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二戰電影 > 法國人對電影的熱愛

法國人對電影的熱愛

發布時間:2023-04-29 04:37:35

⑴ 求 法國電影的特點或規律

法國電影——充滿藝術氣息的另類
法國電影的特點:
法國電影有別於好萊塢,而藝術至上的這種觀點長期以來在人們心中根深蒂固。法國電影多注重內涵,不屑拍過於商業化的東西。

法國電影更加關注的是人與人之間的關系,注重情感世界和人物內心的表達。

通常來講法國電影多劇情緩慢,節奏沉悶。(其實換句話就叫細膩)

我們熟悉的一些法國人
讓·雷諾 : 代表作品:《暗流2:天使啟示錄》 《暗流》《浪人》 《事先張揚的身後事件》《職業特工隊》 《雲上的日子》《我們的故事》 《這個殺手不太冷》《閉嘴》

蘇菲·瑪索:1966年11月17日出生於法國巴黎 1980年,14歲的蘇菲·瑪索出演了法國經典影片《初吻》。在影片《初吻》中,憑借獨特地青春氣息,成為令法國為之驕傲的「法蘭西玫瑰」。

呂克·貝松:導演,被譽為法國的斯皮爾伯格。代表作 《地鐵》《碧海藍天》《聖女貞德》《第五元素》。

⑵ 法國的電影有什麼風格或者特色形成這種風格或者特色的原因是什麼

文藝片風格是憂郁,凄涼,片中常有大段的沉默。再加上法國人特有的憂郁的眼神,沉默時會給你感覺無限感傷與抑鬱。代表片蘇菲瑪索的《我的夜晚比你的白天更美》,還有其他的你在網上搜法國文藝片即可。
如果說文藝片體現了法國人浪漫多情的一面,喜劇片則體現了他們幽默樂觀的一面。在喜劇片中他們通常喜歡誇張,喜歡戲謔,善意的嘲諷。讓你看到他們傻傻的一面。法國人有時很天真,很沖動。在他們的喜劇片里體現出來就是他們因為沖動卻做出一些傻事,總是把事情弄糟,卻能讓你笑的不停,無法自抑的喜歡上他們。代表片《的士速遞》系列片(四部),讓·雷諾《你丫閉嘴》
另外,法國的QS電影也是出了名的。但他們和我們普通低層次的SQ片是截然不同的。他們的那些鏡頭包含在他們的文藝片中,格調很高,大都是通過X來表達某種哲學的深層次的思想。代表作蘇菲瑪索的一些電影,你在網上可以搜到。他們的特色是讓你帶著憂郁的心情去看那些SQ鏡頭,你感到的卻不是那方面,而是滿腔的悲涼和傷感。典型的就是前面說的《我的夜晚比你的白天更美》。
總之法國人有些兩面性,可以很搞笑很樂觀,也可以很憂郁很凄傷。總體來說他們是很感性感情沖動的民族。這些可以算作原因之一。
我對法國比較感興趣,所以幾年來看他們的電影,歷史,文化什麼的比較多。這些算是我的一些體會心得吧

⑶ 戈達爾算是法國最偉大的電影人嗎他的電影有什麼特點

在法國戈達爾也是比較出名的一個導演,拍攝過很多影視作品,受到了觀眾的認可,而這些作品都是比較有特點的,戈達爾在拍攝電影的手法上跟其他導演有一些差別,戈達爾會更加喜歡記錄真實的一面,拍攝出來大部分的作品都會給人很真實的感覺。戈拉爾拍電影的時候,想法也是比較大膽的敢於創新和挑戰。《隨心所欲》這個作品在播出之後就獲得了特別獎項。《狂人皮埃羅》也獲得過金獅獎,《已婚婦人》,《女人就是女人》,《中國姑娘》,《受難記》等電影在上映之後都取得了很不錯的成績,戈達爾也因此也獲得了無數獎項。

戈達爾的去世也讓很多粉絲都感覺到惋惜,畢竟在電影界的地位也是無法撼動的,在這些作品當中也能夠感受到哥達爾的用意,拍攝的電影都以真實為主。在法國戈達爾也是有很多崇拜者的,而且很多導演也都非常想要跟戈達爾學習拍攝技巧,在電影界當中也給電影的形式賦予了新的意義。

