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二戰電影 > 法國動畫電影文化論文

法國動畫電影文化論文

發布時間:2023-05-15 16:35:28

❶ 一篇關於 動畫片的論文 3000-4000字

小談中美動畫之差異

曾經看過一句話,給你一張白紙,不論什麼樣的夢想和奇跡都可以實現。

自十九世紀動畫誕生以來,各個國家對於動畫的創造與研究就不曾間斷過,創造是動畫藝術魅力之所在。動畫是一種世界性的文閉激鋒化,它全面體現了不同歷史階段中社會、經濟、文化和科學技術的特點。由於世界各國有著不同的文化背景、民族風情和不同的經濟形態,縱觀世界一百多年來動畫在不同國家和不同地區發展的歷史,它們所經歷過的興與衰,以及其所呈現的藝術特色,也就各不相同。也正因如此,世界動畫才得以鉛神具有如此斑斕多姿的綿延景觀。

接下來以中國與美國為例,在幾個方面上介紹有關兩個國家的動畫差異。

一、題材內容

5000年的歷史沉澱使中國擁有豐富的題材內容。早期的有神仙傳說、古代寓言故事、民間故事、歷史傳說,甚至還有外國故事,比如《神筆》、《驕傲的將軍》、《漁童》和《牧童與公主》;也有革命傳說故事,如剪紙片《紅軍橋》、木偶片《紅雲崖》;還有階級教育類的題材,如描繪舊社會兒童悲慘命運的木偶片《三毛流浪記》,還有《半夜雞叫》;甚至還有關於國際諷刺內容的,如漫畫風格的動畫《黃金夢》和木偶片《誰唱的好》。盡管中國動畫題材的多樣化,古今中外內容的選擇廣泛,但它們都有一個共同點,即以育人為主。而且中國動畫片創作中體現的一種思想就是:動畫片是小孩的世界,中國的動畫片也就是呈現幼稚的特色。由於動畫兒童化的思想影響,中國動畫在題材上鮮有愛情題材。以致2002年出現的一部關於青春題材的動畫《我為歌狂》,造成不小的轟動。雖然在製作、畫面效果等方面還存在可圈可點的地方,但在中國動畫史上依舊是個不小的進步。

至於美國動畫,美國的動畫創作有許多是借鑒它國的故事原型,進行動畫再創作。以迪斯尼公司製作的動畫為例,如《灰姑娘》和《白雪公主》,皆取材於德國著名的《格林童話》;包括《獅子王》,也是演繹了《王子復仇記》的故事。而且在題材上,美國並不強調教育思想,因為育人不是西方人製作動畫的目的,從《貓和老鼠》中就能體會到,「樂」才是根本。

二、動畫形象

中國設計的動畫人物形象一般都是正正經經,形象正統。如以前製作的哪吒、神筆馬良等。雖然也有像《三個和尚》這樣的動畫形象設計,但都不能成為主流。現在的動畫形象也是如此,譬如《藍貓淘氣3000問》中的藍貓,不也都是規規矩矩的形象么。而且中國動畫中的人物並沒有自己極為鮮明的個性,尤其是人物的眼睛,許多時候人物的表情、眼神和性格、劇情完全脫節,同一畫面上的兩個人物根本毫無交流,似乎只是各自獨立存在著的。

反觀美國的動畫形象設計,人物造型設計規范,與生活中的原形差別不大,大多不大變形,形象優美,個性鮮明;動物形象則大都作大幅度的誇張:大頭、大眼、大手、大腳,成為被世界各國廣泛借鑒的卡通模式。

三、音樂

音樂對於一部動畫的重要性非三言兩語可以說明。一般音樂的作用,是作為一種獨特的聽覺藝術形式以滿足人們的藝術欣賞要求。而一旦成為動畫綜合藝術的有機組成部分,音樂就具有了獨特的審美特性和審美規律。

早期中國的動畫也很講究音樂的作用,例如《牧童》,是中國式的音樂與繪畫的完美結合。天真的牧童,潺潺流水和搖曳的竹枝始終傳遞著細膩、含蓄的感情,完全是中國格調。貫穿全片的笛聲由中國一代笛子宗師,享有「魔笛」之美譽的陸春齡擔綱,更是經典。《牧笛》被美國評論家稱為「在中國聽到的最妙的電影音樂」。但近年來中國動畫的音樂,彷彿是動畫的附屬品,是由動畫而生,純粹為了製作而製作,絲毫無任何美感可言轎晌。

美國動畫中的音樂,依舊以迪斯尼為例。在迪斯尼動畫中,音樂佔有極大的比重,每一段故事,都有與之相匹配的音樂貫穿始終,淋漓盡致地表達著動畫所想要表達的情緒。在迪斯尼的作品中,音樂的發掘是無所不至的,我們可以說的每一部都找到了很對位很合拍的音樂,常常和影片相得益彰,使二者都煥發光彩。

四、藝術性

毋庸置疑,我國早期的動畫片對藝術性的要求非常高,創作十分嚴謹。中國的動畫片創作者一直非常講究創作個性和獨特的思想理念,在有關動畫片的藝術表現的領域中進行了不懈的努力,不少藝術類動畫片都曾在國際上獲過大獎,有著極高的聲譽。譬如80年代著名的水墨片《山水情》,通過古琴師向漁家少年傳授琴藝的感人故事,將中國古典藝術最高水平的寫意山水與古琴曲完美結合在一起,闡述了人與自然高度融洽的得意境界。該作品在國內外一共獲得了8個獎項。

反觀美國動畫,相較於藝術性而言,則更加註重商業價值。美國在其動畫的創始初期即很快進入了產業化式操作,在商業上獲得巨大成功。雖然當時也出現了純藝術追求的實驗動畫,如《美國一瞥》,但佔主流的還是商業動畫。《阿里巴巴和四十大盜》、《美女和野獸》、《灰姑娘》、《獅子王》、《泰山》等一系列的動畫長片的製作,已然形成一個動畫操作體系,並且獲得價值不菲的市場回報。

至於其他方面,則不再一一列舉說明。其實就以上幾個方面的差異而言,中美動畫之間的差別還是挺大的。不斷成長中的中國動畫,若能結合自身特點,揚長避短,合理選題,一定能夠取得巨大的進步。文秘雜燴網 http://www.rrrwm.com

❷ 關於「法國電影」的論文

你可以來這個論壇看看
http://www.suneuro.org/bbs
陽光法國

介紹了很多的法國電影

下面是一篇貼子的節選
[法國電影綜述]. 法國情色電影

如果為了某一種需要,美國電影是可以跳過去看的,如果你去一趟廁所回來,情節發展也不會
出乎你的意料,但是法國電影不行,法國電影你要耐心地看,漏掉其中一段對話,就不知道它妙在
何處,特別是那種表現人的狀態的片子。
法國電影有一點點色情但絕不三級,全部脫光但看上去很美很純凈;一點也不講游戲規則卻沒
有看得睡著的;有時可以表現為很另類,另類是為了能更主流,有時僅僅是為了證明自己的一種口
味或品位,這也是需要的;法國電影出大師但是跟奧斯卡好像無關,它們出產看上去很舒服的美女,
給我們貧乏的生活加一點點刺激——這就是法國電影給我的一點零碎印象。
不過早先的法國片跟美國的好萊塢好像也無甚區別,比如那時我們看得最多的好像是《佐羅》,
也是系列片,佐羅跟美女也總有一腿,好像就是法國版的007.我有時想人家的民間俠客能搞得這么
英俊好看,而我們的民間人物,算上徐文長濟公阿凡提,總是差強人意。但是唐伯虎在香港電影中
總算瀟灑了一回,也會動手開打了。看佐羅的電影,那當然是阿蘭·德隆的天下,此君四五十歲時
比二十多歲時要有味道,但據說在法國終究不是超一流的,跟大鼻子的德帕迪約比,總還遜色一籌。
看樣子美男子不等於就是演技派。八十年代,阿蘭·德隆與新婚妻子其兒子的照片充斥娛樂雜志,
就像九十年代末,道格拉斯與妻子澤塔·瓊斯的照片大行其道一樣。阿蘭·德隆的大兒子酷似父親,
也承父業演電影,但名氣如何不知道。凡是英俊的演員,最後總是走偶像派的多,在法國,英俊肯
定不是一重要的砝碼。倒是大鼻子好像更深歡迎,像貝爾蒙多也是大鼻子。

希望可以幫到你

❸ 有關動畫電影研究論文

作為文化傳播手段之一的動畫電影,已經越來越受到觀眾們的喜愛,它作為一種文化、一種影視文字,同樣不能免疫於全球化的潮流。下面是我為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參考。

篇一

《 淺析色彩在動畫電影中的表現 》

[摘 要] 隨著現代科學技術的不斷 發展,特別是動畫電影的產生,為現代人們的生活留下了無數的 藝術享受。從美國動畫電影到日本以宮崎駿動畫電影為代表的動畫產業以及中國剛剛起步的動畫電影,都離不開色彩元素的表現。本文從多個色彩角度方面進行分析說明,更加體現出了色彩在動畫電影產業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關鍵詞] 色彩;動畫電影;表現

當我們在電影院觀看動畫電影時,無不對薯燃這些創作者的作品贊嘆不已,拍手叫絕。那又是什麼吸引著每一位觀眾,打動著每一位觀眾的心靈呢?是聽覺 語言和視覺語言共同造就而成,色彩無疑是動漫電影視覺語言元素的編碼和造就者。自然界中離不開色彩,生活中離不開色彩,現代動畫電影同樣更加離不開色彩。

動畫電影自從成為電影的一大門類後,完成了從黑白二維無聲片到立體音效三維彩色動畫片的逐步演進過程,到了今天,色彩成為動畫電影中極其重要的視覺元素。一直以來,色彩為動畫電影刻畫角色的情感;營造場景 環境的氛圍、增進劇情、豐富畫面、加強真實感、提高動畫電影本身的欣賞價值起到了關鍵的表現作用。

現代 社會是科技、資訊高速發展的時代,動畫電影更是每個國家資訊科技產業發展的風向標,但是每個國家又有著自己的地域風格、自己的表達方式和自己的技術水平,這都通過色彩表現得淋漓盡致。下面本人將對動畫電影中的色彩表現作出以下分析。

一、動畫電影與實拍電影中色彩的不同表現

實拍電影受自然環境、外界因素的影響在色彩表現上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而動畫電影則不同,它帶有強烈的主觀色彩,可以根據故事情節、人物性格、場景布局任意發揮。實拍電影中的色彩表現,是通過攝影機的移動,來客觀記錄景物和角色活動變化的,也就是說,這種拍攝方式要求遵循,自然的光影法則和色彩變化規律,其色彩表現是現實生活中色彩的真實寫照。

當然,同樣實拍電影中也有許多具有強烈的主觀色彩因素的典型例子。例如,國產影片《紅高粱》《英雄》等;國外影片《辛德勒的名單》當中所表現的,整部影片中始終是黑白畫面處理,只有在集中營中出現的猶太小女孩,畫面處理成了穿著紅色衣服,非常鮮明突出,讓觀眾突然覺得有了希望同時又感覺到了德國納粹的血腥,這里的色彩主觀處理起到了畫龍點睛的作用。法國影片《天使愛美麗》中,愉快的色彩畫面處理,也摻雜了主觀色彩的表現方法,充分烘托出了法國人天生嚮往浪漫、美好、輕松的生活場景。雖然以上提到的幾部影片多少都在色彩處理上做出了誇張,但是它還是不能脫離現實生活的束縛。

動畫電影在色彩處理上就更加自由,不守拘束,可以天馬行空,因為其中的色彩都是創作人主觀設計出來的,通過逐格拍攝的手繪畫面,或者是電數如虛腦製作的二維、三維影像,來完成更大的表現過程和想像空間。可以通過色彩處理對每部動畫電影中的人物性格進行最大的誇張;對場景進行最細微的描繪,最有利的烘托、渲染;為人物感情、 心理變化、劇情發展做出到位的鋪墊。例如,動畫電影《獅子王》中辛巴、丁滿、鵬鵬一起生活、共同長大的場景處理,橙色的辛巴、黃色的丁滿、紅色的鵬鵬分別在變化中的紫色調、藍色調、綠色調背景中出現,寓意著在這段日子中它們的生活是快樂的、安逸的,同時也為以後的沖突情節埋下了伏筆。

二、色彩在動畫電影中的視覺平衡

視覺平衡指的是在動畫電影中,色彩在鏡頭移動時的位置、大小、形狀變化,所要達到的給觀眾留下的視覺感受和心理感受。最典型的例子:中國早期的經典動畫片《大鬧天宮》當中橡掘,天神馬監軍與孫悟空的一段打鬥場景,馬監軍和孫悟空穿的都是紅色的衣服,在白藍色的天空下非常醒目。在整個場景的色彩處理中,馬監軍剛出現的時候盛氣凌人,但是最後被孫悟空打敗,其色彩面積由大到小,位置由上到下地變化處理,而孫悟空的色彩面積處理是由小到大的變化。在這一變化中,充分反映出孫悟空的英勇和愛憎分明的性格特徵,從而也符合了廣大觀眾的心理要求。

