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高分!!!!!!!!求好的影評!!!!!
五個影評總有一個適合你
影評1
童年童話夢!
每個孩子,和每個曾經是孩子的成腔蠢年人,都做過童話夢。在夢里,我們生活在糖果世界裡,這個世界所有的一切都是糖果和巧克力做的,這個世界是所有孩子的天堂。今晚,蒂姆波頓讓我見到了我童年時的糖果夢想。
什麼是視覺盛宴?大爆炸還是馬路大追車?那乾巴巴的視覺刺激?只有非凡的想像力才能創造出真正的視覺盛宴。從電影開始,我的嘴巴就幾乎沒有合攏過。 我沒有想到,我真的能夠看到我夢想中的童話世界。那巧克力瀑布,巧克力巧鬧河流,糖果樹,奶油花,神奇的口香糖,可愛的松鼠,還有那奇怪的小矮人,都讓我沉浸在想像的天堂。這種被感動的驚奇我只感受過兩次,第一次是看哈利波特的小說,第二次就是看這部電影。我很喜歡魔幻題材的作品,但能在魔幻里找到自己童年夢想的影子,真是很讓我開心。
約翰德普的造型的確有夠奇怪,很喜歡他打結巴時拿出小卡片朗讀的樣子,很緊張很靦腆。有時他很聰明,有時他卻笨的像個小孩,多可愛啊,象極了我們童年心中的科學怪人。這種形象讓童年時的我總是又愛又怕的。當他第二次被會飛的電梯撞到頭的時候,我忍不住笑出了聲,笑得很響亮,象電視里快樂的查理。
電影里的內涵,我已經不記得了,對我來說那不是重點,那是給孩子看的。對我來說,這部電影喚起了我內心深處對童話世界的幻想,這才是最重要的。我們的世界太蒼白,需要絢麗的色彩來點綴。想像力的力量是強大的,也許它無法讓我們更加富有,更加有權勢,但卻可以讓我們的世界變得繽紛激揚。也許,我們已經被日復一日的文件和excel表格折磨的忘記了想像力是什麼,那我們就來看看這部電影,讓它來喚回我們的想像力。
打開夢想之門,彷佛看到一個人,笑盈盈的,那正是童年時的自己,拿著一個彩色棉花糖,幸福的手足無措。
《查理和巧克力工廠》:絢爛的旅程
加菲貓曾經說,巧克力最大的壞處就是吃完了就沒有了。那麼,巧克力瀑布奶油山呢?還有一邊跳舞一邊做出天底下最好吃的巧克力的小人呢?還有會剝果仁的小松鼠呢?這樣一個世界是不是完美無缺?
那是鬼才導演蒂姆·波頓創造的一個世界。我們沒辦法想像,這部電影由另外一個人來拍會是怎樣。只有蒂姆·波頓天馬行空的想像力,才會創造出很多男孩女孩夢中的糖果宮殿又不讓人覺得太幼稚太甜膩,在甜蜜之外,他還能讓人覺得驚悚!
蒂姆·波頓和編劇約翰·奧古斯特(《大魚》的編劇)非常忠實於原著,但是他們也在原書的基礎上做了改進,還加入了閃回,展現威利·沃卡的童年。當問題變成在銀幕上創造一個另類的宇宙的時候,沒有多少人敢挑戰蒂姆·波頓的想像力。
空盪盪的工廠
和很多兒童讀物一樣,《查理和巧克力工廠》也會給孩子們一個教訓,但那是在故事講完之後。
故事並沒有確定的城市和時間。威利·旺卡,一個超級古怪的男人,擁有世界上最大規模的巧克力工廠,製作全世界最可口的糖果。當他的競爭對手開始偷竊他的秘方,他突然關閉了工廠,解散了所有工人。孝圓罩
很多年以來,那間工廠一直空盪盪地站在那裡,從來沒有人進出過那裡。
沒有人比年幼的查理·巴克特對威利·旺卡和巧克力工廠更感興趣了。他和他的爸爸媽媽以及爺爺奶奶、外公外婆住在一間荒廢多年、狹窄的房子里。他最愛的爺爺喬,曾經為旺卡工作過,會給他講述巧克力工廠當年的故事。這時候的查理看著街角那個棄兒一般的建築,會有一些感慨,一些嚮往,那間巧克力工廠到底是什麼樣的呢……
秘密揭曉的時候終於到來。一天,沒有任何理由,威利·旺卡宣布要重開他的工廠———僅僅是一天———對五個幸運的孩子。每個幸運的孩子可以有一位家長陪同。每個幸運小孩都可以得到終身免費供應的巧克力,他們其中的一個還會得到巨額獎勵。所有的孩子們必須要做的只是在巧克力堆里找到五張金券。
這個宣布引起了巧克力銷售的瘋狂熱潮,也導致了五位幸運觀眾的產生———整天胡吃海塞的奧古斯特斯,吃掉了如山的巧克力之後終於靠著「勤奮努力」得到了那張獎券;被寵壞的薇露卡讓爸爸的手下買到所有的巧克力為她尋找那張獎券終於如願以償;整天嚼口香糖的薇爾萊特和沉謎於游戲的邁克也得到了黃金券,得意洋洋,還有最後一位———查理。查理的爺爺給了他零錢,只夠買一塊巧克力,而那塊巧克力里就有那張獎券。他們都將出發去參觀這個大工廠並見到神秘的旺卡先生。
絢爛的旅程
他們———也是我們第一眼見到旺卡的時候都大吃一驚。這是一個面孔白白、聲調高高、奇裝異服,留著華倫王子發型的怪人———這時候的強尼·戴普像極了邁克爾·傑克遜。
巧克力工廠的內部設計是鬼才導演蒂姆·波頓大展拳腳的舞台。對孩子們來說,這是一個世外桃源,有奶油山,又巧克力瀑布。這些只在童話里出現過,這些攝魂奪魄的場景真的讓人嘆為觀止。
在工廠里,孩子們知道了旺卡管理這個工廠的秘密。這個巧克力大亨從遙遠的地方請來一些小人,他們有著超凡的技術、充足的耐心和高科技的幫助,能夠做出世界上最美味的巧克力。這個小人一邊跳舞一邊做工,滿廠飛,那可真是了不起的工作。
還必須提到的一個非凡的場景就是在「堅果房間」里。神通廣大的蒂姆找到人,成功地訓練了20隻松鼠給胡桃剝殼。其它更多的動物則是用電腦設計出來。不管怎麼說,松鼠不能集中注意力,不能聽懂人的話,要訓練它們是一件非常艱難的事情。相信我,這種場景你在別的地方看不到。
