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電影賞析《藝術家》
好萊塢的懷舊默片 《藝術家》為什麼如此成功?
原因有幾點:擾判兆一、以技術「倒退」的逆向思維展現純粹的不加矯飾的電影藝術之美。
二、影片巧妙的利用了觀眾對古緩租典好萊塢時代的懷舊心理。
三、現代的拍攝手法
四、演員精湛的表演
《藝術家》力圖以惟妙惟肖的真實表演和返璞歸真的默片藝術還原電影的本質,向觀眾樸素的表達了沖檔電影的精髓。
影片告訴人們:電影不僅僅是某種特技音效動畫的結合,它還是精湛的表演技能和朴實無華的動人情節。
⑵ 戈達爾所說的「電影始於格里菲斯,止於阿巴斯」這句話應該如何看待
電影始於格里菲斯,止於阿巴斯。阿巴斯·基亞羅斯塔米是亞洲影壇為數不多的可以稱之為大師級的導演,也是伊朗新浪潮電影的領導者,他在艱苦的拍攝環境下對生命進行無限的禮贊,用新現實主義的表現形式來記錄生活流的情節,開放式的劇情,舒緩的鏡頭,即興式的表演和非職業演員的選用,他一手把伊朗電影推向世界舞台。
在《何處是我朋友的家》、《生生長流》和《橄欖樹下的情人》所組成的「村莊三部曲」中,阿巴斯將鏡頭對准了偏僻的鄉村,講述具有伊朗本土特色的故事,引導觀眾進行思考,賦予了影片詩一般的意境。
影片場景基本都是在車上度過,窗外風景不斷變換,電影並沒有交代巴迪想自殺的原因,也沒有說明最終巴迪的選擇,就彷彿是截取了生活中的一個片段進行展現,巴迪在開車途中,人來人往,每個人都只能在別人生命中走過一段然後下車,導演將攝影機放在汽車上,鏡頭隨著汽車而晃動、記錄,使得影片真實的質朴,非職業演員的選用讓影片有一種生活流的戲劇性,一方面極力靠近真實,另一方面又讓觀眾意識到鏡頭的存在,融合了戲劇與虛構,就好像義大利新現實主義的影片一樣,通過對生活中某個情節的加工再創造,讓影片既有真實的能觸動人心的地方,又並不艱澀枯燥,在這樣的影片中,每個人都能拋下浮躁,認真思索,並在最終被觸動內心中最柔軟的地方。
縱觀阿巴斯·基亞羅斯塔米的影片,沒有曲折的情節,也沒有精緻的編排,但是影片所傳達的感情卻能讓每一個觀影人深深感受到,他用自己對於祖國、對於生命、對於電影的熱愛賦予影片深切的人文關懷,而這正是撥開一切技巧影片最本質應該傳達的內容,大道至簡,最簡單的往往是最美的,這種美,能夠跨越一切,不是嗎?
⑶ 戈達爾去世,享年91歲,他對電影業有哪些貢獻
戈達爾的逝世絕對是法國電影業的一大損失,他一生充滿傳奇色彩,以個人成就推動了法國電業的發展,他的作品每一部都令人深思,能夠打動人心。比如《悲哀於我》和《愛情與憤怒》,他的導演風格細膩中帶有溫柔,彷彿在訴說一個故事,讓人不禁沉醉其中。
戈達爾把一生都獻給了電影行業,他拍了太多經典之作,他的電影充滿了哲學性,能夠讓人深入思考,值得反復一看。即便現在已經去世,但他的思想在電影界卻排行第一,他的作品貫穿了很多國家,能夠讓人產生強烈的共鳴,戈達爾是一位空前絕後的藝術家。
⑷ 雅克德米的電影風格怎麼樣,如何評價他的風格
雅克·德米(Jacques Demy),1931年6月5日生於法國南特,法國電影導演、編劇、製片人。
