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幻滅》劇情簡介|鑒賞|觀後感
《幻滅》劇情簡介|鑒賞|觀後感
1937 黑白片 117分鍾
法國電影藝術製片公司攝制
導演:讓·雷諾阿 編劇:查爾斯·斯派克 讓·雷諾阿 攝影:克里斯興·馬特拉斯 主要演員:埃立克·馮·斯特勞亨(飾馮·勞芬斯坦) 讓·迦本(飾馬雷夏爾) 比埃爾·弗萊內(飾博瓦爾迪) 馬賽爾·達利奧(飾羅森塔爾) 蒂塔·巴爾羅(飾埃爾薩)
本片獲1937年威尼斯國際電影節最佳藝術集體獎;1938年紐約影評協會最佳外語片獎
【劇情簡介】
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的一個嚴冬,法國空軍馬雷夏爾中尉和博瓦爾迪上尉在空戰中成了德軍的俘虜。在被押送進俘虜營前,他倆在德國空軍的一個前線指揮部里認識了一個名叫馮·勞芬斯坦的德國空軍軍官。馮·勞芬斯坦出身貴族家庭,衣著整潔,態度傲慢。他發現博瓦爾迪也是貴族後裔,在戰前的巴黎社交場合有不少共同的熟人,立即另眼相看。他對原為機械工人的馬雷夏爾則不屑一顧。
在德軍指揮部里,法國俘虜受到了友好招待,因為這里的德國軍官都厭惡戰爭,但好景不長,當地警察局很快就來拘捕了他倆,送往俘虜營。
在第21號俘虜軍官營里關著法、英、俄、比等國的一群被俘軍官。馬雷夏爾和博瓦爾迪在這里結識了幾個同房的夥伴:猶太資本家羅森塔爾、一個工程師、一個演員和一個教員。羅森塔爾家裡有錢,經常有食物包裹寄來,他總是慷慨地與大家分享。工程師的專業是土地測量,他的專業知識使他成為挖地道潛逃的秘密計劃的組織者。在馬雷夏爾和博瓦爾迪來到之前,地道已接近完工。但就在他們准備出逃的前夕,全體戰俘奉命轉移。
在新的戰俘營里,馬雷夏爾和博瓦爾迪意外地與勞芬斯坦重逢。勞芬斯坦因在空戰中受重傷,打壞了脊椎,不得 *** 上鋼絲馬甲,退出了空軍,調任戰俘營的主管。勞芬斯坦歡迎他們蘆州的到來,但警告他們不要再策劃潛逃。
在新的通鋪房間里,他們又和羅森塔爾住在一起,羅森塔爾還像過去一樣慷慨地與大家分享食物。新夥伴中有一個書獃子教授和一個好色的鎖匠。安頓下來才幾天,馬雷夏爾、博瓦爾迪和羅森塔爾便又開始策劃潛逃。他們仔細觀察了地形,准備用被單編成繩子,從窗口吊下幾十米高的陡壁,然後步行300多公里逃進瑞士。
繩子准備就緒後,博瓦爾迪提出他的具體出逃方案。他說,他將去買一些笛子分發給全營的人,組織大家於下午五點鍾開一個音樂會。五分鍾後,看守會來干涉,並把笛子全部沒收。五點一刻,大家盡量利用一切能發聲的東西,大吵大鬧,大敲大打,結果必然是全體集合,這時由他負責斷後,讓他倆出逃。馬雷夏爾和羅森塔爾為博瓦爾迪的自我犧牲精神大為感動。
一切按預定的步驟進行。當戰俘們被集合在院子里時,突然又響起了笛子的聲音。人們發現博瓦爾迪高高地站在圍牆頂部的巡邏道上,吹著笛子。勞芬斯坦警告他必須立即下來,否則便要開槍。博瓦爾迪盡量拖延時間,勞芬斯坦開槍打死了他。當看守發現馬雷夏爾和羅森塔爾失蹤時,他倆已經逃出了戰俘營。
羅森塔爾在中途扭了腳,無法趕路。馬雷夏爾本來不喜歡他,氣憤之下拋下了他,但很快又回來扶著他躲進一家農舍。農舍的女主人是個年輕寡婦,帶著一個女兒獨自生活。她冒著危險保護這兩個外國人,使羅森塔爾有機會養好了傷。埃爾薩說她的丈夫和兄弟們全都死於戰爭,她憎冊祥恨戰爭。在他們患難與共的日子裡,馬雷夏爾和埃爾薩相愛了,然而,在聖誕過後的第二天,他們要出發了。馬雷夏爾和埃爾薩雖然語言不通,但相信終有一天他們會在和平中重新團聚。