那些熟悉這個故事的人們會知道下一步發生了什麼———孩子們被一個又一個地分散了,那是他們自己的選擇,貪婪、調皮的小孩都受到了懲罰,那是旺卡早已知道的結局。
這部電影講述歷險,也講述愛與家庭,是今年這個夏天最適合一家人看的電影。
影評2
《查理和巧克力工廠》:久違的童話……
蒂姆·波頓:我更傾向於拍攝色情片或其他的什麼片子而不是製造兒童電影。
我一直懷疑這到底是不是他的無間。
這個將哥特文化塞滿了電影他電影的各個角落之後,就算玩弄恐怖,也難以舍棄他的那份令人叫絕又充滿童趣的想像。就好比我們小時候的想像一樣,從來都是天馬行空。而當我隨著年齡的增長對於想像卻更多地被「理性」所束縛,以至於我第一次看到他的《大魚》,竟然有種難以理解的感覺。
關於「哥特」風格的童話
成年人已經漸漸的淡忘了童話。
當十年前蒂姆·波頓折騰出偶片《聖誕夜驚魂》的時候,就幾乎確定了他後來大部分電影所走的風格,詭異而不失童趣,甚至是浪漫。因此,詭異和浪漫往往在蒂姆·波頓的電影中並存。比如骷髏王子和他的聖誕派對、剪刀手愛德華和他的雕塑、蝙蝠俠中那幾乎天馬行空的城市、斷頭谷中的小幽默……
而這種詭異和浪漫並存的風格,卻往往就是我們幼年所熟悉的那種歐式童話。
然而在電腦特技越發發達的今天,我們卻難以在熒幕上看到一部純粹的童話作品,就連迪斯尼也將童話逐漸塵封在那些年代久遠的膠片中,一個尚有童話味道的《哈里·波特》系列也逐漸開始更多的完弄特技甚至將恐怖元素塞滿了影片的各個角落,我們幾乎很難想像還可以從熒幕上看到色彩艷麗鮮明的童話故事了。
因此這不得不感謝還有蒂姆·波頓這樣一個孤獨的偏執狂的存在。
《查理和巧克力工廠》其實就是一個非常簡單的故事,故事簡單到老套,無非就是一個善良的孩子最後得到了意外的財富,而影片也如傳統的童話一樣,對貪婪、自大、好強、任性這些童話里所不喜歡的性格一一做出了不大不小的懲罰,最後當然是最完美的結局,無非也就是告訴大家一個最淺顯的道理——只有善良,幸運之神才會關顧我們。
關於影片的色彩
做為一部童話色彩極濃的影片,色彩無疑是很重要的。影片的色彩方面是公認的優秀,裡面的幾個橋段都是對如我這樣對色彩敏感的人來說是一場盛宴,比如剛剛開始的巧克力草地,還有那間白色的,都是松鼠的房間,以及在電梯里看到的漫天的煙花……而與這幾乎滿工廠絢麗的色彩相比,主角威利旺卡的臉確是慘白的,整個工廠的周圍也是白茫茫陰沉的灰色。因此,與那「快樂」的巧克力相比,威利旺卡的慘白立刻讓我們感覺到了他的孤獨;本應該比那神秘的巧克力工廠更有活力的城市卻因為色彩的「缺失」反而顯得有點詭異恐怖——蒂姆·波頓用簡單的顏色對比,便將他在此片中所隱藏的憂郁和孤獨顯露無疑。
關於影片中的父親
在蒂姆·波頓的代表作中,總是不難找到其「父親」這個角色的身影,較為我們熟悉的便是剪刀手中那個去世的科學家、大魚中那個充滿幻想的父親、以及現在《查理和巧克力工廠》中的牙醫。對於蒂姆·波頓為何喜歡在影片中表現「父親」這個角色,我想,用他的訪談最能體現:我的父母都已經死了,所以我也找不到答案。那些事情深入到你的生活里,你的電影里,你試著解決自己的問題,然後你意識到,那些創傷會永遠伴隨著你,所以,某種程度上,這些事情重復發生。不管我多麼努力地想把這些想法從我腦子裡面趕出去,他們始終在那兒。
關於強尼·蓋普
好萊塢一直有幾個我非常喜歡的「導」+「演」的組合,斯皮爾博格和湯姆·漢克斯、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和馬蘭·白蘭度、再者就是蒂姆·波頓和強尼蓋普,蒂姆·波頓似乎是最能挖掘強尼·蓋普那種天生「如詩人般憂郁」般的氣質。這部片子從客觀上來看,強尼·蓋普的角色相對比他和蒂姆·波頓合作的顛峰之作《剪刀手愛德華》中的表演是無法比的,但如果說強尼·蓋普沒有給人多少出彩之處甚至於僅僅是本色演出的話那也過了。強尼·蓋普在影片中除了一如既往的表現其憂郁和孤獨的氣質之外,我們還可以更多的去注意他對那些孩子的厭惡,懲罰時的無辜表情以及那種隱隱的幸災樂禍,都讓我們覺得這個擁有大巧克力工廠的傢伙其實還是象個孩子,當那些倒霉的孩子一個個在小矮人們同樣幸災樂禍的歌曲後一個個被拉進加工廠恢復時,我宛如從強尼·蓋普的臉上看到我們小時候偷偷在沙地挖了個小坑後看到自己討厭的人一腳踩進去後的那種興奮。而這種表情出現在強尼·蓋普那張白皙的臉上時,他的那種近乎於封閉的孤獨越發顯得明顯。
關於結尾
文章的結尾和電影結尾的看法,還是有蒂姆·波頓的原話來詮釋吧:純凈和簡單讓人逃脫命運的懲罰……
因此,巧克力工廠比廠外的城市來更為得美麗。
影評3
尋找生命里遺失的美好
剛剛看完《查理和他的巧克力工廠》。最後一句話說威力·旺卡得到了最好的禮物,那就是家人,甜美人生莫過於此。我開始並不知道這是一部親情大片。若是知道,一定不會下下來看了。
我抱著上好佳玉米花對著電腦細細欣賞,看著看著就流淚了。看著小查理,看著小查理的爸爸媽媽提前買好生日禮物巧克力給查理驚喜,看著全家人一起滿懷希望的拆開巧克力,看著查理與家人分享甜美又奢侈巧克力,看著小查理的爺爺拿出最後的私房錢給查理買最後一塊巧克力,看著小查理跟爺爺的希望再次破滅,看著查理最後拿著獎票從商店奔跑回家分享快樂,看著查理想出賣彩票換錢讓家裡過的好一點,看著全家6人集體堅持讓查理去巧克力工廠,看著其它個4的得獎的孩子每一個都有家人的疼愛與支持,看著別人的熱鬧,電影里寒冷的冬天就寒冷到了我心裡,淚就嘩嘩流下來.
