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二戰後,德國如何用電影反思歷史
納粹法西斯,對於德國人來說,是個無限敏感的詞語。如今,在人們心目中,納粹法西斯便是罪惡極權制的代名詞。作為法西斯發源地的德國,從將投降日定為解放日那天起,便開始了漫長的反省。
從全民接受反戰、反法西斯教育,到毫不避諱提及希特勒法西斯對猶太以及其他民族的傷害、展開各種各樣的悼念受害者活動、大力宣傳本土反法西斯組織,德國堪稱反醒二戰最徹底、也最深入的國家。其實希特勒法西斯暴政對待德國本土異議人士的迫害,對德國民族的傷害,也不可忽略。
當時大批大批的德國青年被洗腦送上對外擴張的前線,充當法西斯擴張勢力的工具、炮灰,納粹對本土的思想控制、恐怖鎮壓,將本國智障兒童、精神病患者等弱勢群體批量「消滅」的殘暴政策,比之對待其他民族的發指程度,有過之而無不及。
因此,二戰時的德國本土亦存在一大批熱愛自由、反對法西斯的人,有的秘密成立地下抵抗組織,在大後方屢屢重創納粹,這類秘密抵抗組織從1933年開始逐漸增多。
例如慕尼黑大學生組織的「白玫瑰」便是有名的抵抗組織,2005年,德國導演將這支抵抗組織的事跡搬上銀幕,取名《希望與反抗》Sophie Scholl - Die letzten Tage(2005);
更有甚者,在納粹內部亦有識破希特勒暴政本質的軍官發起秘密刺殺行動,據統計,針對希特勒的刺殺行動高達15起之多,最著名的莫過於史陶芬堡發動的「瓦爾基里」行動。去年阿湯哥親自上陣,在銀幕上再度演繹這一傳奇事件。
極權制度曾將德國民族拖入最黑暗的深淵,群體性狂熱曾將德意志民族熱愛自由的精神摧毀殆盡,二戰後新出生的德國人面對父輩犯下的罪孽,一度陷入迷惘。正是有著如此特殊的背景,比之其他國家,德國電影對反思二戰題材、反思極權制度題材的偏好顯得尤為突出。
德國終戰三部曲之一《帝國陷落》Untergang, Der(2004)根據希特勒秘書特勞德爾?瓊格的回憶錄《直到最後時刻》和史學著作《希特勒的末日》改編而成,影片猶如紀錄片般客觀冷靜地呈現了納粹帝國最後的時刻。
本片最大的優點,便是並未將希特勒與納粹軍官臉譜化,而是費盡心力想要觸及、剖析最深層的問題:全民狂熱究竟是如何形成的?極權制度是如何將人煽動得泯滅人性的?
終戰曲之二的《希特勒的男孩》Napola(2004)則將視角深入納粹軍官學校,聚焦納粹如何將一群少年打造成泯滅人性的種族主義分子。
影片通過兩個少年最後以死解脫的悲劇和另外一個少年理想的幻滅,來控訴納粹制度對人性的摧殘。
終戰曲之三――《希望與反抗》則直接表現慕尼黑地下組織「白玫瑰」兩位當事人反抗納粹的事跡。影片大部分的場景是直接呈現女主角被捕後,與納粹審判官激烈辯駁的過程。
朱麗婭?耶恩奇(Julia Jentsch)扮演的女主角索菲亞對自由信仰的執著、臨危不懼的勇氣,真真讓人感受到黑暗年代裡自由鬥士的錚錚鐵骨。
面對納粹偏執的種族主義言論,索菲亞冷靜無比,一一進行反駁。納粹種族主義站不住腳的言論在正義與良知面前,顯得蒼白、不堪一擊。最後她在審判席上說出了讓納粹心裡發毛的一句話:用不了多久,你就會站在我們站的地方。
正像結尾主人公被處決前吶喊的一句「自由萬歲」,這部電影其實是一曲純粹的自由頌歌。
去年那部《刺殺希特勒》Valkyrie(2008)即是照搬那場著名的刺殺事件,商業化的製作班底將一個英雄式的刺殺行動表現的如白開水般無味。
畢竟,納粹並不觸及老美的神經,反思極權與納粹,那是德國人的事。
無論如何,這些正面表現反抗納粹獨裁實例的電影,都表明了,當時並非所有德國人都屈從於納粹,正義與良知從未在這片土地上消失過。
去年兩部涉及政治題材的影片――《朗讀者》The Reader(2008)、《浪潮》Die Welle(2008)也是關於德國二戰創傷最典型的例子。
《朗讀者》主要聚焦戰後新一代德國人直面父輩犯下的罪惡的矛盾心態,剛出生便要背負沉重的歷史包袱,是戰後新一代德國人的集體命運。
影片通過主人公麥克的視角提出這樣的質疑:為什麼所愛的人曾經是殺人不眨眼的納粹?為什麼父輩會做出如此泯滅人性的舉動?麥克既想去理解安娜,又同時要譴責她對猶太人犯下的罪過。
但這兩者是互相矛盾的、無法統一的悖論。《浪潮》則用課堂教學的方式一步步還原極權制的興起、發展、走向失控的過程,
以警醒人們,即使在這個人人都以為納粹已成為過去的現代文明社會,極權制依然會隨時隨地借著另外一種面目復活。
二戰中德國法西斯戰敗,領土被同盟國蘇聯、美國、英國、法國劃分成四個區分別佔領。
美、英、法三國佔領區聯合成立德意志聯邦共和國,簡稱西德。蘇聯佔領區獨自成立德意志民主共和國,簡稱東德。自此,戰敗後的德國便一分為二,分界線便是穿越柏林城的一條長達數千公里的人為分割線。
隨著美、蘇兩個超級大國之間冷戰氣氛的日趨緊張,東德政府於1961年在東、西德分割線上砌起一堵牆,目的是防止東德技術工逃往西德。
如此一來,柏林兩端的市民便不能自由往來,從而釀成為德意志歷史上難以磨滅的分裂之痛。彼時的美國總統肯尼迪(John F. Kennedy)有一篇頗為著名的演講。
他這樣駁斥柏林牆的不人道:「自由有許多困難,民主亦非完美,然而我們(民主國家)從未建造一堵牆把我們的人民關在裡面,來防止他們分開我們??自由是不可分割的,只要一人受奴役,所有人都不自由。」
一堵柏林牆,將兩邊的至脈血親一朝隔斷,然而嚮往自由的德國人民一天都沒放棄過翻越這堵牆。每年大批東德人冒著被邊境警察擊斃的危險,翻越柏林牆,逃向西德。
如《逃出柏林》The Tunnel(2001)中呈現的那樣,有開著汽車直接撞開柏林牆,逃向自由世界的成功例子;亦有被邊境警察實彈擊中,橫屍柏林牆下的悲劇。
總之,一堵柏林牆演變出多少悲喜劇。後來隨著冷戰的結束,東德並入西德,德意志終於完成了統一。柏林牆歷經三十載,成為德國近代史上最大的創傷之一。如今殘存的柏林牆遺址猶如一道刺目的傷疤,提醒著德國人曾經經歷的苦難。
德國電影對這段歷史多有涉獵,2001年一部《逃出柏林》便是講述了一起發生在柏林牆下的逃亡事件。
影片中一幫東德人費勁九個月的時間挖通柏林牆地下一段通道,幫助親人逃出東德。
電影最大的詬病便是將西德簡化為自由烏托邦,將東德形容成極權牢籠,從而抹殺了影片更深層次探討柏林牆問題的可能性。在這部影片中,一段離奇的逃亡故事在三小時片長被表現得跌宕起伏、驚心動魄,多條線索有條不紊地穿行其間。