再如中國動畫電影《寶蓮燈》中,二郎神發怒時製造的火山噴發的畫面,岩漿從中間位置噴發出來,從遠到近流向最下方,直到最後充滿整個畫面,其色調變成一片火紅。象徵著大災難已經到來,從視覺上造成強烈的沖擊力,心理上構成了一種同情感和恐怖感。

三、色彩情感在動畫電影中的 應用

色彩情感一般都會表現在色調上,不同的色調處理會讓人產生不同的心理感受,如何處理好色調來表達設計意圖,成為動畫電影中重要的技巧之一,下面就對幾部經典的動畫電影進行分析。美國音樂動畫電影《幻想曲2000》,一段音樂故事中描繪著象徵生命的女孩與代表黑暗勢力的火山抗爭的故事。當春天到來時,萬物慢慢蘇醒,畫面整個充滿了淡綠色,顏色隨著女孩在空中飛舞慢慢擴大,隨著音樂的歡快節奏,女孩製造了無數美麗的鮮花,顏色更加豐富了,變得五彩斑斕,女孩的心情很是舒暢、愉悅。但是就在這時,她飛到了火山口處,色彩頓時變成灰黑色,氣氛變得陰森、恐怖,突然之間一雙火紅的眼睛睜開,火山噴發了,霎時間整片綠色大地變成了一片火海,也把整個劇情帶進了 *** ,過了一會兒鏡頭直接切換成灰色調,死氣沉沉,萬物沒有一絲生機,觀眾的心情也會隨之進入最低谷,在找那個女孩的身影,悲傷的女孩慢慢出現,喚醒了一棵將要死亡的植物,立刻色彩又有了生機,從淡綠色到深綠色,再到五顏六色,綠色填充了整個畫面,森林又恢復了以往的生機勃勃。色彩變化隨著劇情的波瀾起伏在不斷地變化,可想,如果沒有這些色彩,其中的精彩劇情又該如何展現。

在國產動畫片《大鬧天宮》中,玉皇大帝指派托塔李天王李靖帶領十萬天兵天將捉拿孫悟空時,把花果山團團圍住的時候,整個畫面色調由原來的明快,變為灰暗,陰影從天而降,陰雲中出現了里三層外三層的天兵天將,哪吒三太子與托塔李天王李靖氣勢洶洶地出現在畫面的中央。從情感上表現出了 *** 派的氣勢和勢力之強大,從而在心理上給觀眾造成了一種壓抑感,讓人不得不為孫悟空捏把冷汗,觀眾情緒隨著劇情變化而緊張起來。

四、色彩對比在動畫電影中的體現

色彩有了對比才有了層次,才豐富了畫面。繪畫離不開色彩對比,設計離不開色彩對比,同樣,動畫電影也離不開大與小、多與少、明與暗、遠與近、冷與暖、輕與重、粗糙與細膩等一系列色彩對比關系。我們要用對比的眼光看待整個世界的萬事萬物,才會發現自然界中的色彩真是千差萬別、豐富多彩。

動畫電影中的色彩對比主要指的是,運動畫面中的色彩平衡及其和觀眾在心理上產生的相對感受,所研究的范圍也是指在一定的環境、空間里,運動畫面所需要表現的對比關系。通過強烈的色彩對比視覺效果,來達到電影所需要刻畫的人物、景物、場景物件的性格特徵和氣氛烘托。沒有色彩對比,動畫電影也就變得蒼白無力,不能很好地吸引觀眾。

如美國動畫電影《埃及王子》,在埃及王子逃亡的一組鏡頭中,用的就是色彩對比關系,從而表現出時間的過渡。色調從黃綠色的沙漠到黃色、再到橙色、到紅紫色、藍紫色、藍色。色彩對比由暖色調逐漸過渡到冷色調,同時也表達出埃及王子在逃亡過程中的艱辛和時間的漫長。在電影當中更為典型的色彩對比情節是,運用黑色、藍色與橙色的補色對比關系,來表現其中人物的人性分裂。同樣是

一個人,面部色彩一半是藍色代表著邪惡、非正義的一面;另一半面部色彩是橙色,代表著正義、光明的一面。最後藍色與橙色分離,同樣也預示著正義與邪惡的分裂,各奔東西。 在日本導演宮崎駿的動畫電影《千與千尋》中,電影一開始的一組色彩對比畫面,小女孩千尋和父母,從陽光明媚的樹林慢慢走近一個城門里,色彩由明快變得晦暗,使得整個故事節奏變得緊張、神秘起來,也預示著千尋的一段奇妙旅程即將開始。在美國動畫電影《小馬王》中,小馬王被關進火車里的一段劇情中,悲傷的小馬王在經歷一段幻境畫面時,運用黑、白色相互交替的手法,在白雪茫茫中化成馳騁的白馬,再在深色背景中飛奔,充分體現出小馬王內心嚮往自由的美好願望,同時也暗示著它並不甘於現狀,想改變它的命運的態度,觀眾的情緒也被這一場場畫面的交替所感動。

五、色彩調和在動畫電影中所起的作用

有了色彩對比就需要色彩調和來調節和滿足不同場景、不同人物、不同故事情節的波動起伏變化。色彩調和是指兩個或兩個以上的色彩做有秩序、協調、和諧的組合,能夠使人產生愉快、歡喜、滿足的感覺。

動畫電影中的色彩調和所研究的范圍是指,在一定的空間 環境中,如何運用畫面的色彩調和,來達到觀眾在 心理上的愉悅。當然動畫電影中的色彩調和與前面所提到的色彩對比是相對而言的,沒有對比就沒有調和。從美學角度分析,凡是美的事物總是和諧的、統一的,這種和諧統一就是構成世界上一切美的事物的基本法則之一,在統一變化中達到和諧是任何對比、矛盾畫面最後處理的歸宿。

我們在進行動畫電影製作時,也要考慮到角色在畫面中的色彩、大小、遠近、動靜等對比關系如何協調。如在中國早期動畫電影《哪吒鬧海》中,四海龍王為了報復到處危害百姓時的一組鏡頭,火紅色的龍王在深藍色的大海背景下,面積由大到小,直到最後占據整個畫面,表現出了龍王的個性霸道、可惡,同時從面積調和的角度分析,從視覺上給人一種強烈的沖擊力,但是,由於畫面是在不斷變化的,所以總體感覺上色彩是平衡的。還有在小哪吒出世的一組鏡頭中,整組鏡頭都是暖色調,只有在蓮花瓣上出現一些紫紅色,在整個暖色系裡面加入少許冷色呼叫以調和,再加上全景中有穿冷色衣服的僕人做陪襯,更加顯得小哪吒形象可愛、活潑。再如,龍王在對待人們上貢時的一組場景,畫面全都是冷色調,這與龍王的無理、傲慢個性相互統一,更加體現出了它的可惡一面。但是在畫面中偶爾也會出現面積較小的暖色加以調和,使得觀眾的視覺不至於太過疲勞,起到了點綴的作用。

綜上所述,從色彩理論的方方面面在動畫電影中的表現做了一系列的剖析,這就說明想讓每一部動畫電影無論從電腦特效,還是美學角度都達到很高的境界,色彩創造出了視覺與 藝術的完美結合。當前對比國內外動畫產業,中國動畫市場還有很大的 發展潛力,這就需要我們作為一名設計專業 工作者去思考,如何在今後能夠加入到國內動畫產業中貢獻自己的力量。

篇二

《 動畫電影和實拍電影的比較 》

引言

動畫電影和實拍電影之間到底存在著怎樣的異同關系,高科技影像製作手段的發展給動畫電影和實拍電影帶來了怎樣的變化和融合。

動畫電影和實拍電影的區分

在這里我之所以用動畫電影和實拍電影這種淺顯的稱呼來區分二者的關系是有原因的。我國在電影種類的劃分上分出了四大片種,它們分別是故事片、動畫片、紀錄片以及科教片,可見動畫也是歸屬於電影范疇內的。在其它的國家裡也有把動畫片算在故事片范圍之內的,比如像美國就把電影分為紀錄片、故事片和先鋒派三種,而動畫片就包含在故事片當中。他們之所以這么劃分的理由是從二者的本質上來講的,因為一般的動畫片和故事片都是具有一定故事情節的影片,所以這么劃分也不無道理。其實電影分類並沒有一個什麼明確的標准,只要是在道理上能講的通,怎麼分類都是可以的,所以本文為了避免出現這種在影片種類劃分上而產生的歧異,就直接用了動畫電影和實拍電影這兩種淺顯易懂的稱謂來區分二者的關系。在過去我國一直把動畫電影作為美術范疇中的一種藝術形式,「美術片」一名由此得出。雖然動畫藝術在視覺元素中借鑒了好多美術上的東西,但是究其本質我們不難發現動畫電影和實拍電影一樣也是以畫面和聲音為媒介,在銀幕上運動的時間和空間里創造形象的一門藝術。動畫電影所具有的這個本質特徵恰恰就是電影藝術的本質特徵,所以動畫藝術還是應該歸納在電影范疇內作研究並找尋其規律。然而動畫電影在電影范疇中無疑又是極特殊的一份子,因為其在製作手段上與實拍電影迥然不同,所以我們不能簡單的把動畫電影和實拍電影的關系說成完全一樣或完全不一樣。我們得在「電影」這個大家庭下,來分析動畫電影和實拍電影這對本質相同外貌卻迥然各異的親兄弟。

一、動畫電影與實拍電影之間的異同

1、本質上的異同

動畫電影和實拍電影都是電影范疇中的不同片種,二者都是以畫面和聲音為媒介,在銀幕上運動的時間和空間里創造形象的一門藝術。這使得二者在電影的基本理論上都是相通的。所以我們要想在電影美學、電影哲學、電影的蒙太奇理論、電影的攝影以及電影的聲音等這些電影最基本的元素去比較二者的不同是行不通的,必須得回到二者如何不同的出發點,也就是在製作手段上來進行比較。二者的製作手段恰恰就決定了二者在本質上究竟有何不同。我們在下文就重點論述一下二者究竟有何本質的不同。

2、關於逼真性的異同

實拍電影在視覺表現上所呈現的逼真性是動畫電影或其它藝術手段無法企及的,這種逼真性主要是外在的逼真性。實拍電影在視覺表現上所呈現的逼真性包括兩點:一是能夠紀錄現實的人和事物,二是還紀錄了現實的人和事物的運動和發展,所以這種逼真性使其它的藝術手段只能望其項背。動畫片是以繪畫或其他造型藝術形式作為人物造型和環境空間造型的主要表現手段,間接記錄了現實世界的人和事物的運動和發展。人物造型、環境空間造型等都是來源於現實生活中的造型,只不過是經過誇張、神似、變形的手法來加以表現。動畫電影還是反映了一定的生活本質,所以說動畫電影和現實比起來其在畫面上是不具有逼真性的,但是其在表現內容上卻是具有一定的逼真性的。畫面的逼真性就是實拍電影和動畫電影二者最大的不同之一。

在動畫電影中還有一類叫做真人實拍動畫電影,在逼真性這個問題和實拍電影也存在一定的不同。首先,從製作手段上來說,實拍動畫用的是逐格拍攝手段或者是抽幀的手段來完成的,運動上呈現給人的是一種非自然的運動頻率,讓我們感到並不逼真,但這卻是實拍動畫所追求的運動方式。其次,從實拍動畫的表現內容上來說,多以誇張的手法來表現人物的行為或動作,主要就是來表現現實中不可能實現的看似荒誕的內容,不是去刻意追求實拍電影所具有的那種逼真性的藝術形式。

3、關於假定性的異同

1.實拍電影在視覺表現的逼真性上具有假定性。這一點包含了兩個方面:第一個方面,畫面展現的最終不過是現實的影像,而絕不是現實本身。就拿賈章柯導演的《三峽好人》來說,通過這部影片反映了一群人的生活狀態,絕非韓三明本人。視覺上雖然很逼真,但是這種逼真性上就具有假定性。第二個方面,畫面展現的立體空間和運動本身就是一種幻覺。我們在電影銀幕上看到的立體空間是一種光影營造出來的假象,電影銀幕本身就是只有高和寬二個維度的平面。電影上的運動就是通過一幀幀靜止的畫面進行快速播放而產生的幻覺,是具有假定性的。

2. 蒙太奇將現實的連續時空分切後重新組合,形成了電影時空,這種時空是虛擬的假定時空;蒙太奇連線靜止的形象所形成的運動感是假定性的運動感,動畫電影和實拍電影在蒙太奇上的運用是完全相同的。

3. 鏡頭角度和景別的選擇等的運用,滲透著創作者的主觀意識;在這一點上動畫電影和實拍電影是手段不同本質相通,沒有什麼本質區別。

4. 聲音與畫面的部分結合方式是打破現實中視聽邏輯的非現實性結合,在這一點上動畫電影和實拍電影也是相同的。

5. 銀幕形象、故事結構、感情意境都是藝術家對現實的選擇、提煉以及個性化的創造,並受樣式和風格的制約,動畫電影和實拍電影也都具有這一特性。

6.動畫電影比起實拍電影來說在這方面還多擁有了一種假定性——高度假定性。

雖然動畫電影和實拍電影之間存在著很多的差異,但是,由於現在的高科技影像製作手段的發展使得實拍電影和動畫電影相互融合的元素越來越多,這讓我們不得不去進一步的深入分析,下面我們就從幾部電影中分析一下這個問題。

二、 高科技影像製作手段的發展使得動畫電影和實拍電影相互融合

1、 高科技影像製作手段的發展而帶來的改變

過去的實拍電影在對非現實一類題材的選擇上是很謹慎地,因為非現實題材在實拍電影中光靠道具是很難完成的。但是高科技影像製作手段極度發達的今天使得電腦動畫技術也融入到了實拍電影中,例如《阿凡達》、《指環王》、《加勒比海盜》、《罪惡之城》等。電腦動畫技術在其中的大量運用,才使得這些非現實的幻想題材隨處可見、天馬行空的想法得以實現,這就是電腦動畫製作技術對於實拍電影的幫助之處。既然這種以動畫形式出現的角色和場景大量的出現在實拍電影中,那麼我們該怎麼定位這些電影是實拍電影還是動畫電影抑或二者兼有?

