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抗日時期有關一匹白馬的電影
《白馬飛飛》編劇:王星泉
導演:張子恩
主要演員:葉暉、苗圃、劉向京、王大治
播出時間:12月17日 19:45抗日戰爭期間,我八路軍要建一支騎兵部隊,派出連長戚念冰等人前往新疆選馬,戚選中了一匹叫飛飛的白馬,此馬野性難馴,但靈氣十足,後經耐心調教,屢立戰功。在一場與日軍黑森騎兵的激戰中,飛飛大顯神威,把日軍炮兵陣地攪得大亂,我軍大勝。一次激烈的戰斗中,白馬為救助負傷的主人,毅然引開搜捕的敵騎而不幸被俘。日軍騎兵團首領黑森是個酷愛駿馬的行家,他認定飛飛非凡馬。為了馴服飛飛,黑森對其軟硬兼施,卻至終都未能使其屈服,他自己還被踢成重傷,不得已的黑森忍痛將飛飛放生。飛飛掙扎著奔向草原深處,不久就倒了下去,帶著不容征服的傲氣,長鳴而逝……飛飛不事二主絕食而亡,但那巍峨的個性,堅貞的品格卻永遠激勵和鼓舞著為爭取民族自由與解放的人們。
2. 有一部關於軍馬的電影 後來被日本人抓住了 還被燙了烙印 是匹白色的馬
《白馬飛飛》,張子恩導演,葉暉、王大志、田錢志、苗圃主演的電影,根據王星泉小說《白馬》改編。描述抗日戰爭時期,八路軍某騎兵團戚連長與一匹白馬的動人故事。
信 息:中國大陸 | 108分鍾 | 1996年
3. 以前看過一部電影,關於抗日的,裡面有一匹白馬,劇情很感人,求影名
白馬飛飛
抗日戰爭時期,一匹叫飛飛的白馬在戰場上為了救負傷的主人騎兵軍官戚念兵,毅然引開搜捕的敵騎兵而不幸被俘。敵人至終都未能訓服飛飛,最後飛飛絕食而亡
4. 關於二戰德國法西斯屠殺猶太人背景的電影
這個是《美麗人生》。是一部十分有意義的電影。
另外二戰時期電影著實不少,包《穿條紋睡衣的男孩》,《音樂之聲》,《西西里的美麗傳說》,這些都是本人看過無數遍的電影,推薦給友人也獲得好評如潮,無一不是感人至深又發人深省的電影,相信您也會喜歡。
5. 與馬有關的電影(七部與戰馬有關的戰爭電影)
馬作為人類最早的動物夥伴之一,在有文字記載之前就開始參與到人類的戰爭活動之中,在上世紀上半葉的兩次戰爭浩劫中,雖然機槍和裝甲車輛的出現使得騎兵的作用有所減小,但它依然是人類重要的戰爭工具。這回筆者就來介紹七部和馬(或者騾)有關的影片。
洛托納(Lotna ,1959,波蘭)
本片是波蘭第一導演安傑伊 瓦依達自二戰三部曲後的又一名作,該片根據Wojciech Zukrowski寫於1945年的同名小說改編,以一匹波蘭戰馬為主角,講述它在二戰初期所經歷的戰爭和四名不同主人的故事,通過圖像、顏色與符號混合的方式,表現並反思了戰爭、犧牲與英雄主義。影片中還出現了著名的波蘭騎兵砍德國坦克的場景,雖然這只是個被誤傳的謠言,卻被導演信以為真。
白馬的奇跡 (Miracle of the White Stallions,1963,美國)
本片是迪士尼拍攝的真人冒險電影,根據Alois Podhajsky上校的親身經歷改編,講述二戰結束後,奧地利軍官Alois Podhajsky必須為他心愛的利比薩納種馬找到可靠的主人,愛好馬匹的美國將軍巴頓答應可以拯救它們,但是他首先要求看它們的表演。如同同時期的迪士尼真人歌舞片一樣,影片結尾上演了由Alois Podhajsky親自編排的盛大馬術表演。
白龍馬 (1981,中國)
影片講述中國十年內戰期間,一對兒童團姐弟掩護和照顧受傷的紅軍指揮員的坐騎,最後成功將它護送回紅軍隊伍。由於影片拍攝於80年代初期,因此意識形態色彩還相對較濃,戲劇沖突總是集中在敵我矛盾上,不過影片鏡頭所呈現的山水田園風光倒是別有一番韻味。
女繼承人尼基(Naslednitsa Niki,1989,蘇聯)
