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二戰蘇制武器裝備
步槍應該是MOSIN-NAGANT(莫辛納甘)
步槍
步槍,也稱為「來復槍」(Rifle),是步兵最基本的武器裝備,也是熱兵器時代最基本、使用壽命最長的一種兵器,從13世紀末的火槍算起,已有600多年的歷史,至今仍然活躍在戰爭舞台上。
二戰期間,蘇聯紅軍手中的各式步槍,多為M1891「莫辛」步槍的各種改進型。一看這型號你就會想到,敢情這些步槍的「老祖宗」還是100多年前的產物。一點不假。謝爾蓋·莫辛上校是沙俄時代的著名槍械設計師,他所設計的步槍經比利時人納干改進彈倉後,成為著名的「莫辛-納干」步槍。
在M1891「莫辛」步槍的各種改進型中,最享有盛名的當屬M1891/30「莫辛」步槍,1930年4月28日被批准為蘇聯紅軍步兵的制式步槍。該槍口徑為7.62毫米,全長1232毫米,槍身729毫米,槍重4千克,彈倉裝5發彈。1939年2月26日,又改裝成M1938式騎槍(卡賓槍),主要是縮短槍的長度,槍全長為1016毫米,槍身508毫米。這種槍主要提供給騎兵、通訊兵、炮兵等特種兵使用。
蘇聯紅軍還重視狙擊步槍的生產。1937年起,在M1891「莫辛」步槍的基礎上,研製出多種狙擊步槍,包括:帶PE瞄準鏡的狙擊步槍、帶VP瞄準鏡的狙擊步槍、帶PU瞄準鏡的狙擊步槍等。瞄準鏡的倍率為4倍或3.5倍。有的狙擊步槍還加裝了消聲器,以利於隱蔽自身。
此外,根據「戰時租借法」,蘇軍還得到大量的英國NO.4Mk.1型步槍(全長1190毫米)和美國的M1903A1型步槍(全長1100毫米)。
這樣算下來,在二戰期間,紅軍戰士共有8種步槍(包括狙擊步槍),不利於備件的供應和維護保養。於是,蘇聯人於1944年研製出M1944年式步騎槍。這種步騎槍和M1891/30「莫辛」步槍相比,在射程和射擊精度上都有明顯提高。M1944年式步騎槍的口徑為7.62毫米,槍全長1016毫米(刺刀折疊時)/1327毫米(刺刀展開時),槍重4千克,彈倉容量5發,子彈初速820米/秒,戰斗射速8~10發/分,有效射程400米,用弧形表尺和準星瞄準,裝有四棱錐形刺刀。這種步騎槍的優點是射擊精度較高、故障少,刺刀剛度大;缺點是全槍重量大、戰斗射速低,二戰之後逐漸被淘汰。我國於1953年曾仿製這種步騎槍,研製出1953年式7.62毫米騎槍。
[轉自鐵血社區http://bbs.tiexue.net/]
整個二戰期間,蘇聯共製造出了1200多萬支各類步槍,成為裝備數量最多的兵器之一。
「莫辛」PK「三八大蓋」
說起步槍,不能不提到中年人以上盡人皆知的「三八大蓋」。三八大蓋,是日本「三八」式步槍的俗稱。它是二戰期間日本鬼子兵的制式步兵武器,也是八路軍的主要武器之一。當然,這些「三八大蓋」是從小日本那裡繳獲來的。那麼,讓「莫辛」步槍和「三八大蓋」比試比試,誰更厲害些呢?www.d7zw.com
先來介紹一下「三八大蓋」的性能數據吧!「三八」式步槍口徑6.5毫米,槍全長1275毫米(不連刺刀),全重4.2千克,子彈初速732米/秒,有效射程460米(一說600米),表尺射程2400米,彈倉容量5發。www.zxqikan.cn
總的來看,這兩種步槍在槍全重、槍全長、子彈初速、彈倉容量、單發射擊等方面基本相同或相差無幾。應當說,基本上是一個檔次上的。但是,在有效射程上,「三八」式要優於「莫辛」步槍。也就是說,在遠距離殺傷能力上,「三八」式占優。在刺刀的使用上,「莫辛」步槍為折疊式,容易展開,而「三八」式步槍則要將刺刀取下再套到槍管上,上刺刀不如「莫辛」步槍方便。
半自動步槍
[轉自鐵血社區http://bbs.tiexue.net/]
這里所說的「半自動步槍」,是指子彈能自動裝填並自動待擊,但不能自己發射的步槍。即在射擊的過程中,必須先松開扳機,然後再扣扳機,才能發射下一發彈,也稱為自動裝填步槍。
二戰期間,蘇聯人很重視半自動步槍的研製。斯大林曾多次說過:「一支半自動步槍的火力等於10支單發步槍」。不過,蘇聯人民國防委員會的負責人卻「反對裝備自動武器,堅持使用1891年式『莫辛-納干』單發步槍」(斯大林語),這令斯大林很惱火。蘇聯軍方高層人士的意見相左,自然對二戰期間蘇聯半自動步槍的研製有不利的影響。但是,戰爭的需求,還是使半自動步槍的研製取得一定的成就。最突出的代表便是「托卡列夫」SVT38/40半自動步槍。
早在上世紀30年代初期,蘇聯的槍械設計師托卡列夫、西蒙諾夫、格爾西尼戈夫等人便設計出多種半自動步槍。其中,西蒙諾夫設計的AVS36型半自動步槍在1936~1938年間共生產了65800支,在1939年的蘇芬戰爭中曾使用過。由於這種半自動步槍使用復雜,故障頻頻,未能繼續生產下去。1938年,托卡列夫設計的SVT38式半自動步槍問世。1939年2月,蘇軍決定採用SVT38式半自動步槍,此事遭到西蒙諾夫的「強烈抗議」。1939年7月,斯大林出面裁定:「托卡列夫」SVT38式半自動步槍正式生產。這才總算平息了一場「槍王之間的口水之戰」。
「托卡列夫」SVT38式半自動步槍也曾用於蘇芬戰爭。實戰中也暴露出SVT38可靠性差等不少缺點。托卡列夫對該槍進行了改進,不久又研製出改進型的SVT40式半自動步槍。
SVT40半自動步槍全長1222毫米,重量3.89千克,口徑7.62毫米,彈倉容量10發,樣槍的實彈射擊效果相當不錯,於是,蘇聯國防委員會決定立即投產。但是,部隊大量使用後故障頻發,官兵反映強烈。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原來,SVT40半自動步槍的樣槍雖好,但沒有經過大量的部隊試驗,大量生產後,可靠性差的弱點便暴露出來了。其實,在半自動步槍的定型會上,就有人提議採用西蒙諾夫設計的半自動步槍。但是,由於托卡列夫的名氣大,是「大腕」,一些人士不假思索地站在了托卡列夫一邊,加上又有斯大林的支持,托氏的樣槍很順利地獲得通過。戰爭是檢驗武器最好的試金石,實戰表明,托卡列夫的SVT40半自動步槍並不是一個成功的設計,這樣,它雖然也生產了一二百萬支,但最終於1942年便停止生產。
手榴彈和火焰噴射器
[轉自鐵血社區http://bbs.tiexue.net/]
手榴彈和火焰噴射器是步兵的輔助武器,但也是不可或缺的武器,尤其是手榴彈。早在1904~1905年的日俄戰爭中,俄國士兵就大量使用了手榴彈,效果顯著,對推動手榴彈的發展起到重要作用。一戰期間,各國的士兵普遍使用了手榴彈,成為攻擊塹壕內敵人的有效武器。到了二戰期間,蘇軍士兵使用的手榴彈有好幾種,除了有殺傷人員的手榴彈外,還製成了反坦克手榴彈(也稱反坦克手雷)。其中,反坦克手榴彈多採用聚能破甲戰斗部,有的還可以用「莫辛-納干」步槍的空包彈來發射,射程可達60米。二戰中蘇軍使用的最後一種反坦克手榴彈是RPG1943年式反坦克手榴彈,全長近30厘米,為破甲戰斗部,可破甲75毫米厚。
二戰中蘇軍使用的火焰噴射器有ROKS-2型和ROKS-3型兩種火焰噴射器。其中,ROKS-2型火焰噴射器全重22千克,由一名士兵背負還是蠻重的,裝燃油9升,靠壓縮空氣使燃料噴出,射程可達36.5~45米,持續時間達6~8秒。ROKS-3型裝10.5升燃料,噴射距離達35米。火焰噴射器成為對付明碉暗堡中敵人的利器。不過,蘇聯紅軍更大量使用的還是噴火坦克。
2. 關於前蘇聯狙擊手瓦西里的故事
瓦西里出生於耶勒寧斯科耶(又稱為亞列寧斯科亞),於烏拉山脈長大。瓦西里的姓氏「扎伊采夫」這個名字在俄語與"野兔"有相近的意思(同字根)。在前往斯大林格勒前,服役於蘇聯海軍擔任岸勤人員,直到他從報章雜志得知斯大林格勒戰役的慘烈之後,就自願加入這一場有史以來最殘酷的會戰。瓦西里被分派到蘇聯陸軍第62軍第284步兵師第1047團(1047th Rifle Regiment of the 284th Rifle Division of the 62nd Army)。 瓦西里
