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法國電影《過往》只是單單寫家庭瑣事嗎有沒有什麼中心的思想
搜狐娛樂訊 (文文周/文)以《一次別離》正式加入頂級電影人行列的伊朗導演法哈蒂,帶著他在法國拍攝的新片《過往》來到戛納,成為本屆電影節上的大熱門。來參加他新聞發布會的媒體比法國本地導演歐容的還多,座無虛席。
《過往》講述的也是一個家庭故事。雖然家庭結構與人物設置並不雷同,但成員之間關系的復雜程度不亞於《一次別離》。一個帶著三個小孩的母親,因為懷了妻子尚在昏迷中的情人的孩子,而把她的丈夫,孩子們的繼父,從另一個國度召回巴黎離婚,從而引發了,每一種看似和諧的家庭成員關系的危機。跟《一次別離》不一樣的地方在於,影片主題除了婚姻,家庭外,還多了一個「真相」。家庭成員關系的進展和改變,建立在對一個事件真相的探尋上。隨著每個人越來越接近真相,觀眾也越來越深的進入到人物內心裡,從而得以從每個人的角度看待「真相」,最終接近那個或許不存在的「絕對值」。
導演在當天的新聞發布會上談到「真相」的問題時說,「你會在某一處時空中找到「真相」,但只是從你的角度看到。只有在經歷了它的某一部分,深切地感受了愛、相處、關系的每一個層次後,才能真正體會到它的意義。它絕不是單一的,去捕捉它的每一個細節,是我覺得最有意思的事情。」這也是此片的敘事態度,導演敘事時完全遵照主要人物的邏輯,跟隨他們的思考而推進,既不預先鋪墊,也不做任何評判。由此層層剝離,讓觀眾與劇中人物一起接近真相。
法哈蒂談到,家庭和愛情這兩種關系,是人類最為古老的關系。且是普遍的,世界性的。他願意一生都講關於家庭和愛的故事。在這樣看似格局很小的設置里,人物間關系的張力卻很大,且這種張力存在於多對關系之間,令人物關系更加錯綜復雜。由張力導向的戲劇性,一再將人物逼向極致,他們需要花越來越多的勇氣面對自己和他人。非常深入地進入人物,是法哈蒂尤其擅長的劇作手段。《一次別離》在這點上也十分明顯。他稱自己比起一個導演,更是一個作家。他喜歡寫作,所有的思考都會寫下來,而台詞部分則加入演員的排演,希望演員也參與到創作。這些都歸結於他多年的戲劇舞台工作經驗。
由於此片拍攝離開了伊朗本土,有記者關心是否意味著法哈蒂要轉營創作。對此法哈蒂表示,不論在哪裡,他的工作方式是不會變的,職責也是。只要有好的劇本,不排除任何合作的可能,包括好萊塢。
⑵ 什麼是法國詩意電影它的聲音表達有何特點
30年代的法國詩意現實主義,繼承了20年代先鋒主義電影運動中的創新精神和實驗精神。優秀的法國電影藝術家們,以充沛的精力,接受了電影聲音的挑戰。他們並沒有完全背離視覺的表現力,而是有意地避免默片那種只能在畫面上作戲的方式,並富於想像力地去創造著一種新的藝術形式』。他們在影片中,往往以詩意的對話,引人人勝的視覺影象,透徹的社會分析,復雜的虛構結構,豐富多彩的哲理暗示,以及機智與魅力構成了一個復雜的、細膩的混合體,表現出法國電影在思想上的成熟。、詩意現實主義的出現與社會現實有著一定的聯系。20年代被稱作「瘋狂的年代」,人們剛從每一次世界大戰中蘇醒過來,在生活企表現出一種放縱,在藝術上則是大解放,其中電影是最為明顯的:放縱的終點是經濟大蕭條的出現。而法國比較歐洲的其他國家,經濟蕭條和危機的時間都要更長一些(1929年一1935年)。