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對俄羅斯電影的總印象
看過好多俄羅斯拍的電影,《星星》,《莫斯科保衛戰》,《諜中諜》,等等,給我的印象是,似乎俄羅斯的電影拍的都是大喜大悲的,又象是在向人們敘述一段過往,一段歷史;雖說俄羅斯的電影從總體而言,效果與技術並不象往年的獲獎作品那麼老道,那麼豐滿,但每一部作品都能觸動人們的心弦,好多好多的電影讓人感到那種凄美,所以更多的是以人性美勝出.再加上沉寂的背景音樂,間隔隆隆的炮響,描述一個個戰場,一段段血腥,一段段聚散離合......
就拿《莫斯科保衛戰》而言,由於德軍的入侵,平靜的土地上平平的人們告別了寧靜的生活,奔赴戰場,就在這時,蘇聯中央下達了寸土必爭的指令,正由如此,眾多的年輕戰士上了前線,而大部分連武器都沒得配發就被送向戰場,他們便是德軍的炮灰,新手訓練營里的活靶子,整個場面,每一個角落都在流血,每一片土地都有人死去,為了反擊,巴掌大的土地上留下了依疊如山的屍體,那麼多鮮活的生命,由此喪失,他們,必須沖鋒陷陣,不得後退,手無寸鐵的他們用拳頭,用牙齒對抗德軍的"美洲豹",用血肉之軀迎接他們的飛梭子彈,向前被德軍打死,後退,被長官槍斃,這就是他們的結局,沒有結局的結局,留給他們的只剩下了死亡,這些樸素淳厚的農民於是成了政治延續的犧牲品,他們有的在前一天剛剛離開妻兒的懷抱,今天就命喪於此,所以有好多好多的人在剛一沖鋒時就躺下來裝死,面對鋼鐵實彈,再堅強的人心裡都會有所畏懼,更何況是朴朴通通的呢?他們殘喘,拖者傷殘的身軀掙扎著,目光凝聚在遙遠的天邊,天那邊的家,那邊的小屋,那邊的妻兒,等他回家......
戰後,當時參戰的一位德軍俘虜說:"在戰壕里,我打的手都軟了,他們手無寸鐵."戰爭是殘酷的,到現在為止,我懷疑,當時蘇聯用那麼多的人力物力財力,犧牲那麼多的生命,失散了太多的家庭,千百萬的人口,為的,只是保住自己的政治地位,用男子幾乎死絕的代價來取得,是不是太沉重.
這凄美的電影或許把戰爭描寫的有點誇張,但卻在向我門講述一個事實,一個鐵一般的歷史,不容忘卻,這悲壯的美麗.
轉自:say雲
❷ 看看俄羅斯世界的電影五百字
俄國1908年始有電影,第一批藝術片出現於1916年,1919年列寧簽署電影國有化法令,這是蘇聯電影事業的開端。
國內戰爭年代占據蘇聯銀幕中心的是新聞紀錄片,主要反映紅軍的英勇戰斗和工農群眾的業績。
國內戰爭結束後蘇聯電影事業有了進一步的發展,開始拍攝反映革命歷史和蘇聯現實的新影片。1925年,謝.米.愛森斯坦(1898~1948)導演了無聲影片《戰艦波將金》,歌頌1905年革命。影片在世界電影歷史上首次採用了蒙太奇的剪輯手法,被稱為里程碑式作品,在1927年巴黎國際電影節上獲得大獎。20世紀20年代後半期的優秀影片有根據高爾基同名小說改編的電影《母親》、《土地》等。 20世紀30年代有聲電影的出現是電影史上的轉折點,蘇聯的一批作家開始創作電影劇本,作曲家開始為電影譜曲,戲劇演員轉而從影。20年代電影方面的革新主要在剪輯、節奏和群眾場面上,30年代則轉向劇情安排、人物性格塑造以及運用語言、音樂、歌唱、音響等表現手法。蘇聯第一批有聲影片中較好的有《迎展計劃》和首次搬上銀幕的古典戲劇名著《大雷雨》等。1934年由瓦西里耶夫兄弟導演的根據富爾曼諾夫的長篇小說改編的影片《夏伯陽》,被認為是社會主義現實主義的優秀作品。繼該影片後出現了一系列較好的革命歷史影片,有《馬克辛三部曲》、《波羅的海代表》、《肖爾斯》、《我們來自喀琅施塔得》、《雅科夫.斯維爾德洛夫》等。
1937~1939年,列寧的形象連續出現在銀幕上,這是蘇聯電影藝術的一項重要成就。影片主要有《列寧在十月》、《列寧在1918》和《帶槍的人》等。
20世紀30年代末和40年代初,蘇聯電影在主題、體裁和風格方面趨於多樣化。有描寫歷史活動家的大型史詩影片《彼得大帝》、《亞歷山大.涅夫斯基》,有反映當代生活的《政治委員》、《燦爛的生活》等。此外,還拍攝了一些動畫片、喜劇片、紀錄片和科普片。 衛國戰爭年代用以鼓舞戰鬥士氣的電影小型片居多。四年間共拍攝了489部新聞紀錄片,67部小型片和34部大型片。著名的藝術片有《區委書記》、《她在保衛祖國》、《虹》、《卓婭》等。戰爭年代還創造了文獻紀錄電影形式,紀錄下了從德國法西斯入侵到他們徹底失敗的許多重大事件。這類影片有《莫斯科城下大敗德軍》、《斯大林格勒》、《柏林》等。
戰後初年的影片有《青年近衛軍》、《易北河會師》、《鄉村女教師》、《西伯利亞交響曲》等,反映衛國戰爭中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跡,回顧重要的歷史事件,表達勝利的喜悅和對未來的嚮往。傳記片在戰後的蘇聯電影片中佔有一定的比例。主要有《米丘林》、《巴甫洛夫》、《穆索爾斯基》和《塔拉斯.舍甫琴科》。戰前蘇聯已有彩色片,戰後進一步提高了色彩技術,並在完善立體聲、環幕電影和全景電影技術方面取得進展,1955年蘇聯拍攝了第一批寬銀幕影片,立體影片。
