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法國歷史上的鐵面人究竟是誰
一說鐵面人是英國國王查理一世。
19世紀末,安娜·維格曼在一部著作中將此囚犯大膽假設為查理一世,他來到法國,成為路易十四的階下囚。此說疑點是,戴面罩的犯人是1703年死去的,如果是查理的話,其時已有103歲了。
(1)法國電影無人知曉擴展閱讀:
路易十四(法國波旁王朝國王)
路易十四(法語:Louis XIV;1638年9月5日-1715年9月1日),全名路易·迪厄多內·波旁(Louis-Dieudonne),自號太陽王(法語:le Roi Soleil),是波旁王朝的法國國王和納瓦拉國王。
在位長達72年3月18天,是在位時間最長的君主之一,也是有確切記錄在歐洲歷史中在位最久的獨立主權君主。
路易十四登基之初,由他的母親奧地利的安娜攝政,直到1661年法國宰相紅衣主教馬扎然死後他才真正開始親政。
在紅衣主教阿爾芒·讓·迪普萊西·德·黎塞留和馬扎然的外交成果的支持下,路易十四在法國建立了一個君主專制的中央集權王國。
他把大貴族集中在凡爾賽宮居住,將整個法國的官僚機構集中於他的周圍,以此強化法王的軍事、財政和機構的決策權。他建立起的這一絕對君主制一直持續到法國大革命時期。
資料來源:路易十四 .網路
B. 好看的日本電影
很早接觸的第一部日本電影就是《望鄉》,印象最深的一個鏡頭是,當阿崎婆的哥哥得知阿崎婆坐船離開家鄉,他急忙追到海邊,這時船已遠去,他氣得把手中的鐮刀向下揮舞,哪知一下砍到自己的小腿上,頓時鮮血直流,後來他也就落下殘疾,走路一跛一跛地,甚是可憐。
八十年代是日本電影進入中國市場的高峰期。記得那時看過的有,《野麥嶺》、《追捕》、《人證》、《幸福的黃手絹》、《阿西們的街》,還有的電影記不清了。八十年代的年輕人崇拜的電影明星主要有兩人,一是法國電影《佐羅》的扮演者阿蘭德龍,另外一個就是大家熟知的日子硬漢男影星高倉健。
當時的中國甚至還颳起了一陣高倉健風,許多少男少女都被高倉健冷峻高大的外形和氣質所吸引,稱其為具有真正男子漢氣概的男人,導致當時國內以唐國強為代表的,一些俊俏男演員被戲稱為奶油小生。依稀記得那時的歌手常寬好像唱過一首什麼歌,高倉健別走開,高倉健別走開。
C. 《大國崛起》第九集風雲新途蘇聯講的是什麼內容
《大國崛起》第九集風雲新途蘇聯講的是蘇維埃政府誕生。
第 一 集 海洋時代(開篇暨葡萄牙 西班牙)
第 二 集 小國大業(荷蘭)
第 三 集 走向現代(英國·上)
第 四 集 工業先聲(英國·下)
第 五 集 激情歲月(法國)
第 六 集 帝國春秋(德國)
第 七 集 百年維新(日本)
第 八 集 尋道圖強(沙俄)
第 九 集 風雲新途(蘇聯)
第 十 集 新國新夢(美國·上)
第十一集 危局新政(美國·下)
第十二集 大道行思(結篇)
《大國崛起》網路網盤高清免費資源在線觀看
鏈接: https://pan..com/s/1v4Ugfxol1QRKqk5tVdFM_A
D. 戛納國際電影節的歷屆之最
歷屆戛納國際電影節獲獎之最第一位獲得金棕櫚獎的女導演簡·坎皮恩紐西蘭籍女導演於1993年第46屆憑借《鋼琴課》將金棕櫚大獎收入囊中,此外還於1986年憑《果皮》獲得第39屆短片金棕櫚獎,成為唯一一名同時獲得金棕櫚大獎與短片金棕櫚獎的導演。第一位獲得金棕櫚獎的中國導演陳凱歌中國導演陳凱歌於1993年第46屆憑《霸王別姬》獲得最佳影片金棕櫚獎,也是截止目前唯一一位獲得過金棕櫚獎的中國導演(包括華語影人),與之同時獲得金棕櫚獎的是紐西蘭籍女導演簡·坎皮恩執導的《鋼琴課》,這也是戛納歷史上罕見的「雙黃蛋」。獲獎最多的導演(3次最佳導演獎、1次金棕櫚獎、1次評審團大獎)科恩兄弟喬爾·科恩與其弟伊桑·科恩先後於1991年第44屆《巴頓·芬克》、1996年第49屆《冰血暴》、2001年第54屆《缺席的人》三度獲得最佳導演獎,此外還於1991年第44屆《巴頓·芬克》獲得金棕櫚獎、於2013年第66屆《醉鄉民謠》獲得評審團大獎。 