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日本拍過哪些著名的關於二戰的電影
ν :321524
1、筆記本電腦wifi開關未開啟或開啟飛行模式
筆記本電腦一般都有wifi開關,有些會在F1-F12鍵位上,飛行模式開關也會在F1-F12鍵位上,wifi開關也可能是在筆記本周邊的某個實體開關,請打開wifi開關或關閉飛行模式。
2、筆記本電腦無線網卡驅動未安裝
一般重裝系統後的筆記本電腦都不會有無線網卡驅動,這時需要無線網卡驅動才可連接wifi,很多軟體都會有網卡版,如驅動精靈等;或者去官網下載該筆記本電腦專用驅動,通過U盤導入安裝驅動即可。
如果排除以上兩種情況,則很可能是筆記本無線網卡損壞,請先備份數據重裝系統並安裝所有網卡驅動後確認,如果仍無法連接wifi,請更換網卡。
若是WIN7系統,可以雙擊桌面上用戶名的文件夾進入,找到桌面,選擇屬性,點擊位置選項卡,點擊移動,指向其它分區中一個空文件夾即可進行移動,此時所有的文件都會自動移過去。
而若是XP,則只能運行REGEDIT啟動注 冊表編輯器,定位到HKEY_CURRENT_USER\Software\Microsoft\Windows\CurrentVersion\Explorer\User Shell Folders子項,雙擊Desktop鍵值,將其中的數值指向某個文件夾的完整路徑,如D:\Desktop,然後注銷或重啟一下電腦。
Ⅱ 哪裡有《男人的大和號》劇情簡介
《男人的大和》DVD封面《男人們的大和》( 日語原文 男たちの大和 假名 おとこたちのやまと 羅馬字 Otoko-tachi no Yamato 港澳譯名: 世紀戰艦大和號 大陸、台灣譯名:男人們的大和)是一套2005年推出的日本戰爭片。該片的主題圍繞第二次世界大戰中被擊沉的戰艦大和船員,在上映後12天內就己起過一百萬觀眾。該片製片人是角川春樹,導演是佐藤純彌,並根據辺見じゅん的原作而拍攝。
[編輯本段]基本資料
導演 佐藤純彌
監制 製作總指揮:高岩淡
製作:角川春樹
編劇 原作:辺見じゅん
劇本:佐藤純彌
主演 反町隆史、中村獅童、鈴木京香 松山健一、蒼井優、池松壯亮、渡邊大
音樂 久石讓
攝影 阪本善尚
剪接 米田武朗
製作人 Proced by:友渣
角川春樹 Haruki Kadokawa
Noriko Koyanagi ....procer
坂上順 Sunao Sakagami
高岩淡 Tan Takaiwa ....executive procer: Tôei
原創音樂 Original Music:久石讓 Joe Hisaishi
攝影 Cinematography:阪本善尚 Yoshitaka Sakamoto
剪輯 Film Editing:Takero Yoneda
選角導演 Casting:Yasuhiro Fukuoka
美術設計 Art Direction by:Noriyuki Kondo
視覺特效 Visual Effects Supervisor:Koichi Noguchi
副導演/助理導演 Assistant Director:
Tohru Harada ....second unit director
Megumi Sawada ....assistant director/second unit director
Koichiro Yamashita ....assistant director
製片商 東映