50年代中期以來,蘇聯拍攝了不少以衛國戰爭為題材的影片,這些影片的思想藝術傾向幾經變化。50年代著重表現下級官兵的戰壕生活;戰爭中人們的悲劇性命運和表現戰時普通人的道德心理。如丘赫拉伊導演的《士兵之歌》,邦達爾丘克根據肖洛霍夫同名小說自導自演的《一個人的遭遇》,卡拉托佐夫導演的《雁南飛》等。60年代以後逐漸轉向表現蘇聯官兵的英雄行為,並把激烈的戰斗和前線的日常生活結合起來,影片著力表現的不是事件本身,而是在關鍵時刻人的心理和道德面貌,這也是70年代戰爭題材的影片的鮮明特性之一。這方面著名的影片有《這里的黎明靜悄悄》、《熱血》等。70年代戰爭片的另一特徵是展現戰爭全景,對反法西斯的歷史進程進行客觀的概述。奧澤羅夫導演的《解放》是全景式的5集史詩片,它從蘇、德兩軍統帥寫到普通戰士、從蘇軍開始反攻寫到德軍全軍覆滅,是一部反映二次世界大戰的文獻性故事片。類似的影片還有《圍困》(原著恰科夫斯基、導演葉爾紹夫)。80年代初問世的戰爭片,如《勝利》、《岸》(原著邦達列夫,導演阿洛夫、納烏莫夫)具有更加強烈的政治色彩。他們把過去的戰爭同當代蘇聯的對外政策聯系起來,涉及到諸如戰爭與和平、東西方緩和等重大國際政治問題。另外,根據肖洛霍夫的同名小說改編的影片《他們為祖國而戰》(導演邦達爾丘克)也取得很大成功。 表現當代生活的影片題材廣闊、形式多樣,道德題材影片有《湖畔》、《熱愛人》、《紅莓》、《稻草人》、《懷戀的冬夜》、《合法婚姻》等,70年代的故事片《紅莓》展現了一個刑滿釋放人員重新做人卻遭黑社會殺害的經歷,在蘇聯評論界引起了長時間的討論。根據舞台劇改編的電影《辦公室的故事》、《兩個人的車站》受到觀眾的歡迎。其中1964年舒克申自編自導的影片《有這樣一個青年》獲全蘇電影節嘉獎和第16屆威尼斯電影節「聖馬克金獅獎」。80年代初的《莫斯科不相信眼淚》曾獲奧斯卡金像獎。生產題材的影片有《最熱的一個月》、《獎金》等。
蘇聯的電影工作者注重將國內外的文學名著搬上銀幕。蘇聯銀幕上的文學名著優秀影片有科靜采夫導演的《哈姆雷特》、尤特凱維奇導演的《奧賽羅》、羅沙里導演的《苦難的歷程》、謝.阿.格拉西莫夫導演的《靜靜的頓河》、扎希爾導演的《安娜.卡列尼娜》、伊.亞.培利耶夫導演的《白痴》和《卡拉馬佐夫兄弟》、庫利讓諾夫導演的《罪與罰》等。
戈爾巴喬夫時期放寬了文化限制,電影界發生巨大變化,主要表現在:⑴出現反對斯大林的影片。1986年11月上映的喬治亞電影製片廠攝制、堅吉茲.阿布拉澤導演的影片《懺悔》和1987年12月上映的電視紀錄片《再揭露》。⑵重新審查過去發行的影片。蘇聯影協成立了一個專門委員會,調查近20年來禁止放映的影片25部,公映了克利莫夫導演的《垂死掙扎》等影片。在赫魯曉夫時期曾轟動一時,在勃列日涅夫時期被禁演的影片《晴朗的天空》,於1987年在中央電視台播映。1971年攝制的影片《途中考驗》(根據尤.格爾曼的小說《「祝賀新年」行動》改編,阿.格爾曼導演),1986年開禁。同時,蘇聯政府以個別情節「嚴重失實」為由,把《列寧在十月》、《列寧在1918》等其他9部電影列為禁片,不得在影院、電視台播映。⑶放寬進口電影的標准,過去被嚴格禁止的流亡西方的蘇聯導演安德列.塔爾科夫斯基的作品《鄉愁》和《犧牲》也在莫斯科上映。
除開禁了許多影片外,隨著國家對電影監控的取消,出產影片數量增加,且主要是描繪社會的陰暗面並充斥著暴力與色情。這類影片有《克萊采奏鳴曲》(1987,施維策爾導演),《小維拉》(1988, B.B.皮丘爾導演),《僕人》(1989,阿布德拉希托夫導演),《衰弱綜合症》(1989,穆拉托娃導演),《星空下的房子》(1991,C.A.索洛維約夫導演)以及蘇聯解體後俄羅斯出產的影片《深坑》(1992,B.德霍維奇內導演),《太陽灼人》(1994,米哈爾科夫導演),《高加索的俘虜》(1996,C.博德羅夫導演)。
蘇聯有電影從業人員30萬人,電影製片廠39個,其中拍攝故事片的製片廠19個。蘇聯設有國家電影委員會,負責領導電影事業。1965年成立的蘇聯電影工作者協會是電影藝術工作者的專業聯合組織。蘇聯從1958年起以舉辦全蘇電影節的形式展映所有製片廠的影片。 蘇聯電影從《戰艦波將金》開始登上國際影壇,30年代以後經常參加戛納、卡洛維伐利、威尼斯等國際電影節,屢次在國際電影節上獲獎。蘇聯電影在134個國家上映,在世界影壇上享有盛譽。從1959年開始隔年舉行一次莫斯科電影節,放映來自五六十個國家的幾百部影片。80年代,蘇聯每年攝制故事片約150部,電視片約100多部,科普片約1000多部,動畫片約130部。
俄羅斯的電影產業主要集中在莫斯科和聖彼得堡,在莫斯科有「莫斯科電影製片廠」、「高爾基兒童與青年中心電影製片廠」、「聯盟木偶電影製片廠」、「中央科學電影製片廠」。在聖彼得堡的有「列寧電影製片廠」、「文獻和科普電影製片廠」、在葉卡捷琳堡和其他一些城市也有電影製片廠。 蘇聯解體之後,俄羅斯電影業陷入了困境。1991年蘇聯解體之後的10多年間,俄羅斯電影業發展十分不均衡。1991年拍攝430部電影,而1996年產量僅為26部。近年來影片產量有所回升。進口影片,尤其是美國影片占據著俄羅斯的市場。以1995年為例,俄羅斯全年上映影片共286部,其中,美國電影就佔了111部。
