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如何評價法國作家拉克洛代表作《危險關系》
《危險關系》(法語:Les Liaisons dangereuses)是一本著名的法文書信體小說,最初於1782年發表,皮埃爾·肖代洛·德拉克洛(Pierre Choderlos de Laclos)原著。這個故事描述了在法國大革命前短暫的貴族政治,被視為是一部講述舊時代墮落的作品。
文學評論:
瓦廉·楊格在1964年出版的一書中認為:「大部分文學評論認為《危險關系》是有害的、危險的,因為《危險關系》是對放盪主義一種精采或至少是中立的描述而無批評韃伐。差不多所有評論此書的都留意到書中表達之罪惡的報應只是冷漠。」楊格卻認為作者擁有如此驚人的文筆雖只作放盪主義之分析已足夠對其形成批評而導致其式微。
Ⅱ 求《瓦爾蒙》1989年免費高清百度雲資源,科林·費爾斯主演的
《瓦爾蒙》網路網源純睜盤高雹歲清資源免費在線觀看
鏈接:https://pan..com/s/1tA4otoFFVIeoOvN0WNhg5A
《瓦爾蒙Valmont》導演:米洛斯·福爾
Ⅲ 瑪麗安多華內特
其實是翻譯的問題,我國的翻譯叫瑪麗·安托瓦內特
瑪麗·安托瓦內特系法國國王路易十六之妻。路易十六性情溫厚,但優柔寡斷。王後圖慕虛榮,且喜歡干政。然而,由於她的輕浮、淺薄,常常把法國的事情弄得一團糟。
路易十五時期,由於對外戰爭和宮廷的奢糜,已使國庫空虛,負債累累,而安托瓦內特更是揮霍無度,使已空虛的國庫雪上加霜。法國陷入了嚴重的危機之中。
1789年法國爆發了革命,路易十六和王後成為革命聖壇的「祭品」。
出嫁法國
1755年,安托瓦內特出生於奧地利的皇室。母親瑪麗·特里西亞是奧地利皇帝兼匈牙利、波希米亞的國家元首。父親弗蘭西斯一世是個靠邊站的國王。公主兄妹眾多,她是女皇第15個孩子(此前有4個夭折),因此格外受到父母寵愛。
公主的童年沒有憂愁,她喜歡跳舞、演戲……10歲時父親去世,這使她第一次感受到人生的痛苦。但幾周後她就把這一痛苦拋到腦後,又回到那個歡樂世界。
按照傳統和習慣,公主們是不能長久留在宮中的,她們必須早早出嫁,成為異國王室成員。12歲時,母親便開始考慮她的婚姻。女皇希望公主能嫁給法國王儲,實現奧、法聯姻,藉此鞏固奧地利在歐洲的地位。為此,女皇通過奧駐法大使與法國宮廷進行接觸。
為了使公主能適應她未來的角色,女皇對安托瓦內特重新進行調教,讓她學習法語及法國宮廷禮儀,了解有關法國的歷史知識。
為了幫助公主積累社交經驗,女皇常帶她參加各種社交活動,教她如何應付不同身份的人。有一次,女皇帶她參加一個有法駐奧大使參加的社交聚會,法國大使問公主喜歡哪個國家,公主回答說,喜歡法國。「為什麼?」公主回答說:「因為法國曾有位偉大君主路易十四。」法國大使對公主的回答甚是滿意。其實這些話都是母親預先教給她的。
法國國王路易十五對他的長孫——王儲路易·奧古斯丁的婚姻也是相當重視的,讓駐奧大使暗中觀察公主,並把公主的情況不斷地報告給他。當法王得知教授公主法語和禮儀的是兩位法國演員時,大為不悅。他認為,一位出身高貴的公主,怎麼可以讓兩個藝人去教授!於是,向奧國女皇推薦了凡爾蒙神父。路易十五讓凡爾蒙擔任公主的私人教師,一是神父本人博學多才,二是讓他進一步觀察公主。後來神父在給法王的信中寫道:「我到維也納已有十個月,我對陛下的聖諭銘記在心。經過這段時間的仔細觀察,我認為小公主比一般傳聞要聰明得多。但遺憾的是,她對許多課程都滿足於一知半解。她品貌端正、性格平和,無可挑剔。」根據神父的報告,路易十五心中確定了這樁婚事。