發行商 寰宇鐳射錄影有限公司(香港、澳門)
上映日期 日本2005年12月17日
片長 日本145分鍾 香港、澳門144分鍾
產地 日本
語言 日本語
[編輯本段]作品特徵
原作為辺見じゅん的《決定版 男たちの大和》,該作為收集史料、書信,生存者以及遺屬們的證言而整理來的「非創作系小說」。至今以來提到沖繩水上特攻等作戰的日本電影,多半是以司令長官及艦長等軍方上層部為主角的作品居多。本作則主要以水兵與下士官的視點來描寫市井小民所見到的戰爭。又描寫當時市民生活與社會景觀,可以感受作中人們在當時與現代相異的思想下行動。為此,與目前日本戰爭電影那樣主打強調反戰宗旨的特色、在本作中較不易讓人感受到。與其說一味的反戰、更訴求著「絕對不可以忘記因戰爭而死的人們的事」一點。依原作者所言「他們當時是為了國家賣命,而政府卻將之用完即丟,沒有給他們一個交代。」然而,雖然並不明顯的標榜反戰,卻也不是在美化至戰爭。片中隨處可見對艦內的不當懲罰、暴力事件,失去所愛之人的女性們的悲傷之描寫、批判當時日本偏重精神主義的台詞更是俯拾即是、與所謂的大東亞戰爭肯定論分道揚鑣。
[編輯本段]對日本國內的影響
該片在日本的放映有不錯的電影入場率,甚祥局至有部份戲院因座位不足而有觀眾要站著看戲。大部份日本人認為謹告讓這是對參與二戰的日本軍人的認同和歌頌為國犠牲的愛國精神。
日本一橋大學歷史系的吉田裕教授認為該片受日本年輕人熱烈追捧的原因是由於日本年輕人覺得現今社會的繁榮有賴二戰中的日軍,並對他們有所虧欠。由於現今的日本經濟不景氣,日本人轉而從民族主義中尋找安慰,這種現象就是學術界所說的「治療民族主義」。
[編輯本段]對日本鄰國的影響
由於該片的題材是對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的日軍的描寫和贊頌,曾被日本入侵的部分鄰國(中國、韓國、北朝鮮)皆對該片及其反應感到不安。英國的衛報甚至批評該影片太著重於煽情、盲目宣揚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的軍力,和歌頌戰爭,但卻沒有提及為何日本參於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原因、背景,以及為何該艦走上末路的原因。由於該片的觀眾入場率甚高,中國、韓國、北朝鮮為日本軍國主義復辟感到憂慮。
Ⅲ 二戰經典影片幾百架飛機炸沉大和號的電影叫什麼名字
解決方案1:
《男人們的大和號》,百分百准確。
解決方案2:
男人的大和號
戰艦大和
聯合艦隊
求採納
解決方案3:
男人的大和
解決方案4:
<<男人的大和號>>
解決方案5:
<<男人的大和號>>
Ⅳ 求類似2011版聯合艦隊司令長官山本五十六的日本二戰電影
1946-我對青春無悔
1956-二十四隻眼睛
1960-太平洋之嵐
1968-戰後殘酷物語
1968-山本五十六
1970-虎!虎!虎
1970-戰爭與人
1971-血戰沖繩島
1974-望鄉
1976-逝風殘夢
1977-人證
1981-聯合艦隊
1983-日本海大海戰
1984-燃燒的零式戰斗機
1992-落陽
2003-間諜佐爾格
2003-流轉的王妃,最後的皇弟
2004-暴風女神
2004-赤月
2005-男人們的大和號
2006-硫磺島家書
2006-沒有出口的海
2007-吾為君亡
2008-我想成為貝殼
2008-霧之火
2008-最後的早慶戰
日本視角的二戰影片14部
