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牛虻》的內容簡介是什麼
《牛虻》 【愛爾蘭】 伏尼契
英國青年亞瑟就讀於一所義大利大學,他父母雙亡,同父異母的兩個哥哥掌握了家產,對他冷淡排斥,大嫂裘麗婭更是視他為眼中釘。惟一能給他以關心和安慰的只有青梅竹馬的女伴瓊瑪和愛他如子的蒙太里尼神父。
任義大利比薩神學院院長的蒙太里尼神父是亞瑟家的舊交,學識淵博,品行高尚,亞瑟非常崇敬和信任他。在一個悶熱的夏夜,亞瑟和蒙太里尼談心時向他透漏了自己想參加大學里為反抗奧地利統治、解放義大利二成立的秘密團體「青年義大利」的打算。深知其危險性的蒙太里尼十分擔心,勸說亞瑟和自己一起去阿爾卑斯山採集標本,好找機會說服亞瑟改變計劃。然而,雖然他們渡過了一個愉快的假期,蒙太里尼的願望並沒有實現。
不久,蒙太里尼被天主教會任命為阿平寧山區的主教,這意味著他將離開亞瑟,而新來的接替他的卡爾狄神父又讓人難以信任。由於擔心亞瑟的安危,蒙太里尼很不願離開,他希望亞瑟挽留自己,但亞瑟不理解他的良苦用心,反而勸他上任,他只好憂心忡忡的離開。
瓊瑪與亞瑟在同一所大學讀書,她也是「青年義大利」的積極擁護者,因此與這一團體的領導人之一波拉交往逐漸頻繁。這使亞瑟心生妒忌,單純的他在懺悔時受卡爾狄神父的欺騙,講出了青年義大利黨的一些活動情況,還說出了波拉的名字。不久,他和波拉便被奧地利軍警逮捕。在獄中,亞瑟經受住了種種折磨,拒不招供,最後在哥哥的干預下被釋放出獄。當他在獄吏口中得知是卡爾狄出賣了他時,心靈受到極大的刺激,對偽善的宗教產生了懷疑。前來迎接他出獄的瓊瑪誤以為是亞瑟出賣了同志,打了他一個耳光後憤然離去。
傷心絕望的亞瑟剛回到家裡便又遭受了一次沉重的打擊,企圖將他趕出家門的嫂子告訴他一個隱藏已久的秘密:亞瑟是她母親和蒙太里尼的私生子!這個消息猶如晴天霹靂,擊碎了亞瑟對人世、對宗教的所有美好回憶,他砸碎了家裡的耶穌神像,留下了一份遺書,最後藏身到一艘開往南美洲的船上,去了巴西。
13年之後,新即位的教皇為了收買人心,對政治犯頒布了大赦令,自由主義熱潮席捲了義大利。在南美已漂泊數年的亞瑟歷盡磨難,在形體、外貌方面都有了很大的的變化,唯有思想深處解放義大利、反對教會的信念沒有改變。他在旅居法國期間化名為列瓦雷士,以「牛虻」為筆名,以筆墨為武器繼續著與反動勢力的斗爭。這時他應幾位義大利名流的邀請回到義大利,為他們寫作諷刺時政的文章。在一個偶然的場合,瓊瑪見到了他,他的心情難以平靜。因為從他身上,她彷彿看到了自己年輕時的愛人亞瑟的影子。
瓊瑪當年在看到亞瑟遺書時深受打擊,認為是自己害了亞瑟,久久不能原諒自己。現在,她渴望牛虻就是亞瑟,並一次次的進行試探,但牛虻感於過去的痛苦,一直不願開口承認。
牛虻的諷刺文章犀利甚至刻毒,對敵人毫不留情。新任的紅衣主教蒙太里尼以其謙和的風度和無可非議的德行贏得了許多人的好感,但牛虻仍然撰文無情的攻擊他,這使很多人都不能理解。
牛虻不願只是做紙上談兵的斗爭,他一邊寫作,一邊組織起義。喂准備起義,他到阿平寧山區去偷運軍火,被密探發現。槍戰中他本可以逃掉,卻因蒙太里尼的突然出現而在一時猶豫中被捕。牛虻在獄中見到了蒙太里尼,與之相認,要求他做出選擇:要麼脫離教會,與自己共同戰斗,要麼繼續做教會忠實的奴僕,看著自己走向死亡。蒙太里尼勸服不了牛虻,經過一番痛苦的思想煎熬,他最終選擇了後者。