由於瓦西里在斯大林格勒戰役中成名,所以俄國人在斯大林格勒的拉祖爾化學工廠(Lazur chemical works)成立狙擊學校並由他親自負責訓練。由於扎伊采夫的姓氏涵義的關系,因此所開辦的狙擊手學校訓練出的學生又被昵稱為「小兔兔」("Zaichata";瓦西里當然就是那隻「老兔子」了!)。在安東尼.畢佛(Antony Beevor,前英國第11輕騎兵中隊軍官,現任歷史學家)所著的"斯大林格勒"中,畢佛認為在拉祖爾化工廠所開辦的學校正是第62軍以及蘇聯陸軍的"狙擊手運動"的濫觴,部隊之間開始舉辦訓練營並且宣揚狙擊法則,以大鍋炒的方式為訓練原則,學員與官兵們熱烈地彼此互相交換關於狙擊技巧與戰術的想法以及原則等。 根據一項估計,柴老兔一手帶大的柴小兔崽子們,一共造成超過三千個軸心國官兵的慘重死傷。 瓦西里服役至1943年1月,眼睛因為地雷炸傷而退役,之後他由維拉米爾·費拉托夫(Vladimir Filatov)教授照顧,並且治療他的眼睛。瓦西里最後重返戰場,並且參加德涅斯特河戰役,當時已經官拜上尉了。 戰後瓦西里造訪柏林,並與軍中同袍們相見。同袍們贈送一把新的狙擊槍給他,上面刻著:「敬蘇聯英雄瓦西里·扎伊采夫,在斯大林格勒殺死了超過300個法西斯份子。」 ("To the Hero of the Soviet Union Zaytsev Vasily, who buried in Stalingrad more than 300 fascists.";目前這把槍保存在伏爾加格勒博物館中的斯大林格勒戰役區)。之後瓦西里便在基輔經營工廠,一直到去世前都住在基輔,享年76歲。
背景
論戰績,蘇聯英雄、功勛狙擊手扎依采夫並不那麼顯赫,總共消滅二百五十名敵人。而二戰中消滅三百名以上敵人的狙擊手在蘇軍中就有二十多人。然而扎依采夫在軍史學家眼中聲譽最高,這不僅是因為他為狙擊學的發展作出了貢獻,而且是由於他戰勝了德軍最著名的狙擊手之王科寧斯。 一九四二年秋,蘇軍的狙擊兵們在斯大林格勒防禦戰中大顯神威,令德軍吃足了苦頭。軍事記者們更使六十二集團軍二八四步兵師一○四七團的狙擊手扎依采夫准尉名聲大噪--他曾在十天內擊斃四十二名德軍士兵。 希特勒的將軍們決定拔掉這顆釘子,德軍第六集團軍司令部要求將德軍的王牌狙擊手調來斯大林格勒前線專門對付扎依采夫。重任落在了德軍柏林狙擊兵學校校長科寧斯上校的肩上。從柏林飛抵前線的科寧斯率先開始行動。他打死了兩名蘇軍狙擊手--每個都是一發命中。 這是決斗的挑戰書。科寧斯以行動宣告了他的到來。接下來,雙方都在為這場決戰進行准備。前線一片寂靜,只有零星的炮聲和飛機轟炸聲偶爾響起,此外,連狙擊手們的槍聲也似乎銷聲匿跡了。這段時間,扎依采夫和夥伴庫利科夫研究了從馬馬耶夫高地到「紅十月」工廠這一段前線,標下了所有的地形、地物:瓦礫成堆的街道,樓房的斷壁殘垣,折斷的柱子,被焚毀的汽車……有上千個德國狙擊手可藏身的埋伏點。扎依采夫清楚,科寧斯就躲在其中一處。
科寧斯在哪
一天,德國槍手擊碎了莫羅佐夫中士狙擊步槍上的光學瞄準鏡,擊傷了另一名狙擊手沙依金中士。莫羅佐夫和沙依金兩人都是有經驗的射手,他們經常在最困難的決斗中獲勝。毫無疑問,他們這次遇到了最強勁的對手。 緊張的對峙已經持續了兩天。 第三天。從早晨起,城市上空炮聲不斷,戰線上熱鬧起來,狙擊手們伏身掩體,眼不離光學瞄準鏡,不間斷地監視著前方發生的一切。政治指導員達尼洛夫也不甘寂寞,一大早就鑽進狙擊手的掩蔽部觀戰。太陽升起後,達尼洛夫好像忽然看見了什麼,他興奮地跪起身來喊:「他在那兒!」他的話音未落,德國槍手迅速做出反應--一槍擊中正在做手勢的達尼洛夫的肩膀。科寧斯沒有打達尼洛夫的頭部,他希望扎依采夫跳起來救助受傷的戰友,從而暴露自己。達尼洛夫尖叫著倒在地上。扎依采夫紋絲未動,他仍眼望前方,心裡琢磨射擊來自何處。科寧斯再沒開槍,他沉默著,任憑蘇軍衛生兵帶著擔架爬過瓦礫匆匆忙忙把達尼洛夫放上擔架抬走。
發現敵巢穴
扎依采夫拿起望遠鏡觀察,一塊斜支在牆角的鋼板引起他的注意。鋼板上亂放著一些碎磚頭,它位於德軍防線的前方。站在敵人的角度考慮,狙擊點設在哪裡最好呢?鋼板下是否被挖成了掩體,敵人的槍手晝伏夜出?扎依采夫默默地思索著。對,科寧斯上校就在那塊鋼板下。鋼板下就是德國槍手絕妙的巢穴。扎依采夫把槍口瞄準鋼板下的暗點。既然狙擊陣地被指導員暴露了,科寧斯判斷蘇軍狙擊手會變換陣地。在這種情況下,有任何動靜,德國人都會開槍射擊。扎依采夫把一隻手套套在一塊木板上舉過頂。科寧斯一槍將其擊穿。「啊哈,終於上鉤了,惡棍。」 扎依采夫察看了被擊穿的手套:不偏不斜,直接命中。這就是說子彈來自正前方,德軍的王牌槍手就藏在鋼板之下。現在應當把他引出來。怎麼引?變換陣地,明天從另一個方向收拾他。 次日早晨,秋天的陽光穿過城市廢墟從德國人背後照射在狙擊手們的臉上。扎依采夫決定等過了上午再行動,因為瞄準鏡的反光可能會把位置暴露給德國人。午後,蘇聯狙擊兵的步槍已處於背光位置,而科寧斯的陣地則暴露在直射陽光之下。鋼板邊上有一個東西在閃光。是一塊破玻璃片,還是敵人槍上的瞄準鏡?是採取決定性步驟的時候了。
狙擊王被擊斃
庫利科夫小心翼翼地把頭盔稍稍向上舉起。而扎依采夫集中全部注意力瞄準鋼板下的暗點。計謀成功了。科寧斯沉不住氣了。他大概打算早點結束決斗。隨著一聲槍響,庫利科夫順勢將身子一挺,大叫一聲倒下去…… 此刻德國王牌槍手科寧斯有些忘形,從鐵板下探出半個腦袋窺視。等待已久的時機到來了,扎依采夫迅速扣動了扳機。這是他四天來射出的唯一一顆子彈。這顆子彈擊中德國頭號槍手的前額,穿過後腦勺和頭盔飛出。天黑後,蘇軍二八四步兵師的部隊開始進攻。在戰斗熾烈時刻,扎依采夫和庫利科夫從鐵板下拖出被擊斃的德國槍手的屍體,搜出死者身上的證件。證件表明被擊斃者正是赫赫有名的德軍常勝槍手科寧斯上校。
2006年1月31日,瓦西里·扎伊采夫的遺體以隆重的軍禮被重新遷葬到馬馬耶夫崗(Mamayev Kurgan)。由於瓦西里的遺願是希望將他的遺體埋在斯大林格勒戰役紀念碑下,所以他的的棺木被埋葬在紀念碑旁;碑上則寫著瓦西里的名言:「我們沒有任何撤退的餘地。」(事實上該語出自赫魯曉夫,就是擔任斯大林格勒戰役的總委,"political commissar"。)
德軍士兵海恩茲·托爾伐特(Heinz Thorvald)的步槍瞄準鏡,據傳是柴瑟夫最寶貝的戰利品,目前展示在莫斯科的陸軍博物館,不過這整個故事並沒有被確認,因為所有的蘇聯軍事報告也皆未提及。 瓦西里的自傳《Notes of a Sniper》中提到他在斯大林格勒戰役中其實遭遇的對手應該是「海恩茲.托爾伐特」,瓦西里是依據從被擊斃的屍首上所搜出的身分證明文件而得知。這個名字後來由一位名為「大衛.羅賓斯」(David L. Robbins)的作家用在1999年出版的小說"老鼠之戰"(War of the Rats)中出現,羅賓斯稱托爾伐特是一位黨衛隊的上校,而且還是位於德國佐森(Zossen)國防軍狙擊學校的總教官。 馬豪斯·海茨瑙亞(Matthäus Hetzenauer),國防軍狙擊冠軍。歷史學家曾經不斷質疑這個似乎虛構的高手是否真的存在,不過下面的幾個理由臆測出歷史上從無此人過: 沒有紀錄能指出黨衛軍曾經參加過斯大林格勒會戰. 黨衛軍本身的狙擊手人數屈指可數,而且黨衛軍戰功並不將狙擊視為重要考核,所以放冷槍其實是國防軍的粗活。 不會有哪個狙擊手會身居要津官至上校(Standartenführer),身為狙擊手就是被指望來幫忙扭轉戰況的,帶頭指揮往前沖鋒陷陣與躲起來放冷槍是完全互相悖逆不可能一起實現的。 即便到了戰爭末期,有明文記載德軍第一名黑白無常君也不過是個21歲的"二兵"(Gefreiter),叫做"馬豪斯·海茨瑙亞(Matthäus Hetzenauer),一共345人命喪他的右手食指下,根本還不到科尼希的"擊斃超過400人"的紀錄。 斯大林格勒戰役為前蘇聯抵抗當時德軍的進攻畫下了時代的轉捩點,在異常艱苦的狀況下,前蘇聯的政宣文工為了保持龐大部隊的戰斗精神,本來就會捏造充斥著一堆謊言來增進部隊士氣,尤其當時戰況在如此不明朗也不樂觀的情形下。
附記
費奧多·歐克洛普科夫(Fyodor Okhlopkov),蘇維埃英雄以及列寧勛章得主。1942年9月13日,德國第六軍與前蘇聯第62軍在馬馬耶夫崗打響斯大林會戰。該高地僅有102米高,但是可俯瞰全市,因此該高地的爭奪戰激烈程度可想而知!!不過據記載,馬馬耶夫崗盡管被俄軍布置溝壕如犬牙交錯,鐵絲絆網夾雜地雷,有固若金湯樣,然而還是在德軍的猛攻下,一天之內就失陷了。 其實"老鼠之戰"本身並非大衛·羅賓斯命名,其典故出自該戰役中自嘲自諷的德軍官兵,說這是"wir haben einen Krieg der Ratten.",因為兩軍交戰激烈程度僅有一牆之隔,連對方的呼吸聲都清楚可聞。德國官兵還說,"就算佔領了廚房還有客廳要打上一場"(wir haben einen anderen Krieg, zum des lebenden Raumes herunterzunehmen, sogar, das wir bereits die Küche besetzten.)。 就以二次世界大戰時期而言,蘇俄以其人口數量比例而產生造就了許多知名的狙擊手,其中很多人都以龐大的殺人數字成名。例如蘇聯陸軍狙擊排行榜的狀元,隸屬第4步兵師的米海爾·伊爾伊奇·蘇可夫(Mihail Ilyich Surkov, 4th rifle division)就以702人領先第二名隸屬第259步兵團的瓦西里·科瓦強禔拉澤(Vasiliy Shalvovich Kvachantiradze, 259th rifle regiment)534人,以及第三名隸屬第1122步兵團的伊凡·希多倫科(Ivan Sidorenko)500人。因此,有人指出瓦西里的事跡並沒有什麼獨特的,因為還有其他49位蘇聯狙擊手的成績排在扎伊采夫前面。 蘇聯狙擊手排行榜中最特別的是第八名的費奧多·歐克洛普科夫(Fyodor Okhlopkov),這一位道道地地的雅庫特人有如他彎弓射大雕的先祖一樣(西元13世紀時雅庫特族與蒙古一起被成吉思汗統一),如果連他在冬季戰爭中的戰績一起計算,一共是541人(也有一說是429人)。 雖然說蘇聯狙擊手的戰績輝煌,不過都是經過為了振奮士氣的政工文宣戰報所報道的,本來就有誇大的嫌疑;更諷刺的是有的狙擊手擊殺確認是「依據理論上」來認定的。 目前狙擊手的成績認定中,盡管有所爭議,然而席摩·海赫的紀錄依舊有可信度,費奧多·歐克洛普科夫的紀錄沒有傳出過爭議;至於本篇的主人翁瓦西里,一樣也是貨真價實。