№1:《做人的條件》(《人間的條件》;黑白片;日本):影片很長,包括第1部《純愛篇》(104分鍾)、第2部《激怒篇》(101分鍾)、第3部《戰雲篇》(105分鍾)、第4部《望鄉篇》(75分鍾)、第5部《死的脫出篇》(85分鍾)、第6部《曠野的彷徨篇》(104分鍾)。轉一下網友的影評:「在日本電影史上,稱此作品為反戰電影的代表作之一。影片含義深刻,反映了二戰時期的日本人的沉重的心情,與他們的「良心」形成了種種大問號???講述了那個時代日本人的理想和過失,夢想與幻滅,被迫與真心的集為一身,盡可能的像個人樣活下去的復雜心理。這些被迫作為軍國主義的走狗,時而反抗,時而伸張人道主義,因此立場異常痛苦。與時下日本首相小泉純一郎參拜靖國神社,形成了鮮明的對比。本片曾被選入日本名片200部,並獲1959年電影旬報十佳獎第五名及第十名。」
№2:《望鄉》(日本):《望鄉》的故事並不發生在二戰期間,它是二戰的前奏曲,改編自真人真事。影片公映後在日本反響平平,在中國則引起轟動,巴金等人對其給予了高度評價。作品沒有像其他日本影片那樣強調日本民眾是戰爭的受害者,真正的受害者只有年老孤獨的阿崎婆,而加害者不僅僅是日本政府,也有日本民眾。影片通過「南洋姐」阿崎的故事,對日本社會的冷漠無情進行了批判,還借劇中的某些角色之口諷刺了日軍的侵略行為。據導演所說,「南洋姐」們是日本侵略者的「索引」,她們所到之處,就是日軍後來侵略過的地方!確實,在影片的最後,作家三穀圭子來到了當年「南洋姐」們的墳地前,發現這里已經破舊不堪,盟軍轟炸當地的時候,日軍也屠殺了當地人。此時最令人震撼的場面出現了:「南洋姐」們的墓碑,全部背對著日本……
№3:《虎!虎!虎!》(《偷襲珍珠港》;美國、日本):與前幾年的那部《珍珠港》是改編自同一部小說,兩部影片的區別在於,《虎》截取了當中的軍事線,《珍》截取了當中的愛情線。《虎》以相當客觀的角度去看待這個歷史事件,既非為日軍「招魂」,也非為美軍辯護,而是就事論事、冷眼旁觀,鏡頭不斷地在日軍和美軍之間來回切換。影片高度追求對歷史的還原,以致於在人物塑造上顯得蒼白,敘事嚴謹、詳實,扣除掉一些場面上的BUG,這部影片幾乎可以當歷史片來看待了。
№4:《再見螢火蟲》(《螢火蟲之墓》;動畫片;日本):雖然這是一部「喊冤片」,但還是稱得上經典,故事劇情騙走了不少中國人的眼淚,以致於當初我寫文章批判本片時竟被千夫所指,其中有一個女網友還斥責我說:「難道感動也要分國界嗎?批判日本人,你還不夠格!」,對此,我只能無語。高畑勛導演的作品我一直很喜歡,因為富有思考性,但本片傳達的內容我實在無法苟同,相比之下宮崎駿倒是曾畫過短篇漫畫《中國的天空》歌頌抗戰時的中國空軍。像本片這類強調「日本人也是戰爭的受害者」的作品在日本多的是,看一部就夠了,否則總有一天你同情日本民眾會遠遠大於南京大屠殺中的遇難者。(註:本片的導演是高畑勛,不是宮崎駿)
№5:《人證》(《人性的證明》、《人間的證明》;日本):《望鄉》是二戰的前奏曲,《人證》則是二戰的後遺證。戰後不少日本女性為了過上優越的生活,主動與美軍士兵發生了關系。本片的不少演員都有過和故事相似的經歷,尤其是喬尼的扮演者,他正是《草帽歌》的主唱,作為日本女性與黑人生下的孩子,他處處受到歧視。影片批判了那些一旦成名就掩蓋不光彩過去的人,喬尼千里迢迢到日本尋找媽媽,但媽媽卻為了保住自己的「名節」,竟把他殺害了。本片沒有描繪到日軍的侵略史,但其實作者森村誠一是個正直的作家,他曾寫過《魔窟》、《新人性的證明》等作品抨擊731部隊,日本右翼對他痛恨之極。相比之下導演佐藤純彌則令人不敢恭維,別忘了他後來跑去執導「招魂片」《大和號》!(PS:主題曲《草帽歌》轟動全球,歌詞是一首關於「媽媽」的詩;故事批判了美國警察腐敗的一面,但美國人——包括紐約市長依然大力地協助拍攝,警方表示批判得對,他們需要改進自己)
