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法國電影黑匣子解析
法國電影黑匣子講述的是空難調查裡面技術難度最高的工作——聽取黑匣子里的信息並還原事故發生經過。這是一項嚴謹的工作,需要人聚精會神、屏氣斂息,同時還需要高度的敬業精神和人格操守。
這是一項嚴謹的工作,需要人聚精會神、屏氣斂息,同時還需要高度的敬業精神和人格操守,本片的敘事風格也和這項工作一樣,扎實到有點老套。
法國懸疑片《黑匣子》(Black Box)另闢蹊徑,將鏡頭對准空難後的數據分析一面,為觀眾呈現了航空業不為人知的另一面。
對於影片《黑匣子》來說,這個搜集信息,揭露真相的盒子彷彿揭示人性的潘多拉魔盒,其中的真相牽扯了太多利益,令真相中摻雜著無數謊言,甚至會要了探尋真相之人的性命,引發無數蝴蝶效應,導致一樁又一樁悲劇發生。
法國電影《黑匣子》,懸疑氛圍極佳,把一個專業性很強的職業當作故事核心,卻讓觀眾絲毫不覺得枯燥。
『貳』 法國電影黑匣子豆瓣解析
法國的懸疑電影《黑匣子》(Black Box)獨辟蹊徑,將畫面指向飛機事故後的數據分析一面,為觀眾們展現了航運業鮮為人知的另一面。
針對電影《黑匣子》而言,這一搜集資料,掩蓋真相的小盒子好像揭露人的本性的潘多拉魔盒,在其中的實情牽涉了過多權益,令實情中夾雜著成千上萬謊話;
乃至會要了探索實情的人的生命,引起成千上萬蝴蝶效應,造成一樁又一樁不幸的發生。故事產生於一場空難。
一架從阿聯酋迪拜飛到法國巴黎的飛機航班,在安第斯山周邊忽然失事。年青又博學多才的航空事故調研工作人員馬修參加到了黑匣子的數據統計分析精英團隊,嘗試根據當場網路收錄的響聲,推斷事故。
一開始,馬修將炮口指向旅客中的「外族」者,一些宗教信仰和核心理念上的不一樣派系。她們是不是由於自己緣故,導致了這一場意外...
『叄』 關於飛機空難的電影
3月15日,當地時間下午1時30分,一架屬於俄羅斯弗努科夫航空公司的圖-154客機從伊斯坦布爾國際機場起飛,半小時後被兩名持刀歹徒劫持。這架飛機原定是飛往莫斯科。機上共有162人,其中大部分是土耳其人。直到3月16日中午12時40分,沙特特種部隊在麥地那機場對劫機者採取突襲行動,人質全部獲救,劫機事件結束。像這樣的驚險曲折的故事,其實在好萊塢的影片中早有描述,現在就讓我們來回顧一下有30年歷史的好萊塢空難影片。
空難電影始祖———《國際機場》
追本溯源,改編自阿瑟希利原著暢銷小說的《國際機場》(Airport,1970),是一切空難電影的始祖。本片採用《大飯店》建立的「全明星電影」結構模式,借著一宗空難事件將飛機上的組員、乘客以及機場上的安全人員牽引在一起,共同為一宗可能發生的飛機撞毀災難而努力,從而製造出令人捏一把冷汗的緊張氣氛和人們面對生死關頭表現出來的人性眾生相。
由於此片面世於70年代初期,當時的電影特技還未進入電腦化,所以影片採取傳統的戲劇手法來鋪陳故事,著重眾多人物之間的人際關系和人情味。導演喬治薛頓與享利哈塞威的表現雖然只是四平八穩,但是本片的災難題材在當年的好萊塢卻是創新之舉,因而獲得最佳影片等十項奧斯卡金像獎提名,公映時更創下4500萬美元的票房佳績,成為年度最賣座電影亞軍。
七十年代續集拍不停
由於《國際機場》的叫好叫座,因此掀起了70年代的災難片熱潮,海難(《海神號》、《大白鯊》)、火災(《火燒摩天樓》)、地震(《大地震》)等影片陸續出現。始作俑者當然不甘後人,於是出品《國際機場》的環球公司在4年後推出了續集《國際機場1975》(Airport1975)。本片除了上集的救難英雄喬治肯尼迪繼續演出之外,其餘的幕前幕後都換上了新組合。不過由傑克史密特導演的這部續集劇情比較鬆散,機上乘客的角色設計和演員選角亦不算成功,整體成績比不上第一集,公映時票房也下降至2500萬美元,但它的製片費只有300萬美元而已,因此仍然是一項劃得來的投資。
