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二戰電影 > 日本武士切腹嚇壞法國人電影

日本武士切腹嚇壞法國人電影

發布時間:2023-05-01 10:21:01

① 《切腹》

故事發生在日本的德川幕府時代,中央集權的實施,使得武士紛紛失業,變成了窮困潦倒的浪人,這使得浪人紛紛跑到名門家,以切腹自殺為名招攬名門的錢財,這成為了風靡一時的敲詐手段。

在井伊家門口,一位名叫千千岩求女的浪人上門自稱要切腹,有人提出給些錢打發他走,但被其他人拒絕了:不能開這樣的壞頭,一旦井伊家允許這種事情存在,將來就會有更多的人效仿,既然他要切腹,就讓他真的切腹,就這樣,他們以家族威嚴為借口,打算逼千千岩求女自殺。不一會家族代表出來了,衡正告訴千千岩求女,要帶他去浴場,他們會帶他去見元老,千千岩求女聽後十分高興,自己居然受到了如此款待,可當他看到送來的衣服時,驚訝萬分。這不是什麼華麗的衣服,而是用來切腹用的壽衣,他知道,自己已經騎虎難下,不可能再活著走出這地方,千千岩求女被嚇得臉色蒼白,聲音顫抖對死亡充滿了恐懼,但對方已經完全當真了。他們非常佩服一個切腹自殺人的勇氣:既然選擇自殺,那必然擁有堅不可摧的意志,我們家族的所有人都會過來見證,你將成為眾和陪人的偶像。千千岩求女哪裡料到這一招,只得懇求管事寬限一兩日,然而管事卻執意要讓他切腹,並以其門下的多個武士相逼,不切腹,就殺了他。與其被砍死,還不如風光地切腹,被逼之下,千千岩求女只能照辦,就在儀式快要開始時,眾人發現,千千岩求女帶的武士刀都是假的,居然是用竹子做的假刀。武士刀是一個武士的靈魂,這個敗類玷污了武士精神,眾人非常憤怒,恨不得千千岩求女馬上死去,所幸就讓他用竹木刀自裁,受盡痛苦的死去。在儀式開始時,千千岩求女再一次跪求井伊家族寬限兩日,之後一定會回來赴死,但眾人根本不給機會。因此,千千岩求女只得用隨身攜帶的竹木刀自裁,由於竹刀並不鋒利,他只能在極度痛苦中咬舌自盡······

直到有一天,又有一位名叫津雲的浪人來到井伊家中,自稱要切腹,管事便對他講起了千千岩求女的故事,但津雲表示,自己不是來敲詐的,是真的要切腹自殺,並展示了自己佩戴的武士刀,管事允許了他,並在院中擺下了切腹儀式,讓全部家丁前來觀看。在切腹儀式上,津雲提出了自己需要一個「介錯人」,原來,日本的切腹儀式需要有一個「介錯人」,介錯人的職責是:當武士切腹自盡後,用刀砍下他的頭顱。他一連提出三個諸侯門下武士名號作為介錯人,不想當日這三個武士全部重病在家中,卧床不起,無法前來,更奇怪的是,他們與逼死千千岩求女的喚攔蠢武士完全一致。管事憤怒地認為,津雲是來搗亂的,便喝令周圍的武士殺掉他,津雲卻要求,讓他們都聽自己講一個故事後,自己便可以任他們處置,管事允許了他。

在津雲的口述當中,事情的真相漸漸地被揭開:津雲家境貧窮,膝下有一女,他將女兒嫁給了朋友的兒子,兩人青梅竹馬,他們為他生下了一個孫子。但是,天有不測風雲,女兒和孫子紛紛患上了重病,生命也危在旦夕,津雲貧困的家境並不能允許他們請醫生上門治療,女婿典當了家裡所有的東西,連自己的武士刀都賣了出去,但還是不夠請醫生的錢。不過,他聽說最近這一帶流行一種以切腹為名的敲詐方式,決定一試。女婿來到了諸侯的家中提出切腹要求,沒想到,諸侯竟逼他照做下去,並擺好儀式,請來家丁觀看,還以三個武士為介錯人,若不切腹,就把他碎屍萬段。由於賣掉了自己的武士刀,津雲的女婿只能用隨身攜帶的竹刀切腹。竹刀很鈍,因此他切腹的過程痛苦不已,隨後只能咬舌自盡。

想必到這里,各位讀者已經猜到了津雲的女婿就是千千岩求女,管事聽到此處勃然大怒,一口咬定津雲是博同情來的,要用這種方式敲詐他們,罪該萬死,津雲正襟危坐,處變不驚,繼續講他的故事:當晚,諸侯家的三個武士就抬來了千千岩求女的屍體,他的女兒和外孫在後面的幾天內相繼去世,憤怒而絕望的津雲決定,要找那三個武士復仇。

說到這里,他從自己的衣兜里掏出了那三個武士的發髻,扔在了地上,盡管津雲吃不飽,穿不暖,但他的確是一名非常厲害的武士,他分別挑戰了之前逼死女婿的三位家臣,並割下了他們的發髻。津雲說,對於一個武士來說,失去發髻等於掉下頭顱,一旦失去尊嚴,即使死去,也不能消除,他們假裝生病,躲藏起來,直到頭發長出來,再出來招搖撞騙。管事被說得滿頭大汗,緊張的不行。「你誇耀自家擁有紅鎧甲的氣勢與英勇,不過看起來,就算是在偉大的井伊家,武士的榮耀也只是徒有其表的假象而已。」