第一種情況就是上面舉例的那些片子。它們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雖然電腦動畫製作技術在它們每部片子里都大量的運用,但是電腦動畫技術沒有發揮自己的高度假定性的特點,而是配合實拍電影去追求逼真性,努力營造一種逼真感,使其能融入到實拍的部分中去。所以這種型別的電影從本質上來講還是應該歸類到實拍電影中去。電腦動畫技術只是作為後期手段,去輔助片子的完成其實拍中無法完成的具有逼真性的畫面。

第二種情況就是像《黑暗掃描器》這類的片子。雖然這類的片子在一開始是用了實拍的方法拍攝的,但是經過了後期的處理和修改,其在畫面上呈現了動畫的風格,也就是在畫面上追求的是一種高度假定性。所以這類的片子還是應該劃分在動畫電影的行列里。

第三種情況就是像《加菲貓》以及《精靈鼠小弟》等這種實拍和動畫相結合的方式。這種型別的電影,他們既發揮了實拍電影的逼真性的特點,也不避諱動畫電影高度假定性的特點。使二者有機的結合到了一起。

高科技影像製作手段及其發達並且還在繼續發展的今天,我們已經得到了太多得驚喜。未來的電影究竟是能發展到何種地步,已經是我們不敢想像的了。

結論

動畫電影和實拍電影這對「兄弟」一直在保持著自己的特點發揚著自己的優勢的同時,也在不斷的汲取對方的養份,使得現今的電影製作手段是越來越豐富了。但是二者之間不管怎樣的融合,二者各自的特點是永遠不會變的。實拍電影追求的是逼真性,動畫電影並不追求逼真性而是去發揮自己的高度假定性。這就是二者在本質上的不同。

有關推薦:

❹ 以《起風了》為例分析宮崎駿動畫電影論文的美學特點

以《起風了》為例分析宮崎駿動畫電影論文的美學特點

《起風了》描繪了日本昭和時代的特有的田園風光以及當時的風土人情、以及噩夢般的關東大地震。每部作品均有著精美的畫面設計、流暢的角色動作設計、跌宕起伏的情節設計、融入人文精神獨特的思想教育意義。通過對大自然的細膩真實的描繪、探討人和大自然相互依存的關系。以無法表達的美通過動畫呈現給觀眾。《起風了》這部動畫電影論文來源於法國詩人保羅-瓦勒里所寫的浪漫詩句:還要繼續的活下去。宮崎駿先生以完美的姿態,完成了職業生涯的最後一部作品。

一、對蘿莉的控的女性角色的塑造及其表現

動畫大師宮崎駿先生的少女情結具體的表現在於:在他過往的每部作品中,都會有一位蘿莉外表堅強內心的女性角色。她們的成長歷程為故事的主線,《風之谷》女孩娜烏茜卡、《天空之城》女主角希達、《干與干尋》少女干尋[1]。這次也不例外,《起風了》菜穂子被塑造為一位擁有可愛的蘿莉外表且內心善良的姑娘。堀越加代的形象,使我們聯想到《龍貓》小女孩小梅、《懸崖上的金魚姬》海神女兒波妞,有著相似的蘿莉可愛的外表,堅韌的內內心。菜穂子與病魔作斗爭以及堀越加為自己夢想堅持的描寫,表現了宮崎駿的日本堅強女性的尊重之情。

二、對西歐建築的喜愛

宮崎駿早年游歷義大利,這些經歷使得作品中常會出現一些具有濃重歐式風格的場景。大到房屋建築,小到衣帽服飾、生活用品,甚至於一些角色的體貌特徵都具有典型的歐式風格。即使如此,觀眾們也不會把這些作品當成是歐洲的動畫產品。但他的動畫作品,往往帶有很深的日本獨特的民族風情。他推崇用自己民族靈魂的東西講述著他的動畫故事。

三、對自然生靈的崇敬

宮崎駿動畫永恆的主旨——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幽靈公主》中隨處可見、蔥郁的森林,《魔女宅急便》一望無際的藍色海洋,都在透露著他對於自然的嚮往之心,及他對人類過度利用自然造成生態破壞的擔憂。《懸崖上的金魚姬》海水裡到處是人類生活的垃圾,凸顯了被人類污染的海洋;《狸貓大作戰》狸貓們保護自己的家園「森林」與人類抗爭的故事。

宮崎駿30歲時,受到中尾佐助的「照葉樹林(常綠闊葉林)文化論」[2]以及「萬物皆有靈」的思想的影響。綠色為永恆的畫面主色調,作為精神寄託出現在他的作品中。在他眼中樹不僅有靈性、而且有頑強生命力。《幽靈公主》、《風之谷》自然環境被肆意破壞的情況下,《起風了》經過地震災難後的場景。大樹們都能依靠自己頑強的生命力重新仔御判茁壯成長。就像他自己一樣,無論面對多大困難仍堅持夢想不放棄。愛、童年、友情、成長、勇氣正能量的傳達,使觀眾用心去感受自然之美。

《起風了》展現給觀眾一幅幅日本昭和初期風光旖旎的自然風景畫卷。宮崎駿動畫作品中的戰爭,往往是通過印象派背景以及廣闊藍天和廣袤新綠間的.血紅殘陽來表現的。戰爭代表破壞與毀滅,它摧毀了夢想的舞台,拆散了青梅竹馬相愛的愛人,代表夢想的飛機,因戰爭而破碎。

四、飛行夢與反戰情節

我們都能夠很輕易的看到他對於「飛行」的渴望,這些源於他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的親身經歷以及飛機製造世家的出身。在動畫作品拆跡《風之谷》,用滑翔機在腐海森林上空遨翔;《天空之城》神秘的道具「飛行石」、大量的關於飛行的場景畫面、以及最大的飛行器——高懸於雲之端的天空之城;《紅豬》男主角憑借出色的天空飛行技術,以抓捕在亞地里亞海上空的劫匪為生;《哈爾的移動城堡》通過魔法可以移動飛行的城堡。《起風了》是宮崎駿先生所創作的一部完整屬於飛行的作品,這部作品不單單是為了引起人們對戰爭的反思,更是為了展現作者對飛行與夢想的堅持。通過描寫二郎從小的夢想就是製造出能自由飛翔的飛機,但是後來卻由於戰爭的需要,不得不設計製造戰斗機,也揭露了二郎「想設計優美的飛機」的單純設計理念與零式戰斗機在戰爭中起的作用之間的矛盾。這與宮崎駿先生本身對飛行器的執著以及反戰意識是相通的念改。

五、現實與夢幻相結合的表現手法

在影片中,無論是地震還是戰爭都是採用真實的表現手法來描寫當時日本的真實情況。日本關東大地震以及經濟大蕭條之後,男主人公成了航空精英,並與曾在火車上邂逅的菜穗子重逢。不再像《魔女宅急便》中乘著掃帚在天空飛,《懸崖上的金魚姬》魚子從海邊飛奔在陸地的這樣的包含種種幻想元素的作品,影片中並沒有魔法及怪物的出現。第一次拍現實生活中存在的題材,真實存在的成人之間的愛情故事。但片中的男主人公與德國大師學習,最後與妻子相見,都是通過虛幻的表現手法,以夢境的形式來實現的。通過現實與夢幻的結合,觀眾感受到地震以及戰爭給人們帶來的恐慌與痛苦,二郎與菜穗子感人的愛情故事。通過夢的手法,人生如夢,展現愛情在戀人心中的永恆,同時也模糊了生死的界限。

六、愛情與夢想的堅持

在《起風了》中,愛情與夢想始終作為兩大主線貫穿著整部動畫作品。主人公努力追尋夢想以及主人公凄美愛情的故事。影片的故事開端二郎的空中飛行的夢境開始的,最後在夢到愛人菜穗子相見而結束。從主角兒童時期堀越二郎和妹妹對話,以及成年後每一次兄妹相見,可以看到二郎是個為夢想拼搏努力堅持不懈的人。二郎夢想設計出單純能在空中飛行的飛機,製造出的零式飛機最後卻專門用於戰斗。這種矛盾,就像宮崎駿是一個不折不扣的飛機迷,但同時也是一個愛好和平的反戰人士。「能夠打造出一台美麗的飛機就是我唯一想做。」是二郎與宮崎駿先生共同的的心聲,他們所熱愛的飛機,並不是用於戰爭的飛機,而是單純對飛機的熱愛。整部電影風是貫穿始終不可忽視的最重要的元素。一陣陣風未停止過,無論是影片開始時的關東大地震與女主的邂逅還是結尾的二戰結束。在火車上一陣強風把他們帶到彼此身邊,首次相遇。風讓他們再次相遇相識相愛,二郎飛機試飛成功是有風和菜穂子「幻影」陪伴。風看不到,但它一直存在,我們能真切的感覺到。

《起風了》在苦難年代中辛酸而堅強為夢想活著實現自己夢想的男人。宮崎駿的動畫事業的成功,也離不開他的堅持,用自己別具一格的手繪風格,堅持自己心愛的關於動畫的夢想,全身心投入於動畫事業。「風吹唯有試著努力活下來」,也是宮崎駿先生所表達的主題。努力不懈為動畫產業奮鬥了四十年,最後用《風起了》這種特殊的方式和所有人道別,就像電影里主角的偶像卡普羅尼最後問他的「盡力了嗎?」,二郎斬釘截鐵給出的答案,也是宮崎駿先生自己一生對自己動畫事業與夢想的最真實的寫照。《起風了》作為圓舞曲,為自己的動畫生涯舞出一個圓滿的記號。對動畫夢想堅持的精神,也是動畫創作者所必需具備的品格,能完成自己動畫夢想,更好的為動畫事業奮斗。

;

❺ 有關法國電影文化的法語論文內容寫些什麼

可以寫法國新浪潮 la nouvelle vague,以Godard, Truffaut, Rohmer幾位導演為主,是個很有特色的時期。

❻ 試析動畫片對青少年發展影響論文

試析動畫片對青少年發展影響論文

動畫作為一個產業正在飛速發展,它已經被廣泛地應用到娛樂、廣告、心理治療科學研究、視覺模擬、環境規劃等領域。以下是我為您整理的試析動畫片對青少年發展影響論文,希望能提供幫助。

摘要: 畫片是青少年非常喜歡的一種圖形形式,本文詳細討論了動畫片對青少年社會化的影響,認為它對青少年的人際交往、生活觀、價值觀、印象形成、友情觀、言語等方面產生了影響,並就如何促進動畫片的積極意義方面進行了討論。

關鍵詞: 動畫局慎 青少年 社會化

世界動畫作為一個產業正在飛速發展,它已經被廣泛地應用到娛樂、廣告、心理治療科學研究、視覺模擬、環境規劃等領域。我國動畫產業的起步相對較晚,但動畫對青少年的魅力卻是有增無減。雖然目前動畫片在教育中已經有了相當廣泛的運用,但許多人是因為動畫片的娛樂性才去接觸它的。迪斯尼動畫的成功市場運作雖然說明成年人也是動畫片的一個主要接受群體,但目前來看,青少年仍然是最大的動畫片主動受眾。

青少年不僅觀看電視中的動畫片,動畫電影、游戲、書刊等圖形形式也是他們非常喜愛的,不但接觸動畫本身,與動畫有關的消費娛樂產品也都被接受,它所具有的文化價值也在潛移默化地影響著青少年。據有關調查,全國現有電視頻道2000多個,幾乎都有固定時間的少兒動畫欄目。我們在生活中也經常聽到家長說自己的孩子放學回家就看動畫片,而且定時出現,成了“動畫痴”、“動畫迷”,不但擔心孩子的學習成績受影響,更大的擔心則是孩子對有些動畫片中的不良鏡頭的模仿而影響了孩子的品行。