孩子們的喜怒哀樂都無時無刻的與家人緊密聯系在一起,親人永遠感同身受。但是沒有親人來與我感同深受。每個人都有心裡那塊柔軟的地方,一觸碰,就隱隱的疼。那種童年的心情又回到了腦海里,像威力一樣,那些記不得的感受就那樣又間歇性地侵襲你的大腦。有些溫暖,你永遠也沒有。親情是人世間最珍貴的感情吧?可惜那不屬於我。電影里說的甜美人生我享受不了,是遺憾還是痛?現在對親情這個詞也麻木了,我更相信友情愛情。但是我現在也的確認可與接受此乃人生之缺口,不可彌補之缺口。我有的只有自由,除了自由可以供我揮霍以外,我想,我還擁有孤單,飄零的孤單。每個人都是這樣不完整,我想是吧。
查理的奶奶在與查理擁抱的時候說:世界上沒有不可能的事,查理。
結果當天晚上奇跡就發生了。
是的,人生也是這樣,本來就很不容易了,甚至是有些悲哀,但是必須心中有美好的憧憬,懷有那麼一點或大或小的希望,才會變得更有意義一些。哪怕希望之後是更大的失望,但是沒關系,隨之而來的,是更大的希望。希望與失望交織,生命才更豐富多姿。
得到獎票之後,全家人興奮的時候,查理說,有個阿姨要買他的彩票,我們需要的是錢,而不是巧克力。查理寧願放棄自己的夢想為家人解決眼前的經濟問題。全家人開始沮喪,我想除了沮喪之餘,更多的是那種家人之間的關愛與對查理的感動吧。這時外公說了一句相當經典的話:外頭錢多的是,每天都有新鈔在印。但這張獎卷,全世界僅有五張而已。以後也不會再有了,只有傻瓜才會放棄獎卷要前那種俗氣的東西。你是傻瓜嗎?隨之而來的就是全家人的繼續興奮。背景音樂可開始激昂。
現實社會中,大家都為了追求更好的生活,積極或者是不得已的盲目追求金錢。我一向不欣賞拜金主義者,由此帶來的比較極端的結果就是我沒有什麼積蓄。因為我覺得賺錢是為了花出去。花錢比賺錢更開心。鈔票,世界上到處都是。但是有些東西,世上僅此一件,所以我們應該加倍珍惜。不要把錢看的那麼重要,就算你看的再重,那些錢還是生不帶來,死不帶去。去忽視金錢的重要性,把焦點轉到那些你需要並且值得你珍惜的東西上吧。哪怕是一個玩偶,一張老照片,一幅字畫,一件古玩,一雙鞋,一本書,某個有特殊意義的物件更或者一個人。
威力是個很成功的人,擁有夢想,擁有事業,擁有成功。但是起初他並不快樂,因為他沒有擁有他努力去迴避的親情。威力最後回去看望了老牙醫父親,父親通過威力完美的牙齒認出了兒子。威力的人生開始變的完整。因為威力彌補,把握,擁有了他不小心遺失的美好。
你呢?你遺失的美好在哪裡?你能找回來嗎?這需要勇氣,相當相當大的勇氣。
影評4
《查理和巧克力工廠》--滿是糖果
糖果,是孩子們最喜歡的東西,是快樂時光。輕輕剝開彩色的紙,小心翼翼地放進嘴裡,身心頓時愉快了起來,笑臉也綻放開來。記得小時候,媽媽把裝糖果的罐子放得很高,每次踩著椅子,踮起腳尖也夠不到。 所以,身高變成了我最大的障礙,很想自己的個頭一夜之間長高,能像媽媽似的伸手就夠到了糖果罐,可總也長不高。等到有天身高達到觸手可及糖果罐的時候,那個罐兒已經失去了光彩,沒有了吸引力,也許為了兒時的夢想,會象徵性的拿出一顆,勉強舔舔就丟進垃圾桶了。
很難想像孩子要是吃不到糖果會是什麼樣的感覺,看著其他小朋友都有糖果吃,而自己手裡的糖果卻被爸爸丟進了火堆,五內俱焚還是撕心裂肺。有句俗語「大人嘴饞時,咽口唾沫;孩子嘴饞時,咽口血」,孩子的世界是簡單的,慾望也是單一的,所以就會很巨大,如果連唯一的慾望也被遏制了,會很可憐。所以威利·旺卡就將糖果的慾望堅持了很久,直到自己生出了白發。
這部電影是以孩子的視角去感受的,所以人性的善惡都是直觀和明了的,而濃重的色彩差異和時而出現的歌舞場面,也很符合兒童片的格調。故事從一座神秘而受歡迎的巧克力工廠發出的五張幸運金券開始,這張金券是邀請券,得到這張金券的孩子可以在周二去巧克力工廠參觀遊玩,而且還會有一項神秘的大獎。孩子的慾望唄刺激了,瘋狂地期望得到金券,整個城市都圍繞著金券歸屬津津樂道。查理只是這座城市裡一個不名一文的窮孩子,破爛的衣服、露著大洞的房子、上街幫人擦皮鞋賺錢,可上帝偏偏眷顧好人,他得到了一張金券。
電影里有兩個主要場面,一個是查理的家,破爛、灰暗,卻其樂融融,充滿愛和歡樂,第一次看這個家我就很喜歡,溫馨彌漫在每一個角落,鏡頭也運用得很柔和。另一個場面是查理的巧克力工廠,五顏六色、奇特龐大,是孩子們的天堂,工廠里的所有東西都是用糖果做成的。五個家庭的五個孩子有各自的家長陪同下,走進了這個夢想工廠,在這里功利的爸爸培養的蠻橫的女兒,為她的張揚跋扈付出了代價,還有溺愛的媽媽培養的貪婪的兒子,虛榮的母親培養的好勝的女兒和呆板的爸爸的憤怒的兒子,這些人在查理的考驗下,統統受到了懲罰。而善良的爺爺和懂事的查理通過了各種考驗,卻放棄了大獎,因為大獎和親情發生了矛盾。而威利 旺卡也在查理的幫助下,找回了屬於自己的親情。
我們很多時候因為自己的慾望而隨手丟棄了親情,以為那根本是微不足道的,也許是因為親情得來太容易,所以就不會珍惜,可哪有一個人能失去親情而不會感到難過的,親情才是我們快樂的根本,只是我們很少注意。
影評5
《查理和巧克力工廠》鬼才導演的可口童話
《查理與巧克力工廠》是一部充滿絢麗色彩與美妙音樂的可口電影,在聲色和表演等多方面都表現的很出色。如果非要把這部電影與1971年版本的《威利旺卡與巧克力工廠》做比較的話,就如同拿黑巧克力和白巧克力做比較。同樣的美味,但又各有其自己的特色。
因為被認為是1971年經典的重拍片,導演Tim Burton在遭受了並不理想的首影票房和影評之後逐漸的收到了越來越多的支持性反饋。其實整部電影並非是重拍,而是成功的回歸原作小說。原作小說的作者Roald Dahl曾經參與了1971年影片的製作,但迫與製作方的壓力,電影被拍攝成歌舞劇並偏離了小說的本意思。作家一氣之下拒絕了製片方對故事結尾的拍攝權,所以在1971年的影片中我們沒有看到神奇的玻璃電梯。
Tim的這部巧克力工廠。影片不僅忠實於原作,同時整部影片都蓋滿了Tim Burton這位鬼才導演的印章:離奇古怪,黑色又不失幽默。在不偏失小說原本意圖的前提下,將故事重新挖掘和發展。
故事圍繞著主人公查理,一個生活在貧窮但充滿關愛家庭中的孩童。當神秘的巧克力工廠主Willy Wonka向全世界宣布:將邀請五位從巧克力中獲得黃金門票的幸運兒童參觀他工廠的消息時,查理沒有報很大的希望,因為他每年只能在生日那天受到一份Wonka牌的巧克力。當然作為一部兒童電影,他最終極其幸運的獲得了參觀工廠的門票…….