3. 請問,在二戰中,蘇軍T34坦克的詳細數據。
T-34坦克是哈爾科夫共產國際工廠著名設計師科什金的傑作。塔西諾夫為T-34設計了車身,採用了革命性的斜面裝甲,大大提高了防護能力。 T-34坦克不僅繼承了БТ坦克優秀的機動性能,而且火力和防護能力有極大的飛躍。優異表現也壓倒了KV-1坦克。在T-34坦克尚未完成樣車之前,蘇聯領導層就決定同意用T-34裝備蘇聯紅軍。1940年1月底,首批坦克駛離哈爾科夫的工廠生產線,被命名為T-34/76 Model1940型(T-34/76A)。2月初,2輛T-34在進行哈爾科夫-莫斯科-斯摩棱斯克-基輔-哈爾科夫的長途行駛試驗中,給在莫斯科紅場觀摩試驗的斯大林留下深刻印象。科什金因患肺炎於當年9月26日病逝,最終沒有看到絕筆之作T-34的精彩表現。他的助手莫羅佐夫接替了他,T-34坦克於1940年6月完成生產圖紙,隨即投入大批量生產。T-34坦克具備出色的防彈外形,強大的火力和良好的機動能力,特別是擁有無與倫比的可靠性,易於大批量生產。 T-34/76A坦克於1940年完成115輛,並將一部分派往芬蘭實戰試驗,但未能來得及參加戰斗。至1941年6月22日德國入侵,蘇聯共完成T-34坦克1225輛,大大超過了同期Ⅳ號坦克的數量。至莫斯科會戰前夕,已有1853輛T-34交付部隊使用。 T-34/76
於1941年6月22日在白俄羅斯格羅德諾首次參戰,在此後一系列戰斗中德軍竟找不到可以與之抗衡的坦克,這就是「T-34危機」,導致了德軍大量坦克的過時,被迫推出更新型的坦克以應付局面。作為應對措施,德國Ⅲ號改裝長身管50mm火炮,Ⅳ號坦克則改裝長身管的75mm火炮,同時都大大加強裝甲,勉強可以對抗T-34/76。同時又開始研製Ⅴ號「黑豹」式(豹式坦克)和Ⅵ號「虎」式,其中「黑豹」坦克明顯效仿T-34的設計思想。
型號
T-34/76型坦克主要有A、B、C三種型號。包括T-34/76在內的各型蘇聯坦克也存在明顯缺陷,主要是沒有全部配備車際無線電聯絡設備,一般是幾輛T-34中只有一輛指揮坦克擁有無線電設備,坦克之間聯絡還依靠旗語。同德國主戰的各型坦克(Ⅲ、Ⅳ、Ⅴ、Ⅵ)基本都配備無線電相比,協同作戰能力相差不少,所以當編隊行進作戰時難以充分發揮坦克的優異性能,特別是遭遇突發情況時應變能力差。所以由一輛性能不怎麼樣的Ⅲ號坦克,擊毀多輛T-34的戰例屢見不鮮。後期隨著T-34/85坦克無線通訊設備的改善(同時增加一名無線電通訊員),這個弱點才逐步改觀。
從1943年秋天開始,針對德國已經出現豹式和虎式坦克,T-34安裝85mm火炮,加強了裝甲,定名T-34/85型坦克。並且針對蘇聯坦克協同作戰能力差的弱點,增加了無線電通訊設備,並因此增加了一名機電員。 同年12月15日T-34/85被批准投入大量生產,當年生產283輛,次年即猛增至11000輛,取代T-34/76成為戰爭後期蘇軍機械化部隊的主要裝備。
編輯本段T-34早期型坦克的性能
簡介
T-34坦克無論在裝甲、火力、還是動力方面都堪稱均衡。T-34的車身裝甲厚度都是45毫米,和德國的3、4型坦克相當,但是正面裝甲有32度的斜角,側面也有49度。炮塔是鑄造而成的六角型,正面裝甲厚度60毫米,側面也是45毫米,車身的斜角一直延伸到炮塔,因此T-34從正面看幾乎是一個直角三角形。斜面裝甲有兩點好處,首先炮彈擊中以後容易彈開(即"跳彈"),威力大減;其次根據三角原理,一枚水平射來的炮彈,擊中斜面裝甲以後,需要穿過的鋼板厚度相當於三角型的斜邊,因此T-34坦克45毫米厚32度斜角的正面裝甲,防護能力相當於90毫米,而49度斜角的側面裝甲也相當於54毫米。這樣的正面裝甲,直接導致1941年德國坦克裝備的任何火炮在500米距離上都無法穿透。
火力
火力方面,當歐洲各國的坦克炮還停留在40-50毫米口徑的水平時,T-34從一開始就裝備了一門76毫米L/30.5加農炮,到1941年又換裝了76毫米F-34型L/42加農炮。F-34型加農炮使用普通穿甲彈時,500米距離上可以穿透69毫米均質鋼板,1,000米距離上可以穿透61毫米鋼板,當時的德國坦克沒有一樣能夠抵擋這樣猛烈的火力。F-34加農炮還可以發射高爆和破片彈攻擊軟目標,因此具備支援步兵進攻的能力。一輛T-34坦克通常備彈77發,包括19發穿甲彈,53發高爆彈,和5發破片彈。1943年的改進型T-34/85容彈量增加到100發。
動力
動力方面,蘇聯設計師莫羅佐夫特地為T-34研製了著名的12缸39升V2柴油發動機,功率500馬力,使T-34的公路最高時速達到55公里。V2柴油發動機的另外一個優點是省油,T-34坦克油箱60升容量,車身兩邊各掛一個容量39升的後備油箱,航程可達540公里。相比之下,德國4型坦克的航程只有160公里,而虎式坦克跑100公里就得加油。不過柴油發動機的缺點就是廢氣排放濃煙滾滾,坦克無法隱蔽。T-34坦克和先前的BT-7型一樣,使用美國專利的克里斯蒂底盤,這種底盤的負重輪軸上面裝有巨型減震彈簧,可以承受劇烈的上下顛簸。T-34的履帶將近50公分寬,而德國坦克的履帶通常只有30公分寬。以上優點使T-34具有超強的越野機動能力,這是蘇軍裝甲部隊大縱深攻擊戰術的硬體基礎。在冰天雪地的東線戰場,T-34坦克可以在雪深一米的冰原上自由馳騁,被德軍稱為「雪地之王」。
編輯本段T-34/85
1942年,在虎式坦克出現後,蘇軍發現現役的坦克中沒有一種可以在正常作戰距離上正面對虎式坦克構成威脅,因此作為主力坦克的T-34的改裝計劃立即提上日程。新的型號採用了由M1939式85mm高射炮改裝來的D-5T 85mm L/53坦克炮(被稱為T-34/85 M1943),後來進一步改進為ZIS-S-53型主炮(T-34/85 M1944,同樣是M1939高炮的衍生型號),大大加強了火力,從而得以對虎式坦克構成一定威脅(但仍然處於劣勢)。T-34/85對裝甲也有一定的改進。 T-34/85的另一項重要改進是採用了重新設計的新型炮塔(來自流產的IS-1重型坦克),大大加大了炮塔空間,並根據戰斗中得到的經驗增加了裝填手從而將車長從指揮-裝填的雙重任務中解放出來,極大地提高了作戰效率。由於加大的炮塔,德軍常把T-34/85稱為「大腦袋T-34」。 T-34/85於1943年下半年投產,是T-34系列中產量最大者,戰後仍然在多個國家和地區服役。 各型T-34在戰時生產超過50000輛,是蘇德戰爭期間產量最大的坦克類型。遠遠超過所有德國坦克的總和,成為蘇聯衛國戰爭勝利的保證。 第二次世界大戰戰後,蘇軍中T-34坦克直到50年代才被T-55取代。此外T-34也裝備很多國家的軍隊,曾經在解放戰爭、朝鮮、越南、中東等戰場參戰,甚至在波黑內戰之中,仍出現了T-34的身影。
編輯本段主要型號及性能數據
T-34/76A 1940
T-34/76A型,是各型T-34坦克的原型,蘇德戰爭初期製造了有名的「T-34危機」。 基本數據 長度/寬度 5.92m/3.00m; 高度 2.45m 重量 25.3噸 乘員數 4人 發動機 V-2-34型 450馬力 最高行進速度 公路50km/h,越野42km/h 最大行程 公路450km,越野375km 耗油量(升/百公里) 公路130,越野170 燃料載量 409升+150升附加油箱 爬坡性能 31° 涉水深度 1.11m 越障高度 0.73m 越壕寬度 3m 主要武器:L11(Model 39) 76.2mm坦克炮,30.5倍口徑,備彈61發,仰角-4°~ +29° 輔助武器:2 X 7.62mm DT機槍,備彈2898-4725發
T-34/76B 1941/1942