只是,類似於《肖申克的救贖》The Shawshank Redemption式的成功故事與英雄式高大全的人物塑造,使得這部旨在反思柏林牆歷史的電影顯得過於通俗平凡。
而逃亡的目的――自由,卻未能得到更刻骨、更深化的剖析。最後皆大歡喜的圓滿結局消解了影片的真實性,從而使得這部電影看上去猶如冒險故事般虛空。
同樣著墨於東德極權體制的罪惡以及對自由的嚮往,《竊聽風暴》Leben der Anderen, Das(2006)更能打動人心。這得益於影片對於人性的深度開挖和人物形象的成功塑造。影片通過表現一個生活在極權體制中、並為之效力的秘密警察的人性蘇醒,以表達極權體制對人性的摧殘,同時寄託人性最終將沖破極權牢籠、走向光明的美好願望。
在一個遍布秘密警察、對國民生活進行嚴密監控的集權社會中,民眾隨時面臨被拘捕、被竊聽的危險。各種醜陋的怪象借著冠冕堂皇的理由上演:醜陋的文化部長肆意利用手上的權利,霸佔美麗的女演員。
影片中這令人作嘔的一幕,便是借喻集權制度假以各種冠冕的理由,肆意踐踏人性。片中美麗女演員一步步走向毀滅的過程,便是美好人性被暴政摧殘至泯滅的活脫脫的範本。女演員最後逃不開負疚的心理,被急速飛馳的汽車撞死在馬路上,一朵美麗的鮮花就這樣凋零了;
同樣死去的還有與世無爭的導演、知識分子,他選擇了自殺,因為在黑白顛倒的年代裡,「自殺已經是最好的結果,因為他們不能忍受那樣活著。
沒有流血,沒有熱情,他們只能選擇死亡,死才是唯一的希望。」導演通過這兩個人物不同的死亡,表達個體對極權暴政最沉痛的控訴。本片雖與柏林牆並無直接的聯系,
但其內在的精神卻與當時的政治勢態休戚相關。
再者,東德嚴肅的政治氣氛是促使柏林牆誕生的因素,更是促使大多數東德人翻越柏林牆、逃亡西德的最直接因素。
依照經歷過這段歷史的人講,影片中像維斯勒這樣覺醒的人在現實生活中一個都未曾有過,真正的歷史,比電影里呈現的要黑暗得多。
如果說《竊聽風暴》有著冰錐刺骨的冷硬質地,那麼《再見,列寧》Good Bye Lenin!(2003)則顯得更為溫情默默。
這部影片聚焦柏林牆倒塌之後一個東德家庭的喜怒哀樂。對柏林牆的反思發人深省,既有對東德極權體制下思想控制的無情揭露,又不時地流露出對舊時代的懷念,曾經經歷過的美好和殘酷,伴隨著每個個體的記憶,成為時代的注腳;
被高度美化的西德卻也並非盡如人意,兩極不對等的社會一朝融於一體,無盡的矛盾、麻煩便接踵而至。逐日惡化的就業形勢、物慾侵襲、價值觀面臨挑戰等等問題,均是柏林牆帶給德國人民的創傷後遺症。就像那座被直升機吊起的列寧雕像,
在夕陽余輝中緩緩走下歷史舞台,一個時代無可奈何地結束了。有惋惜、有留戀,然而終究要面對新的生活。亞歷山大慶幸母親能在自己親手打造的舊世界中死去,而她的骨灰會隨著她生活的時代隨風而逝。
㈡ 二戰戰爭片大全_關於二戰的俄語電影
1.斯大林格勒戰役
斯大林格勒戰役是整個二戰乃至人類歷史上最為宏大也最為慘烈的戰役之一,也是二戰的重要轉折點。故事發生於1942年秋斯大林格勒,影片以大見小,描述了伏爾加河畔一座老房子里,蘇聯紅軍與德軍之間的一場驚心動魄的戰爭。一支蘇聯紅軍向伏爾加河左岸的德軍發起反攻後失利,幾名蘇聯士兵在這次行動中得以到達伏爾加河左岸,並潛進了一座被德軍佔領的房屋與德軍形成對峙,在這里他們遇到了電影的女主角,一位年輕漂亮的19歲俄羅斯少女卡嘉,危機重重之中他們相互守候,互為依託。影片穿越歷史硝煙,反思戰爭,真實再現宏大戰爭背景,襯托出戰爭中小人物的生死。
2.莫斯科保衛戰
本片是蘇聯為紀念二戰中蘇聯人民反法西斯斗爭偉大勝利所拍攝的一部史詩性多集寬銀幕巨片。全片分為《侵略》、《台風戰役》兩部,每部上下集共四集。1941年6月,法西斯德國集中了一百九十個師的兵力,以閃電戰術入侵蘇聯,蘇聯因准備不足,在戰爭初期節節敗退,德軍直趨莫斯科城下,雙方在莫斯科展開了殊死決戰。
3.燃燒的火海
1941年10月至1942年7月,蘇軍在塞瓦斯托波爾的防禦作戰,駐守塞瓦斯托波爾的蘇聯陸海空三軍將士和當地軍民英勇奮戰250晝夜,牽制並消滅了大量德軍,終因敵強我弱放棄了塞瓦斯托波爾。
4.白虎
1940年代早期,第二次世界大戰即將結束。激烈的持久戰使蘇聯軍隊和德國軍隊都日漸疲憊。德軍一輛極具攻擊性和破壞性的巨型坦克「白虎」,屢屢將蘇軍的坦克轟炸得機毀人亡。而這輛勢不可擋的強大武器,總是從戰場的硝煙中幽幽出現繼而轉瞬消失,沒人能夠確認它的真實存在,當然也無人否認。蘇軍指揮官決定建造一輛超級坦克T-34坦克的變種,與之抗衡。操縱該輛坦克的車長伊凡·納季亞諾夫(阿列克謝·沃特考夫 Alexei Vertkov飾)是一位傳奇人物。他曾在操縱坦克時,被「白虎」轟炸得體無完膚。死裡逃生的伊凡不但活了下來,更擁有一種讀懂「坦克語言」的特異功能。他堅信神秘的德軍坦克「白虎」確實存在,並決心摧毀它。
5.這里的黎明靜悄悄
該片根據鮑里斯·瓦西里耶夫的同名小說改編,講述了蘇聯衛國戰爭時期,准尉瓦斯科夫帶領五位女戰士在廣袤的森林中進行激烈殘酷的阻擊戰,最終戰勝數倍於己的德寇的故事。這部電影早期版本於上世紀80年代初引進中國後,其影響程度之大,深入人心之強,恐怕是今天的年青人難以想像的。
㈢ 求一部二戰以德國士兵角度反思戰爭的電影
德國拍攝的《斯大林格勒》
對人物的刻畫還是很用心的,但場面、氣勢要遜於老毛子的。
那個德軍排的每個人都有著強烈的求生慾望,雖然他們也有責任感和榮譽感,但當他們發現德軍的卑鄙行徑和在失敗中對勝利絕望的時候,他們已經不再為國家而戰斗,而是為自己而戰,要回家,就必須作戰――這就是現實,象Otto說的:這一切遠沒有結束。
但是,他們最終還是一個接一個地死在了斯大林格勒戰場上。作為一支取得了許多勝利的軍隊,當它的士兵只為求生而掙扎時,給人的震撼要比戰敗的士兵的掙扎強烈得多。這部影片讓人真切地意識到戰爭中人的渺小,而成功和失敗在生命面前是那麼可笑――100多萬人,個個都是這樣精壯的漢子,每個人都在為責任、榮譽,最重要的是為生存而戰斗,最終都死在了斯大林格勒。它從戰爭中的個體角度來看斯大林格勒戰役,反映的又是人類最根本的需求:生存。在這部影片里沒多少熱鬧可看,所以對於外行――它確實沒什麼價值。:o
㈣ 反應二戰經典電影
5 拯救大兵瑞恩
年代:1998年
導演:史蒂芬·斯皮爾伯格
國籍:美國
戰爭啟迪:在生命面前,人人平等!
