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電影《第九區》是真實故事嗎
電影《第九區》不是真實故事。
《第九區》是2009年索尼出品的一部科幻電影,由尼爾·布洛姆坎普導演,沙爾托·科普雷、詹森·庫伯等聯袂出演主演。影片於2009年11月26日在中國內地上映。電影講述了維庫斯感染了某種神秘病毒,正逐漸變成一個外星人,為了不淪為研究的對象遭受非人的實驗,他只有逃往唯一安全之地第九區。
相關信息:
1990年,一艘巨大的飛船出現在地球上空,人們惶恐不安,卻又分外好奇。經過一段時間緊張的等待,外星飛船始終沒有動靜。人類終於小心翼翼靠近它,強行走進艙內,結果發現了不計其數的外星人。他們形容醜陋,宛如蝦子,而且健康狀況極差,虛弱無力。
原來這是一群來自外星的難民,他們最終被地球人接納,並隔離在南非約翰內斯堡的一片區域內生活,此地名為「第九區」。經過長達20年的繁衍,外星難民的數量擴張至180萬之多,且和周邊人類的矛盾沖突不斷,越來越多的人類呼籲將「大蝦」趕出地球。
㈡ cctv6放過的電影 很多年前了,當時沒看懂,現在想重溫一遍
非我族類 法國2014
簡介:年輕的哲學教授克萊芒被分配到偏遠北部一年,遠離巴黎百無聊賴的他想找東西打發時間,這時他遇到了美麗的銀漏基理發師珍妮弗,兩人搜如很快相愛了。如果克萊芒的生活是被哲學或者意識流引導的,那鋒謹珍妮弗的生活就是言情小說,娛樂雜志,和朋友們的晚會和卡拉OK。在愛情面前,靈魂和身體是自由的,但它足以去跨越文化和社會階層的鴻溝嗎?
㈢ 第40屆法國電影凱撒獎詳細資料大全
法國電影凱撒獎,始於1976年,是凱早法國電影業的最高獎,有「法國奧斯卡」之稱,每年由法國電影藝術與技術學會約3500名專業人士選出。2015年2月20日,第40屆凱撒獎頒獎典禮在巴黎夏特萊劇場舉行,達尼·博恩擔任主持人。
㈣ 孤兒怨完整劇情介紹
劇情介紹:
本來是一個幸福的家庭,體貼入微的丈夫,溫婉柔順的妻子,一雙玉雪可愛的可愛兒女,過著許多人艷羨的優渥生活。
然而一切的寧靜愜意,隨著一場意外的流產,漸漸離他們遠去。對於一位母親來說,最痛苦的事情莫過於孩子還未出生,就胎死腹中。
凱特·科爾曼就經歷過相同的悲劇,她剛剛失去肚子里的孩子,隨即和丈夫約翰的婚姻也陷入了無邊無際的灰暗當中,這些致使凱特的神智幾次徘徊於崩潰的邊緣,不斷地受到噩夢的糾纏和困擾。
為了扭轉這種慘淡的現狀,努力過回他們曾經偽裝得很好的正常生活,凱特和約翰最終決定在已經有了一兒一女的情況下,再收養一個小孩。
當他們一起來到當地的孤兒院之後,兩個人很快就發現,他們似乎都不由自主地被一個名叫埃絲特的小女孩深深地吸引住。
這個只有9歲的小女孩不但知書達理、畫技精湛,還有著超乎年齡的早熟,儼然就是一位小公主。於是,在抓緊辦妥了所有收養手續之後,埃絲特便成為了這個四口之家的一份子。
埃絲特的出現,無疑改變了凱特一家的生活。笑容重新回到了凱特臉上,約翰也越來越喜歡這個貼心的小姑娘,五歲的小姑娘馬克斯也整天纏著這個小姐姐。