人們開始注意到如何活下去,並不得不在日常生活中去尋找一點點樂趣,一點點詩意。但是,法國電影的投資方式既不是國家的,也不是資本家的。因此,他們的現實主義既不是:好萊塢式」的,也不是「夏伯陽式」的。法國的電影藝術家們,在他們的作品中,表現出了作為獨立個人的特性(個性),使影片真正成為了藝術品,而同時也具有一定的商業性。因此,他們的影片在這段時期,不僅只是在他們的「電影俱樂部」中為少數藝術家觀賞,而且也能夠在法國普遍的影院網路中,被更廣泛的人們所接受。在當時的法國,一些投資商或製片人,常常認為是具有一定文化修養的人,他們有時為藝術敢於冒風險。同時,由於與國外電影業的競爭,也出現了商業上的競爭。競爭促使了藝術上的成熟,這的確是非常有意思的事情。一些導演由此出了名,而被國外請去拍片子,比如:雷內。克萊爾去了英國、杜維威爾去了美國,等等。
聲音的處理。1.語言的運用上的特點:一是,德、法、英、俄的四種語言在影片中的混用,它豐富了電影聲音的表現,同時,語言本身的沖突又造成了敘事的戲劇性和復雜性。二是,影片中的語言和對話同時表明著人物的不同身份和階層,說明著人的隔閡狀態。不過,影片中的很多語言也應該說是帶有很強的人工雕琢的痕跡的。2.音樂的處理,它幾乎起到主導影片動機的作用。《大幻滅》鮮明地譴責了那個造成這場大戰,並將被這場大戰所消滅的統治階級的墮落和多餘的人物。歐洲的貴族隨著第一次世界大戰,做了姿態優雅的自殺。把生命變成冷酷無情的謀殺的游戲,並附有一套人造的規則,最終就是把生命變成死亡」,影片《游戲規則》則以一個專門的主題進行了表現,描繪一個死亡社會的死亡的價值——實際上是兩個死亡的社會——富有的主人的社會和那個模仿他們主人的假紳士派的寄生的僕人的社會。主人和僕人都是重儀表輕真誠和人情的坦率表露,其必然結果就是死亡。
⑶ 法國電影的特點是什麼
詩意的畫面、強烈的表現力、以風景或背景作為影片中重要角色、自然主義與主觀主義的表現手法或象徵主義的比喻手法。
法國電影從印象主義的繪畫獲得啟發,企圖用畫面來表現直接的感性印象。他們不注重影片的故事情節,著重於氣氛的創造。
法國是最早發明電影的國家之一。里昂照相器材製造商A.盧米埃爾和盧米埃爾﹐L.兩兄弟,在前人研製的基礎上,於1894年製成了一種既可用於放映,又可用於拍片和沖洗底片的活動電影機。
(3)法國電影中心思想擴展閱讀:
發展歷程
1923~1933年間出現了達達主義和超現實主義的先鋒派電影。達達主義的電影沒有主題,沒有情節,純粹是一種形式主義的游戲,追求奇異效果的怪誕表演。
有聲電影的興起和1929年開始的世界性經濟危機,給予先鋒派電影以雙重的打擊。對白片出現以後,攝制影片的費用大大提高。
法國早期有聲電影質量很差,是一些歌劇和游藝節目的紀錄。拍攝時,攝影機被固定在隔音的小木板房裡,結果使移動攝影完全消失。
1934年攝制的喜劇片《最後的億萬富翁》,由於諷刺獨裁,被當時控制托比斯公司的戈培爾禁止上映。維果在1933年根據他對童年的回憶拍了《零分的操行》,因片中有小學生造反的鏡頭也被禁映了10年。
⑷ 劇情意外反轉的「懸疑驚悚」電影有哪些
1、《不留痕跡》
推薦這部電影的理由完全被劇情的多變、緊湊和跌宕起伏所說服。中心思想仍然是鼓勵人們做好人,但引言中的話出自該男子的口中。另一部法國電影仍然很精緻,女主真的很漂亮!