一個仿若童話故事般的開場。同時一起參觀工廠的還有其他四個孩子:好吃的德國小胖子,有錢人家的小公主,好鬥的嚼口香糖冠軍以及一個電視迷小子。在一起參觀Wonka漂亮而奇特的工廠過程中,她們一個接一個的因自身的缺點而受到了教訓。於此同時,Oompa-Loompas(工廠中的小矮人工人)則表演了一場又一場精彩的舞台劇。每個有缺點的孩子都得到一首屬於他們自己的MTV。可以說只有Tim Burton才能想到這樣的點子,也只有他才可以做出這樣絢麗的效果。
小說原作者的遺孀說如果他丈夫在世的話一定會喜歡Johnny Depp (剪刀手愛德華 加勒比海盜)扮演的Wonka。 Depp絕對是扮演Wonka 的不二人選,在外型上優雅而詭異。又如同一個並未完全成人化的大男孩,不同於常人的表情和感情。Depp在片中將小說里Wonka的不善交際表演的更深一層,變的性情更加古怪。也許是因為導演Burton給Wonka虛構了一段童年經歷,一個太多專業精神的牙醫父親和一個讓人匪夷所思的大牙套。這些原作所沒有的背景使Depp所要表現的Wonka非常的孩子氣,有時很自我而略顯幼稚。雖與原作小說中的Wonka相比相差不遠,只是多了一份適當的神經質,一份缺陷,但卻讓角色在片尾的感悟時變的更加充分恰當。
影片的主人公,最後幫助Wonka領會到親情含義的查理是由現年13歲的Freddy Highmore(Five children and it 2004)扮演的。Kate Winslett(泰坦尼克)曾經在同樣有Depp的電影《Finding Neverland》中與其合作過,是她推薦Highmor出演的查理這個角色的。不得不說Highmor是一名很有天賦的童星,他的表演實在是很吸引人,演繹出一個甜而不膩的,不需要過多討好就可以打動觀眾的查理。這個清純的小孩子完美的平衡了Depp怪異的Wonka. 讓觀眾被刺激的夠戧時可以平靜一下心情。
對於想看Depp帥氣扮相的觀眾恐怕會失望了,片中的Wonka不僅脾氣古怪,頭型也讓人不敢說出「可愛」二字來。本片也並不同與一般童話電影般那麼的溫馨美麗,片中的演員和場景有時讓人覺得冷的很。這也是本片與1971年版本暖色調的一個區別,沒有表現太多的溫馨浪漫和甜美。但世界本來就是這樣,並不是每個人都美麗,美麗的同時也就預示著危險。片中的幾段音樂都很精彩,而結局鏡頭則又提醒我:這是部Tim Burton的童話,不是迪斯尼的。
2. 這部由驚悚片導演拍攝的奇幻合家歡,你敢看嗎
電影剛一上映就屁顛屁顛兒跑去看了(能把影評拖到現在的,請問還有誰?!多虧了某樊對我無敵的耐心),總體感覺挺熱鬧的,鬧哄哄你方唱罷我登場,然而散場時卻不帶走一個鏡頭。槽點實在太多:
1.最最期待在銀幕上見到的德普大叔變胖了啊,雖然帥氣依舊,但卻失掉了瘋帽子的靈動和瘋勁兒。
2.愛麗絲為了傷痛欲絕的瘋帽子差點毀掉時間,盡管我也很愛瘋帽子,但是瘋帽子一家人與宇宙的時間劃等號,未免小題大做。也難以將觀眾情感代入,比起瘋帽子,大家倒是更加擔心時間的安危。請問到底將我們的德普大叔置於何地?
3.各種美輪美奐的場景輪番轟炸,但華麗的外表下包裹的是殘缺的情感。雖然我們熟悉的角色統統在場,但似乎都已淪為了那些場景的點綴,沒有了對於人性的探討,也不會再問「愛麗絲,你是那個我們認識的愛麗絲嗎棗談」。即便這次的主題是說時間的,可時間本是一片混沌,但是影片中卻沖滿了各種機械,難免增添了沉悶和無趣。喪罩唯失了原本的神秘,虛無縹緲。
4.離開了家人的瘋帽子跟離開了蒂姆波頓的愛麗絲一樣毫無生機。
總的來說,可能第二部最大的價值在於證明第一部的經典。從電影院出來第一件事就是看了三遍第一部。從時間線來看,蒂姆波頓執導的第一部也是原著小說的續集。多年後,愛麗絲又回凳悶碰到了那個童年多次到過的地方。然而那裡的人們對他的身份半信半疑,那個地方對她來說也已經變得陌生,她甚至堅定的認為那裡不過就是自己創造出來的夢境而已。
3. 法國香頌到底是什麼意思
Chansons,在法語中是歌曲的意思,就象歐萊雅、夢特嬌、香奈爾這些極富韻致的名字一樣,Chansons的漢語諧音同樣充滿法蘭西式的浪漫氣息——「香頌」
在世界各國的流行歌曲中,要找到像法國香頌這般講究歌詞意境描寫的,實在寥寥無幾。
說道『香頌』—chanson,一般人的腦海里馬上就會浮現『枯葉』、『玫瑰人生』、『海』,或是『巴黎的天空下』…等等歌曲的旋律。這些都屬於比較老式的法國流行歌曲, 他們就像一張張泛黃的老舊照片,不過卻令人回味無窮,歷久而彌新。
香頌=歌曲
其實『香頌』在法文的原意,就是『歌曲』。她是法國世俗歌曲的泛稱,也是法國流行歌曲的代名詞。 他的歷史文獻,既古老又源遠流長。
就世俗歌曲方面而言,從公元11世紀到13世紀之間,由敘事詩人與抒情詩人所寫的單旋律音樂,乃至19世紀末期的藝術歌曲(就法語而言,並沒有「藝術歌曲」這一名詞,而是直接引用了德語Lied ----意即歌曲,特指舒伯特舒曼等人的德國浪漫歌曲)全都屬於這個范疇。至於法國的流行歌曲,由於受到傳統世俗歌曲的影響,因此,在歌詞意境的描寫上,也就跟著格外講究起來。 樂曲的特色是由敘事部分的樂段與樂曲的反復部分架構而成,其形式之確立大約是在1900年前後,也就是一般人認為的『法國美好時代』。後來經過時間的變遷,再加上外來流行音樂要素的融入,終於形成今天這種多姿多彩、風華絕代的法國香頌新貌。 她的形式結構和主題描寫當中,包含了大眾歌曲、地方小調、民謠、情歌、哀歌、幻想、寫實、文學、政治,以及抗議歌…等,林林總總,五花八門。
當代法國『香頌』的興起
當代法國『香頌』的興起,有許許多多的因素參雜其中。影響力最大的首推唱片工業與傳播事業的普及,以及有聲電影的發明。
1930年前後,是法國香頌發展最具關鍵性的時期,那段期間,法國最具權威的ACC唱片大獎創設。接著由羅西妮·鮑華耶—Lucienne Boyer所唱的『香頌』名曲『對我細訴愛語』—Parlez-moi D'amour,在1931年5月所舉辦的第一屆ACC唱片大獎上奪魁,這首歌曲除了促進了法國唱片工業的蓬勃發展,也因為詞曲優美,而被改編成14種語言風靡全球,正式揭開法國『香頌』迷人的風華史。
