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俄羅斯影片推薦
俄羅斯影片推薦如下:
1、《暴動小貓樂隊:朋克祈禱》:這部關於審判造反貓咪樂隊3位成員的紀錄片,由MikeLerner和 Maxim Pozdorovkin導演。
2011年冬天,經過一次具有爭議性的選舉後,弗拉基米爾·普京再次當選為俄羅斯總統。成千上萬的居民自發地聚集起來反對普京制定的法律條款。在這些人中間就有著名的激進女性朋克樂隊-造反貓咪。
她們頭戴巴拉克拉瓦盔式帽、身穿緊身夏裝,沖入莫斯科最有名的教堂內,大唱「聖母瑪利亞,請趕走普京!」現在,她們已經成為一次作秀公審的犧牲品。
2、《我的改革》:Robin Hessman的電影將鏡頭對准5位俄羅斯人,講述了他們在俄羅斯過去這激盪喧器的20年裡的生活百態。
這部電影是在五年的研究和拍攝過程中創作的,以20世紀90年代在俄羅斯生活的近十年為基礎,富有詩意地將家庭電影、蘇聯宣傳片以及與五位同學的親密接觸交織在一起,歷史為新中產階級的俄羅斯人提供了一幅感人的畫像,描繪了他們在成長過程中從未想像過的生活。
俄羅斯電影發展史:
俄羅斯電影必須先說前蘇聯電影。前蘇聯電影起步很早,幾乎和電影本身發展歷史一樣。前蘇聯電影導演愛森斯坦作品《戰艦波將金號》都是電影學科的教學片。
前蘇聯電影強調主旋律、宣揚正能量,但又能在正能量中深挖人性內核。不過到了上世紀九十年代,隨著蘇聯解體,俄羅斯電影開始逐漸消失在觀眾的視線里。
俄羅斯影展又讓我們欣賞到一些優秀的俄羅斯影片。俄羅斯電影發展到,依然繼承了前蘇聯電影的傳統。
2. 《審判(1962)》百度網盤無刪減完整版在線觀看,奧遜·威爾斯導演的
《審判》網路網盤高清資源免費在線觀看;
鏈接: https://pan..com/s/18acp-XQOMsdzXVYC1Q5yqQ
導演: 奧遜·威爾斯
編劇: 奧遜·威爾斯 / 弗蘭茨·卡夫卡
主演: 安東尼·博金斯 / 讓娜·莫羅 / 奧遜·威爾斯 / 羅密·施奈德
類型: 劇情 / 懸疑 / 驚悚 / 犯罪 / 奇幻
製片國家/地區: 法國 / 義大利 / 西德
語言: 英語
上映日期: 1962-12-21
片長: 118分鍾 / 107分鍾(美國電視版)
又名: The Trial
改編自卡夫卡的存在主義小說,以《觸目驚心》(1960)成名的安東尼.柏堅斯飾演異境人物「K」,一朝醒來便發覺警察在旁,說他要接受審判,但無人告訴他干犯何罪。為了表示清白,K試圖挑戰司法制度,但悲劇人物始終逃不過卡夫卡式幽閉夢魘。影片卡士龐大,威爾斯依舊粉墨登場,還有法國 大美人珍.摩露,負責拍攝的是布紐爾的御用攝影師。影片以黑白菲林呈現超現實的封閉時空,威爾斯在影像實驗中繼續瀟灑前行,從龐大的布景和眾多的群眾演員中,說明了他如何精心籌劃出電影的無邊國度。威爾斯自言這是他的最佳電影。
3. 俄羅斯電影:《十二怒漢大審判》中,最後那個投有罪票的那個退休軍官,他當時沒有說出來的話
「藝術家的尼古拉原先也當過軍官——和男孩的俄羅斯繼父同樣的經歷。從軍人到藝術家的身份轉變,有著槍炮化作玫瑰的美好寓意,而收留車臣遺孤繼續俄羅斯養父的未盡職責,也傳達了導演對放下歷史仇恨、拋棄偏見、心懷仁慈、著眼未來的願望。 」這是從網上找來的,我覺得說的不錯。正映著片尾那句話:法律是永恆、至高無上的,可如果仁慈高於法律呢?