⑷ 看過電影《夢戲巴黎》(The Dreamers) 請進

中文名:夢想家
英文名:The Dreamers
導演:Bernardo Bertolucci
編劇:Gilbert Adair
製片人:Jeremy Thomas
主演:Michael Pitt麥克爾.皮特,
Eva Green埃娃.格林,
Louis Garrel路易斯加瑞爾,
Jean-Pierre Kalfon讓-皮埃爾 卡勒夫,
Jean-Pierre Leaud讓-皮埃爾 勞德
類型:劇情片
MPAA級別:NC-17性內容
片長:116分鍾
國別:英國/法國/義大利
發行/製作:Mesa(義大利)、福克斯探照燈Fox Searchlight(美國)
上映日期:2003年3月14日(義大利)
2004年2月6日(洛杉機、紐約)

劇情:在1968年一場轟轟烈烈的政治性學生運動在浪漫之都巴黎上演。這正是「」故事發生的背景。三個年輕人,兩男一女,在這場全世界為之震驚的學潮中相遇了。Theo(路易斯·加瑞爾 飾)和Isabelle(伊娃·格林 飾)是一對兄妹,而Matthew(麥克爾.皮特 飾)則是一個來自美國的學生。Matthew來到巴黎完成自己的學業,巧遇了妹妹Isabelle。兄妹的父母外出度假,於是這對兄妹邀請Matthew去他們的公寓住下。

Theo熱愛電影,希望能拍一部影片,Mattew也被這個念頭吸引著。於是三人在拍影片的過程中經歷了此後再也未經歷過的關系和情感體驗。他們形成了奇特的三角組合,相互進行狂放的性行為。他們三人相互糾葛著,突破倫理障礙闖到了禁忌的伊甸園。

本片看起來有純色情片的嫌疑,但其中體現的卻是三個年輕人對自身情感和性的發掘。在那樣一個年代,導演貝托魯奇賦予了年輕人某種理想主義---無政府主義,無所禁忌,無所約束,也是充滿感情的。在熾熱的性愛背後,是自身心靈世界的極致,是靈魂的自瀆,是在轟轟烈烈的歷史大背景下,在青年性愛世界裡的一次綺麗的冒險旅程。