公主長相不俗,但並非無可挑剔。她牙齒不齊,前額微突,有礙形象。路易十五是位很在乎外貌的人,於是,法國派牙醫為之矯正牙齒。女皇也不敢怠慢,從法國聘請了一名著名美容師,他試作了全部發式,最後把公主的頭梳成一個在前額聳起的高髻。這一發式不僅掩蓋了公主的突出前額,而且又使她多了份嫵媚。
1769年,法國正式向奧地利提出聯姻,婚期定在第二年復活節。此時歐洲無大事,於是公主與王儲的婚禮成為兩國的頭等大事。奧、法為准備這場婚禮在緊張忙碌著。
1770年4月21日,15歲的安托瓦內特將要嫁往法國。這是歐洲最豪華的婚禮了。先期到達的由107人組成的,著裝華麗的法國迎娶隊伍從維也納起程。公主乘坐的四輪馬車是巴黎首屈一指的制車匠精心製作的,它富麗堂皇,舒適無比。侍從隊伍浩浩盪盪,有女侍、男僕、秘書、醫生、牧師、理發師、廚師等。維也納方面的排場也不小,出動了376名騎士護送公主,每天騎士要換四五次馬匹。從維也納到法國邊界,奧方共動用了兩萬多馬匹。
王室的婚禮是復雜的,在進入法國邊界時還要舉行一個「讓渡儀式」。儀式是在萊茵河中游的一個沙洲上舉行。在這里,法國搭建一個臨時木屋,公主從木屋一側進去,全部換上法國的服裝,然後,從另一側出來就算是法國人了。當公主走出木屋時,人們發出陣陣歡呼。安特瓦內特已不再是奧地利公主,而是法國王儲夫人了。
5月14日到達了貢比涅。這是前往凡爾賽的最後一站。路易十五、王儲、大臣、宮廷貴婦們專程來此迎候。在這里她第一次見到了王儲,一個比她大一歲的男孩。他身材高大,略顯笨拙,稚嫩的臉上顯得有些不安。安特瓦內特拜見了國王,當她等待王儲親吻時,他只用臉頰輕輕地碰了她一下。這使她感到有些失望。
婚禮於5月15日在凡爾賽宮的小教堂舉行,參加儀式的只限於王室成員。
婚宴擺在剛落成的大劇院,這是為招待六千賓客而專門修建的。由80人組成的管弦樂隊奏出陣陣優美的旋律,使婚宴高潮迭起。晚上是狂歡夜。凡爾賽街道張燈結綵,擁擠著來自巴黎觀瞻盛大煙花晚會的人群。安特瓦內特從未見過如此盛大的場面,而這一切都是為她而設計的。她感到興奮,細細地體驗著一個王儲夫人的榮耀。
凡爾賽宮的女主人
1774年路易十五去世,20歲的路易十六登上王位。路易十六的身體說不上健康,他有點與年齡不相稱的肥胖。他生理上也有小小的缺陷(後經手術治癒),這一缺陷使他對妻子產生一種內疚,從而導致事事依從她。安特瓦內特也承認,自己是一個被國王寵壞了的女人。這正是王後後來不幸的所在。路易十六登位後,安特瓦內特以王後的身份主宰著凡爾賽宮。
凡爾賽宮是路易十四時代建造起來的。在路易十五後期,主宰凡爾賽宮的是杜巴里夫人,她是國王的情婦,操縱著路易十五,因此宮中許多人討好她,巴結她。她曾因安托瓦內特瞧不起她,罵安托瓦內特是「奧地利小紅毛」。由此兩人關系緊張。女皇曾寫信告誡女兒,對國王圈子裡的人必須以禮相待。遵從母親的教誨,她與杜巴里夫人表面和解了。路易十六繼位後,王後首先把杜巴里夫人打進了凄冷的修道院。安托瓦內特在凡爾賽宮確立了自己的主人地位。
王後年輕,生性喜歡玩樂,她要改造凡爾賽宮,把它變為年輕人的世界。她認為人過30歲,不僅醜陋,而且老氣橫秋,不宜留在宮中。於是,王後對女官進行大清洗,將30歲以上的宮廷貴婦趕走,換上一批能與之同歡共舞的年輕人。王後這一措施傷害了一大批人,在此之後數年裡,這些人散布流言蜚語,編造緋聞,敗壞她的名聲。