4. 跪求俄羅斯電影,【免費高清】在線觀看百度網盤資源
俄羅斯電影,免費高清資源在線觀看
劇名:莫斯科不相信眼淚 網路網盤下載觀看鏈接:https://pan..com/s/1n8ZmD_bPemF8bV3Z3sxbKw
5. 電影 《十二怒漢:大審叛》,誰能給我講講到底是什麼意思啊,很深奧,有些看不懂啊
《十二怒漢:大審叛》網路網盤高清資源免費在線觀看
鏈接: https://pan..com/s/1LT8bnU_3MdaIfP3SLZOipg
6. 一部俄羅斯老經典電影
兩個人的車站,相當老的老電影了。前蘇聯的
中文名: 兩個人的車站
導 演: ( 伊達·梁贊諾夫 Eldar Ryazanov )
主 演: ( Lyudmila Gurchenko) ( Oleg Basilashvili) (尼基塔·米哈爾科夫 Nikita Mikhalkov) ( Nonna Mordyukova) ( Mikhail Kononov) ( Anastasiya Voznesenskaya)
上 映: 1982年03月12日
鋼琴家普拉東為妻子承擔了車禍的責任。在法庭審判之前,他動身到戈里巴耶道夫去與父親話別。途中,在一小車站上,他與車站餐廳女服務員薇拉從爭吵到相互同情、關心,最後產生愛情。這兩個不幸的人雖然社會地位、文化教養差距很大,但兩顆善良的心使他們的距離縮短了……
7. 國內翻拍俄羅斯富二代電影叫什麼
國內翻拍俄羅斯富二代電影叫《十二怒漢大審判》。全劇主場景只是一個封閉的房間,十二個人圍著一張桌子。故事的中心是一個完成了庭審,只待陪審員討論後做出有罪或無罪判定的殺人案。人命關天,因此這判定必須是十二個人統一意見做出的選擇。電影開始時房間里的氣氛是輕松的,大部分人都打算趕緊交差盡快回家。故事要講下去,必須要有一個與眾不同的人,做出了與其它十一個人相反的決定。經過漫長的討論,對案件細節的模擬重演,對每一個合理疑點的追根究底,十二個人終於達成了新的共識。這部曾獲第七屆柏林國際電影節最佳電影的經典老片在1957年首映後曾被幾度翻拍,其中在國際上影響最大的一部是俄羅斯在2007翻拍的《十二怒漢大審判》,分別被提名了當年的奧斯卡最佳外語片和威尼斯金獅獎。中國也在2014年翻拍了《十二公民》。
8. 求一部俄羅斯電影
這個電影名字叫《回歸》,
「我沒有將它看作是每天常見的故事,或者一個社會性的題材。它不是簡單的父子情,很大程度上,它從一個神話化的角度去看人生。電影里所有的事情都有它的意義。」
——導演安德烈·日瓦金采夫
這是一部關於男孩成長的影片。一個失蹤十二年的父親,一個只存在一張褪色照片中的男人,某日突然出現,回家後帶著他的兩個兒子去荒島旅行,三人在旅途中遇上一次又一次的困難,但父親都只是袖手旁觀,似乎要借著軍訓時的鍛煉加速孩子們的成長。終於,父親與兒子的沖突加劇,轉化成一個無可挽回的結局。
整部影片的第一個鏡頭是俯視的海面,然後是一個模擬主觀視角的鏡頭走在海底的沉舟之上——看完全片才知道,原來這葉小舟就是父子三人劃向孤島的那葉小舟,也是帶走了父親死屍的那葉小舟。這樣的鏡頭對於對影片未知的觀眾是充滿神秘的,但對於作為敘述者的導演更像是記憶的始點——一個已經成為男人的人對「成為男人」的全過程的追溯(就想當年劃向孤島)。影片的開始是故事的結局,但是那裡只有小舟沒有死去父親的身影——事物是記憶的觸煤,真正的父親已經融入自己的體內與靈魂共生。