№6:《流轉的王妃,最後的皇弟》(日本):4集電視電影,改編自溥傑夫婦的自傳。影片投資10億日元,製作期歷時三年,拍攝過程中獲得中國政府和溥傑之女的協助。影片在反映日軍對中國人的傷害上,遠比所謂的「謝罪大作」《赤月》來得直接。滿懷建立中日友好理想的浩遠嫁到中國後,卻發現中國人對待日本人竟是滿腔憤恨,到處是「打倒日本帝國主義」、「日本鬼子滾出去」,而日軍則形同強盜,搶掠中國百姓的財物,還屠殺抗日民眾。本片站在普通老百姓的立場上批判了日軍,對國共兩黨則是述而不評,沒有偏袒誰,但有贊揚周總理。本片屬於想謝罪但對歷史研究不深入的類型,有些觀念很膚淺,這大概與日本人並不熟知二戰史有很大關系。盡管有種種不足,但本片至少正視了日軍的侵略史,在日本「招魂片」頻出的今天已屬難得。而劇組提倡從對方的角度去思考問題的方式,還是很有意義的。
№7:《廣島之戀》(黑白片;法國、日本):觀看本片之前,最好先了解一下相關歷史,不然很難理解當中的一些劇情。在日本從來不缺乏關於原子彈題材的作品,但大多會淪為論證日本人也是受害者的「喊冤片」,不過這部與法國合作拍攝於1959年的影片卻是例外,當年就能夠有如此深刻的反思很不容易。在二戰時期的歐洲,曾與德國軍人發生過性關系的女性會被剪掉頭發,所以女主角的前任丈夫正是一個德國人。影片劇情的不少台詞是以詩歌的方式呈現的,這種類型恐怕很容易引來兩面極端的評價。
№8:《逝風殘夢》(《風雪黃昏》;日本):山口百惠的代表作之一。其實影片只是以二戰為時代背景講述一個愛情悲劇而已,對戰爭本身沒有直接的描繪或批判,當然片子對戰爭還是持否定態度的,多少也有些反思,故事開頭就有一段對話說道:「我們和敵人無怨無仇,但卻要殺死他們,可他們不也有父母和孩子嗎?……這場戰爭是錯誤的」。PS:影片的音樂很不錯~
№9:《二十四隻眼睛(1954版)》(黑白片;日本):注意,這里提到的是1954年的黑白影片,而不是2005年翻拍的彩色版(2005版的簡直拍成了偶像劇,而且在反思上也不痛不癢)。轉一下網友的影評:「嬌小玲瓏的女教師大石擁有「大石」這樣大氣甚至宏偉的姓。大石老師認真教學,關愛她的十二位學生。大石老師面對班上看著她的二十四隻眼睛,發誓要讓它們「永遠閃亮」,但這一誓言被日本侵略亞洲的罪惡戰爭徹底斷送。漁村小學男生被徵召入伍,大部分死於戰爭,活著的也成了瞎眼殘疾者。大石老師的丈夫也命喪戰場。該片改編自日本左翼女作家榮井壺同名長篇小說,人道主義傾向非常鮮明。」
№10:《我對青春無悔》(《無愧於我的青春》;黑白片;日本):黑澤明的作品,拍攝於二戰結束後不久,改編自左翼作家久板榮二郎的同名小說。故事以京都大學教授龍川事件和德國紅色間諜佐爾格事件為原型,講述女主角幸枝嫁給反戰作家野毛後的種種遭遇,野毛因發表反對法西斯侵略戰爭的言論被檢察官逮捕結果屈死獄中,幸枝和野毛的家人從此被視為「賣國賊」,不但成天遭受眾人的白眼,幾經辛苦種植的田地也被「愛國人士」糟蹋得面目全非……終於熬到了1945年日本投降,面對曾經受到的種種不白之冤,幸枝並不感到後悔,因為附近的墳墓里躺著野毛……