《拯救大兵瑞恩》無疑是1998年最為重要的一部戰爭片。電影奇才斯皮爾伯格再次執導二戰類題材影片,相比起五年前我們看到了一個更為生動、更為復雜的營救行動。主角不再是德國商人,被營救者也由猶太人改變為普通士兵,不過我們很難不去拿《拯救大兵瑞恩》和《辛德勒的名單》相對比!影片伊始在墓地的場景很容易便令人想起《辛德勒的名單》結束時同樣是在墓地的場景,似乎斯皮爾伯格在刻意傳承著自己對戰爭、人性和死亡的一種獨特理解。而在《拯救大兵瑞恩》中,導演更是向我們提出了一個尖銳而敏感的問題。那就是在生命與命令面前,孰輕孰重?這恐怕是一個士兵很難回答的問題,這也似乎是在一場罪惡的戰爭中始終都無以迴避的一個問題。
4 美麗人生
年代:1998年
導演:羅伯特·貝尼尼
國籍:義大利
戰爭啟迪:不論何時,永遠笑對人生!
這是一部超越常規的黑色喜劇片;一服醫治戰爭創傷的最佳良葯;一部擁有著溫暖質感、自然清新、生機盎然的經典二戰題材影片!與《辛德勒的名單》有所不同,義大利國寶級男星羅伯特·貝尼尼所自編自導自演的《美麗人生》全篇不帶有一絲一毫的血腥和殘酷畫面。雖同屬不折不扣的二戰題材影片,但很明顯《美麗人生》與許多現實主義經典作品站在了截然相反的立場之上。整部影片都在輕松詼諧的氣氛中進行,義大利式的浪漫主義完完全全的讓我們規避了殘酷的戰爭實相。即便是納粹集中營的恐怖氣息也未能使該片蒙上任何陰影。或許,相比起《辛德勒的名單》、《鋼琴師》、《拯救大兵瑞恩》來說,《美麗人生》才真是那些曾親歷二戰者在心靈上最適當的一次修復、一次理療、一份慰藉和一份滿含人性的祝福和關愛!
3 鋼琴師
年代:2002年
導演:羅曼·波蘭斯基
國籍:波蘭
戰爭啟迪:人性就像琴鍵,有黑亦有白!
《鋼琴師》,迄今為止最為客觀真實且最具文藝氣息的一部二戰題材影片!話說十餘年前,斯皮爾伯格曾將《辛德勒的名單》的劇本遞交到波蘭斯基的手中,寄希望於這位曾經親歷過二戰的猶太藝術家能將《辛德勒的名單》拍成一部偉大的電影。但羅曼·波蘭斯基婉言拒絕了老友的好意,而理由卻只有一個,那就是他實在不敢回憶、不敢面對那段殘忍而恐怖的經歷和記憶!而十餘年後,年近古稀的波蘭斯基終於鼓起了勇氣、提起了攝像機向我們娓娓道來那段充滿血腥、充滿眼淚與嚎叫的華沙故事。
對於戰爭的描寫《鋼琴師》做得非常成功,羅曼·波蘭斯基對影片的駕馭能力在該片中亦體現的淋漓盡致。人性善惡、堅強與懦弱的交織在波蘭斯基游刃有餘的掌控下顯出了黑暗而深沉的本色。《鋼琴師》在風格上力求寫實、力求還原歷史真實,而在感情上卻真摯飽滿、洋洋灑灑、催人淚下。殘暴的戰爭與優雅的鋼琴永遠是最不和諧的兩個音符,但在羅曼·波蘭斯基天才般的指揮下,它們卻配合出最令人震撼驚愕的奇特效果。或許是因為波蘭斯基曾親身經歷過二戰的原因吧,他的《鋼琴師》更像是警示世界、反思人性、救贖自我、安撫靈魂的一部人性戰爭電影!
2 辛德勒的名單
年代:1993年
導演:史蒂芬·斯皮爾伯格
國籍:美國
戰爭啟迪:救一人就等於救全世界!
在所有與二戰有關的電影印象中,《辛德勒的名單》絕對是最為難忘的一抹黑白色記憶!在第66屆奧斯卡上,《辛德勒的名單》依據囊獲了最佳電影、最佳導演、最佳配樂等七項大獎,可謂二戰電影史上不可多得的蓋世經典作品!
在社會主義思想誕生的地方卻首先發動了第二次世界大戰,而在希特勒所領導的納粹組織進行恐怖的種族滅絕行動的時代卻也存在著像奧斯卡·辛德勒這樣偉大的仁人志士。《辛德勒的名單》一片無時無刻不在體現著一種復雜人性的矛盾對立和終極沖突。是安逸享受財富所帶來的榮華富貴,還是傾其所有盡到一個人應盡的義務?很明顯,奧斯卡·辛德勒無畏的選擇了後者。在那充滿迫害、充滿死亡威脅的恐怖時期里,辛德勒散盡家財以工廠為依託保護了1200名猶太人的性命和安全。他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贏得了世人的尊重,也證明了人性的光輝和偉岸。在西方世界講究「救一人就等於救全世界」;在東方國度講究「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辛德勒的名單》自誕生之日起就註定了不僅僅屬於好萊塢、也不僅僅屬於美國和西方社會,而是屬於全世界、屬於全世界每一寸曾燃燒過二戰之火的土地!《辛德勒的名單》是全人類正視二戰、反思二戰、崇暢人性、拒絕戰爭共同的文化瑰寶!
1 最長的一日
年代:1962年
導演:拉里·佐納克
國籍:美國
戰爭啟迪:黑暗終將過去,D日終將到來!
1944年6月6日,這是改變世界的一天!我們**慣性的稱之為D日!在65年前的這一天,盟軍與德軍在法國的諾曼底海灘展開了一場血雨腥風的海上登陸戰斗。時隔18年,一部全景再現、真實描刻那紅色一日的電影展現在了全世界觀眾的面前。它就是《最長的一日》!
《最長的一日》客觀、細膩、真實的從盟軍和德軍兩個角度再現了這對人類歷史起著重大轉折性意義的一天,此片也堪稱世界戰爭紀實類題材的巔峰之作。與此同時,其對戰爭的理解、反思、以及無與倫比的震撼效應直至今日仍未褪色。《最長的一日》也超乎了電影的范疇成為了人類歷史長河中一份彌足珍貴的思想財富。哪裡有壓迫,哪裡就有反抗!黑暗終將過去,D日終將到來!當二戰度過了1944年的6月6日後,全世界也終於看到了勝利的曙光。
㈤ 20部不同視角的二戰電影!值得收藏
前言
第二次世界大戰,簡稱二戰,是以德意志第三帝國、日本帝國、義大利王國三個法西斯軸心國和匈牙利王國、羅馬尼亞王國、保加利亞王國等仆從國為一方,以美英法中等反法西斯同盟和全世界被侵略國家為另一方進行的第二次全球規模的戰爭。
戰爭范圍從歐洲到亞洲,從大西洋到太平洋,先後有61個國家和地區、20億以上的人口被捲入戰爭,作戰區域面積2200萬平方公里。據不完全統計,戰爭中軍民共傷亡9000餘萬人,是人類 歷史 上規模最大的世界戰爭。
第二次世界大戰深刻地改變了人類 歷史 。其影響廣泛地涉及到政治、經濟、軍事、外交、文化和 科技 各個層面。人類的戰爭活動由此由盲目走向自覺、由浮躁走向理智、由幼稚走向成熟,進入到一個新的 歷史 階段。
本期分享會將為大家帶來與二戰有關的20部電影,從不同視角看待這場人類史上的最大浩劫,既有殘酷的戰爭大片,也有不同國家的戰爭反思和解讀。其中不乏名垂影史的不朽傑作!