第一場戲「星期天」,是男孩關於「是真正的男人」的證明游戲,這是開始有獨立意識對社會有了認知後作為男孩子通常樂此不疲的事情。對於勇氣的證明就是對自己社會性別的強調也是一種對渴望「成為男人」的十分直接的表現。大海與高台,這兩件「道具」在外觀尺寸上把男孩們心中的證明慾望推到了極限,也讓他們對「成為男人」擁有著如此強烈的慾望。高台上安德烈和伊凡行為處理充滿了對故事結局的映射:當其他男孩們跳高台的拍攝視角是習慣性的由下至上仰視視角時,安德烈的跳躍導演突然處理成倒正俯。仰視視角的背景是天空——立體祥和,而正俯視角與海面平行,使畫面呈現平面,但當安德烈縱身一躍時,體積快速的由大變小突然刺破了原先的平面感使客觀存在的縱深被奇異般的無限拉長,跳高台在觀眾心中頓時變得震撼。值得特別指出的是,安德烈跳下高台鏡頭最後的落幅與影片最後父親墜死的鏡頭除了構圖上下顛倒之外似乎完全相同。而伊凡在高台上的舉動與心理狀態與影片結尾處同場景戲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在這里,他走上高台的原因來自於自己對「證明」、「成為」的渴望和同齡人(他世界裡的社會)對於自己的被迫。影片中雖然以「伊凡有空高症」來為他不跳高台作邏輯屆時,但從更深層次我們看到,伊凡還是嬰兒的時候父親就離開了他,對於他而言父親的位置在現實生活中就是缺席的,他對於父親的意識是薄弱的——至少不是像其他正常男孩那樣極度的渴望去「成為」——現實的缺席就從具體形象上失去了挑戰的對象,也就失去了心中巨大的敬畏感,降低了「挑戰」的慾望。這也能解釋為什麼影片之後旅途中伊凡始終敢於抵抗父親的命令而不像安德烈對父親充滿了崇拜。這里解救伊凡的是母親,母親稱伊凡為「我的兒子」而伊凡抱在母親的懷里述說出自己的害怕,伊凡擔心自己世界裡的社會的嘲笑也為自己不能「證明」而懊喪自責,他依偎著母親懷抱走下了高台。父親十二年的缺席使伊凡至此始終把自己和母親連為一體,就像母親對其稱呼「我的兒子」一樣,比起理論上存在現實中缺席的父親,伊凡在心理上顯然仍處於母親統御階段。至此我們看到,影片從一開始的人物設定上就把「俄狄浦斯情結」不僅是心理的內在表露還是更為徹底的還原到了主人公的現實生活中。
「星期一」。父親以最有威信的方式到來。當安德烈和伊凡為了「證明」之事發生爭執時,兩人飛奔爭著到母親面前告狀,可見至此在兩個男孩的世界中母親是最後的審判者最後的權威,就在此時,父親以一種最沉默的但卻是最震懾的狀態出現在了安德烈和伊凡面前,與此同時母親在兩人心中的權威性被忘卻——母子連體的概念第一次受到動搖。父親出場的第一個鏡頭模擬了安德烈和伊凡的視角:身上蓋著海水藍的絲質的床毯,右側窗投入的日光斜射在床前,鏡頭以一雙腳為前景取得縱深——在他們的眼中,這個父親就像死去的基督主耶穌。這個出場鏡頭從一開始就預示著父親最後的死亡結局,但同時因為父親的形象與耶穌重合在了一起使父親一下子擁有的精神上的權威形象。對於一個男孩子來說,父親的台詞就是沉默,他也許在一個遠離生活甚至遙不可及的地方,但他存在著就象徵一種力量。