。在她看來,動畫片是最普世的電影類型,只要配上當地語言,動畫片就變成了本國的作品。「我們這次帶出來十部影片,其中四部都是動畫片。」
她看到,國內開始有動畫電影公司成立海外銷售公司,比如在現場發行影片的一家叫Yi animation的公司,娛樂資本論查詢後發現這是一家叫廣州易動文化的動畫公司,不但製作影視動畫,還設計研發漫衍生品、製作游戲製作,作品有《美食大冒險》電視系列動畫、《美食大冒險》動畫電影。
散落各大單元的獨立電影:
同性戀、少女情緒與中國鄉村
除了主競賽單元的《好極了》,還有多部不同題材的獨立影片在各個競賽單元活躍著,比如僅次於主競賽單元的全景單元,就有胡笳的《檳榔血》、楊恆的《空山異客》、宋川的《巧巧》、黃惠偵的《日常對話》四部影片入圍。
胡笳的《檳榔血》是一部同性戀題材的作品,講述發生在海南,一個女孩糾纏在兩個年輕男孩之間的愛情故事,故事最終以一場少年暴力收尾。
《檳榔血》
這聽起來是一個比較受電影節青睞的題材,不過電影主演沈詩雨否認了影片題材是為了迎合電影節口味的外界質疑。她表示,導演胡笳多年前曾經在海南工作過一段時間,因為對當地有感情,由此創作出了這部個人化的電影,故事結尾的靈感一部分來自於曾經真實發生在海南的性侵事件。
不同於很多作品是導演個人籌錢拍攝,《檳榔血》幾百萬的製作成本背後,有一家名為偉世兄弟的影視公司出品方,這部影片還入圍了41屆香港國際電影節。
因為題材的限制,這部影片不大可能會在國內上映,接下來可能會在香港上映。「中國電影,正處於一種探索藝術多元化的階段,能參與是一件好事,雖然國內的大銀幕上暫時看不到這部作品。」電影的主創這樣表示。
女導演黃驥跟丈夫大冢龍治合拍的《笨鳥》,入圍「新生代」競賽單元並獲得了「評委會特別獎」。這是一個有關孤獨的故事,劇中的主角是生活在小城鎮的16歲內向少女,在家人疏離、校園欺凌和青澀的戀情之下,導演試圖勾勒出少年成長中的孤獨,與初次接觸成人世界時的殘酷。
這部電影邀請到了廖慶松擔當剪輯,林強擔當音樂製作。「新生代」競賽單元所有的作品都是兒童或青少年題材,值得注意的是,去年文藝片的代表《黑處有什麼》也曾入圍該單元。
F. 義大利法西斯墨索里尼為什麼被稱為「國際電影節之父」
這得從威尼斯電影節的起源開講。
歐洲三大國際電影節指的是:威尼斯電影節、戛納和柏林電影節。要論資歷的話,顯然,威尼斯電影節比後面兩個都早的多,屬於老大哥級別。
柏林電影節始於1932年,此時,墨索里尼的丑惡嘴臉還沒太大暴露,為了積累群眾基礎,給自己旗下的「斧頭幫」(義大利法西斯組織)樹立正面形象,也曾像模像樣的「為百姓辦實事」、「搞建設」。
上世紀30年代初的義大利,街頭巷尾的法西斯民一本正經的維護 社會 秩序,經濟上,政府很用心的調解勞資雙方的沖突,提升工人福利,修築紀念碑、工人住宅、運動場、公路網和農田的建設,各項大工程給失業者提供了大量工作崗位。列車准點,郵件准時,從表面上看,義大利還真呈現出了一幅 社會 路不拾遺,夜不閉戶,人民安居樂業的景象。
那麼,生活和 社會 秩序改善了,自然還得再來點有情調的文藝活動,最好是國際性的,這樣可以順勢提升墨索里尼政權的國際知名度和美譽度。
其實,這種搞法,到現在還是很流行,很時髦的被叫做「國家軟實力」。
當年,採用哪種形式的「文藝」,墨索里尼的高層們,也是煞費了一番苦心。雖說歌劇、繪畫這些本身就是義大利的長項,但缺乏新意和時代感,而在經濟危機的大環境下,也不是人人都有心情欣賞這些藝術的表達形式,要想短期吸引全球目光,還是有一定難度的。
而此時,電影行業正呈現出一派欣欣向榮之勢,默片時代結束,有聲電影技術已經日趨成熟,彩色電影風氣也開始嶄露頭角,電影業顯然已經成為了一個更富有表現力、更貼近於全球大眾生活,更能收到關注的朝陽產業。