唯一對這個新成員心存芥蒂的只有大兒子丹尼爾,他只是嫉妒埃絲特搶走了大人們的注意力。然而,一切卻隨著埃絲特在學校被百般刁難而開始變化。
埃絲特將一個叫布倫達的女孩從滑梯上推下,以報復她對自己的刁難。事情發生後,孤兒院的修女阿比·蓋爾特意到凱特家提醒他們埃絲特的怪異行為。
他們的談話被埃絲特聽到,當阿比·蓋爾開車離開凱特家後,她卻遭到埃絲特的襲擊而致死。同時,埃絲特威脅馬克斯和丹尼爾不要說出他們所看到的。
經過許多事情以後,凱特也越發覺得埃絲特的詭異和危險。她從埃絲特的聖經中得到了「莎爾尼研究中心」這個消息。
經過查實,這個研究中心其實是個精神病院。她試圖與中心聯系查找有關埃絲特的信息,但是很遺憾沒能找到。
後來,丹尼爾決定將埃絲特的犯罪證物拿給父母以揭示事情的真相。但是,狡猾的埃絲特卻將他鎖在了樹上的小木屋裡並點燃了火。
丹尼爾奮力地逃出了木屋,卻從樹上掉了下來,昏迷不醒。事後,丹尼爾被送往了醫院。
在醫院里埃絲特試圖再次殺死丹尼爾,凱特知道後打了埃絲特一巴掌。但是凱特的行為卻被視為精神錯亂並住院觀察。
當晚,凱特在醫院里收到了來自莎爾尼研究中心的電話。原來,埃絲特並非是一個9歲的小女孩。事實上,她是一個33歲的成年人。
電影評價:
要說這對父母開始去領養孩子,就走入了誤區,辨識孩子應該多留意她們的生活狀態,而不是和她們直接交流。尤其是那些面對大人毫無膽怯,直接進行交流,有點像「小大人」類型的,其實比較容易有問題。
什麼年齡做什麼,應該有規律,小孩子就應該展現自己的幼稚天性,沒必要闖入大人世界。這對父母希望孩子特別點,於是選擇了她,可你要想到特別的孩子之所以特別,在於她們有些特質很容易和周圍孩子區分開來.
換句話說,特別的孩子容易被孤立、而造成心理上的孤僻性格。這種人往往會有兩條路,要麼在某個領域發揮自己的天才,要麼走上罪惡的人生道路,隱於市、安分守己的「特別人」是沒有的。
當然,這個所謂的「孩子」之所以能一步步達到自己的目的,也和父母有關系。常說父母不要在孩子面前輕易表露自己的極端情感,比如憤怒、暴躁、不滿,別以為孩子會無所謂,其實負面影響相當大的。
只有多在孩子面前表現出恩愛,才能給予他們更多的安全感和幸福感,也更有利於和孩子進行溝通。這個「孩子」就是利用了父母之間的不快歷史導致的感情創傷,來逐漸分化兩人。
至於擺布其他兩個小孩更是容易,因為「她」是成年人,威脅、恐嚇、暴力手段不是難事。這部影片給人的感覺很真實,其中發生在小朋友和父母之間的感情問題,都是身邊常常見得到的。
讓我們不經想起自己的周圍是否也出現這樣的事情,不經意間傷害到孩子,或者是看待事物的觀念沒有多一份思考。
《孤兒》
以劇情與演員的高度契合,達到了極為出色的驚悚觀感,伊莎貝拉主演的小女主其演技是該片作為恐怖片不可多得的神來之筆,精巧布局的懸念隨著劇情延伸令寒意深入心脾,由心而生的驚恐遠比光怪陸離的聲音特效來的更為令人屏息。
㈤ 電影奇幻森林簡介
《奇幻森林》講述了狼群型枯養大的人類小男孩毛克利,被逼迫放棄賴以為生的森林之家,踏上了一場波瀾壯闊的大冒險的故事。下面是我給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參閱!