追求享樂是王後生活的一大特點。凡爾賽宮在歐洲是華麗無比的,但它仍不能滿足王後的要求,她要對凡爾賽花園的小宮堡小特里亞農(共兩座,大的建於1673年,小的建於1755年)進行擴建改造。小特里亞農曾是路易十五的逍遙宮,現在成為王後的隱蔽所。小宮堡華美無比,但安托瓦內特仍覺得不夠味道。她把法國著名藝術家羅貝爾請來,與她共同設計小特里亞農,增建一座與小宮堡相稱的小劇院,在宮堡花園前建一個小人工湖,湖中央修一小島。再開掘一條小溪,溪水從馬爾來用管道送過來。當時人們說,特里亞農的小溪水,流的不是水而是金子。可見造價之昂貴。擴建部分還包括:在宮堡的不遠處建造八座村舍,還要有小農場、農夫、動物……
這是一個把宮堡的幽雅和鄉村田園風光融為一體的建築群。在這里王後可邀集朋友演戲、跳舞,沿小溪散步,採摘鮮花。宮廷生活過膩了,可到村捨去,同農夫聊天,或到農場去擠牛奶。
系列工程的造價是驚人的,但她從不考慮這些,因為她對數字後面的那些圈圈的含義是搞不清楚的。國庫的錢就是這樣被她糊里糊塗地花掉了。
用於王後的個人開支是巨大的。服侍她的人上百,其開支自不必說,就她個人的服飾開支就令人吃驚。她的衣服是由巴黎著名服裝設計師專門設計的,據說一件衣服要花6000里佛。王後每個季度要做12套禮服,12套晚禮服,12套裙衫。至於內衣、胸衣、睡衣、帽子、手套更是不計其數。每當王後穿上一套新款服裝,總能在宮廷中引起轟動,年輕的貴婦們爭相製作,凡爾賽宮成為時裝博覽會。由此王後獲得一個雅號——「上等社會時裝模特」。
女人喜歡首飾,而王後甚之。她的珠寶首飾不計其數,有從奧地利帶來的,有國王贈送的,每一件首飾都會令她興奮,而冰冷的散發著璀璨光亮的鑽石更使她著迷。有一次,她從珠寶商那裡購下了價值25萬里佛的鑽石手鐲,使宮中的人瞠目結舌。這件事遭到母親的批評:「我聽說你花大價錢購下了一對手鐲,結果導致財政支絀,並欠下了債務。這件事使我感到不安,一個王後竟會降到以炫耀的方式來打扮自己。更有甚者,你一點也不知道節儉。我知道你能奢侈到什麼程度,對此我不能保持沉默。我希望不要在我活著的時候會看見接踵而來的災難,除非你改變你的生活方式。」對母親的批評她並不理會,反而抱怨母親不了解法國的宮廷,不理解她在這里生活的難處。
賭博也是王後的一大嗜好。她不但玩紙牌,而且賭賽馬,賭注下得都很大。結果贏少輸多,由此欠下了大量的賭債。當然,這些債務要由國王來替她償還。消息傳到維也納,引起母親對她更嚴厲的批評:「賭博是最壞的娛樂,它會使你與壞人為伍,並惹起閑言碎語。你必須停止這種惡習。我知道此事會產生怎樣的嚴重後果,你不僅將失去法國人的尊敬,而且在國外也會名聲掃地。」母親的批評只能暫時遏止她的行為,過不了多久,她便重蹈覆轍。為此,國家負債累累,於是,法國人給她起了一個新的綽號「赤字夫人」。
王後干政
路易十六是位懦弱君主,這為王後干政提供了可能。而輕浮的王後又以國事為兒戲,這樣,波旁王朝的災難也就為期不遠了。
路易十六繼位後,一直致力解決國家的財政問題,因為路易十五給他留下巨額虧空。他任命一個有才乾的經濟學家杜爾果為財政總監。此公提出了「不破產、不增稅、不借款」厲行節約的財政政策。正當國家財政狀況稍有好轉之時,法國遇到了一個難題:正在進行獨立戰爭的美國請求法國援助。美國的請求在法國引起了不小反響。一些人主張支持美國打擊英國,而杜爾果則堅決反對法國介入這場戰爭。他認為,一旦捲入戰爭,將會把法國的財政引向災難。路易傾向杜爾果的看法。然而,王後力主參戰。她對路易說,「七年戰爭」(1756—1763年)英國讓法國受辱,使法國失去海外大片殖民地,現在正是報仇雪恥的時機。王後的意見最終改變了路易十六的態度,國王罷免了杜爾果,1778年向英國宣戰。王後不懂政治、不懂戰爭,更不清楚這場戰爭的利害關系,她所以主戰,不過是為了滿足一位情人的願望。她的情人阿克塞爾是美國獨立戰爭的熱情支持者,他希望法國能支持美國。至於王後向路易十六提出的參戰理由,正是阿克塞爾在她面前講的話。