於是,1932年8月6日至21日,在墨索里尼的主持下,歐洲第一個電影節在水城威尼斯的地利多島舉行,這就是首屆威尼斯電影節。
(第一屆威尼斯電影節海報)
此時,威尼斯電影節成了和美國奧斯卡齊名的世界性電影盛會,屬於歐洲唯一的電影節,直到後續的戛納和柏林電影節相繼問世。
1940年,義大利參戰,但威尼斯電影節依然堅持舉辦了兩屆,這兩回基本屬於德意日軸心國的自娛自樂,英、美、法等國家電影界對此非常抵制,到了1943年,電影節停辦。
戰後的1946年,電影節再次恢復,1947年更是創下了9萬人參加的盛況。自此,威尼斯電影節開始走上正軌,逐漸地形成了自己的風格,設有義大利電影單元、短片單元以及國際影評人周、威尼斯日等特色項目。所謂的「墨索里尼杯」也被改叫了「沃爾皮杯」,旨在紀念電影節的資助者沃爾皮伯爵。
我是真的不想再黑墨索里尼了,但所剩不多的良心還是促使吐槽機說出真相,所謂「國際電影節之父」跟那個「愛情小說家」沒啥關系,雖然墨索里尼是那個時代最優秀的偶像派(或者是 搞笑 派)演員。
在現代電影節並不是個稀罕玩意,美國有奧斯卡,法國有戛納,德國有柏林,就算咱們自己也有金雞百花獎,但在20世紀30年代可不是這樣,那年月看場電影都是提升逼格的利器。作為歐洲著名的文藝青年聚集區,義大利人自然狂愛電影的。
不過在狂愛電影的義大利人中並不包括墨索里尼,那陣子他正對著世界地圖思考該先抽法國還是南斯拉夫,最後他決定先找個軟柿子練手,把目標鎖定在衣索比亞身上。事實證明這是個無比英明的決定,因為除此之外他誰也打不過......
狂愛電影的義大利人把大筆里拉扔進了電影院,過了好幾年政府才發現電影院里放映的居然都是美國電影,這就有點傷自尊了,完全體現不出我大羅馬帝國的文化優越性啊!於是一個叫 朱塞佩·沃爾皮(Giuseppe Volpi) 的傢伙決定多引進幾個國家的電影,集中在一起讓大夥欣賞。
這個沃爾皮在當時非常牛,首先丫很有錢,整個義大利東北部、巴爾干半島的電力都是他供應的。其次他很很忽悠,把土耳其忽悠的跟義大利停戰,又把美英兩國忽悠的同意里拉(義大利貨幣)也跟黃金掛鉤。
最後這老兄還是一個出色的政治家,在1925年到1928年之間當過義大利財務大臣,屬於國家級高官。這個牛到沒朋友的傢伙把集中觀影的地點設在了威尼斯,自己親自擔當了活動的主席,他將這次集中觀影活動命名為威尼斯國際電影節。
電影節在1932年8月6日晚間准時開幕,共有9個國家的電影來參展,一直放映到8月21日才結束。這次史無前例的電影節沒有設置專業評委,由觀眾投票產生全部獎項,法國電影《自由女神》斬獲最有趣影片,打破了美國在電影界的壟斷。
不過美國人也很高興,弗雷德里克·馬奇(Fredric March)和海倫·海斯(Helen Hayes)和分別收獲了最佳男女主角,《馬德隆·克勞德的罪孽》還獲得了最動人影片的頭銜,也算收獲頗豐。
這次威尼斯電影節開啟了國際電影的交流先河,各方反應都非常贊嘆,所以沃爾皮於1934年再次舉行了一屆電影節,並把這個活動固定為每年一次。在1934年這屆電影節上才給所有獲獎者定製了獎杯,當時叫「 墨索里尼杯 」。
時至今日,威尼斯電影節已經成為國際影展中的活化石, 不僅躋身世界三大電影節的行列,還因其開創 歷史 潮流而被譽為「世界電影節之父」 。意思是後來所有的電影節都是受它啟發,在 歷史 深度上甘拜下風。
總結起來吧,題主其實問了一個錯誤的問題,「 世界電影節之父 」指的不是一個人,更和墨索里尼沒關系,只是當時照顧主辦國領袖的面子,獎杯已他命名而已。如果非要把「 世界電影節之父 」指定成一個人的話,那也應該是朱塞佩·沃爾皮,扯淡完畢!