T-34/76B型出現於蘇德戰爭爆發後,主要根據戰場經驗,對A型加長炮管以增強穿甲能力,增加了炮塔裝甲厚度,主要於1941年—1942年間生產。 長度(含炮管)/寬度 6.68m/3.00m;高度 2.45m 重量 26.5噸 乘員數 4人 發動機 V-2-34M型 450馬力 最高行進速度 公路51km/h,越野39km/h 最大行程 公路450km,越野290km 耗油量(升/百公里) 公路270 燃料載量 460升+134升附加油箱 爬坡性能 31° 涉水深度 1.4m 越障高度 0.73m 越壕寬度 3m 主要武器 F-34(Model 1940)76.2mm坦克炮,42倍口徑身管,備彈61發,仰角-4°~ +29° 輔助武器 2 X 7.62mm DTM機槍,備彈3906發
T-34/76C 1943
T-34/76C型是T-34/76系列的後期型號,炮塔的設計有所改進,車體和炮塔都增加了防護,因此車重增加不少。T-34/76C最大的特徵是炮塔前部有30°的傾角。T-34/76C是庫爾斯克戰役的主力,在戰役中和T-34/76B、KV-1、T-70等一起對抗德國的Ⅲ號、Ⅳ號、以及最新式的虎式和黑豹式坦克。但這場戰役也說明了T-34/76和KV-1的性能已經不及德國新式坦克,戰場的需要導致了T-34/85和JS系列的出現。
長度(含炮管)/寬度 6.75m/3.00m;高度 2.60m 重量 30.9噸 乘員數 4人 發動機 V-2-34M型 450馬力 最高行進速度 公路51km/h,越野39km/h 最大行程 公路500km,越野390km 耗油量(升/百公里) 公路270 燃料載量 418升+180升附加油箱 爬坡性能 31° 涉水深度 1.3m 越障高度 0.85m 越壕寬度 2.5m 主要武器:F-34(Model 1942)76.2mm坦克炮,42倍口徑身管,備彈69發,仰角-3°~ +30°
T-34/85 M1944
改進為ZIS-S-53型主炮(M1939式85mm高射炮的衍生型號),大大加強了火力,裝甲也有一定的改進。 重新設計新型炮塔加大了炮塔空間,增加了裝填手T-34/85於1943年下半年投產,是T-34系列中產量最大者。
主要性能數據 型號 T-34/85 乘員 5人 戰斗全重 32000kg 單位功率 11.5kW/t 單位壓力 81.4kPa 車長 炮向前 8.100m 炮向後 7.520m 車體長 6.100m 車寬 3.000m 車高(至指揮塔頂) 2.743m 火線高 2.050m 車底距地高 0.400m 履帶寬 500mm 履帶中心距 2.450m 履帶著地長 3.850m 公路最大速度 55km/h 越野最大速度 43km/h 燃料儲備 590L 公路最大行程 550km 土路最大行程 400km 涉水深(無准備) 1.320m 爬坡度 58% 側傾坡度 47% 攀垂直牆高 0.730m 越壕寬 2.500m 最小轉向半徑 1.5m 發動機型號 B2-34或B2-34M 類型 4沖程12V 60°水冷柴油機 功率/轉速 368kW/1800r/min 傳動裝置 類型 機械固定軸 前進檔/倒檔數 5/1 轉向裝置類型 離合制動 懸掛裝置類型 垂直螺旋彈簧 主要武器口徑/型號/類型 85mm/Зис-с-53/線膛 並列武器口徑/型號/類型/數量 7.62mm/дтм/機槍/1挺 航向機槍口徑/型號/類型/數量 7.62mm/дтм/機槍/1挺 彈葯基數 炮彈 58發 7.62mm機槍彈 2394發 射速 3~4發/min 炮塔驅動方式 電動/手動 炮塔旋轉范圍 360° 側面 均質/75mm/鋼 車長超越控制 無 火炮俯仰范圍 -5~+25° 火炮穩定器 水平向 無 高低向 無 裝甲結構類型/厚度/水平傾角/材料 車體 前上 均質/45mm/30°/鋼 前下 均質/45mm/鋼 側部 均質/45mm/上40°、下90°/鋼 後部 均質/47mm/50°/鋼 頂部 均質/18~22mm/0°/鋼 底部 均質/18~22mm/0°/鋼 炮塔 正面 均質/90mm/鋼 後部 均質/60mm/鋼 頂部 均質/18~22mm/鋼 發電機 型號 ГТ-4563A或ZFC-1500 電壓/功率 28V/1.5kW
編輯本段T34衍生車型
T-34-T A裝甲搶救車:該車去掉了T-34坦克的炮塔,僅能搶救牽引作業。 T-34-T B裝甲搶救車:該車去掉了T-34坦克的炮塔,裝有載貨平台、絞盤和吊車,吊車可吊起發動機。 CKп-5裝甲搶救車:該車去掉了T-34坦克的炮塔,裝有可吊起5000kg重物的吊車,未裝絞盤和駐鋤。 СУ-85自行火炮:該車於1943年製造,是不帶炮塔的T-34坦克,車體左前部的大型球形防盾上裝有長度為49倍口徑的85mm火炮,駕駛員在車前左邊,小型指揮塔在炮塔頂部。該坦克重30t,外形尺寸為長5.918m(炮向前8.127m),寬2.997m,高2.146m。 85T (СУ-85T)裝甲搶救車:該車是去掉武器的СУ-85自行火炮,火炮安裝孔被堵住,作裝甲搶救車使用。 СУ-100自行火炮: 該車與СУ-85自行火炮相似,1944年製造。但該車前部中間位置裝有長度為53倍口徑的100mm火炮,外形尺寸為長5.918m(炮向前9.957m),寬2.997m,高2.146m。 СУ-10T裝甲搶救車:該車是去掉武器的СУ-100自行火炮,前裝甲上的火炮安裝孔被堵住,作裝甲搶救車使用。 СУ-34架橋坦克: 該車於1942年製造,在帶炮塔的T-34坦克上裝有簡單架橋設備。 MT-34裝甲架橋車:該車去掉了T-34坦克的炮塔,車體上裝有架橋用滾輪。 MTY-34裝甲架橋車:該車系不帶炮塔的T-34坦克底盤車,車上裝有剪式橋。架橋與收橋由液壓系統操作。外形尺寸為長10.010m,寬3.200m,高3.708m。 T-34 CTY推土掃雷坦克:該車為工程作業及掃雷作業發展,由T-34坦克改制而成,車前裝有滾筒掃雷器。該車後來被T-54推土掃雷坦克所代替。 OT-34噴火坦克:該坦克基本上是帶КУ型炮塔的標准T-34坦克,車首的航向機槍被噴火器所代替,燃料箱位於車體後部。該坦克後來被T-55噴火坦克所代替。 敘利亞122mm自行火炮:該自行火炮是敘利亞陸軍為機械化部隊發展的,系在T-34坦克底盤上安裝122mmд-30式牽引火炮製成,1973年中東戰爭中使用過。 埃及100mm自行火炮:該自行火炮是埃及發展的,系在T-34坦克底盤上安裝100mm(БС-3式)野戰火炮製成,炮塔修改過。 民主德國T-34-T B型裝甲搶救車:該車與蘇聯T-34-T B型裝甲搶救車相似,車體前面裝有止推桿,駕駛員後裝有絞盤纜繩盤。 捷克斯洛伐克T-34裝甲搶救車:該車車前裝有駐車上裝有絞盤和吊車。 波蘭WPT-34裝甲搶救車:該車車前裝有大型上部結構體、絞盤和載貨平台,車後裝有大型駐鋤,車上裝有潛渡設備。
編輯本段T-34坦克車族
T-32坦克 --T-34-T Ⅰ裝甲搶救車 --T-34-T Ⅱ裝甲搶救車 T-34坦克----------------------CKп裝甲搶救車 --СУ-85自行火炮 85T(CY-85T)裝甲搶救車 T-34/76Ⅰ坦克 --CY-100自行火炮 CY-100T裝甲搶救車 --CT-34架橋坦克 T-34/76Ⅱ坦克 --MT-34裝甲架橋車 --MTY-34裝甲架橋車 T-34/76Ⅲ坦克 --T-34CTY推土掃雷坦克 --OT-34噴火坦克 T-43坦克 --敘利亞122mm自行火炮 --埃及100mm自行高炮 T-34/76Ⅳ坦克 --民主德國T-34-T B型裝甲搶救車 --捷克斯洛伐克T-34裝甲搶救車 T-34/76V坦克 --波蘭WPT-34裝甲搶救車 T-34/76Ⅵ坦克 T-34/85-Ⅰ坦克 T-34/85-Ⅱ坦克 中國改進的T-34/85坦克
編輯本段主要優點
T34坦克作為蘇聯在二戰中的主戰坦克,在數據上的性能與在實戰中的性能優越起了一定作用。還有一個關鍵點,就是坦克操作簡單,毫不誇張的說,一個從沒有學習過坦克駕駛的農民可以在幾天內學習怎樣駕駛T34。在斯大林格勒戰役中,城市內的工廠里的工人正在努力的製造T34坦克,每當納粹的軍隊開來時,坦克修理廠的工人就駕駛T34坦克與納粹軍隊作戰。庫爾斯克會戰,是二戰中最大的坦克的決戰,雙方出動超過5000輛的坦克,蘇聯的損失就佔5000輛的一半以上,非專業駕駛員比重之大。如此簡單的坦克,快速的生產與可以快速的培訓出坦克手,使這種坦克受各國的喜愛。特別是那些生產力低下的小國。
編輯本段主要缺陷