6、《萬能鑰匙》
女主人在農村的一所大房子里當護士,照顧一個口齒不清躺在床上的陌生老人。房子的女主人,也就是老人的妻子,給了女主人一把可以打開所有房間門的萬能鑰匙,女主人發現了一個神秘的閣樓。所有的恐怖片都是出於主人公的好奇心,這部電影也不例外。
7、《迷霧》
一陣神奇的迷霧籠罩著整個小鎮,男主和兒子,以及其他市民都被困在超市中,但是迷霧似乎沒有散去的趨勢,在這場迷霧中,還有一些神秘的生物……神來之筆的解決,評分不算高,但是劇情挺好。
⑸ 求 法國電影的特點或規律
法國電影——充滿藝術氣息的另類
法國電影的特點:
法國電影有別於好萊塢,而藝術至上的這種觀點長期以來在人們心中根深蒂固。法國電影多注重內涵,不屑拍過於商業化的東西。
法國電影更加關注的是人與人之間的關系,注重情感世界和人物內心的表達。
通常來講法國電影多劇情緩慢,節奏沉悶。(其實換句話就叫細膩)
我們熟悉的一些法國人
讓·雷諾 : 代表作品:《暗流2:天使啟示錄》 《暗流》《浪人》 《事先張揚的身後事件》《職業特工隊》 《雲上的日子》《我們的故事》 《這個殺手不太冷》《閉嘴》
蘇菲·瑪索:1966年11月17日出生於法國巴黎 1980年,14歲的蘇菲·瑪索出演了法國經典影片《初吻》。在影片《初吻》中,憑借獨特地青春氣息,成為令法國為之驕傲的「法蘭西玫瑰」。
呂克·貝松:導演,被譽為法國的斯皮爾伯格。代表作 《地鐵》《碧海藍天》《聖女貞德》《第五元素》。
⑹ 法國的電影有什麼風格或者特色
法國電影的特點就個人性、內涵性、創造性還有政治性。最具有代表性的導演是戈達爾,他的電影政治傾向性很濃厚,同時他的電影在有他的思想。他極力反對好萊塢的拍片體制,他所崇尚的是電影的內涵,而不是「麥當勞」式的快餐電影。基本上他的電影很生澀難懂。如果想真正的了解法國電影推薦你去看看《法國電影60年》。
⑺ 你對法國電影史的看法 一千多字數··
30年代 1超現實主義電影 在電影誕生的二十餘年後,伴隨著歐洲先鋒藝術運動的興起、義大利人卡努杜為電影正名的努力以及世界大戰帶來的各國電影市場相對隔絕,「先鋒」的概念第一次被引入了電影領域,做為一種媒介,電影的表現手法(相對梅里愛以敘事為基礎的視覺幻像)被統一到了人傳遞自身的渠道之內,這期間最為明顯的例子是法國超現實主義電影——做為培育出印象派電影的法國來說,順勢發展出超現實主義電影並不值得意外。 超現實主義電影最為著名的代表人物是西班牙的布努艾爾和法國的讓·考克多,1925年布努艾爾借參加一個國際會議的便利降臨巴黎,在那裡首先結識了一批繪畫的朋友並嘗試著指導戲劇,經過三年超現實主義氣氛的浸潤,他和達利以類似凱魯亞克後來「自動寫作」的方式創作《一條安達魯狗》也就顯得水到渠成了。並且這種傾向貫穿布努艾爾一生的創作,使他的多數作品都可以做為精神分析學電影理論探討的範例。 總的來說,超現實主義電影的根源是精神分析學說,並且和德國表現主義電影相同,皆是文學、美術領域的先鋒藝術運動的擴散與綜合。 2詩意現實主義 在三十年代的傳統劇情片創作中,詩意現實主義是股最重要的傾向,這個名稱並不準確,以當時慘淡的國家經濟為背景,這些電影中彌漫著困頓傷感的聲調,講述的都為找不到希望的悲觀故事。 這一潮流的代表人物是讓·雷諾阿以及馬賽爾·卡內。演員讓·加賓主演了幾部最重要的詩意現實主義電影。 