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一部二戰題材電影的名字。
二戰電影中的愛情元素
——二戰電影中的愛情元素
正如愛的火焰在戰爭的無邊黑暗中帶來人類的力量與希望一樣,愛情元素也帶給了二戰電影更有力的敘事力量和更深刻的主題,帶著愛情的戰爭影片也帶給了觀眾更大的震動,同時引發了我們對人性更多更深的思索。
[b]戰爭毀滅世界,愛支撐世界[/b]
1943年的一天,盟軍的一架飛機在北非沙漠地帶被擊落,飛行員嚴重燒傷,被沙漠中的阿拉伯游牧民救活,兩年以後,他住進了駐扎在義大利的一所加拿大軍隊醫院。在醫院轉移途中,一個名叫哈娜的女護士不忍看到虛弱不堪的病人隨軍奔波,不顧一切阻擋和危險決定與他一起留在一座被轟炸過的教堂里,照顧他,直到他死去,或戰爭結束。在危險艱苦的環境、瀕臨死亡的痛苦中,這位英國病人奧爾馬希靠對愛的回憶支撐著自己的世界,而他的故事也支撐了哈娜的世界,使她更加堅定地守護著這個病人等待著戰爭的結束。
戰前的奧爾馬希是一名沙漠探險家,他與同事克林夫頓的新婚妻子凱瑟琳在北非相識並墜入情網。戰爭爆發後,克林夫頓帶凱瑟琳來到探險營地,他試圖將飛機墜毀在奧爾馬希身邊以將他除掉,結果卻使自己喪命於沙漠中,也讓凱瑟琳身受重傷。奧爾馬希將她藏在一座山洞裡,隻身冒險回到沙漠中去求救。然而這時附近的村子都被英軍佔領了,他們對奧爾馬希那聽上去一點英國味道都沒有名字產生了懷疑,把他抓了起來。後來奧爾馬希逃離了英軍的押運火車,為了心愛的人,不惜用探險地圖換取德軍的幫助。當他終於歷盡險阻找到凱瑟琳時,卻發現她早已傷重死去。奧爾馬希悲痛地將凱瑟琳的屍體帶上了飛機,想帶她遠離戰火,卻不幸被德軍擊落,奧爾馬希被燒得面目全非、危在旦夕……
哈娜與奧爾馬希共同沉浸在他的愛情回憶里,相互支撐著。不久後一位擔負排除炸彈任務的錫克族軍官基普來到這里,並成為了哈娜的情人。一天晚上,戰爭結束的消息終於傳來,然而就在他們興奮地慶祝時,基普的戰友哈迪卻被一顆地雷炸死了。
奧爾馬希從回憶中醒來,請求哈娜給他注射大劑量的瑪啡,哈娜充滿愛意地滿足了他的要求。
這就是《英國病人》(THE ENGLISH PATIENT)。這部在第69屆奧斯卡獎評選中贏得了包括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女配角等九項大獎的影片,沒有宏大的戰爭場面,也不是以戰爭中英勇悲壯的前線戰士為主角,卻講述了毫不遜色的戰爭與愛情。
戰爭毀滅了他們的一切,愛人、朋友、愛園,但是愛支撐著他們等到了最後的光明。
而日本東寶映畫公司耗資12億打造的二戰影片《赤月》則講述了一個隨夫來到中國東北的日本女人波子,因為日本戰敗後軍國主義對日本平民的背叛和遺棄,無法返回日本在中國輾轉求生的經歷。家業、財產都沒了,丈夫死了,情人大杉也死了,一個日本女人領著兩個未成年的孩子,在那樣的年代,在中國,她面臨著巨大的生存考驗。因殺人如麻而飽受良心譴責,吸食鴉片成癮的冰室曾是波子喜歡的人,他的再次出現使波子重新燃起了愛和生命的渴望。她對孩子們說:「最重要的是,延續生命所必須的愛。」波子的愛使冰室終於戒掉了毒癮,更使他最後堅定了向中國人民自首贖罪的信心。