在漫天大雪中,馬雷夏爾和羅森塔爾成功地越過邊界,重獲了自由。
【鑒賞】
《幻滅》是一部多義性的,或者更准確地說,充滿了思想矛盾的影片。影片公映後引起的反響即可證明這一點。在墨索里尼政權控制的威尼斯國際電影節上,它被認為是「反猶太主義的」,獲得了大獎。許多國家的觀眾熱烈歡迎它把亞利安人明顯地置於猶太人之上。納粹德國則以「親猶太主義」的罪名禁映此片。
在藝術評價上,歐美影評界起初對《幻滅》大加贊揚,稱它為「崇高的、人道主義的反戰篇章」。50年代末,強調導演的「一貫風格」的「作者論」批評理論興起後,《幻滅》的藝術價值由於它「缺乏個性色彩和主題思想過於淺顯直露」而急劇下跌。為《幻滅》進行辯護的人則認為,無論是褒是貶,其根源都在於錯誤地把《幻滅》看成一部「主題州嘩搏影片」。魯賓·伍德的看法是有代表性的:「影片的反戰思想當然是明顯可見的(雷諾阿厭惡戰爭是毋庸置疑的),但這只是影片的附帶的而非本質的含義。實際上,它同《游戲規則》有很多相同之處:雷諾阿曾說《游戲規則》主要是關心人們『如何搞好關系和如何相處』,而這也適用於《幻滅》。換句話說,雷諾阿始終關心的是把人們分隔開的種種界線和超越這些界線的可能性。」在《幻滅》里,這些界線包括國家的(法國、德國)、種族的(亞利安、猶太)、階級的(貴族、平民)、宗教的(基督教、猶太教)、社會的(有產者、無產者)等。戰爭在影片中只是一個既存的事實,而所有的人都反對戰爭。正是這些界線決定了各個人物之間的復雜微妙的關系,它們的起伏變化構成了影片的情節網路。影片產生的歧義源出於雷諾阿對處於界線兩側的各個人物的矛盾的文化態度。他把世界的未來寄望於馬雷夏爾和羅森塔爾所代表的無產者和平民資產者,但對他認為必然要沒落的貴族的高貴脫俗的精神世界又表現出難以自抑的贊賞之情。影片的名字——「偉大的幻想」——也反映了一種矛盾心理,雷諾阿實際上並不完全否認這些界線的存在理由。
影片是由四個大段組成的。第一大段是一個序幕,它介紹了三個主要人物——馬雷夏爾、博瓦爾迪和勞芬斯坦,突出了兩條界線:國家的和階級的。馬雷夏爾和博瓦爾迪被德軍俘虜,這兩個法國人在面對德國軍官勞芬斯坦時是「一致對敵」的。同屬貴族的博瓦爾迪和勞芬斯坦立即有了共同語言,馬雷夏爾被冷落在一旁,但在餐廳里卻和一個「在里昂格諾姆工廠里干過」的德國軍官一起忘卻了國家的界線。在銀幕上相繼出現的法國軍官餐廳和德國軍官餐廳也是既有又沒有界線的:它們在大的方面——陳設和用具——幾乎是完全一樣的,它們都是人類進食的地方,然而在細節上——牆上的圖畫和小旗,播放的音樂——「法國的」和「德國的」涇渭分明。
第二大段介紹了羅森塔爾,界線對人物關系的作用變得更加復雜。若干次要人物的登場(演員、教員、工程師、德國老兵)也都是為了突出界線的存在和超越而設置的。馬雷夏爾和博瓦爾迪之間的統一和對立的模式被一條新的界線——種族、宗教——破壞了。馬雷夏爾和博瓦爾迪不僅在國家界線上是一致的,而且在種族和宗教界線上也是共同反對羅森塔爾的。羅森塔爾和博瓦爾迪被共同的社會地位聯結在一起,蔑視馬雷夏爾(在一定程度上也包括教員、演員和工程師)。從階級傳統而言,博瓦爾迪是孤立的,他不得不和平民們平等相處,盡管他內心裡對慷慨大方的羅森塔爾或窮酸的教員都十分鄙視和厭惡。關於出逃目的的一場談話是富有象徵意義的:馬雷夏爾是為了盡公民的愛國天職,他不能在別人為祖國流血的時刻白呆在這兒無所作為。羅森塔爾要求大家為保衛自己的私有財產而不畏強敵。演員是為了給枯燥的戰俘生活增加點樂趣。工程師是出於反抗,「人家越是禁止我戰斗,我的手就更癢」。教員對一切都無所謂,他認為他本來就是被莫名其妙地卷進戰爭的。博瓦爾迪的話最富於哲理:「就像高爾夫球場是為玩高爾夫球、網球場是為打網球而建造的一樣,戰俘營就是為越獄而設置的。」越獄是一種哲學行為,無世俗目的可言,這顯然不是芸芸眾生所能想望的文化高度。
