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讓-保羅·貝爾蒙多主演一部關於卧底的電影 保羅飾演了一個黑社會大哥 還有一個男星演的是警察
不是電影,是美劇《特警4587》的劇情
"第8版第3段第7行,藍天,白雲,女人",
"第2版第4段第1行,大腿,臀部,乳房"
……
「哦~維尼~你好嗎?」
呵呵,誰還記得這樣的接頭暗號啊,童年的回憶。
帶來這些回憶的人叫維尼.特爾諾瓦,一個很酷的名字,來自於《特警4587》,一部關於卧底的美劇:聯邦調查局特工維尼代號4587,受上司指派,打入黑幫內部。他英勇機智,很快就得到黑幫頭目桑尼的賞識,聯邦調察員弗蘭克與維尼緊密配合,將他們一網打盡。肯.沃爾應該算是美劇里中國觀眾心目中第一代帥哥了,還記得他飾演的維尼在片頭出現的第一個鏡頭,真是驚為天人!雖然很多年已經過去,對於這樣一部老片已經記不得多少畫面了,唯獨,卧底特工維尼和那個黑社會老大桑尼時至今日,仍難忘記。
維尼的身份不能公開,即使在母親病重住院的時候,他的上司都不允許他向他母親表明一切,但最終,他還是給他的母親看了自己的證件,而聯絡員明明竊聽了他和母親的談話,最後還是把音帶剪輯了之後才上交。而後來,桑尼探望維尼的母親時(那時候,母親已知道了維尼的身份),母親說了很多,說自己習慣了現在的病房,不是對桑尼有意見才不接受他安排的頭等病房,還說像他這樣的男人,需要維尼在身邊……那時候桑尼很感動,說維尼已經是他的好兄弟了。
最後桑尼的死,很吳宇森式的男人的友情。雖然那時候小,但是記得自己很震撼。
第一季第十集,桑尼知道維尼錄下了他殺死對手的過程,他怎麼都不肯相信……後來在酒館里,倆人互毆,滿臉是血,然後盡情地回憶著往事……維尼罵他,說自己本來就要幫他開脫的,可他卻先殺死了對手,桑尼無言,只是開了唱機,唱起了Good Lovin' ……之後,桑尼和維尼沉默對視,背景音樂響起了感傷的Nights In White Satin,桑尼帶著怨郁的眼神說了句:小子,我愛你。然後,走向電閘自殺了……而維尼則俯在桑尼的屍體上哭泣,並對趕到現場的上司說:「為什麼死的不是你?」
再來就是,維尼在桑尼死後,神情恍惚,總出現幻覺,覺得桑尼時時在他身邊,並沒有離開……
一個是卧底警察、一個是黑幫教父,
但是他們之間卻建立了真摯的友情。
當最後真相大白,兩人拳腳相加之後,彼此間在血淚中看到的依舊是朋友……
10幾年前的片子,卧底和黑社會老大的故事,現今看來,很老套,可在當時,有著一種莫名的感動,感動於桑尼對維尼的義氣真誠,感慨於維尼的惺惺相惜和情義兩難。即使最後知道維尼是個警察,桑尼依舊把對方當成自己最好的朋友。即使知道桑尼是黑手黨老大,我卻怎麼也恨不起他來。
② 法國有哪些著名的導演
精華答案 好評率:100%
馬修·卡索維茲《暗流》《仇恨》《接班人》《牛奶巧克力》
伊夫.羅伯特<我父親的榮耀 > 《我母親的城堡》
弗朗索瓦·特呂弗《400下》
呂克·戈達爾《精疲力盡》《隨心所欲》《阿爾伐城》《芳名卡門》
貝托魯奇
《戲夢巴黎》,《末代皇帝》,《巴黎最後的探戈》
呂克·貝松
《碧海藍天》,《這個殺手不太冷》,《天使A》,《第五元素》,《聖女貞德》
伊萬·薩姆埃爾 昵稱:楊·塞謬爾
《兩小無猜》
讓·皮埃爾·熱內
《天使愛美麗》
讓·雅克·貝奈克斯
《巴黎野玫瑰》
克里斯·巴哈蒂
《放牛班的春天》,《遷徙的鳥》,《微觀世界》
讓·雅克·阿諾
《虎兄虎弟》,《熊的故事》,《兵臨城下》
阿蘭·雷乃《廣島之戀》《去年在馬德里昂》《絕密隱私》