說到墨索里尼,我們得談談可憐的希特勒。自從與墨索里尼聯手後,希特勒的一生都是陰郁的。德軍可以在23天內攻佔波蘭,40天攻佔法國。但對墨索里尼來說,希特勒似乎很無助。雖然這個人在世界上很有影響力,同時也是法西斯主義的大哥,墨索里尼顯然沒有希特勒積極性高。他在戰場上把戰爭打得粉碎,多次請求幫助。義大利軍隊的浪漫氣氛成為二戰戰場上的一道亮麗風景。
戰爭開始前,其他國家都在緊張地制定戰爭計劃,而義大利軍隊則在准備紅酒、麵包和各種口味的罐頭。對於義大利軍隊來說,他們似乎不是要在前線作戰,而是要去野餐。當義大利說要追隨德國的大哥時,希特勒特別激動,但很快他就絕望了,因為他發現他用5000名士兵在戰場上與敵人作戰時,還得用50000名士兵保護義大利士兵。他們完全是一隻在戰場上被人宰殺的羊。一旦摧毀他們對戰斗的信心就會立即解除武裝並投降。
值得一提的是,墨索里尼不僅是一個戰爭販子,而且還是一個狂熱的法西斯分子。1932年,墨索里尼在威尼斯創立了世界上第一個國際電影節,威尼斯國際電影節。從那時起,它就成了電影人的節日。無數電影明星踏上了國際電影節的紅地毯,從而走上了人生的巔峰,大多數人可能不知道 國際電影節實際上是墨索里尼創辦的 ,所以,墨索里尼也被稱為「 國際電影節之父 」。
我們會發現,很多二戰中的大人物對藝術有著瘋狂的熱愛和渴望。例如,希特勒出生在藝術界,因為他的畫太差了,他別無選擇,只能改變他的職業生涯。沒人料到他會成為世界上災難性的人物。墨索里尼也這樣,在發動戰爭的同時,他不忘發展電影產業,這也為電影產業做出了一點貢獻。因為戰爭,墨索里尼聲名狼藉,被 歷史 釘在恥辱柱上。因為國際電影節,墨索里尼再次成為電影藝術的功臣。
順便說一下,墨索里尼和他的情婦克拉拉·貝西塔當天凌晨被游擊隊處決。他們的屍體於4月29日被運到米蘭,倒掛在洛雷托廣場的一個加油站頂上。墨索里尼的屍體在1946年被法西斯支持者偷走,然後被義大利政府扣留了10年。直到1957年,它才被歸還下葬。
歡迎指正!