卡內的《霧碼頭》在詩意現實主義貫常的封閉之中融入了飄忽的氣氛,用蒙蒙霧氣給中景大行其道的舞台劇式傳統電影帶來了神秘的清新氣息。 40年代 1剛硬 雅克·貝克、羅伯特·布列松、雅克·塔蒂三人的作品,雖然主旨與趣味向去甚遠:貝克的犯罪題材電影、布列松帶有宗教禁慾感的極簡主義作品、塔蒂冷漠諷刺現代生活的喜劇,但表現手法上,都遵從克制的原則,減少了主觀音效的使用,鏡頭與人物的距離更靈活,對話的重要性下降,以上特點構成了四十年代法國電影的主要風貌,僅從電影業內部的影響探討,這是以雷諾阿為代表的三十年代主流電影衰落後必然的顛覆(過渡的過程在貝克身上尤其明顯),雖然詩意現實主義的悲觀調門被多少保存下來了,直到今天,我們仍然願意認為冷酷和失敗才是世界的真相。 2獨立公司 在談論「新浪潮」時,梅爾維爾一直是無法越過的一環,這取決於梅爾維爾的製片公司對後來的特呂弗們深遠的影響。1949年,梅爾維爾自籌資金拍攝了《大海的沉默》,電影改編自同名小說,上映後取得成功,為他自己的製片公司持續運作創造了條件,成為「新浪潮」諸將津津樂道的擺脫大製片廠取得經濟藝術雙重獨立的先例。 《大海的沉默》全片人物對白不多,情節靠畫外音推動,從風格上來說是標準的法國四十年代作品,梅爾維爾在後來的創作中將剛硬冷峻的風格一直維持了下去。 3類型片 法國的好萊塢式類型片正式成型於四十年代,喬治-亨利·克魯佐是其中的代表人物。克魯佐出道於四十年代,在五十年代達到個人事業的高峰。擅長拍攝壓抑而具諷刺性的惡棍人物驚險片。 50年代 1新浪潮 「新浪潮」一稱指向五十年代末至六十年代初法國電影業新導演大量涌現的潮流。新浪潮產生的背景中,有三件事很重要,一是上面提到的獨立製片公司成功先例;二是安德列·巴贊電影理論的崛起;三是義大利新現實主義的出現,分別從經濟、理論等方面為新浪潮的出現鋪平了道路。 新浪潮之「新」,主要體現在經濟層面,年輕導演擺脫製片廠體系,絞盡腦汁籌集影片拍攝資金的做法前所未有的普及開來,無論遺產、房產、朋友間的集資以及國家或企業資助,都成為譜寫銀幕詩篇的彈葯。當然,個人所能夠負擔拍攝成本仍是以設備的成本普及為前提,此後的幾十年,由於技術發展,資本獨立的程度也越來越高,導致傳統的大型電影製造企業影響力不斷下降,最終將走向消亡與轉型(日本的情況尤其突出)。 一般意義上的新浪潮導演,以五十年代《電影手冊》的幾位撰稿人為主,雷乃、瓦爾達等左岸知識分子通常被稱為「左岸派」,左岸派與新浪潮互相交錯之處甚多,無法劃出明晰的分野,比如政治上新浪潮整體偏右,但戈達爾無疑是個異類,左岸是左派的,可大多數時候態度柔和甚至曖昧;左岸擅用形式,但瓦爾達的作品在這一點上跟新浪潮的距離更短,相對左岸派依附文學的形勢探索,戈達爾不過更偏重音樂以及美術而已。故此我們很多時候把新浪潮和左岸派混為一談,在這一語境下,「新浪潮」的含義趨向含混而蓬勃的潮流,並進一步成為國際上命名電影盛世的慣例,比如後來的「捷克新浪潮」、「日本新浪潮」等等。 2紀錄片與半紀錄片 五十年代中後期的紀錄片發展出現了新的轉機,除開新聞作用為主的戰爭紀錄片,製作者更在意自身視角的表達。