近幾年來,俄羅斯大力加強對國產電影的扶植,通過了《電影法》,為發展「民族電影」鋪平了道路。從政府組織機構上也進行了調整:撤銷了主管電影的電影委員會,電影歸文化部管理;政府設專項電影基金;製片廠設備得到更新;電影院逐步改建,採用最新的放映設備;莫斯科國際電影節改為一年一次,並且由政府撥款資助。俄羅斯電影正在逐漸走出困境。
近兩年最新拍攝的《戰爭》、《小狗與流浪兒》、《他妻子的日記》、《布穀鳥》、《情人》、《致艾麗斯的信》等影片基本代表當代俄羅斯電影的發展水準,反映俄羅斯現代社會和民俗風情。
《西伯利亞理發師》以1885~1905年沙皇俄國時期的社會生活為背景,講述了一個凄婉美麗的浪漫故事,受到俄羅斯各界觀眾的喜愛。該片導演尼.米哈爾科夫拍攝的《太陽灼人》獲1995年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獎。 謝爾蓋.索洛維約夫(1944~)1968年畢業於莫斯科電影學院導演系。主要作品有:《童年過後一百天》(1973年,獲第25屆柏林國際電影節最佳導演獎)、《救生員》(1979年,獲威尼斯國際電影節評委會特別獎)、《溫柔年華》(2001年)以蘇聯解體前後15年的生活為背景,展示主人公的種種際遇。
近年來,俄羅斯私營電影公司發展迅速,私人資本投資於電影業,完全進行商業化運作,投拍了一批新影片。如《羅曼諾夫王朝》(1997年,潘菲羅夫導演)、《小偷》(1997年,巴維爾.朱赫萊導演)、《聾者之國》(1998年,瓦.塔達洛夫斯基導演)、《伏羅希洛夫的槍手》(1999年,斯.加沃羅辛導演)、《寶馬》(2003年,彼.布斯洛夫導演)等。
動作片的數量在增加。《兄弟》(2000年)的主人公達尼拉從部隊復員後來到聖彼得堡投奔自己的朋友──職業殺手,故事在俄美兩國展開,以當代為背景。這是俄羅斯第一部完全按照動作片模式拍攝的電影。
阿.羅果什金從1995年到2000年這五年中,連續拍了三部以俄羅斯民俗為背景的喜劇片──《民族狩獵的特點》(1995年)、《民族捕魚的特點》(1998年)、《冬日民族狩獵的特徵》(2000年)。
2003年,俄羅斯年輕導演安德烈.茲維亞金采夫的導演處女作《回歸》奪得第60屆威尼斯電影節金獅獎。《回歸》描寫的是一對兄弟如何面對10年未曾謀面的父親突然歸來的故事。這部影片的獲獎對俄羅斯電影具有非同尋常的意義。因為這是40年來俄羅斯電影首次獲此殊榮。此前,安德列.塔爾科夫斯基《伊萬的童年》和尼.米哈爾科夫的《庫倫》分別於1962年和1991年贏得威尼斯電影節大獎。
近年來,戰爭題材的影片不僅把鏡頭對准50年前的那場大戰,譬如阿.羅果什金的《布穀鳥》(2002年)以第二次世界大戰為背景,展示了戰爭給人們帶來的苦難,影片中的三個主人公語言不通,最後卻能相互理解。 故事片《哨卡》(1998年,阿.羅果什金導演)、《戰爭》(2002年,阿.巴蘭巴諾夫導演)以最近的車臣戰爭為背景,直接反映了內戰給人民生活帶來的不幸。
歷史題材的《小牛犢》(2001年,亞.索庫洛夫導演)描述列寧逝世前一年的生活,對列寧的形象進行了全新的詮釋。
故事片《寡頭》(2002年,巴.魯金導演)反映俄羅斯近20年暴富起來的人及其為此付出的高昂代價。
總體而言,近年來隨著經濟情況的改善,俄羅斯電影的數量與質量在不斷提高,電影業正在逐步走出困境。
❸ 急求俄語作文 關於電影院
Кинотеатр «Кинопанорама» открылся в 1958 году как первый в СССР панорамный кинотеатр. Его первые зрители были потрясены огромным завораживающим экраном, красивейшим кинозалом, льющимся отовсюду звуком. Когда шла работа над параметрами кинозала, измерялись расстояния от каждого кресла, поэтому в этом зале уникальная акустика. Надо ли говорить, что тогда и последующие 40 лет это был центр столицы – в «Кинопанораму» убегали с уроков, возле нее назначали свидания, в романтике темного зала, под стрекот киноаппарата завязывались симпатии. Появились новые поколения киевлян и новые почитатели кинотеатра, который не водружается на рельсы большого бизнеса, но живет своей независимой жизнью.