包括T-34/76在內的各型蘇聯坦克也存在明顯缺陷,主要是沒有全部配備車際無線電聯絡設備,一般是幾輛T-34中只有一輛指揮坦克擁有無線電設備,坦克之間聯絡還依靠旗語。同德國主戰的各型坦克(Ⅲ、Ⅳ、Ⅴ、Ⅵ)基本都配備無線電相比,協同作戰能力相差不少,所以當編隊行進作戰時難以充分發揮坦克的優異性能,特別是遭遇突發情況時應變能力差。所以由一輛性能不怎麼樣的Ⅲ號坦克,擊毀多輛T-34的戰例屢見不鮮。後期隨著T-34/85坦克無線通訊設備的改善(同時增加一名無線電通訊員),這個弱點才逐步改觀。
編輯本段鮮為人知的T-34坦克家族成員
4. 莫洛佐夫 狙擊手電筒影在線觀看哪裡能看
可以去b站看看。
莫羅佐夫爺爺》是俄羅斯HTB在2020年新出的二戰迷你劇,共計4集,本片根據真實歷史事件改編,主角名叫尼古拉_亞歷山德羅維奇_莫羅佐夫,沙俄時期,他是激進革命者,企圖暗殺沙皇亞歷山大二世,刺殺行動失敗,他被捕後,入獄三十年。蘇德戰爭爆發後,莫羅佐夫已經87歲,毅然報名上前線。
5. 二戰中最厲害的坦克是那種
二戰中最厲害的坦克是前蘇聯的T-34。
T-34坦克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由蘇聯哈爾科夫共產國際工廠設計師米哈伊爾·伊里奇·科什金設計的中型坦克。
從20世紀40年代到50年代蘇聯一共生產了84070輛,其型號主要為兩種:安置76.2mm坦克炮的T-34/76與安置85mm坦克炮的T-34/85。其帶有傾斜裝甲的設計思路對後世的坦克發展有著深遠及革命性的影響。
蘇聯的T34被歷史學家公認為是二戰最出色的坦克不僅是數量多而且性能也非常可靠動力強,裝甲和火力都很出色。
技術特點
火力
當歐洲各國的坦克炮還停留在37-50mm的水平,只有法國B1和德國IV號裝備了75mm短管炮時,T-34就裝備了一門76毫米L/30.5 L-11坦克炮,到1941年又換裝了76毫米F-34型L/42加農炮。F-34型加農炮使用普通穿甲彈時,500米距離上可穿透69毫米均質鋼板,1000米距離上可穿透61毫米鋼板,當時的德國坦克沒有一樣能夠抵擋這樣猛烈的火力。F-34加農炮還可發射高爆和破片彈攻擊軟目標,因此具備支援步兵進攻的能力。一輛T-34坦克通常備彈77發,包括19發穿甲彈,53發高爆彈,和5發破甲彈。1943年改進型T-34的容彈量增至108發。
裝甲
T-34坦克無論在裝甲、火力還是動力方面都堪稱均衡。車身裝甲厚度都是45毫米,和德國的III、IV號坦克相當,但正面裝甲有32度的斜角,側面也有49度。炮塔是鑄造而成的六角型,正面裝甲厚度60毫米,側面也是45毫米,車身的斜角一直延伸到炮塔,因此T-34從正面看幾乎是一個直角三角形。斜面裝甲有兩點好處,首先炮彈擊中後容易彈開(即"跳彈"),威力大減;其次,根據美國穿甲彈公式,傾斜角度一定,穿甲彈穿透力與口徑大小與口徑因此被德軍75毫米炮射擊時,T-34坦克45毫米厚32度斜角的正面裝甲,防護能力相當於130毫米,而49度斜角的側面裝甲也相當於100毫米。這樣的正面裝甲,直接導致1941年德國坦克裝備的任何火炮在500米距離上都無法擊穿,只有德國的88炮能阻擋。
動力系統
T-34的克里斯蒂懸掛
蘇聯設計師莫羅佐夫特地為T-34研製了著名的12缸39升V-2柴油發動機,功率500馬力,使其公路最高時速達到55km/h。V-2柴油機的體積為1.87m^3,整個馬達部分體積為4.4m^3 其發動機輔助設備和散熱器布置較為緊湊[1] 。V-2柴油發動機的另一個優點是省油,T-34坦克油箱容量460升,車身兩邊各掛一個容量39升的後備油箱,行程可達540公里。相比之下,德國IV號坦克只有160公里的最大行程,而虎式坦克跑100公里就得加油。
第三大優點在於柴油揮發性差,故常溫下不能被普通火焰點燃大大提高了可靠性。
第四柴油機動力強勁,眾所周知,車輛實際功率來源於輪周馬力,也就是扭矩,根據公式則有:T=9550P/n,即扭矩=9500倍功率除以轉速;同功率下,發動機轉速越低,扭矩越大,動力越強。所有正是這個原因,柴油機轉速均低於汽油機,所以出力遠強於汽油機,現代重型車輛基本都採用柴油機。T-34主機雖然功率為500馬力,但是轉速低達1800轉/分鍾,而德國虎式搭載的邁巴赫230-P30汽油機空有700馬力,轉速卻高達3000轉/分鍾。所以T-34具備高達2653牛·米的強大扭矩以及輪周功率,而德國的虎式只有區區2228牛·米而已。500馬力柴油機動力遠勝700馬力汽油機,事實如此,這是常識,不容狡辯。
懸掛
和先前的BT-7一樣,T-34使用美國專利的克里斯蒂懸掛。克里斯蒂懸掛是一種擁有大直徑負重輪,使用螺旋彈簧的獨立式懸掛裝置。這種懸掛均是由前後兩個互相連接的圓柱形螺旋彈簧構成。位於前方的為可調式水平螺旋彈簧,後方的則是垂直螺旋彈簧,這種設計有更長的避震行程,可承受劇烈的上下顛簸,強化越野性能。T-34的履帶將近50公分寬,而德國坦克的履帶通常只有30公分寬。以上優點使T-34具有超強的越野機動能力,這是蘇軍裝甲部隊大縱深攻擊戰術的硬體基礎。在冰天雪地的東線戰場,T-34的寬履帶使其可在雪深一米的冰原上自由馳騁,被德軍稱為「雪地之王」。
成員布局
T-34坦克車體是焊接製成的,共分3部分,駕駛員和機電員位於車體前部,戰斗艙上車體中部,車體後部裝有發動機和傳動裝置。
炮塔為鑄造結構,位於車體中部上方。T-34/85炮塔里有3名乘員,車長在左邊,炮長在車長前下方,裝填手在右邊。炮塔頂部後邊有兩個帶圓頂蓋的通風口。T-34/76採用空間狹小的雙人炮塔,一般為炮手兼任車長,其他也有裝填手。
6. 二戰中哪種蘇聯武器對德軍威脅最大
不不不,只有T-34坦克及喀秋莎
T-34:
T-34坦克是哈爾科夫共產國際工廠著名設計師科什金的嘔血傑作。1940年1月底,首批坦克駛離哈爾科夫的工廠生產線,被命名為T-34/76 Model1940型(T-34/76A)。T-34坦克於6月完成生產圖紙,隨即投入大批量生產。T-34坦克具備出色的防彈外形,強大的火力和良好的機動能力,特別是擁有無與倫比的可靠性,易於大批量生產,是二戰期間總體設計最優秀的坦克。 至1941年6月22日德國入侵,蘇聯共完成T-34坦克1225輛,大大超過了同期Ⅳ號坦克的數量。至莫斯科會戰前夕,已有1853輛T-34交付部隊使用。 T-34/76型坦克主要有A、B、C三種型號,是蘇德戰爭期間產量最大的坦克類型。各型T-34在戰時生產超過50000輛,遠遠超過所有德國坦克的總和,稱為蘇聯衛國戰爭勝利的保證。 T-34/76於1941年6月22日在白俄羅斯格羅德諾首次參戰,在此後一系列戰斗中德軍竟找不到可以與之抗衡的坦克,導致了德軍大量坦克的過時,被迫推出更新型的坦克以應付局面,這就是「T-34危機」。 不過包括T-34/76在內的各型蘇聯坦克也存在明顯缺陷,主要是沒有全部配備車際無線電聯絡設備,一般是幾輛T-34中只有一輛指揮坦克擁有無線電設備,坦克之間聯絡還依靠旗語。 T-34/76B 1942型出現於蘇德戰爭爆發後,主要根據戰場經驗,對A型加長炮管以增強穿甲能力,增加了炮塔裝甲厚度,主要於1941年—1942年間生產。
T-32坦克在1939年向總部展出的時候,引起了轟動。T-32不僅繼承了БТ坦克優秀的機動性能,而且火力和防護能力有極大的飛躍。T-32的優異表現也壓倒了同場展出的KV-1坦克。而後科什金依照領導要求,改進設計成功了T-34中型坦克。在T-34坦克尚未完成樣車之前,蘇聯領導層就決定同意用T-34裝備蘇聯紅軍。1940年1月底,首批坦克駛離哈爾科夫的工廠生產線,被命名為T-34/76 Model1940型(T-34/76A)。2月初,2輛T-34在進行哈爾科夫-莫斯科-斯摩棱斯克-基輔-哈爾科夫的長途行駛試驗中,給在莫斯科紅場觀摩試驗的斯大林留下深刻印象。操勞過度的科什金因患肺炎一病不起,於當年9月26日病逝,最終沒有看到絕筆之作T-34的精彩表現。他的助手莫羅佐夫接替了他的遺志,T-34坦克於6月完成生產圖紙,隨即投入大批量生產。T-34坦克具備出色的防彈外形,強大的火力和良好的機動能力,特別是擁有無與倫比的可靠性,易於大批量生產,是二戰期間總體設計最優秀的坦克。
T-34/76A坦克於1940年完成115輛,並將一部分派往芬蘭實戰試驗,但未能來得及參加戰斗。至1941年6月22日德國入侵,蘇聯共完成T-34坦克1225輛,大大超過了同期Ⅳ號坦克的數量。至莫斯科會戰前夕,已有1853輛T-34交付部隊使用。
T-34/76型坦克主要有A、B、C三種型號,是蘇德戰爭期間產量最大的坦克類型。從1943年秋天開始,針對德國已經出現豹式和虎式坦克,T-34安裝85mm火炮,定名T-34/85型坦克。同年12月15日獲准投入大批量生產,當年生產283輛,次年即猛增至11000輛,取代T-34/76成為戰爭後期蘇軍機械化部隊的主要裝備。各型T-34在戰時生產超過50000輛,遠遠超過所有德國坦克的總和,稱為蘇聯衛國戰爭勝利的保證。