亨利·喬治·克魯佐《密告》,《恐懼的代價》《惡魔》,
讓-皮埃爾.梅爾維爾《海的沉默》《可怕的孩子們》,《影子部隊》《血環》
《獨行殺手》《發熱》、《眼線》
③ 介紹一下法國導演梅爾維爾
法國大導演讓-皮埃爾.梅爾維爾(Jean-PierreMelville)是世界影壇最負盛名的黑色電影大師。他於1917年10月20日出生於法國阿爾薩斯的一個猶太人家庭,原名Jean-Pierre Grumbach。青少年時期他到了巴黎讀書。他從小就喜愛閱讀美國小說和喜歡看美國電影,連他自己的梅爾維爾這個名字,也是由於後來極其仰慕Moby Dick《白鯨記》的作者Herman Melville而改名的,足見他對美國文化迷醉程度之深。
梅爾維爾是首開電影獨立製作之人,他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退役,並在同年的1945年11月創立梅爾維爾獨立製片公司,從1946年開始導演短片。到1947年,梅爾維爾就用極其低廉的六百法郎製作費親自導演了《海的沉默》一片,震驚影壇。當時他這種忽視法國電影界傳統的製片方式,很受到各方面的注意,特別是受到詩人尚?考克多的賞識。因此尚?考克多提供一千七百萬法郎的製片費,請梅爾維爾導演他的小說《可怕的孩子們》,結果很成功,而被譽為戰後法國電影界最有才華的新人,被視為法國新浪潮間接的先驅者。梅爾維爾被公認為「法國新浪潮的精神之父」,他甚至還在讓-呂克?戈達爾的成名作、同時也是新浪潮運動的標志性作品之一的《筋疲力盡》中出演了作家一角。
在長達26年的從影生涯里,梅爾維爾共執導了13部電影長片,除了《海的沉默》、《可怕的孩子們》和《影子部隊》等題材各異而又馳譽世界的傑作之外,還有包括《發熱》、《眼線》、《獨行殺手》、《血環》和他執導的最後作品《大黎明/警察》等在內的經典黑色電影和著名警匪片,令他成為蜚聲國際的黑色電影大師,對世界影壇影響極其深遠。1973年8月2日讓-皮埃爾?梅爾維爾因心臟病而過早地離開人世,終年55歲。
梅爾維爾於1970年自編自導的《血環》(Le Cercle Rouge。又譯《紅圈》或《仁義血環》)被公認為他本人的集大成之作,是一部被譽為「極其純粹而達至完美和經典」的電影,堪稱警匪片的示範本。《血環》由阿蘭?德龍(Alain Delon)、伊夫?蒙當(Yves Montand)和布爾維爾(André Bourvil)三大法國巨星,及義大利性格演員日昂-馬利亞?沃蘭特(Gian-Maria Volonte,曾憑《馬里奧?列齊之死》榮獲1983年第三十六屆戛納國際電影節影帝頭銜)等知名演員聯袂演出。本片在藝術上和商業上都取得極大的成功,是有史以來最成功的法國電影之一。《血環》具有多層次的主題和豐富的內涵,因而既可簡單地把《血環》看作一部經典警匪片,也可以經過更深層的思索去理解它所蘊涵的微言大義。
首先是本片的宿命主題。在《血環》的片頭就直接引述了佛祖悉達多喬達摩(佛教始祖釋迦牟尼的本名)的一個典故:佛祖悉達多曾用紅堊石畫了個血環,並說:「盡管人們一開始並不知道,終究有一天他們會相遇。就算他們的人生際遇各異,他們所走的是不同的道路,到了特定的那一天時,他們終究會在血環(紅圈)中會合。」片頭的這段典故對理解好整部電影極其重要,導演梅爾維爾在談論《血環》時說過:「血環是魔鬼的標記,它畫出了某些人的命運,並使他們同普通人類社會分隔開來。」。顯而易見他想要表達的觀點:一個人無論如何也終究無法逃脫他的宿命和命運的安排。那可能是活著,也可能是死亡。