革命,夢想,愛情——《夢想家》觀感
隨風 發表於 2006-1-8 17:25:55

法國人似乎已經成了浪漫的代名詞,而法國的浪漫如今對於我們似乎只是意味著愛情的浪漫,意味著法國式熱吻,法國式的燭光晚餐,法國式的美酒,法國式的建築,當然,還有法國式的電影。或許只有學歷史的人還知曉了法國式的革命,也只有如今上了些年紀的知識分子才記得三十多年前那場法國式的浪漫主義革命熱潮,那場轟轟烈烈的五月風暴。而如今,一部義大利人拍攝的發生在法國的電影將那幾個月的巴黎呈現在觀眾眼前,把幾個革命中的年輕人的愛情與革命以一種浪漫的,怪誕的形式向我們呈現。《夢想家》,義大利名導,貝托魯奇於2003年奉上的影片,一部充滿爭議又絕對優秀的影片。
故事由一個在法國上學的美國人展開,那是五月風暴前夕,1968年的春天,這位反對暴力的美國大男孩沉醉於法國電影。而那個時期,這個來自於以理性和功利著稱國度的青年無可選擇的被捲入了那場法國式的革命。作為大革命的故鄉,法國人浪漫的天性竟能使革命這一充滿了暴力的活動充滿了浪漫主義的色彩。而美國男孩馬修就遇到了一對法國兄妹里奧和伊莎貝爾,對電影的熱愛使他們相識,成為了要好的朋友。而故事後來的發展則顯得充滿了在我們看來詭異的情節,或許只有了解那段歷史的人才能更好的了解那段影片。里奧兄妹是當時參加運動的學生的典型形象,他們首先面對的是與父母的矛盾,他們的父親是典型的法國知識分子,他更熱衷於用詩句表達思想,於是他與子女的矛盾由此產生,但是他們之間是一種隱性的不激烈的對抗,詩人的父親容忍了叛逆的子女,這也反應了那個躁動的時代,那個人們聲稱孩子戰勝了父母的年代。形成鮮明對照的是,當里奧兄妹只有在錢用完時想起父親的時候,馬修卻要不斷的給遠方的父母寫信描述他的生活。而馬修開始與里奧兄妹之間怪異的關系產生了沖突,他無法理解(又有幾人可以理解?)里奧兄妹間怪異的親密關系,他們兄妹倆赤裸的睡在一起,一起呆在浴缸里,里奧與妹妹打賭輸了後被罰在妹妹面前自慰,而更驚異的還是里奧要求妹妹與馬修在他面前做愛。馬修開始無法理解這一切,但是漸漸的他們相同的愛好和馬修對寂寞的恐懼是他最終走進了這對兄妹的生活。而最終的沖突還是發生了,實際上在交往過程中,馬修與里奧就多次發生了思想觀念上的沖突,馬修發對暴力,抵制激進的做法;而里奧則主張激進的介入社會,以毛澤東為偶像,熱烈歌頌「Maoism」,最終,在那個風暴之夜,他們選擇了不同的路,里奧一手拉著妹妹的手,一手舉著自製燃燒彈走向了革命的街頭,而馬修則無助彷徨的走向躁動街頭的另一邊,消逝於人群中。
片中馬修與伊莎貝爾的愛情顯得浪漫而又充滿的詭異,他們從相識到相戀是那麼短暫,短暫的他們思想上的分歧還沒有充分碰撞就步入了愛河。有個鏡頭相信給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就是當馬修和伊莎貝爾在里奧面前做愛,如果說這個就夠令人驚訝的話,那麼後面發生的就令人無比意外了,在做愛後,馬修看著染著紅色的手指時,觀眾和他同時意識到了,伊莎貝爾竟然是個處女,那個看起來叛逆獨立的女孩似乎不應是個處女,而她的第一次竟然源於和哥哥的打賭,這似乎向我們充分表現了革命年代的狂熱與迷失。當然,顯然伊莎貝爾無論處於什麼,她確實愛上了馬修,或許我們可以從前面的情節猜測這又是這對精靈古怪的兄妹有意設計的「圈套」。而相愛後的馬修顯然又一次陷入了與里奧兄妹親密關系的沖突中,他直接問道伊莎貝爾如果他們的父母發現他們兄妹的關系時,她會如何,而這個姑娘毫不猶豫的回答她會去死。而當她的父母發現了他們三人赤裸的睡在一頂自製的「帳篷」里的時候沒有勃然大怒,似乎那真是個孩子戰勝父母的年代,他留下支票和妻子離去。而當伊莎貝爾從睡夢中醒來意識到父母已經發現了這一切的時候,她毫不猶豫的選擇了死亡,確實是毫不猶豫,沒有我們想像的應有的矛盾和眼淚,依然的把煤氣通向他們三人沉睡的「帳篷」。而戲劇性的一幕發生了,革命的風暴突然爆發了,一個石塊砸爛了玻璃,驚醒了三人,當革命到了高潮時,革命的信仰者就把他的一切交給了革命,包括他們的生命,他們已經無從選擇自己的生死時機。到了這里,影片的尾聲,兩種思想的矛盾爆發了,那一刻的分裂甚至也那麼的毫不猶豫,特別對於馬修和伊莎貝爾這對戀人,當馬修和里奧爭吵時,她這一邊默默的觀看,當需要她作出何去何從的抉擇時,她毫不猶豫的跟隨了哥哥,導演在這里顯得無比「殘忍」,沒有讓伊莎貝爾在那裡抉擇一番,跟隨哥哥時也沒有跟馬修淚眼相望,毫不回頭的走向了遠處的火光。這樣的結局不完美,但是絕對真實,絕對跟震人心魄。
對於中國觀眾來說,影片中不時出現的「中國元素」令人在看片時有些饒有興致的感覺。里奧家中掛著許多毛主席畫像,與之對照的是他們把《自由引導人民》的那位女人頭像換成了夢露。而一段情節中,里奧對馬修說道,他們的父母都應該被送上審判台,應該送到鄉下去接受再教育,在顯然是受到了中國「上山下鄉」的影響。法國大革命對中國的影響深遠,特別是通過深受法國大革命影響的蘇聯革命的間接傳承,中國革命中有著強烈的法國色彩,而在那個年代,中國當時的那些革命思想竟然影響了浪漫之都的學生。
影片的性愛尺度相當大膽,這也是它最受爭議的地方,確實從其未刪節版本的性愛場面看已經到了純色情的地步,但是和純色情畢竟不同的是,這一切不是為色情而色情,所以看起來並不覺得淫穢,相反如伊莎貝爾第一次那樣的場景給人的更多的是震撼。對於對法國老電影並不熟悉的我來說,影片中不時穿插的老影片鏡頭看著非常令人舒服,導演對於這樣的切換顯得駕輕就熟令人贊嘆。特別是飛奔過盧浮宮那個鏡頭是片中最為「陽光」,最能體現年輕人的那種朝氣與放盪不羈的鏡頭,讓人久久回味。
在一場動盪的運動中,思想的碰撞體現了每個人的夢想,從某種程度上來說,我們都是夢想家,我們都試圖實現我們的夢想。馬修有馬修的夢想,里奧和伊莎貝爾有他們的夢想,但是夢想的不同只能使他們分道揚鑣,只是在這個過程中,那段在影片結尾驟然結束的凄美愛情令人惋惜,令人回味。