1、《最長的一天》1962
導演: 肯·安納金 / 安德魯·馬頓主演: 理查德·伯頓 / 肖恩·康納利
豆瓣8.5IMDb7.8
所謂「最長的一天」是分別從盟軍和德軍雙方面的角度同時描述諾曼第登陸這一 歷史 戰役的來龍去脈。影片拍得恢弘激烈,堪稱史詩!該片大咖薈萃,諸多明星跑龍套。
2、《啊!海軍》1969
導演: 村山三男
主演:中村吉右衛門、島田正吾、梓英子
豆瓣7.0IMDb7.0
曾被林彪之子林立果寫入《571綱要》的江田島精神即來自本片。作為「軍國主義」大毒草電影該片曾轟動國內。
3、《這里的黎明靜悄悄》1972
導演:斯坦尼斯拉夫·羅斯托茨基
主演:伊琳娜·舍夫丘克、奧斯特羅烏莫娃·奧麗加
豆瓣8.5IMDb8.0
電影根據前蘇聯當代著名作家鮑里斯·瓦西里耶夫同名代表作改編。80年代引進後,這部電影曾在國內引起巨大轟動,成為一代經典!
4、《大君主》1975
導演: 斯圖爾特·庫柏主演: Brian Stirner / 達維德·哈里斯
豆瓣7.8IMDb7.1
這部電影正是描寫D-day:1944年6月6日,盟軍二戰最大的諾曼底「大君主」登陸行動,該片榮獲柏林電影節評審團大獎,是之後許多電影參考的二戰佳作。
5、《從海底出擊》 1981
導演: 沃爾夫岡·彼德森主演: 尤爾根·普洛斯諾 / 赫貝特·格勒內梅厄
豆瓣9.1IMDb8.3
6、《斯大林格勒戰役》1993
導演: 約瑟夫·維爾斯麥爾主演: 多米尼克·霍衛茲 / 托馬斯·克萊舒曼
豆瓣8.2IMDb7.5
斯大林格勒戰役無疑是整個二戰甚至是人類 歷史 上最為宏大也是最為慘烈的戰役之一,它不僅與中途島、阿拉曼一起構成了二戰的重要轉折,更以巨大的傷亡與破壞,絕望的攻伐與殘酷殺戮被世人所銘記。
7、《辛德勒的名單》 1993
導演: 史蒂文·斯皮爾伯格主演: 連姆·尼森 / 本·金斯利
豆瓣9.5IMDb8.9
影史最偉大的二戰電影,一舉榮獲當年奧斯卡獎最佳影片等7項大獎!
8、《拯救大兵瑞恩》 1998
導演: 史蒂文·斯皮爾伯格主演: 湯姆·漢克斯 / 湯姆·塞茲摩爾
豆瓣9.0IMDb8.6
同樣由斯皮爾伯格執導,該片是影史偉大的戰爭電影之一,其逼真的戰爭場面,成為後來戰爭片爭相效仿的對象。而其開創性的顫鏡,重新定義了戰爭視覺。
9、《細細的紅線》1998
導演: 泰倫斯·馬力克
主演: 西恩·潘 / 伊萊亞斯·科泰斯
豆瓣7.8IMDb7.6
根據美國作家詹姆斯·瓊斯的同名小說改編,榮獲1999年柏林際電影節金熊大獎。講述二戰的南太平洋上,日美雙方展開激烈角逐,人性的底線在炮火聲中被徹底摧毀。
10、《兵臨城下》 2001
導演: 讓-雅克·阿諾
主演: 裘德·洛/艾德·哈里斯/蕾切爾·薇茲
豆瓣8.5IMDb7.6
影片根據真實事件改編,講述蘇聯紅軍傳奇狙擊手瓦西里·柴瑟夫與德軍頂尖的神槍手康尼少校,在斯大林格勒戰役中的一場生死之戰。是影史精彩的狙擊電影之一!
11、《珍珠港》 2001
導演:邁克爾·貝
主演:本·阿弗萊克 / 喬什·哈奈特
豆瓣7.9IMDb6.2
影片由爆炸狂魔邁克爾·貝執導,講述了珍珠港事件後,兩位美軍飛行員帶著特殊使命:轟炸日本本土。影片真實再現了當年珍珠港事件的慘烈,自殺性反擊的決絕和犧牲精神。
12、《進攻列寧格勒》2009
導演: 亞歷山大·布拉夫斯基主演: 加布里埃爾·伯恩、米拉·索維諾
豆瓣7.3IMDb6.1
1941年第二次世界大戰肆虐時期,德國納粹入侵蘇聯。在經歷長達4個月的攻堅戰無果後,希特勒決定用飢餓和圍困的方式奪取列寧格勒。納粹圍城三年,屍橫遍野的列寧格勒成為一座死亡之城。
13、《女狙擊手》2015
導演: 謝爾蓋·馬克利斯基
主演: 尤利婭·別列希爾德 / 葉甫蓋尼·齊加諾夫
豆瓣7.6IMDb7.1
該片取材於蘇聯女英雄、神槍手帕夫利琴科的生平,講述了蘇聯她在戰爭爆發後中斷學業,參軍奔赴前線,書寫了二戰史上一段不朽的傳奇故事。
14、《開戰日》2015
導演: 羅尼·伊茲拉
主演: 皮魯·埃斯貝克、拉斯·米克爾森
豆瓣7.5IMDb6.6
1940年4月9日清晨,德國軍隊穿過國界進入丹麥境內。丹麥日德蘭島的自行車連隊和摩托車連隊是最先抵禦德軍進攻的丹麥部隊。4個小時後丹麥淪陷。這部電影再現了這段 歷史 。精彩好看!
15、《國王的選擇》2016
導演: 埃里克·普派主演: 加斯帕·克里斯滕森/安德斯·巴斯莫·克里斯蒂安森
豆瓣7.4IMDb7.1
1940年4月9日,德國在同一天出兵北歐,同丹麥一樣,弱小的挪威也不經打,但是挪威國王面臨著一個艱難的選擇,這將永遠改變他的國家。看完本片你就會明白北歐為何是今天的樣子!