雅克·德米始終保持獨樹一幟的個人風格。他的電影世界充滿富於詩意的想像力,通過飽滿絢麗的色彩,優美的攝影、華美的服飾和引人入勝的配樂,精確而不失浪漫地將想像世界呈現於世人,由此他被譽為法國電影史上最偉大的完美主義者之一 。雅克·德米作為"法國電影新浪潮"其中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電影作品描繪了一個港口城市的世界--南特、尼斯、瑟堡、羅什福爾、洛杉磯、馬賽 。
雅克·德米的電影很講求故事性。電影中的音樂、畫面也是極具視聽上的沖擊力的 。(上海師范大學人文與傳播學院影視傳媒系王方教授評)雅克·德米是法國著名電影導演,作為法國新浪潮電影運動代表人物之一,先後執導了《蘿拉》、《瑟堡的雨傘》、《天使灣》、《三張26日的戲票》等優秀作品。雅克·德米的大多數電影作品都充滿了街頭藝人,仙女,工人,奇怪的雙胞胎,充滿幻想的藝術家或賣電視機的商販。他是那些擁有完整童年,之後一生都保持創造力的神奇電影人之一。
⑸ 《藝術家》是一部什麼影片
《藝術家》是一部:
充滿詩意而動人的純音樂劇,盡管沒有台詞,但它卻在無聲中講述了一個永恆的浪漫故事。默片就是無聲電影。1895年12月28日,法國的盧米埃爾兄弟在巴黎的一家咖啡館的地下室里放映了世界上第一部影片。這一天通常被認為是現代電影的誕生日,此時的電影還是無聲的。
其實,錄音技術在當時已經被發明出來了,不過電影依然啞了很久。早年的電影觀眾們最多在無聲電影現場,聽聽樂隊演奏的、供烘托氣氛用的背景音樂。
相關如下
有聲電影遲遲不能出現,是因為做不到「音畫同步」。同時用留聲機、電影機播放聲音和畫面,只是折中的做法,效率低且無法適應工業量產。人們需要這樣一件電影設備,它可以同時記錄下聲音、畫面,並存儲在同一載體上。
一位牛人在關鍵時刻出手了,1910年8月27日愛迪生宣布發明了有聲電影。此後,經過大約10多年的改進,有聲電影逐漸進入了電影工業。盡管無聲電影大師們對此很抵觸,但終究擋不住市場的需求。20世紀30年代後期,默片徹底退出了歷史舞台。
電影《藝術家》以(幾乎)全程無聲的形式講述了在默片衰敗之際,一位默片明星經歷的種種風波。不 管怎樣,作為電影觀眾來說,這些創造電影藝術的前輩都值得致敬。《藝術家》就是這樣帶給我們歷史的重溫,導游邁克爾·哈扎納維希烏斯用最大膽的手法,重現 了黑白默片時代的輝煌。
⑹ 急求電影(藝術家)的影評
《藝術家》影評
《藝術家》的成功在於它獨到的細節處理和故事情節中對人間純情的贊美。另外加上它的創新,以無聲和黑白電影的形式進行,在現在一開始看起來別扭,但是影片確實是一種極大的創新,加上它的背景音樂和恰到好處的字幕,還有對畫面的處理。看完之後,滿是敬佩之情。
電影講述了一個習慣演無聲電影的好萊塢巨星因為有聲電影的出現對他的演藝事業產生了巨大的沖擊,在他的演藝生涯中他認為,電影演員就只需要用自己的表情來表演而不需要語言,並且他認為有聲電影很不嚴肅,並一直妄稱自己是一個藝術家,不需要去順著這樣一個他看起來不正確的發展方向。他的老闆告訴他有聲電影才是電影的未來,他驕傲的回答他:你去擁抱未來吧。然而,他的未來自然是被這個時代所淘汰,但幸運的是電影並沒有把他的處境從以前的星光熠熠一下變得一塌糊塗,而是給了他一個喘氣的機會,這樣看起來很容易讓人接受,而在中國的電影更喜歡使用天上地下的猛然間的變化來打動人。