墨索里尼並不僅僅是一個戰爭販子,除了狂熱法西斯之外,墨索里尼對藝術也情有獨鍾,1932年墨索里尼在威尼斯創辦了世界上第一個國際電影節——威尼斯國際電影節,從此之後便成為了電影人的盛會,無數的影星都曾經踏過國際電影節的紅地毯,因此走上了人生的巔峰,而大部分人可能不知道國際電影節實際上是由墨索里尼創辦的,而墨索里尼也被稱為「國際電影節之父」。
熱愛藝術 第一人開辦 加上墨索里尼政治宣傳理由很充分[淚奔][淚奔][淚奔]
G. 柏林國際電影節簡介及詳細資料
柏林電影節始於1951年夏,1978年開始改為在每年的2月舉行。
為了樹立柏林「世界自由視窗」的形象,在三國盟軍撤出柏林的同時,柏林電影節拉開帷幕了,當時的名字是「西柏林國際電影節」。
第一屆的柏林電影節由電影歷史學家Dr. Alfred Bauer發起,並於1951年6月6日在柏林的泰坦尼克宮舉行。第一屆的金熊獎並不是由評審團選出而是由觀眾決定的。
1956年,柏林電影節與坎城電影節、威尼斯電影節並列為A類電影節,從此獲獎名單改由評審團決定。選舉出的評審團來自世界各地,並設立了金熊獎和銀熊獎兩項大獎。
從20世紀60年代中期開始了一個明顯的停滯時期。1971年,在傳統的影片競賽之外創立了新電影國際論壇。
1974年,電影節上出現了第一部蘇聯影片,一年後,東德影片也加入進來。政治氣候發生了變化,西德和東德簽署了條約。從此,柏林電影節把自己重新定位為國際電影生產的一面鏡子,使電影節在東西方之間的匯合與調停中扮演了更重要的文化和政治角色。
從2002年開始,柏林電影節隸屬於商業性質的「柏林藝術展出有限公司」。
金熊獎最佳影片-自1951年起開始頒發
終身成就獎/榮譽金熊獎(Honorary Golden Bear)-自1982年起頒發
評審團大獎銀熊獎-自1965年起
最佳導演銀熊獎-自1956年起
最佳男演員銀熊獎-自1956年起
最佳女演員銀熊獎-自1956年起
最佳劇本銀熊獎-自2008年起
最佳短片銀熊獎-自1956年起
傑出藝術成就獎-自1978年起
最佳電影配樂-自2002年起
水晶熊獎(Crystal Bear)
泰迪熊獎-最佳同志電影
流星獎(Shooting Stars Award)-頒給有才華的年輕歐洲演員
阿弗雷鮑爾獎(Alfred Bauer)-紀念創立電影節的阿弗雷·鮑爾
歷屆柏林國際電影節回顧
第1屆柏林國際電影節
第2屆柏林國際電影節
第3屆柏林國際電影節
第4屆柏林國際電影節
第5屆柏林國際電影節
第6屆柏林國際電影節
第7屆柏林國際電影節
第8屆柏林國際電影節
第9屆柏林國際電影節
第10屆柏林國際電影節
第11屆柏林國際電影節
第12屆柏林國際電影節
第13屆柏林國際電影節
第14屆柏林國際電影節
第15屆柏林國際電影節
第16屆柏林國際電影節
第17屆柏林國際電影節
第18屆柏林國際電影節
第19屆柏林國際電影節
第20屆柏林國際電影節
第21屆柏林國際電影節
第22屆柏林國際電影節
第23屆柏林國際電影節
第24屆柏林國際電影節
第25屆柏林國際電影節
第26屆柏林國際電影節
第27屆柏林國際電影節
第28屆柏林國際電影節
第29屆柏林國際電影節
第30屆柏林國際電影節
第31屆柏林國際電影節
第32屆柏林國際電影節
第33屆柏林國際電影節
第34屆柏林國際電影節
第35屆柏林國際電影節
第36屆柏林國際電影節
第37屆柏林國際電影節
第38屆柏林國際電影節
第39屆柏林國際電影節
第40屆柏林國際電影節
第41屆柏林國際電影節