T-34/76於1941年6月22日在白俄羅斯格羅德諾首次參戰,在此後一系列戰斗中德軍竟找不到可以與之抗衡的坦克,導致了德軍大量坦克的過時,被迫推出更新型的坦克以應付局面,這就是「T-34危機」。作為應對措施,德國Ⅲ號改裝長身管50mm火炮,Ⅳ號坦克則改裝長身管的75mm火炮,同時都大大加強裝甲,勉強可以對抗T-34/76。同時又開始研製Ⅴ號「黑豹」式和Ⅵ號「虎」式,其中「黑豹」坦克明顯效仿T-34的設計思想,以至於早期原型車簡直同T-34/76一個模子。
不過包括T-34/76在內的各型蘇聯坦克也存在明顯缺陷,主要是沒有全部配備車際無線電聯絡設備,一般是幾輛T-34中只有一輛指揮坦克擁有無線電設備,坦克之間聯絡還依靠旗語。同德國主戰的各型坦克(Ⅲ、Ⅳ、Ⅴ、Ⅵ)基本都配備無線電相比,協同作戰能力相差不少,所以當編隊行進作戰時難以充分發揮坦克的優異性能,特別是遭遇突發情況時應變能力差。所以由一輛性能不怎麼樣的Ⅲ號坦克,擊毀多輛T-34的戰例屢見不鮮。後期隨著T-34/85坦克無線通訊設備的改善(同時增加一名無線電通訊員),這個弱點才逐步改觀。
戰後,蘇軍中T-34坦克直到50年代才被T-55取代。此外T-34也裝備很多國家的軍隊,曾經在朝鮮、越南、中東等戰場參戰,甚至在波黑內戰之中,仍出現了T-34的身影。
T-34/76A 1940
T-34/76A型,是各型T-34坦克的原型,科什金的驚世之作,是蘇德戰爭初期製造「T-34危機」的主要功臣。T-34/76A在坦克發展史上具有重要地位,為現代坦克的設計思想打下了基礎。
基本數據
生產數量 不詳
長度/寬度 5.92m/3.00m
高度 2.45m
重量 26.3噸
乘員數 4人
發動機 V-2-34型 500馬力
最高行進速度 公路54km/h,越野40km/h
最大行程 公路302km(451km),越野209km(386km)
耗油量(升/百公里) 公路130,越野170
燃料載量 409升+150升附加油箱
爬坡性能 35°
涉水深度 1.11m
越障高度 0.73m
越壕寬度 3m
主要武器
L11(Model 39) 76.2mm坦克炮,30.5倍口徑,備彈77發,仰角-4°~ +29°
輔助武器
2 X 7.62mm DT機槍,備彈2898-4725發
T-34/76B 1941/1942
T-34/76B型出現於蘇德戰爭爆發後,主要根據戰場經驗,對A型加長炮管以增強穿甲能力,增加了炮塔裝甲厚度,主要於1941年—1942年間生產。
基本數據
生產數量 不詳
長度(含炮管)/寬度 6.68m/3.00m
高度 2.45m
重量 26.5噸
乘員數 4人
發動機 V-2-34M型 500馬力
最高行進速度 公路54km/h,越野40km/h
最大行程 公路300-400km,越野230-260km
耗油量(升/百公里) 公路270
燃料載量 460升+134升附加油箱
爬坡性能 35°
涉水深度 1.4m
越障高度 0.73m
越壕寬度 3m
主要武器 F-34(Model 1940) 76.2mm坦克炮,42倍口徑身管,備彈77發,仰角-4°~ +29°輔助武器 2 X 7.62mm DTM機槍,備彈3906發
T-34/76C 1943
T-34/76C型是T-34/76系列的後期型號,炮塔的設計有所改進,車體和炮塔都增加了防護,因此車重增加不少。T-34/76C最大的特徵是炮塔前部有30°的傾角。T-34/76C是庫爾斯克戰役的主戰力量,在戰役中和T-34/76B、KV-1、T-70等一起對抗德國的Ⅲ號、Ⅳ號、以及最新式的虎式和黑豹式坦克。但這場戰役也說明了T-34/76和KV-1的性能已經不及德國新式坦克,戰場的需要導致了T-34/85和JS系列的出現。
生產數量 不詳
長度(含炮管)/寬度 6.75m/3.00m
高度 2.60m
重量 30.9噸
乘員數 4人
發動機 V-2-34M型 500馬力
最高行進速度 公路54km/h,越野40km/h
最大行程 公路290(434)km,越野201(370)km
耗油量(升/百公里) 公路270
燃料載量 418升+180升附加油箱
爬坡性能 35°
涉水深度 1.3m
越障高度 0.85m
越壕寬度 2.5m
主要武器
F-34(Model 1942) 76.2mm坦克炮,42倍口徑身管,備彈77-100發,仰角-3°~ +30°
喀秋莎:
蘇聯火箭武器的研製可以追溯到沙俄時代。一戰爆發後,苦於飛機裝備的武器威力不足,俄國人便想在飛機上安裝大威力的航空武器。
十月革命勝利後,蘇聯在航天火箭方面投入了很大的精力。1921年,專門研製火箭的第2中央特別設計局成立。經過不懈努力,蘇聯設計師先後研製出了可以穩定飛行400米的固體火箭,射程1300米的火箭彈,以及РС-82毫米和РС-132毫米航空火箭彈。
1938年10月,火箭炮車載實驗正式開始。1939年3月,沃羅涅日的「共產國際」工廠8導軌的БМ-13-16試製成功,它的發射架是工字型的,在上下可分別掛1枚火箭彈。這樣БМ-13總共可以攜帶16枚М-13 (РС-132的改進型)132毫米火箭彈,發射架擁有左90度-右90度的方向射界。蘇聯軍方隨即對其進行了各項嚴格的測試。測試結果表明,БМ-13特別適合打擊暴露的密集敵有生力量集結地、野戰工事及集群坦克火炮。由於БМ-13是自行的,因此也適合打擊突然出現的敵軍以及與對方進行炮戰。不過由於火箭炮發射時,煙塵火光特別明顯,且完全沒有防護,因此它不適合在敵炮火威脅比較大的地域里作戰。1940年,БМ-13已經試生產了6門,1941年軍方又訂購了40門,到了6月份,又增加了17門的定貨。1941年6月17日,БМ-13向國防人民委員鐵木辛哥元帥、總參謀長朱可夫大將以及軍械人民委員烏斯季諾夫進行了成功地發射表演。6月21日,蘇德戰爭爆發的前夜,在БМ-13的定性測試尚未全部完成時,蘇聯政府作出決定,全力生產БМ-13火箭炮及М-13 火箭彈。
1941年6月28日,蘇軍決定組建一個БМ-13特別獨立火箭炮連。30日夜,頭2門火箭炮開到了駐地。第2天,炮兵連正式成立。當時只有7輛試生產型的БМ-13,3000發火箭彈,連長是36歲的伊萬•安德烈耶維奇•費列洛夫大尉。經過1個多星期的應急訓練後,全連已經熟練的掌握了火箭炮的操作方法。由於極端保密,連炮兵連的人員都不知道火箭炮的正式名稱。但是炮架上有一個К字(共產國際工廠的第一個字母),便愛稱其為喀秋莎(Катюша)。這個名字後來不脛而走,幾乎成為紅軍戰士對火箭炮的標准稱呼。7月上旬,獨立炮兵連被編入西方方面軍,來到了危如累卵的斯摩棱斯克前線。7月14日,7門喀秋莎隔著奧爾沙河,發射了112枚火箭彈,打擊了對岸的德軍,而對於德國人來說,這還只是個開始。在此之後,費列洛夫連躲過了德軍的空中偵察和炮兵觀測隊,在斯摩棱斯克,在葉爾尼亞,用自己憤怒的齊射,毫不留情地教訓了法西斯侵略者。
1941年10月初,德軍發起了進攻莫斯科的「台風」戰役。10月7日夜,正在行軍的費列洛夫連在斯摩棱斯克附近的布嘎特伊村不幸與德軍滲透的先頭部隊遭遇。炮兵連沉著應戰,炮手們迅速架起火箭炮,其他人員則拚死擋住德軍的沖鋒,為火箭炮的發射爭取時間。在打光了全部火箭彈後,為了不讓秘密落到敵人手裡,蘇聯炮手徹底銷毀了7門火箭炮。由於發射火箭彈和銷毀火箭炮耽誤了時間,炮兵連被包圍。在突圍過程中,包括連長費列洛夫大尉在內的絕大部分蘇軍官兵壯烈犧牲。蘇軍的第一個火箭炮單位就這樣悲壯的結束了戰斗歷程。後來費列洛夫被追授一級衛國戰爭勛章,家鄉里配斯特和奧爾沙的幾條大街被命名為費列洛夫街。1995年6月21日,根據俄羅斯總統葉利欽簽署的第619號總統令,費列洛夫被追授俄羅斯聯邦英雄稱號。
1941年6月30日,沃羅涅日的「共產國際」工廠開始批量生產БМ-13火箭炮。7月23日,首批批量生產的火箭炮順利地通過了測試。從此,喀秋莎開始大規模生產並迅速裝備部隊。
在實戰中發現,БМ-13在泥濘路況下的越野機動性不夠,便想開發一種履帶式的火箭炮。但是,能夠搭載132毫米火箭發射架的履帶底盤只有Т-34和КВ。顯而易見,在當時急需坦克的戰況下,炮兵是不可能獲得這些底盤的。無奈,他們只好選擇了過時的Т-40水陸坦克底盤,安裝了БМ-8-24 24聯火箭炮發射器。БМ-8火箭彈則是由РС-82 82毫米航空火箭彈改進得來。不過Т-40在1941年秋已經停產,車況和數量都遠不能滿足要求。所以定型生產的БМ-8-24是以新的Т-60輕型坦克為底盤的。БМ-8-16的威力比БМ-13小,射程也近些,不過它的機動性更好,火力密集度更高,適合打擊近距離的敵有生力量和輕型野戰工事。