Один из старейших кинотеатров Киева, «Кинопанорама» вот уже 50 лет не изменяет своей традиции показа лучших фильмов мирового кинематографа: от всегда актуальных блокбастеров до модных тенденций в европейском кино. Известен в интеллектуальной среде как кинотеатр с многолетней историей показа фестивальных фильмов и ретроспектив мастеров мирового кинематографа. «Новое французское кино», «Современное кино Чехии», «Греческое кино», «Кино Баварии». Мы хотим показать, как страны размером с киевскую область снимают кино, прославляя свою культуру.
❹ 求一篇俄語原文電影觀後感,用俄語寫,200-300字之間,電影年代不限。
Вчера я смотрел фильм "он Дракон". Мне очень нравится этот фильм.
Действие происходит в скандинавской мифологии. История о Том, как девушка приносила жертву дракону, чтобы встретиться с арманом, двое встретились, влюбились друг в друга.
Фильмы прекрасны, теплыми, нежными, трогательными. Глубокое использование цветов побудило зрителей к соответствующим ассоциаций, и роль цвета в фильме была настолько богатой, что в начале фильма мира символизировала чистоту и господство миры в белом платье, а после встречи с драконом голубое платье, а также красное платье, символизировало стремление мира к свободе и независимости. Белый зимний пейзаж контрастирует с ярким цветом острова.
"Он Дракон"-очень хороший фильм. Я люблю романтическую любовь и храбрые приключения
❺ 電影安娜卡列尼娜觀後感2000字作文五篇
安娜卡列尼娜影片的音樂、服飾設計以及攝影都非常精良,尤其是音樂,彷彿是這部電影的第二台詞,熨帖地融入了劇情和人物內心之中。這不是一部沉重的電影,如果你僅僅是想要去體驗一下安娜如火的熱情,感受一下舞台劇和電影交融的新體驗,這部電影其實是個不錯的選擇。下面是的我為你們整理的 文章 ,希望你們能夠喜歡
電影安娜卡列尼娜 觀後感
最近這些日子一直在看蘇菲瑪索的電一影,今日偶然找到了《安娜卡列尼娜》。由於本人並不是很一習一慣俄羅斯人的寫作風格,所以他們的書我大抵是不怎麼看的。即便是菲赫金戈爾茲的那本微積分學教程也太過沉長而顯得有些枯燥。
不過,電一影就沒什麼好猶豫的了。想看了就看吧,比看書可簡單多了。
安娜第一次出鏡就非常有道理,她剛下了火車,火車一開,一位倒霉的先生就倒在了軌道上不幸被碾死。這與結尾安娜卧軌自一殺以終她的最後一次出鏡無情呼應。真是可笑,呵,好冷。
作為一個沒戀一愛一過卻滿懷深情的年輕人,我來稍稍評價一下我可能還 不是很了解的安娜。她有一個在當時算是挺開明的丈夫(當然,這是他為了向外界顯示出自己的高尚而表現出來的),有一個很聰明的兒子。然而人的一性一欲並非完全由你高尚的情一操一所控制,它至少有一大半來自於原始的野望。所以對於她跟渥倫斯基的偷一情行為我是不作評論,畢竟看起來像是真一愛一。讓我不能忍的是,渥倫斯基緊緊跟著安娜不放,即便安娜否決多次;當安娜接受他之後,這狗比樣的竟然在安娜兒子面前(有一段距離,但不算遠)強吻了安娜,我一靠~我當時非常生氣,這會讓小孩有犯罪沖動的好嗎(宰了這強吻我一媽一媽一的逗比)。總之這狗比的自私與禽一獸般下流的人品顯露無疑,他讓安娜與卡列寧離婚以始自己得以能夠在上流社會繼續有頭有臉生活。
然而從卡列寧的話語中可以看出,他並不是那麼在意他與安娜的兒子。不過一扯上離婚,卡列寧卻不肯將兒子分給安娜。哦~可憐的女人。她生活在男人的游戲中無法脫身,遂卧軌以求解脫。
談談歐文,我喜歡這個人。他是個有思想的大一胡一子,與安娜見過一面,卻無關緊要。
一看到歐文說的那句話我就深深迷醉了:在茫茫歲月,在冥冥之中,在渺渺空間,產生了有機細胞,寄居人間片刻,然後灰飛煙滅。這句話把人類寫得多麼渺小,我們何以將自己當做什麼了不起的人物而對他人指手畫腳。宇宙無垠,值得我們帶著敬畏用一生追索,思考。
對於歐文的其他 名言 ,還 是不要寫出來了,因為有些扯淡。