牛虻堅強不屈的精神感動了獄吏,他們自願帶信給瓊瑪。在信中牛虻終於原諒了瓊瑪,承認自己就是亞瑟,並向他她表達了始終不渝的愛情。牛虻英勇赴死後,喪子之痛和深深的悔恨摧毀了蒙太里尼的意志,他在復活節作完瘋狂的演講之後,黯然辭別人世。
2. 《牛虻》:電影會被遺忘,肖斯塔科維奇的音樂長存
電影誕生100多年,古典音樂的歷史至少可以上溯到格里高利聖詠橫空出世之際,那是公元9世紀和10世紀的事了。那麼,小弟弟向老大哥取經,也就名正言順了。電影喜歡引用古典音樂,《走出非洲》引用了莫扎特的《單簧管協奏曲》、《沉默的羔羊》引用了巴赫的《哥德堡變奏曲》、《入殮師》引用了勃拉姆斯的《搖籃曲》、《時光倒流七十年》引用了拉赫瑪尼諾夫的《帕格尼尼主題幻想》…… 有沒有著名的古典音樂作曲家專門為一部電影創作過音樂呢?
在聆聽上海愛樂樂團2018-2019年音樂季閉幕演出之前,我的答案一定是否定的。就算聽過那場音樂會之後,我都驚訝得難以想像, 自己少年時看過很多遍的蘇聯電影《牛虻》,居然請了當年已經聞名世界、被譽為「20世紀貝多芬」的蘇聯作曲家肖斯塔科維奇來為電影創作背景音樂。
聽完那場音樂會走在回家的路上,回憶當年自己一遍遍觀看《牛虻》的情形,要麼是應學校要求去學習列瓦雷斯為義大利人民奉獻自己青春的動人事跡,要麼為了再看幾眼漂亮又打扮入時的女主角波拉夫人,要麼為仔細揣摩紅衣主教蒙塔奈利究竟用了什麼計謀騙取了阿瑟的信任,等等。從來沒有一次是為了音樂再去看《牛虻》的—— 在聒噪的所謂音樂中長大的我們這一代,到了能觀看電影《牛虻》的年齡,又有幾人已經能認知到音樂是非常美妙的存在。
根據英國作家伏尼契的同名小說拍攝的蘇聯電影《牛虻》,初映於1955年。電影完成後,人們發現受命為《牛虻》譜曲的肖斯塔科維奇為電影譜寫了不少音樂素材,限於影片的篇幅和敘述節奏,這些音樂素材沒有全部用上。嗣後,另一位蘇聯作曲家列馮·阿托緬不忍心讓大師的創作煙消雲散,便根據肖斯塔科維奇的手稿整理出了總共12首的《牛虻組曲》。
《序曲》、《民間舞》、《華爾茲》、《加洛普》、《浪漫曲》等等組成的《牛虻組曲》中,最廣為人知的,非小提琴協奏曲《浪漫曲》莫屬了。
准備重看電影《牛虻》之前,我按照自己對音樂的理解默默地將《牛虻組曲》的每一首與電影中的人物一一對應, 覺得最有聽眾緣的那一首《浪漫曲》應該出現在阿瑟初遇琴瑪對她陡升愛慕之情、兩人共墜愛河以及由阿瑟變身為牛虻列瓦雷斯後重遇已成波拉夫人的琴瑪時,然而,窄銀幕、黑白片《牛虻》,雖然清晰度不夠,聲音效果也顯扁平,但《浪漫曲》漸漸響起的剎那,我的耳朵沒有誤聽。1小時40分鍾片長的《牛虻》,兩度完整地出現了《浪漫曲》,一次出現在影片開始4分多鍾時,還有一次出現在影片的結尾處1小時30多分鍾時。那麼,兩次響起《浪漫曲》的當口,銀幕上出現的人物形象是不是阿瑟和琴瑪以及列瓦雷斯和波拉太太呢?答案是否定的。4分多鍾的《浪漫曲》是為阿瑟和神父蒙塔奈利奏響的,1小時30多分鍾響起《浪漫曲》時我們在銀幕上看到的,是紅衣主教蒙塔奈利在勸說被捕入獄的義大利青年黨人列瓦雷斯俯首稱臣。