1952年,法國唱片協會所設立的唱片大獎也開始運作。第一屆的得主是擁有「香頌王」美譽的伊迪絲·比雅芙Edith Piaf所唱的『心跳的聲音』—Padam Padam。
這些極具權威性的唱片大獎,除了捧紅了許多法國香頌歌星,同時也促進了音樂媒體的興盛,只要歌曲一得獎,報紙電台便競相報導與播放,使得『香頌』成為了法國人每天生活的一個組成部分。
隨著有聲電影的發明,法國『香頌』的傳播與發展,更是得以發揚光大,許許多多的法國電影主題曲,因為全球放映而名聞國際。其中,最經典的例子莫過於1946年由已故男歌星兼影星尤維·蒙頓Yves Montand所主演的電影『夜之門』—Les portes de la Nuit。在那部電影里, 尤維·蒙頓所唱的主題曲『秋葉』—Les Feuilles Mortes一夕之間成為了一首家喻戶曉的『香頌』名曲。另外,有「性感小貓」之稱的碧姬·芭杜Brigitte Bardot在60年代所演唱的一系列電影主題曲,也借著電影在全球上映風靡一時。
世界音樂影響
除了這些因素之外,另外一個促使法國『香頌』逐漸轉型的重要因素,便是外來流行音樂元素的融入。上世紀30年代以後,美國的爵士樂與拉丁音樂相繼傳入法國,接著,50和60年代盛極一時的搖滾樂與布魯斯音樂,也相繼跨海登陸法國, 使得現代法國『香頌』的本質也跟著起了變化。音樂的風格不僅更為豐富多彩,而且充滿現代感,同時,年輕優秀的新生代歌手也紛紛崛起。其中比較著名的巨星有:賽瓦特洛·阿達姆Salvatore Adamo、密雪爾·瑪蒂Mireille Mathieu、塞爾薇·瓦丹Sylvie Vartan、密雪爾·波納雷夫 Michel Polnareff、約翰尼·哈勒黛Johnny Hallyday 、 克勞德·弗朗索瓦Claude Francois,以及塞吉·甘斯堡Serge Gainsbourg等。其中最為才華橫溢,並最具影響力的歌手,便是塞吉·甘斯堡。他的樂風浪漫性感,而略顯頹廢感,歌曲常常以夢囈般的口白搭配強勁的節奏,獨具時尚氣息。他除了一手捧紅許多女明星, 華麗而具視覺效果的前衛裝扮更是獨領風騷,被認為是首開了視覺系藝術的大門;直到他去世為止,他的音樂風格都一直左右著法國流行樂壇的潮流。
上世紀80年代之後,世界音樂,尤其是非洲音樂隨著移民文化在法國樂壇又掀起熱潮,使得法國流行歌曲的形態又經歷了一次革命性變化。同時,因為當時執政的密特朗政府宣布開放『法國的天空』,許多標榜專門播放某種特定類型音樂的小型電台,開始紛紛設立, 讓法國的廣播業頓時熱鬧非凡,百樂齊鳴。這種現象一直持續至今,方興未艾。其中,最讓人訝異的是,黑人的『說唱音樂』Rap也悄悄地融入了法國流行歌曲的血液之中。
盡管時代不停地變遷,法國『香頌』也不免因為新鮮血液的注入而改變原來的面貌。但是,法國『香頌』,或者說法國流行歌曲,並沒有喪失它獨特、雅緻的風格。老式的法國『香頌』依然是風華絕代,韻味十足;而現代的法國流行歌曲,在經過多次與外來元素的融合之後, 時代感中依然可見優美的旋律,浪漫情調一如往昔。這就是法國『香頌』特有的迷人魅力!
「法國最偉大的二十首香頌」榜單:
1 comme d'habitude (my way) claude francois 1967 / 1968
2 la vie en rose (玫瑰人生) edith piaf 1946
3 ne me quittes pas (不要離開我) jacques brel 1959
4 les feuilles mortes (秋葉) yves montand 1948
5 l'hymneàl'amour (愛的頌歌) edith piaf 1947
6 et maintenant (現在) gilbert bécaud 1961
7 pour que tu m'aimes encore (為何你還愛我) céline dion 1995
8 la mer (beyond the sea)「(海) charles trenet
9 c'est si bon (美好) yves montand 1948
10 l'envie d'aimer (愛的渴望) daniel levy 2000
11 je t'aime, moi non plus (無法再愛你) serge gainsbourg &jane birkin 1969
12 non, je ne regrette rien (不,毫不後悔) edith piaf 1960
13 savoir aimer (懂愛) florent pagny 1997
14 marcia la」(馬西亞。貝拉) rita mitsouko 1985
15 quand la musique est bonne (當仙樂飄飄) jean-jacques goldman 1982
16 c'estécrit(記錄) fran is cabrel 1988
17 que reste-t-il de nos amours (愛的灰燼) charles trenet 1942
18 la bohème (漂泊) charles aznavour 1965
19 que je t'aime (只愛你) johnny hallyday 1969
20 foule sentimentale (浪漫的人們) alain souchon 1993
電影:
導演:
阿倫·雷奈 Alain Resnais
主演:
讓-皮埃爾·巴克里 Jean-Pierre Bacri
皮埃爾·阿迪提 Pierre Arditi
薩賓·阿澤瑪 Sabine Azéma
類型:劇情 / 歌舞 / 喜劇
更多中文片名:
老調重彈
更多外文片名:
On conna?t la chanson
Same Old Song
片長:120 min
國家/地區:法國 / 瑞士 / 英國
對白語言:法語
發行公司:Argentina Video Home (AVH)
上映日期:1997年11月12日 法國