我的生活太淺,無法深入到電一影中除了歐文以外任何人的情感。其實是托爾斯泰想得太復雜了,不過這也是為了劇情需要吧。
電影安娜卡列尼娜觀後感
可能是因為裘德洛,可能是因為我今年剛剛有幸讀完原著,總之我去看了翻拍了13次之多的《安娜卡列尼娜》。
看過電一影之後我和老一媽一討論,這部電一影之所以被拍這么多次,是因為一直沒有一個十分成功的版本讓所有其他翻拍的欲一望望而卻步,就像《亂世佳人》那樣。好吧,我想說的是我並不喜歡這部電一影。
首先從表現形式上來說,電一影借用了很奇怪的舞台劇的表現形式,有點像《羅密歐與茱莉葉》那樣。但是既然是用電一影這樣的媒介來表現這部文學著作,那麼為什麼不好好利用電一影表現的長處呢?比如說火車進站的場景,賽一馬的場景,很明顯就看出來是可以營造的假背景。這讓人覺得很失望,好像預算不夠而充數的感覺。1847年的俄羅斯,書中描寫的廣闊的農村景象,冰天雪地的莫斯科,這些都是半真半假。既然有銀子請那麼大牌的演員,乾脆就再多花點錢好好拍拍外景不是更好嗎?當然其他的一些場景還 是很一精一致華麗的,比如機場舞會,歌劇表演之類的。
再聊聊演員吧。先說安娜。我曾經在網上搜了一下之前的版本,覺得相比較之下嘉寶的版本是最接近安娜的。凱拉奈特莉是個漂亮的女人,但是她從氣質上來說並不接近安娜。安娜是個豐滿卻又靈活的女人,應該透著高貴和靈動,以及和兒子在一起的時候的母一性一美。但是凱拉似乎更多了些瘋狂和神經質,她臉部的表情,過於平坦的胸部,還 有本來應該是高一潮之一的難產的時候過於平靜的表現--安娜那個時候出於死亡的邊緣,她的舉動應該是瘋狂的,而不是像她演的那麼理智而平和。當然,和之前的版本多些的可能是安娜和渥倫斯基之間的情一欲戲,但是按現在的標准,也毫無突破可言。,
裘德洛一開始我以為他是飾演渥倫斯基的。這么個大帥鍋來演卡列寧讓人一大跌眼鏡之餘還 感覺有點一浪一費人才。可能是裘德洛自己本人厭倦了總演帥哥了吧,他要不斷的突破自己。但是本片給卡列寧的鏡頭真是不算多,也難得有震懾人心的時刻。
渥倫斯基,無論是在原著,還 是在電一影里,都是最被關注的男人。這個風一流倜儻的年輕軍官,認認真真的一愛一上了一個有夫之婦,無論是在哪個年代,都是有意思的事。Aron Johnson,這張臉還 是夠帥的。尤其是他用那雙天藍色的眼睛凝視安娜的時候,還 是挺打動人的。但是他還 是有點太嫩了。渥倫斯基雖然比安娜年輕,但是他也應該是個年輕的男人而不是一個年輕的男孩。。。導演選Aron的原因是因為他有個比自己大23歲的老婆嗎?
好吧,再好吃的東西,如果總是一遍遍被人扔到鍋里重新炒,總不會好吃到哪去。導演怎麼樣也應該來點新意以表示對以往版本的敬意不是?所以要看原著。
電影安娜卡列尼娜觀後感
一個原本追求自由 愛情的 故事 ,這版的改編,卻把安娜拍成了「沒事找事自作自受」的怨婦。
首先,女主不夠漂亮。凱拉這種略」馬臉」的臉型和怎麼擠都擠不出溝的身材,在英國都只能算「清秀的少婦」,更何況是專出美女的俄國。她到底哪一點像「紅潤可人、波濤洶涌」的多情俄國少婦?電影一開始,安娜靠各種眼神來吸引渥倫斯基,但當干癟的安娜眯起眼睛來,卻有種「親,你是不是近視了」的錯覺。
女主角「柴火妞兒」一點其實也沒關系,糟糕的是,兩個男主又都這么帥,渥倫斯基金發藍眼完全就一白馬王子,而卡列寧本應該代表迂腐陳舊毫無感情的貴族糟粕讓裘德洛演成了溫文儒雅的隱忍型帥哥。
編劇和導演的剪輯,也讓人覺得是不是故意增加了兩個男主尤其是卡列寧的戲份。反而讓安娜的各種舉動變得不可理解。
前半部故事,本來應該講安娜和渥倫斯基的自由戀愛的各種幸福,以及卡列寧那種冷漠的冷暴力令安娜絲毫感覺不到愛意。但是整個故事中,安娜和渥倫斯基的戀愛被處理得簡單暴力,似乎兩人就是激情+飢渴,完全看不出有什麼靈魂上的碰撞,或者「soulmate」的真愛感。各種符號式的情節,搞得安娜似乎只是想找一個有體力有時間可以和她大跳熱舞外加「打野戰」的419。
同時,對於卡列寧的很多特寫和刻畫又太細膩,每一次安娜和他說什麼,都會給卡列寧眼睛特寫裘德洛的眼睛本來就迷人,這么反復特寫,只給觀眾一個「卡列寧很深情」的感覺。事實上很多情節也指向這一點。比如電影交代了卡列寧和安娜有維持性生活這說明,安娜並不存在什麼守空閨的寂寞。而幾場奠定安娜出軌的戲,卡列寧都出現在現場,在舞廳他主動接安娜,安娜各種冷言冷語不給面子。在 賽馬 場安娜當眾給卡列寧戴綠帽子,回家的馬車上更是表情兇狠、決絕地直接攤牌,之後甩車門而去。整個過程卡列寧一臉受傷害。而在此之前,當有人提醒卡列寧時,卡列寧說「安娜是我妻子」的反應,整個一個力挺老婆的好丈夫。
種.種片段,完全把卡列寧塑造成了「有點木訥不善言辭的深情男人」,而安娜對於卡列寧,則是毫不顧及地各種無視,她和渥倫斯基的感情更沒有一點「這是地下情這是出軌我對不起卡列寧」的掙扎(只在開始時有「我不該這么做」的道德上的反省)。前半部看來,只能感覺到安娜對卡列寧的冷酷。
高潮部分,安娜懷孕。安娜幾乎是欺人太甚對於兩個男人都是。首先,安娜直白告訴卡列寧我和別人有了孩子,然後繼續吃卡列寧的、住卡列寧的,讓卡列寧白養活著做她高貴的孕婦,還直接召情人來卡列寧府上私會。當渥倫斯基遇到還沒離開家的卡列寧,連渥倫斯基都覺得太尷尬向安娜發火,安娜竟然不在乎地說「那是他沒准時離開家」。
如此,當卡列寧終於下定決心和安娜離婚的時候,觀眾們都要爆發出「活該!」的感慨了。
安娜對於離婚的邏輯是這樣的:「就算我出軌了我懷了別人的孩子,你們一眾人等也絕對不能說我不好,不能排擠我,和前夫的孩子也必須給我,現在的孩子也必須跟著我,和我出軌的情人也必須娶我。否則我就鬧。」放到當今社會,這也屬於潑婦吧?