16、《敦刻爾克》 2017
導演: 克里斯托弗·諾蘭主演: 菲恩·懷特海德 / 湯姆·格林-卡尼
豆瓣8.4IMDb7.9
好萊塢鬼才諾蘭的第一部戰爭巨作。獲得第90屆奧斯卡最佳剪輯獎。影片帶有濃烈的諾蘭式風格,三條不同時間線的主觀戰場體驗,將「敦刻爾克」這場二戰著名的大撤退表現得非常獨特。
17、《冒牌上尉》2017
導演:羅伯特·斯文克
主演:麥克斯·庫巴徹 / 米蘭·佩舍爾
豆瓣8.5IMDb7.4
影片根據真實故事改編,講述了一名十九歲的普通國防兵威利赫羅德在二戰最後兩周內成為所謂的「埃姆斯蘭德劊子手」的故事。他憑借撿到的上尉制服而假冒軍官,將潰散的其他士兵聚集起來組成特別任務小組,一路搶掠地在行將陷落的納粹帝國大地上為所欲為,並以元首為榜樣掌握起逮捕和生殺大權。
18、《永遠的0》 2013
導演: 山崎貴主演: 岡田准一 / 三浦春馬 / 井上真央
豆瓣7.5IMDb7.3
由網友留言說非常想看這部電影。這部交錯時空的電影,通過尋找飛行員久藏,回顧日本在太平洋戰爭中種種經歷。在第38屆日本電影學院獎中榮獲包括最佳影片在內的八項大獎。
19、《無聲的抵抗》2020
導演: 喬納森·雅庫博維奇編劇: 喬納森·雅庫博維奇主演: 傑西·艾森伯格 / 艾德·哈里斯
豆瓣6.7IMDb6.2
當人們詬病二戰法國的窩囊遭遇時,電影聚焦傳奇法國啞劇藝術家馬塞爾·馬索在二戰時期的傳奇經歷。
20、《灰獵犬號》 2020
導演: 亞倫·施耐德
主演: 湯姆·漢克斯 / 伊麗莎白·蘇
豆瓣8.2IMDb7.0
這部最新的二戰電影由湯姆·漢克斯親任編劇和主演,改編自真實 歷史 事件。展現50多小時內美國驅逐艦和德國潛艇的連場對決。
㈥ 關於二戰題材的電影
《兵臨城下》
(Enemy at the Gates,《大敵當前》,美國、德國、英國、愛爾蘭,2001) 蘇軍與德軍決戰中狙擊手之間扣人心弦、震撼人心的較量,穿插蘇軍男女狙擊手之間的愛情。
2.《紅色警戒》
(The Thin Red Line,《細細的紅線》,美國、加拿大,1998) 墓誌銘式的故事。太平洋戰爭中美軍與日軍的對決,對於美軍來說,該經歷(包括士兵的戰爭思考和厭戰情緒)與日後的越戰經歷差相彷彿。略嫌沉悶、拖沓。
3.《拯救大兵瑞恩》
(Saving Private Ryan,美國,1998) 戰爭中的人道主義,對於生命價值的思考。
4.《U-571》
(《獵殺U-571》,美國、法國,2004) 海戰題材經典。團隊精神的勝利。驚心動魄之餘亦不嫌虛構失真。
5.《愛在戰火蔓延時》
(Shining Through,《英烈情緣》,美國,1992) 戰爭間諜題材經典。九死一生的命運與淋漓盡致的愛情。
6.《第22條軍規》
(CATCH-22,美國,1970) 黑色幽默,軍中游戲規則之荒謬。略嫌六神無主。
7.《沙漠之狐》
(Desert Fox:The Story of Rommel,《沙漠之狐隆美爾傳》,美國,1971) 不虛張、不自命、不大言、不空洞,比《巴頓將軍》、《麥克阿瑟傳》、《山本五十六》、《艾克:登陸倒計時》都更有看頭。
8. 《不列顛之戰》
(The Battle of Britain,《空軍大戰略》,英國,1969) 空戰題材經典。全景式記錄堪稱英國保衛戰的英格蘭空戰,紀實逼真、精彩壯觀。
9.《斯大林格勒戰役》
(Stalingrad,德國、瑞典,1993) 斯大林格勒漫無邊際的雪原就是德軍士兵的墳墓。未見德軍與蘇軍的正面對峙而慘烈、慘淡之情彌漫熒屏,揮之不去。
10. 《紅一縱隊》
(The Big Red One,美國,1980) 在殘酷的戰爭面前,「活著」就是硬道理。
11.《星星敢死隊》
(The Star,《東部戰線1944》,俄羅斯,2004) 詩化的意境,信念的力量,內斂的情感,不朽的軍魂。
12.《這里的黎明靜悄悄》
(The Dawns Here Are Quiet,蘇聯,1972) 戰爭與女人的散文詩。對於「戰爭讓女人走開」之說的回應,曾經感動過一代中國觀眾。
13.《虎!虎!虎!》
(Tora! Tora! Tora!,《偷襲珍珠港》,美國、日本,1970) 客觀看待珍珠港事件的一個標本,美國觀點和日本觀點妥協的產物。撫摸美國人心中永遠的痛。
14. 《從海底出擊》
(Das Boot,《潛艇風暴》,西德,1981) 海戰題材經典。一種悲壯的失落。
15《中途島戰役》
(Midway,美國,1976) 勝敗之機瞬息萬變,一失足成千古恨。此戰凸顯了信息、判斷與應變的重要性。表現手法略嫌呆板,其間美軍將領之子與日本姑娘戀愛的情節純屬多餘,且日本姑娘容貌亦嫌平庸。
16.《桂河大橋》
(The Bridge On The River Kwai,英國、美國,1957) 戰俘題材經典。戰爭中東西方文化碰撞的一個經典標本。英國紳士遭遇日本流氓:虎落平陽被犬欺。
17.《馬爾他攻防戰》
(Malta Story,英國,1953)
早期二戰經典。英軍在馬爾他捉襟見肘的遭遇。
18.《雷瑪根大橋》
(The Bridge at Remagen,法國,1969) 情節緊湊,精彩紛呈,一氣呵成,淋漓盡致。
19.《血戰台兒庄》 (中國,1985)
中國第一部以正面戰場抗戰為題材的電影,已是公認的華語經典。聊以代表中國經典。
20.《血染雪山堡》
(Where Eagles Dare,《壯士雄風》,英國,1968) 戰爭冒險題材經典。懸疑、動作,鬥智斗勇,起伏跌宕、驚心動魄,一氣呵成
絕無冷場。更兼兩位大美女捧場,秀色可餐,令人想入非非。
21. 《六壯士》
(The Guns of Navarone,《納瓦隆的槍聲》,美國,1961)
戰爭冒險題材經典。動作、懸疑,緊湊、緊張,人物、景觀,美不勝收。其間處置叛徒美女的情節尤其令人心情復雜。
22. 《倫敦上空的鷹》
(Stukas uber London er Eagles Over London,法國、西班牙、義大利,1969)
戰爭間諜題材經典。德軍的滲透與英軍的反滲透。輕喜劇,精彩、幽默。網上多有混同於《不列顛之戰》者(在下亦曾因此在《知見二戰題材經典電影245部》一帖中注錯該影片英文名)。
23.《亂世忠魂》
(From Here to Eternity,《紅粉忠魂未了情》,美國,1953)
早期二戰經典。珍珠港事件前夕夏威夷美軍生活故事。美國反思珍珠港事件的一個經典標本。
24.《戰爭的呼喊》
(Battle Cry,《硝煙中的呼喊》,美國,1954)
早期二戰經典。戰爭與人生的抒情詩。美國海軍陸戰隊士兵的成長故事。
25.《百戰雄獅》
(The Young Lions,美國,1958)
四個年輕人的二戰傳奇。試圖站在德國與美國之間思考戰爭。
26.《坦克大決戰》
(Battle Of The Bulge,美國,1965)
戰線過長與補給不及讓德軍功虧一簣,失敗令人扼腕、頓足。
27. 《最長的一天》
(The Longest Day,美國、英國、法國,1962)
全景式記錄盟軍諾曼底大反攻的史詩。盟軍最大的一個成功案例。公認的二戰戰爭電影蓋棺之作。告訴我們成功中天時、地利、人和的重要性。
28.《狙擊手》
(Sharp Shooter,蘇聯)
蘇軍女狙擊手的傳奇故事,扣人心弦、震撼人心不遜《兵臨城下》。拍攝年代未詳,當略早於《這里的黎明靜悄悄》。
29. 《遙遠的橋》
(A Bridge too far,美國、英國,1977)
盟軍荷蘭空降兵的命運進讓盟軍付出了慘重代價。其間一位德軍將領的風度和氣度尤其令人印象深刻。
30.《反攻緬甸》
(Objective Burma,美國,1945)
早期二戰經典。在歷史上曾因過分誇大美國在緬甸戰爭中的作用、遭物議而被刪剪。
31. 《雷霆戰將》
(When Trumpets Fade,美國,1998) 告訴你一種反英雄主義的戰場生存之道。
32.《633轟炸大隊》
(633 Squadron,英國,1964)
空戰題材經典。空中戰爭與軍中愛情的傳奇。知其不可而為之的英國標本。
33.《戰地軍魂》
(Stalag 17,《17號囚房》,美國,1953) 早期二戰經典。戰俘逃亡題材。明爭暗鬥,其樂無窮。
34.《大逃亡》
(The Great Escape,《第三集中營》,美國,1963) 戰俘逃亡題材經典。自由是不屈不撓的結果。
35.《黑獄梟雄》
( King Rat,《鼠王》,美國,1965) 戰俘逃亡題材經典。美國人生存之道的戰俘標本。可能是盟軍最大的一個失敗案例。異想天開與急切冒
㈦ 冷峻的二戰電影,希特勒最後的12天,不煽情也讓人深刻銘記嗎
這是一部冷峻的二戰電影《帝國的毀滅》,真實,細膩,從另一個角度展示二戰。六百人的資料館大廳幾乎座無虛席,所有人安靜的看完這部沉重、冷靜、真實、嚴肅、壓抑、沉悶、悲痛、漫長、痛苦的希特勒最後12天。歷史重現,戰爭無情,電影還原的細節以及演員的表演都值得深刻銘記。如此客觀冷峻的二戰電影,非常少見了。我希望看到一部真實的歷史的樣子,不可以煽情不歪曲意義。這樣角度的電影對我來說正正好。非常欽佩各位歐洲演員的精彩表演。
這部片子最精妙之處就是保持對希特勒人物形象的客觀,沒有惡魔化,沒有渲染。自殺,這種違背人類本能的行為在一個群體中普遍發生,這樣的群體成員是否主觀能動性得到更多發揮,脫離更多人類本能和本性?是一種異化還是一種進化?以貼身秘書的視角切入希特勒死前最後時刻,無疑是導演最高妙的安排所在,人處在罪惡之中往往不知其罪惡之深,深處人性的煉獄之中反而自以為自己就是救世主,荒誕而真實,這就是為什麼這部電影不煽情卻讓人深刻銘記!