第42屆柏林國際電影節
第43屆柏林國際電影節
第44屆柏林國際電影節
第45屆柏林國際電影節
第46屆柏林國際電影節
第47屆柏林國際電影節
第48屆柏林國際電影節
第49屆柏林國際電影節
第50屆柏林國際電影節
第51屆柏林國際電影節
第52屆柏林國際電影節
第53屆柏林國際電影節
第54屆柏林國際電影節
第55屆柏林國際電影節
第56屆柏林國際電影節
第57屆柏林國際電影節
第58屆柏林國際電影節
第59屆柏林國際電影節
第60屆柏林國際電影節
第61屆柏林國際電影節
第62屆柏林國際電影節
第63屆柏林國際電影節
第64屆柏林國際電影節
第65屆柏林國際電影節
第66屆柏林國際電影節
第67屆柏林國際電影節
第68屆柏林國際電影節
2006:伊莎貝拉
2007:圖雅的婚事、蘋果2008:左右、文雀2009:梅蘭芳2010:團圓、三槍拍案驚奇2012:白鹿原
2014:《白日焰火》、《推拿》、《無人區》
日本
1953:看得見煙囪的地方1954:生之欲1956:白蛇傳1957:嵐、大菩薩嶺1958:純愛物語1959:戰國英豪1960:哥哥、女經1961:懶漢睡夫1962:小早川家之秋、Mitasareta seikatsu1963:武士道殘酷物語1964:日本昆蟲記、她和他1965:牆中秘事1967:Lost Spring1968:初戀:地獄篇1969:愛奴1970:大地的群像1971:再愛一次1972:約束1973:悲傷的顛茄1974:朝之詩1975:望鄉1976:本陣殺人事件1978:遙遙長路1981:流浪者之歌1982:謀殺·下山事件、再見吧,可愛的大地1983:野獣刑事1984:南極物語1985:瀨降物語1986:槍之權三1987:海與毒葯1989:城市英雄1992:光蘚1993:夢中的女人1996:夢之村1997:瀨戶內月光小夜曲1998:感官新世界1999:刑法第三十九條2000:獨立少年合唱團2001:睡蓮、狗神2002:千與千尋、綁架金大中2003:黃昏清衛兵2005:隱劍鬼爪2008:母親2010:芋蟲
2014:小小的家
韓國
1959:鍾閣1960:雲彩流動1961:馬夫1962:直到生命盡頭1963:烈女門1972:石花村1973:小島的尊嚴1985:烈日驕陽1986:吉牛蓬1994:華嚴經1995:太白山脈1996:美麗青年全泰壹2001:共同警備區2002:壞小子2004:薩瑪利亞女孩2007:機器人之戀、邊界2008:夜與日2011:愛,不愛2013:惠媛
寶馬、歐萊雅、ZDF、Entega、GLASHÜTTE ORIGINAL、HUGO BOSS、通靈珠寶、ARRI Film 、BARCO、DEUTSCH-FRANZÖSISCHES JUGENDWERK 、GWFF、Kinoton、MOËT & CHANDON、rbb RUNDFUNK BERLIN-BRANDENBURG、SAMSUNG、TV MOVIE
H. 她曾橫掃三大電影節,演過的70部電影,35部裸露,35部瘋癲
話說在法國,有家游戲公司的女高管,年過40卻韻味十足,身材緊致——
用努力換取了優渥的物質生活,進出高級餐廳,開奧迪,穿黑絲——
勾引隔壁老王如探囊取物——
辦公室調情也玩兒的一愣一愣——
離婚多年,過著獨居生活,社交往來,人情淡薄,獨立的甚至有些高冷。
不僅與兒子關系冷若冰霜,氣死母親後把骨灰隨意丟掉——
直到有一天,這位女主遭遇QJ——
性情乖戾卻絕對獨立的她並沒有報警,在對朋友略微訴苦之後,備足武器,准備迎接罪犯的「造訪」。