這是一部日本對戰爭罪惡進行反思的影片,同時它也通過波子與冰室的這一愛情元素展示了愛在絕境中支撐信念、生命、真理和正義的巨大力量。
同樣,二戰經典《辛德勒名單》(SCHINDLER』S LIST)也用高超的電影技巧、豐富的電影語言揭示了關於戰爭與人性的多重主題,逃難時相攜相伴的猶太夫婦和情侶,集中營里簡單而神聖的婚禮,鏡頭看似隨意而鬆散,卻向我們傳遞了強大的信息——戰爭毀滅了我們的現實世界,而愛情支撐著我們的精神世界,所以我們從不會被消亡。
[b]戰爭讓世界變成了血紅色,淹沒了玫瑰花紅[/b]
獲得奧斯卡及金球等多項大獎,由著名導演史蒂芬·斯皮爾伯格執導的巨片《拯救大兵瑞恩》(SAVING PRIVATE RYAN),被譽為「最真實反映二戰的影片」,其對戰爭場面毫不留情的真實刻畫,直白地表達了戰爭就是血淋淋的這一事實。成群倒下的人,剛剛打開艙門就被子彈打穿腦袋的戰士,重受重傷血流如注的身體,影片開始就向觀眾講述了諾曼底登陸的悲壯。變成了血紅色的海水不斷湧上海灘,沖刷著無數具屍體。在這樣一部以戰爭殘酷場面著稱的影片里,我們還是能找到有關愛情的溫柔角落。約翰·米勒上尉決定帶領小分隊留下來與瑞恩他們一起保衛橋梁。以十幾人、幾挺機槍的火力阻截德軍的裝甲部隊,每個人都知道等待他們的將是什麼。在最後的閑暇時間里,留聲機里放起了有關愛情的音樂,米勒上尉想起他的妻子和妻子種植的玫瑰花,他沒有講出來,他說:「那是留給我自己的。」瑞恩講起了戰死的大哥曾經的荒唐有趣的戀愛故事,邊講邊笑,流著淚的笑。小夥子們還都沒經歷過愛情,他們說著對愛情的嚮往,「等戰爭結束了,會有美麗的姑娘。」
那是最後的時刻,米勒心中的玫瑰花被他的鮮血淹沒,小夥子們還沒到來的愛情不會到來了……
被譽為史詩巨制的《鋼琴師》(THE PIANIST),取材於波蘭鋼琴家斯皮曼的真實經歷,它還帶著猶太籍著名導演波蘭斯基自己的慘痛印記。這部真實再現納粹鐵蹄下猶太人的凄慘命運及求生本能的影片,提醒著我們牢記法西斯的罪惡。
影片從1939年二戰剛剛爆發時的波蘭華沙市開始,遭到轟炸後,鋼琴師斯皮曼不得不放棄演奏,在混亂中他遇到了拉大提琴的美麗女孩杜羅塔並喜歡上了她。如果沒有戰爭,如果沒有法西斯對猶太人的瘋狂鎮壓,這將是一段美麗愛情的序曲。然而因為是猶太人,雖然是波蘭國內頂級的鋼琴師,斯皮曼仍然無法逃脫這場空前的劫難。父母及所有的兄弟姐妹都被送進了奧斯維辛集中營的毒氣室,斯皮曼被人救出,開始了非人的避難生活。再見到曾經心愛的姑娘時,她已為人妻子並懷了身孕,在殘酷戰爭的危難年代,在納粹統治下種族滅絕的陰影下,在無處不在的死亡籠罩中,斯皮曼只能偷偷看著杜羅塔的背影,把心頭的一切愛意埋葬。納粹的鎮壓掠奪了猶太人的財產、權利、作為人的尊嚴直至生命,當然也包括愛情。
前蘇聯著名影片《這里的黎明靜悄悄》雖然只是表現了一場小戰斗,但同樣滲透著無窮的力量。五個正值妙齡的美麗女兵投入了保衛祖國的戰斗,她們戰前美好的愛情不時閃回在戰斗最激烈的時刻。然而美麗生命終於被戰爭奪走,那些愛情也隨風而逝。
震撼著我們的還有《廣島之戀》,這部小說一樣的影片從原子彈襲擊後的廣島開始,同樣如廣島一樣被無情摧殘、不堪回首的還有一個法國女孩兒的初戀。她永遠無法忘卻那種痛苦,忘卻她那等待與她約會時倒在血泊中的德國愛人,忘卻她因為這「叛國」的愛所遭受的打擊。先不說正義與邪惡的劃分,所有國家的人民都是戰爭的受害者,他們的一切,都被戰爭無情地踐踏了。愛情的玫瑰花兒在被鮮血染紅的世界中已看不出顏色。