管事按捺不住,命令門下的武士一擁而上,殺掉津雲。津雲面對多於自己十倍以上的武士圍攻,毫不膽怯。在短時間內,眾武士竟不是他的對手。他的武藝的確高超,然而這樣的武藝,在當時的社會並不能當飯吃,當錢花,也反映了社會底層人物的無奈與心酸。由於體力不支,他邊打邊躲,逃進了立有紅鎧甲的房間,紅鎧甲是井伊武士的象徵,眾人看到後紛紛閃退,此時,抱著必死決心的津雲,扔掉了鎧甲用武士刀剖腹了。津雲以死相拼,殺死四人,重傷八人,最後被火槍手射死。

這部電影探討的問題繁多而復雜,武士道精神是否只是一種「門面」?日本的集權制度是否合理?這種敲詐行為是否可取?津雲和三位武士的打鬥畫面可謂天崩地裂,草木含悲。津雲的演員仲代達矢回憶,為了更好地入戲,當時他們用的都是真刀,仲代達矢在這部電影里貢獻了影帝級別的演技,看過本片的人無不稱贊。

盡管本片的內涵非常豐富,但重點在於,當千千岩求女哀求寬限一兩天的時候,誰曾想過問問他為什麼?誰曾想聽聽他的要求?他們想的都是,他侮辱了武士道精神。但和家人相比,違背這種精神又何妨?真正的武士道,不是殘忍和殺虐,可能是恰恰放下武士道!

② 一部古裝老電影一個日本武士上門踢館被空手道高手打敗後剖腹自殺的電

你說的是不是《切腹》

③ 日本武士切腹自殺的電影

日本的大河劇:新選組

④ 誰知道那部影視劇中有日本人剖腹的鏡頭!

電影《切腹》。

⑤ 有個新出電影裡面有流浪武士集體切腹的叫什麼

《四十七浪人》基諾里維斯主演的。
是根據日本的傳說改編的。

⑥ 拋腹 日本

慫恿殘酷無情 「武士道」是戰爭之道

公元7世紀的「大化改新」後,日本社會武力爭奪土地資源與政治權力的斗爭日益激烈,武士階層逐漸形成。11世紀末,日本封建領主源義家擔任陸奧守時,曾平定當地一次內亂。源義向朝廷請功,遭到拒絕。源義家便自行對家臣論功行賞。這個舉動贏得了人心,關東(今東京一帶)武士紛紛投靠他,與其結成主從關系。從此,武士階層的基礎在日本正式形成。久而久之,這種武士階層的思維、道德和行為規范逐漸形成了「武士道」。

瘋狂崇尚切腹

「武士道」一詞大約始於江戶時代碼擾(1603—1867年)初年。但是,早在始於8世紀末的平安時代,就已出現「武士之道」、「弓矢之習」、「坂東武者之習」等稱謂,即武士道的雛形。它驅使武士以效忠和服從主君為首要義務,為主君殺伐征戰、攻城掠地,是典型的殺人與戰爭之道。

12世紀末,鐮倉幕府成立後,設立御家人制度,進一步以儀式和法律形式確立主從關系,武士的政治地位開始上升,武家政治制度也隨之強化,儒學、禪宗佛教和神道教等思想開始成為銘刻在武士心靈深處的法典。此時的武士道同樣是以殺人為目的的戰爭之道,但是,它更強調獻身精神和禮儀。最典型的是,死的傾向被美化,切腹自殺成為「光榮的解脫法」。當時對切腹的崇尚已到了瘋狂的境地,以至於在切腹的體位和方法上還有多種區別。另外,還有更殘忍的殉死切腹,少則數人,多則上百人。當代電影導演小林正樹就曾拍過《切腹》一片,真實刻畫了那殘忍的一幕幕。其實,武士殺身成仁、捨生取義的切腹動機歸根到底是受利益的驅使,以自己的名譽,換取子孫後代在武家社會的權益。

江戶時代前,武士的公務以軍役為中心,在戰場上建功立業。江戶時代的200多年間,實質性的戰斗已經消失,武士作為戰斗者的角色形式化,主要公務轉化為行政事務。武士道的基本內容轉化為忠誠、武勇、名譽、服從、義、儉朴、禮儀、勤學等。當然,這些無一不是旨在強化武家政治和主從關系,無一不是武士經濟生活與職責義務的需要,無一不是在培養為主君建功立業的技能和「品格」。其中,「忠誠」是核心和靈魂,起統帥作用。

本質是殘酷無情

這種「忠誠」表現為日益濃烈、盲目狹隘的復仇主義。影響最深遠的就是「赤穗47浪人」復仇事件。1701年,江戶城的義央污辱了播州赤穗城城主淺野內匠頭長矩,長矩自殺。淺野的47名家臣成為浪人,又合謀殺死義央,然後自殺殉主。這一赤穗事件成為日本歷代各種文學體裁競相表現的「忠臣藏」主題。

武士道中的這種「忠誠」精神與武士的死亡觀有關。1716年,由佐賀藩的藩士山本長朝傳述,由同藩藩士田代陳基基灶聽聞書寫整理的《葉隱聞書》寫本完成,共11卷1200多節。這是日本武士道的古典,所表現的正是武士道中的毫不留戀的、毫不猶豫的死亡觀。當然,「不要命」與「要人命」是息息相關的,《葉隱聞書》中處處都是非常殘忍的武士論語。例如,佐賀鍋島藩祖直茂向其子勝茂說,要想使斬首習以為常,得先對處刑者斬首。於是在其衙門內,排列十人讓他一一斬首。日本軍人侵略中國時搞的「百人斬」正是這種殘忍的典型。

《葉隱聞書》中的很多例子也是令人發指的。比如,江戶屋敷的看守倉庫者堀江三右衛門,偷了庫存的金銀,被逮捕逼出口供之後,即下令折磨死。於是先將他身體上的體毛燒光,剝他的指甲,切斷他的腳筋,用錐磨等工具給他種種折磨;再比如,依父親的指示,山本吉左衛門為養成殺人不在乎的品性,5歲時就得斬殺狗,15歲時斬殺死刑犯。因此,武士道中講述的許多行為,本質上都是殘酷無情,慘不忍睹的。