三年後推出的第三集《航爆死亡角》(Airport』77),在故事取向上改走一個新路線———空難不再源於意外,而是因為歹徒劫機;飛機沒有平安降落機場,而是沉到海底,災難的解決是讓機上乘客在停止呼吸之前浮上水面。由傑瑞詹姆森導演的這一集空難片娛樂性不俗,而且在故事和視覺設計上都比較有看頭,「劫機+空難+海灘」的設計完全符合了續集電影「越拍越大」的製作模式,所以此片雖已第三度出擊,仍然有2600萬美元的不錯票房。
第四集的《驚爆九重天》(TheConcorde-Airport』79)換上協和式客機當主角。此片另一創新之處是加入國際化的元素來擴大影片的視野,在故事方面描寫飛機後美國華盛頓飛到法國巴黎途中被人刻意攻擊破壞,在演員上則加入不少歐洲明星與美國明星合演,藉以增加這個系列電影在歐洲市場上的吸引力。
八十年代戲謔版滿天飛
由於災難片在70年代的製作過於泛濫,使觀眾開始感到倒胃口,再加上《星際大戰》在電影市場上石破天驚的表現,製作主流轉向了以特技為主的科幻電影。因此,《國際機場》系列電影便在第四集推出後告一段落,而催生了另一種新的類型電影———以戲謔賣座電影為主要內容的無厘頭喜劇。第一部先鋒之作《空前絕後滿天飛》(Airport1980),便是以《國際機場》系列為主要的搞笑對象。
本片描述一架從洛杉磯飛往芝加哥的巨無霸飛機上,坐著各式各樣有奇怪毛病的乘客。在晚餐時,選擇吃魚的人全部倒了下來,包括正副機長和飛機工程師。乘客中唯一有飛行經驗的人是在六年前飛過戰斗機的泰德,加上嚇得半死的空中小姐當副手,一場空難隨時都會發生。
三名沒有什麼導演經驗的年輕人傑瑞祖克、大衛祖克和吉姆亞伯拉罕,抱著好玩的心態拍攝了這部諷刺空難電影的《空前絕後滿天飛》,竟因風格創新和笑料豐富而大受歡迎,以8000萬美元的票房高踞當年賣座電影的第四位,成績遠勝被它嘲弄的《國際機場》系列。
至於出品本片的派拉蒙公司當然會打鐵趁熱推出續集,可惜這部由肯分克爾曼編導並率領一群過氣明星主演的《瞞天過海飛飛飛》(Airplanell:theseguel,1982),卻顯然是一部為了搶錢而拍的狗尾續貂之作。但全片令人在觀賞時味同嚼蠟。
九十年代重現真實事件
除了這兩個系列性的空難電影之外,也有一些根據真正空難事件拍攝的影片留下一些值得討論的作品。
在1972年10月13日,一架載有45名乘客的烏拉圭客機在南美安第斯山墜毀,倖存的16名乘客為了活下去,被迫分食死人的屍體。墨西哥的電影公司在這個空難事件曝光之後,馬上買下克萊布萊爾的報道,並用低成本的搶拍方式完成了這部空難電影。但編導雷尼卡登勒二世把煽情的焦點放在恐怖嘔心的吃人鏡頭上,以至這部名為《求生》的影片在1977年於美國上映時劣評如潮,很多人指責此片利用一宗人類大悲劇來剝削觀眾的感情。
十多年後,這一件空難才終於被好萊塢正視,以認真的製作和嚴肅的態度在銀幕上重現這宗空難慘劇的始末,這就是法蘭克馬歇爾導演,伊森霍克等年輕演員主演的《我們要活著回去》(Alive1993)。影片拍出了人類在艱苦環境下掙扎求生存的潛力,以及年輕人之間的互愛互助精神,是一部具有正面意義的災難片,娛樂效果也不錯。
此外,最近幾年在國內上映由寇特羅素主演的《747絕地悍將》(ExecutiveDecision,1995),將恐怖分子劫機,霹靂小組潛入客機內互相對抗的空中冒險動作片模式發揮至最高峰,以及由雷李歐塔主演,用較低成本攝制但卻利用劫機者的變態心理製造緊張對峙氣氛的《危機任務》(Turbulence,1996),都是娛樂性不俗的空難電影。(摘自:廣州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