電影奇幻森林基本資訊
《奇幻森林》是由美國華特·迪士尼影片公司出品的真人動畫片,由喬恩·費儒執導,尼爾·塞西領銜主演,本·金斯利、伊德瑞斯·艾爾巴、露皮塔·尼永奧、斯嘉麗·約翰遜、吉安卡洛·埃斯珀西多、克里斯托弗·沃肯聯合配音。
《奇幻森林》根據1967年迪士尼動畫片《森林王子》改編,講述了狼群養大的人類小男孩毛克利,被逼迫放棄賴以為生的森林之家,踏上了一場波瀾壯闊的大冒險的故事 。
影片於卜譽洞2016年4月15日以3D、IMAX 3D、中國巨幕格式在中國大陸、美國同步上映。
電影奇幻森林劇情簡介
男孩毛克利尼爾·塞西飾由狼群養大。謝利·可汗是一隻受過人類傷害的老虎伊德里斯·艾爾巴配音,它發誓要將毛克利鏟除。毛克利發現森林不再是他安全的家,為了逃脫追捕,毛克利跟隨嚴厲的導師黑豹巴希拉本·金斯利配音和自由自在的好友棕熊巴魯比爾·默瑞配音,踏上了一場精彩紛呈的自我探索旅程。在這趟畢生難忘的旅程中,毛克利遇到了一些對他居心叵測的叢林生物,包括巨蟒卡奧斯嘉麗·約翰遜配音,她用迷人的聲音和眼神迷惑毛克利,還有花言巧語的猩猩路易王克里斯托弗·沃肯配音,他試圖通過威逼利誘讓毛克利交出迷幻而致命的紅花火焰的秘密 。
電影奇幻森林幕後花絮
該片是演員比爾·默瑞第一次參與迪士尼電影。
盡管影片中出現的動物全都是南亞的物種,但配音演員中只有本·金斯利一個人有著南亞的血統英印混血。
影片中小狼崽們的名字是根據那些參與動作捕捉的演員和劇組工作人員們的名字來起的。
影片中看到的動物一部分來自於演員們的動作捕捉。
斯嘉麗·約翰遜給Kaa配音的時候懷有8個月的身孕。
角色Kaa在以往版本的影視作品中被描寫為雄性,但在該片中變成了雌性,由斯嘉麗·約翰遜配音。導演喬恩·費儒不滿於故事中的角色幾乎都是雄性,因而做出了這樣的改動。
該片是而演員伊德瑞斯·艾爾巴繼《瘋狂動物城》之後第二次給迪士尼影片配音 。
電影奇幻森林幕後製作
劇本來源虛差
《奇幻森林》是根據動畫電影《森林王子》改編,《森林王子》則來源於英國小說家拉迪亞德·吉卜林年創作的動物故事書《叢林之書》。《森林王子》和《奇幻森林》都取材自《叢林之書》里的一個中篇小說 。
改編過程
《奇幻森林》的故事大綱和《森林王子》沒有區別,但填了更多讓故事流暢的細節,拉迪亞德·吉卜林的原著有以各種動物比喻人類,向小孩進行道德教育的意思。《森林王子》則摒棄吉卜林原著的黑暗風格,改編成風格更明快的兒童動畫,《奇幻森林》比《森林王子》更好的地方是,做出了一個完整的劇本,而不像短片集 。
選角過程
《奇幻森林》劇組對毛克利Mowgli角進行了全球海選,從紐約到紐西蘭,從倫敦到加拿大,甚至在印度等地,迪士尼也舉辦大量海選活動,最後在一個紐約的千人試鏡中,尼爾·塞西脫穎而出。
特效技術
《奇幻森林》的技術團隊採用了好萊塢的寫實動畫工藝和尖端的動作捕捉技術以及真人CG技術,並將這三者的方式整合在一起,熊巴魯等面部表情豐富的動物用到了捕捉技術,而蛇等則完全由電腦技術打造。影片除了男主人公毛克利採用了真人表演,其他動物和場景全部採用CG技術製作。
電影奇幻森林影片評價
影片擁有很好的視覺特效,讓拉迪亞德·吉普林筆下那些的動物角色變得栩栩如生,《奇幻森林》很好地做到了這一點。《環球銀幕》評