第二大段的 *** 場面是馬雷夏爾為法軍收復杜奧蒙而打斷了戰俘們的文藝演出,站出來指揮大家高唱馬賽曲。愛國主義戰勝了和平主義,國家的界線被突現出來。德國人為此而把馬雷夏爾關進了地牢,但愛國者又博得了擔任看守的德國老兵的理解和同情。國家的界線再度泯滅,可這次是有政治傾向性的,勝利在法國這一邊。
第三大段重新介紹了勞芬斯坦。他雖然表面上是戰俘營的主管,但他已穿上鋼絲馬甲,身體里好幾處都「用銀片代替了骨頭」,所以從某種意義上說,他已和他管轄的囚犯們一樣是個被剝奪了自由的「囚犯」。博瓦爾迪和勞芬斯坦的一致和分裂以及馬雷夏爾和羅森塔爾的出逃成功,暗示了雷諾阿對世界的未來的看法。然而,這一大段里的 *** ,也是影片中最壯麗的場面是博瓦爾迪為掩護同胞們出逃而壯烈犧牲。在一片黑暗中傳來了吹笛的聲音,探照燈像舞台上的聚光燈一樣把博瓦爾迪置於明亮耀目的光圈之中——「明星」的形象。在臨終的時刻博瓦爾迪和勞芬斯坦的對話顯得很滑稽,其實是十分嚴肅的:勞:「我請您原諒。」博:「我也請您原諒。」「您痛嗎?」「我沒想到腹上中一槍會這樣難受。」「我本來是向腿上瞄準的。」「距離150米,又是在黑夜裡。」「請您不必找原諒的借口……我太笨了。」「就我們兩人來說,最可憐的並不是我。我不久就完了。可是您呢,您還沒有結束。」「我還要拖著這沒用的生命。」「對普通老百姓來說,死於戰爭是很不幸的,但對於您和我,這卻是一個很好的解決辦法。」「我錯過了機會……」同病相憐者對本階級的悼詞在傷感中透露出崇高的氣息。是蓄意的諷刺,抑或含蓄的禮贊?結論可以是因人而異的。
第四大段從逃亡開始,以越過邊界進入瑞士結束。它幾乎是一個獨立的部分,講述一個完整的冒險加愛情的陳腐故事,重點是在超越界線的可能性上,馬雷夏爾顯然更厭惡羅森塔爾(反猶太主義?),他在博瓦爾迪面前主要是自卑,他無法理解這個貴族軍官的行為(「干嗎總要戴著白手套呢?」),但對他在敵人面前依然昂首闊步不失尊嚴深表欽佩。對羅森塔爾,盡管他也去分享他的食物,卻從來沒有多大好感。羅森塔爾也討厭馬雷夏爾。這種相互厭惡的感情終於在攸關生死的時刻爆發了出來,馬雷夏爾扔下「骯臟的猶太人」獨自逃命去了,羅森塔爾也發誓不願再看見他「那副嘴臉」。但是同胞的情誼使社會的和種族的界線再次被超越。
德國農婦埃爾薩冒險救護兩個法國逃亡者,農舍里兩個法國男人和兩個德國女人的融洽相處, 一個法國軍官和一個德國農婦的相愛——在馬雷夏爾和羅森塔爾勝利逃出德國前的這段浪漫主義的插曲,是把人們分開的一切界線統統被超越的「偉大的幻想」的假定性實現。緊接而來的是分離,是一條國界,是夢醒之後的現實。
如果像魯賓·伍德所說的,雷諾阿關心的是人們「如何搞好關系和如何相處」的話,他在《幻滅》中是提出了答案的:在愛國主義面前,一切其他界線都是可以超越的。博瓦爾迪之死最明顯地表現了這一點。德國農婦愛上法國軍官也無違於愛國主義原則,她的丈夫和兄弟固然死在法國人槍口下,但熱愛和平、為正義而戰的法國依然是值得愛的。《幻滅》畢竟是法國人拍攝的法國影片。