拉摩里斯和讓·魯什是這一期間重要的導演(還應算上一般歸為左岸派的克立斯·馬克以及雷乃),拉摩里斯最好的作品來自以兒童為主人公、賦予動物或非生命體人格的半劇情半紀錄電影,和後來基亞洛斯塔米的作品形式接近,這些篇幅不長的傑作畫面充滿詩意;魯什五十年代末開始在非洲拍攝用人類學目的介入的紀錄片,攝影基本為手提輕便機,時常有魯什與主人公討論以及解說的畫外音,和今天的《動物世界》欄目非常類似,和魯什聯系緊密的一個概念的是「真實電影」,真實電影與同時期出現的直接電影最大的不同在於製作者會刻意引導、調動被記錄者的情緒,介入並影響觀點的發展,大部分時候,真實與直接的區別被歸入歐洲和北美的地域劃分,然而就技術角度來說,真正的真實電影數量非常稀少。 60年代 1田園之風 在六十年代的法國電影業中,以鄉村為故事背景的優秀影片集中出現。讓-保羅·拉帕諾和克勞德·貝里是突出的兩個代表,拉帕諾藉助稍強卻柔和的用光打在城堡樹叢之類典型象徵物上烘托懷舊的浪漫情調,貝里的視線則要悲觀一些,使用鄉村風光營造反差的美感。候麥則在第一部長片之後便將主要陣地轉向精挑細選的田園舞台,做為一位大力探討男女情感關系的導演,純粹的背景無疑能為他提供更有說服力的效果。而其他一些前輩導演,比如布列松,這一時期也來到了鄉村工作。 2政治 六十年代末的政治風潮席捲全球,法國政治電影無論質量數量都無法與她的歐洲近鄰義大利相提並論。這期間法國最為耀眼的政治影片出自希臘移民加夫拉斯之手,加夫拉斯用攝影相對通俗而剪輯凌亂的風格講述政治陰謀、當局迫害。發展到七十年代,法國政治電影水準有所提高,但一般都以類型片的形式示人,手法上用了當時法國電影獨有的特色,比如反映種族問題的《無辜的強暴》用了散漫的不同層面多線敘事;戈達爾在因為車禍暫時離開故事片拍攝與1968年之間先後組建了「維爾托夫小組」和「聲音影像」兩個拍攝小組,用抽象但又強烈的語氣闡述政治問題的關節所在,形式更靈活。 70年代 1裸露 法國於七十年代開放了電影拍攝的尺度,直接導致情色電影大批涌現。賈斯特·傑克金憑借虛妄封閉感中充溢幻想氣質的作品在這一潮流中確立了自己的位置,他的柔光運用達到泛濫的地步,但也確實人為製造出了甜蜜的觸感。而另外一些導演,比如天生喜好接觸爭議的巴貝特·施羅德,更藉助開放的機會推出了虐戀題材的作品來達成先前受禁止的計劃。總的來說,法國導演對於裸露的興趣止於維持人物關系的可信度。 2新浪潮的孩子 七十年代出道的導演中,有幾位和新浪潮有千絲萬縷的聯系,他們耳濡目染新浪潮諸將的創作,是新浪潮著力不一的學生。克勞德·米勒曾經擔任特呂弗的副導演,某些時候被視為特呂弗的繼承者,他一再在作品中提醒我們反思被忽略的生活真相,溫柔的點醒對游戲規則的蒙昧認知。六十年代進入《電影手冊》的安德列·泰西內則用優雅的筆觸描繪年輕人蛻變的過程。這一批導演的心態跟手法普遍比較柔和。
⑻ 為什麼說,法國詩意現實主義時期的電影對現當代電影的影響巨大,分別表現在哪些
當時法國詩意現實主義電影運動是在法國30年代以後出現的一種電影創作傾向,其基本特徵有:
1、題材大多取自現實生活,即使從小說改編的,也往往把時代背景移到現代,以縮短影片與觀眾間的距離。
2、影片主人公也一改以往被貴族、富豪壟斷的局面,出現了一批社會底層的小人物,影片編導對這類小人物的不幸命運都寄予了深厚的同情。
3、在藝術手法上,追求詩情畫意的場面。
4、同時,它還存在兩方面影響,積極影響是更新了現實觀念、景深鏡頭的確立與使用、發揮電影中的文學力量;消極影響是忽視了電影藝術的視聽性以及藝術群體對個體的沖擊。