明治維新後,武士道並未隨著封建制度和封建武士退出歷史舞台而畫上句號,反而從中世紀的武士道中推陳出新。明治政府的核心由中下級武士組成。1871年和1878年,陸軍大臣山縣有朋發布軍人守則《讀法》七章和《軍人訓誡》,在軍人精神的外衣下復活武士道。這樣,武士道逐漸演變成了「近代天皇制武士道」和「現代軍國主義法西斯武士道」,遲鋒旦成為對外進行侵略擴張的精神工具。比如在日俄戰爭中,日軍常常採用「肉彈攻擊法」,即以己方官兵不怕死的武士道精神,不計傷亡地連續沖鋒陷陣,迫使對方最終喪失戰斗意志而崩潰投降,讓士兵用鮮血和生命去填平「勝利道路」。

作者: 61.51.92.* 2006-7-19 17:40 回復此發言

--------------------------------------------------------------------------------

2 日本的武士道精神和切腹文化(內含切腹方法,小朋友切勿模仿)

對外侵略的精神工具

19世紀末的甲午戰爭中,日軍暴虐地進行「旅順大屠殺」、「領台大屠殺」。西方列強一致將日本視為野蠻國。為了向國際社會解釋日軍的殘忍行為,新渡戶稻造於1899年用英文寫成了《武士道》一書。

新渡戶早年在美國霍普金斯大學留學,後來擔任美國總統的伍德羅·威爾遜曾是他同學。畢業後,新渡戶娶了美國人瑪麗。在瑪麗的幫助下,新渡戶出了英文書《武士道》,將日本傳統與歐美比較,詳述日本的武士道與歐美騎士精神的相似性,辯解說日本切腹、復仇等絕不是野蠻。憑借典雅的英文,《武士道》一書在歐美知識界廣為暢銷,新渡戶也成為日本精神和倫理學的權威。1905年,因為以「武士道」精神對日本從事對外戰爭進行包裝,新渡戶夫婦獲得了明治天皇的召見和嘉獎。接著,新渡戶步步高升,先後擔任京都帝國大學教授、第一高等學校校長、東京帝國大學教授和東京女子大學校長等職。

1920年起,新渡戶擔任國際聯盟副秘書長長達7年,負責日本在國際上的宣傳工作,積極為日本的殖民統治吶喊助威。回國後,新渡戶又擔任貴族院的議員,為「九一八」事變出兵中國東北強加辯解,竟胡說「滿洲國」是「民族自決」,並一直強調日軍侵華戰爭的正當性。1938年,《武士道》一書的日文版由矢內原忠雄翻譯在岩波書店出版,成為日本的「鐵定版」,其書的第16章中《武士道仍然存在?》中斷定「武士道一直都是日本的精神與原動力」。書中認為,通過佐久間象山、西鄉隆盛、大久保利通、木戶孝允、伊藤博文、大隈重信、板垣退助等人,日本的「王政復古」維新事業得以推動,日本成為「上下一體的皇國」。但是,他否認日本的「內政」成就是建立在「外征」的基礎之上的。

20世紀,日本從傳統社會向現代社會轉型,對傳統社會中武士道的核心價值———「忠誠」進行改造與更新、繼承與強化,使之轉變為近現代社會的核心價值。在1984年日本銀行推出的新版日幣上,5000日元上的圖案為新渡戶稻造,這表明日本人對武士道的推崇。

事實上,從明治維新以來,日本軍國主義者以武士道為精神支柱和戰爭工具,不遺餘力地對外侵略、掠奪,獲得的巨大賠款和殖民地收益,極大地加快了日本現代化的發展步伐。當前,日本式企業經營方式的三大法寶———終身僱用制、年功序列制和企業內工會,即「勞資命運共同體」,就是直接來源於武家社會「君臣一體」家族觀念中的傳統模式。這足可見武士道對日本的影響之深。▲

剖腹時不能閉眼:日本切腹文化揭秘

一、剖腹的起源和沿革
永祚元年(西元989年),大盜藤原義在被捕前,將腹部一字割開,然後用刀尖挑出內臟扔向官軍——據說這是剖腹的最早來源。
剖腹的開始盛行,是在鐮倉幕府以後,因丟失陣地而引咎剖腹,或恥於被擒而陣前剖腹,佔了絕大多數,一直持續到戰國時代。江戶開幕以後,社會統治相對平穩,因殉死而剖腹,和作為刑罰的"詰腹",逐漸佔了主流。雖然幕府嚴令禁止殉死,但是根本無法阻止這一歷史性的趨勢。
至於為什麼選擇剖腹作為武士最崇高的死亡方式,現在普遍認為,古代許多的國家和民族,均主張人的靈魂是宿於肚腹中的;因此,武士便在有必要將自己的靈魂向外展示的時候,採取剖腹以示眾人的方法和儀式。

二、類型 動機
自刃 自裁 戰爭失敗(如淺井久政)
引責 對過失承擔責任
犧牲 以自己的犧牲來拯救部下或同僚生命(如清水宗治)
諫死 為了勸諫主君(如平手政秀)
名譽 為保住自己的臉面
殉死 先腹 比主君先行踏上死途
追腹 義腹 為了盡士道義理
論腹 為了樹立名聲
商腹 為了給家族和子孫帶來恩惠
詰腹 無念腹 痛飲悔恨之淚的剖腹
憤腹 憤慨於無實之罪的剖腹
刑死 武士專用的刑罰(如瀧善三郎)