據說《幻滅》是雷諾阿根據自己的親身經歷拍攝的。這位法國大畫家奧古斯特·雷諾阿的次子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當過飛行員和騎兵軍官,並曾被敵軍俘虜。他同時還摻進了他的戰友殲擊機駕駛員班薩爾的遭遇。班薩爾的飛機被擊落過七次,七次被俘,七次逃出。然而,從影片的內容來看,雷諾阿為了闡明他的「偉大的幻想」,顯然對故事情節作了大量人工的設計。他的親身經歷幫助他在描寫環境(尤其是戰俘營的情景)和設計各個人物的服裝、舉止、發式和語言上,達到了高度的歷史准確性。在影片中他大量運用景深鏡頭以便在十分明確的環境中表現人物,這在當時是具有重大創新意義的,也為40年代後期興起的寫實主義電影潮流樹立了典型。
在《幻滅》中擔任主要角色的馮·斯特勞亨、讓·迦本、比埃爾·弗萊內和馬賽爾·達利奧,都是當時即已蜚聲影壇的優秀演員。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奧地利演員馮·斯特勞亨。斯特勞亨早年移民美國,曾長期在好萊塢任演員、導演,但因其頑強的寫實要求與好萊塢的製造夢幻的方針屢屢發生沖突,最後被逐出了好萊塢。斯特勞亨出身於中產階級家庭,但他對貴族身分極其歆慕,便給自己的名字私添了個代表貴族身分的「馮」,並對外界的誤傳表示默認。也許正是他的這種心理才使他把勞芬斯坦演得如此惟妙惟肖。
本片於1958年在比利時布魯塞爾由26個國家117位電影史家評選為「世界電影12佳作」第5名。法國電影藝術與技術科學院1979年評它為「法國十大佳片」的第2名。
2. 有沒有反映二戰期間敵對二國之間愛情的歐美電影比如德國軍官和法國姑娘~
電影《兵臨城下》符合。
劇情簡介: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斯大林格勒戰役中,蘇軍狙擊手瓦西里百發百中,蘇軍文宣部軍官丹尼洛夫認為,這是宣傳蘇軍軍力的大好機會,於是把這名平實的士兵塑造成一名民族英雄。
這時蘇紅連連敗退,德軍即將攻佔斯大林格勒,於是斯大林親自派赫魯曉夫到斯大林格勒主持大局。
丹尼洛夫成功地塑造出瓦西里的英雄形象,大大提升了全體軍民的士氣,並激發了他們高昂的鬥志。
但是,後來丹尼洛夫卻對他一手塑造出的英雄產生妒意,更糟的是,他們兩人竟然同時愛上在戰場上和男同胞出生入死的一名女軍官坦妮婭。
這時候瓦西里的名號越傳越響,他的威名在德軍陣營中也是人盡皆知,狙擊手康尼少校追殺他,而就在千軍萬馬之中,兩大神槍手展開了一場殊死搏鬥。
(2)法國電影愛上德國軍官擴展閱讀:
角色介紹:
編輯瓦西里·澤索夫:烏拉爾山區的牧羊人,多年的放牧生活練就了瓦西里的好槍法。斯大林格勒保衛戰打響後,瓦西里應征入伍。他一槍斃敵的絕招在不到十天的戰斗里就狙殺了40多名德國兵,一時間「瓦氏神槍。
例無虛發」的神話傳遍整個戰場。然而在之後的幾天,蘇軍的狙擊兵也連連被人槍殺,對方同樣只用一發子彈。真正的對手來了。
塔妮婭:女狙擊兵,瓦西里的愛人。丹尼洛夫:蘇聯文宣部軍官、黨代表,塔妮婭的追求者。
3. 沉靜如海的介紹
《沉靜如海》網路網盤高清資源免費在線觀看
鏈接:https://pan..com/s/1DWEwEfR5GmVxQwpxpyBz2Q
《沉靜如海》是由皮埃爾·布特龍執導,朱莉·德拉姆、邁克爾·加拉布魯、托馬斯·儒阿特主演的戰爭片,影片於2004年10月25日在法國上映。該片改編自法國作家Vercors的同名小說,講述了二戰期間一個法國老人和他的侄女與一個德國軍官愛與恨的故事。