該片作為《森林王子》翻拍的一部真人電影,這部影片無論是視覺特效還是聲效設計都可以說是無縫連線,看不出一點違和之處。讓人目眩神怡,更服務於影片的劇情,這點尤其令人印象深刻。《TheWrap》評
導演喬恩·費儒的這部影片時對於拉迪亞德·吉普林原著真心實意、誠意十足的一次改編,既有一些新鮮的點子,又知道1967版動畫中哪些經典元素是不能動的,最終成功地將兩者融為一體。《電訊報》評
影片一定程度上朝著取悅觀眾的方向推進和發展,劇情有些老套,也讓人感到有些熟悉。不過出色的特效,栩栩如生的動物角色依然令人感到震驚。 《好萊塢報道者》評
《奇幻森林》雖然作為一部真人影片,但其中的所有動物角色也都各有寓意,象徵著人類社會的善與惡,毛克利生於森林之中,對於森林中的動物而言,本身就是「非我族類」的存在。保護毛克利的動物和仇視他的動物凸顯著對於不同族群的包容性問題,而從不同的角色身上,可以看到慈愛、擔當、隨性、責任等值得弘揚的「善」,也能夠看到貪婪、兇殘、誘惑等應該拋棄的「惡」。有趣的故事,出色的特效,豐富的寓意,《奇幻森林》算是一部全家歡電影。 網易娛樂評
影片使用了CG動畫技術,將真人表演、CGI動物、森林環境融合在一起,使觀影者感覺栩栩如生的動物和主演配合得那麼天衣無縫。逼真的毛發和表情,加上影片精妙的敘事技巧,使觀眾身臨其境,彷彿步入了一個令人眼花繚亂、嘆為觀止的奇幻森林世界。 齊魯網評
《奇幻森林》除了視覺奇觀之外,影片在諸多細節的設計上也堪稱完美。電影中每個角色的設定展現了編劇對節奏感的完美把握,在驚心動魄的時刻,導演竟然讓巨猿路易王唱起了rap,一種奇異的混搭幽默感產生。 華夏經緯網評
影片視覺效果使那些栩栩如生的動物以假亂真,還有那些逼真的動物毛發乃至表情,讓人身臨其境。《奇幻森林》就更加貼近拉迪亞德·吉卜林的原著,暗黑、神秘的氣息也更豐盈一些,在影片里可以清晰地感受到一個被「野獸」環伺的「文明人」的孤絕處境,這正是影片的核心故事設定。
㈥ 有什麼值得推薦的冒險電影
1.《一切盡失》2013劇情簡介獨自航行的男子(羅伯特·雷德福飾)絕望地喃喃自語,在這里,似乎一切盡失。8天前,仍在睡夢中的他遭逢連番劫難,先是駕駛的帆船與一個掉入海里的集裝箱相撞,再是船艙無法遏止地進水,無以修復。隨之而來的厄運,如海上的暴風雨般席捲了他的一切生機。導航和無線電報廢,失去所有對外聯絡的裝備,暴雨傾盆,驚濤駭浪肆無忌憚的侵襲著他賴以生存的輪船,他只得棄船求生。不僅如此,極度的飢餓感正時刻折磨著他的腸胃,消磨著他的意志,以及在皮筏四周途巡覓食的鯊魚們。他已彈盡糧絕,飢餓比自然風浪更緊迫,在這真正的一切盡失面前,這位原本足智多謀的老水手發現死亡正在不斷向自己逼近。
㈦ 求一部電影的免費百度雲資源《非我族類》是由海迪·埃溫、雷切爾·格雷迪導演,埃蒂主演的一部影片
鏈接:https://pan..com/s/1SLcpbgoHVzu2FSZOEDRsZA
導演:盧卡斯·貝爾沃克斯
年輕的哲學教授克萊芒被分配到偏遠北部一年,遠離巴黎百無聊賴的他想找東西打發時間,這時他遇到了美麗的理發師珍妮弗,兩人很快相愛了。如果克萊芒的生活是被哲學或者意識流引導的,那珍妮弗的生活就是言情小說,娛樂雜志,和朋友們的晚會和卡拉OK。在愛情面前,靈魂和身體是自由的,但它足以去跨越文化和社會階層的鴻溝嗎?