剖腹按體位,可分為"立腹"和"坐腹"兩種。方法主要有"一字"、"二字"、"三字"、"十字"四種。

剖腹的時候,首先要准備一把肋差--實在搞不到的話,匕首也湊合,絕對不推薦使用菜刀或水果刀。工具要磨快和擦凈,不怕破傷風的話,您就試用一把生銹的鈍刀看看……如果不是情勢緊急,最好採用坐姿,身下墊上整潔的布毯或毛毯。

作者: 61.51.92.* 2006-7-19 17:40 回復此發言

--------------------------------------------------------------------------------

3 日本的武士道精神和切腹文化(內含切腹方法,小朋友切勿模仿)

首先解開衣襟,露出您的肚腹,然後……對了,先決定是採用何種剖腹方式。一字形腹,是用右手執肋差(書上是這么寫的,不知道左撇子怎麼辦)深刺入左側肋骨下,然後刀刃稍微上翻,一字狀橫拉到右側腹。所謂二字形和三字形腹,則是在一字形腹的傷口上方或下方,再拉一刀或兩刀。這三種是比較輕松的方法。

當然,剖腹是一種非常藝術化和有益於心(絕對不利於身)的運動,其中有許多訣需要掌握。首先,作為一名武士,為了表現自己的英勇氣概,剖腹的時候不能閉上眼睛。其次,身體傾倒的方向應該是正前方,而摔個仰八叉是很沒有面子的事情,因此整個過程中,膝蓋要並攏,不可分開,身體要略微前傾,並且為了保證向前伏倒,如果袖子夠長的話,可以壓在雙腿底下。肋差上最好裹以吸水性強的白紙,以免鮮血狂標,搞臟了地面。刺入側腹不能太淺,否則您會更加痛苦而不得就死(據說在沒有介錯的情況下,如果剖腹不得法,要長達七十二小時才會斷氣,而不是通常短暫輕松的六個小時),一定要讓刀尖碰觸到腸子。當然也不能刺入太深,否則您會因手軟而無力拉動。

然後為各位介紹最為霸氣逼人的十字形腹。請大家准備好工具,照我請來示範的真田家重臣楠木政文先生的動作來做--先把肚子一字形剖開,然後不要拔出肋差,直接將其抽回到靠近臍部處,向臍下豁開,再從臍下向咽喉方向上劃。這是非常優雅而英勇的方法,如果您想要剖腹後拉出腸子擲向某人的話,建議採用這一方式(非常消耗體力,孕婦和嬰幼兒禁用)。

最後,談談介錯的問題。其實介錯是非必要的,您在剖完肚子以後如果還有餘力,大可自己拔出肋差,直刺心臟(刺咽喉類似婦人所為,不推薦)。如果您怕到時力氣不夠而需要介錯的話,建議找劍術高手來擔當。介錯必須在您前傾的一瞬間出刀,從後切斷您的頭頸(必須留一片頸皮牽連,以免腦袋骨碌碌滾遠不好撿)--好啦,來人,把楠木先生抬出去。

當然啦,使用何種工具和採取何種方式,都是個人的自由。您也大可使用骯臟生銹的切菜刀,用千字甚至萬字(注意,是繁體萬字)形狂拉肚子,然後找個三百刀也砍不斷您脖子的超級無能介錯,嘗試一下這種離經叛道的快感……切腹,分為被動和自動兩種。凡觸犯政府當局被處分的,即屬被動。這種處分也僅限於士族以上的人,才有資格賜予切腹,普通人還輪不到這樣的死法。據說,執刑時儀式異常隆重,切腹者照例獨處密室,不必在廣場上示眾,算是保持了武士的尊嚴。在密室地上先鋪好席子和厚棉被,上面再撒滿細砂,用以吸收血穢。密室的三面圍上布幕,四角點上白燈籠,及許多白蠟燭。切腹者事先梳沐浴,吃過豐盛的晚?,換上淺黃色的禮服,踏上鋪有細砂的被褥上,先向留守官鞠躬致謝,等飲完一杯鹽水,就從容不迫,拿起切腹刀自己動手切腹了。這樣被動的切腹,多數身旁有"介錯人"在。這"介錯人"手執大刀,等切腹者在肚子上橫切一刀後,立刻手起刀落,將切腹者的頭部砍下,這樣可以減少切腹者不少的痛苦。而切腹者對於自己的刀法亦得講究,深入有一定的分寸,絕對不容許五腸流出腹外,如果做不到,就被稱為"遺憾腹",有失武士的風度了。

自動切腹的動機較復雜,除了為主報仇,切腹而死外,有引咎切腹的;有屍諫切腹的;有戰敗不屈切腹的,有有志不遂、生不如死而切腹的等等。凡自動切腹的,就沒有"介錯人"在旁幫忙了。切腹者多數採用下列幾種方式:其一,用力在腹部自左至右,橫切一刀;再從下至上,直切一刀,成為十字形,達到心臟為度。其二,腹部橫切一刀,立即回刀割斷自己的咽喉。其三,腹部橫切一刀後,立即用刀向心窩刺入,再用力向下拉,成十字形。切腹者明知這樣死法肉體上很痛苦,但必須始終忍住痛苦不出一聲,積極達到目的。

臨死時要保持清楚明晰的意志,按照儀式一一做去。第一,要使屍體不傾斜,只許向前俯伏。如仰面朝天,便算失儀。第二,腹上刀痕不許皺折。第三,雙膝須合攏,如松開了,就表示不夠修養。最後對於自殺用的武器也得安置妥當,不能任其散亂。看來切腹者不但死志堅強,固執禮儀,並能超脫生死的觀念,實在當得起"硬漢"的稱呼。"