王後的輕浮,把法國送進了戰爭。在法國的支持下,美國取得了獨立戰爭的勝利,而法國卻為此付出了重大代價:從1778—1783年法國新添國債20億。更重要的是,法國由此失去了恢復經濟的最後時機。
杜爾果下台後,路易十六任命日內瓦銀行家內克為財政總監。面臨法國困難的財政狀況,他一方面發行國債為戰爭籌款,另一方面緊縮宮廷開支,裁減宮廷冗員,從而引起了王後和宮廷貴族不滿。王後說,內克的政策導致了貴族的失業,使他們喪失了尊嚴。1781年路易又罷免了內克。
杜爾果走了,內克走了,此時,路易十六感到無比孤單,他更多地依賴於王後。王後開始直接插手政務,她根據自己的好惡支配人事任免。她要路易十六任命卡隆為財政總監,並誇他「有魄力、有才幹、頭腦靈活」。其實,這是一個只會拿人民的錢財去滿足王後和貴族們享樂的傢伙。卡隆變成王後的出納員,國庫變為王後的錢袋。他常常為宮廷貴族發放津貼,當王後舉辦盛大舞會時,盡量滿足她的揮霍。如此巨多花費,錢從何來?這位財政總監的辦法是借債。戰爭結束後,從1783—1787年,國庫赤字以每年1.4億里佛在增長。這種財政狀況自然不能長久隱瞞下去,當人們了解到實際情況後,卡隆被趕下台。
卡隆下台了,人們強烈要求召回內克。然而王後不顧人們的反對,要求國王任命大主教布里安擔任財政總監。因為布里安是她的老師凡爾蒙舉薦的。實際上布里安才能平平。王後要求國王任命布里安完全是出於一種私人情面。這位新任財政總監,除了借款外也想不出什麼新招,然而在討好王後方面卻有新點子。他建議讓王後參加樞密院,以便在國家行政工作中取得直接發言權。但是,王後的奢侈、干政早已引起了人民的不滿,當布里安提出這一建議時,巴黎人民的不滿情緒立即爆發。他們走上街頭,高呼「我們決不接受『赤字夫人』統治!」、「布里安下台!」等口號。
1788年8月路易十六罷免了布里安,但法國人的憤怒情緒並沒有平息。法國處於大革命的前夜。梅西在給奧地利的信中寫道:「就社會的動盪和橫征暴斂而言,現政府比以前的國王更糟。這種情況是不能持久的,它必將導致滅頂之災。」對波旁王朝的這種不妙前景,這位沒有政治頭腦的王後似乎也感到了,不過她是憑著一種迷信而感到的。康邦夫人在她的回憶錄中講述了這樣一件事:在王後的梳裝台上,放著四支細蠟燭,第一支熄滅了,她又重新點上,不一會兒,第二支、第三支也熄滅了。王後看到這種情況心中十分害怕,說:「不幸使我迷信起來,如果第四支蠟燭和其他一樣熄滅,那麼,什麼也不能阻止我把它看作是一種致命的預兆了。」結果第四支也熄滅了。
王後末日
1789年7月14日巴黎爆發了革命,起義者攻陷了巴士底獄,他們用槍尖挑著巴黎市長的頭顱歡呼勝利。
巴黎革命發生後,貴族們驚慌失措,王弟阿圖瓦伯爵、孔代親王、波旁公爵紛紛逃往國外。王後雖然惶恐不安,但她還是留下來陪伴著路易十六。然而她的愚蠢與偏見又把路易引向歧途。關於是否逃離問題,王後與路易各有看法。王後認為:必須盡快逃離巴黎到梅斯去,然後發動一場內戰,消滅叛亂者。因為梅斯那裡駐扎著布耶侯爵的3萬多人的保王軍隊。而路易十六拒絕離開巴黎,他認為,一旦離開,掌權的君主立憲派們就會將王叔奧爾良公爵推上王位。
在王後再三說服下,路易動搖了,最後同意一起逃離巴黎。經過精心的策劃和准備,1791年6月20日晚,國王和王後化裝溜出了王宮,在艾歇爾街與扮著俄國貴婦的杜爾澤勒夫人及王儲、公主匯合,之後,他們跳上了預先准備好的四輪馬車逃出了巴黎城。第二天傍晚,國王的馬車來到一個小驛站,准備換馬繼續行進。驛站長的兒子特洛埃第一次見到如此華麗的馬車,猜想這里一定坐著重要人物,於是,他走到馬車旁。盡管路易十六喬裝打扮,但特洛埃聯想印有路易十六頭像的紙幣,確認此人必是路易十六。特洛埃是位熱情革命者,當國王離開驛站後,他飛馬抄小路趕往瓦倫,將國王逃跑的消息報告了該城市政當局。晚10點左右,當國王馬車到達瓦倫時,國王、王後當即被扣留。王後策劃的逃亡陰謀破產了。