㈧ 關於《我在伊朗長大》
動畫片《我在伊朗長大》用非常簡潔的手法講述了一個簡單的故事。正如在瑪嘉•莎塔琵的原著圖畫中一樣,電影也是主要由一系列的單調的圖畫構成,黑白雙色,只是偶爾在灰度上有些細微差別。這個用自傳體方式講述的伊朗小姑娘的「成長的煩惱」,如此優雅、機智,讓人難以抗拒。
電影看上去固然簡朴,卻充滿溫馨和驚奇,才女莎塔琵把那些非常激烈的獨立精神和幽默感有機地融合在了一起,對於德黑蘭和維也納城市道路和建築的描繪,藝術性地將普通地貌變成了一首詩歌。這註定不會是一部平庸之作,如若不然,影片也不可能吸引基婭拉•馬斯楚安尼、凱瑟琳•德納芙以及丹妮兒•達西兒這仨重量級的演員為它配音——三代女星分別為主角小女孩、女孩的媽媽和女孩的祖母配音。巧的是,德納芙在現實生活中就是基婭拉的母親,而達西兒則在影片《柳媚花嬌》中扮演過德納芙的母親,盡管那已是40年前的事了。如此三人對角色的詮釋可謂又自然又完美。
故事裡的祖母是個堅定的、女家長式的人物,這個角色也是影片幽默的源泉之一。同時,這個角色也是影片女權傾向的具體化身。繼承了祖母的意志,小姑娘瑪嘉的骨血里也流含野淌著反叛精神,她將自由視為與生俱來的權利,並充滿勇氣地隨時准備著挑戰社會。
瑪嘉生長的家族曾遭受迫害,後來隨著伊斯蘭革命的勝利,他們又得生活在毛拉的統治下。這段充滿戰爭、酷刑以及死亡的歷史,卻被莎塔琵以一種清新、諧趣的視覺形象表達。男人的胡須和女人的披巾就像黑洞一樣,吸噬了所有光亮。
瑪嘉遵循了她祖母的榜樣,立場始終強硬。不過,莎塔琵本人並沒有被「英雄主義」所限制,影片在思想尺度上的把握如同她的繪畫一樣簡潔而大膽,這個冷靜女子追求的是在情感上向觀眾尋共鳴,而非單純用標語的形式來獲得大家認同。
隨著故事的進展,出於安全考慮,瑪嘉被雙親送到了奧地利,她在異國被孤立的無望感是對她之前在德黑蘭時那股子焦躁的呼應,兩者同樣讓人心生悲傷。她幾乎在歐洲的朋克搖滾中迷失自我。在維也納的經歷,真正意義上讓她的痛楚顯現無遺——她獨自面對進退兩難的境地。
在展現這個難題的時候,影片並沒有讓問題變得過分容易或感性,片中人或多或少是導演莎塔琵自己年輕時候的寫照,他肆老團們時常出現的或沮喪或活潑的舉動,亦是她偶爾流露的自憐情緒的折射。而生活艱辛、資歷豐富的祖母則沒有太多時間作出左右為難,她必須快刀斬亂麻地做出抉擇,她已經老了。尚且年輕的孫女兒瑪嘉的選擇,則歸根結底是在延續她祖母的心願,或許,也是導演本人的心願。
在裂橘這部歡喜與哀愁交織著的影片中,色調經常是陰郁的,但同時又顯得大膽而反復無常。我想,對那些堅持世界完全可以用黑白兩色來表達的人們來說,這電影確是一次完美的詮釋。
與其說這是繪本,莫不如說是多格漫畫。黑白的色調,版畫般的質感,很有風格。作者瑪贊•莎塔碧生於伊朗,後來到歐洲求學並在世界范圍內發表漫畫作品,她在書中將自己對於伊朗這一神秘而古老國度的個人記憶描繪出來,表達方式是輕松幽默的,畫面內涵卻涉及成長、親情、宗教、政治等主題。 ——中華讀書報
人們談起這個偉大的文明古國,總是將她與原教旨主義,狂熱主義和恐怖主義聯系在一起。我們為一個在伊朗長大的伊朗人,知道這個形象遠非真實。