[b]戰爭可以結束生命,愛情卻將得到永生[/b]
描述二次世界大戰珍珠港戰役的戰爭愛情巨片《珍珠港》(PEARL HARBOR),將戰爭的殘酷、勝利的輝煌、軍人的精神和愛情的偉大結合得天衣無縫。影片的時代背景是1941年日本偷襲美國海軍在夏威夷珍珠港的基地,美國因此全面投入戰爭,使第二次世界大戰全球性的爆發。
雷夫和丹尼是從小一起長大的好朋友,他們熱愛飛行並都夢想成真當上了美國陸軍飛行大隊的飛行員。雷夫愛上了在海軍服役的年輕美麗的女護士伊夫琳,但是不久戰爭爆發了,雷夫志願加入英國皇家空軍,離開伊夫琳和丹尼奔赴歐洲戰場。丹尼和伊夫琳的苦苦等待換來的卻是在一次戰役中,雷夫的戰機被擊落,雷夫犧牲的消息,他們悲痛萬分,兩人漸漸相愛,互相安慰和支持。
可就在此時,雷夫卻從歐洲戰場回來了,三人之間的感情面臨痛苦抉擇,伊夫琳忘不了雷夫,但是她卻已經懷了丹尼的孩子。而國家的命運也面臨危機時刻,日本從海空偷襲了珍珠港的美國基地,珍珠港遭受毀滅性的打擊,美國宣布加入戰爭。為了成全好友與自己所愛的女人,雷夫毅然參加了敢死隊,與杜萊特上尉一起奔赴前線執行「奇襲東京」計劃;在珍珠港,丹尼同樣為了愛情和信念在堅強地戰斗著。戰爭還是奪走了丹尼的生命,他對伊夫琳的愛卻在他和伊夫琳的孩子與雷夫身上延續著。
戰爭中的愛情總會有不一般的浪漫與力量。男女主角坐上戰斗機看落日的情景深深打動著我們的心;無論是美國還是日本,所有飛行員的機艙中,都會有自己愛人的照片或是禮物。英勇的戰士們心底藏著溫柔的愛戀,他們相信即使失去生命,那份愛也會在終有一天硝煙散盡的藍天中永生。
國產大片《黃河絕戀》同樣講述了一段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的愛情悲劇。渤海上,一艘日本軍艦被一架盟軍飛行擊中沉沒,而盟軍飛機也受傷迫降在長城腳下,飛行員歐文被一個中國孩子救出。八路軍戰士黑子和女軍醫安潔奉命護送歐文前往根據地。在途中,他們與日本鬼子進行了機智的周旋和勇敢對抗,而愛也在安潔和歐文之間萌生。安潔的父親和黑子的親人為了保護歐文被日本人殺害,黑子也犧牲了。橫渡黃河時他們再次遭到日軍的襲擊,受傷的安潔為了愛情和使命,毅然割斷了連在歐文身上的繩子,消失在滾滾的波滔中。半個世紀後,已經步入老年的歐文再次來到黃河邊,將安潔的照片放在黃河中,祭奠自己永生在黃河中的戀人。
[b]戰爭是黑暗的使者,愛情閃耀希望的光芒[/b]
誰也無法忘記《卡薩布蘭卡》。這部好萊塢在二戰期間拍攝的影片上映之初,正逢盟軍登陸和美英首腦會談,這為《卡薩布蘭卡》成為經典提供了不朽的歷史條件。該片獲得1943年度第16屆奧斯卡最佳影片最佳導演等三項大獎,而漢佛萊鮑嘉和英格莉褒曼也因本片成為永留影史的銀幕情侶。轉眼之間60年過去了,隨著時間的流逝,《卡薩布蘭卡》卻日久彌新,那段戰爭中凄美而偉大的故事成為了永遠的愛情經典。