男主人公是那個過渡時代那些接受不了有聲電影的巨星的代表。相信在當時有很多像他這樣的藝術家。後來的他,電影中的情節很自然的去講述,故事情節順著正常人的思維去發展,而在中國喜歡給人帶來意想不到的效果。他的沒落,他的自殺,影片中每一個情節的發展都是那麼自然,卻時時都在牽著觀眾的感情。有很多的電影我看完之後再去想電影的情節就想不出來了,但這部電影我相信再過一段時間,再讓我去想的時候我還會想起很多有關這部電影的細節。我覺得這部電影最大的成功就在於他的細節。
細節一:芭比——這個一直狂戀瓦倫登的粉絲,一次偶然成為了瓦倫登生命中的神秘女郎。芭比去當群眾演員,瓦倫登在後台告訴她要想當演員,就一定得有自己的特點,並在她的右嘴角上點了一個痣。細節設計的很好,自然的大家就會想到在以後的時間里,芭比都會帶著這顆痣,相信很多的觀眾都會有去注意一下芭比是不是還帶著那顆痣,影片自然也會這么安排,這讓觀眾有了在觀影時有了一點點小小的滿足感。因為電影是按照觀眾的想法發展的,很容易讓觀眾去接受。
細節二:在有聲電影出現以後,瓦倫登的電影自然因為跟不上時代的潮流而受不到觀眾的青睞。當他抱著那隻一直陪伴著自己的那隻狗去觀看有聲電影的時候,有個女士把他攔下來跟他聊天,並誇他的狗很可愛,瓦倫登說了一句話:要是會說話就好了。這個細節有雙重的意思,好像聽起來瓦倫登有了一點點的覺悟,潛台詞好像是如果當時他能開口說話的話,生活或許不是這樣的。
細節三:影片一直在用著一種很獨到的方法來展現一個人的內心。專業方面的術語我說不出來這是一種怎樣的手法。第一次,在芭比和瓦倫登演完第一場戲的時候,芭比用自己的手伸進瓦倫登掛在衣架的衣服上的袖子里,把自己的手當做是瓦倫登的手來擁抱自己,看到這一點我感到這個畫面處理的真的非常巧妙。第二次,瓦倫登在火里逃生身體恢復之後,來到了一家服裝店的櫥窗前在鏡子里比量著那件衣服,一是說明他的落寞,沒錢進入那一家服裝店,更多的是他對過去歲月的懷念吧。
細節四:瓦倫登發現他拍賣會上所賣的東西都是被芭比買下來的時候,他一個個的去揭開蓋在那些物品上的布的時候,我在想第一個揭開的會是一件什麼有代表性的東西呢,是他的畫像?還是什麼?最有可能的是他的畫像,但畫像卻是最後一個被揭開的,而在這時瓦倫登的感情也一下到達了高潮。
細節五:字幕的處理
多一句則多,少一句則少。
每句重要的話都用古老的無聲電影的字幕的形式來展現。在最後他們小區保安的話卻沒有用字幕的形式來展現出來,如果展現出來的話我想可能會很蒼白吧。處理的非常高妙,言辭的激烈都讓觀眾去想像吧。
細節六:影片在瓦倫登拿起手槍准備自殺的時候的字幕中出現一個」BANG「看到這里,我想每個觀眾的心都會揪一下,覺得事情的進程怎麼沒有按照自己的想像去發展呢,隨後出現的畫面是不會開車的芭比將車撞在樹上迫使車停下來,發出了一聲」BANG「又是一個巧妙的處理,畫面結束之後一樣的敬佩之情。
細節七:瓦倫登要燒掉自己以前所有的影片,可見情感與一個人的行為結合的是多麼的好,一個人要燒掉自己以前所有的驕傲,這是多麼的令人可惜,同時燒掉的還有他一直放不下的驕傲。在火燒起來的時候,他又竭力去保護一盤膠片,我一直在想他保護的那盤膠片是哪部電影呢,是他沒落的時候自編自導自演的被人稱為瓦倫登演而優則導的那部影片嗎?仔細一想自然又不是,電影沒有急著去告訴我們,而是在芭比去醫院看望他的時候由芭比打開的,瓦倫登從來沒有用語言去表現他對芭比的愛,而是用生命去保護他們的回憶。