㈧ 上半年,也就它了
▲《萬湖會議》片段
《萬湖會議》帶來的觀影體驗是獨特的,這也是德國二戰反思電影的特徵。
他們提供了一個除去人性外任何事情都非常合適的場域,讓觀眾不自覺進入這一套預設的邏輯之中,卻在最後猛然驚醒,如此流暢的運行卻唯獨丟失了人性與人道。
反思就在這其中生發出來:二戰後的今日,無論是誰再拋出這樣看似合理的邏輯,你是否能清醒地發現,其中缺失的人性?
㈨ 與二戰有關的電影的影評。
悲劇的誕生
——觀《穿條紋睡衣的男孩》
那裡有湛藍的天空,白色的雲,那院子有大樹環繞,後來還有了搖曳的鞦韆架。那裡是盛夏的鄉村,是理想中的樂園,但又的確是凶宅。那裡,有無數的生命在小心翼翼地活著,卑躬屈膝,只為苟延殘喘,更有無數的生命不明不白地死去。你看到那漫天的濃煙么?那不是炊煙裊裊,是六月雪,那是死者的骨灰在天空聚集,又遲遲不肯落下。曾幾何時,在《辛德勒名單》不也有這樣的濃煙么,只是在這里,我們還聞道了那股嗆人的臭味。
活著,又如何?
《辛德勒名單》中,你有沒有聽到兒童那歡快的叫聲「GOODBYE JEWS!」在《鋼琴師》,你有沒有看到,只要是猶太人,活著,就無處可逃。本片中,編劇似乎給出了答案:「猶太之流詬吾族,誘吾族之敵」「笑吾族文學音律」「凡其所到之處,災害不斷」「吾國必因其而亡,不遠矣。」這大概就是希特勒滅猶的緣由吧?我想起了我年少時看《北洋水師》,那裡也有日本天皇的擔憂,作為島國的擔憂。難道這就是侵略的緣由?
我無法想像,德意志,那個哲學大師輩出,崇尚理性的國家,竟會挑起兩次世界大戰,甚至還施行過種族滅絕的政策。是德國人思考得太深,以致走火入魔了?還是擔憂太多,以致無法自拔?大概都不是。那些兒童顯然是未經思考,受了大人們的教唆的。兒童又真的那麼無辜嗎?不是。兒童本身固有的輕浮與好事,大概也是一個原因。我一直在想,倘若是你,你會不會也在其中,興奮地高叫:「GOODBYE JEWS!」呢?等到你已經經歷了滄桑,然後,你說:「那是我年少輕狂!」是不是已經太晚了。
不僅在德國。文革其間,誣蔑師長的,毀滅文物的,為了各式派別而爭斗的,不是大有人在么?年少又輕狂,無知又沖動,大不了是受了某某某人的蠱惑,托詞不外乎如此。那麼,行動背後的真正動機又是什麼?要麼基於從眾心理,你這樣,我也這樣;要麼,是自我的彰顯。這樣的心理,一直存在,而且會永遠存在下去。
但這不是真相。
真相在於為什麼會有人盲從。
真相在於為什麼會有這樣的政策。
真相在於人類創造了「我」與「我們」,而「我」與「你」便將自己與他人區分開來,我們隸屬與這樣集體,我是安全的,而你,也許就是敵人,或者,就是那個不幸人中的一員。真相在於人類有了國家這一組織。庫切在《凶年紀事》中這樣說:「我們生而就有歸屬。從出生的那一刻起,我們就是臣民。」「法律保護安分守己的公民。」所以,對於國家的意志,從來就不是普通人所能夠更改的,那麼,做個良民就意味著屈服與順從。
這不是真相。真相是為什麼會有這樣的國家意志。倘若國家意志是每個公民的意志,也許,就沒有悲劇的誕生了。但經濟學家已經給出了證明:這個美好願望是無法實現的。所謂國家意志只能是有大多數人的意識提煉出來的少數人的意志。少數人的意志就是這個國家的所有人的意志。所以,你說猶太人不好,那麼,人人都得說,猶太人不好,否則,便是以個人的力量來對抗整個國家。
這也不是真相。真相在於這樣的意志為什麼會成為整個國家的意志,即便它那麼荒唐可笑(中國的大地不也曾上演過?罷黜馬寅初,消滅麻雀)。倘若,有多種聲音,倘若,你可以表示你的不滿,倘若,你是對的,國家又真的夠虛心接受,那麼,悲劇也就不會發生。關鍵在於個人的意志成為國家意識,而對於這種意志唯有俯首貼面,老老實實去執行。這便是極權主義。極權主義的罪惡在於將自己的意志強加為他人的意志,皇權時代,軍閥時代,斯大林時代,莫不如此。希特勒就是一個獨裁者。極權主義的時代,你要麼躲避,要麼執行,要麼就是犧牲品。
但這也不是真相,真相在於這樣的意志為什麼會誕生?真相在於,是誰選擇了這樣的獨裁者。意志可以歸結為個人的醜陋,但選擇,卻是民眾的結果,受蠱惑只是一時,但圖新鮮,為自己謀利不是大眾選擇的一個因素嗎?所謂人生,不過是在各種限制條件下,給自己選擇一個最優解——基於精神或物質。人生來就有慾望,有些人終生鬱郁而不得志,有些人實現了願望,卻坑害了他人。就是這樣。
你可以不選擇嗎?當一個國家沒有了領導者,你會心安理得,穩如泰山嗎?你需要一個領導者,我也需要。我們都被奴役化了。幾百年前,一位法國作家這樣寫道:
「令人難以置信的是,那些曾經是臣民的平民突然會徹底忘掉他們早先渴望獨立的要求,以至於要喚起他們並重新獲得這種信念已經不可能了;事實上,他們無需敦促就在盡心盡力地做了,做得相當自在,乃至有人會說,從表面上看,他們沒有失去自由,只是坐穩了奴隸。實情也許是,一開始,這種服役是不得已的,因為受到了外力的強迫;但後來那些無怨無悔盡心效勞的人,卻是以自己的自由意志在從事他們的前輩被強迫做的事。」
悲劇的誕生,其實,我們每個人都參與了。
《辛德勒的名單》