1941年,二戰中的卡薩布蘭卡還沒有落入德軍手中,不少反法西斯戰士以這里作為中轉站獲得自由,捷克反納粹領袖維克多和妻子伊爾莎也來到了卡薩布蘭卡,希望獲得通行證離開這里。為擺脫德軍的阻撓,維克多和伊爾莎不得不逗留在卡薩布蘭卡的里克夜總會,老闆里克也是一名反法西斯戰士,而且竟是伊爾莎的昔日戀人。重逢令這對生離死別的戀人感慨萬千,里克因愛生恨,拒絕幫助伊爾莎夫婦。伊爾莎為了丈夫再次求助里克,並以死相脅。對戰爭的憎恨、正義感和對伊爾莎依然強烈的愛使里克戰勝了自己,諒解了伊爾莎,兩人再次相擁在一起。最後在里克的幫助下,伊爾莎夫婦來到了機場。為了愛情,也為了更大的博愛,里克再一次面臨與愛人的生離死別,他長久地注視著伊爾莎,那充滿著堅毅、熱烈、包容和愛的眼神,令《卡薩布蘭卡》超越了戰爭的傷痛,成為一個愛的傳奇,它穿通戰爭的黑暗,像明燈一樣照亮了我們心底的希望。
《兵臨城下》(ENEMY AT THE GATES)里的愛情浪漫色彩是它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影片取材於著名作家威廉姆·克雷格同名紀實小說,講述了蘇聯傳奇狙擊英雄瓦西里·扎伊采夫的戰爭經歷與愛情,再現了二戰期間斯大林格勒保衛戰上蘇德狙擊手之間的生死決斗。
蘇軍狙擊英雄瓦西里射殺了大批德國軍官,在德軍中造成了極大的恐慌。德國王牌狙擊手、狙擊教官柯尼格少校來到了斯大林格勒的戰場,奉命射殺瓦西里。瓦西里與美麗的猶太姑娘、勇敢的女戰士塔妮婭相愛。決戰前的夜,塔妮婭鑽到了瓦西里的毛毯下面,把自己給了心愛的人。
瓦西里隱蔽在掩體里與敵人對峙著,而就在這決戰前最危急的時刻,塔妮婭在掩護平民撤退時被敵機炸彈擊中,彈片深深嵌入她的腹部,鮮血像泉一樣止不住地湧出。瓦西里得知消息,強忍傷痛,終於在對決中找到敵人的破綻,射出了一顆制勝的子彈。斯大林格勒保衛戰勝利了,在後方醫院里,塔妮婭在灑進窗子的溫暖陽光中慢慢睜開了眼睛。瓦西里拿著塔妮婭寫給他的信來到了這里,在上百個人的病房裡一眼找到了自己心愛的姑娘。火熱的愛情,緊握的雙手。戰火中的分離,陽光下的重逢。這段鐵血戰士的至愛柔情使影片的戰爭主題有了更深的含義,帶給人希望的力量。
[b]戰火終會燃盡,愛火卻永不會熄滅[/b]
根據路易·德·伯爾尼埃小說改編的電影《戰地情人》(又譯《科萊利上尉的曼陀鈴》)將二戰烽煙中被義大利和德軍入侵的希臘小島塗上了一抹玫瑰紅。安東尼奧·柯萊利是義大利上尉軍官,雖然身為軍人,但他和他的戰友們仍保有著浪漫善良的天性,在戰爭的壓力和背井離鄉的孤獨中,他常常彈起隨身帶著的曼陀鈴琴,琴聲優揚而憂傷,它打動了村裡醫生的女兒佩拉吉婭的心。然而因為兩國敵對的現實,愛情卻在給他們帶來甜蜜的同時也帶來巨大的傷痛,佩拉吉婭只有默默祈禱戰爭的結束。墨索里尼宣布投降和德軍將繼續接管小島兩個相繼而來的消息讓人們又從喜悅到恐懼。科萊利因為參加了希臘人民對德軍的戰斗而被德軍槍決,戰友用身體掩護他保住了性命,佩拉吉婭的未婚夫曼卓斯將科萊利救起。在佩拉吉婭父親的精心治療下科萊利的傷得到了控制,然而德軍在島中全面搜捕,情況危急,科萊利必須離開。戰爭將兩個心愛的人硬生生地分開,科萊利在曼卓斯的幫助下返回了義大利,而佩拉吉婭退掉了與曼卓斯的婚約,開始了漫長的等待。1947,小島人民以為不會結束的戰爭結束了,人們以為將會失去的小島又回來了。幾年後科萊利終於回到了小島,兩個相愛的人緊緊相擁在一起。
再肆虐的戰火總有燃盡的一天,而,愛的火焰卻永遠不會熄滅。
戰爭與愛情, 很好的電影主題.