到了1942年,美國正式參戰,大批美援物資源源不斷運抵蘇聯。其中最珍貴的當屬各種運輸車輛了。美國的通用GMC 6X6 卡車的性能比蘇聯自己的ЗИС-6卡車好的多。因此,1943年以後生產的火箭炮幾乎都是以通用GMC 卡車為底盤,這種型號的火箭炮改稱БМ-13Н。不過由於絕大部分的БМ-13都是以通用GMC 為底盤,所以後來БМ-13Н就統稱為БМ-13。
1943年2月。蘇軍取得了斯大林格勒會戰的偉大勝利。1531門喀秋莎在戰斗中發揮了巨大作用。為了對付德軍的堅固火力點,蘇軍投入了剛剛研製成功的М-31-4火箭炮。這是一種架在地上發射的火箭炮。發射М-30 300毫米火箭彈。為了減少研製難度,М-30是一種超口徑火箭彈,戰斗部的口徑是300毫米,後部發動機的直徑只有152毫米。這樣就相當於減少了火箭彈發射葯的葯量,導致М-30的射程只有2800米。不過М-30火箭彈戰斗部裝葯達28.9千克,比203毫米榴彈的威力還大,可以摧毀戰爭後期德軍的堅固火力點。1944年,出現了採用М-31-4發射架的БМ-30-12 12聯裝自行火箭炮。БМ-30 火箭炮在布達配斯、布拉格、科尼斯堡和柏林等城市攻堅戰中發揮了巨大的威力。
蘇聯總共生產了2400門БМ-8系列,6800門БМ-13系列和1800門БМ-30系列火箭炮。其中有3374門是裝在卡車上的。到戰爭結束時,蘇軍已擁有7個火箭炮師,11個火箭炮旅以及38個獨立火箭炮營,一大半的火箭炮都是БМ-13。蘇聯紅軍的火箭炮部隊已經成為整個炮兵中最具威力的部分。
現在有一款游戲名為《突襲》,裡面俄羅斯的戰役中就有喀秋莎火箭炮這一種重要炮種,它在二戰與《突襲》中都扮演著極為重要的角色。
7. 《兵臨城下》,被打死的德國狙擊手,他的狙擊記錄是多少
250
參考資料:
希特勒頭號槍手被殲記
狙擊手的決斗
論戰績,蘇聯英雄、功勛狙擊手扎依采夫並不那麼顯赫,總共消滅250名敵人。而二戰中消滅300名以上敵人的狙擊手在蘇軍中就有20多人。然而扎依采夫在軍史學家眼中聲譽最高,這不僅是因為他為狙擊學的發展作出了貢獻,而且是由於他戰勝了德軍最著名的狙擊手之王科寧斯。
1942年秋,蘇軍的狙擊兵們在斯大林格勒防禦戰中大顯神威,令德軍吃足了苦頭。軍事記者們更使62集團軍284步兵師1047團的狙擊手扎依采夫准尉名聲大噪——他曾在10天內擊斃42名德軍士兵。
希特勒的將軍們決定拔掉這顆釘子,德軍第6集團軍司令部要求將德軍的王牌狙擊手調來斯大林格勒前線專門對付扎依采夫。重任落在了德軍柏林狙擊兵學校校長科寧斯上校的肩上。從柏林飛抵前線的科寧斯率先開始行動。他打死了兩名蘇軍狙擊手——每個都是一發命中。
這是決斗的挑戰書。科寧斯以行動宣告了他的到來。接下來,雙方都在為這場決戰進行准備。前線一片寂靜,只有零星的炮聲和飛機轟炸聲偶爾響起,此外,連狙擊手們的槍聲也似乎銷聲匿跡了。這段時間,扎依采夫和夥伴庫利科夫研究了從馬馬耶夫高地到「紅十月」工廠這一段前線,標下了所有的地形、地物:瓦礫成堆的街道,樓房的斷壁殘垣,折斷的柱子,被焚毀的汽車……有上千個德國狙擊手可藏身的埋伏點。扎依采夫清楚,科寧斯就躲在其中一處。
科寧斯在哪裡
一天,德國槍手擊碎了莫羅佐夫中士狙擊步槍上的光學瞄準鏡,擊傷了另一名狙擊手沙依金中士。莫羅佐夫和沙依金兩人都是有經驗的射手,他們經常在最困難的決斗中獲勝。毫無疑問,他們這次遇到了最強勁的對手。
緊張的對峙已經持續了兩天。第3天。從早晨起,城市上空炮聲不斷,戰線上熱鬧起來,狙擊手們伏身掩體,眼不離光學瞄準鏡,不間斷地監視著前方發生的一切。政治指導員達尼洛夫也不甘寂寞,一大早就鑽進狙擊手的掩蔽部觀戰。太陽升起後,達尼洛夫好像忽然看見了什麼,他興奮地跪起身來喊:「他在那兒!」他的話音未落,德國槍手迅速做出反應——一槍擊中正在做手勢的達尼洛夫的肩膀。科寧斯沒有打達尼洛夫的頭部,他希望扎依采夫跳起來救助受傷的戰友,從而暴露自己。達尼洛夫尖叫著倒在地上。扎依采夫紋絲未動,他仍眼望前方,心裡琢磨射擊來自何處。科寧斯再沒開槍,他沉默著,任憑蘇軍衛生兵帶著擔架爬過瓦礫匆匆忙忙把達尼洛夫放上擔架抬走。
發現敵巢穴
扎依采夫拿起望遠鏡觀察,一塊斜支在牆角的鋼板引起他的注意。鋼板上亂放著一些碎磚頭,它位於德軍防線的前方。站在敵人的角度考慮,狙擊點設在哪裡最好呢?鋼板下是否被挖成了掩體,敵人的槍手晝伏夜出?扎依采夫默默地思索著。對,科寧斯上校就在那塊鋼板下。鋼板下就是德國槍手絕妙的巢穴。扎依采夫把槍口瞄準鋼板下的暗點。既然狙擊陣地被指導員暴露了,科寧斯判斷蘇軍狙擊手會變換陣地。在這種情況下,有任何動靜,德國人都會開槍射擊。扎依采夫把一隻手套套在一塊木板上舉過頂。科寧斯一槍將其擊穿。「啊哈,終於上鉤了,惡棍。」
扎依采夫察看了被擊穿的手套:不偏不斜,直接命中。這就是說子彈來自正前方,德軍的王牌槍手就藏在鋼板之下。現在應當把他引出來。怎麼引?變換陣地,明天從另一個方向收拾他。
次日早晨,秋天的陽光穿過城市廢墟從德國人背後照射在狙擊手們的臉上。扎依采夫決定等過了上午再行動,因為瞄準鏡的反光可能會把位置暴露給德國人。午後,蘇聯狙擊兵的步槍已處於背光位置,而科寧斯的陣地則暴露在直射陽光之下。鋼板邊上有一個東西在閃光。是一塊破玻璃片,還是敵人槍上的瞄準鏡?是採取決定性步驟的時候了。
擊斃狙擊王
庫利科夫小心翼翼地把頭盔稍稍向上舉起。而扎依采夫集中全部注意力瞄準鋼板下的暗點。計謀成功了。科寧斯沉不住氣了。他大概打算早點結束決斗。隨著一聲槍響,庫利科夫順勢將身子一挺,大叫一聲倒下去……
此刻德國王牌槍手科寧斯有些忘形,從鐵板下探出半個腦袋窺視。等待已久的時機到來了,扎依采夫迅速扣動了扳機。這是他4天來射出的唯一一顆子彈。這顆子彈擊中德國頭號槍手的前額,穿過後腦勺和頭盔飛出。天黑後,蘇軍284步兵師的部隊開始進攻。在戰斗熾烈時刻,扎依采夫和庫利科夫從鐵板下拖出被擊斃的德國槍手的屍體,搜出死者身上的證件。證件表明被擊斃者正是赫赫有名的德軍常勝槍手科寧斯上校。
8. 前蘇聯在衛國戰爭中犧牲的最高將領是誰
蘇聯在反法西斯戰爭中犧牲的三位大將分別是:瓦圖京、切爾尼亞霍夫斯基、阿帕納先科。 尼古拉·費多羅維奇·瓦圖京(1901~1944年),犧牲時擔任蘇聯沃羅涅日方面軍司令員。瓦圖京先後在波爾塔瓦步兵學校(1922)、基輔高級聯合軍事學校(1924)、伏龍芝軍事學院(1929),伏龍芝軍事學院戰役系(1934)和總參軍事學院(1937)學習。蘇聯國內戰爭時期,因功升至總參謀部副總參謀長兼作戰部部長。1942年7月,調任沃羅涅日方面軍司令員,成功阻擊了沃羅涅日方面德軍的進攻。斯大林格勒戰役其間,瓦圖京負責西南方面的守衛,但不準收作戰方案,陷入困境,幸得朱可夫元帥力保,才不追究。後來在實施的多次戰役中,瓦圖京都是失敗多於勝利。斯大林曾經極為不滿的派遣羅科索夫斯基到瓦圖京指揮部,說:「教教他該如何打仗!」後來,朱可夫也對其極為失望,生氣的說:「離開了我,你什麼也幹不成,自配當個參謀。」1944年2月29日,在乘車前往部隊途中,遭到烏克蘭民族主義游擊隊伏擊,身負重傷,4月15日死於基輔。伊萬·丹尼洛維奇·切爾尼亞霍夫斯基(1906~1945年),1928年畢業於基輔炮兵學校,並於同年加入蘇聯共產黨。1940年7月起任波羅的海沿岸特別軍區坦克第28師副師長,1941年3月起任該師師長,參加衛國戰爭。1942年6月到7月,切爾尼亞霍夫斯先後升任18軍軍長和60集團軍司令。指揮該集團軍在沃羅涅日—卡斯托爾諾耶戰役、庫爾斯克戰役、強渡傑斯納河、第聶伯河,還有基輔、日托米爾—別爾季切夫、羅夫諾—盧茨克和普羅斯庫羅夫—切爾諾維策等戰役中屢建戰功。升任西方面軍司令,後調任白俄羅斯第三方面軍司令,成為所有方面軍中最年輕的一位司令員。切爾尼亞霍夫斯率領的白俄羅斯3方面軍先後解放了白俄羅斯、波蘭和蘇聯等地大片領土。1944年,年輕的切爾尼亞霍夫斯基被授予大將軍銜。但就在反法西斯戰爭勝利即將到來的前夕,這位天才將領卻在斯特堡--柯尼斯堡戰役戰役中不幸犧牲,享年38歲。約瑟夫·羅季奧諾維奇·阿帕納先科,雖然跟上面兩位將軍軍銜相等,但考慮到他犧牲時擔任的軍職為沃羅涅日方面軍副司令,比上兩位低一級別,因而就不詳細介紹了。至於蘇聯犧牲的另一位高級將領米哈伊爾·彼得羅維奇·基爾波諾上將,雖軍職為西南方面軍司令員基爾波諾斯上將,但無奈軍銜低於以上三位,也不再細說。因而,蘇聯在反法西斯戰爭中犧牲的最高級別將領同樣為兩位,分別是瓦圖京大將和切爾尼亞霍夫斯基大將。
9. 二戰中科尼格是怎麼死的
被蘇聯狙擊手狙殺的,同樣的天才人物,不過最重要隕落一人。
10. 哈爾科夫莫洛佐夫機械設計局的烏拉爾的戰爭歲月