官方網站:Artistic License Films
劇情梗概:1997年的巴黎,羅浮宮外,兼職女導游卡蜜兒熱情地向遊客介紹巴黎人的光榮和驕傲。卡蜜兒拚命想把博士論文寫完,然後好好享受一下人生。她抽空幫姊姊奧黛兒找新居,不料竟然愛上了擔任房屋仲介的馬克,因為她認為會哭的男人才是好男人,偏偏她又撞見對方落淚。
寫廣播劇的西蒙暗戀著卡蜜兒,三不五時就參加卡蜜兒擔任導游的隊伍,可是怎麼樣也得不到卡蜜兒的青睞。奧黛兒深愛著丈夫克勞德,卻能對他的外遇視而不見。尼克拉斯誰也不愛,身邊卻美女不斷……終於,馬克成功地將賣掉了蒙馬特區的一棟豪華公寓,而買主正是奧黛兒,不過他仍撒了點謊。但其實撒謊的不只是馬克,在亞倫雷奈的心目中,其實每個角色或多或少都有份。
幾組人因為買新房子而拈在一起,經過一系列的誤會,結果有情人終成眷屬,合家歡結局。 故事開始於1997年的巴黎,兼職導游卡蜜兒正在盧浮宮外,向遊客們介紹巴黎光輝的歷史。接著她就想趕緊回去把自己的博士論文寫完。此外她還要擠出時間替姐姐奧黛兒找新房子。擔任房屋中介的馬克正在暗自落淚的時候,不料被她看見,由此打動了卡蜜兒的芳心。而暗戀卡蜜兒已經很長時間的西蒙,無論如何也無法贏得她的青睞。姐姐奧黛兒深深地愛著自己的丈夫,只能容忍他的出軌。最後,馬克成功地推銷出一套豪華公寓,買主正式奧黛兒。
獲獎:
1998愷撒獎 最佳影片 最佳男主角 最佳女配角 最佳男配角 最佳劇本 最佳剪接 最佳配樂
4. 《喵星人》影評
《喵星人》影評(一):
做電影,一般都是因為情節不合理和細節不足而做不出味道,這部電影很奇怪,溫馨、幸福的正能量滿滿,感人的味道很足,問題也很足。
1、爸爸古天樂是著名的退役守門員,用愚蠢缺心眼來表現善良,感覺這么蠢的人,咋守的門啊?有點別扭。
2、媽媽馬麗善良,火爆脾氣,簡直是恐怖了,夢游暴打招財貓。
3、兒子沒有核心故事,所以一直有打醬油的感覺,表演有點生硬。
4、妹妹的表演不錯。喵星人強大的武器護身符,耗盡能量才能給妹妹治好腿,相當於一次手術,這病得多嚴重啊。或者這護身符能力也強大不哪裡去,還用來侵佔地球?
5、喵星人設定成了招財貓,巨大無比,一開始我以為是演員化妝的沒辦法,後來細看原來還是電腦做的,既然如此,為啥不做的自然一些呢,送來看管的是中華田園貓,做成了加菲貓的樣子,設定大有改進的空間。
6、其他貓的製作還是不錯的,為啥說話的口型對不上啊,這點細節到位了,多棒啊。還有最後的汪星人,口型表情處理用心點,影片直接提升一個檔次。
7、喵星人侵佔地球和破壞一個家庭有什麼關系?就加一句台詞的事,少了總覺得突兀。
8、喵星人暗殺、下毒、招賊,一家人示意它躲起來,然後就被感動了,心態大反轉,就幫助這家子人掙錢去了,反轉的有點太容易,感覺不足以打動一個暴力人士冷酷的心。
9、大事件買畫被騙,媽媽出軌,家庭運動會,都和貓星人沒關系,是不是有點出戲?其實通篇和喵星人有關系的故事就只有女兒學校請家長一點,可是這點拿掉,不影響影片的展開。
10、這家人積極向上、幸福勵志,其實最勵志的是那個猥瑣的阿里媽媽董事長,五歲表達愛被殘酷的嘲諷拒絕,從此發奮圖強,終於事業大成,我咋忽然覺得不猥瑣了,有點佩服,形象高大了呢
11、腦殘粉女老師,用處就是在古畫騙局中挨一拳,沒啥意義。傻子古天樂值得粉嗎?還不如粉猥瑣董事長呢。
12、一開始是喵星人自白,後來有一個男人旁白,這男人是誰啊?
雖然問題多多,喵星人來到地球,以旁觀者的身份觀察了一個家庭的喜怒哀樂,然後任務失敗的設定有點狗血。但是影片合家歡氣氛濃郁,童趣盎然,氛圍營造十足,把我兩個孩子樂的直不起腰,最後我也激動的掉了兩滴眼淚,所以仍不失是一部好作品。
我們都希望電影完美,無疑這片還是有差距的。給四星吧,國產電影當鼓勵。
《喵星人》影評(二):
5次提名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導演的陳木勝導演在拍了《新警察故事》、《保持通話》、《掃毒》等題材的電影後,凶神惡煞一轉身,竟咧嘴笑得這般童真。真是叫人出乎意料,之後又大跌眼鏡。
這戲太尷尬了,演員也演得很尷尬。電影開了個大腦洞:地球上的貓其實都是外星生物,從一個叫喵星的星球而來,潛伏人間,為了有朝一日統治地球。然而,當一隻看似強大實則弱爆的犀犀利「戰將」出征來到球星時,卻發現前輩們早已成為家家戶戶的萌寵,早已忘了使命,悠然自得,而它自己也在主角家一系列整蠱後,被愛融化,最終回去自己的星球,並謊報軍情,讓喵星大王不再侵犯地球,而主人公一家竟在它的幫助下,發財的發財,痊癒的痊癒……(為什麼侵華時的鬼子里,就沒有出現一個「犀犀利」,回去說服自己的「大王」,讓悲劇不要上演。)
大愛閃光輝,尷尬與冷場齊飛。真是萬幸沒有去電影院看啊。古天樂太不適合演喜劇了,小男孩的演技超爛,雖然出現了幾個還算是彩蛋的人物,但基本都是港式套路,早已不是能輕松讓觀眾樂懷的梗了。
不過,這樣的題材就算拍得再一般,不知鏟屎官們會不會依舊喜歡呢,畢竟愛貓的人我實在不懂。
《喵星人》影評(三):
導演陳木勝以擅長拍攝動作片出名,尤其擅長對於大動作場面的營造,飛車、爆破等高難度動作在他的電影中比比皆是,他也因此被稱為香港的邁克爾·貝。然而,就是這么一個「剛硬」的導演這次卻不玩飛車、不玩爆破,放棄了自己最擅長的動作領域,將鏡頭對准了一隻喵星人和一個家庭,拍攝了一部特別「柔軟」的家庭喜劇——《喵星人》。
作為一部以萌寵為題材的合家歡電影,《喵星人》借用了一些奇幻元素來結構故事。影片先為觀眾構建了一個世界觀:在地球之外,還有一個以喵星人為主的喵星球。犀犀利作為一位喵星來客,被派往地球去聯系潛伏了幾千年的喵星勇士,發動對地球的侵略。整個故事的設定充滿奇幻元素,腦洞打開,為影片定下了一個喜劇基調。
《喵星人》影評(四):
說這個片子幼稚的人,是不是內心已經老掉牙了?中午看到評分也是醉,心想這究竟是有多爛?喜歡萌貓的我晚上拖著四歲的兒子一起去看,影院里坐著的觀眾從60後~2010後都有,全程笑點無數,犀犀利的'大眼睛很像怪物史萊克中的那隻穿靴子的貓,性格也真是又賤又萌肥坨坨還傲嬌,這很貓咪呀!