作者: 61.51.92.* 2006-7-19 17:40 回復此發言

--------------------------------------------------------------------------------

4 日本的武士道精神和切腹文化(內含切腹方法,小朋友切勿模仿)

嗯,上述最後一個要求"自殺用的武器也得安置妥當,不能任其散亂。"這個似乎有很高難度喲。

另外,據知:江戶時代高級武士被賜切腹的,一般不一定要真的開膛,往往切腹人手剛剛拿起脅差,介錯便咔嚓一刀砍下斷其首級,被稱為:"擬腹"。

古代日本武士之間的美少年之戀很流行,伴侶切腹殉情被認為是勇敢而浪漫的歸宿。
回答者:受困的英雄 - 同進士出身 六級 5-10 18:02

提問者對於答案的評價:
謝謝
其他回答共 4 條

回答者:peter114 - 同進士出身 六級 5-10 17:22

什麼是武士道精神

日本的武士道精神究竟是什麼?一言以蔽之,武士道的訣竅就是看透了死亡,「不怕死」而為主君毫無保留的捨命獻身。這種思想也是對傳統儒家「士道」的一種反動。儒家的「士道」講究君臣之義,有「君臣義合」、「父子天合」的人倫觀念,但是日本「武士道」是以為主君不怕死、不要命的覺悟為根本。

武士道重視的是君臣戒律,「君不君」(君暴虐無道)也不可「臣不臣」(臣不盡臣道),盡忠是絕對的價值。中國的原始儒學是以孝為本,盡孝才是絕對的價值。如果「父有過」,子「三諫而不聽,則號泣而隨之」,但是如果「君有過」,臣「三諫而不聽,則逃之」。武士道論者認為,儒家的「士道論」乃在粉飾貪生怕死的私心,慎於人倫而注重主君的道德如何,才選擇生死,則面對死卻不幹脆去死。唯有純粹徹底的覺悟死,才是武士道強人之處。武士道徹底的覺悟死了,他的容貌、言語、起居動作,也就與眾不同。武士社會尊重禮儀,不光是封建社會階層秩序的尊從,更進一步說「禮儀端正」,才是武士強人一等的表現。武士要「死的乾脆」,君要你切腹自殺你就得切腹自殺,這是日本鐮倉武家時代以來的傳統。

武士家訓

日本武士道的古典稱為『葉隱』(hagakure),是江戶時代的佐賀藩(肥前鍋島藩)所傳誦的武士道修養書。「葉隱」就如樹木的葉蔭,在人家看不見的地方為主君「捨身奉公」之意。此書是由佐賀藩的藩士山本常朝(Yamamoto Tsunetomo 1659-1710)傳述,由同藩藩士田代陳基(Tashiro Tsuramoto)聽聞書寫整理,在18世紀初的1716年完成『葉隱聞書』寫本,共11卷1200多節,簡稱『葉隱』或『葉隱集』。卷一、卷二講武士的心得修養,卷三講鍋島藩藩祖直茂,卷四講第一代藩主勝茂,卷五講第二代藩主光茂(即山本常朝的主君),以及其嫡子即第三代綱茂等,卷六講鍋島藩古來的事跡,卷七、卷八、卷九講鍋島藩武士的「武勇奉公」言行,卷十講他藩武士的言行,卷十一是補遺。
『葉隱』所表現的武士道精神,是果斷地死、毫不留戀地死、毫不猶豫地死。一般人對生命執著,武士道則持否定的態度,認為只有死是真誠的,其他的功名利祿都是夢幻。當一個人舍棄名利,以「死身」來義勇奉公時,就可以看到這世間的真實。武士標榜的是精神上的優越,就是心理上先能戰勝自己,才能戰勝別人。先能「不要自己的命」,才能「要他人的命」。這是日本武士強人一等的道德律。「不要命」與「要人命」是息息相關的,「葉隱」的教訓真是非常殘酷的武士論語。
例如佐賀鍋島藩祖直茂,向其子勝茂說:「要使斬首習以為常,得先對處刑者斬首」,於是在其西方衙門內,排列十人讓他嘗試斬首,勝茂連續斬首了九人,看第十人是強壯的年輕人,就說「已經斬夠了,那傢伙讓他活吧,這人才免斬得救」 。日本軍人侵略中國時的「百人斬」殘酷典型,在此可以窺見。
『葉隱』的著述者山本常朝一家的典故,也是令人發指。
山本常朝的異母兄山本吉左衛門,依父親山本神右衛門的指示,5歲時就得斬殺狗,15歲時斬殺死罪者。武士大眾,14、15歲開始實習斬首 。如此武士從小帶刀成長,養成斬殺人不在乎的精神。
武士道的本義,如日本戰前教育敕語所教諭,以「義勇奉公」為最高原則,這是武士為「奉公人」的心裡准備,說來非常殘酷不人道。舉例說,佐賀鍋島藩第四代吉茂,年輕時非常粗暴,他的家臣中有不討其喜歡的,即將此人之妻的壞話寫在扇上,交給近侍說「你把此扇讓他看,再將那傢伙做何反應呈報」。此家臣看了扇之後,並不知道是誰寫的,即把此扇撕破。近侍即將此呈報。吉茂公曰「將主人書寫的東西撕裂,乃是無禮者。令他切腹。 」在武士道的世界,「切腹是武士道最忠義的表現」。山本常朝也說,武士應盡的忠義,是以殉死為最高。