大大這篇文章比較大氣, 說了個廣義的"愛".
這個主題偶一想就想到下面這部片子:
愛在戰火蔓延時 (1992)
年 代: 1992
地 區: 美國 (更多...)
片 長: 132 min / USA:127 min (DVD release) / USA:127 mi
導 演: 戴維 塞爾策 (David Seltzer (I))
編 劇: 戴維 塞爾策 (David Seltzer (I)) / Susan Isaacs (II)
類 型: 愛情 / 劇情 / 驚栗 / 戰爭
別 名: 愛在戰火蔓延時(中)/愛在戰火蔓延時(台)/英烈情緣(港)
出品公司: 二十世紀福克斯
主要演員
邁克爾 道格拉斯 (Michael Douglas) Ed Leland
梅拉尼 格里菲思 (Melanie Griffith) Linda Voss
劇情簡介
以古典手法詮釋的戰爭愛情片,由邁克爾.道格拉斯與梅拉尼.格里菲思主演。劇情從戰前紐約的一家律師事務所展開,擔任秘書的琳達愛上精明干練的老闆愛德華,極力爭取表現。與此同時,她也渴望能解救身陷納粹德國的親人。珍珠港事變發生,美國捲入二次世界大戰,愛德華穿上軍裝,才揭露了他原來是美國戰略情報處上校的真正身份,琳達因此加入了情報單位,協助愛德華偵查德國發展原子彈的高度機密,兩人因而身陷柏林,展開了九死一生的間諜生涯。大衛.謝澤的導演技巧中規中矩,但男女主角的明星魅力加上暢銷小說式的劇情,還是維持了相當的娛樂性。
Ⅱ 世界電影之旅特別節目——二戰電影地圖
我最近也在找,央視網站找不到。而且在優酷上找到的視頻不全,是剪切過的,比另外下載的解說詞少了很多,土豆上的也一樣...
Ⅲ 推薦幾部好看的二戰電影
1、《硫磺島家書》
《硫磺島家書》由夢工廠出品的歷史戰爭片。由克林特·伊斯特伍德執導,渡邊謙、二宮和也、伊原剛志等人主演。該片講述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尾聲,栗林忠道中將指揮日軍堅守在硫磺島與美軍進行一場沒有勝算的戰役。
戰役結束前,栗林寫下了他最後的家書。該片榮獲第64屆金球獎年最佳外語片獎、第79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音效獎等。
2、《生死狙擊》
《生死狙擊》是派拉蒙影業公司推出的動作、諜戰類型的影片,由安東尼·福奎阿執導,馬克·沃爾伯格,凱特·瑪拉,邁克爾·佩納,丹尼·格洛弗主演,於2007年05月12日在中國大陸上映。
影片講述了鮑勃在總統街頭演講充當隱形狙擊手暗中保護總統,演講那天,突然會場遭到槍手襲擊,總統身邊的衣索比亞主教被殺。鮑勃被當成暗殺者遭遇警方追捕,唯一的出路就是找出幕後的真凶,為自己洗刷罪名的故事。
3、《堅不可摧》
《堅不可摧》是安吉麗娜·朱莉執導美國戰爭片,傑克·奧康奈爾、多姆納爾·格里森、石原貴雅、加內特·赫德蘭、芬恩·維特洛克、傑·科特尼、C·J·瓦勒羅主演,於2014年12月25日在美國上映。