梅爾維爾常把一些遊走於社會邊緣、與社會體制格格不入甚至是對抗的人和故事搬上銀幕,把那些兇殺搶劫的人和事理想化,並通過他導演的作品表現出來。我們在《血環》中能看出他的這種完美追求。《血環》通過釋囚大盜科萊(阿蘭?德龍飾)、因被革職而酗酒成性的前警察神槍手讓森(伊夫?蒙當飾)、從老警長馬泰(布爾維爾飾)手中逃脫並正被馬泰追捕的現行在逃犯福格爾(日昂-馬利亞?沃蘭特飾)三人的經歷和聯手搶劫珠寶的故事主線,將警匪片中常有的黑道間的殊死拼殺、盜亦有道、仁義與榮譽、忠誠和情誼等主題表現得更為深刻動人,別具一格。影片更進一步隱寓性地將以上主題引申升華至遊走於社會和法制邊緣的特殊群體與強大統治強權對抗這一社會哲學層面和高度,三人最終在死亡的血泊之中會合的悲劇結局也呼應了片頭佛祖釋迦牟尼「血環」的典故,並折射出在強權勢力壓制和圍追堵截下,對抗體制者無奈的悲劇性命運和無法逃脫的宿命。
《血環》最為人稱道的還在於影片相當冷峻沉著的風格,對話亦極為精簡,極富讓-皮埃爾?梅爾維爾的個人特色和獨特風格。這點可以用影片中最具代表性、也最為經典馳名的「奇謀夜劫珠寶店」一幕以作剖析。這整場戲包括:第89分26秒起始的「行動開始、入屋」(長14:18)和「劫掠珠寶」(長12:29)。
盡管在整整長達近半個鍾頭的戲里幾乎沒有一句對白,但梅爾維爾通過影像與音效精準非凡的完美結合,將這幕戲行雲流水地呈現給觀眾。他以出色的攝影和風格冷峻的鏡頭影像,出奇不意的劇情編排,復雜而多變的場景之間出色嫻熟的鏡頭調度和流暢凝煉的剪輯,使整場戲極具可觀性。同時也利用環境聲響和特殊聲效,以及點到即止的精簡配樂音符的配合。這些聲音蒙太奇的出色運用為影片增添了無窮的緊張感,令整場戲充滿戲劇逼力和張力,異常扣人心弦,觀眾無不緊張得屏息靜氣。這整場戲無愧為展現「此時無聲勝有聲」意境之典範,也是最為人樂道和最經典馳名的電影片段,其匠心獨運的電影技藝令人嘆為觀止,堪稱電影示範教科書。
另外,本片中神槍手讓森首次露臉的那場戲,梅爾維爾採用超現實主義手法畫龍點睛地挑明了讓森沉淪酒海的可悲境況和他內心無助的恐懼感,同樣也是影片中的神來之筆。
出色的表演也是《血環》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在藝術層面上,只有效果最能說明問題,因此不得不承認阿蘭?德龍是體現梅爾維爾內心世界的最好的工具。這點早在1967年他們兩人合作的《獨行殺手》里就得到舉世贊譽和公認。阿蘭?德龍以深沉內斂的演技,將《血環》中最重要的主角——大盜科萊精明強乾的個性、如叢林猛虎和獨狼般的孤寂心境表現得絲絲入扣,舉手投足間總散發著那麼一絲一點揮之不去的別樣憂郁與哀愁。他的冷峻和沉著恰到好處,散發出懾人的個性魅力。毫無疑問,「讓-皮埃爾?梅爾維爾加阿蘭?德龍」絕對就是經典黑色電影的代名詞。
另外,在法國歌影雙棲巨星伊夫?蒙當飾演的神槍手讓森身上,導演也向我們講述了一個沉淪落魄之人通過兄弟般的情誼戰勝心魔、重拾人性尊嚴和自信的故事。而最終三位劫匪都被擊斃的結局除了道出了影片的宿命主題之外,也將「榮譽、道義與情誼遠比生命更寶貴」的旨意表露無遺。