其實即使安娜懷別人的孩子,卡列寧都原諒了她。甚至原諒了渥倫斯基。當他主動和渥倫斯基手握在一起,渥倫斯基竟然抱著卡列寧大哭兩個大男人這么抱在一起哭,只能說,安娜你把他倆都委屈成啥樣了。
安娜既然選擇了丈夫,就得和渥倫斯基分手。結果她又是一通大鬧,連「我只愛渥倫斯基」這種話都說出來。卡列寧只得放手。那就和渥倫斯基一起過吧,也不行有一個情節很神奇:安娜非要去舞會,渥倫斯基說你最好不要去,安娜歇斯底里「你嫌棄我離婚給你丟人啦」,於是渥倫斯基就讓她去了,結果舞會上果然有人說她閑話(她難道以為自己出軌懷別人的孩子,大家還會拍手鼓掌說好么= =+),她又是一通對渥倫斯基的歇斯底里「他們都欺負我你為什麼讓我去啊?!」
後半段渥倫斯基其實還一直愛著安娜的,她酗酒嗑葯,各種無理取鬧,渥倫斯基都幾乎滿足,說搬家就搬家,說不見母親就不見。渥倫斯基已經從之前的「意氣風發花花公子」,變「二十四孝好好先生」了。但這也不能阻止安娜發瘋的腳步。這正說明安娜不是缺愛,她只是作。
電影最後,安娜自殺雖然之前被鋪墊成了瘋女人,但多少還有些震撼。可畫鏡頭一轉,是卡列寧溫柔地坐在草坪上,旁邊他的大兒子和安娜的私生子在玩耍的和諧無比的畫面。這等於再次強調了「卡列寧是個好丈夫+好爸爸」,也等於在安娜身上又補上一腳「這女人自作自受」。
只能說,電影拍到最後一個鏡頭,都沒放過安娜導演編劇剪輯演員……你們都是安娜黑啊!
電影安娜卡列尼娜觀後感
歲月是把殺豬刀,《傲慢與偏見》裡面二八佳人伊麗莎白在2012版本的《安娜卡列尼娜》裡面變成了正當年華的少婦,當年的達西先生卻飾演了看上去有點滑稽的少婦他哥,裘德洛把原著裡面虛偽殘忍的卡列寧演繹成成熟隱忍的深情紳士,而有些吊兒郎當的花花公子渥倫斯基竟然是個90後!當然這些都不會影響到我們觀影時候的感受,反正闊別許久,我們中的多數人是認不出其中的幾個人的。
伍爾夫曾經熱烈稱贊過俄國的文學作品,認為俄國作家在表現社會深度方面比英國作家出眾得多。文藝到骨子裡面的英國人改編這部電影,雖然很少把筆墨投射到當時的社會現實,少了原著的沉重,而裘德洛詮釋的卡列寧毫無疑問要遭原著黨人的炮轟了,不過導演在愛情戲的表現方面絕對精彩,電影的配樂和舞台劇的形式相融合,畫面銜接流暢,整部片子中流著純正的文藝腔。
最為精彩的莫過於舞會和賽馬這兩場戲了。舞會之前,安娜與渥倫斯基在火車站初初相識,一見傾心,然而這種感情只是心底的一絲萌芽,到了舞會上,面對渥倫斯基的邀請,安娜違心說是為了自己的妹妹,實際上這種感情早已在眼神中有所流露,而音樂在此間猶如媒人,兩人如蝶翩躚飛舞,原本熱鬧的舞池,衣著鮮亮的人們如同鮮花飛來飛去,此刻卻凝滯了,時間在這一刻消逝,這兩人成為了舞台上絕對的主角,手指如水流過彼此的皮膚,音樂漸由曖昧轉為濃烈,兩人的內心早已是抵死纏綿過了一回,而人群漸漸流動起來,那一端心不在焉的凱蒂公主,頻頻把目光投向了渥倫斯基,內心裡羞慚與期待同音樂一起達到了頂峰,而安娜,我們可憐夾在中間的安娜,手指不自覺同渥倫斯基舞動,而目光卻猶豫地流連在凱蒂的身上,終於她在愛與親情的矛盾中達到了高潮,匆匆離場。
而到了賽馬這一場戲,兩人早已偷食禁果,山盟海誓,安娜對於渥倫斯基的愛情達到了最頂峰,公開地僭越世俗規則,招來貴族詬病。而賽馬的描寫在原著中也是經典,就算沒有通讀過這本書,對於這個橋段也或多或少知道一點,因為在賽馬這一段,不同人物全然表現了不同的性格,比如,一直隱忍的卡列寧徹底顯露了他自私虛偽的本性,不過裘德洛版本的卡列寧倒真是個為妻子名聲著想的好紳士。安娜在這場戲裡面台詞不多,內心戲多半是由安娜的扇子表現出來,剛開始安娜氣定神閑,在發現丈夫卡列寧在場之後,有些不自然,她對卡列寧的懼怕和心底對渥倫斯基的擔憂交雜在一起,扇子急急扇動,越來越急,最後扇子扇動的聲響化為了達達馬蹄的聲響,渥倫斯基受傷,扇子折斷,一氣呵成,而愛情在此刻全然戰勝了心中世俗的羈絆,在此,安娜的愛情之火燒到了最熱烈的時刻。