在盤根錯節的職場中逢場作戲,在風雲突變的人際里備戰思敵,在罪犯第二次偷襲中,她成功保護了自己並狠狠地刺穿了敵人爬滿精蟲的大腦——
ok,以上就是今年戛納最熱的驚悚電影《她》的簡要劇情,導演是78歲高齡的保羅范霍文。
保羅范霍文,被稱為最懂女人的電影大師——
他的電影,如果只看劇情你就輸了,但我們今天聊的並非范霍文的藝術成就,而是電影中的她——
法國國寶級演員—— 伊莎貝爾·於佩爾
拿獎拿到手軟
兩屆戛納影後、兩屆威尼斯影後
兩屆法國法國凱撒影後
先來看於佩爾出道以來,在歐洲三大電影節的表現——
1978 第31屆 戛納國際電影節最佳女主角獎 維奧萊特·諾齊埃爾
1988 第45屆 威尼斯國際電影節最佳女主角獎 女人韻事
1995 第52屆 威尼斯國際電影節最佳女主角獎 儀式
2001 第54屆 戛納國際電影節最佳女主角獎 鋼琴教師
2002 第52屆 柏林國際電影節集體演出獎 八美圖
2005 第62屆 威尼斯國際電影節特別金獅獎 加布里埃爾
2009 第22屆 歐洲電影獎終身成就獎
2009 第62屆 戛納國際電影節評委會主席
不僅如此,今年初,於佩爾在第41屆法國電影學院凱撒獎,憑借《愛之谷》獲得了第15次提名,打破了凱撒獎表演提名紀錄。
拿獎拿到手軟,每年都有電影進入三大電影節主競賽單元,人送外號:電影節毒瘤。今年於佩爾攜手保羅范霍文打造的《她》,敗給了一位菲律賓女演員賈克林·喬斯,而眾影迷推測:本屆評委會推出這樣一位爆冷影後,能想到唯一理由就是「不能讓伊莎貝爾·於佩爾第三次獲獎」。
至於為什麼爆冷,用腳趾也能想到戛納這是在秀存在感。
法國都選送它來代表本國角逐第89屆奧斯卡最佳外語片,於阿姨也終於要沖奧了。
影後不是瞎掰的,於佩爾在電影中究竟有怎樣的戲路,毒葯君這就一一揭開。
《鋼琴教師》是毒葯君看過的首部於佩爾的作品。最初,是沖著戛納的名號來看的,但在那個哥特流行傷痕至上的年紀,這部電影給了毒葯君前所未有的觀感。簡單的說,兩個字:病態;復雜的說,一句話:西方人的痛苦果然很高級!
中年婦女,生活衣食無憂,事業小有所成,本該風生水起的日子被亂七八糟的腦迴路撕扯的七零八落,用刀片切割私處——
跟自己的學生調情,卻只喜歡「被凌辱」——
被打成豬頭後享受疼痛——
她在全片中總是這樣,溫柔背後隱藏著機警,柔弱之間藏匿著強勢——
自此,毒葯君腦海中的歐洲貴族婦女們,便是於佩爾這般:消瘦、清冽、病態。
但於佩爾在片中的表現,並非程式化地表情堆砌,一個表情將我們從夢中拉回現實,這確實是我們生活中的某位寂寞婦人——
在於佩爾之前,靈氣派演員毒葯君只願承認周迅,但看完《鋼琴教師》之後,毒葯君認為於佩爾更勝一籌。
因為「變」是於佩爾的拿手好戲,將表演技巧化於無形,幽默、冷幽默、冷酷、強勢隨時轉換。於佩爾在其中的表演堪稱角色附體,其角色的壓抑、痛苦、渴望、失望,讓人不寒而慄。
《鋼琴教師》讓於佩爾獲得戛納歷史上第一次全票通過的影後。
而她的首部戛納影後作品《維奧萊特·諾齊埃爾》,則加深的毒葯君對她的第一印象——
1978年出演電影《維奧萊特·諾奇埃爾》時,於佩爾還年紀輕輕,她飾演一個殺父弒母的放盪少女。
來自網友涼水點評:
有人做過統計, 在她早前出演的70個角色里,有35個是裸露的,另外35個是精神不正常的。 表演對她而言,就是「發泄內心的瘋狂」。
這種說法或許有水分,但熒幕上的於佩爾,看來看去總是一副大家欠她錢的樣子——
因為什麼呢?她塑造的這些經典角色大部分都充滿了性格缺失。