一路窮追不舍並不擇手段的老警長馬泰作為片中與黑道對立一方的主要角色,同樣也顯露出導演的編排別具深意。作為警長的馬泰身處國家機器里的中下層位置,他是維護政治、權力、法律制度的國家機器內的一位典型的代表人物,也是具體的執行者。這樣一來既起上傳下達之功,也起一斑以窺全豹之效。兢兢業業、盡職盡責的老警長馬泰,他的行為和思維都已經被制度化了,透過這位老好人舉止神態的木吶呆板這些表面化的特徵,反而使我們認識到:麻木不仁和冷酷無情才是他最生動的寫照,不擇手段是他成功的座右銘。可以說,老警長馬泰既是當權者豢養的一個行屍走肉的走卒、一隻獵犬,也是充分體現權威體制和維護當權者利益的一個象徵和一個縮影。整部影片里,只有在馬泰這個孤家寡人回到冷冷清清的家裡與三隻貓兒呆在一起時(注意:這些貓是馬泰家中除他本人之外僅有的活物),我們才能稍微感覺到他身上僅存的一絲活人的氣息。曾主演《虎口脫險》的法國著名歌影雙棲喜劇藝術家布爾維爾,在《血環》這部他本人一生中演出的唯一一個正劇角色的電影里完全突破了自我,脫胎換骨般地把馬泰這個影片中較為吃重的角色扮演得栩栩如生,出色演技可圈可點。
與此同時,梅爾維爾也僅用寥寥幾筆就交代了堅信「人皆有罪」的警察內政部部長對警長馬泰暗中展開審查的情節,揭露了國家機器、權力機構的白色恐怖和對個體的人和民主自由本意的粗暴干涉和壓制。開始時,馬泰對內政部部長的這一「人惡論」並不以為然,經過查案過程的種種經歷,待到影片最後擊斃三名劫匪大盜後,面對前來現場視察的警察內政部部長一語相關的詢問「所有人,是嗎?」的時候,馬泰此時不經意的點頭,儼然已視作認同。這個頗具苦澀意味的電影結尾可謂意味深長,頗堪細嚼回味。
通過對愛貓的老警長馬泰一角的塑造,以及堅信「人皆有罪」的警察總局內政部長對馬泰的暗中審查,馬泰及其手下以執法者身份不擇手段、對線人威迫利誘、草菅人命等旁枝副線的細膩描繪和提煉,讓-皮埃爾?梅爾維爾以小見大地從側面揭露統治體制權威、強權國家機器滋生的腐化黑暗和非人性,一針見血地抨擊了其民主自由的虛偽性,頗有「曲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的意思。當然在做這些現實批判性的注腳時,梅爾維爾採取了「超道德」的概念和極其平實和隱晦的手法,導演在作品中沒有過多地加註道德判斷,片中角色的好壞並無明確標識,交由觀眾自行思量,這無疑也保持了這位偉大的黑色電影大師一貫的冷峻、沉著和超然。
具有深刻隱喻意味的《血環》展現了讓-皮埃爾?梅爾維爾深邃精闢的洞察力,他以嫻熟自如的執導手法將電影里多頭發展、多線交疊的劇情描繪得有條不紊而且波瀾疊起、充滿張力,其編導功力爐火純青已臻化境。加上一眾才華橫溢的影壇巨星們的出色演繹,匠心獨具的畫面構圖、取景角度和鏡頭調度,把《血環》打造成為一部非凡的經典黑色電影傑作。
④ 眼線的簡評
《眼線》 是一部典型的梅爾維爾式電影。一部很少被提及的被低估了的佳作。
梅爾維爾在1947年以六百萬法郎的低成本拍攝了《海之沉默》後成立了自己電影公司開始獨立製作電影。梅爾維爾這種忽視法國影壇傳統的製片方式備受矚目,特別受到詩人谷克多的賞識,因而提供1700萬法郎,請梅爾維爾執導自己的小說《可怕的孩子們》,結果大為轟動。因此梅爾維爾被譽為戰後法國影壇最有才華的新人。
兩部影片的成功,使得他的低成本獨立製作擺脫了法國舊傳統的束縛。並那些風靡一時的新浪潮導演特呂弗等視他為前輩。他的作者論立場和獨立製片模式被廣泛應用於新浪潮。吳宇森,昆汀-塔倫蒂諾都將梅爾維爾視為自己的精神偶像,當然這已經是後話了……
1959年拍攝的《曼哈頓二人行》在商業上並不成功,這也迫使梅爾維爾轉而從事更主流更商業的電影拍攝。1961年梅爾維爾改編了一部著名小說拍攝了由貝爾蒙多主演的《萊昂莫漢神父》,這部電影不僅取得了口碑和票房的雙重肯定,同時也奠定了梅爾維爾的權威地位。這也意味著他可以拍攝一些製作成本更高的電影了。《眼線》正是在這種背景下應運而生,梅爾維爾藉此片表達了自己對美國電影和文化的崇拜。