⑸ 相信大家都有看過皮埃爾·熱內的導演的作品,他的導演風格是什麼樣的

皮埃爾·熱內作為一位法國導演,對自己的電影作品總有獨特的追求,這使得他的電影非常具有"熱內式"的視覺風格。導演對於生活的體驗與對影片細節的雕琢賦予其作品極大的魅力,天才的視覺創造力和濃郁的黑色幽默感使得熱內作品有著濃厚的詩意現實主義風格。愛情是永恆的主題,他能將個人的創作思想與現實生活元素緊密聯系在一起,反映了社會現實並且使觀者產生共鳴,將電影的本質體現得淋漓盡致。

讓·皮埃爾·熱內的電影一直充滿著濃重的法式浪漫色彩,在他的電影里,人物個個形象鮮明,色彩瑰麗而夢幻,情緒飄忽卻不頹廢,為觀眾創造了一個完整的美學空間。在讓·皮埃爾·熱內看似不切實際的幻想中,卻透露出珍愛生命、熱愛生活的正能量。

⑹ 法國電影總給人耳目一新的感覺,藝術氣息很濃。為什麼

因為法國是一個充滿藝術氣息的國家。法國人獨特的鑒賞能力和品味,以及文化的祭奠,使得文化和藝術完美融合。

⑺ 為什麼說,法國詩意現實主義時期的電影對現當代電影的影響巨大,分別表現在哪些

當時法國詩意現實主義電影運動是在法國30年代以後出現的一種電影創作傾向,其基本特徵有:
1、題材大多取自現實生活,即使從小說改編的,也往往把時代背景移到現代,以縮短影片與觀眾間的距離。
2、影片主人公也一改以往被貴族、富豪壟斷的局面,出現了一批社會底層的小人物,影片編導對這類小人物的不幸命運都寄予了深厚的同情。
3、在藝術手法上,追求詩情畫意的場面。
4、同時,它還存在兩方面影響,積極影響是更新了現實觀念、景深鏡頭的確立與使用、發揮電影中的文學力量;消極影響是忽視了電影藝術的視聽性以及藝術群體對個體的沖擊。

⑻ 法國電影為什麼不好理解

電影的解讀,觀眾因為自己的社會經歷不同,文化背景不同,觀影體驗也會不同。

先不說東西方的文化差異,宗教信仰,價值觀什麼的?各自普通人的生活習慣就不相同。電影作為了解世界的一個窗口,認知不同的社會形態,也豐富我們的視野,拓展了興趣。

法國的電影生產體制就與美國和其他許多國家的逐漸形成的片場制不同,導演有更大的權力創作符合自己理念的作品。畢竟體制之外往往能創作出與眾不同的,在眾多體制內類似的影片中往往能脫穎而出。法國低成本電影有相當一部分有政府投資吧,這對於創作者們不用對票房之類的問題過於擔憂,也有更大的空間。反傳統的現代文化也大多從法國起源,對電影的影響最顯著的無疑是超現實影片和印象派電影,深厚而獨特的文化積淀無時無刻不在發生影響。