№11:《動盪的昭和史·軍閥》(日本):東京英機的漂亮話與戰場的慘烈形成強烈的對比,新井記者決意告訴國民戰爭的真相,正當人們為新井的義舉所感動時,卻有人跑出來這樣斥責他:「新聞記者,戰爭初期你們講過些什麼?!什麼『皇軍無敵』啊,什麼『聖戰』啊、『萬歲』啊,什麼消滅美英鬼子……說這些話的是哪些傢伙?促使日本好戰正是你們這幫傢伙!打了勝仗,你們就歌頌東條,又吹又捧;打了敗仗,就把罪責都往東條身上推,難道你們就沒有責任嗎?!你們在報上寫:『打不勝的仗就應該停下來』,看你們說得多好聽哪!那麼,打得勝的仗,就應該打嗎?你們號召『聖戰,聖戰……』把日本搞得支離破碎……所有認為戰爭該打的人,全都該處以死刑!死刑!!」(中文版由上譯配音)
№12:《沒有出口的海》(日本):影片本身不帶明顯的政治傾向,屬於「述而不評」的類型,導演只不過用平靜的鏡頭說明了那個時代發生了那些事,而沒去論辯論其中的是非,對日軍的行為既不鼓吹,也不辯護,正如主人公父親所問的:「國家是什麼?」。士兵們出征前常唱為國效力的歌曲,出征後卻常唱想念故鄉的歌曲,而熱愛打棒球的主人公在最後所說的那段話富有反思色彩:「你見到過敵人的樣子嗎?我們老說『敵人、敵人』,可是,就算是美國的水兵也是喜歡打棒球的,有家庭和戀人的人,也大有人在。撞沉敵艦,也就是那麼一回事啊……」主人公臨終前想到的,不再是所謂的「為國盡忠」,而是大自然的美麗……
№13:《一盤沒有下完的棋》(中國、日本):中國對日本總是要比對國民黨來得寬容,80年代初,正當中國許多影視作品對國民黨的塑造還停留在戴歪帽的小丑形象上時,對日本人則已經開始日趨客觀化。這部由中日合拍的作品稱得上是一部兩國人民的「歷史教科書」,雙方都可以用它來自我反思。本片導演佐藤純彌還執導過宣傳中國文化的《敦煌》、高倉健主演的《追捕》、以及日本反戰作家森村誠一的作品《人證》等,但左藤也曾跑去執導過「招魂片」《大和號》,日本有不少導演和演員既參與過反思片,同時也參與過招魂片,而反思片和招魂片在日本都有叫好又叫座的機會,原因究竟是為什麼呢?
№14:《硫磺島家書》(《硫磺島來信》;美國、日本):很多人認為《父輩的旗幟》不如本片來得「好看」,對此我不以為然,論反思性,《家書》不如《旗幟》。正如導演所說,他拍《家書》並非為了討好日本人,而是嘗試著從日軍的角度去看待問題,這個出發點是好的,但導演始終不是日本人,看待問題多少有些片面、甚至是一廂情願。我很反感影片為了突出日軍的「人性化」,而有意無意地忽略一些事實,栗林忠道曾在中國進行掃盪,壞事干盡,但影片只是展現了栗林作為軍人「英勇」的一面。《家書》終究只是一部視野狹隘的商業片而已,要說沒有一點反思倒也冤枉,但遠遠不如同一類型的《決戰斯大林格勒》和《血戰阿拉曼》,也不如姐妹篇《父輩的旗幟》,更不如《細細的紅線》。
Ⅳ 關於電影男人們的大和號
《大和號》 日本年輕人看後嚮往戰爭
在腥風血雨的戰場上,日本士兵身穿襤褸的軍服,聲嘶力竭地嚎叫著……
畫面營造的悲愴氣氛、強烈的視覺沖擊,一下就把觀眾拉到了60年前。連日來,這樣的鏡頭時常出現在日本電視中。這是為了配合影片《男人們的「大和」》(以下簡稱《大和號》)拍攝的宣傳片。投巨資拍攝的《大和號》場面宏大,渲染悲情,吸引了不少青年人的目光;同時,這部影片宣揚「犧牲」精神,表現「視死如歸」的氣概,令鄰國深感憂心。
吸引不少年輕人
由於上映前宣傳力度大,當紅演員加盟,《大和號》12月17日上映當日就取得不俗的票房成績。據日本《中日體育》報道,這部電影在日本的324家電影院同時上映,有12萬多人觀看。有些年輕人深夜排隊等候入場。有的地方座位不夠,一些觀眾就站著看。這部電影可能創日本今年電影票房的記錄。《大和號》的製片人角川春樹發出豪語,力爭通過這部電影把1000萬日本人拉進電影院。
日「大和」號戰艦 資料圖片
「大和」憑什麼吸引觀眾?