伊凡立馬去尋找證明這個男人就是父親的證據,而安德烈崇敬的看了父親後為他輕輕的關上了房門。兩個人對於父親實體出現的接受與認同從這里開始分道揚鑣。要知道安德烈在自己年幼的時候見過父親,他對父親存在心理位置;但是伊凡似乎沒有見過父親,父親的位置在他的心裡是第一次被迫出現。兩人在閣樓的舊箱子里找到了一本帶插圖的破舊的聖經,在亞伯拉罕祭獻獨生子依薩克這段舊約故事的插圖間,拿出他們和父親唯一一張的合影,他們認同照片上的母親和自己也因此同時接受這個男人就是自己的父親。這個認同開啟了兩個男孩的俄狄浦斯階段,父親在現實中的回歸在心理上使男孩與母親開始分離聯體狀態,「父親的法律」首次介入。這在晚餐時得到了實體上的體現,餐桌上父親坐在母親的對立面處在整個餐桌人物關系畫面的正中,安德烈和伊凡分坐其兩側,父親規定著誰喝酒喝多少,父親分配著一天全家人所能得到的食物,而鏡頭對父親的調度也始終採用仰視視角——既是模擬兩個兒子的視角也是象徵的提示,他就是整個家庭的審判者裁定者、權威的象徵,而母親從原來的地位退去來到了父親的另一邊成為次要和聽命者。餐桌上安德烈眼神中充滿了崇敬甚至是嚮往,他主動開口叫了「爸爸」,並主動要求能再多喝點紅酒能證明自己是個像父親一樣的男人;但伊凡始終都帶著客觀的審視,並且不會附和父親而是提出自己的想法,他看著這個突然出現被迫要接受的新的權威,他甚至憎恨他的出現和對於母親的取代,因為這個被稱為父親的男人的到來他必須接受和母親分離的事實。
從「星期四」出發,安德烈和伊凡也開始了他們同母親的分離,並且被迫接受父親。不管是與父親平排坐在副駕駛位置,還是稱呼,眼神,表情,行為,安德烈始終表現出對父親的崇拜;而同樣這些伊凡卻一直顯示出抵觸情緒,這也為之後伊凡一次又一次違抗父命並最終導致父親的死亡。整個旅途中,父親以一種看似軍訓式的教育方式試圖教會自己的兒子怎麼才能成為真正的男人。雖然過程痛苦,但對於渴望「證明」的安德烈來說是極具吸引力的,而形成鮮明對比的是伊凡會在最痛苦的時候想起母親,他總是念念不忘出門時對母親「兩天旅行」的時間承諾,他仍然承認著母親在心理上的權威性,也仍然留戀著母親充滿保護關愛溫暖依靠的懷抱,與此同時他對於父親的抵觸挑戰反叛直到出現殺父的念頭。俄狄浦斯情結隨著劇情的發展在伊凡的身上不斷升級直至最後弒父的到來。父子三人的旅行地點是遠離城市的孤島,它割離了安德烈伊凡對於母親的依靠,帶著他們放下了現實社會經歷一路風雨走進意識深處的心靈孤島,在那裡完成心理的蛻變。
發生弒父的導火線仍然是對於時間的承諾。當父親繼續著自己關於男人的教授,伊凡對於居高臨下的父親角色充滿了仇恨,他帶著反叛的勇氣突破了自己的恐懼主動的爬上了高台,用自己的強勢完成了心理上的弒父。弒父的那一刻突然到來,父親從高處墜下一其出場的第一個鏡頭躺在地上。兩個兒子對於結局是充滿痛苦自責無法接受的,但是父親的死亡把關於男人的教授推向了高潮,安德烈頓時走向了父親的角色,他沉著冷靜的考慮後事並指揮伊凡一同進行,他為父親合上了雙眼,像父親曾經做過的那樣拉著小船……最後承載著父親屍體的小船漂向了大海、漂向了小島的方向,兩個兒子不帶附和不帶被迫的發自內心的喊出了「爸爸」,但是父親漂走了,因為男孩成為了真正的男人!