她是《編織女孩》中安靜害羞的花邊女工,《勃朗特姐妹》中嫻靜文雅的安妮·勃朗特,《情人奴奴》中的放浪妻子,《茶花女》中純真美麗的瑪格麗特,《鋼琴教師》中的變態鋼琴家,《八美圖》中的刻板神經質老處女,《我的母親》中愛上兒子難以自拔的母親……
所以,她在戲中看起來總是半昂著頭,一副扯高氣昂的面孔,也可以算作歐洲的「冰美女」了吧。
她曾這樣評價自己的戲路:
「如果我們都住在精神病醫院,我在分裂症病房,阿佳妮在狂想症病房。」
盡管她的角色大都冷漠、瘋狂、歇斯底里,但有些時候當角色和於佩爾性格毫無重合點的時候,她選擇了放棄、忘卻自己的個性。她沒有堅持已然被觀眾接受的個人風格,她深知一點:「電影是一門很積極的藝術,甚至於角色能在一定程度上造就演員,並且改變了他這也是可能的。」所以在2002年的作品《淚海》中,我們又看到了全新的於佩爾。
她在影片中把頭發染成了金色,置身於色彩濃烈的風景中,玫紅色的夕陽,深藍色的夜晚,金黃色的清晨,她也在采訪中提到,這個角色幫她自己找到了自從十五歲就遺忘的一些東西。
從演員到評委
一直很強勢
壹 我是評委聽我的
第62屆戛納電影節上,於佩爾以史上第四位女評委主席的身份,親自將金棕櫚大獎授予邁克爾·哈內克飽受爭議的新片《白絲帶》。
圖.2009年擔任評審團主席開閉幕式
於佩爾的強悍作風甚至曾導致評委會內部表達了對其行事風格的不滿。媒體瞬間炸開了鍋,無論是坊間還是官方,都支支吾吾地敢怒不敢言——
對此,毒葯君找到了當年新京報對於佩爾的專訪,個中滋味,諸君自品——
盡管飽受外界非議,於佩爾用毋庸置疑的口氣表示:我是主席聽我的。從此事不難看出,於佩爾的行事風格與其電影中呈現出的形象特別吻合。
其實出演過百部有餘電影的於佩爾,早已形成自己的電影觀:
貳 文藝創意都在「東邊」
當於佩爾被問到選片標准時,她給出了令人驚詫的回答——
我沒有特別嚴格的選擇標准,只不過沒多少美國導演來找我拍有意思的片子。
你們應該知道,對於歐洲的女演員來說,去美國拍片沒什麼吸引力。我沒有看不起美國電影的意思,而是近15年來出現在各大影展的最有創意的新電影,全都「發生」在東邊。我現在最感興趣的是想到亞洲來拍電影。
實際上,於佩爾話中的「東方」是賈樟柯、是婁燁、也是阿巴斯——
賈樟柯、婁燁我都喜歡。《春風沉醉的夜晚》中,在描述城市化的現實,相當真實,我沒有想到中國導演的電影語匯會那麼直接,很有意思。我覺得,一部電影中,個人成分越濃,越有原創性和藝術感覺,越是有可能為國外觀眾所關注。至少現在的法國就是這樣,大家最關注的都是有個性的電影。反而越是商業的電影,越難「出口」。
氣度不凡的於佩爾,將王小帥誇獎一番。
「雖然我看過的中國電影並不多,但我知道在中國有優秀的文藝電影,」於佩爾淡淡地說道,「當年,《十七歲的單車》曾在巴黎上映過,我非常喜歡。我的兩個兒子也特別喜歡。」
今年春天,於佩爾在與阿巴斯的一次對談中,再次誇贊了東方美的神秘。
相比在美國拍電影,到了亞洲,到了一個語言不通的國家,一個我過去從沒到過的地方,反而陌生感要少很多。今年夏天我在美國演了部所謂的「獨立電影」,即便如此,仍感覺處處受限,束手束腳。我的英語說得很好,也去過美國許多次,但每次在美國拍電影,總有強烈的異鄉感。或許是因為拍美國電影時,各環節都會給人一種凡事力求清晰明了的感覺,本該微妙的地方變得不再細膩,本該曖昧不清的東西也無法給人模稜兩可的感覺,總想把什麼都解釋清楚。與美國演員合作時,我也無法完全融入,雖然我得承認,有些演員給我留下了深刻印象。相比之下,韓國演員的社會地位與美國演員截然不同,洪尚秀那部電影里的演員其實都很有名,但相比美國演員,他們的生活要過得更加簡單,十分平靜。