作者: 61.51.92.* 2006-7-19 17:40 回復此發言

--------------------------------------------------------------------------------

5 日本的武士道精神和切腹文化(內含切腹方法,小朋友切勿模仿)
有一個令人起雞皮疙瘩的故事。江戶屋敷的看守倉庫者堀江三右衛門,偷了庫存的金銀,被逮捕逼出口供之後,即下令「大罪人,折磨死」。於是先將他身體中的體毛燒光,剝他的指甲,切斷他的腳筋,用錐磨等工具給他種種折磨,但他不哀聲大叫,連臉色都不改變。最後就斬開他的脊背,用熱燙的醬油澆灑其上,他即軀體折彎而死。
武士道相傳也講究義、忍、勇、禮、誠、名譽、忠義等德目,但實際上是殘酷無情,慘不忍睹。中世紀的鐮倉時代,源氏家族親兄弟(源義朝、源為義、源為朝),骨肉相剋殺戮,而斷了源氏的正嗣。又如因北條氏的策謀,功臣們也就斷了命脈。日本戰國時代的無情,都有血淋淋的殺戮史為佐證。有殺主君的,松永彈正叛逆弒君即將軍義輝;有殺父親的,齋藤義龍殺其父齋藤道三;有殺兄長的,今川義元為了繼承家主地位,在長兄死後,殺戮次兄以及其一切支持家臣;有殺親子的,江戶幕府第一代將軍德川家康聽織田信長的話,命其親生長子德川信康自害死亡。日本武士的殘酷不人道,比比皆是,從此也可以看出武士道精神的另一真實面。

武士道精神的起源

1200年左右,日本出了一個名滿天下的法師。他的一生是奔波勞碌的一生,因為他是說藝人,而且也是一名武師,他生活全部就是刀和文學。他的刀如同他的文章一樣有名,他到處講述武士的故事,講故事時身旁總有一把琵琶,於是人們就叫他「琵琶法師」。無論刮風下雨,他都在道路上奔波,足跡遍及日本各地。在漫長的人生旅途中,他的刀銹了,但筆卻更加鋒利。他的文法如同他手中的刀刃,華麗、任性、痛快淋漓,他可以驚人的不顧事實,但他的滿懷豪情和個人行為的確成了武士最初的形象。傳說,琵琶法師在晚年,為了磨練自己的刀,砍斷了上百棵白樺。而在他有生之年,卻未曾找到對手。
那時的琵琶法師未曾找到對手,決不是武士太少,而是他的刀術太高。在他那個年代,武士已成為一個階層,在民間已廣為流行,到處可見腰別長刀,頭挽發髻、身著真垂的武士浪人。標志著日本進入武家政治時代。

武士道興起於藤原氏專權政治背景下的日本,武士的形成是與以天皇為首的中央集權制的瓦解和庄園制的發展相關聯的。大化革新以後實行的徵兵制隨著中央集權制的衰落也日趨鬆弛。9世紀初改行「健兒制」,而導致服兵役成為貴族的專制,以至軍隊素質一落千丈。正於此時日本各地庄園興起,庄園主為了領土和安全,而,慢慢分離一些農民去訓練,後來乾脆成立了專門負責保衛工作的武士團。一些寺廟、神社也組織了「僧兵」。但庄園武裝的建立,對地方構成威脅,意識地方勢力也組織了武裝力量。一般由當地的富豪組成,稱為「郎黨、郎眾」。

武士勢力的出現和加強,從11世紀初期開始逐漸形成了超越庄園范圍的地區性武裝集團。無數分散的武士聚集在一地,統一指揮,組成了武士團。武士團的首領稱「物領」下屬稱「庶子」。武士團有著極強的宗族觀念,堅決實行首領的命令,實行主從關系。武士在戰場上武勇和對主人的獻身精神,是武士個人和武士團的基本要求,形成了「武家習氣」,「弓矢之道」等新觀念,成為維持武士團組織的重要思想支柱!武士興起的年代,正是日本從律令社會轉變為貴族社會的時期。也正是封建社會開始占據優勢的時代。所謂武士的興起,決不僅僅是貴族與武士之間爭奪權利的過程,而且包含了武士從地方富農中產生的新興力量。那時,作為地方地主的五武士,把根扎在土地之中。他們被任命為捕頭、押司等,並且擁戴出身名門的武將為靠山。
但事實上直到戰國末年,德川幕府初年,「武士道」這個名詞才最早見於文字資料。

武士道的目的與西方中世紀的騎士規章很相近:為戰士設定生存的理念,將他們由受雇的殺手的地位加以升華。真正信奉武士道的武士崇尚正直、堅毅、簡朴、膽識、禮節、誠實、忠誠等種種美德。只要武士忠於天職,就能得到榮譽。這種不計代價維護個人榮譽的信念,使得武士不會避開堪稱無謂的自我犧牲。被敵人團團圍住,仍然英勇廝殺的武士,以武士道的標准看,並非犧牲自己的生命。這樣的行為乃是武士由衷忠誠的具體表現。關於這一點,以現代的觀點來看,不免有些奇怪,甚至是自殺的行為。事實上並非如此。比起歐洲的騎士精神來說,一點也不稀奇。受到武士道深深影響的武士,在考慮自己下一步的行動時,根本把個人生死置之度外。生死對一切果說,還在其次,讓自己行動發揮效果才是正道。奮力一試,在這個過程中即使得一死,也比毫不嘗試來得好,因為武士完全不用考慮自己的得失,而勇向前。不過這種精神仍然法阻止部分武士自陣中逃走(畢竟他們也是血肉之軀),武士道並非要人一味死戰,不管勝算多寡,將自己陷入困境。武士必須智勇全,無謂的性命是錯誤而愚不可及的行為。像是經常出現的那城內守軍開城迎擊敵人的自殺行為,就得用武士道重新審視一番。出城迎擊圍攻城堡的敵軍,不啻是自殺行為,但要是能牽制敵軍,讓領主有時間擊退敵軍,就是忠義和英勇的表現,而不是自我毀滅的沖動。