該片根據勞拉·希倫布蘭德的小說改編而來,講述的是二戰期間美國義大利後裔路易·贊貝里尼的故事。
4、《血戰鋼鋸嶺》
《血戰鋼鋸嶺》是熙頤影業出品的戰爭歷史片,由梅爾·吉布森執導,安德魯·加菲爾德、薩姆·沃辛頓、盧克·布雷西、泰莉莎·帕爾墨、雨果·維文、瑞切爾·格里菲斯、文斯·沃恩主演。
影片改編自二戰上等兵軍醫戴斯蒙德·道斯的真實經歷,講述他拒絕攜帶武器上戰場,並在沖繩戰役中赤手空拳救下75位戰友的傳奇故事。
5、《大偷襲》
《大偷襲》是由約翰·戴爾執導,本傑明·布拉特,詹姆斯·弗蘭科,約瑟夫·費因斯,康妮·尼爾森等主演的一部戰爭片。該片於2005年08月10日在菲律賓上映。該片改編自威廉·布魯爾所著的同名小說《大偷襲》,講述了亨利上校率兵突襲日本在菲律賓所設戰俘營,營救同盟的故事。
Ⅳ 《二戰電影地圖》那裡下載
http://bt.sogua.com/movie_info.asp?id=72230
在這里
很不錯的
Ⅳ 二戰電影地圖
天啟第二次世界大戰。
偉大的衛國戰爭1、2
二戰中的指揮官
Ⅵ 外國二戰戰爭電影有哪些
古代:
角鬥士.羅馬帝國的.我是很討厭看冷兵器戰爭電影的,但是這部片子不容錯過.
羅兵漢,新片,看了才知道原來羅兵漢在歷史上其實不是梁山好漢.
近代戰爭:
愛國者.美國獨立戰爭.打仗場面是大家排隊對射,火槍迷最好的電影.
怒海爭鋒,拿破倫時代,英國戰艦和法國戰艦的較量.後面很激動人心的。
珍珠港,拯救大兵瑞恩,兄弟連,太平洋戰爭這些超級大片我想你肯定都看過了吧.
兵臨城下,蘇德戰場上德國狙擊手王牌和蘇聯狙擊手王牌的較.美國人拍的,所以裡面的蘇聯人德國人說英文.
美麗人生.這輩子見過的最感人的片子.描述一對猶太人斧子在集中營里的生活.
帝國的毀滅,希特勒最後的日子.但是沒有戰爭場面.
刺殺希特勒,女武神計劃,比帝國的毀滅還要經典,開頭有飛機襲擊,之後沒有了戰爭場面,但是政變時柏林軍隊到處去捉人,很酷.
拜見希特勒.有點搞笑成分,和戰爭無關,主要是一個猶太人和希特勒的故事.
現代戰爭.
太極旗飄揚.韓國的朝鮮戰爭大片,很感人,戰爭場面不比歐美大片差.
突擊空襲,美國空襲越南.比較經典.
我們曾經是戰士.越南戰爭開端,美國用1個連的兵力,抵抗並且最後戰勝了越南一個師的兵力,依靠的是美國NB的炮火支援和空中支援.當然美國傷亡慘重.這片子很經典,把美國戰爭藝術描述了出來,體現了裝備在戰爭中的重要作用.
美國士兵.應該是中東地區的戰爭,具體哪裡我已經忘記了,但是作戰場面很精彩,值得一看.
黑鷹計劃。美國軍隊和非洲某國血戰一天,損失慘重.
伊拉克戰記.7集的連續劇,和英雄連差不多的電影.描述的是美國旱馬車隊偵察營.裝備實在太叼了.我重看過無數次了.
奪金三王/三個好漢. 美國在戰勝伊拉克後,一個士兵在檢查俘虜時發現了地圖,拿回隊裡面研究發現是伊拉克的藏斤地圖,於是幾個美國士兵擅自去找金子.最後十分感人.
絕密飛行.一架堪稱第5帶甚至第6帶的人工智慧艦載機,配音的是越獄的麥克.
以上都是我經常翻看的經典戰爭電影.請懶人勿復制.