青少年階段是人生社會化相當重要的階段,也是自主性很強的階段。整個社會化過程與一個人的最終人格形成及社會行為和發展都有密切的聯系,通過社會化,人們形成了為其生存環境所認可的社會行為模式,對其生存於其間的社會文化環境中的各種簡單與復雜的刺激能夠給予合適、穩定的反應。周曉虹(1997)認為,人的社會化是通過社會教化和個體內化實現的,社會教化即是廣義的教育,是指社會通過社會化的機構及其執行者實施社會化的過程,這些機構包括家庭、學校、社會團體、大眾傳播媒介及法庭、監獄等。社會教化同時可以分兩大類:系統、正規的教育,如各級學校對學生的教育;非系統、非正規的教育,如社會風俗,群體亞文化、傳播媒介對人的影響和教育。

後一種社會教化往往是在無形中發生作用的,它對個人的成長、心理的成熟與變化以及行為方式的選擇,往往起著潛移默化的影響。特別是在這個咨詢時代,大眾傳播媒介對人的觀念形成的影響非常大,青少年的學校教育越來越受到傳媒觀念的干擾。動畫片就是通過大眾傳播媒介與青少年接觸,在他們的社會化過程中起著不容忽視的作用。

一、動畫片對青少年社會化影響的作用機制

動畫這種形式在各種媒體上廣泛存在。電視是播放動畫的最主要的媒體,幾乎每個電視台每天都有動畫播出,一些還有專門的動畫頻道。目前桐閉敬電視播放的動畫的特點是篇幅長,幾乎都是連續劇。具有固定的時間,播放的收視對象明確定位於青少年,國外動畫片多於國內的,其中美日動畫片特別多。動畫電影也是廣泛地被喜歡,許多有影響的動畫片,比如《獅子王》、《人猿泰山》、《白雪公主》、《千與千尋》、《花木蘭》、《寶蓮燈》都是開始以電影的方式進入青少年的視野的。它的特點是故事性強,人物特點明確,文化內涵非常突出。

網路也是現在我們面對的一個重要的媒體,許多大的門戶網站都有動畫(動漫)頻道,可以在多種頻道觀看動畫,也可以自己動手創作動畫,受到青少年的喜愛。它的特點是新媒體,更適合青少年,更便利,具有更強的個人思想,開放性更強。另外,動畫對青少年的影響不僅僅是看動畫片本身,還包括動畫的附加產品態搏的影響,比如,動畫人物的玩具,主題公園等等,像史努比、米老鼠的玩具、迪斯尼動畫主題公園等深受青少年的喜愛。這些影響除了具有可以幫助他們間接地接觸社會、幫助他們社會化的積極作用外,也會有某些消極影響。那麼動畫對青少年的影響作用機制到底是什麼?

通過青少年自己的了解,將動畫片中的社會關系認同為實際社會生活。人的青少年階段大多都是在學校度過的。學校主要起著修正他們的行為和學習科學文化知識的作用,而在對社會的真正生活面貌、掌握社會的技巧上,學生都不能切實體驗到。吸引他們注意的動畫片就成了他們猜測社會的最好的標本,並通過與他人討論,明白社會需要什麼樣的品質,什麼樣的行為是社會及他人所認可的,什麼樣的人會有什麼樣的後果,明白基本的社會因果關系。

認同動畫人物,模仿他們的行為。青少年喜歡動畫片,不僅僅是因為有意思,好看,有調查表明,34%的被調查的中學生認為自己喜歡的動畫人物有些像自己,76%的被調查小學生希望具有自己喜歡的動畫人物的某個能力特點。而在言語模仿、動作模仿方面的表現就更常見了(banra, 1963, fabregat & beltre, 1998)。

動畫片所包含的文化的影響。不得不承認,現在的動畫已經形成一種文化,孩子種文化是動畫本身以及觀看者所共同創造和擁有的。比如,日本動畫的風格:人物堅強,強調團隊精神,成人化強,視覺刺激大;美國動畫注重個人能力、幽默、動畫附加的商業性更濃;中國動畫簡單,強調講單純的道理和利他行為。有調查表明,最受中學生歡迎的前五部動畫片竟然全是日本動畫,青少年接觸到的日美動畫也是最多的,這表明很可能逐漸使他們接受日美文化,並在潛意識里影響他們的認知特點和學習特點,使其和認知行為具有明顯的日美文化性,更重要的是可能看低自己祖國的文化。這不得不引起我們的憂慮。

二、動畫片對青少年社會化影響的具體表現

1.對青少年人際交往的影響。

他們的人際交往的特點是興趣主導性強,交往對象變化大等。共同感興趣的動畫片給他們提供了一個交流溝通的平台,而不知道該動畫片的人往往會被孤立或嘲笑。所以,動畫片對青少年來說提供了共同愛好和話題,增加了他們之間的交往。另一方面,對動畫片的理解也給他們提供了人際交往的方法、規則的參考。青少年的人際交往能力是在社會環境中潛移默化獲得的。在他們的成長過程中,通過自己觀察理解人際交往的原則,再將其用在實踐中,動畫片便成了一個學習的來源。他可以提供人際交往中的基本溝通知識,比如,許多動畫片中,活潑、開朗的人總被描述成受大家歡迎的,經常幫助別人的人也會得到大家的贊揚,干壞事的總會受到懲罰等,這些都對人的基本交往原則進行了描述和強化。同時,動畫片也會有一些對青少年人際關系形成的不利影響,如對個人努力強調得不足,好人總先要受許多挫折打擊最後才有好報等。

2.對青少年關於人物形象認知及品德形成等方面的影響。

這方面的影響主要表現在過於理想化,忽略了現實生活中,人的外貌與一個人的品德並沒有直接的關系這樣一個事實。在動畫片中,公主總是美的、善良的,王子總是英俊的、勇敢,壞人總是醜陋的、有陰謀的……對此,青少年特別是兒童可能會形成不恰當的形象認知,使他們只是簡單地通過外貌而形成對他人品行的直接判斷,這對人的形象認知發展或品德發展是不利的。

另一方面,由於許多動畫片片中人物的身份與地位、品德總有一致性,比如,王子、公主生來就很富有、善良、富有同情心的,而不交待這些財富和品德的其他正確的獲得方式,這容易使青少年產生人的富有和品德決定於家庭出身,從而對家庭形成不恰當的評價等等,這些影響一旦形成,影響將是深遠的。另一方面,動畫中人物的性別角色分配有一定的規律性,如領導者總是男性或雄性動物,女性或雌性動物總處於輔助地位,這與現實人們對性別的刻板印象一致,有利於兒童認識現實,但在角色職業類型以及對應的角色性格特徵培養上會對青少年產生深遠的消極影響。

3.對青少年生活觀價值觀的影響。

在許多動畫片中,都強調積極的人生態度,比如《獅子王》,強調生活中只有不怕困難,不要消沉,積極努力,一定會取得成功。這樣的動畫片對青少年的生活觀價值觀具有積極的影響;也有些動畫片,如《蠟筆小新》,雖然很現實,但以一種不加修飾的方式揭示人的好奇,這只會使觀看者產生不恰當的認同感,對習得社會生活的規則、形成他們的'生活觀價值觀具有消極影響。其實在許多經典的動畫片中,只是非常刻意地表現其娛樂性,如《tom & jerry》,《米老鼠和唐老鴨》《蠟筆小新》等,對人生的積極品質沒有太多的強調,只是讓人們在觀看到一個倒霉蛋的時候開心快樂。這些容易使青少年養成樂觀的性格,但也有可能會影響其積極奮斗的生活觀念的形成。

4.對青少年友情、愛情觀的影響。

愛情是人類的一個美好的感情,動畫片也並沒有忽略它,比如《白雪公主》、《美女與野獸》、《灌籃高手》、《怪物史瑞克》、《葫蘆兄弟》,甚至《蠟筆小新》、《花木蘭》、《tom & jerry》等都以愛情或友情貫穿情節的。

在動畫片中,我們也可以看到一些統一的畫面;愛情的女主人總是美麗的,即使將來要變成天鵝的灰姑娘也是美麗的,愛情總是浪漫的,為了愛情可以做許多勇敢的犧牲,結果總是幸福浪漫的;有朋友總是令人嚮往的,朋友總是在主人公需要的時候出力的,朋友總是忠誠的。這些表現與現實生活有許多相似,但也過於理想化。青少年的愛情觀正是在這些影響中形成的,這很容易使他們將來有不恰當的期望和行為。

5.對青少年言語的影響。

心理學的研究也表明,人的語言獲得有可能是社會學習的結果,即通過觀察模仿他人的說話來獲得自己的語言。同時,在思維發展的研究中,非常強調言語和思維的關系問題,其中的結論之一就是良好的語言能力會有利於思維的發展,言語習慣對思維方式(特點)的影響也是被證實的。所以,在動畫片對青少年的影響中,必須注意到他們對一些動畫人物言語的觀察模仿。青少年是非常容易被環境影響的,特別是當環境刺激是他們感興趣的時候。

有調查顯示,對大家共同喜歡的動畫片,人物的言語特點會在同輩群體中得到廣泛認同和流傳,當父輩們不知道時,他們便認為沒有共同語言。例如《蠟筆小新》中的小新,當小新從幼兒園放學回家時,總是對他的媽媽說:“媽媽你回來了。”許多青少年看了這個片子後覺得好玩,也模仿起小新的說話風格,特別需要注意的是對《蠟筆小新》這類動畫片主人公的行為特性的模仿更需要引導。同時,也要注意青少年長時間觀看動畫片而縮短了他們的注意力間隔時間,對他們的語言應用能力產生的限製作用(postman, 1990)。

三、促進動畫片對青少年社會化積極作用的措施

動畫片對青少年的社會化既有積極作用,又有消極作用,在實際生活中,應該盡可能地控制其產生的消極影響,使動畫片的積極作用最大化,並注意其影響的長遠效應。

1.成人的恰當理解。

要發揮動畫片對青少年的社會化積極作用,家長首先要有正確的態度。家長和孩子在看動畫片上的矛盾雖然主要表現在孩子貪戀看動畫片而佔用了學習時間,但對孩子來說,印象卻是家長直接反對他們觀看動畫片。在當前動畫片如此被廣泛接受的情況下,家長以及整個社會應該認可青少年喜歡動畫片這樣一個事實,它是符合青少年的認知習慣的,是有積極意義的。

這些積極意義包括:傳遞社會生活的規則,傳遞社會中認可的行為和不認可的行為並呈現後果,傳遞角色行為規范以及訓練想像力等,這些都可以使他們間接地認知自己面對的社會,促使其社會化的發展。人的青少年階段,特別是兒童階段,對動畫片產生認知理解最容易。所以,只有在成人對動畫片有了全面的認識,也同時認識到了青少年的心理特點的前提下,才有可能做出相應的正確行為。

2.家長與兒童的及時交流。

這包括陪看和相互交流。調查發現,動畫片是可以給成人看的,許多家長也都很喜歡看動畫片的,那麼,家長不妨抽出時間來陪自己的孩子一同觀看。在陪看的過程中,伴隨著和孩子對動畫人物行為的評價交流,既可以防止孩子無限制地觀看,又可以及時了解孩子對動畫的主題思想的理解。特別是每個動畫中都有好人壞人,怎樣才是好人,怎樣就是壞人,為什麼好,為什麼壞,及時說明和強化,這對消除動畫的消極影響,促使孩子社會化發展更有利。

這種交流還會消除動畫片帶給的另一個消極影響:動畫中的社會和現實生活不符這樣一個事實。青少年的辨別力是有限的,在調查中,有一半的中學生認為動畫片中的生活是與當今社會精神相符合的。家長在這方面就可以對孩子做正確的解釋,這種恰當的解釋有利於青少年辨別虛構社會與真實社會的區別。

3.正確引導青少年的興趣發展。

家長在承認自己的孩子喜歡動畫片的前提下,同時要注意對孩子的興趣發展進行正確的引導。青少年的興趣是比較容易養成和改變的,對某一個事物感興趣的直接原因是可以從中獲得快樂。如果某個孩子對動畫片感興趣,他的興趣不是製作動畫片,也不是學習動畫片中自己喜歡的人物,而是看動畫片本身,這種興趣對他們的成長是有不利影響的。因為自製力差,他們有可能會長時間地看電視中播放的動畫片,甚至去買動畫vcd自己一次看個夠,這不利於他們的時間管理能力的發展。所以,要引導兒童青少年正確地認識自己的興趣,將喜歡看動畫片提升到喜歡自己動手製作動畫片,喜歡那種充滿想像力的空間,喜歡人物的良好行為和風度等方面來。

4.文化傳媒部門要注意引進積極健康的動畫片。

90%的青少年觀看動畫片的載體主要是電視。所以要消除動畫所具有的消極功能,首先應當從源頭上把好關,這包括電視台播放的動畫片的質量和播放的時間選擇兩個方面。在動畫片的質量方面,應該選擇具有明顯積極意義的動畫片,特別是國產動畫片。目前電視中播放的動畫片來自國外的占絕大多數,其中許多動畫片中包含暴力、成人內容,或者強調暴力對問題解決的唯一性,這些對青少年社會化很不利。

應該選擇充滿智慧和想像力的、強調人類的理想和優秀文化的好動畫,像《海爾兄弟》、《貓和老鼠》、《花木蘭》、《白雪公主》等影片,而像《蠟筆小新》之類應該盡量少播放。在播放時間方面,首先不要連續播放太長時間,這會對觀看者的生理和生活習慣造成不良影響。其次,不要為了經濟利益,選擇兒童的吃飯時間播放,可以在雙休日多播放一些,其他的時間少播放一些。

當然,由於現在動畫片的適應人群很廣泛,許多國外的動畫片的定位是給青年或成年人看的,比如,1999年獲得美國動畫片收視率第一名的《南方公主》,其四個主要角色滿嘴臟話,是以黃色暴力低俗的笑話和諷刺名人來取悅觀眾的。所以不妨參考電影的分級模式,在播放動畫片時,說明該片適合什麼年齡的人觀看。

在調查中,還有一個事實值得注意,許多青少年觀看什麼動畫片是不加區分的,只要是動畫片他就看。這也要求大人的解釋和幫助選擇。當然,如果在電視播放動畫片前後,有主持人對動畫片主題作一個講解,說明大家要學習什麼反對什麼就更好了。

參考文獻

[1] 孫立軍主編.《影視動畫影片分析》,中國宇航出版社,2003.