作者: 61.51.92.* 2006-7-19 17:40 回復此發言

--------------------------------------------------------------------------------

6 日本的武士道精神和切腹文化(內含切腹方法,小朋友切勿模仿)

1600年伏見城最後兩百名德川家守軍,開城不斷迎擊西軍,正是此類的英勇行為!當然,這種精神也能用來解釋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所有太平洋小島上的日本守軍高呼萬歲的自殺式攻擊。武士道仍長存於二十世紀的日本陸軍及日本海軍心中。武士道,和其他正式的行為規范一樣,也有負面的地方。武士經常殘酷的對待俘虜,因為俘虜放棄了武士道。許多武士的敵人在作戰後僅僅因為這個原因而遭處決。不像中世紀的歐洲,貴族和騎士被俘(通常會被監禁數年)可以用贖金贖回,日本人的作戰方式從未採取用金錢換回俘虜的類似作法。武士或大名在戰場上被生擒,通常都會不光彩地死在俘虜者的手下。

戰國時代流傳下來關於武士道的書籍主要有三大類。其一是武術秘笈,武士道的定義大幅削減為武技。《單騎選集》這本1735年出版的書,著重於武士在戰場上需學的武技。副標題為著鎧之道,正確地詮釋了這本書的內容。雖然是在戰國時代過去許久之後才寫就,但在行事作風一向保守的德川幕府,這本書內所寫的武技,在經過百年後,仍然十分有效。其二是哲學思想,在戰場上的精神廣泛運到日常生活中的話,就可以達成任何目標。第三類是經營城堡,統領武士大軍的實學,但也提及武士如何將武士道精神運用在日常生活中。加藤清正提倡之「武士不應有舞蹈之行為,狂舞之武士…應該切腹以示謝罪」,這樣的標准看來有點過於嚴厲,但或許也就是說,真正的武士必須兼具教養及武藝。他不僅要精通劍術,還得嫻熟社交禮儀,包括茶道及詩藝。還有武士沉迷其中的吟詩比賽,有時甚至在戰場上吟詩作對!武士會先作出開場句(上聯),對手必須立即接句。精妙的雙關語及暗喻在這種鬥智中評價很高。當然日本是個相當富庶的國家,而武士乃社會的上層階級,有緣體驗人生中所有的美好事物。當然,過著這種生活的大名,可說是當時世界上最富庶的地主權貴了。

日本人心目中的武士道精神

⑦ 一命/切腹:武士之死,有誰看過這個電影嗎講的是什麼內容,可以劇情介紹下嗎,詳細點

故事背景是在寬永七年德川幕府第三代將軍家光的時候。當時由於家光實施中央集權,削弱了許多諸侯大名,使得社會上出現了許多浪人,即失業武士。造成當時常有一些浪人,跑到諸侯家,表示要在玄關切腹自殺,而諸侯則用錢打發他們走,這成為當時流行的敲詐手段。後來,一名叫作津雲半四郎的浪人來到名門井伊家,要求在庭前切腹自殺。家老齋藤勘解由講起了來此提出同樣要求的千千岩求女的事情——家老欣然應承了求女提出要求,然而在為他准備好一切後,求女卻又用再等一、兩日來推託,後來眾人發現他攜帶的原來是一把竹刀便逼他以竹刀切腹,求女不堪痛苦最後咬舌而死。原來求女是半四郎的女婿,他為了給妻兒治病,才出此策酬錢。半四郎呵斥那些人乎衡不問緣由就逼他切腹,所謂的武士精神只是表面的虛飾。井伊家的武士們圍住了半四郎,武藝高強歲搭做的半四郎奮勇地砍倒了幾個家臣,但終因寡枝巧不敵眾而被打到。最後,半四郎切腹,因此而死的家臣們被說成是病死,井伊家的勇武之名依然響徹四

⑧ 求一部關於日本武士的電影

1、老版的很經典
電影《切腹》基本信息(Seppuku)(1962)
導演:
小林正樹Kobayashi
Masaki
2、新版的為最新的風行上可以下


名Thirteen
Assassins
片名十三刺客


13人刺客,Jûsan-nin
no
shikaku,13-nin
no
shikaku
片長:90分鍾
上映時間:2010年9月25日
國家日本
類別動作/古裝
語言日語
導演三池崇史
3、樓主請採納,謝謝!

⑨ 電影《切腹》: 滴血的武士刀

  曾經看過一本關於美國人文學家對日本的研究作品,叫《菊與刀》,書中對日本有著如下評價:日本人的生性極其好鬥但又非常溫順;他們黷武卻又酷愛美麗;自負桀驁卻又文雅守禮;頑固不化卻又狡黠善變;性情溫順卻又不甘受人擺布;忠貞不武卻又容易叛變;勇敢卻又怯懦;保守卻又渴望新潮。這些看似完全矛盾的形容詞卻非常貼切的概括了日本的性格特點,包括日本這個民族的優點與缺陷。也許這就是我們很難完全理解日本的原因。

  扯得有點遠,最近看完了小林正樹的電影《切腹》,故事的情節並不復雜,但是看完卻讓人覺得內心沉重,彷彿在親眼目擊這場人神共憤的人間悲劇,以及後續親眼見證了岳父為女婿討回公道的復仇。在目睹著這個落魄的武士家庭一步步走向毀滅的過程後,也能窺探出導演小林正樹對二戰後電影《切腹》的一系列政治隱喻以及對日本武士道虛偽的諷刺。