Ⅶ 世界電影之旅特別節目——二戰電影地圖 求迅雷地址!!!最好高清
尊敬的迅雷用戶,您好:
你找的這兩個電影有點難
1、在電影比較齊全的電影網站搜索電影資源(如電影天堂、影視帝國等),然後提取下載鏈接到迅雷即可下載。2、到迅雷快傳上搜索網友分享的資源中可能有您需要的影片(較為老、冷門的電影建議在這里找。)3、到迅雷看看中搜索看是否有上架想要看的影片
感謝您對迅雷的支持,希望能夠幫到您。
更多疑問,歡迎您向迅雷網路平台提問。
Ⅷ 求《世界電影之旅特別節目——二戰電影地圖》的觀看網址或者下載地址。
電影網上可能有 你去看看
Ⅸ 唐師曾簡介
唐師曾1961年1月24日生於北京,江蘇無錫人。
湯姆森國際新聞培訓中心畢業,中國作家協會會員,中國攝影家協會會員。現任新華社主任記者,裝甲兵學院研究員,榮譽陸軍上校,美國柯達聯網職業攝影師。在完成新華社圖片文字發稿任務之餘,在《世界博覽》等報刊發表文字數十萬字。幾年來,洪水、大火、地震、騷亂、瘟疫、戰爭……多次冒生命危險親臨一線采訪,為新華社拍攝了上萬張珍貴照片。《人民日報》《中國青年報》《中華英才》《參考消息》《經濟參考報》《北京日報》《北京青年報》、香港《影像中國》畫報、《中國青年》、 德國《魯爾日報》、《香港商報》《約旦時報》《埃及華夫脫報》《以色列消息報》、路透社電訊、法新社電訊、北京電視台、中央人民廣播電台、全國有線電視網、中央電視台、北京人民廣播電台、香港衛視等近百家傳媒多次報道過他的傳奇。
1979年進北大國際政治系,1983年畢業。
1986年,在中國政法大學任教兼讀在職研究生。
1987年,考入新華社,以無線通訊裝備現場拍攝突發事件,是新華社第一個裝備移動通訊裝置、不畏刀劍現場采訪突發事件的記者,每天發表新聞照片達數年之久,多次獲新華社通報表揚,保持平均每天發表一張新聞照片達數年之久。
1987年,為法國SIPA、SIGMA、《巴黎競賽畫報》拍攝沿萬里長城步行活動。
1988年,在秦嶺雪山拍攝野生大熊貓 ,在紐約出版《Secret World of Giant Pandas》,珍妮·古德爾(Jane Goodall)作序。
1989年,負責北京地區新聞報道。
1990年,參加可可西里無人區探險,在海拔5000米以上的無人區持續工作4個月。
1990年,獨自潛入伊拉克,最後撤離巴格達,是第一個使用以色列電頭的中國記者。獨自輾轉交戰雙方,出版《我從戰場歸來》,李德生題寫書名,蕭乾作序。
1991-1993年,任新華社駐中東分社攝影記者,采訪加利、卡扎菲、穆巴拉克、阿拉法特、沙米爾、拉賓、佩雷斯、巴拉克、沙龍、曼德拉等軍政要人。
1994年,參加印尼555世界汽車拉力賽。
1995年,參加中國科學探險協會「神衣架尋找野人」。
1996年,獨自駕車環繞美國。
1997年,因受輻射傷害患「再生障礙性貧血」,住院做骨穿等治療。
1998年,在病床上完成《我鑽進了金字塔》,張中行作序。
1999年,出訪海灣,策劃「從金字塔到萬里長城」吉普車采訪活動。
2000年,海灣戰爭10周年,自費第5次進入巴格達采訪,出版《重返巴格達》,季羨林作序。
2000年12月-2001年2月,歷時三個月參加「首批人文學者南極考察」活動,與周國平合作出版《南極無新聞》。
2001年5月4日,當選「全國十大新銳青年」。
2001年11-12月,用了一個月的時間參加馬來半島吉普車穿越熱帶雨林活動。
2002年7月,出版《我在美國當農民》,李肇星作序。
2002年7-9月,駕駛雪佛蘭SUV,單車無後援條件三個月從北京駛抵喜馬拉雅珠峰大本營。
2002年10月,老唐的個人主頁http://tangshizeng.yeah.net,建立。
2003年2月,廣西師大出版社出版《問題青年唐師曾》。