4. 一個德國侵略的電影,德國將軍住在女主家,女主彈了巴赫十二平均律的第一首和第二首。
沉靜如海
法國 劇情/愛情 100分鍾 2004年
《沉靜如海》是一部由Pierre Boutron 執導的法國愛情電影,2004年10月25日正式上映,導演皮埃爾·布特龍。
該片是一部平靜中略帶傷感的電影,講述的是一個發生在二戰時期的故事, 在法國一個小城,進駐了一批德國納粹軍團,全城一片激憤。戰爭的陰影籠罩在這個本不平靜的小城上空,對德國人,法國人是極其仇視的。 一位德國軍官入住在一個法國家庭,這引來不歡迎。原本和睦的家庭,因這位德國人的到來而憂心忡忡。
5. 天花板級的戰爭愛情電影——《沉靜如海》
推薦電影《沉靜如海 Le silence de la mer》
這是一部2004年公映的二戰電影。
爺爺與孫女(鋼琴教師)Jeanne平靜地生活在法國的小鎮上。
二戰的到來,他們的房子被軍隊徵用,並安排給德國軍官Werner居住。他們一直對這個敵軍的軍官非常冷漠,尤其是女主Jeanne,她從來不和軍官說話,即使是在他向他們禮貌地問好。
沒想到,英俊有禮的年輕軍官在一天夜晚回家的時候,不自覺地自言自語與爺孫倆談論起自己的家、以前的生活、音樂等,還透露出他納粹軍服下隱秘的內心世界。
一日,Jeanne發現軍官坐的汽車底部被安裝了炸彈。她實在想不出什麼辦法救軍官,不得不彈奏一曲巴赫的鋼琴曲,Werner很驚訝女主一早彈奏他喜歡的曲子,但曲子是那麼急促。
軍官Werner從音樂中發現了異樣,駐足聆聽,也耽誤了出發的時間……當Werner聽到門口的一聲巨響,這才明白為什麼女主要選擇在一早彈奏這首曲子。。。。。。
此時,兩個來自敵對雙方的年輕男女間早已暗生情愫。
這部片子,因為戰爭與家國仇恨,女主之前一直沒有和男主說過任何一句話,知道影片最後男主要赴俄國前線時,才向男主說了第一句、也是唯一一句話:「永別了!」
眼淚早已濕透女主的臉頰,戰爭的殘酷與人生的離別無處不在,這一切就如沉靜的大海,表面上風平浪靜,但內里早就波濤洶涌,早就隱藏著神秘……
本片根據法國作家Vercors寫於1941的同名小說改編,極好,推薦。
6. 257 沉靜如海
昨天晚上出差任務完成,心裡輕松,先生還在電腦前認真准備第二天的發言內容,我就愜意地靠在床頭找出一個電影欣賞。
沉靜如海是2004年法國比利時的電影,由皮埃爾.布特龍執導,講的是一個二戰期間法國被德國佔領時,一個德國軍官和一個法國少女之間產生的愛情故事。與爺爺相依為命的妮安娜的家被德國軍隊徵用了幾個房間,一個德國軍官住了進來。被侵略者對入侵者的仇恨是自然的,但是德國軍官年輕英俊,文質彬彬,禮貌得體,很有修養,妮安娜漸漸對這位入侵者產生了微妙的情愫。但是雙方的身份卻襪拆讓這份情感變得非常復雜,女孩一直刻意保持一個被侵略者的尊嚴和憤恨,從始至終保持沉默,德國軍官也一直在表達著對妮安娜的好感,即便面對妮安娜和爺爺的無聲抗議。
德國軍官給妮安娜寫了一封信,妮安娜沒有拆開,當軍官晚上外出時,妮安娜偷偷進入軍官的房間,讀了信。她拿起德國軍官的圍巾,放在臉上深深地聞著,又躺在軍官的床上,像是在愛撫著她愛的人。這一段表演感人至深,讓人不禁潸然淚下。
法蘭西人民對德國的反抗是一條暗線,最後妮安娜無意間目睹了法國人放在德國軍官乘的轎車下面的炸葯,經過內心痛苦的掙扎,她彈起了發誓被入侵後便不再彈的鋼琴,吸引了德國軍官,結果使軍官倖免於難。