《浪漫曲》出現在電影《牛虻》中的時間點,貌似音畫錯位了。當然,電影創作者不會錯,一定是我們的理解出了岔子。為了找到自己錯在何處,我翻箱倒櫃地找出英國女作家伏尼契的原著翻閱起來。 「義大利青年阿瑟,出身於富商家庭,但成年後毅然投身革命。由於疏忽,他泄漏了機密,使得戰友被捕,令青梅竹馬的女友琴瑪誤會,並痛苦地發現自己竟然是崇拜已久的蒙塔奈利神父的私生子。在嚴酷的現實教育下,他以假自殺為掩護,憤然出走,在外漂泊13年,歷經艱辛,成為一個堅定的革命者,化名牛虻,回國組織武裝,偷運軍火,積極准備起義。最後不幸被捕,面對軍方的威脅和生父的勸降,不為所動,從容就義。」這是印在書的封底上的內容簡介,與我重看的同名電影表達的內容並無二致。 正因為是一部表現幼稚的青年被蒙騙後幡然醒悟、繼而為革命事業獻出年輕生命的電影,1955年上映的蘇聯電影《牛虻》,情節經過刪繁就簡後幾乎只剩下了從阿瑟到牛虻的成長過程,阿瑟與琴瑪的愛情、列瓦雷斯重遇琴瑪的悸動以及作為私生子阿瑟遭遇的鄙視,影片都表現得非常匆忙,沒有了表演空間的演員們,只能在有限的篇幅里「吹鬍子瞪眼」,所以, 很多年以後蘇聯科學院《電影史綱》曾這樣評價電影《牛虻》:「影片《牛虻》是不均衡的……但肖斯塔科維奇譜寫的充滿緊張激情的、很有氣魄的音樂是影片最優秀的部分。」 既然如此,影片最優秀的部分音樂怎麼會將《浪漫曲》錯位給阿瑟與蒙塔奈利在一起時的戲碼?
翻開伏尼契的原著,我們會發現, 女作家在表現阿瑟與蒙塔奈利這位秘密的親生父親之間的互動以及列瓦雷斯撕掉紅衣主教的面紗與虛偽的父親當面對質時,筆觸細膩、細節飽滿、情感熾熱、內涵豐富。總共300來頁的《牛虻》,一上來伏尼契就用了兩個半章節詳細描述了阿瑟對神父蒙塔奈利的依戀以及蒙塔奈利對兒子阿瑟的愛意,父子倆在神學院讀書,到瑞士遊玩,在家裡在路上,通過伏尼契的文字我們能感受到蒙在鼓裡的阿瑟和實情在胸的蒙塔奈利共同圍繞著「愛」字展開的親密無間互動:
」神學院院長蒙塔奈利神父停下手中的筆,以疼愛的目光看了看俯在文稿上的那顆烏黑頭發的腦袋。「
」說我的樣子像你。我要真是你的侄子那才好呢,神父——「
至於小說快要結束時,已知紅衣主教真實身份的牛虻與蒙塔奈利的一次靈魂對話,則將一對如雙頭蛇一般的父子因人生目標完全相異而撕裂的戰栗,痛陳在了字里行間。
肖斯塔科維奇為什麼要將《牛虻組曲》中最美的旋律安排給阿瑟與蒙塔奈利以及牛虻與紅衣主教?雖然受命為電影譜寫音樂,這個認真了一輩子的作曲家,一定一絲不苟地讀了伏尼契的小說,所以,他知道女作家主要想表現的,並非1955年版的蘇聯電影所呈現的,是一個懵懂青年何走上革命道路並為之犧牲自己的故事。那隻是背景,伏尼契想要表達的,是在革命洪流滾滾而來時,一對曾經親密無間的父子是如何分崩離析的。
3. 如何評價《牛虻》
《牛虻》評價如下:
生於愛爾蘭的女作家艾捷爾·麗蓮·伏尼契百年前著成的《牛虻》,可以無愧於「偉大」一詞的稱譽,她筆下那個充滿理想主義情懷,時間已使它成為了經典。
關於《牛虻》,它對理想始終不渝的殉道精神;它愛情和責任的沖突;它由人倫引發的痛苦與悲劇各有不同的理解。
《牛虻》電影版本中的配樂堪稱是傑作,此片於1955年由列寧格勒電影製片廠出品。由A·法英齊姆密爾導演,奧列格·斯特里奇諾夫主演,倆人都是都是當時蘇聯電影界的藝術家。
相比起原著,電影中「牛虻」這一角色的理想主義色彩更加濃厚,影片著重刻劃了他為追求自由和真理,不屈地戰斗並奉獻生命的精神,把小說中這一人物的不完美之處都略去了,但它仍是公認的佳作。