劇情很溫馨,馬麗演的媽媽,除了上班還需要操持一家大小的日常,非常辛苦的時候難免脾氣躁,這很符合現在很大一部分媽媽的現狀!哥哥和妹妹都好乖,小羋月的表演靈氣十足,特效也還不錯的!唯一要吐槽的就是男神的發型,古天樂你這個抹布頭真的丑爆了哇哈哈哈,我那少女時代的楊過只能留存於記憶了(淚奔~)那又怎樣呢?劇中的爸爸就是這么個傻不拉嘰老被騙的但又耿直憨厚的鐵閘門啊!
反正大家都笑得座椅打顫,我兒子回來也是念叨犀犀利,能帶給觀眾久違的童真童趣和無壓力的快樂,就是這部片值得贊揚的地方啦~
《喵星人》影評(五):
看見海報上有一隻,臉又大又圓的,直立行走的大笨貓。我好奇的戳進去看了這部電影。
實在是失望透頂。大貓表情呆滯,總共也就生氣,微笑,發呆三個表情。肢體語言更是沒有。胖胖的身體,笨拙的就想路邊穿著胖乎乎卡通服飾打廣告的一樣。
電影的生活背景是香港底層小市民的民房。家中各種物品亂七八糟的堆在一個狹小的空間里。男女主人公以及小朋友的演技很好。承擔了原本屬於那隻大臉貓的笑點。
只是你電影海報拍成那樣,電影名字又叫「喵星人」。說明觀眾肯定是沖著貓去的。可是導演和特效確沒有給這只貓富裕很多的特色……
不想說了,總之看了一半我就睡了。
《喵星人》影評(六):
因為看見古天樂進來看的,所以一顆星給這裡面的傻黑甜吳守龍大朋友,另一顆星古天樂和他的學校們,古天樂的演技沒得黑,都知道只有太陽才能黑他,那這個喵星人真的好看嗎?
旁邊沒有小孩,問不到,因為這真的是所有的大人都在哄著孩子們開心的故事,內容也很簡單,沒有梗沒有搞笑沒有情趣只打一張牌-親情,孩子們的笑點都很低,看見一隻大喵喵就會笑了,哪怕都不好笑好嗎!古天樂用一個大大的影帝招牌露出大大的白牙和酒窩,一臉哄小孩的表情討好的賣個萌給你,真的很辛苦,他自己都知道這是多麼的傻黑甜,6歲以上兒童都沒有笑好吧!
還有那個喵星人犀犀利一點都不萌不好看!我和小朋友都玩過喵星人的模仿游戲,導演能不能走點心在動漫寵物製作上?所以男一號喵星人差評,甚至有沒有負分?
《喵星人》影評(七):
因為曾經養過一隻貓的緣故,對這部電影感觸頗深,那隻貓我養了十二年,陪伴我整個童年,我的喜怒哀樂都會講給它聽,在最後它回到喵星的時候,因為某些原因留下了無法彌補的遺憾,它不會像犀犀利那樣再回來我身邊,它或許也在喵星孤獨的挖著土豆,其實它最喜歡吃紅薯呢,我很謝謝這部電影,給我懷念它的機會,我很想它,很想很想
《喵星人》影評(八):
喜歡貓咪,而且喜歡動畫電影或是奇幻片,被片名吸引來看的,相信很多人也是出於這個原因,但是更多人應該是看到古天樂主演才來的,我覺得評分拉低應該是這部分人由於個人不喜歡這類片而不理解覺得古天樂拍了個爛片,我要為古天樂為這部片子喊冤!
這部片子我想給七分,但是評分居然這么低我只好給五顆星均衡一下,一顆星給肥貓,一顆星給古天樂,一顆星給他們一家人的愛,一顆星給編劇和造型師,人物造型都是符合人物形象性格的。
很多人說爛大概是因為他們沒有童心吧,所以他們不覺得巨貓可愛也不理解這個劇情,首先,它的標簽是喜劇奇幻片,不是現實片,不應該用現實角度去批評它,它是一個很溫馨很純真的片子,可能更適合年齡小和童心未泯的人看,就我本人來說,比起現實的談情說愛和打打殺殺的雷劇,我更喜歡動畫電影和這種有愛的片子。
我看了很多差評,有人說「太爛了,成人看著一點沒有意思,如果是給小朋友看的,但我又get不到小朋友的點也不適合給小朋友看」,你是個成人,已經沒有童心的成人,你怎麼可能get到小朋友的點,真是呵呵了,這個差評真是莫名其妙,明明電影院里前幾排的小朋友看的很開心,一直哈哈笑,自己想不通就算了,居然用自己想法臆測小朋友的想法。
有人說「這就是個爛片,我從未見過如此丑的貓」,我不說這個貓到底丑不醜,就說你這個差評給的真是任性,你不喜歡這個貓的形象不應該成為給一星的理由吧。
有人說「古天樂又沒錢了嗎?來拍這種爛片」「古天樂又缺錢蓋學校了吧」說這種話的,你真的認真看了嗎,怕是只為了針對他個人吧,古天樂有沒有錢我不知道但他是在認真的演戲我看到了,而且,現在做公益也變成人們的笑點了嗎?他蓋學校是真的幫助到了很多貧困的小朋友,不說什麼大大地贊揚,怎麼也不該是嘲諷吧?把這兩個聯系起來過分了吧。
《喵星人》影評(九):
暑期檔,最合適的電影當然還是合家歡,就20xx年暑期檔的這幾十部國產電影來看,雖然對手那麼多,但是《喵星人》是這個檔期里唯一一部適合全家老少、大人小孩一起看的電影,也是一部不錯的親子片,看影院里那些小朋友笑得多開心,多大聲!
電影主要講述了由古天樂、馬麗、劉楚恬、黃星羱組成的四口之家,陰差陽錯偶遇一隻來自神秘喵星球的天外來客萌貓「犀犀利」,隨後便引發了一系列令人啼笑皆非的爆笑故事……
曾經帶著孩子去看合家歡的父母發覺,可選擇的餘地就僅僅是動畫片了。不少國產動畫片強調適合「大手牽小手」,但實際情況是低幼化的情節讓成年人在電影院里坐立難安。目前,無厘頭的活絡變通來製造笑料的《喵星人》,恰好彌補了喜劇合家歡的空缺。60後、70後、80後們可以看到相熟的港式無厘頭,帥酷的古天樂難得「中二」,喜劇女王馬麗南北通殺的必殺技;90後、00後的小孩子們可以看到「小羋月」劉楚恬和呆萌又詭計多多的犀犀利,十分討喜的形象,不光受到孩子的歡迎,很多成年人也會喜歡。
元素多樣為成人觀眾帶來新鮮感,易懂的故事線最大化的籠絡兒童觀眾。用「入侵地球」串聯起故事的主線,充滿想像力又接地氣的故事極易引發共鳴。
2015年,合家歡影片《捉妖記》震驚業內的同時,也讓人再度認識到合家歡類型片的無限市場潛力。作為大手拉小手觀影必備的暑期檔,將逐漸成為合家歡類型電影的必爭之地。
但是什麼才是真正的合家歡電影呢?對為人父母的成年人來說,帶孩子看電影,那些情節簡單幼稚、沒有驚險刺激鏡頭的電影,已經不能滿足大家的需求。畫風精緻、充滿童趣的故事,溫馨勵志的主題,老少咸宜、全年齡段通殺的語境尺度,充分考慮兒童觀眾與老年觀眾的欣賞習慣的電影,才能稱為正宗「合家歡」!