影片的最後,德國軍官被派往俄羅斯執行新的任務,他向妮安娜和爺爺道別後,女孩淚流滿面地走到車前,說了一聲「再見」……
這部影片情感表達細膩深沉,讓人心裡隱痛不已。想起了色戒及張愛玲的經歷,相比之下,更喜歡這部片子的純凈、干凈。都是讓人感到絕望的愛情,但克制一定比縱情更加深沉深刻。三毛也曾寫過一篇小說,應該是「傾城派畢」。是寫一位在異國他鄉學習的女孩,從西德去東德短暫的停留時遇見一位東德告羨棗的高級軍官,彼此一見傾心,但是仍然在黃昏時忍痛分別,那個分別的場面,我也難以忘懷。
美麗而短暫的愛情,總是痛徹心扉,也是留在心底永遠的傷口。
7. 沉靜如海的劇情簡介
沉靜如海講述了二戰期間一個法國老人和他的侄女與一個德國軍官愛與恨的故事。
鏈接:https://pan..com/s/1EEl2PeD9jg4h4UL3XoF_Tg
在戰爭期間,一個來自德國的軍官和法國少女珍妮之間註定悲劇的愛情。珍妮和爺爺相依為命,在亂世中憑借教鋼琴為生,此時她所居住的法國已經徹底淪陷,街上到處都是德國的軍官,而在某一天,德國人來告訴他們,珍妮逝去的父母的房間將要被德軍徵用,為一位德國軍官提供住處,雖然珍妮十分排斥,但也沒有辦法拒絕。
這位德國軍官第一次進入到這個家的時候,看到的就是珍妮給爺爺彈奏鋼琴的場面,並且軍官的禮貌和修養讓原本對德國人充滿了仇恨的珍妮逐漸丟掉了有色眼鏡,她開始了解這位軍官的內心,知道他內心是非常孤獨的,如同沉靜無聲的大海,但即使如此珍妮和爺爺始終都在保持沉默,日子一天一天過去,軍官開始主動向珍妮吐露自己的內心,兩人也在一天天的相處中互生情愫,但畢竟他們屬於不同的階級和國家,即使明知互相深愛,最終卻無法走到一起。
8. 法國有哪些關於二戰題材的電影值得一看
關於一些二戰題材的法國電影,我給大家推薦以下幾部。
1.《隨心所欲的五月》是一部講述二戰期間,德國納粹入侵法國,加萊海峽小村莊的人們准備逃離故土,躲避戰亂,一個母親帶著兒子逃離的而展開的戰火間的故事。電影一面展現了法國鄉村美麗醉人的景色,另一面展現了與德國納粹的慘無人道。影片中,掉了隊的軍官,在自家酒窖睡過頭的農夫,帶領村民逃亡的村長,以及受盡戰亂之苦的百姓,導演利用不同角度來呈現這段令人心痛的歷史。影片雖然展現了納粹慘無人道的一面,但是影片中的一些小細節還是體現出了在那個戰火燃燒民不聊生的時代人性的光輝依然閃耀。
9. 一部第一次世界大戰的電影講一個脫衣舞娘的愛上一個德國軍官後來被判間諜罪被處決
《瑪塔哈里》。
10. 沉靜如海軍官何時愛上女主
沉靜如海軍官剛見面的時候就愛上女主了。
這部電影主要是講了一個法國少女和德國軍官的故事。眾所周知,二戰期間,法國和德國是敵對國,但是不同於其他描寫戰爭時期盪氣回腸的愛情電影作品,《沉靜如海》里男女主人公在一百分鍾的膠片里,沒有絲毫肢體接觸,有的只是一句對白,而且還只是一個單詞:「再見」。
影片中男女主的感情是通過音樂來一步步拉近的。初見時,她彈的是巴赫《十二平均律》的第一首《C大調前奏曲》,之後,男主角附加了一條旋律,改編成了《聖母頌》。當女主的爺爺讓她彈奏一曲,女主角報出的都是德國的作曲家。
在提到作曲家時,男主可以在提巴赫時微微停頓,暗示著女主角彈奏的樂曲。巴赫的音樂沉靜如海,男女之間的感情沉靜如海。音樂與愛情讓人們看到希望,超越了種族、邪惡與仇恨,人們是因為這些美好的事物而活下來獲得救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