[2] 周曉虹.《現代社會心理學》,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3] c. d威肯斯,j. g霍蘭茲.《工程心理學》.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3.

[4] 賀雯、彭聃齡.《兒童電視動畫片播放效果的研究》.《應用心理學》.1996.2.

[5] 司徒寧.《走近動畫》.《中國美術教育》.2000.4.

[6] 陳秋玲.《組織動畫片教學應注意的幾個問題》.《學前教育研究》.1998.3.

[7] 鄭薏苡.《少年兒童動畫片觀賞心理的調查研究》.《蘭州學刊》.2002.2.

[8] 趙金錄.《論我國少兒電視動畫片在兒童社會化中的不足》.《電化教育研究》.1999.4.

[9] 韓振華.《青少年社會化與個性化問題探討》.《遼寧師范大學學報》.2001.3.

[10] 馬德峰、胡傑容.《我國青少年社會化研究評析》.《青年研究》.2000.7.

[11] banra, a., ross, d., & ross, s. a. imitation of filmmediated aggressive models. journal of abnormal and social psychology, 1963.66.3~11.

[12] fabregat, beltre viewing of mass media violence, perception ofviolence, personality and academic achievement. personality and indivial differences. 1998. 25.973~989

[13] postman, n. tv's disastrous impact on chidren. u. s. news and world reports, 1990. 43~45

;

❼ 動畫電影賞析角度

2002年,第52屆柏林國際電影節金熊獎、第21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亞洲電影獎這兩個耀眼的獎項全部頒給了一部動畫長片,出自日本動畫導演宮崎駿之手的《千與千尋》,2005年,宮崎駿本人也被授予了威尼斯電影節終身成就獎。動畫片作為一種特殊的電影類型,伴隨著其低齡定位的固定印象常常被置於電影學術視角之外。10年前,宮崎駿以其作品動畫長片《幽靈公主》打破動畫界為兒童觀眾製作電視動畫短片的時代,紅遍亞洲電影院線;10年後,《千與千尋》以動畫這一類型片形式史無前例地在柏林電影節上獲得最高獎項;這足以留給我們許多思考:顯然動畫片作為電影的特殊類型之一,看似單薄的畫面、出自畫筆或電腦軟體的人物也能超出我們想像地成功承載導演試圖傳達的思想、成功傳遞人類特有的感情,動畫電影在票房與藝術上都取得了一定成就,並逐漸走出淺薄單純的刻板印象,在審美與藝術價值上得到了承認。

一、具有分析意義的動畫電影及其美日兩大風格

根據動畫電影的表現風格與文化影響,人們普遍認為全球動畫電影中執牛耳的美國與日本動畫電影是兩種具有明顯不同風格的流派。動畫電影的生成機制依賴於人在腦海中的想像與筆在白紙上的描繪,由於背離了傳統電影的真實本性,歷來以幼稚、簡單等刻板印象在各種電影學術視角的邊緣徘徊,這種印象的形成與沃爾特·迪斯尼及他的迪斯尼王國通過系列改編自世界童話的動畫電影在全球大眾通俗文化中產生的重要影響緊密相關。從1923年迪斯尼的第一部有真人參與的動畫電影《愛麗絲在卡通王國》開始,諸如《美女與野獸》、《獅子王》等經典動畫影片屢屢在全球取得票房成就,在皮克斯、夢工廠等動畫工作室出現之前,奧斯卡最佳卡通片獎項長期為迪斯尼所獨占。以迪斯尼為代表的美國好萊塢動畫生產線歷來以兒童為主要觀眾群,考慮到美國復雜的電影分級制度,動畫影片往往迴避時事主題與性主題等成年人才能理解的內容,以改編、創編經典童話故事為主,並且始終貫穿著好萊塢對電影技術的崇拜。如最新賣座電影《功夫熊貓》中,其導演與敘事力量已經完全為CG動畫造型所帶來的震撼所取代,製作商也坦言其生產路線就是製造「針對兒童的夢幻」,其終極目的是讓家長掏錢購票,領著孩子走入電影院享受一次娛樂。

與美國動畫電影具有的「兒童化」、「超級英雄」、「3D」等風格關鍵詞相比,日本動畫電影就有著更寬泛的路線。從上世紀50年代起就開始在日本社會普及的動畫產業如今擁有非常廣泛的觀眾覆蓋面,如2007年日本本土電影票房排行中動畫電影就占據半壁江山,這些票房冠楚大多是具有各種不同目標觀眾與風格的本土動畫電影,特別是知名連載電視動畫的劇場版:如以兒童為觀看對象的《寵物小精靈》、《哆啦A夢》;還有講述清純戀愛內容的《秒速5厘米》等以少女為觀看對象;以及熱血格鬥主題的《海賊王》、偵探類《名偵探柯南》等以青少年為觀看對象;其次才是《美食總動員》這部皮克斯作品[1]。日本作為全球動漫大國,其總人口中視閱動漫的比率高達87%,居全球之冠,動漫產業成為其第三大產業[1];從上世紀70年代開始,日本動畫電影就開始了「輸出」之旅,而日本動畫電影在全球范圍內贏得廣泛關注與贊譽多要歸功於目前日本國內公認的動畫界三大權威:宮崎駿、押井守和大友克洋。這「三大權威」所製作的動畫電影以構思復雜、思想深邃、主題哲意為共同特徵,在世界范圍內擁有大批擁躉,其中大部分是成年人。宮崎駿自《風之谷》後便在亞洲享有盛譽,2002年更是憑借《千與千尋》一舉贏得全世界矚目,其作品就此邁入全球關注的時代。押井守則是以根據日本科幻漫畫教父士郎正宗的漫畫原著改編製作的《攻殼機動隊》電視動畫片與動畫電影成名,在全球范圍尤其是美國產生了強烈反響,2004年製作的《攻殼機動隊》第二部劇場版《Innocent》在戛納電影節上展播,2008年以《空中殺手》與宮崎駿一齊角逐威尼斯電影節。而大友克洋早在1988年就以由自身創作的連載漫畫《阿基拉》改編的同名動畫電影驚艷於西方世界,這部承前啟後的作品甚至深刻影響了整個西方的科幻電影思想[2],2004年他製作的《蒸汽男孩》也在當年威尼斯電影節上展映,並成功在國際市場發行。雖然三人的作品風格各異,但目前從影片國際發行數量、所獲國際獎項這些標准來看公認宮崎駿是最有影響力與代表性的。

從電影分析的角度來說,電影作為一個獨立自主的藝術作品,它可以衍生一個在敘事結構上以及視覺、音響上建立意義,並對觀眾產生特殊效應的文本[3]。雖然傳統電影分析的視角並未將動畫電影置於其中,電影藝術的論述著作中也常常僅將動畫作為一種影片類型寥寥簡介,但是以宮崎駿及其系列作品為代表的日本動畫電影具有顯著的美學特徵與導演風格痕跡,具有與商業電影對應的票房成果;在影片主題構思、創作水準、藝術效果、視聽音像、目標人群上都具有了超越迪斯尼經典改編童話動畫電影的高度;其進入國際市場的高品質作品以深沉的內容哲思與獨特的畫面風格獲得了觀眾與影評人的認可。如此2002年《千與千尋》才獲得了除柏林電影節大獎與香港金像獎以外,當年第75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長篇動畫電影獎、紐約電影批評家協會最佳動畫片獎、波士頓電影批評家協會特別獎、第30屆Annie Awards長篇動畫片電影獎、導演獎、腳本獎、音樂獎、第9屆好萊塢電影節最佳動畫片獎、紐約電影批評家協會最佳動畫片獎、日本電影大獎導演獎動畫片電影獎等幾乎所有動畫電影評選的獎項[4]。這樣一部動畫電影能超越國界得到藝術與市場同時好評,為動畫電影這一常常被電影學術界忽略的類型具有放入電影思想與文化視域進行解析的價值做出了旁證。

二、日本動漫產業語境下的宮崎駿電影賞析

日本動漫產業市場除了數量繁雜眾多的印刷出版物,還包括動畫電影、動畫電視片和動畫音像(錄像帶、DVD)與周邊產品。在這個巨大的市場內產品內容無所不包,目前全日本有400多家動漫製作公司,科幻、靈異、偵探、戀愛、格鬥、人際關系、倫理批判、個人奮斗等各種題材與內容的動畫產品每天在這些公司中生產出來,其中也不乏暴力、血腥、尚武、頹廢、色情、肉體刺激等充滿負面內容的動畫作品。在這樣一個龐大蕪雜的環境內,靠觀眾以自身脆弱的感知與判斷在消費中來辨別動畫產品的良莠實在過於勉強,但也正是因為這樣,宮崎駿、押井守和大友克洋這「三大權威」所代表的這部分深刻、人性化、富有哲思並激勵感悟的動畫電影作品才得以以標桿的位置豎起日本動畫電影的發展旗幟。「動畫電影作品」與立足於短期收益的「動畫電影商品」是不同的,並不是說提倡只觀看欣賞權威導演的作品,但是對於日本動畫電影的消費與賞析,必須首先選擇在內容與思想上有品質與品位,其次是能傳遞出一定的導演通過世界觀、價值觀設定所欲表達的創作與人生理念的電影。

對於本文欲討論的日本動畫電影主要代表人物宮崎駿,其作品無論是美學視域還是導演的作者角色都具有十分鮮明的特色,尤其是成立個人主創的吉卜力動畫工作室後,其個人風格在所有作品中一貫延續,並且在這背後還能看到日本民族文化性格的輪廓。

1、「吉卜力」的作者印章

「電影作者論」的命名者、倡導者、實踐者是法國電影新浪潮的主將「三劍客」之一的弗朗索瓦·特呂弗;電影作者角色的倡導與實踐意義始終限定在三個層面之上:通過編導合一賦予導演在影片視聽構成與總體風格的掌控權利;將文學研究中的作家作品論研究方式實踐進入電影評價,以導演作品的視角考察其電影;以導演作為劃分並指稱電影作品的方式,取代此前的主演明星或大製片廠的標示來勾勒電影現象與電影作品[5]。「電影作者論」與其說是一種理論,不如說是一種態度,導演在堅持藝術理想與平衡大眾口味之間取捨,持續培育自身的風格。

原作與編劇、編劇與導演在電影作品內容的理解上產生矛盾與沖突是十分常見的,製作人與投資方提出修改意見也常有發生,編導的沖突與磨合在動畫領域中主要表現在原作與腳本間、製片人與導演間。宮崎駿的吉卜力動畫工作室創立之初推出的動畫電影《魔女宅急便》就是根據小說家角野榮子的原作改編,因為影片加入魔女奇奇失去魔力的情節,曾被原作者認為有違展現魔女奇妙生活的作品精神而遭到強烈反對[2],雖然最後雙方做出了改編的妥協,但無疑原作者的意圖是導演意圖的干擾因素之一。或許是出於這一原因,宮崎駿創辦的吉卜力工作室至今只製作了《魔女宅急便》與2004年《哈爾的移動城堡》兩部由原著小說改編的電影,其餘作品的原作、腳本、導演、人物設定、分鏡全由宮崎駿一人完成,配樂設計也是由合作數十年的老搭檔久石讓完成。吉卜力工作室的合作製片人德間康快、高田熏等人則是以有名的從不幹預導演的任何製作工作而與宮崎駿保持了長時間的合作關系。可以說在宮崎駿吉卜力工作室的作品中,真正實踐了「導演作者」的自覺意識。宮崎駿作品的主要題材與重復主題也是十分明顯的,以《風之谷》聞名於世的關注自然,批判戰爭與破壞的「環保教父」頭銜在其後的《幽靈公主》、《天空之城》中得到反復印證;每部影片中必然出現的「飛行」場景;每部影片必然出現風格細膩的水彩寫實風格自然景觀;絕大多數影片主角都是特定年齡段的青少年;絕大部分鏡頭由細致的手繪畫面製作…這些主題與表現上的特點已經形成導演本人的獨特烙印,成為宮崎駿的個人風格標志。