在感情表達方面:
如果在中國有這樣一個明星沒落的事情發生,應該會有一種世態炎涼的現象的出現,中國電影中的芭比可能會只顧自己的事業發展,也許早就會遺忘這樣一個曾經幫助過自己的明星,看當今的影視圈和社會,每一個明星出了緋聞,或是有個人沒落,人人」敬「而遠之,免得惹一身騷,脫不了干係。
瓦倫登失敗之後,還有一個芭比能無時無刻關注他,關注他的最後一部電影,關注他的生活,關注他的內心。還有一條狗能在危難時刻救他的命,還有一個忠實的僕人科頓也在一直關注他的發展,而且趕都趕不走。瓦倫登相比一些中國的明星他是幸福的。
在最後完美的二人踢踏舞表演中,震撼了所有的在場人。他們的默契是深厚的感情積淀下來的。在芭比說出"相信我,我覺得至少有一件事你應該去試一下"的時候,相信所有的觀眾在一瞬間肯定又在揣測他們會去做怎樣的一個嘗試呢?最終的踢踏舞觀眾看完又會不禁想起以前的情節吧。第一次合作,二人隔著幕布跳踢踏,那一次是瓦倫登在以一種玩笑的方式在努力的去帶起芭比的熱情,而最後,是在瓦倫登潦倒的時候,芭比以這樣一種方式來贏回他的自信。
看這部電影,我們要忘記這部電影的成功與五項奧斯卡獎去感受一下內在的感情與電影高超的手法。
影片還有一個成功在於大多場景是無聲的,觀眾不用去找翻譯的版本就能看個大概,適合每個國家的觀眾去看。感情和敘事也是符合各國觀眾的口味。
⑺ 影片賞析之《藝術家》
眾所周知,電影起源於法國巴黎。1895年,盧米埃爾兄弟拍攝的《火車進站》,一分鍾的會動的鏡頭在法國一家地下咖啡館上映,就此開啟了無聲電影時代。在2011年,一部致敬好萊塢的懷舊默片《藝術家》上映了,這是一部美式愛情作品,但這愛,講述的是對電影的愛,確切地說,是對無聲電影時代的愛。
故事背景設置在1927年,這是有聲電影沖擊無聲電影的重要年份。影片用極為細膩的手法展現了對未來毫無知覺的默片時代的藝術家的種種焦慮和不適。故事中喬治·瓦倫丁是原來默片時代風光無限的明星,在鎂光燈和粉絲追逐中,他自我陶醉並形成了驕傲自負的性格。性格極好,又肯努力的派茜·米勒當時因為和喬治的合作而有了一點名氣,得到了一些機會,一步步努力著,且派茜心中十分欽慕喬治。在有聲電影時代來臨時,派茜投入有聲電影的大潮中,一炮而紅,事業如日中天。而喬治卻不願意接受這一新事物,堅守著自己對於無聲電影的那份喜歡,拒絕了一切有聲電影的邀約。但是漸漸地,隨著時代的發展,無聲電影漸漸淡出歷史舞台,喬治接受不了,決心自己投資拍攝一部無聲電影,想藉此重新將無聲電影帶回大眾的視野中。但這是一場註定失敗的冒險。電影不賣座,與此同時,股市崩盤,喬治破產了,孑然一身的他不得不變賣家產,接受默片已經退出歷史舞台的現實,這時候,他的妻子也離開了他。絕望的喬治燒掉了自己之前拍攝的所有的無聲電影的錄影帶,卻把和派茜合拍的電影死死抱住。
在有聲電影時代事業如日中天的派茜一直關注,愛慕著喬治。在火災之後,喬治被派茜接到自己家中休養,卻在無意中發現自己被拍賣走的物品,強烈的自尊心和受挫感使喬治企圖吞槍自殺,關鍵時刻派茜趕到,在一番勸說之下,喬治答應和派茜一起拍有聲電影。最後,在派茜的積極勸說和情感慰藉之下,喬治順利過渡到了有聲時代,再度展現了自己的表演天賦和藝術才華。