法國人總是熱愛生活的,總是把生活中的細節推向熒幕.所以法國電影總是敏感的,敏感到傷痛,卻依舊沉澱出一種不能自拔的快樂。法國電影好像是現磨的咖啡,美國商業大片好像是速溶咖啡。你願意自己甘於生活的平淡苦澀,還是快捷耀目呢?如果為了某一種需要,美國電影是可以跳過去看的,如果你去一趟廁所回來,情節發展也不會出乎你的意料,但是法國電影不行,法國電影你要耐心地看,漏掉其中一段對話,就不知道它妙在何處,特別是那種表現人的狀態的片子。
美國電影往往直陳現實種種的不純凈,簡單明了。法國電影有點東方式的隱晦表達,或者主要是語言對白的影響吧,因為他們很自豪法語的優美,電影中大段不停歇的對白,看似毫無關系,裡面卻夾雜一絲優越感。

另外,電影一定程度上也受到了文學的影響,出自法蘭西的大文豪數不勝舉,到後來新浪潮文學的影響。法國國內的圖書獎項,種類繁多,讓人難以想像~字里行間流淌於指尖的墨跡,時常會引人思考,思考不是虛無的,而是快樂的。這因為這點,很多電影的敘事不是簡單鋪陳,而是凝結著浪漫主義的娓娓道來。

⑼ 法國的電影有什麼風格或者特色

法國電影的特點就個人性、內涵性、創造性還有政治性。最具有代表性的導演是戈達爾,他的電影政治傾向性很濃厚,同時他的電影在有他的思想。他極力反對好萊塢的拍片體制,他所崇尚的是電影的內涵,而不是「麥當勞」式的快餐電影。基本上他的電影很生澀難懂。如果想真正的了解法國電影推薦你去看看《法國電影60年》。

⑽ 法國電影的特點是什麼

詩意的畫面、強烈的表現力、以風景或背景作為影片中重要角色、自然主義與主觀主義的表現手法或象徵主義的比喻手法。

法國電影從印象主義的繪畫獲得啟發,企圖用畫面來表現直接的感性印象。他們不注重影片的故事情節,著重於氣氛的創造。

法國是最早發明電影的國家之一。里昂照相器材製造商A.盧米埃爾和盧米埃爾﹐L.兩兄弟,在前人研製的基礎上,於1894年製成了一種既可用於放映,又可用於拍片和沖洗底片的活動電影機。



(10)法國人對電影的熱愛擴展閱讀:

發展歷程

1923~1933年間出現了達達主義和超現實主義的先鋒派電影。達達主義的電影沒有主題,沒有情節,純粹是一種形式主義的游戲,追求奇異效果的怪誕表演。

有聲電影的興起和1929年開始的世界性經濟危機,給予先鋒派電影以雙重的打擊。對白片出現以後,攝制影片的費用大大提高。

法國早期有聲電影質量很差,是一些歌劇和游藝節目的紀錄。拍攝時,攝影機被固定在隔音的小木板房裡,結果使移動攝影完全消失。

1934年攝制的喜劇片《最後的億萬富翁》,由於諷刺獨裁,被當時控制托比斯公司的戈培爾禁止上映。維果在1933年根據他對童年的回憶拍了《零分的操行》,因片中有小學生造反的鏡頭也被禁映了10年。


閱讀全文

與法國人對電影的熱愛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after3免費完整下載 瀏覽:946
監獄暴力犯罪電影 瀏覽:568
韓國電影愛情片打電話邂逅 瀏覽:817
北京送快遞小哥電影 瀏覽:640
金希貞的全部韓劇電影在線觀看 瀏覽:285
以前有部電影裡面有個女鬼 瀏覽:548
木星上行國語版在線免費觀看 瀏覽:421
《飛奪瀘定橋》電影 瀏覽:478
1905下載的視頻在哪個文件夾 瀏覽:972
美片 瀏覽:150
外國一個電影騎著發火的摩托 瀏覽:1000
晚上我經常和我的父母一塊看電視英語 瀏覽:631
韓國阿強和阿珍是什麼電影 瀏覽:312
看電影九排 瀏覽:308
天主教宗教題材電影 瀏覽:417
二戰電影虎虎虎國語版 瀏覽:332
戰斗機 電影 瀏覽:937
成龍教外國小孩功夫電影叫什麼 瀏覽:672
看電影怎麼英文怎麼翻譯軟體 瀏覽: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