《大和號》是為紀念二戰結束60周年拍攝的,講的是「大和」號戰艦的故事。據記載,「大和」號戰艦1941年12月完工,隨即編入日本海軍聯合艦隊序列。這艘戰艦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戰艦,火力配置極強,還有裝甲厚、防護能力強等特點。從完工之日起,「大和」號戰艦就成為日本軍國主義的一大戰爭工具。1945年4月7日,象徵日本「帝國精神」的「大和」號被美國海軍擊沉於西太平洋,隨艦的3000多名官兵也葬身海底。
不究根源 只講「犧牲」
《大和號》放映前已有爭論。日本有人一直試圖否認其侵略歷史,因此涉及二戰的題材更加引人注意。影片放映後,有人認為電影沒有宣揚軍國主義,
表現的只是戰爭悲情,贊揚的是「犧牲」精神,與以往不同。
但中韓等國的輿論則認為,影片大打感情牌,使用更為隱蔽的表現手法,通過表現日本人所謂的「視死如歸」氣概,為當年的侵略戰爭張目。「大和」號是侵略戰爭的工具,對亞洲其他國家而言,這部影片只能勾起人們對戰爭的痛苦回憶。《大和號》幾乎沒有提到戰爭的原因,以及那些導致悲劇性命運的事件,只截取一個歷史片段宣揚「犧牲」,曲解了「犧牲」的真正含義。
戰爭題材熱讓人擔心
日本以二戰為題材的電影、書籍不斷上市,而且在日本越來越受歡迎。《大和號》就是其中的代表,並把這種題材推向前所未有的高潮。
上了年紀的日本人受過戰爭的苦難,經歷過戰後復興的艱難,戰爭題材的作品對他們影響有限。由於日本在二戰中扮演的角色不光彩,戰後很長時間日
本人對戰爭題材諱莫如深。但上世紀80年代以後,這種情況有所改變。最早帶右傾色彩的電影是《自尊》,該片因暗示甲級戰犯也有尊嚴而遭到指責,但它的影響遠不及《大和號》。
正視歷史的人對日本的戰爭題材熱感到擔心。《大和號》對青少年的影響比較大。現在,很多網站推出類似「大和號戰士」培養計劃,還有「大和迷」網頁、軍艦網頁等。有人說,看了《大和號》很害怕,不知道為什麼有那麼多人喜歡它?看了這部電影,不少年輕人的腦海中產生了嚮往戰爭、嚮往為國捐軀的「豪情」,這是最可怕之處
Ⅵ 有一部電影是講 二戰時期 日本的戰列艦「大和號」沉沒的 叫什麼名誰知道告訴下,謝謝!!
「男人們的大和號」 主演:蒼井優 池松壯亮 松山健一
Ⅶ 大和號戰列艦開進舊金山是什麼電影
電視劇《高堡奇人》。該劇該劇根據菲利普迪克原著小說改編而成,講述漢斯和腳盆雞打贏了二戰,燈塔國被漢斯和腳盆雞統治,而一個被稱作「高堡奇人」的人卻用影像描繪另一番完全不同的景象。
Ⅷ 日本的二戰電視劇或電影,要有字幕的.....