⑼ 關於朗讀者求解釋下。
法國電影《朗讀者》里所塑造的漢娜,不能否認這個女人有著豐腴的身體、美麗的外表,有著絲毫不荀的工作態度,有點愛心去沖洗米夏的嘔吐物,有點追求要求米夏讀書給她聽,有點良知坐在教堂里淚流不止,但是我卻不得不承認她其實是一個變態、荒謬、瘋狂的女人。
利用職權喝令年輕貌美的女犯人朗讀文章,到期後毫不留情地全部殺害;用身體引誘15歲少年米夏做出有悖倫理之事;可謂「變態」。嘴上承認愛著米夏,不辭而別時的決然毅然;為掩蓋文盲的事實,不惜以自由為代價;可謂「荒謬」。 「忠於職守」不願打開大門,致300條生命毀於一旦;面對法官的質問,理直氣壯並振振有詞的回答令人驚愕;可謂「瘋狂」。
難道這三個詞彙就概括了漢娜的一生嗎?來吧,走到她的身邊,輕輕地擁抱著她,吻一下她的額頭,用溫暖的目光注視著她,慢慢地問道:「告訴我,為什麼要那麼做?」她的眼睛一點點地滲出淚水,匯成豆粒般大小,滑落下來,她會緩緩地吐出此掘幾個字:「因為我害怕!」
沒有哪個女人會象她一樣,始終生活在恐懼的陰影之下,惶惶不可終日。
恐懼的源頭只有兩個,一是文盲,目不識丁,喪失了分辨的能力;二是極權控制了思想,喪失了情感的能力。兩者之間相互交織,互動往來,而這,就足夠把一個女人摧毀得面目全非。
1943年,沒有分辨能力的,不願文盲事實被揭露的漢娜因為需要一份簡單的工作,就加入了黨衛軍,擔任了納粹某集中營看守一職,在黨衛軍中,類似宣誓詞里「我將無條件服從德國國家和人民的元首」、「我發誓服從元首以及指揮官的命令一直到死亡 」等言行加速混淆了漢娜的是非觀,也割裂了情感的能力,「工作」必須恪守盡職,「效忠」必須拋棄同情,所以悲劇就此拉開。
在遇到米夏之間,除了單調重復的剪票工作之外,漢娜沒有愛,沒有性,沒有親人,沒有朋友,連內衣都熨燙看似精緻的生活把文盲的事實隱藏起來,她害怕面對!那麼尋找一個弱小的、能夠完全凌駕的對象將給她的生活注入安全的因素,於是她引誘了米夏。懵懂無知的少年被她掌控散扒芹著,在此期間兩人沖畢經常一起沐浴、朗讀、做愛、並排小睡,從行為到情感全部以她為中心,而她根本不愛他,只是純粹的需要,而這種需要令她安全。
法庭審理和宣判是整部電影的亮點,「社會以為自己是靠道德維系的,其實不對,維系社會的法律」,而被極權思想洗過腦的漢娜根本不知道什麼是法律,她只知道什麼是「效忠」,什麼是「工作」於是她很詫異地問法官:「那換了你怎麼做?」在集中營挑選朗讀者時,漢娜更喜好體弱多病的女孩子,給她們食物,安排她們睡覺,最後送她們去死亡。又是通過掌控弱小者的行為及情感,為自己的恐懼注入安全感的方式。
以喪失自由為代價,也不願面對自己是文盲的事實,多數人都認為是這是漢娜自己的主觀選擇,真的嗎?她有能力分辨出審判結果的改變將對她的人生起著怎麼樣的影響嗎?恐怕她更疑惑的是為什麼自己的觀念和其他人差距那麼大呢?又或許是從一種恐懼陷入了另外一種對未知不明的恐懼之中。於是她穿上筆挺的外套,梳著整齊的頭發,是用外表的整潔、鎮定掩飾內心的恐懼,當法官宣判她「終身監禁」時,她隨意投射出去的眼神里只有茫然,渾然不覺自己將要面對怎麼樣的未來。