影片的最後,當已成為男人的兒子在車上無意間發現了那張全家福時,父親影像卻消失了。回想起影片中的一些場景,比如:母親始終沒有告訴伊凡父親從哪裡來,父親神秘的電話,那些不知道裡面裝著什麼東西的麻袋,還有哪個不知裡面是什麼也不知為什麼要埋在這樣一個孤島上的木匣子。也許真正的父親根本就不存在,也許這個故事只是一場心理成長旅程的現實再現。旅程的時間一共顯示出七天,像是約赫華的創世紀,但卻是從星期六到星期天。還有父親形象出場時酷似耶穌的形象,關於父親唯一一張照片被夾在破舊的聖經中……「父親」以啟示的方式帶領男孩實現心靈上男人的誕生和成長的回歸。戴錦華曾在《涉渡之舟》的序言中這樣解釋道:「尋父」的主題,不僅是一個獲得個人身份、回答「我是誰」、最終認同於主流/父權文化並獲得社會命名的過程,而且被基督教文化中關於"大寫"的父親/上帝的表述,賦予了獲得信仰、實踐生命的超越性價值的意義。
《回歸》雖只是安德烈·日瓦金采夫的處女作,但在影響風格上對塔可夫斯基的重新演示,比如早晨醒來的母親穿著長裙靜靜地逆光方向站在撒滿晨光屋子裡,尤其是進行到60分鍾之後,我們似乎在回顧41年前也拿走金獅獎的塔可夫斯基的《伊萬的童年》,父子三人劃著小船駛在幽暗、平靜的湖面上,完全模仿《伊萬的童年》中最後伊萬和科豪林上尉三個人駕著小船在晨色中穿越沼澤的畫面。
《回歸》不是一部通常意義上的對父子關系的個體情感的表達,從某種程度上,作者用了一個罕見的寓言結構給這個話題賦予了重新思考的角度。此片榮登2003年威尼斯電影節的金獅寶座。而威尼斯電影節評委會給出的評語是:「一部關於愛、失去和成年的難以描述但無法拒絕的電影」。
《瘋狂俄語》電影網站
9. 審判電影科赫有罪嗎
首頁
悅的讀書
+訂閱
廣告
悅·電影 | 《審判》:文明沖突時代的正義悖論
悅的讀書
2017-12-02 21:30
+訂閱
本次德國電影節上展映的電影《審判》,實在是讓銀幕前的觀眾,有耳目一新而又無比震撼的觀影體驗。
單純從影像技術層面來說,本片可能並無太多可論,選取的鏡頭以近景和固定鏡頭為主,鏡頭之間的切換也相對常規化,並且所有場景都是在法院這樣一個封閉的空間里完成。如果要說特別的話,就是導演特意讓觀眾成為影片中的人物,在電影開場時,法官面向觀眾,要求觀眾秉公執法,投出自己神聖的一票。在這里,導演顯然是把觀眾也作為片中法庭里陪審團的一員來看待的。不只如此,在影片結尾,導演也特意開放性地播放了兩種截然不同的結局,至於選擇哪一種結局,這樣的選擇權同樣留給觀眾。這種互動式的拍攝處理,確實讓人耳目一新。
而如果論及本片的台詞,那就不只是讓人耳目一新這么簡單,其體驗,完全可以用震撼人心來加以概括。影片的劇情其實相當簡單:一家漢莎航空公司的客機被伊斯蘭恐怖主義分子劫持,其目標是撞向有7萬觀眾正在聆聽搖滾音樂會的慕尼黑安聯體育場,這架飛機上有164名乘客。由於情況危急,為了避免更大的損失,空軍少校科赫選擇用導彈擊落了這架客機,因而導致機上164名乘客全部遇難。這場審判的目的就在於判定:科赫是否有罪?
這樣一個讓人面臨兩難抉擇的場景,在美國學者桑德爾於中國大熱的暢銷書《公正》里多次出現,甚至就連片中審判現場,檢察官和辯方律師徵引的各個案例,同樣也可以在《公正》一書里找到。判定科赫是否有罪的依據,來自兩種截然不同的價值觀,或者說政治哲學。前者是基於邊沁的功利主義哲學,那就是判定一項政策或者措施的正確與否,往往會探求它是否導致最多數人受益,或者福利的最大化。按照這種功利主義的哲學,在不得不作惡的情況下,選擇小惡,從而避免更大的罪惡,是可以接受的。這也正是科赫選擇擊落客機的動機和出發點。在他看來,7萬人的生命安全,顯然比164人的生命安全更為重要,更何況,即使他不去擊落客機,這164人,也會隨著恐怖分子的劫機撞向目標,而同樣面臨死亡的境遇。而後者遵循的則是肇始於康德的人本主義哲學。這種價值觀認為,人與人的生命是完全平等的,不存在高低貴賤之分,永遠不能為了某個人、或者某些人的生命安全和利益,而去舍棄另一些人的生命,也就是說:人的生命,永遠不能成為一種實現其他目標的工具和手段。而在這個案例里,科赫把164名活生生的人,作為保障另外7萬人生命安全的工具,這是萬萬不能接受的,因此科赫必須被判定有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