國王和王後的逃跑引起了人民的強烈不滿,在押他們回巴黎的路上,一些人高喊「審判國王」、「弔死王後」。但君主立憲派並不理會人民的情緒,他們希望同國王繼續合作,以完成對國家政體的改造。他們恢復了國王權力。1791年9月,國王批准了議會送交的憲法,並表示,擁護憲法,並維護憲法的完整。君主立憲制在法國建立起來。當路易遵從民意時,法國人馬上原諒了他的過錯,人們高呼「國王萬歲!」甚至還可以聽到「王後萬歲」的聲音。
如果王後能順應形勢,她的後來也許不會太慘,然而,她的偏執,以及對革命的敵視,最後使她步入了深淵。她不甘心君主立憲,嚮往的是無限的君權和榮耀。從瓦倫回來後,她處心積慮地思考如何恢復君主政體。她曾想從革命營壘內部尋找恢復君主制的代理人,為此,她同米拉波勾結。不久米拉波去世,她把希望寄於奧地利和普魯士的干涉上。她在給王兄的信中寫道:「我們接受新憲法是不得已而為之,我們作出的任何舉動都是在失去自由的情況下發生的……無論事態向何處發展,只有外國勢力才能解救我們。」
1792年初,奧、普締結軍事同盟,准備向法國進攻。路易十六以主戰的面目出現,因為他需要這場戰爭,無論戰爭勝負,對他來說都有好處。如果戰爭勝利,則可以提高自己的聲望和地位,如果戰爭失敗,則可借外國勢力的干涉,恢復原來的地位。在這一點上,他和王後的立場是一致的。1792年4月,路易十六向奧、普宣戰。
圍繞戰爭問題,立憲派表現猶豫,吉倫特派主戰。於是,路易罷免了立憲派內閣,命吉倫特派組閣。由於法國在前線失敗,他又罷免了吉倫特派內閣,讓立憲派重新組閣。由此激化了矛盾,引起了巨大的政治振盪。6月20日,為戰敗所激怒的巴黎人沖向王宮,要求恢復吉倫特派內閣,路易十六隻好答應解散立憲派內閣。當猶豫而軟弱的路易最後取消了立憲派內閣時,也意味著他失去了最後保護。
在雅各賓派(法國革命中的激進派)看來,國王和王後是革命的敵人。8月10日雅各賓派發動起義,起義者沖進王宮,路易和王後逃到議會尋求保護,然而,議會宣布停止國王權力,並將其送到了丹普爾監獄。9月22日,法國宣布取消君主制,實行共和。
路易十六和王後變成了階下囚。起義者從路易卧室里搜出國王與歐洲君主和逃亡貴族往來的密件,以及與米拉波的談話記錄。這些文件為控告路易提供了依據。1792年12月11日,議會組織對國王審判。在12月26日的審判中,路易十六為自己作了最後辯護:「路易20歲即位,在位時品行端正、公正廉潔,從不貪污腐化。他愛百姓,百姓要求的權利他都給了。我在歷史面前無話可說,歷史將對你們的審判作出結論。」1793年1月20日,議會以387:334票通過對路易的死刑判決。
路易死後,王後從丹普爾監獄轉到巴黎裁判所。1793年10月,議會開始對王後進行審判。檢察官指控她:「你一刻也沒有停止毀滅自由的想法。你曾不惜任何代價想統治法國,並且不惜踩著愛國者的屍體重新登上王位。」王後抗辯道:「我們不需要重新登上王位,我們早已坐在那裡。我們除了法國幸福外,不要任何東西,只要法國過去是幸福的,只要法國仍然是幸福的,那麼,我們將永遠感到幸福。」直到此時,她仍然固執地認為革命前的法國是幸福的,而且自視是個心靈高尚的王後。10月16日,王後以揮霍公款、反對革命和里通外國罪被處死刑。刑前,安托瓦內特留給王妹伊麗莎白一份遺書,托她照料王儲和公主。但沒過多久,王儲死於獄中。公主的命運還算不錯,後來奧皇用法國的俘虜將她換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