叄 好的導演基本不會給演員導戲
眾所周知,邁克爾·哈內克、邁克爾·西米諾、克勞德·夏布洛爾和克萊爾·德尼這幾位導演在幫助她成為女演員的過程中居功至偉,當被問到好導演有哪些技巧時,於佩爾回答很簡單——
「跟導演合作就像是建立緊密的友誼。這過程中有慾望,也有愛,對我來講,還有現實和信任,我們非常信任彼此,但我們很少語言的交流。有時候整場戲他只給我一句話的指導。」
在於佩爾眼中,攝影機的位置不難找,因為只有一個位置,只需要一個准確的位置來表達特定的情感,在電影中一個特定的時刻。導演只需告訴她要拍一部怎樣怎樣的電影,寄給她劇本,然後就開始拍。要知道,在於夏布洛爾合作的6部影片中,導演跟演員從沒說過關於指導角色的一言一語。
對於老戲骨於佩爾來說,這些大師導演所謂的方法論也都相似起來——
片場工作之前你可能有一連串問題,這些問題被場面調度回答,被演出和與導演進化的對話回答。從來不是語言表達的東西——或者說不需言語表達。這是你和攝像機之間靜默的對話,你和導演通過鏡頭運動的對話。執導和調度就是有關節奏和運動,因為運動明確告訴你距離,是特寫還是遠景,亦或是側拍等等。這是你的角色被闡釋的方式。你擺布自己的角色,如果調度明白如何接受,你就完全清除怎樣表達最細微的感受。你就知道誰才是好導演。
把熱情留給私生活
從不自定義明星,簡單平凡到不可思議
於佩爾的私人生活似乎從不曾向外人打開,從零星的報道里只能知道她1982年嫁給羅納德·夏馬,一個法國導演,然後生了三個孩子,大女兒為了紀念納博科夫取名「洛麗塔」。
盡管丈夫在事業上取得的成就遠不及她,卻絲毫不影響他們的恩愛,1988年兩人還曾合作過電影《黑色米蘭》。
於佩爾與女兒合演了幾部電影,默默地保駕護航背後是她堅持許多年的信條: 「孩子,是我身為女人最大的成功。」
幾十年如一日的婚姻,在演員這行里實在是比獲得金棕櫚、金獅、金熊大滿貫還要罕有的成績。或許就是這樣平穩的日常生活,才能讓於佩爾全心全意地「表演就是放棄理性,在瘋癲中生活」的原因?
於佩爾笑了:「誰說我的日常生活平穩了?這是你說的,我可沒這么說。誰都不可能這樣每天平平穩穩地過日子,生活絕對不是一帆風順的。只是相比起來,我的比較穩定,如此說來,我的演員角色對我的生活確實有彌補,能讓我表達一些更狂熱的感情。」
除了工作方面,她這樣評價自己: 「我是世界上最真誠和朴實的女人。」
電影中的於佩爾一貫高冷,因為她把所有的熱情都給了私生活——
熱情這個詞根本不在我的詞典里!我有熱情,但我既不想販賣它,也不想把它擺在首位。「溫柔」、「熱情」都是會令我懷疑的詞,因為它們被人利用了。我一向寧願擺出一副冷臉孔,把熱情留給我的私生活。
最後的一點,也是最重要的一點——「正直」。不僅僅是作為一位演員的良知,也是作為一個人所應有的優良品行。她的私生活絲毫不像一些演員那樣混亂,更沒有一些女演員那樣凄涼的命運。面對這個工作所要經受的很多誘惑,她始終保持清醒的頭腦,甚至過於小心謹慎,懷有諸多疑慮。她說把女演員置於死地的並非電影,而是生活本身。
伊莎貝爾·於佩爾,從不將自己定義成為明星、傳奇。她說有時候作為演員,是因為不具備做其它事情的能力,當然這是一種謙虛地說法。作為演員,她不斷在尋找「自我」,肯定「自我」,挖掘自己的本質,塑造角色,同時也被角色塑造。
讓我們一起祝福這位女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