辛德勒是一個壞人,辛德勒但並不像電影中所刻畫的那樣是一個近乎神聖的救世主形象。透過一本書《辛德勒名單》解讀辛德勒這個人,還原了英雄也是人這個常識,辛德勒早就是納粹黨成員;辛德勒竟然是間諜,辛德勒本質就是資本家,辛德勒或許是瘋子,諸如此類種種頭銜。 富賈之子的辛德勒沉湎酒色,在戰前作為間諜出入捷克斯洛伐克、波蘭從事偵察活動,他大發戰爭財,是當地有名的納粹信徒。他也是一個典型的機會主義者,哪怕20歲時的那場婚姻也是出於對方的豐厚聘禮,並以此來挽救瀕臨破產的家族企業。「二戰」後,他又拋棄了發妻。從流亡地阿根廷返回法蘭克福的辛德勒,處境卻極為悲慘。身無分文,蝸居在法蘭克福火車總站附近的一個單間居室,且頻繁酗酒,最終因煙酒過度而死。這就是一個真實的辛德勒。 英國作家威爾遜說:「辛德勒是個騙子,一個酒鬼,一個登徒子,可是,如果他不是這樣的人的話,他也就沒辦法從納粹集中營里拯救出上千個猶太勞工了。」,辛德勒只有是騙子、酒鬼和登徒子,才有本事拯救猶太人,但僅僅是騙子酒鬼和登徒子卻也救不了人。作者基尼利曾經解讀:「我對這個故事中的道德力量深信不疑……墮落之人跟他們身上向善的力量之間的斗爭總是讓人著迷。(辛德勒的時代)正是歷史上曾不止出現過一次的特殊時代:在那些時代,聖人已經完全無能為力,對你已經沒有任何好處,唯有那些講求實際的無賴漢才能擔當起拯救靈魂的重任。」
基尼利要寫出人類精神的偉大力量,同時又竭盡全力要為辛德勒「去魅」,驅散籠罩在這個偉大的拯救者、上帝的替身、猶太民族的「大義人」身上的光環和「迷思」,還他這個「如此含混復雜又如此崇高偉大的人物」的「真身」。所以他決定以小說的形式去展現這個人物,但同時又「力避一切向壁虛構」,所有的事件,哪怕最瑣碎的細節全部都有歷史文件以及當事人的回憶作為支撐,而且就算是當事人的回憶,作家也還要進行排比擇選,只選用經過判斷後認定為最符合歷史事實的記述。事實證明,基尼利的這種創作方法取得了巨大的成功。真實的力量勝過一切虛構,真實的面容也比一切設計都更精妙復雜,《辛德勒名單》不但將那段久已湮沒不聞的偉大的拯救故事,如目見耳聞般生動清晰地展現在當代讀者面前,而且更重要的是,它將奧斯卡·辛德勒這個真實人物無比復雜甚至矛盾的各個側面,如刀砍斧斫般深入細致地突顯在你我的心中。
至今沒人能夠否定辛德勒從納粹魔掌中拯救上千名猶太人的事實。他善與惡之間倫理取向的驟然轉變,讓學者無法自圓其說,或許永遠是個不解之謎。可我們又何必勞師動眾地去揭開這個謎底呢?甚至那份辛德勒名單的真假亦無需考證、辨偽,只要他在險境中確確實實拯救過一千餘條生命,此舉足矣。並且,這是他在當初境遇下唯一力所能及的行動。
我以為,只有國人才會對「高、大、全」式的人物鍾情萬分,才會為一個完美無瑕的英雄而錙銖必較甚或無原則地打造、粉飾、塗金。從國外對《辛德勒名單》以及辛德勒本人的爭議中,不難看出,「高、大、全」其實是一種普適的心理需求,造神運動並無時空的界限。這種普適性既是人類與生俱來的道德訴求,更是人類對自身道德瑕疵和意志缺陷的心理過度補償。
一個一生清白的人或許對身邊的世態炎涼從來漠不關心,而一個墮落放縱之徒或許曾經對身陷絕境者攙扶過一把。英雄沒有必要是完美無缺的,我們更沒必要以神的標准來奢望他人。人類道德的恆古原則,一是無需極致,二是必須踐行。"天地雖大,但有一念向善,心存良知,雖凡夫俗子,皆可為聖賢!"
在基尼利的筆下,真實的辛德勒的本來面目纖毫畢現地呈現在我們面前:就是這樣一個壞人,經過了種種磨難,做了一件好事,拯救了一千三百多個猶太人的生命。「救人一命,如普度眾生」……我想,也正因此,歷史才不至於僅僅成為一部征服和壓榨史,不論在多麼黑暗的時刻,不論邪惡的力量何等強大,也都有人性的光輝在閃爍,也總有人類的靈魂在成長。
電影開始,普通一猶太家庭圍立桌旁聖詠進行傳統的祈禱儀式,搖曳閃動的燭光隨著合聲的減弱漸漸被黑色吞沒。影片由彩色切換為黑白兩色的畫面。貫穿影片始終的凄慘哀惋的小提琴獨奏和幾近無伴奏的混聲合唱給出的強弱和諧依然不失聖詠的曲式,一位小女孩衣裙上的紅色亮點短暫的跳動給出的生命色彩仍然不忘立虹為記的永約。影片結尾處伸開的地平線上,聖詠的基調展開世俗的旋律擁過來黑壓壓的一群人,畫面果斷地轉為彩色的鮮艷,橫掃一切的光明,「我使雲彩蓋地的時候,必有虹現在雲彩中」
黑暗的昨夜已經過去,讓我們擁抱來之不易的幸福。
Schindler's List
舊聞新讀:東方早報2009年4月16日「辛德勒名單」副本澳大利亞被發現,新南威爾士圖書館工作人員在整理作家托馬斯·肯尼利的6盒舊手稿時,在一堆研究紀要和德國剪報中發現了這份「辛德勒名單」的副本。
《拯救大兵瑞恩》——生命的價值
生命是如此脆弱,脆弱到令人心驚的程度。當子彈射入腦顱,鮮血尚未濺到地上;當利刃插進胸腔,心臟仍在舒張抽搐,生命已然逝去,留下的那些些痕跡,也只如流水滑過指縫後,手上殘留的水漬般輕易蒸發。史蒂芬用二十五分鍾時間,強迫我接受這個震撼——
身處戰爭中的人,就如我們指尖下的蟲蟻。
為什麼?為什麼造物創造了人類,卻又讓我們如斯羸弱,不堪一擊?而究竟生的價值又在哪裡?
當我經歷了那血肉橫飛、支離破碎的二十五後,我以為我明白了。我們活著,就是為了堅持正義;我們活著,就是為了鏟除奸惡。當成千上萬的美國人、英國人、加拿大人沖上那名叫諾曼底的法國海灘與德國人作戰時。我腦中想到的是中國古賢們所謂之「殺生成仁,捨生取義」的崇高思想,是近代革命者「拋頭顱,撒熱血」英勇就義的偉大精神。他們在異國他鄉的土地上流血犧牲,為的是全人類的安寧與和平。依然活著的戰士和倒在海水與沙灘上的屍體一樣值得我們尊敬。
然而,我錯了。當我看到那位在兩天中被戰爭接連奪去三個兒子的老母親瑟瑟發抖地倚靠著門邊時;當我看到原本掛在戰士脖頸上,代表著他們生命的金屬牌灑落滿地時,我意識到:我錯了!任何一個人都沒那麼偉大,任何一個人都恐懼死亡。生命的脆弱不僅僅體現於它能那麼輕易的被打碎,更在於我們對於這種脆弱的強烈恐懼。為什麼要派遣一組戰士去尋找那一個名叫瑞恩的大兵?因為他是那位老邁母親僅存的一子。答案簡單但卻真實。生命的維系,需要以生命的價值來換取。或許生命的價值就在於此:我們恐懼死亡,但我們更恐懼自己所關懷、熱愛的人被奪去生命!