1940年1月,T-34中型坦克的第一輛原型車完成,而早在1939年12月19日,它就已經被蘇聯政府認可為為陸軍制式中型坦克。在隨後的測試中,T-34的優越性能被一一證實。1940年3月,在科什金親自領導下,2輛T-34坦克在哈爾科夫和莫斯科之間完成了一次往返長途行軍測試。在長途行軍中,T-34坦克的機械繫統表現出很高的可靠性。
T-34系列坦克的批量生產在1940年6月開始,到年底共有115輛T-34中型坦克下線。1940年6月,蘇聯政府決定在國內其他幾家大型坦克生產企業也建立T-34坦克生產線,同時開工,以使陸軍部隊能盡早的裝備這種優秀的坦克。決議做出後,KB-520設計局立即將大量技術圖紙和文件送達斯大林格勒拖拉機廠(Stalingrad Tractor Plant)和索爾莫沃造船廠(Sormovo Shipbuilding Plant)。
T-34坦克的量產是183廠的設計師和工人們長達三年的努力工作的尾聲,就在黎明的曙光已經展現的時候,因為積勞成疾,米哈依爾·I·科什金於1940年9月26日與世長辭。科什金的早逝是蘇聯坦克設計界的重大損失,他的學生和摯友亞歷山大·A·莫洛佐夫接任了KB-520坦克設計局總工程師的職務。
1940年底,盡管T-34坦克的許多必要的最後細節的修訂工作尚未完成,KB-520設計局就已經鋪開了T-34坦克的改進設計工作。改進重點集中在炮塔和車體的裝甲防護方面;用扭桿懸掛系統代替了原來的彈簧和帶有內部減震器的負重輪;增加了燃油攜帶量、備彈數量等。改進型T-34坦克被命名為T-34M。T-34M坦克的設計圖紙和技術文件很快便准備齊全,隨時可以送達工廠製造原型車,日丹諾夫冶金工廠(Zhdanov Metallurgical Plant)甚至已經為T-34M坦克原型車製造出了5套裝甲鋼板,並將其交付給了183工廠。但在1941年初,T-34M坦克的製造工作實際上已經完全停頓下來,原因是各坦克製造廠的生產任務太沉重,T-34坦克的大批量生產使得生產線上沒有T-34M坦克的空間。
1941年,KB-520設計局的規模擴大到了106人,分為12個設計小組,由總工程師亞歷山大·A·莫洛佐夫和他的兩位副手N·A·庫切連科和A·V·科列斯尼科夫領導。
1941年9月12日,由於前線戰事吃緊,整個蘇聯的歐洲部分都面臨著德軍的威脅。根據蘇聯政府的第667/SGKO號決議,183廠領導尤·E·馬克薩列夫發布命令:逐步降低產量,將工廠和設備盡最大可能分批疏散到內地。183工廠在命令發布後的一周,1941年9月19日進行了第一次疏散,目的地是下塔吉爾斯維爾德洛夫斯克地區的烏拉爾汽車廠。這次疏散帶走了KB-520坦克設計局的幾乎所有設計師、技術文件、設計圖紙和絕大多數有用的設備。撤退到下塔吉爾的183工廠與當地的烏拉爾汽車廠合並成立了新的183烏拉爾斯基坦克工廠。在這個工廠里,原183工廠在戰前採用的部門編號方式被保留下來,KB-520坦克設計局的名稱不變,總工程師仍然是亞歷山大·A·莫洛佐夫。
1941年12月,183烏拉爾斯基坦克工廠生產的第一輛T-34坦克下線,來年4月,工廠的坦克產量已經超過了戰前的水平。
戰時的物資緊缺以及許多生產原材料、零部件的工廠被破壞或是落入德軍手中,使得坦克生產變的十分困難。橡膠短缺、鋼材短缺、電氣設備短缺,除了德國人的威脅,幾乎什麼都缺。為了維持工廠的正常生產,為紅軍輸送更多的T-34坦克,KB-520設計局盡了最大的努力節省每一噸橡膠、鋼材、裝甲鋼、電線和一切珍貴的生產物資。T-34坦克的幾乎所有部件都被做了修改以適應這種戰時的艱苦環境。設計師們用鑄鐵件代替了銅部件、用焊接代替了鉚釘。這些努力的結果是坦克零部件減少了765個,生產程序被極大簡化,生產速度加快、成本降低。這對T-34坦克在戰時條件的大規模生產做出了巨大貢獻。簡化設計使紅軍可以得到源源不斷的T-34坦克,在一定程度上挽救了危機中的戰局。
盡管在T-34坦克的生產和改進上還有很多工作要做,但在1942年下半年,在亞歷山大·A·莫洛佐夫的堅持下,設計局開始了對下一代新型坦克的先期概念研究,新項目被命名為T-43。這個項目建立在183工廠早在疏散前就已進入實用化階段的T-34M坦克設計方案上。設
計局設想的T-43項目應該具備如下特徵:5檔變速箱;安裝在主炮塔上方的車長指揮塔;車體外形簡潔便於焊接工藝的大規模使用;增加燃料攜帶量;扭桿懸掛等。坦克的設計進展之迅速即使以當時的標准來看也相當驚人,到1943年第三季度前,第一輛T-43坦克原型車就已經完成。但T-43坦克再也沒有在原型車基礎上向前邁進一步,根本性的原因還是在於T-43坦克的性能與T-34相比並沒有重大的進步,雖然它在設計上做了很多改變。 1942年底,KB-520設計局在開發T-43坦克(實際就是T-34坦克的全面升級版)的同時,還同步進行了另一種全新坦克的概念研究。按照設想,該型坦克將有3種不同的變型車,分別安裝122毫米、100毫米和85毫米炮。除了武器裝備外,這種新型坦克(後來被命名為T-44坦克)與T-34坦克的不同之處還包括:採用新的發動機布置方式,縮小動力艙的體積;炮塔座圈位置後移,縮短車身長度;車身高度降低了30厘米;增強了車體前方裝甲防護——增加車體前傾斜裝甲板厚度、將駕駛員艙口從車體前裝甲移至車體頂部;採用扭桿懸掛系統;取消了無線電操作手/機槍手編制,改用3人乘員組以增加坦克攜彈量。
T-44坦克的設計工作在1943年底完成。第一輛原型車在1944年上半年完成。測試清楚的表明,由於許多結構上的原因,T-44坦克根本無法容納122毫米或100毫米的大口徑坦克炮。因此,進一步的研製工作被迫停止。
整個1943年,KB-520設計局真正取得了實質性結果的是T-34/85坦克的設計定型。1943年,德國陸軍得到了全新的坦克——虎式和豹式。它們都擁有的更厚的裝甲,足以抵禦T-34坦克的76毫米火炮。蘇聯迫切需要能應對虎和豹的新型坦克。KB-520設計局的工程師們立刻投入到日以繼夜的工作中,德軍新式坦克在戰場上的技術優勢像鞭子一樣在後面抽打著他們。國防委員會也對新坦克的研製給予了足夠的關注和幫助,研製任務在很短的時間里不斷進展並最終獲得了成功。1943年年底,新的大威力85毫米炮被安裝到T-34坦克上,這使T-34坦克幾乎擁有和德國新型坦克相同的火力。車長指揮塔也出現在主炮塔上,在相當大程度上改善了坦克乘員組的目視觀測能力。這種改進後的坦克被命名為T-34/85坦克,1943年12月15日正式被蘇軍採用。1944年3月,第一輛T-34/85原型車在烏拉爾斯基坦克工廠下線。
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戰火在1944年裡仍然在世界各地燃燒,但蘇德前線的局勢已經發生明顯的改觀。183烏拉爾斯基坦克工廠除了繼續大批量生產T-34/85坦克外,還繼續測試他們的T-44坦克,T-44坦克安裝上T-34/85的85毫米坦克炮進行進一步的評估和修正,測試工作在年底完成,一種全新的中型坦克宣告誕生。1945年6月,T-44坦克的量產在第75工廠(蘇聯政府決定在收復的哈爾科夫原183工廠基礎上建立T-44坦克生產線,為了與下塔吉爾地區的183烏拉爾斯基坦克廠相區別,重建的工廠被命名為75工廠)全面鋪開。第一批T-44坦克在1945年8月被裝船運往遠東,參加對日作戰。
戰爭末期,KB-520設計局的工程師們在協助生產T-34/85和T-44坦克的同時,開始研究更先進的坦克,在新型坦克的研製過程中,設計師們詳細研究了蘇軍在二戰中所獲得的經驗和教訓。設計工作主要集中在以下幾個方面:增強坦克火力;提高裝甲防護水平;使坦克具備較強涉水能力。
1945年第一季度,2輛新坦克樣車完成,被命名為T-54中型坦克,測試工作在同年進行。到1946年初,設計局完成了最後的細節修定工作,解決了在試制和測試過程中暴露出的問題。坦克的主要武器是1門100毫米坦克炮、1挺12.7毫米高射機槍、3挺7.62毫米並列機槍和1挺7.62毫米同軸機槍。鑄造炮塔前裝甲厚190毫米,車體前傾斜裝甲板厚100毫米。加強火力和裝甲防護導致車重上升,為了不影響坦克機動性,T-54坦克安裝了一台大馬力柴油發動機(V-54)。
1947年,T-54坦克在183烏拉爾斯基坦克廠投入量產,1948年在哈爾科夫75工廠也開始量產T-54坦克。
在4年戰爭歲月里,亞歷山大·A·莫洛佐夫領導的KB-520坦克設計局成功疏散到下塔吉爾地區,不僅保存了對蘇聯至關重要的坦克生產實力,還研製出一系列優秀的坦克——T-34/85、T-44和T-54,並為下塔吉爾地區建立起了一個規模龐大的坦克生產和研製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