影片講述二戰德軍入侵蘇聯後,曾多次在國際馬術比賽獲得冠軍的母馬Zorka被掠奪回德國,由於新主人沒能馴服它,德國人被迫從集中營中放出蘇聯著名騎手,盡管如此,orka還是拒絕在賽馬比賽上為德國人表演。戰爭結束後,它居然自己從德國跑回蘇聯。本片的主演羅斯托茨基和利科蒂斯曾多次出演馬匹主題的影片,因此片中主演與馬匹的配合默契度非常高,堪稱真正的關於馬的電影。
白馬飛飛(1996,中國)
本片根據王星泉小說《白馬》改編,也算是90年代比較經典的抗戰電影。影片講述抗戰時期八路軍某連長馴服了一匹名為飛飛的烈馬,並騎著它和日軍騎兵交戰。在一次戰斗中,飛飛為了保護主人不幸被日軍軍官俘虜,盡管日軍用盡辦法,飛飛也不願屈服,最後絕食而亡。與歐美同類型影片不同的是,本片更強調馬匹與初代主人之間主僕一般的忠誠和情誼,這主要還是和抗戰的反侵略戰爭性質有關。
戰馬(War Horse,2011,美國)
軍馬類電影知名度最高的恐怕就是永遠的神斯皮爾伯格的這部作品,影片劇情設置類似於《洛托納》,講述一戰爆發後,一匹英國農村馬應征入伍。輾轉英軍、平民和德軍之間,最後奇跡般得與已經失明的小主人相遇。影片既突出了戰爭的殘酷性和流離性,又保留了戰馬對原主人的那一份忠誠和情感,可以說是在《洛托納》的基礎上又融合了《白馬飛飛》的情感元素,不愧為名導名作。
騾子( La mula ,2013,西班牙)
影片根據Juan Eslava Galan的小說改編,講述西班牙內戰期間,一名西班牙共和軍的士兵在外撿了一頭白色騾子,並和它產生了很深的羈絆,隨著戰爭的逐漸惡化,他為了保住這頭騾子的性命,不惜撒謊甚至盜竊,最後居然莫名其妙成了敵人的戰斗英雄。本片中的騾子只是配角,影片主題顯然是戰爭中的小人物在歷史夾縫中艱難求生的經歷(作為馬之子,本片算送的)
6. 誰知道一個電影,在 cctv6上播出的主角是匹白馬,有戰爭情節的,三個字的,我記得是《小白馬》,但
戰爭白馬的我記得一個《白馬飛飛》,很老但是很不錯的電影
7. 八佰里的白馬寓意什麼
《八佰》白馬象徵著民族的希望和意志,在電影中白馬一直在槍林彈雨中馳騁卻安然無恙,直到電影結尾處也還是活的好好的,這也說明中華民族不會停止抵抗侵略,同時中華民族最後也將取得戰爭的勝利。
電影中,困在戰場里的那匹白馬,像極了守在四行倉庫的士兵。從一開始的慌亂驚逃,到戰場上的無畏馳騁。白馬的蛻變,也是戰火中人的歷練。那才是這個民族浴火重生的希望——生不畏死,悍不服輸的生命力。
(7)二戰老電影白馬擴展閱讀
電影《八佰》中的白馬與兩個主要人物有關,一個是端午,一個是13歲的小朱。前面說過,端午這個角色是帶有明顯升華痕跡的小人物形象。
而小朱,在影片里被人稱為「小孩」,要他好好活下去,他也是很明顯的具有象徵和傳承意味的人物。而承擔起連接這兩位主要人物的,正是這匹白馬。
導演管虎是擅長用動物做隱喻的導演。《鬥牛》里的牛,《老炮兒》里的鴕鳥,都有著豐富的解讀空間。而這匹白馬,漂亮純潔、矯健有力,不僅是美好的象徵,它還是坐騎,也是對戰斗的隱喻。作為常勝將軍的趙子龍,僅用一人一騎,竟然在萬軍之中七進七出,如入無人之境。
小朱幻想有個英雄就像趙子龍一樣,身騎白馬,面對曹操百萬大軍,一人孤身沖下長坂坡。他希望這場戰役可以出現奇跡。當端午犧牲後,在小朱的想像中,趙子龍就從虛無縹緲的歷史人物,變成了端午真實的形象,他看到的,就是端午身騎白馬,勇戰千軍萬馬。
影片結尾,小朱也學會了吹口哨,可以成功喚來白馬,這暗示著小朱和白馬形成了某種親密的默契,端午的精神融入了小朱的骨子裡。導演安排了一個相對「美好」的結局。白馬最後從戰壕里走出來,頑強生存著。寓意著只要活著,就還有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