可是,我又錯了。錯在以偏概全,錯在有失偏頗。直到影片後半程才終於出現的大兵瑞恩,在上級命令他離開戰場的前提下,堅持留下完成任務,與戰友們在一起;帶領著自己的小隊歷經了生死考驗的米勒上尉,在即將完成使命時,卻決定戰斗,用自己受傷的軀體與一支手槍,阻擊敵人的坦克。還有其他那些前赴後繼、英勇戰斗的戰士們。他們大義凜然,勇不畏死。是什麼支持著他們的神經與肉體?是什麼使他們即使為之拋卻生命,也無怨無悔?其實,他們都是普通人,有著普通人的情感與思想。而在「那一刻」來臨時,他們又都成為了英雄,成為了同輩中最傑出者。
對於我們每一個人由於境遇的不同「那一刻」也都不竟相同。或許會是一場殘酷的戰爭,或許只是一個落水的兒童……但我們每個人的生之價值,決不會體現在那日日重復普通又普通的三餐一宿之中。它只會在我們一生中所僅有的幾次,甚至是唯一的一次「那一刻」中閃現,而平時我們只是普通人。
當我最終看完這部影片時,留於腦中記憶最深刻的,再不是開場的那二十五分鍾。而是已經受傷的米勒上尉依靠在殘垣斷壁上,無力但卻堅定的舉起手槍向德軍坦克射擊的鏡頭。
還記得他戰前的職業嗎?而「那一刻」他已成為英雄!
《美麗人生》——幸福的存在
就算在最艱難最黑暗的日子裡,就算了無希望,死亡近在眼前,他依然深愛著並用生命與智慧保護著他的妻子與兒子。他的勇氣與智慧,即使在戰爭的硝煙彌漫中,即使在集中營的暗無天日中,即使在最後槍聲響起死亡來臨的那一刻,依然閃現著耀眼奪目的光芒。
他用盡全力,在集中營的悲慘世界裡,為兒子,營造了一幕美好的幻想,他告訴兒子,所有的殘酷只不過是一場游戲,游戲的獎勵是一輛嶄新的坦克。於是,他的兒子便有了足夠的勇氣,熬過那段水火的歲月,最後,當他坐上盟軍的坦克時,他的幸福無可言語,而那種幸福,正是他的父親用生命為他交換的。他不放棄任何機會為他風雨中的家庭製造哪怕是點滴的歡欣,在路過集中營的廣播室時,他冒著危險在廣播里呼喊妻子的名字,他想告訴她,他和兒子都還活著。他趁著做侍者的機會,為妻子播放了《船歌》,這首曾經響在他們定情之夜的歌曲,飄過沉沉迷霧的阻擋,在黑夜裡,給他的妻子帶去安慰,也讓他們一家人,都鼓起了勇氣,共同經歷灰暗的時光。
就在他生命的最後一晚,他將兒子安頓在一個鐵箱子里,然後,去尋找他的妻子。當他被捕之後,路過那個鐵箱子時,他知道他的兒子正注視著他,於是,他裝出一副滑稽的模樣,惹得兒子笑出聲,他仍然堅持著,堅持著使兒子相信這一切都只是一個游戲,千萬不要害怕,永遠要微笑而樂觀地去面對。然後,槍聲響起,他去了,而他的兒子與妻子終於獲得解放,當他們在陽光下摟抱在一起的時候,他的兒子說道,我們贏了!確實,在這一場浩劫當中,他們贏了,因為,他們有一個英雄的丈夫與父親,他的名字叫基度。
《美麗人生》是一部相當浪漫的電影,猶太青年基度到一個義大利小鎮上准備以開書店為生,在那裡,他遇見了美麗的姑娘多拉,然後,是一系列充滿了智慧、滑稽、陰錯陽差、浪漫的輕松片段,終於,基度與多拉終成眷屬,鏡頭一轉,他們從房間里追著他們的兒子來到院子里,一家三口的幸福生活令人羨慕,基度用自行車載著美麗的妻子,車框里坐著機靈的兒子,他們飛馳而過,而街道上,卻已經出現了納粹的鐵絲網。
沒有什麼比快樂的戛然而止更令人感到揪心。當基度的幸福生活剛剛開始之時,他的猶太身份使他被抓去了集中營,而他的妻子,本來並不用去集中營,卻毅然的隨他們跳上了火車。最真摯的愛情,有時候真不需要太多的言語,連執手相看都不需要,只是縱身一躍,跟去天涯海角。在影片當中,演多拉的演員有很好的演技,那是一種很克制的平靜,當她在集中營里聽到孩子將要被殺掉的消息時,她的臉上沒有任何錶情,只是站在樓梯上,由著後面的人群在她身上沖撞,她望向窗外,目光深遠。後來,她被派去挑揀死難者的衣服,那種小心翼翼,不敢也不願發現兒子衣服的感覺很到位。從這里也可以看出,一個人最深沉的愛,其實,是很平靜的,能夠撕心裂肺哭出來的,往往也是釋然的開始。
最後,基度的兒子和多拉在陽光下抱在一起,他大聲喊叫著,我們贏了。那時候,他還不知道他的父親已經死去。電影響起旁白,以基度兒子的語氣,聽聲音,他也已經步入老年,那麼,這部電影就能理解成他的回憶。在他的回憶里,他的父親,依舊是那樣鮮活,這,何嘗不是另一種活著。槍炮、炸葯、毒氣、死亡、飢餓,這些東西看似強大,最後的勝利者,卻只能是人和生活。真正的光芒,就像基度朝他兒子眨眼的那一剎那,意思是,無論怎樣,只要我們不害怕,堅強、快樂、盼望,人生終究美麗,於是,我們總會贏。
額額額,這是四篇、加上樓上的1篇剛好5篇
㈩ 決戰斯大林格勒的影片評價
戰爭場面極為逼真,令人看得熱血沸騰,而編導也能注意細節,對每位士兵沒有作臉譜化描寫,比任何好萊塢大型戰爭片均不遑多論。
這是一部從德國人的角度進行反思的二戰題材電影衫弊。德國洞陸導演約塞夫·年維爾斯邁爾從德國人的角度描述二戰中著名的「斯大林格勒戰役」。整部影片立意新穎,眼光獨披到,展示近了空前宏大的戰爭畫面,紛飛的炮火挾著腥風血雨,更襯托出了那些年輕士兵的渺小與無奈,同時細膩且不厭其煩地一再刻畫人物的心理斗爭和外在表現。影片中所折射出的思想內涵與飽滿且富有沖擊力的畫面相輔相成,遙相呼應,令人震撼! 事實上,導演只是從一個旁觀者的角度對戰爭做了深入細致的刻畫,戰爭的殘酷、心靈的扭曲、友誼的考驗,均納入導演的視野,既沒有謳歌,也沒有作直接的譴責,只是把發生的事情呈現在觀眾的眼前,讓後人對這場給世界人民帶來沉重災難的戰爭進行深深的思考。大量難得的史或顫族實影像資料,從「藍色計劃」的策劃開始實施一一突進頓河,再從頓河到伏爾加河,直到蘇聯取得最終的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