在柴焰老師的講解中,有提到為什麼《藝術家》會在國際影壇上風靡這么久,並在2012年的奧斯卡頒獎典禮上斬獲五項大獎:
1,以「技術」倒退的逆向思維展現純粹的不加矯飾的電影藝術之美。
2,影片巧妙地利用了觀眾對好萊塢時代的懷舊心理。
3,現代的拍攝手法(包括影片中男主人公酒吧買醉的那一段,鏡頭從男主人公轉向桌面上的倒影,在慢慢轉向男主人公,還有斜鏡頭等)。
那現在來談一談《藝術家》帶給我的一些感受。隨著技術在不斷革新,科技不斷發展,許多我們原有的生活方式,生存方式,運用工具都在發展。有了計算機,再復雜的計算也不過幾秒,通曉較為原始的計算工具——算盤的人就寥寥無幾了,現在孩子幾乎不知道算盤是什麼。有了自動化工具,鐵雕的部分工藝已不再需要鍋爐,直接用輕便的點焊方式去代替。有了互聯網,很多時候大家也不必為了看一場演出而露天站立了。互聯網時代,技術化時代,我們在享受時代的發展給我們帶來的如此大的便利的同時,那些傳統的工具,方式,包括,茶藝,書法這等千古流傳的傳統技藝,或者說是文化,我們對它們的標簽已經脫離日常依賴,將之作為藝術了。現代的技藝與工具,給我們帶來的是更好的各種體驗,但追溯到源頭的那些東西,似乎,我們都習慣了用「韻味」一詞去概括。而所謂的藝術或者是韻味,在我看來,就是不落實處,不能完完全全表達清楚。因為落實地清楚了,就俗了。
回到《藝術家》,不適應時代發展的守成是不是死板,我覺得,如果是技術上,是;如果是原則上,方法上,不一定。因為,還有種東西,叫傳承。
⑻ 對呂克貝松的評價
姓名:呂克·貝松
英文名:Luc Besson
出生地:法國巴黎
生日:1959年3月18日
職業:法國導演,兼任製片、編劇、演員、剪輯等
呂克·貝松 1959年3月18日生於法國巴黎,法國導演,兼任製片、編劇、演員、剪輯等,因為屢創票房佳績,被譽為法國的斯皮爾伯格。作品節奏快捷、風格奢華,極具商業價值。有人稱他的電影實際上是美國片,只不過是在法國拍攝而已。父母親都是水上運動的高手,母親還是潛水教練。青少年時,他夢想成為海洋、海豚專家,但是因為一次潛水意外,讓他不得不放棄這個願望,轉向電影,17歲高中未畢業便進入高蒙電影公司任助理,19歲那年來到美國洛杉磯,學習了3個月的電影製作課程。並開始拍攝一些試驗短片後,回國後擔任副導演。1983年,貝松的電影處女作《最後的戰斗》問世,這部多次獲獎的黑白、寬銀幕的無聲科幻片,據說是23歲的他用3法郎六蘇拍成的。呂克·貝松似乎向世人證明了,在法國即使沒有受過專業的電影教育,找不到投資,依舊可以拍出與眾不同的電影。也正因如此,貝松曾經一度被奉為法國年輕導演的開路先鋒,不管他樂意不樂意這一稱呼。 《地鐵》和《碧海藍天》為呂克·貝松在國內和國際贏得了聲譽。雖然當年的法國凱撒獎有點吝嗇地僅僅將「最佳錄音」和「最佳音樂」獎授予《碧海藍天》.但是貝松卻公開表示這部影片是其導演生涯中最為得意的作品。畢竟,這部作品傾注了貝松少年時的激情和夢想,貝松終於可以用他的攝影機捕捉他童年時代所看到的海洋的光影和生命。影片中的潛水員傑克最後葬身大海,更確切的說,那是他真正的生存,傑克莫不就是貝松理想中的化身?