奈特莉版本的安娜豐潤不足,不過她的演技倒也不賴,表面上安娜是個少婦,但是在感情問題上她卻和少女無異,雖和丈夫卡列寧結婚,但二者之間顯然不是愛情作為紐帶的,所以在列車上渥倫斯基母親對於愛情的談論讓她沒辦法答得上話,而渥倫斯基,雖然翩翩年少,不過倒是情場老手,尤其喜歡人物的兩撇小鬍子,透著股狡黠勁兒,兩人之間從調情到情熱,安娜都處於被動的地位,最終沒敵得過渥倫斯基的火熱表白,陷入敵手,難怪有人說這是西門慶勾引了潘金蓮。安娜說,我像是一個乞丐終於獲得了食物,怎會不幸。表白竟是如此灼熱!
可惜到底抵不過代價的比較,世俗的打壓和情人之間的猜忌,最終最終,逃不掉的車輪下的宿命。令人唏噓慨嘆,如果安娜生於現在,斷然沒有這樣的顧忌了。
電影安娜卡列尼娜觀後感
《安娜卡列尼娜》是對我人生前二十年影響最大的一本書。那時我還不到16歲, 春節 的時候大人在隔壁打牌,我抱著書坐在床上,聽著春晚,看著安娜快要病死在產床上,安靜地哭著。我給當時的男友發簡訊,說在看書里一個女人生了孩子差點得病死了,他說你不會的。然後自己傻兮兮地樂,以為自己好像對愛情有了那麼點發言權。等我開學後還掉這本書,我也就恢復了單身。
這本書給我最大的刺激,是在安娜快要病死的時候,沃倫斯基開槍自殺,但是卻在兩人終於遠走高飛之後的三個月開始厭煩安娜,而後加以冷落,最終導致安娜的自殺。
我還跟我爸爸討論過:人最重要的就是生命,如果一個男人願意為你放棄生命,他怎麼會在擁有了你三個月之後就不感興趣了呢?當然,我爸爸的答案翻譯過來就是:too simple!sometime native!我真是為你捉急啊!
好吧說回電影。這部電影真是改編中的上乘之作!形式感的敘事方式,恰當好處的情感張力,養眼又勤奮刻苦的演員以及對原著十分精準的解讀(體現在關鍵場次台詞的選取上)都讓我看得非常享受。
劇透一下。影片中我最喜歡的幾句台詞。
首先是安娜和渥倫斯基激情戲時安娜的幾句話。文藝片與A片在激情戲上的差別,除了具體暴露尺度之外,應該就體現在女人的話是說給誰聽的吧。安娜請求上帝寬恕,說渥倫斯基是劊子手,說這才是真的愛,都是自己的真實想法,是說給自己的心的。我記得當年跟別人討論《色戒》的時候就說到,其實女人才是用下半身思考的。她會相信自己身體告訴自己愛的是誰,所以湯唯會為了「愛情」犧牲自己和王力宏們的性命,而安娜更是為了「愛情」才放棄了縮油的縮油。
其次是安娜開始神經質的挑情夫刺兒的時候說的一句話:為了擁有我你失掉了太多,所以你現在不愛我了。尼瑪我看到這句台詞的時候眼淚都要掉下來了,如果說讓我用一句話來概括這本書的主旨,那我絕對會用這句話!這也是我愛情觀的一部分,就算今天的我值得你放棄工作放棄家庭放棄社會交際放棄名譽,那麼當你得到之後,早晚有一天,我就不值那麼多了。(當然其實,你什麼也不要的話,他該把你踹了還是會把你踹了。- -!)這也是《成為簡奧斯丁》裡面,安妮海瑟薇最終的分手理由:你為了和我在一起而變得貧窮,早晚我們會因為貧窮而相互憎恨。
略微要吐槽的地方就是裘德洛的角色,電影開始之後我一直驚訝於他竟然演的是安娜的老公!那尼瑪在我心裡就是一個禿頂肥胖口臭黃牙的死老頭啊,直到真的渥倫斯基出現之前我還期盼說難道情夫也是裘德洛演?可惜事與願違,好吧其實真的渥倫斯基也挺帥的,可是裘德洛真的是我心目中的渥倫斯基啊!!!難道是他為了自我突破跟導演要求一定要演老公嗎?可是誰天天和裘德洛睡一張床還要出軌啊!!!花痴完後繼續,看小說的時候我一直很討厭安娜的老公,因為那就是一個偽君子,無情,折磨、要挾安娜,假仁假義,可是在電影里,裘德洛真的讓人恨不起來,只能說是情商低導致的社交障礙,看著倒比安娜更可憐些。