可以說,即使沒有任何真人明星演員,宮崎駿及其吉卜力動畫工作室通過系列動畫影片已經建構了一個完整的「宮崎駿世界」,打上了本人鮮明的藝術烙印,在很長的一個時期「吉卜力出品」甚至成為票房的保證,每部影片都是當年日本國內票房冠楚。即便是常被人忽視的動畫形態,只要打破「給兒童看」這個藩籬,導演也能實踐自己的藝術意圖,甚至由於人物、背景、色彩等畫面設定上的自由性還能更方便的以一以貫之的方式實踐導演個人的主題與風格追求。

2、寫意的美學追求

寫意本是與「工筆」相對的中國畫技法,強調以簡練的筆墨寫出物象的形神,從而表達作者的意境。簡言之,寫意是以看似簡單的筆觸體現出描繪對象的精髓。宮崎駿的動畫電影畫面線條都十分簡單,無論是人物還是背景近景等,都是以手繪原圖為基礎製作出來的2D畫面,畫面立體感全部依賴色彩表現,主色調突出,色彩柔和豐富。但所有的宮崎駿電影都以流暢的視覺觀感與明亮的色彩成功傳達出影片的情緒,令觀看者腦海中久久留下那簡單卻純凈的意境。以任何美術研習者都能具備的技巧繪畫製作的電影如何給人們產生觀看的愉悅?這就是寫意的境界。

動畫藝術本身是綜合性的,它包括造型、動作、語言、繪畫和聲音等表現手段。這些手段又以不同的方式在動畫形象上集中表現,構成了獨特的審美價值[6]。宮崎駿的寫意手法就在於動畫形象的整體意境描繪上。蘇珊·朗格在《藝術問題》中提出,一部繪畫作品打動觀眾的方式在於以畫布、色彩等物質事物達到一種平衡的形狀,從而組成一個蘊含著畫面要素的能動關系、充滿著張力與馳力的空間,即所謂的藝術作品的「幻象」[7]。借鑒這種分析畫作的觀點來分析宮崎駿電影中的畫面,即是以色調、角色造型、表情細節、背景設計等合力營造出整體的獨特「畫風」空間。比如《龍貓》中的大龍貓,以簡單的灰色調與毛邊橢圓造型,配上尖耳朵大嘴巴與富有變化的眼睛和鬍子,並添上與巨大身材不相稱的小爪子與尾巴這些細節,寥寥幾筆背後是深厚的畫風積累,成功塑造出具有毛茸茸質感又富有童趣的造型;龍貓出現的場景設計在臨近森林的農田中或者是樹上,以淺綠這種生動活潑的色調為主要背景,既有細膩得連經絡都畫出來的樹葉,又有以簡單化高光與明亮色彩背景化交代的農田,再加入幾束陽光投射的光線細節描繪,便將畫面襯托的生機勃勃。宮崎駿式「幻象」的營造在於對畫面傾注的充沛情感,以寫意的手法描繪角色,但是又利用畫面的每個細節同時向觀眾傳遞關於角色的情緒,因而成功營造出獨特的浪漫主義意境。

宮崎駿本人比較排斥電腦技術,他堅持在其製作的動畫電影中不使用任何電腦技術,看似簡單實則深厚的寫意意蘊才是他真正打動觀眾的美學理念。

3、民族文化的輪廓

同樣是「毛茸茸的巨大生物」,可以將龍貓這一角色與迪斯尼2001年製作的影片《怪獸公司》中的主角毛怪做個對比;皮克斯在設計表現「毛怪」這一主角時所採取的是全球最先進的3D技術,毛怪身上的絨毛多達300萬根以上,為了詳細表現出每根絨毛,並且在動作上同時表現出重力感與靈巧度,皮克斯花了近兩年的時間專門開發了一種用於建模設計的電腦軟體[8]。製作方花了巨大的代價試圖表現一隻「可以亂真」的怪獸,影片中以毛怪的動作為表現重點,解救小女孩阿布的情節安排緊湊令人印象深刻,但其角色性格與心理的刻畫反而略顯牽強。而輪廓化二維化的龍貓雖然沒有一句台詞,卻以鄉間森林中憨胖可愛的精靈形象留在了每個孩子的心中,「龍貓」一詞與「巨大柔軟憨胖精靈」建立起了意指鏈,影片播出後龍貓形象的毛絨玩具在整個亞洲大受歡迎,至今仍在生產。也許這兩位主角甚至這兩部動畫電影的審美差異折射出的也是東西方之間的審美差異,以漢文化圈為代表的東方文化中歷來貫穿「天人合一」的理念,從觀看畫面時的視覺習慣到把握概念時的認知習慣,東方文化都傾向於從「整體」上著手,具有追求整體和諧的習慣;尤其是宮崎駿的美學理念向來在於以柔美舒緩的筆觸營造整體意境,以欲言又止的含蓄與意境美觸摸觀眾的心靈。而發軔自歐洲的西方文化則以「人物對立」的理念來統攝其世界觀,視覺習慣上關注主要部分,概念把握上關心結論,西方觀眾尤其是美國觀眾也更習慣接受主角在畫面中心不斷地行動、打鬥。

藝術無時無處不與主體、社會及其文化等深刻地聯系在一起,它總是某種社會文化類型的模型。文化在賦予一個民族以表達方式時,也賦予了該民族觀察這些藝術的眼光。在宮崎駿的所有作品中都深深浸潤著日本社會文化的審美特性與個性輪廓。

(1)日本社會與平民主角

在《菊與刀—日本文化的諸模式》中,本尼迪克特認為日本是一個強調團體與一致,以「恥感」為道德標準的社會,各自擁有固定的角色與責任、傾向合群低調的人群就像同質的汪洋。低調與寡言的日本人面臨著職業與家庭的角色責任,背負著社會既定的壓力。「中庸」作為儒家思想的核心要素之一被完整移植到了日本社會,並在此之上置入「國家神道」的信仰核心,個人主義在這個社會是不被提倡的。在這種提倡團隊精神與社會規則的社會精神下,我們在以宮崎駿為代表的日本動畫電影中看不到天賦異稟的美國式超級英雄,片中的主角都是凡人,普通的中小學生少女少年,連魔女都是穿著灰袍自食其力(《魔女宅急便》),即便有位見義勇為的飛行員也是一頭豬(《紅豬》);嚴格來說他們根本不算英雄,他們只是通過戰勝生活與心靈的挫折重新找到自信,幫助了身邊的人也幫助了自己。

也正是因為如此導演在每部影片中並不僅是講一個故事,而是將故事中每個角色的性格、心理細細鋪陳開來,讓觀眾目睹著身邊的平凡人與普通孩子如何在成長的荊棘路中發生變化,找到自己的方向。「平民主角」源於社會文化性格對個人英雄的摒棄,給觀眾帶來的是心靈的貼近與更多的自我感觸。毫無疑問在觀感撼動性沖擊與心理撫慰式感觸間,宮崎駿所選擇的是後者。

(2)自然神靈與和而不同

日本社會的主要特點是多種宗教並存[9],與此對應的便是多神的觀念。多神觀念的源頭是日本原始宗教神道教,神道教認為萬物有靈,崇拜自然界諸神,日本各地可見的神道神社就多出於山嶽信仰而修建。敬畏山嶽、河流、森林等自然神靈雖然看起來與現代社會的開發背道而馳,但多神與自然神靈的觀念伴隨著人類學傳承而滲入了日本的民族文化。《龍貓》的創作就直接源於宮崎駿本人幼年聽過的傳說;而《千與千尋》的原片名為《千與千尋的神隱》,「神隱」就是日本文化中用來表示孩子突然不見或失蹤的說法,意為被神靈藏起來了;在宮崎駿的作品中,自然神靈的存在理所當然。

在對自然神靈的崇拜中目睹的是摧殘自然的現狀,被稱為「環保教父」的宮崎駿常常在影片中展現人類對信仰的漠視與大自然沉默的報復,也許不只是對於環境惡化現狀的危機感使然,導演更想從自然神靈與現代社會和諧存在的理想圖景中召喚那逝去的尊敬自然的崇敬之心。不論是《幽靈公主》中人類與森林生靈血淋淋的戰爭,還是《千與千尋》中各路神靈悠然自得的異世界,「和而不同」是導演在其所有作品中設定的一以貫之的世界觀,在這種世界中徜徉的觀眾也能回味起日本民族敬畏自然的時代。

(3)含蓄深遠的淡雅之美

「含蓄」可以說是概括以儒文化為代表的東方文化美術、文學理念的關鍵詞之一。表現在影片的審美領域,即是「其中深意,欲說又止」的敘事方式,以及傳承自「物哀」情結的婉轉淡雅氣氛的營造。

宮崎駿動畫電影常常在120分鍾以上的時間里陳述一個完整的世界觀架構,並安排一段極其復雜的劇情,在人物關系與背景架構交代清楚後,影片便圍繞一個核心情節展開,但高潮的鋪陳舒緩,主題立意深遠,導演有意無意不交代徹底的一些細節為觀眾留下了無盡的回味與想像空間。如《幽靈公主》中著名的結尾台詞「一起,活下去」,又如《千與千尋》中帶著些許悵然的千尋離開異世界的腳步,再如《天空之城》中載著生機緩緩升空的大樹之城等等,沒有「從此幸福快樂」的結論讓人安下心來,這種欲說還休的敘事方式以及一些刻意的細節懸念交代,類似於繪畫中的「留白」技法,於空白處留出想像的空間,邁入這處空白的觀眾以自己的方式參與導演的世界,這與好萊塢動畫電影的直白單調相比是一種別樣的體驗。

「物哀」則是由《源氏物語》在日本社會所開啟的一種審美意識,淡淡的哀傷,婉轉的情意自公元1世紀以來就隨著一代又一代的詩人、散文家、物語作者流傳了下來[3],就連日本的國花櫻花也是充滿著繁茂枝頭轉瞬即逝的哀婉與悲傷,而日本作家川端康成也是以小說《古都》、《雪國》中物哀、風雅、幽玄這一獨特美感與日本文化的內在精神而獲得了諾貝爾文學獎。可以說浸潤在日本文化中的藝術家無不受到「物哀」情結的影響,宮崎駿的作品當然也不例外,即便具有充滿異域文化的場景設計,影片的情節內容等仍是十足的東方味。如《天空之城》中孤獨的機器人伴隨著大樹上的都市飛向太空,《幽靈公主》中為了各自生存註定要斗爭下去的雙方,《紅豬》中寧願變豬、常常留給吉娜期望與等待的波魯克等等情節的安排,充滿著無奈與感傷。而體現在人物關繫上,導演則常常描繪一種少年少女間的朦朧傾慕或嚮往之情,人物細膩的表情、目光移動與面紅向觀眾訴說著心中情愫,婉轉淡雅,甚至根本不曾言說過的情感以無聲勝有聲的方式有力感染觀眾,以意蘊取勝。

三、結語

作為人類想像的產生物,動畫電影這一類型與傳統電影源起同步,目前不少優秀動畫電影都能以深刻的思想與意蘊在藝術與市場上取得巨大成功,同時不少動畫電影導演還能以獨特的作者意識使動畫這一形式在更大范圍內產生影響,因此我們有必要從客觀的立場與審美角度出發,在與傳統電影平等的視角下對動畫電影給予應有的關注與解析。有趣的是,隨著全球電影廣泛使用進而依賴CG技術,流行商業電影的畫面開始有了追求「以假亂真」境界的傾向,也許押井守曾預言過的「所有電影都將成為動畫」的時代真的並不遙遠