80年代的法國有所謂BBC年輕導演之說,即專指Beinex、 Besson、 Carax(貝內克斯、貝松、卡拉克斯)。這三位新銳導演盡管有很多相同與不同,但其最大的共同點卻是對藍色莫名其妙的偏愛。從貝內克斯1980年拍的《女歌星》開始,藍色就充滿了銀慕,卡拉卡斯則拍了《卑賤的血統》;而貝松的《碧海藍天》更是從片名到內容都藍色的調子。貝松苦心孤詣營造的對大海的嚮往和浪漫情懷自然是無人能比,其精彩的水下攝影恐怕令《鋼琴課》和《泰坦尼克號》的導演也受益匪淺。
《尼基塔》與《殺手萊昂》是呂克·貝松由藝術影片向商業影片的成功過渡。《尼基塔》講述了一個暴力團女成員是如何被改造為國家職業特工殺手的過程,其特工殺手的身份和她內心深處愛情和人性的萌動構成了這部影片的獨到之處,而《殺手萊昂》講述了一個渴望從善的殺手和一個渴望復仇從惡的女孩之間的故事。這部帶有藝術氣質的法國商業片至今仍是世界各國的電影學子們津津樂道的範例,其中的許多細節諸如萊昂身邊的那株綠色植物和「記住永遠不要殺婦女和孩子」等精彩對白令人難忘。單憑那株綠色的植物,就不是好萊塢的編劇所能想到的。《殺手萊昂》奪得了當年凱撒獎最佳影片獎,貝松則榮獲最佳導演獎。自90年代以來,法國藝術電影的繁榮將法國商業電影推到了一種尷尬的境地,在法國以外的地方,拍藝術電影是需要很大勇氣的,因為你要面臨著嚴峻的生存問題,在法國則不同,如果一個電影藝術家要去拍迎合大眾口味的商業電影,則似乎要更大的勇氣。呂克·貝松就是這樣一位「不合時宜」的導演。
80年代中期,貝松拍攝了《地鐵》,《碧海藍天》等藝術電影之後,被法國評論界稱為前途無限的年輕導演;90年代貝松在拍攝了《殺手萊昂》、《第五元素》之後,卻受到了法國電影理論界的輕視。《第五元素》1997年在全球創下了2億7千萬美元的收益,名列當年世界電影的第三名,不管評論界如何評論這部電影,它向我們展示了一個法國導演眼中的未來世界,在電腦高科技與時空交錯的敘事中,帶給我們一絲不同於好萊塢大片的歷史和人文內涵。
呂克·貝松是當代法國電影影壇最受矚目且爭議最大的導演。盡管《第五元素》在商業上的成功使得法國最大的電影公司高蒙公司的營業額翻了一翻,但是貝松在國內卻常常被說成是向好萊塢電影投降的反面典型。為此,苦悶的貝松常常要飄浮過海去好萊塢尋覓知音。影片《第五元素》集科幻、驚險和打鬥於一身,是歐洲有史以來第一部成本高達近一億美元的英語對白影片,顯示了法國電影人復興本國和歐洲電影業的決心和勇氣,影片榮獲1997年戛納國際電影節技術大獎,故事內容本是呂克·貝松在16歲時就開始構思,當時盧卡斯的《星球大戰》剛剛問世,顯然貝松的想像和構思與之相比還很不成熟。
事隔20年之後,貝松依舊念念不忘少年時代的構想,經過20年的籌劃.該劇本具備了貝松前五部故事片的基本要素。雖然有評論認為《第五元素》似乎更像是一部法國未來主義的滑稽笑劇,認為不過是視覺效果做得好,但是1997年在第50屆夏納電影節開幕式上作為開幕影片放映的時候,這部表現人類未來23世紀的科幻片還是引起了轟動。影片中,布魯斯·威利斯扮演的主人公駕駛著他的那輛抗地球引力的黃色出租汽車飛越紐約城市上空的鏡頭,與盧卡斯的星際字宙飛船相比毫不遜色。當年那個看著《星球大戰》長大的貝松,20年後終於和盧卡斯站到了一起。
早在《碧海藍天》中,呂克·貝松就顯示出他對大製作和宏大場面的迷戀與追求。從《第五元素》和《聖女貞德》開始,貝松日漸游離他過去所從屬的那種電影形態,將目光瞄準了國際市場,不僅在類型方式上玩盡花招,還在製作成本上不斷升級,這也許就是貝松在本國遭到非議的主要原因。而此時的好萊塢也開始在世界各國招兵買馬,其首選就是吳宇森和呂克·貝松。貝松法國式的浪漫風情以及吳宇森東方味的英雄情結倍受好萊塢的青睬與模仿。貝松最終用《第五元素》和《聖女貞德》證明了娛樂大片不是好萊塢的專利,法國人不僅能製造低成本、小製作的藝術電影,還能生產在全球盈利的商業巨片,一個法國人可以在美國的地盤上「與他們相抗衡」。今天的貝松似乎成了成功的榜樣,我們可以毫不猶豫地將他看作和斯皮爾伯格同一類型的商業片大導演,但殊不知貝松能夠走到今天,是付出了極大的代價的。