  下面簡單講述一下故事情節:一個失業落魄的武士津雲半四郎一家,女兒與外孫身患重病無錢醫治,身為武士的女婿千千岩求女在賣完身邊所有物品後不得已到當權者家如凳井伊家門前假裝切腹以求敲詐當權者一筆錢為自己的孩子與老婆治病。不料井伊家早就對無所事事的浪人借切腹之名到自己家中敲詐勒索的行為深惡痛絕,並且由於千千岩求女前去切腹所配的武士刀為竹製(武士刀為一個武士的象徵,所帶的都不是武士刀,自然不配被稱為武士),更加讓井伊家確認這個武士是來借機敲詐的。因此不由分說百般刁難,硬是逼得女婿用竹刀切腹,且擔任介錯人的那個武士澤瀉彥九郎一直以千千岩求女未完成切腹的儀式為由,始終不將他的頭砍下來讓他終結痛苦。最終,千千岩求女無法忍受痛苦咬舌自盡而死。

  女婿千千岩求女切腹而死之後,屍體被三位武士送回了津雲半次郎的家中,並且對女婿的死進行羞辱,覺得千千岩求女不配稱為真正的武士,因為他沒有佩戴武士的佩刀去切腹,明顯是為了敲詐井伊家,丟了武士階層的臉面,並且最終也沒有真正的切腹自盡而是忍受不了痛苦選擇咬舌自盡,沒有像武士道那樣體面而勇敢的赴死。

  此時津雲半次郎才明白,女婿為了救家人的性命將自己的武士刀已經賣掉了,而自己卻仍然因為武士精神的執念還戴著武士刀,卻白白看著家人喪命。於是津雲半次郎決定來到井伊家為女婿討個說法並以前去切腹為由前去抨擊當權者的冷酷與武士道的虛偽與道德綁架。

  津雲半次郎將由於主公被流放,自己無奈變成浪人的遭遇與野缺後續困苦的生活,應朋友臨終之託撫養養子千千岩求女長大並將女兒嫁給他的事件告訴井伊家家老,隨著他從容而有力的講述,御家老已經明白自己之前已經做錯了事情並臉色大變。不僅如此,津雲半次郎之前幾日將三位井伊家羞辱女婿的家臣武士一一擊敗並割下他們的發髻,並要求選擇這三個人做他切腹儀式的介錯人。這三人均稱病不在,因為割下一個武士的發髻是對這個武士莫大的羞辱,切腹自盡才是最符合武士道精神的做法,而這三人均選擇躲在家中不出門。津雲半次郎用這種方式不僅為自己的女婿洗刷了屈辱,而且在井伊家御家老面前羞辱了他們虛偽的武士道精神。

  正如電影裡面講述的那句台詞那樣:「你們所謂的武士道,都只是為了門面,就像裝飾品而已」。是的,就是這番羞辱也將整個故事的情節推向了高潮,津雲半次郎也開始了他悲劇式的復仇之路。井伊家的御家老惱羞成怒,命人將其砍死,在津雲半次郎與眾武士廝殺許久後,自知已無力再廝殺下去的他最終留下最後一口氣完成了最後的切腹,但是諷刺的是最終他的切腹儀式也沒有畫上一個完整的句號,便被武士最厭惡的火槍給打死。

  電影中最後的情節也充滿了諷刺意味,在最終津雲半次郎死去後,井伊家的御家老命人將躲家中不肯切腹的三個武士全部命人將其切腹賜死,並且對外宣稱被津雲半次郎砍死的四位武士全部死於傷病而非戰斗致死,且傳出話浪人津雲半次郎最渣脊旅終在家中後院完成切腹,並記錄到《井伊家覺書》流傳後世,一切粉飾太平,彷彿這么羞辱的一天從來沒有來過一般。

   《切腹》開頭與結尾,都出現了古代諸侯曾經金戈鐵馬時身著的盔甲,那是武士道盛行時代的遺物。井伊家一直把這幅舊盔甲供在祠堂里,那彷彿就是武士道在現世的化身,然而在片尾,仲代達矢飾演的武士抱著這幅盔甲怒不可遏地大開殺戒,武士道的化身之上沾滿了鮮血,這種隱喻是不言自明的,曾經的武士道已經不再崇高幹凈,反而沾滿了不道義的殺戮和鮮血,而這無疑是武士道日薄西山的一個有力佐證。

同為接受儒家思想熏陶的中國好像也出現過電影這種情況。儒家宣揚的「仁、義、禮、智、信」到後期發展到了魯迅筆下的吃人的禮教,同理日本一開始宣揚忠君、宣揚勇敢無畏思想的武士刀精神最後也發揚成電影中這種吃人的存在,就像電影中的問題一樣,到底是命重要還是武士刀的門面重要呢。小林正樹也正是用這部電影對戰後日本宣揚的武士道精神進行了有力的批判,向世人表明,傳統真正的武士刀其實早就死了,現在的武士道精神都已經披上了一層軍國主義的外套。

閱讀全文

與日本武士切腹嚇壞法國人電影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after3免費完整下載 瀏覽:946
監獄暴力犯罪電影 瀏覽:568
韓國電影愛情片打電話邂逅 瀏覽:817
北京送快遞小哥電影 瀏覽:640
金希貞的全部韓劇電影在線觀看 瀏覽:285
以前有部電影裡面有個女鬼 瀏覽:548
木星上行國語版在線免費觀看 瀏覽:421
《飛奪瀘定橋》電影 瀏覽:478
1905下載的視頻在哪個文件夾 瀏覽:972
美片 瀏覽:150
外國一個電影騎著發火的摩托 瀏覽:1000
晚上我經常和我的父母一塊看電視英語 瀏覽:631
韓國阿強和阿珍是什麼電影 瀏覽:312
看電影九排 瀏覽:308
天主教宗教題材電影 瀏覽:417
二戰電影虎虎虎國語版 瀏覽:332
戰斗機 電影 瀏覽:937
成龍教外國小孩功夫電影叫什麼 瀏覽:672
看電影怎麼英文怎麼翻譯軟體 瀏覽: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