正因為此,創作《Persepolis:我在伊朗長大》對我來說才這么重要。我認為,不應該根據少數幾個極端分子的惡劣行為而對整個國家做出評判。我也不希望人們忘記那些為了捍衛自由而在獄中失去生命、在兩伊戰爭中喪生、在各種暴政統治下遭受折磨、或被迫離開親人和祖國的伊朗人。
人可以原諒,但絕不應該忘記。 ——瑪贊•莎塔碧
今天很興奮,因為我看到了近年來唯一觸動我心靈的影片。感謝還有瑪嘉•莎塔琵這樣執著的電影人給我帶來一部久違的、美妙的影片——《我在伊朗長大》。結構緊湊,很懂得鏡頭語言的運用,一部貌似簡單的平面動畫電影竟然讓我在電腦前老老實實地看了一個半小時。
這是一個孩子眼中祖國的歷史,描繪的是個人的成長:童年,少年,成年。一部看似沉重的歷史訴說卻不乏詼諧幽默的意味。黑白的回憶,彩色的現實。,獨裁與專制,革命與暴力,成長的快樂與哀傷摻雜著伊朗七十年代以來的歷史就這樣在個體的體驗中消解了。影片通過一個早熟而且直言的9歲女孩瑪嘉的眼睛,揭示了伊斯蘭革命後伊朗人民希望的破滅,女性被迫戴上面紗,數以萬計的人被投進監獄。聰明而大膽的瑪嘉,設法瞞過官方的爪牙,認識了朋克、ABBA和 IronMaiden樂隊,兩伊戰爭的爆發,讓人們的生活陷入無邊的恐懼中。隨著瑪嘉年齡的增長,她的大膽讓父母對她的安全越來越擔憂,她14歲那年,他們終於做出艱難決定,把她送往奧地利上學。
身在他鄉、孤獨脆弱的瑪嘉經受了青少年慣常的苦難折磨,而且經常被等同於她所逃離的宗教基要主義和極端主義,對此她毫不退縮,極力辯白,最終贏得了認可,甚至有了愛情的體驗,但是高中畢業後,瑪嘉又恢復到孑然一身,而且患上了嚴重的思鄉病。盡管這意味著她要重新戴起面紗,生活在一個專制的社會中,瑪嘉還是決定回到伊朗家人的身邊。經過一個艱難的調整期,瑪嘉進入藝術學校並嫁作人婦,她仍然沒有改變自己仗義執言的個性,繼續針砭時弊。24歲時她意識到,盡管自己是個道道地地的伊朗人,卻無法在這個國家生活,於是她做出了痛苦的決定,離開家鄉前往法國,盡管過去被烙上了不可磨滅的印記,但她卻要追求一個樂觀光明的未來。
對於伊朗政府打壓這部電影,這是專制國家的一貫做法,電影就是電影,不是什麼政治宣言,請不要用骯臟的政治來玷污電影藝術,記得姜文曾經說過,電影就是表達個人體驗的東西,如果要強制他符合主流的口味,請你去看歷史書。因此《鬼子來了》被廣電總局禁了,但這部影片也成了中國抗日題材電影無法逾越的高峰!《我在伊朗長大》也符合這個規律,我敢斷言:這部影片是十年之內成長題材電影的巔峰之作,很希望不久以後也會出現一部《我在中國長大》,這部電影里沒有什麼主旋律,沒有花兒朵朵向太陽,也不會突出社會主義陽光下少年兒童的茁壯成長,唯一表現的就是在這個急劇變化的社會中個體的成長體驗,表達的是一雙純潔的眼睛中的真實的中國,真實的社會,真實的生活……
值得一提的是這部影片在港台地區的翻譯名字是「茉莉人生」,這個譯名別有一番韻味,彷彿瑪嘉祖母胸前的茉莉花香一樣伴隨著瑪嘉表裡如一地生活,在巴黎,維也納,還有……德黑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