作為第一部高成本的歐洲影片,《第五元素》1997年夏天在影院公映的時候,開始票房並不令人樂觀,看慣了藝術影片的法國觀眾和受到好萊塢商業大片熏陶的美國觀眾並不抱有太多的興趣。影評人的反映也是貶大於褒,影片最為致命之處還在於它高達1億美元的巨額成本。但是奇跡出現了,《第五元素》居然克服了它的先天不足和不祥預兆,在不到一個月的時間里在幾個主要西方國家廣泛放映,影片是大賺了一筆,但是評論界對貝松和這部影片依舊低調處理。
呂克·貝松並不因為這些評價動搖自己的追求和信念,他要拍一部法國人和美國人都叫好的影片。他的《聖女貞德》選取了歷史和現實,民族和國際的恰當交融,拍完之後好評如潮。聖女貞德是法國人心目中的女神,她以自己的生命成就了一曲不朽的傳說。有關聖女貞德的影視作品不計其數,可是只有三部影片值得在電影史上留下一筆,他們分別是:德萊葉導演的為電影默片時代劃上精彩句號的《聖女貞德受難記》;布萊松導演的極度忠實於宗教情節和原審判材料的《聖女貞德受難》;呂克·貝松耗時三年拍攝的史詩性巨片《聖女貞德》。
布萊松的《聖女貞德受騅》僅僅截取了貞德受審和走向火刑架的一段史實,表現了女主人公的宗教信念和歷史的真實瞬間。而呂克·貝松的《聖女貞德》則展示了波瀾壯闊的英法百年戰爭和貞德作為一個少女和法蘭西戰士的浪漫情懷。和布萊松一樣,呂克·貝松也是法國影壇一位孤獨的探索者,也許這是這兩位不同時代的法國導演的唯一相同之處。也許正是這唯一的相同,才使得他們同樣偏愛貞德這個歷史人物,只不過他們詮釋歷史人物的方式有所不同。在呂克·貝松的導演手記里我們看到貝松對貞德的評價:貞德是我們的先祖,在她的信念和純真之間捕捉到的東西,又在她的時代失去,正像我們在自己的時代所失去的一樣。貝松在這部影片中表達了自己對於這段歷史的獨到思考:「難道人類的思想必得沿著如此曲折的道路,才能發現隱藏在邪惡背後的善良嗎?」
呂克·貝松這位影壇孤獨的探索者,即使是在他的商業巨片中,我們也可以感受到他對歷史和生命的終極認識,觸摸到他作為一名法蘭西戰士的心路歷程。無論是《碧海藍天》中的傑克,是《殺手萊昂》中的殺手,還是《聖女貞德》中貞德,我們都會感到:這就是呂克·貝松。
⑼ 戈達爾所說的「電影始於格里菲斯,止於阿巴斯」這句話應該如何看待
在我個人看來,阿巴斯的作品大多數都很悶,而且是從頭到尾都悶,沒有太多戲劇化的沖突,沒有大場面、激烈的動作戲、香艷的情景,摒棄了很多外在的讓人興州沒爛奮的電影元素。但他善於從平凡的事件中揭示人類最普遍的情感,是一個在平靜和沉默中釋放力量的電影哲人。如果你沒有一顆平靜安寧的心,可能會難以忍受他作品的風格。但是如果你真的進入了他的作品,你會被他的魅力深深折服,你會發現,阿巴斯是名副其實的電影大師,而中國內地,甚至無一可以比肩。
怎麼樣?如果你喜歡我的回答歡迎給我留言點贊哦~
⑽ 雅克德米的電影風格怎麼樣,如何評價他的風格
在我看來,雅克·德米的電影風格獨樹一幟。
雅克·德米(Jacques Demy),1931年6月5日生於法國南特,法國電影導演、編劇、製片人。代表作有《盧瓦河谷的木鞋匠》《蘿拉》《瑟堡的雨傘》《柳媚花嬌》《模型商店》 《懷孕的男人》 《二十六日的三個預定位》 等。
雅克·德米的電影故事性很強。電影中的音樂、畫面極具視覺上的沖擊力 。雅克·德米的大多數電影作品都充滿了街頭藝人,仙女,工人,奇怪的雙胞胎,充滿幻想的藝術家或賣電視機的商販。
文章結束了,大家都有什麼想法呢?歡迎大家留言點贊轉發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