《眼線》的劇情曲折,梅爾維爾將影片的懸念保留到了最後。影片的開場戲,一個穿著風衣的男人從黑暗中走出在甬道中穿行。隨著他的步伐背景音樂中的節拍漸漸加強。導演在這里模糊了男人的身份,屏幕上打出的是貝爾蒙多的名字,而實際上他卻是由塞吉-赫吉安尼扮演的莫里斯。這種身份的錯位導演在影片中使用了很多次,包括最後的悲劇結局。隨後鏡頭上搖,畫面上出現了一片被柵欄隔離出的白色天空,由水平和豎直兩組線條組成的畫面象徵著主角身處困境之中。而主角頭戴禮帽,身穿風衣的形象很自然地讓觀眾聯想到美國電影中的黑幫人物。而實際上梅爾維爾也確實有藉本片向美國黑幫電影致敬的意味。
但《眼線》本身又被深深打上了法國出品的烙印。影片的音樂由法國音樂界的名人保羅-米斯拉基Paul Misraki作曲,雅克-魯歇爾擔任伴奏。《眼線》是根據1946年出版的小說《犯罪系列》改編而成,原小說對法國犯罪小說的創作產生過巨大的影響,有影響了法國影評家對美國新電影的定義和評價。梅爾維爾在《眼線》中成功地綜合了美國和法國不同的風格,毫無疑問是這部電影取得巨大成功的原因。無論是評論家還是普通影迷都給予影片正面的評價,評論和票房的雙豐收從一定程度上說明了影片本身的質素。悲觀和陰郁的基調始終縈繞彌漫在整部影片中,主人公在破碎鏡子中的殘缺影象發射出其破碎的人性。梅爾維爾努力把自己的電影置於一個典型犯罪的抽象空間內,影片開頭那些具有強烈象徵意味的拉近鏡頭和特寫不僅凸顯了人物性格,也把更多的懸念留給了後來。導演不斷用環境和鏡頭的變化微妙細致地勾畫出人物內心世界。
影片最後的高潮戲把觀眾帶進了好萊塢式的驚險片模式中。在音樂的渲染下,主角表情陰郁而凝重。瓢潑大雨天色漸黑,以及戲劇性的音樂都表現角色內心的憤怒。在這個段落中導演用好萊塢傳統的白光過渡方式對過往的之於觀眾而言是未知的情節做了交代。梅爾維爾非常喜歡使用那些傳統的視覺技巧,當然這同時也是導演致敬的方式之一。和原小說復雜的結局相比,電影的結局更為簡單。梅爾維爾在此強調了悲劇的色彩以及人物在悲劇之中的無助感。在這里梅爾維爾再次向自己喜歡的美國電影致敬。貝爾蒙多撫摩馬的鏡頭和1950年約翰-休斯頓拍攝的《夜闌人未靜》中斯特林-海登扮演的角色將死之時去撫摩自己的馬的情節如出一轍。這在一定程度上也暗示著《眼線》悲劇性的結局。
《眼線》將悲劇、神秘和電影技巧完美地綜合,是一部無可爭議的經典驚險片。梅爾維爾掀起了悲劇驚險片的熱潮,很多情節都影響了後世很多同類型電影。
⑤ 推薦幾部法國電影
1.這個殺手不太冷,我看片無數,這是最經典的,我看過很多很多很多遍,非常的棒!!!!是說一個中年殺手和一個十二歲小女孩之間的愛情故事,非常朦朧感人的愛,一點都不變態,你會被感動的!由娜塔莉波特曼、加里奧德曼、讓雷諾演。我第一眼看這部片子就愛上它了。特別是最後的音樂響起,劇中雖然沒有一點情愛鏡頭,甚至男女主角連親吻都沒有過。女主角對男主角說我愛你的時候,那是來自心裡的感動
2.還有一部就是<Helen of troy>(不是Troy),它比布拉德彼特的特洛伊好看很多,但在國內沒有名氣,但是非常非常地好看,什麼叫史詩片,就是它這種,畫質很美的愛琴海,非常棒的片子
3.97版的洛麗塔(一樹梨花壓海棠),這部小說很有名,整部電影是到最後一句話被打動的
4.昨天看的《夢想家》(戲夢巴黎),很有哲理的,很有不一樣的情調,在威尼斯電影節大放異彩,斷臂山今年也是在威尼斯出盡風頭,非常浪漫的片子
5.肖申克的救贖
6,今天剛看了一部《21克》覺得很不錯,據說一個人死的那一刻她的體重會減少21克,而21克就是人靈魂的重量,劇中的三個主角卻因為這21克承受了多大的壓力!