斯特里奇諾夫飾演的牛虻,以其充滿憂郁和悲劇命運的目光及高貴傲然的氣質,在人們心目中記憶鮮明,難以超越。
電影美化了「牛虻」身上人性的弱點,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原著的藝術性,但肖斯塔柯維奇的電影配樂從另一方面彌補了這一不足。
主人公亞瑟(牛虻)的曲折命運和深邃情感還是讓作曲家動了真情。只是限於影片的篇幅和敘述節奏,音樂未能充分展開,很多寫好的音樂最終也未能用上。
此後,一位蘇聯作曲家列馮·阿托緬根據肖氏的手稿陸續整理出一些完整的曲子並將其編為《牛虻組曲》,這部作品近年來有很高的上演率。
這12支曲子正是肖斯塔柯維奇「用音樂來打動人的情感,表現人的情感」的作品。看過電影的人會對這一點有更深的體會,配合著情節畫面,音樂和諧完美地完成了劇中人物情感的映射,使牛虻作為一個「人」的心靈經歷鮮活而動人。
《牛虻》的配樂並非只有這首《浪漫曲》出跳,其他如《序曲》的大氣磅礴,《民間節日》的輕快明麗和《夜曲》中濃得化不開的浪漫,都大大超越了它作為電影配樂的初衷,完全具備了獨立欣賞的條件。
尤其是這部紅極一時的《牛虻》,用厚積薄發來解釋似乎說不過去,老肖屬於多產作家;1955年的創作環境已經進入了「解凍季節」,照理作曲家應該能寫出更直抒胸臆的東西?但是卻寫出這樣一部完全是浪漫主義風格的配樂,可以說是個不大不小的謎。
4. 蘇聯電影牛虻中波拉夫人是哪位演員演的
您好,牛虻中波拉夫人是塔吉婭娜·薩莫依洛娃演的。
牛虻展現了義大利革命黨人牛虻的一生。主人公單純幼稚的愛國青年亞瑟因被革命同志誤解,佯裝投河自盡,奔赴南美。13年後,當他帶著一身傷殘重回故鄉時,苦難的經歷已把他磨練成一個堅定的革命者。他參與了反對奧地利統治者、爭取國家獨立統一的斗爭,最後為之獻出了生命。
塔吉婭娜·薩莫依洛娃生於1934年5月4日,作品有Anna Karenina (1967).....Anna Karenina、The Letter That Was Never Sent (1959).....Tanya、Neotpravlennoye pismo、The Unposted Letter、The Unsent Letter、The Unmailed Letter、Meksikanets (1957).....Maria、Мексиканец、The Mexican、The Cranes Are Flying (1957).....Veronika (as T. Samojlova)、Letjat zhuravli、Летят журавли、Miprinaven tseroebi。
5. 牛虻的主要內容100字
青年亞瑟因少不更事而泄露組織秘密,挨了心愛的女友瓊瑪一記耳光無比懊喪。接著,他又得知自己竟然是自己所崇拜的神父的私生子,因此陷入迷茫甚至絕望,他製造了投海自盡的假象,從此流亡南美。
十三年後回國時,他已成為革命者牛虻,一個為義大利的自由而奮斗的鬥士。歸來,意味他此生再無安寧。最後為了理想,牛虻割捨了愛情與親情,也舍棄了深愛他的吉卜賽女郎綺達,含笑走向刑場。
小說是作者伏尼契受到當時身邊革命者的獻身精神的激勵寫成的。它生動地反映了19世紀30年代義大利革命者反對奧地利統治者、爭取國家獨立統一的斗爭,成功地塑造了革命黨人牛虻的形象。