整部影片最溫暖的部分就是漢娜在監獄里相對安定的環境里,不用再關注自己是否文盲,是否有情感,是否價值觀沖突,只是過著簡單的生活,每天聽著米夏朗朗的讀書聲,這聲音驅散了深藏心底的恐懼,於是她開始了讀書,寫字的學習過程。不幸的是,又有一種新的恐懼攀附在她的身體里,「還能接受我嗎?」於是她期待收到回信,可是除了磁帶里的讀書聲外她一無所獲。
十八年刑期結束,她終於見到了米夏,卻又不得不尷尬地縮回老枯的手,無奈地聽著米夏的講述,朗讀消失了,擁抱沒有了,一切都結束了。而那個弱小得可以隨意掌控的孩子也變成了強大的可以隨意安排她的中年人,她沒有能力去思考面對300條生命的消逝,到底應該得到些什麼啟示?一個沒有分辨能力的女人,自然喪失掉思考能力。她只能很明白地告訴米夏,她學會了識字。唯有怯怯地問:「一切都結束了嗎?」恐懼就這么在一夜之間被放大到了「絕望」,踩著自己讀過的厚厚的一摞書,恐懼感如影相隨的漢娜選擇了死亡。
屏幕上的漢娜逝去了,可是當今現實中的呢?失去土地的農民奔赴城市打工,把年幼的子女留在了家鄉,一部分留守兒童輟學了,流浪在大地上的某個角落裡,面臨著可能成為「當代文盲」的問題,另一部分留守兒童勉強上著學,卻被灌輸著「服從領導」「服從組織」等強權思想,面臨著情感的嚴重缺失,可能成為麻木並殘損人性的問題人。
在這個特殊的群體裡面,以女孩子輟學居多,以女孩子乖巧聽話居多,於是二十年,三十年後,當她們擁有美麗的外表、精緻的生活後,會有強烈的不安感嗎?恐懼感是否會侵蝕她們的內心,變成漢娜般不堪的女人呢?她們的一生應該同情還是應該唾棄呢?
從某種意義來說,女人的素養決定了國家文明的程度,因為她們孕育、撫育著新的生命,如果有一天,放眼望去,滿大街都是被恐懼緊緊攫住的女人,那麼愛何在?法何在?家何在?國何在?
獨自一人凌晨走在光影斑駁的街道上,貌似的平靜依舊,或許的安詳依舊,那麼不安呢?恐懼呢?
⑽ 法國的電影有什麼風格或者特色形成這種風格或者特色的原因是什麼
文藝片風格是憂郁,凄涼,片中常有大段的沉默。再加上法國人特有的憂郁的眼神,沉默時會給你感覺無限感傷與抑鬱。代表片蘇菲瑪索的《我的夜晚比你的白天更美》,還有其他的你在網上搜法國文藝片即可。
如果說文藝片體現了法國人浪漫多情的一面,喜劇片則體現了他們幽默樂觀的一面。在喜劇片中他們通常喜歡誇張,喜歡戲謔,善意的嘲諷。讓你看到他們傻傻的一面。法國人有時很天真,很沖動。在他們的喜劇片里體現出來就是他們因為沖動卻做出一些傻事,總是把事情弄糟,卻能讓你笑的不停,無法自抑的喜歡上他們。代表片《的士速遞》系列片(四部),讓·雷諾《你丫閉嘴》
另外,法國的QS電影也是出了名的。但他們和我們普通低層次的SQ片是截然不同的。他們的那些鏡頭包含在他們的文藝片中,格調很高,大都是通過X來表達某種哲學的深層次的思想。代表作蘇菲瑪索的一些電影,你在網上可以搜到。他們的特色是讓你帶著憂郁的心情去看那些SQ鏡頭,你感到的卻不是那方面,而是滿腔的悲涼和傷感。典型的就是前面說的《我的夜晚比你的白天更美》。
總之法國人有些兩面性,可以很搞笑很樂觀,也可以很憂郁很凄傷。總體來說他們是很感性感情沖動的民族。這些可以算作原因之一。
我對法國比較感興趣,所以幾年來看他們的電影,歷史,文化什麼的比較多。這些算是我的一些體會心得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