作為一部真正具有萌寵元素的奇幻家庭喜劇,《喵星人》是最符合「合家歡」定義的。
真人+動畫CG形式,小朋友主演,擊中萌點的主人公人設,合家歡電影成功的三個關鍵元素,《喵星人》不但通通具備,還在此基礎上做了升級——增加了喜劇元素在本劇中的側重。也就是說,《喵星人》不僅是一部充滿童趣有愛有溫暖的親子電影,更是讓大小朋友都開心不已的「喜劇」。
萬變不離其宗,喜劇、動作、科幻的多樣元素給成人觀眾帶來驚喜感;萌寵當家與笨賊鬥智斗勇的故事,還有妹妹和喵星人無比信任的關系,顯然是合家歡最核心的「愛」母題。
當「喵星人」在地球上發現了溫暖和感動,當它它成了這愛和溫暖的擁有者,這樣珍貴的情感,感化了喵星人,甚至在返回喵星球後,還要對那裡的眾喵說,地球並不好,已經學會保護愛它和它愛的地球人了。電影中犀犀利回到地球與古天樂、馬麗一家重逢的畫面,也成為我心中最感動的畫面。
無論在生活中還是電影里,多數人都抱著一種對於美好生活的期盼和嚮往,舉家團圓、希望可以放鬆一樂的日子,人們對老幼咸宜、舉家同歡的合家歡電影就更是渴望。就像導演陳木勝說的,想要做一部獻給三億兒童和三億家庭觀眾的電影,是他和古天樂共同的動力。
感謝《喵星人》,它的出現恰到好處。
《喵星人》影評(十):
客觀的說,笑點存在,如古天樂第一次見到大貓和馬麗見到大貓,以及劫匪那裡還有點意思,到除此之外就是全程的尷尬。尷尬的劇情,尷尬的對話,尷尬的大貓造型(讓貓趴下這么難?你特么是袋鼠?),尷尬的配音。 劇情就是拖沓和跳躍的組合,十分鍾能說完的話非要用半小時來演繹,該詳細說明的地方那麼跳,整個劇情就是不連貫的。
再說說配音,一開始聽到配音的時候覺得這個電影是低齡向的,結果看到後面的劇情又發現不是低齡向(如接吻),我覺得很錯亂,低幼的情節對白+部分成人情節你到底給誰看?大人看了尷尬,小朋友看了不懂,什麼鬼? 另外特效組你們是有多缺錢?你們自己說,貓的正面你們做了幾套動作?從頭到尾招財貓造型?萌沒看出來,就看出來蠢和不走心了,呵呵。。
5. 《海洋奇緣》:少女莫阿娜的奇幻漂流,中規中矩的合家歡電影
《海洋奇緣》是迪斯尼動畫工廠的 第57部 動畫作品,可以說繼承了近百年來迪斯尼動畫的三點精髓: 主角是貴族、劇情很勵志、一言不合就唱歌 。
影片講述的是在南太平洋上有一個小島,人們過著富足而幸福的生活,酋長的女兒莫阿娜從小就對浩瀚的大海有強烈的嚮往。但是酋長父親決不允許族人離開小島,因為海洋很危險。可是大魔王惡卡的魔爪逐漸伸向各個島嶼,女主角所在的小島周圍魚兒減產,人們的生物物資越來越少。為了整個小島的未來,准酋長 莫阿娜毅然決然踏上了航海之路,開始了一段奇幻冒險 。
過程中莫阿娜找到了傳說法力無邊的半神毛伊,兩人 彼此陪伴,彼此成長,彼此鼓勵,彼此信任 ,最終打敗大魔王,更帶領島上居民重新開始了探索大海的生活。
雖說《海洋奇緣》使用了諸多套路,但我認為算是一部不錯的片子。音樂和三維畫面都上佳,重要的是看完之後並不覺得雞湯, 反而有受到鼓舞的感覺 ,覺得很明媚很疏朗。此外,迪斯尼已經漸漸把「公主王子」模式變成「公主成長記」模式了,全片已經很弱化「王子」這個概念,更多的塑造了勇敢、堅強、聰明而熱情的女主人公。這大概也是一種時代趨勢吧。
並且,我感覺現在歐美動畫都開始走丑萌的角色設定,或者 至少不再讓主角都是傳統意義上的歐式貴族美女了 。比如《瘋狂原始人》,再比如近期的《魔發精靈》,以及本次的莫阿娜,一方面是取材本身源自南太平洋,也許這樣的設計有當地特色,但也側面反映出如今人們已經不那麼過分在意動畫角色的顏值,劇情本身或戲劇沖突同樣能夠令觀眾滿意。
本片中的小角色 胖胖豬和賤賤雞塑造得挺成功的 ,不僅長得很萌,性格也很分明,尤其是那隻戲份頗多的公雞也許會流行一陣呢。
這里吐個槽,我國引進國外影片進行 片名翻譯的水平真的是比較起伏 ,本人覺得超有詩意的諸如《廊橋遺夢》《魂斷藍橋》《末路狂花》等,無不令人驚艷;而翻譯一些動畫作品時的隨意也令人乍舌《玩具總動員》《汽車總動員》等一些列「總動員」之餘更是一系列的「奇緣」:《風中奇緣》《仙履奇緣》《冰雪奇緣》現在又是《海洋奇緣》。
總而言之我認為《海洋奇緣》是一部還不錯的合家歡電影,中規中矩的好萊塢套路式劇情,但也在視覺和聽覺上做到精良,在劇情上能夠不讓人覺得俗套或反感,值得帶上孩子去觀影。
喜歡Stay的影評,請 轉發 給你的朋友們吧~
想看更多影評,歡迎 訂閱 Stay的頭條號!
有任何想法,歡迎留言與Stay討論,你的 鼓勵和吐槽 對我都很重要!
6. 電影《精靈旅社3:瘋狂假期》有哪些看點
使用網路網盤免費分享給你,鏈接:https://pan..com/s/1i0xxK4HnZh-yAX9bIiXa-w
提取碼:xh39
該孝判片講了菲利浦和卡蘿剛在一起,兩人都在不久前才離婚。菲利浦想數察盡辦法只為獲得卡蘿兩個孩子的好感。他和卡蘿的兒巧畢改子打賭,如果他通過考試,順利畢業的話,他就可以選擇他想去的渡假勝地:伊維薩島。對於習慣法國北部安寧生活的菲利浦來說,這趟旅程將帶給他巨大驚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