❽ 影視藝術鑒賞論文3000字左右。。。急!急!急! 偏僻點的。。。。。

影視藝術欣賞論文 一、 對電影的認識 在我小時候的印象里,電影是一種在電影院看的,故事。不過比起電視劇來,故事講得有點太短了,看著不過癮。長大一點才知道,電影是一種藝術,不同地方的電影有著不同的特色,這也是一種文化的體現吧。 下面談談對各地電影的看法: 內地電影,從我有記憶開始看得最多的就是一些黑白戰爭影片,大多是講抗日和解放戰爭的。後來看到越來越多的故事片,但也有相當一部分宣教片,那也是學校組織觀看的。自己跟家人也看過一些片子,不過到現在大多都忘記了,給我印象最深的是《大紅燈籠高高掛》,當時的確給我很大震撼。後來就不再去電影院看電影了,在電腦和網路上看得大多是國外片,國內的一般只是喜劇片如《手機》、《大腕》、《天下無賊》,和一些比較有名的,像《無極》等。 香港電影,給人感覺娛樂性較強,以市場為導向,像周星馳的一些電影,的確很好玩,但看的時候又不會有什麼思想負擔。挺適合休閑時觀看的。 韓國電影,最近才看韓國電影,一般是些愛情電影和倫理片,但很適合中國人觀看,大概是我們的文化很相近吧,感覺很細膩,和生活貼近。給我印象較深的是《我的野蠻女友》,這部電影當年可是在中國乃至亞洲颳起了一股野蠻旋風呀。 印度電影,只看過有限的幾部印度電影,片名大多記不清了,只是對那大篷車和時不時的音樂和舞蹈還有點印象,現在不知道怎麼樣了,但那時的印度電影感覺上更像歌舞劇。 俄國電影,現代的俄國電影看得倒是很少,只是看過前蘇聯的一些片子,也大多是和十月革命和二戰有關的片子,印象都不是很深。 歐洲電影,最為代表的應該是法國電影吧,感覺藝術感很強,不是看得很懂,畫面很漂亮。像《天使愛美麗》我看了幾遍都沒看懂。 美國電影,看得最多的還是美國的好萊塢大片,美國片是最為成熟的,無論影響力還是票房收入都是其他地區不可比擬的。現在在中國大學生中,看好萊塢大片的人肯定比看國產片的人多。尤其是國產片中有些類型的片子太少或基本看不到,比如科幻片,恐怖片。 下面談談對兩種類型的電影的看法: 對一般的類型,我想因為見得多了,也不會有什麼感觸,那我就拿兩種比較特殊的類型來談談我的看法。 動畫電影,我認為也算一種很重要的電影類型(因為有人說動畫是小孩子看的東西),我不否認,小孩子更容易被動畫吸引,但不是說動畫片就一定時給小孩子看的。我認為,除了演員和布景是由真實的轉變成用畫的,其他的電影元素都有保留,導演一樣可以用動畫來表現自己的想法。在動畫電影方面,日本和美國無疑是兩種典型的代表,日本的平面二維動畫產業可以說是全球最發達的,像在流水線上生產產品一樣生產著動畫片,以動畫系列片為主,也會定期為這些系列片出些劇場版,當然也有單獨的動畫電影,比如宮崎駿的《幽靈公主》、《千與千尋》、《哈爾的移動城堡》等,我覺得都是不錯的影片,日系動畫的唯美畫風也很讓我喜歡。個人感覺就二維動畫而言,美國比不了日本,就拿比較好的《獅子王》來說,在它之前,日本實際上有一個很類似的動畫系列片《森林大帝》,這很有抄襲的嫌疑。不過自從3D動畫出現之後,美國的技術優勢又體現出來了,不愧為IT技術的起源國,尤其是最近Pixar公司的幾部作品《玩具總動員》、《海底總動員》、《超人特工隊》、《汽車總動員》等,無論是畫面還是講的故事,都讓我們耳目一新。 恐怖電影,談到恐怖電影還是要談到日本。先不談日本人的民族性的問題,日本的恐怖電影的確是很不同的,是一種懸念的恐怖,用意識來引導你,而不是用那種血腥的場面來達到目的。如《午夜凶鈴》、《咒怨》等,會在整部片子彌漫恐怖的氣氛,但就是不讓你見到,讓你提心吊膽到最後。美國的片子就完全不一樣,突然出現的血腥畫面,如果沒有準備的話,簡直讓你會吐出來。記得有一部叫《異次元殺陣》的片子,有一個把人切成塊的鏡頭,足足讓我倒了一天胃口。還有《死神來了》、《死神來了2》和《死神來了3》在表面很青春很陽光的情況下,突然出現的那種很血腥的場面,這也許就是美式的恐怖吧。 二、 從有記憶開始怎麼看電影 說實話,已經很久沒有到電影院看電影了。小時候倒是只能去電影院看電影,不過,現在看電影的渠道已經太寬了。從網上、電視上都可以免費看到(如果不算電費的話),很多國內電影過了檔期,國外電影大約上映一年後,中央6就會放映,這還不算國內大大小小的電視台提前買碟片看。我們自己也可以買正版或盜版的盤來先睹為快。不過,現在看來,還是在影院里看得比較有感覺。有一種看電影的味道。 三、 列舉喜歡看的電影 《我的野蠻女友》、《超人總動員》、《指環王》三部曲,《帝企鵝日記》、《公主日記》、《查理與巧克力工廠》、《死神來了2》、《開國大典》、《天下無賊》、《新警察故事》、《征服怒海》、《阿甘正傳》、《愛國者》、《勇敢的心》

採納哦

❾ 法國動畫片的特點

法國乎李動畫主要是荒誕情節比較多,畫面的表現手法比較誇張,人物造型都是典型的高盧血統,大鼻子高顴骨、大眼睛、歲大遲細長腿。有些法國動畫片表現出了法國式的浪漫和幽默,如《高盧英雄阿斯特里仿指克斯和奧伯里克斯》表現出了法國式的浪漫和幽默,平凡的應用蒙太奇,讓人有時候不知所雲。但故事大多表現平凡英雄,能觸及觀眾內心深處的思緒,很有藝術價值,比如《 佳麗村三姐妹 》。

❿ 淺析《瘋狂原始人》動畫電影中的生態敘事

淺析《瘋狂原始人》動畫電影中的生態敘事

[摘 要] 2013年美國動畫電影《瘋狂原始人》上映後票房收入頗豐,且好評不斷。影片不僅帶給了受眾新奇逼液團真的3D視覺體驗,激發了觀眾對遠古生活的懷舊正敗情懷,更重要的是史前時空設置的生態敘事方法表達平等生存的渴望,既跨時空地映襯現代條件下人類生存的多重生態關系,又多角度地引發人們對於現代生存困境的思考。電影試圖用一種生態整體觀統籌故事發展,構建人與自然、人與人的關系,鋪設敘事過程,這對我國動畫電影的創作和傳播具有一定的啟示意義。

[關鍵詞] 動畫電影;生態敘事;生態整體觀;時空建構

[Abstract] 2013 American animated film "The Croods" after the release of the box office revenues and and continue to praise. Film not only gives the audience the novelty realistic 3D visual experience, inspire the audience nostalgia for ancient life, more important is the ecological narrative methods prehistoric temporal expression of the desire to set equal survival, both across time and space against the background of the modern human condition multiple ecological relationships, the addition angle sparked the modern survival Rattrap. Film trying a story co-ordinate the overall concept of ecological development, building a relationship between man and nature, man and man, laying the narrative process, which is China's animation film creation and dissemination of a certain enlightenment.

[Keyword] animated films; ecological narrative; ecological overall concept; temporal Construction

隨著全球性的環境問題日益突出,人們越來越嚴肅地思考人類在生態系統中的生存發展問題。動畫電影作為影響廣泛的大眾傳播媒介之一,其敘事中逐步涉及生態文明思考的多個層面。作為特殊的電影形式,動畫電影在生態文化傳播中有自己獨特的優勢。卡通化的表現形式、擬人化的角色設置、自由的敘事時空創建都讓動畫電影的生態敘事更加生動靈活。生態敘事是生態學和敘事學的融合發展,主張用生態學的觀點去觀察、詮釋和處理現實問題,並在敘事過程中滲透生態整體觀。動畫電影發展中結合生態敘事,探索用全新的生態視角引導人們關注與生活密切相關的生態問題。《瘋狂原始人》在人物性格塑造、故事情節、環境設置等方面滲透出鮮明的生態意識,所以從生態敘事的角度探析該鬧清橘影片中的深層內涵對引導觀眾接受具有重要意義。

一、敘事時空建構的生態回歸

在動畫電影敘事中,敘事時空的表現不僅交代了故事的發生時間、環境背景,還參與故事層面推動故事情節發展。動畫電影依據自身的藝術表現特點,彈性地塑造和拓展時空呈現。動畫故事本身的非真實性賦予動畫故事時空表現以更大的自由空間,動畫電影中的敘事時空與社會歷史、現實存在並非僅是還原對照式的呈現,它是在現實基礎上根據敘事內容進行的合理想像。①動畫電影正是在對這種合理想像的自由表現中傳達現實世界構建的理想。

龍迪勇先生認為,在敘事中空間構建是基於作者特定的心理來源,而創作心理所具有的空間特性使作者能夠在其作品中靈活表現其想像中的思想傾向性。②影片《瘋狂原始人》在其敘事時空構建的過程中體現出鮮明的生態回歸態勢。這種生態回歸不僅表現在森林、大地、湖泊、山脈等非生命的存在和寵物狗、巨貓、老鼠等普通森林動物中,而且表現在作為生態系統中的獨特存在——人類身上。森林中花木和動物擬人化的表達與人類獸化特徵的表現在動畫中趨於融合,統一形成動畫電影空間建構的組成部分。人與其他各種生物既是敘事空間的一部分,也是敘事對象本身。《瘋狂原始人》不同於以往動畫的突出特點在於人物的動物性表現,電影中的原始人和其他動物種群在自然系統中是平等存在的。作為原始穴居人小伊一家,同生活在那個時代的動物一樣保持著野性,影片中關於小伊一家略帶野蠻的生活方式和身體力量的展現都流露出動物的原始本性。如果說電影中的小伊一家滿足了觀眾對於原始人的想像,那麼少年蓋卻是一束來自現實社會的陽光。小伊一家足於媲美原始動物的跳躍和奔跑能力是人類原始本能的反映,少年蓋的各種創造性思想則深深地投射出現代文明的影子。森林奇特斑斕的動物、植物形象成為這個史前時空獨特的標記。原始社會的食物鏈融入對原始人生存狀態的表現中,生態整體觀在時空構建中的表現絕非不切實際地表現為原始人類對於動物的無條件關愛,而是表現為生態系統的整體性、協調性發展。在地殼巨變的環境背景中,原始人類和生活在這一時空中的動物都為謀求生存作出自身的努力。電影中人類與皮帶猴、鸚鵡虎、鱷犬等動物心靈相通雖是一種美好的想像,但電影旨在引導觀眾用理解的態度去思考自身的生存狀態,並由此明晰作為生態系統具有能動作用的主體而表達對自然生態生命體的責任。動畫電影正是通過這種平等的潛在預設及理想的生存、狀態的展現引發觀眾對生態環境及自身生存的自覺思考。

龍迪勇先生認為,在敘述研究中「特定的空間都是某一類人物性格的空間性表徵物」③。作為傳統家長代表的「瓜哥」,居住在近乎封閉式的黑暗洞穴中,這種封閉式的居所暗示了影片開始時原始人一家過於保守的生存方式,並藉此突出主人公小伊的另類叛逆的性格,由此引出敘事中的主要矛盾。影片結尾開放式的美麗世界,不僅滿足了觀眾對於新世界的各種想像和對大團圓的期盼,也通過這樣的空間設置,喻示人物性格突破性的新發展。因此,動畫電影中的空間構建不僅是一系列故事事件發生的場所,更是創作者用來表徵人物形象的「空間意向」,對於電影整體思想的傳達意義重大。

動畫電影敘事多表現為幻想故事,受眾在觀影的同時已經接受了影片的假定性和幻想性,這讓動畫電影能夠更自由靈活地運用彈性的時間。時間的彈性表現在動畫電影中是可以根據敘事的需要來安排敘事時間的長度,在現實時間和奇幻世界中的時間中,依據敘事需要自由切換,實現影片的表現目的。《瘋狂原始人》講述的是石器時代的家庭故事,但在這個時空中,人類、長毛象、皮帶猴、小鱷犬、鸚鵡虎、香蕉等生物同時並存。因為影片表現的並不是現實存在的一段歷史時空中的故事,所以影片為實現小伊一家歷險的敘事目的,可以自由設置生活在這個時空中的生物及其生存環境。正是這種表現方式使動畫電影中的時間和空間設置相互交融,鮮明地傳達出影片的主題思想。《瘋狂原始人》中小伊一家通過歷險找到了適合生存的美麗新家園,在家園毀滅之後發現了美麗新世界,這里有蔚藍的海洋、茂密的森林、成群的海鳥、還有如同家庭成員一樣的皮帶猴和巨貓等奇幻動物。故事的時空設置是石器時代,表現生存在那個時代的原始人的生存狀態。這樣的空間設置不止作為絢麗的故事背景,同時還帶有極強的隱喻色彩。現代工業文明發展中對自然毀滅式的開發利用大大超出了自然的承受能力,生物多樣性遭到嚴重破壞,人類對生態系統的惡化發展負有著不可推卸的責任。 影片以原始人小伊一家尋找新家園的歷險為主線,故事的開始和解決分別設置在迥異的兩個空間內。被破壞的家園不僅讓我們聯想到在工業文明沖擊中遭到破壞的現代自然生態。歷險隱喻了人類重建新家園要做出的努力,這種努力直觀地表現為歷險中人類對於動物從純食物的定位向夥伴朋友的轉變。生態學表明,自然永遠隱匿著無限多的奧秘,從而永遠握有懲罰人類的無上權力。①影片中岩層運動對小伊洞穴家園的破壞鮮明地傳達出人類在自然面前的渺小,影片這樣的空間表現也旨在喚起觀眾對自然的敬畏。不管是人類還是自然生物都是共生在生態系統中的種群,人類的生存發展應當遵循自然的法則和秩序,這是人類追求和諧可持續發展的必經途徑。電影最後的新家園的出現向觀眾展現了家園的美好願景,並啟發觀眾:人類作為能動性的、創造性的種群在自身發展的同時,對待動物和自然環境亦負有多重生態責任和義務。人類對於新的綠色生存空間的建設需要經歷考驗並付出更大的努力。

二、敘事主題中的多重生態關系

當代動畫電影的發展正不斷充蘊著對生態與環境問題的思考,有時會以動物敘事的方式,通過動物與動物的關系,動物與人的關系以及人與大自然整體、人與社會、人與人的關系的多重化處理,極度揮灑著這種思考的情狀,受眾也在這視覺沖擊、想像的視界及快樂體驗拓展中自覺或不自覺地接受並建立著生態觀。