《男人的大和》講大和號戰艦的,
《吾為君亡》神風敢死隊
《盛夏獵戶座》潛艇戰的
《山本五十六》傳記片
《太平洋之翼》
Ⅸ 有一部電影是講 二戰時期 日本的戰列艦「大和號」沉沒的 叫什麼名誰知道告訴下,謝謝!!
這部電影是《男人們的大和》。
《男人們的大和》是由日本東映映畫製作、發行的145分鍾戰爭影片。該片由佐藤純彌編劇、執導,反町隆史、中村獅童、鈴木京香、松山健一、長島一茂等主演,於2005年12日17日在日本上映。
該片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60周年的紀念作,圍繞第二次世界大戰中被擊沉的戰艦「大和號」及其船員,講述了一個關於軍國主義夢想、信仰破滅的時代故事。
(9)二戰片曰本大和號電影擴展閱讀:
劇情簡介
第二次世界大戰太平洋戰爭中後期,日軍噸位最大、戰鬥力最強的戰列艦「大和」號被美軍擊沉葬身海底。這是一場與美軍大批艦載機群決一死戰的悲壯之戰,也是三千餘名年輕士兵守衛這艘代表著大日本帝國象徵與希望的最後戰役。
海軍特別少年兵神尾克己懷著對大和號滿心的憧憬,踏上了這艘超弩級戰列艦的甲板。神尾忍受著艦上嚴酷的訓練,終於迎來了他的第一次實戰——萊特灣大海戰。
然而聯合艦隊事實上已經土崩瓦解,最終在沖繩戰役中,戰列艦上三千餘名船員們與大和號同歸於盡。
Ⅹ 日本拍的二戰電影
1、少年H
《少年H》是由降旗康男執導,水谷豐、伊藤蘭、吉岡龍輝等人主演的劇情片。影片以二戰中的兵庫縣神戶市為舞台,講述了人稱「H」的少年妹尾肇,在戰火紛飛的年代上演的一段歡樂、淚水、勇氣相互交織的故事。該片於2013年8月10日在日本上映。
2、阿基米德之戰
《阿基米德大戰》是山崎貴執導,菅田將暉主演的劇情電影,於2019年7月26日上映。
該片根據三田紀房的同名漫畫改編,講述了二戰期間,被稱為「日本阿基米德」的天才數學家櫂直發現了日本海軍造艦計劃中隱藏的陰謀,決心糾正國家機器中的不正之風的故事
3、永遠的0
《永遠的0》是由山崎貴執導,岡田准一,井上真央,三浦春馬,濱田岳岡等聯袂主演的一部日本戰爭劇情片。
該片中時空在太平洋戰爭與現代社會間交替,主要講述了有志青年佐伯健太郎對祖父生前戰友進行探訪追憶,以及探尋戰死的祖父宮部久藏的過去的經歷的故事。該影片於2013年12月21日在日本上映。並於2015年在第38屆日本電影學院獎中榮獲包括最佳影片在內的八項大獎。
4、一封明信片
《一封明信片》是由日本發行的114分鍾劇情電影。該片由新藤兼人編劇、執導,豐川悅司、大竹忍、柄本明、大杉漣、六平直政等主演,於2011年8月6日在日本上映。
該片是導演新藤兼人根據自己的真實經歷創作,講述了一個士兵的死亡,帶給家庭崩潰與重生的故事
5、聯合艦隊司令長官:山本五十六
《聯合艦隊司令長官:山本五十六》是由日本東映映畫製作發行的141分鍾傳記影片。該片由成島出執導,役所廣司主演,玉木宏、瀨戶朝香、香川照之、田中麗奈等共演,於2011年12月23日在日本上映。該片以二戰時期為背景,講述了「反戰」軍官山本五十六在處理珍珠港事件上的苦惱,以及想方設法盡早結束戰爭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