7,美國麗人很不錯,講述了現代美國家庭中年人,年輕人的關系對毒品性等看法,很有哲理又不失趣味
另外羅伯特德尼羅和阿爾帕西諾片子千萬不能錯過,盜火線、女人香、計程車司機、美國往事都是影史經典,都是在探討人性!!還有獵鹿人和好傢伙,有探討越戰給人帶來的心靈創傷的,雖然戰爭場面不多可是你可以真正用心去感悟電影的精髓,感悟戰爭的痛苦,獵鹿人,千萬不要錯過!!!
⑥ 《眼線(1962)》免費在線觀看完整版高清,求百度網盤資源
《眼線》網路網盤高清資源免費在線觀看:
鏈接:https://pan..com/s/1RBqn111uqOjShpJa3Q_2bQ 提取碼:09og
《眼線》
導演: 讓-皮埃爾·梅爾維爾
編劇: 讓-皮埃爾·梅爾維爾
主演: 讓-保羅·貝爾蒙多、塞爾日·雷吉亞尼、讓·德賽利、瑞奈·列費夫爾
類型: 劇情、驚悚、犯罪
製片國家/地區: 法國、義大利
語言: 法語
上映日期: 1962-12-13
片長: 108 分鍾
又名: Doulos: The Finger Man
黑暗中,一個身著風衣的神秘男人在通道中穿行。他就是莫里斯(塞吉·赫吉安尼Serge Reggiani飾),一個剛剛出獄卻仍依靠偷竊為生的盜賊。為了清算以前的舊債,他准備跟他的朋友西里安(讓-保羅·貝爾蒙多 Jean Paul Belmondo飾)再干一樁偷竊案。不料行事時警察卻突然而至,莫里斯再次入獄。不明就裡的莫里斯認定西里安是警察的眼線,開始尋機報復。而西里安並非警方的線人,真正的卧底另有其人。與此同時,西里安也正開始實施自己的大膽計劃。
由世界影壇最負盛名的黑色電影大師讓-皮埃爾·梅爾維爾執導的經典犯罪懸疑電影《眼線》,根據1946年出版的小說《犯罪系列》改編而成。
⑦ 《無恥混蛋》你讀懂這部電影的黑色幽默了嗎
黑色電影—深度的表現主義、現實的存在主義、暴力黑暗的文藝交織在一起通過鏡頭展示在觀眾眼球中並能引發觀眾產生深度思維的介於商業和藝術之間的影片我將之稱為黑色電影。
提到黑色電影,浮現在腦海里的總是罪惡、墮落、夢魘般的世界和生活。在這樣的世界中,人們往往在倫理道德和慾望與罪惡之間無從選擇。從簡單的表象來看,黑色電影充斥了整個電影類型,無論是驚悚,偵探,喜劇,恐怖還是愛情還是戰爭我們從其中總能找出一些經典的黑色影片。黑色電影既然已然是一種被商業浪潮分流劃的類型電影,不例外它也有其根源可循。1946年法國電影人第一次將「黑色」這個詞語用在電影類別上,從此黑色電影就被註上了各種隱藏在陽光背後的詞彙標簽。
為能夠更多的在文章中表達一些個人的看法和認識,前幾天專門惡補了幾部和黑色有關的影片,其中法國電影人梅爾維爾在1962年導演的影片《眼線》個人認為是法國黑色電影的經典代表。此片也能算作是早期驚悚黑色電影的代表。
黑色電影起源於歐洲,就像哥倫布發現新大陸一樣,美國人在後來好萊塢的時代里將黑色電影全球性的無限放大。美國人更崇尚自由,越是對自由嚮往強烈的民族越是對黑暗的反抗更加強烈,在好萊塢時代,黑色電影業劃上了反抗的顏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