隨著生態文化思想在社會各領域的滲透發展,動畫電影敘事中不僅越來越自覺地傳達著生態整體觀,同時在敘事主題的建立中亦表現對各種生態關系處理的方式。生態整體觀是生態學的基本觀點,它表明人是依賴於生態系統的完整性和穩定性而存在的物種。動畫電影中創造出迥異於現實世界的奇幻世界,但這種奇幻世界的構建是基於對現實世界的理解和關懷基礎上。電影和書本一樣,提供了一個虛幻和夢境的內在世界。②動畫電影用卡通化的方式簡化現實世界中與敘事主題關聯性較弱的部分,強化突出現實世界中與敘事主題關聯性較強的部分。這種基於動畫電影藝術自身獨特表現的選擇,使動畫電影在表現各種生態關系時能夠建立明確的矛盾沖突,引導受眾的思考方向。動畫電影在藝術表現中突出動物和植物以及自然環境的表現,並通過這種方式將作為主角的人類或擬人化主角融入多重關系的表現中。生態整體觀強調多種生命平等共生以及在人類活動中實現自然生態系統的平衡發展。生態整體觀在強調生態系統作為整體可持續發展的同時並未忽略人的發展,而恰是在這一過程中尋求人類能夠更好的發展,探求持續發展的方式,它既顧及自然系統整體發展又落腳於人自身的生存發展中。①

動畫電影敘事奇幻新穎,但敘事主題本身並不是一種漫無目的的想像。動畫電影多用一種受眾喜聞樂見的方式,藉助動畫技術發展,表現與大眾生活緊密相關的現實主題。影片《瘋狂原始人》獲得了九分的豆瓣評分,絕非單純基於絢麗的3D效果,受眾在觀影過程中不僅獲得視覺愉悅,而且也同時更多地思考《瘋狂原始人》中一系列生態關系問題。影片講述小伊一家在舊家園毀滅之後尋找新家園的歷險過程,從這一歷險的敘事主題突出表現了家庭成員間關系的轉變。作為成長期的少女,小伊叛逆地反抗著父親「瓜哥」過於保守的生存方式,而少年蓋這一「新新人類」的出現使小伊和「瓜哥」父女相處模式的轉變成為了可能。影片在探索家庭教育、代際關系以及作為家庭年輕一代的成長問題上有著獨特的見解:片中作為家庭守護者的「瓜哥」膽小、保守、獨斷,而女兒小伊則對新事物充滿好奇和冒險精神,影片敘事中,父女關系從強烈沖突、分裂走向和諧。小伊一家的歷險過程不僅促成小伊兄妹新一代家庭成員的成長,更重要的對於作為家庭支柱的父親「瓜哥」的成長。影片中的「成長」不止是針對新一代家庭成員,而是伴隨著所有家庭成員的成熟轉變而出現的。家庭成員間關系的轉變、家庭矛盾的轉化通過既合乎邏輯又充滿誇張奇幻的方式完成。新一代的成長伴隨著對絕對父權的瓦解,最終代際關系轉入更加平等的發展態勢,這種對於平等的追求是多重自由生態關系的一部分。人作為生態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人與人之間的關系、人與社會的關系理應是生態整體觀在實踐中探索的重要命題。故事雖然發生在預設的板塊強烈運動的原始石器時代,但故事反映的主題卻飽含了對現代社會中家庭發展狀態的關懷。動畫影片之所以能引發受眾對多個問題的自覺思考,深深得益於自身的卡通化藝術表現形式。動畫電影不是說教,它用富有寓意和含蓄的藝術方式引發受眾的自覺思考,潛移默化地重塑著受眾的觀念意識。

多重生態關系綜合表現在動畫電影主題中,影片在構建人文關懷主題的同時在敘事中表現出自身鮮明的自然生態立場。動畫影片敘事中多有動物形象的參與,這使動畫電影的發展與自然結下不解之緣。動畫電影敘事主題越來越鮮明的突出人與自然生態的關系,自然不僅是人類生存的環境背景,人與自然生物特別是有鮮活生命的動物關系處於重新定位的階段。

影片《瘋狂原始人》更加明確的在敘事主題中探討了人與自然的生態關系問題,它包括人與自然生物個體以及人與大自然整體的多重關系。影片中動物分為兩類:可作為食物的或者是威脅生存需要逃避的。原始人的生存與自然中動物的生存有著強烈的矛盾沖突,這種沖突作為主題的一部分在敘事中完成了從對立到矛盾統一的轉換。影片中「瓜哥」的生存理念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他從一個嚴格堅守所有規則的守舊者轉變成了改變規則的探索者。動物從人類的對立面走入了人類的世界,動物作為「瓜哥」一家的成員同他們一起走入了陽光中的新世界。敘事主題重視表現各種生態關系的轉變,展現了人類處於變化的世界中如何尋求新的生存方式,並通過對理想世界的塑造展現未來世界發展的美好圖景。人與大自然整體的關系在影片中也被多次設計,站在浩瀚的深藍色夜空下,人類的渺小是不言自明的,在這種特定的情景設置下,人對自然的敬畏之情不由自主地生發出來的。迷失在現代社會中的人類遠離了大自然的星空,淡忘了這樣的敬畏,正是這樣的淡忘被技術催生出了自我的無限膨脹。

人類社會中的各種關系、人與動物之間的關系、人與生存環境之間的關系等成為《瘋狂原始人》等動畫影片著力欲表現的主題元素。這類動畫影片力圖通過對各種生態關系的探索潛移默化地改變受眾的生存觀念,構建受眾的生態整體觀念,深化受眾生態意識。在一系列人類生存關系的表現中,影片著力於表達關於自然生態整體有機運行的思考,以及人類在有機的自然生態系統中健康可持續生存方式的探索。①作為重要的大眾傳播媒介,動畫電影正利用自身獨特的藝術特色,從敘事主題設置中自覺引導生態文化的傳播方向。動畫影片通過敘事主題中多重關系的表現,瓦解受眾關於各種生態關系的傳統認識並使之重新思考生存中的各種生態問題,確定正確的生態觀念和生態立場,用生態整體觀統籌人類發展中的各種問題。

三、影片對我國動畫電影敘事的啟示意義

隨著動畫電影技術的發展和敘事主題的拓展,動畫電影的受眾從傳統的低齡群體擴展到一般電影觀眾。卡通表現形式在一定程度上擺脫了真人演員的表演限制並降低了因演員偏好造成的觀眾排斥的可能性。動畫電影無論表現何種主題,多數都選擇一種活潑輕松的快樂體驗方式。在動畫影片中現實世界中的'困難、挫折、危險以一種全新的方式呈現,故事情節來自現實世界卻被動畫中理想世界的陽光照耀著。這種藝術加工方式不僅是為了營造影片輕松的觀影氛圍,也用誇張的形式呈現面對問題的新視角。影片《瘋狂原始人》中作為一家之主的「瓜哥」在面對蓋這個新新人類帶來的挑戰時,他態度的轉變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這符合人們面對變化的世界特別是新事物出現的一般規律。世界在不停的運動變化,新事物層出不窮,「瓜哥」的轉變和成長在這個體現著普通父親頑固性格的形象上實現,這避免了真人電影在模擬現實場景下進行使受眾對號入座引起的抵觸。「瓜哥」誇張的動作不只是為逗觀眾一笑,更是營造一種輕松的氛圍讓觀眾更加深入的理解父親這一角色。

美國動畫電影多採用迪斯尼式的「為世界各地各年齡的人們帶來歡樂和信息」的傳統創作宗旨,而事實上現代傳媒環境下的動畫電影受眾是多層面的受眾群體。在電影的敘事題材選擇上,中國的動畫電影多選擇對古典題材集中開發而嚴重忽略當下的題材開發。②中國動畫電影發展中不斷翻拍相同題材的動畫電影,但有缺少全新詮釋視角的現狀,嚴重阻礙了中國動畫電影的發展前進。中國動畫電影敘事中缺少時代感和引起共鳴的意向表達,在受眾定位中將動畫電影畫地為牢的限定於低齡少年兒童群體上。面對不斷龐大的動畫電影受眾群體,電影敘事主題應當積極適應這一發展趨勢,在主題中涉及受眾實際緊密相關的多重關系,並用生態整體觀統籌多重關系中的矛盾發展,積極引導人類可持續的健康發展。

曾經作為米高梅公司製片人的伊文·撒爾伯曾在采訪中說「不賦予觀眾品味、方式、觀點和道德,只反映觀眾已經擁有的。」電影不是說教,在電影藝術快速發展的今天,動畫電影敘事不能獨斷地自說自話並期望受眾能全盤接受,而更應該在敘事中尋找一種開放式、啟發式的敘事模式,關注與實際生活密切相關的實際問題,並通過藝術加工為受眾創造開闊的思維空間。優秀的動畫電影在為觀眾帶來歡樂的觀影體驗的同時,又潛移默化地引導受眾的思考,這得益於電影敘事中多重關系表達上的藝術處理。電影《瘋狂原始人》在表現家庭和成長主題中,不在作為父親的瓜哥或者作為新生代的叛逆主體小伊的身上表現絕對的對或錯,而正是這樣人性化的人物塑造觸及受眾的共同經驗而引起受眾的心理共鳴。影片中雖然有意識地傳達著生態觀念,但這種觀念傳達並不是教科書式的片面表現。生態整體主義認為,人類在自身發展的同時應該維護生態系統的動態平衡,體現人類對於他人、社會及生物圈的責任。電影中生態系統動態平衡並非極端的表現為人類放棄對自然利用開發利用,而正是在這種合理開發中尋求人類更好的發展,尋求人類美麗家園的建設。我國的動畫電影敘事中應從多重關系中豐滿敘事主題,在敘事表達中自覺注入人文關懷和生態整體關懷,以適應和引導當今受眾的接受趨向。

動畫電影作為一種依靠圖像傳播的大眾媒介,在其敘事中經過藝術處理的動物形象和自然環境逐漸從作為人類這種主人公形象的陪襯轉而承載更多的生態文化意義。《瘋狂原始人》中鸚鵡虎的形象有著鸚鵡的顏色、老虎的巨頭貓的身體,這種組合變異的動物形象很難在真人電影中呈現。這樣的視覺形象讓觀眾耳目一新的同時,也塑造出角色的多重性格特徵。鸚鵡虎的巨頭讓這個動物出現時給小伊一家帶來生存的威脅,但在山洞中它卻表現出了貓一樣的頑皮和對人類的親昵。這種基於現實動物形象又加入幻想的藝術構思形成的特定角色,有利於電影根據敘事需要表現人物復雜性格。正是這樣全新形象的出現,使電影中的動物角色同受眾產生更好的情感溝通。作為電影敘事語言要素的色彩,在承擔電影中深化主題任務的同時蘊含更多的寓意。綠色和灰色的嚴格分割表現出鮮明的立場對立與沖突,新舊世界的轉換通過漸進的探索實現。人類的文明與智慧不是破壞自然的始作俑者,技術是人類智慧發展的結晶,但技術的利用要有正確的價值判斷。

四、結語

動畫影片中敘事越來越多的探索人類生存問題的多個側面,我國的動畫電影也應在敘事中探索人類在生態系統整體中的可持續發展,關注人的生存狀態。電影《瘋狂原始人》主人公面臨毀滅的危機,這含蓄地傳達了對於現實世界發展的憂慮。自然生態的毀滅危機在影片中用直觀的方式呈現出來,並通過影片敘事過程表現讓觀眾獲得獨特的審美體驗以引發觀眾的生態思考。動畫電影的這種生存危機的設置意圖改變觀眾在思考生態問題時置身事外的態度,影片中突出自然環境的整體變化讓觀眾獲得對世界變化的直觀體驗。生存還是毀滅,這種尖銳地矛盾表現讓觀眾不得不思考我們面對的許多生態環境危機。中國的動畫電影發展,在追求技術不斷進步的同時更應該關注動畫敘事本身。中國動畫電影發展要關注動畫故事本身,為敘事發展注入時代精神和生態整體觀念,依靠不斷進步的技術手段,探索自身的前進道路。

;
閱讀全文

與法國動畫電影文化論文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after3免費完整下載 瀏覽:946
監獄暴力犯罪電影 瀏覽:568
韓國電影愛情片打電話邂逅 瀏覽:817
北京送快遞小哥電影 瀏覽:640
金希貞的全部韓劇電影在線觀看 瀏覽:285
以前有部電影裡面有個女鬼 瀏覽:548
木星上行國語版在線免費觀看 瀏覽:421
《飛奪瀘定橋》電影 瀏覽:478
1905下載的視頻在哪個文件夾 瀏覽:972
美片 瀏覽:150
外國一個電影騎著發火的摩托 瀏覽:1000
晚上我經常和我的父母一塊看電視英語 瀏覽:631
韓國阿強和阿珍是什麼電影 瀏覽:312
看電影九排 瀏覽:308
天主教宗教題材電影 瀏覽:417
二戰電影虎虎虎國語版 瀏覽:332
戰斗機 電影 瀏覽:937
成龍教外國小孩功夫電影叫什麼 瀏覽:672
看電影怎麼英文怎麼翻譯軟體 瀏覽: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