2003年8月24日-11月19日,北京-石家莊-太原-西安-蘭州-烏魯木齊-庫爾勒-庫車-阿克蘇-喀什-塔什庫爾干-紅旗拉甫-巴基斯坦-阿富汗-印度-尼泊爾-樟木-聶拉木-定日-拉孜-日喀則-拉薩-格爾木-西寧-蘭州-西安-洛陽-北京,單人駕車完成「新唐僧取經」。全程30000公里,歷時九十天。
2004年6月,「遠征諾曼底」,參加諾曼底登陸60周年紀念活動。駕吉普車在歐洲拜謁第二次世界大戰舊戰場,采訪小隆美爾等戰爭名人,參觀波茨坦、鐵託故居、奧斯威辛……
2004年7月,描寫父子情深的新書《我第三個願望》,由中國大網路全書出版社出版發行。
2005年1月,網站啟用頂級域名www.tangshizeng.net
2005年2月中旬至3月初,隨中央電視台(CCTV6)前往歐洲錄制了「世界電影之旅特別節目——二戰電影地圖」,5月份央視播出。
2005年新書《我的諾曼底》6月30日在《北京晚報》開始連載,長江文藝出版社出版 ,7月23日北京中關村圖書大廈舉辦了首發暨簽售活動。
2005年9月北京圖書大廈簽售,安全之旅瑞星走珠峰,10月黃河論劍,同期開始兩個月的「唐師曾走馬黃河」創意電視片活動。
2006年10月出版首創語像圖書《一個人的遠行》。
唐師曾,江蘇無錫人,1961年生於北京。北京大學國政系畢業,中國作家協會會員、中國攝影家協會會員、裝甲兵學院客座教授(榮譽上校),中國政法大學兼職教授,北京大學客座教授、北京大學國際關系學院理事。
1979—1983年,北京大學國際政治系學生。
1983—1986年,中國政法大學政治系教師。
1986年考入新華社,嘗試以無線通訊裝備現場拍攝突發事件的「閃擊戰術」,屢受新華社通報。
1987年為法國SIPA、SIGMA、《巴黎競賽畫報》沿萬里長城步行
1990年,國家可可西里考察隊員,在無人區探險4個月。
1988年在秦嶺拍攝野生大熊貓,《SECRET WORLD OF GIANT PANDAS》,珍妮·古德爾(Jane Goodall)作序。
1989年,負責北京新聞。獲解放軍二級坦克駕駛執照。
1990年,獨自潛入伊拉克,最後撤離巴格達,是第一個使用以色列電頭的中國記者。輾轉交戰雙方,出版《我從戰場歸來》,蕭干作序。
1991年—1993年,任新華社駐中東記者,采訪加利、卡扎菲、穆巴拉克、阿拉法特、沙米爾、拉賓、佩雷斯、巴拉克、沙龍、曼德拉……
1995年參加中國科學探險協會「神農架尋找野人」。
2000年中國十大新銳青年。
2000年12月——2001年2月參加「首批人文學家南極考察」,與周國平合作《南極無新聞》。
2001年5月4日,當選「全國十大新銳青年」。
2001年11—12月,參加馬來半島吉普車穿越熱帶雨林活動。
2002年7月—9月,駕駛雪佛蘭吉普,在單車無後援條件下從北京駛抵喜馬拉雅珠峰大本營。
2003年8月20日—11月19日:北京-石家莊-太原-西安-蘭州-烏魯木齊-庫爾勒-庫車-阿克蘇-喀什-塔什庫爾干-紅旗拉甫-巴基斯坦-阿富汗-印度-尼泊爾-樟木-聶拉木-定日—拉孜-日喀則-拉薩-格爾木-西寧-蘭州-西安-洛陽-北京,單人駕車完成《新唐僧取經》。全程30000公里,歷時90天。
2004年,獨自駕大吉普拜謁歐、亞、非、太平洋二戰戰場,拜會小隆美爾,在諾曼底為女王、小布希、普京、希拉克……拍合影。出版《我第三個願望》。
2005年,為CCTV電影頻道主持《世界電影之旅――二戰電影地圖》,出版《我的諾曼底》。
CCTV十佳魅力名鎮——額爾古納形象代言人
瑞星珠峰之旅總顧問
騰訊QQ大河之旅顧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