(5)俄羅斯電影牛虻擴展閱讀:
《牛虻》創作背景;
1887年,麗蓮·蒲爾結識了一些流亡在倫敦的各國革命者,對她影響至深。此後她一直參加秘密的進步活動。有個受她幫助的波蘭革命者米哈依`伏尼契從西伯利亞流放地逃到倫敦,見到麗蓮·蒲爾,兩人予1892年結為夫婦。
麗蓮·伏尼契擔任流亡者的雜志《自由俄羅斯》的編輯,還出版了一部《俄羅斯幽默文集》,其中翻譯介紹了果戈理和亞·尼-奧斯特羅夫斯基等人的作品。麗蓮·伏尼契結識了普列漢諾夫,還曾經到革命導師恩格斯家裡作過客。
在麗蓮·伏尼契認識的革命者中,有一些和馬志尼、加里波第一同進行過義大利民族民主革命斗爭的流亡愛國者。伏尼契從他們那裡汲取了文學創作的素材,於1889年開始創作一部反映義大利人民革命的小說,為此她還親往義大利,在檔案館和圖書館搜集歷史材料。這部小說就是《牛虻》。
6. 《牛虻》的結局是
一、《牛虻》的結局是——刑場上,牛虻從容不迫,慷慨就義。
二、牛虻 - 1957年蘇聯電影
英語:The Gadfly, 根據同名小說《牛虻》改編。
19世紀30年代5奧地利軍隊佔領下的義大利……
亞瑟是富商勃爾頓的後妻與蒙泰尼里神甫的私生子。從小遭受異母兄嫂歧視的亞瑟始終不知道事情的真相。他還一廂情願地崇敬蒙泰尼里神甫的淵博學識。
三、劇情簡介:
19世紀30年代5奧地利軍隊佔領下的義大利……
亞瑟是富商勃爾頓的後妻與蒙泰尼里神甫的私生子。從小遭受異母兄嫂歧視的亞瑟始終不知道事情的真相。他還一廂情願地崇敬蒙泰尼里神甫的淵博學識。
年輕的亞瑟和青梅竹馬的女友瓊瑪悄悄地加入了義大利青年黨,兩個年輕人充滿了激情,渴望並肩為義大利的自由而戰。神甫知道一切後非常不安。
亞瑟在一次懺悔中無意透露了他們的行動和戰友們的名字,他和戰友波拉被捕入獄。亞瑟對神甫意然出賣了自己感到震驚,在嫂嫂的挖苦下他得知蒙泰尼里甫原來竟是自己的親生父親。他最崇仰尊敬的人居然欺騙了他!此時趕來的瓊瑪也誤會了亞瑟的背叛,她的話語狠狠刺傷了脆弱的亞瑟。亞瑟打碎了心愛的耶穌蒙難像,跳入大海……
13年過去了。
瓊瑪已成為波拉夫人,她作為義大利青年黨的主要領導人之一,邀請義大利的著名政治評論家"牛虻",要他用辛辣的筆一針見血地諷刺教會和奧地利政府。在與牛虻的接觸中,她逐漸產生出一種自己也無法理解的熟悉與信任,她開始懷疑牛虻的身份。亞瑟和牛虻似乎發生了一些聯系……
牛虻在一次偷運軍火的行動中不幸被捕。敵人決定迅速將他處死。前來探望的蒙泰尼里企圖以父子之情勸他歸降;牛虻則動情地訴說了他的悲慘經歷,企圖打動蒙泰尼里,要他在上帝(宗教)與兒子(革命)之間作出抉擇。但他們誰也不能放棄自己信賴一生的信仰。蒙泰尼里最終在牛虻的死刑判決書上簽了字……
四、作者簡介:
艾捷爾·麗蓮·伏尼契
艾捷爾·麗蓮·伏尼契(Ethel Lilian Voynich,1864.05.11 - 1960.07.27),愛爾蘭女作家。原名艾捷爾·麗蓮·布爾,是著名的英國數學家喬治·布爾的第五個女兒,出生在愛爾蘭的科克市,幼年喪父,家境貧困。1885年畢業於柏林音樂學院。1897年艾捷爾·麗蓮·伏尼契出版了小說《牛虻》,這部小說在中國影響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