獲得兩次金棕櫚獎的導演阿爾夫·斯約堡先後於1946年第1屆《伊麗斯和上尉的心》、1951年第4屆《朱麗小姐》兩度獲得電影節大獎(金棕櫚前身)。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先後於1972年第25屆《對話》、1979年第32屆《現代啟示錄》兩度獲得金棕櫚獎。今村昌平先後於1983年第36屆《禉山節考》、1997年第50屆《鰻魚》兩度獲得金棕櫚獎。 埃米爾·庫斯圖里察先後於1985年第38屆《爸爸出差去了》、1995年第48屆《地下國度》兩度獲得金棕櫚獎。比爾·奧古斯特先後於1988年第41屆《征服者佩爾》、1992年第45屆《情天未老》兩度獲得金棕櫚獎。達內兄弟讓·皮埃爾·達內與呂克·達內先後於1999年第52屆《美麗羅塞塔》、2005年第58屆《孩子》兩度獲得金棕櫚獎。邁克爾·哈內克先後於2009年第62屆《白絲帶》、2012年第65屆《愛》兩度獲得金棕櫚獎,此外還於2005年第58屆憑《隱藏攝像機》獲得最佳導演獎,之前還於2001年第54屆憑《鋼琴教師》獲得評審團獎。 擔任過戛納國際電影節評審團主席的女演員(10位)奧莉薇·黛·哈佛蘭(1965年第18屆)、索菲亞·羅蘭(1966年第19屆)、米歇爾·摩根(1971年第24屆)、英格麗·褒曼(1973年第26屆)、讓娜·莫羅(1975年第28屆&1995年第48屆)、弗朗索瓦絲·薩岡(1979年第32屆)、伊莎貝爾·阿佳妮(1997年第50屆)、麗芙·烏曼(2001年第54屆)、伊莎貝爾·於佩爾(2009年第62屆)、簡·坎皮恩(2014年第67屆) 兩次獲得最佳女主角的女演員海倫·米倫先後於1984年第37屆憑《卡爾》、1995年第48屆憑《喬治王的瘋狂》兩度獲得最佳女主角獎。伊莎貝爾·於佩爾先後於1978年第31屆憑《維奧萊特·諾齊埃爾》、2001年第54屆《鋼琴教師》兩度獲得最佳女主角獎。芭芭拉·赫希先後於1987年憑《羞怯的人》、1988年第41屆憑《隔離的世界》兩度獲得最佳女主角獎,也是唯一一位蟬聯影後的女演員,不過第二次獲獎時是與同片的其他兩位女演員。 兩次獲得最佳男主角的男演員傑克·萊蒙先後於1979年第32屆憑《中國綜合症》、1982年第35屆憑《大失蹤》兩度獲得最佳主角獎。馬塞洛·馬斯楚安尼先後於1970年第23屆憑《匹薩一角》、1987年第40屆《黑眼睛》兩度獲得最佳主角獎。 最年輕的影帝/影後柳樂優彌2004年第57屆年僅14歲的柳樂優彌憑《無人知曉》擊敗中國男演員梁朝偉獲得最佳男演員獎,成為戛納影史上最年輕的影帝。 艾米莉·德奎恩1999年第52屆年僅18歲的艾米莉·德奎恩憑借《羅塞塔》成為戛納影史上最年輕的影後, 而此前最年輕的影後為伊莎貝爾·於佩爾,她於1983年第36屆憑《皮耶拉的故事》獲得影後是才22歲。 唯一榮獲金棕櫚獎的紀錄片《華氏911》邁克爾·摩爾的《華氏911》於2004年第57屆獲得金棕櫚獎,從而成為歷屆上唯一一部榮獲金棕櫚獎的紀錄片。首位獲得金馬車獎的華人導演賈樟柯2015年5月14日晚舉行的2015年戛納導演雙周開幕式上,中國導演賈樟柯被授予「金馬車」獎,成為獲得這一榮譽的首位華人導演。「金馬車獎」是戛納導演雙周2002年設立的終身成就獎,由法國電影導演協會負責評選,目的是表彰「純粹的電影天才」,獎項的名稱源自法國電影宗師讓·雷諾阿作品《金馬車》。此前,克林特·伊斯特伍德、大衛·柯南伯格、吉姆·賈木許等知名導演曾獲得這一殊榮。 首位獲得榮譽金棕櫚獎的女性影人阿涅斯·瓦爾達 2015年在第68屆戛納電影節閉幕典禮上,將頒發榮譽金棕櫚獎給阿涅斯·瓦爾達。僅伍迪·艾倫於2002年、克林特·伊斯特伍德於2009,以及貝納多·貝托魯奇於2011年領到這份戛納電影節董事會頒發的至高獎項,頒發給作品享譽全球,卻從未獲得金棕櫚獎的導演。阿涅斯·瓦爾達是首位領到該獎座的女性導演:她以傳奇性的幽默感發表感言:「我的電影從來沒像他們的賣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