影片的後半段有點形式大於內容,原著中的大部分都是描寫安娜離開老公之後的與情夫在鄉間的生活,看著賴以為生的愛情一點點死去,那才是真正折磨人心的階段,也許那才是托爾斯泰真正想要說的。可是這用電影的手法太難表現了,所以二人的失和和安娜的死都交代的不夠清楚,著名的「四個一切」也沒有展現,感覺安娜就是嗎啡吃多了得了妄想症然後就自殺了。
我一直不認為安娜是在出軌,當一個從沒吃過糖的孩子發現糖的甜味之後,誰也沒辦法阻止她繼續吃下去了,包括她自己(這也是人類為什麼會換牙的原因吧?)只有吃過之後發現糖雖然甜,但是會蛀牙會發胖會得病等等之後,她才知道要剋制,而後如果繼續堅持吃,那才是出軌,那才是不聽話的壞孩子吧。可惜她愛得太深沒有機會改正了,難道這就是她必須死的理由么?我真心為她惋惜。
故事的另一主線是吉提和那個黃毛男,托爾斯泰總會在小說中找一個自己的代言人,說一些作者想說的話。這條線的主旨就是被高富帥玩剩下的女神還是可以和絲好好過日子的!多麼理想主義啊~ 我記得原著中有懷孕的吉提和煩躁至極的安娜見面聊天,氣氛非常微妙,安娜有一種被女絲逆襲了的挫敗感,這也是她自殺的間接推動原因吧。黃毛男演得真好,嗯,對於吉提最終的選擇是有說服力的,這也是作者推崇的戀愛觀吧,不過我懷疑他們結婚九年後恐怕也會發生類似出軌的。當然也許不會,吉提吃過帥哥的虧所以會有點的記性,可是話又說回來,好了傷疤忘了疼的橋段每天都在上演,誰能說得准以後呢……
電影安娜卡列尼娜觀後感2000字 作文 五篇相關文章:
★ 電影安娜卡列尼娜觀後感2000字作文五篇
★ 安娜卡列尼娜觀後感作文五篇
★ 關於《安娜卡列尼娜》1200字讀後感5篇精選
★ 安娜卡列尼娜讀後感1000字範文5篇
★ 讀《安娜卡列尼娜》有感1000字讀後感5篇精選
★ 安娜卡列尼娜讀書心得五篇精選作文
★ 讀《安娜卡列尼娜》有感精選範文5篇
★ 《安娜卡列尼娜》讀後感5篇
★ 安娜卡列尼娜觀後感5篇600字
★ 讀安娜卡列尼娜有感精選範文五篇
❻ 求俄羅斯電影欣賞課的結課論文。。。題目是,「我眼中的俄羅斯電影」,2000——3000字
我眼中的俄羅斯電影,以接近真實的故事和情感為血肉,以博大精深的俄羅斯文化為精魂,點綴以極具西伯利亞風情的景色和音樂,生動而豐富,扣人心弦。 一、俄羅斯電影中的文化
俄羅斯電影,無論題材如何,時代背景如何,故事情節如何,都無一例外淋漓盡致的表現和還原出了俄羅斯文化的內涵以及俄羅斯這個古老民族的民族性格。所以說,俄羅斯電影是以文化為標簽的,通過電影,我們可以看到這個民族的品質——博大,寬廣,豪邁奔放,堅毅自強等。下面就結合電影,談談其所體現的俄國文化特徵。 1、強烈的愛國情懷:在《這里的黎明靜悄悄》中,當五個女戰士英勇犧牲她們花一樣的生命時,她們每一個人所表現出來的無畏、果敢和光榮,讓我不禁潸然淚下。永遠無法忘懷那一幕,熱妮婭高歌著在叢林中穿梭與德國兵周旋。她直面敵人的勇敢,她倒下時依然揚起的嘴角,為我們展現的不僅是這個人物的偉大的愛國情懷,更是無數俄國人的赤子之心。同樣無法忘懷的還有《無畏上將高爾察克》中,貧苦的俄國底層人民在呼嘯的西伯利亞寒風中,一個個跪倒在皚皚雪地上宣誓誓死效忠俄羅斯民族,在彈葯已盡的戰場上他們以血肉之軀抵擋槍林彈雨死死逼近敵人。在這一刻,我忘記了政治,激盪胸間的只有俄羅斯人對這個民族生命一般的信仰。
2、堅毅自強的精神:《莫斯科不相信眼淚》中卡捷琳娜,在遭受愛情事業的雙重打擊時,並沒有消沉。她憑借著自身超凡的毅力克服生活的困難,終於在邁入中年時,迎來了人生的春天。卡捷琳娜身上的堅忍並不是個例,而是反映了這個民族的堅強的特徵。同樣的品質,我們在《雁南飛》女主人公薇若妮卡身上也能看到。
3、其他的民族特性,如悲憫的情懷,風趣幽默的性格,樂觀以及對女性的尊重和保護都能在俄羅斯電影中體現出來。
俄羅斯電影,真實的反映了俄羅斯文化和民族性格,使電影在某種意義上成為了傳播和介紹俄羅斯文化的媒介,同時也使電影帶上了鮮明的民族特徵。 二、俄羅斯電影的取材
俄羅斯電影的題材十分豐富,如果我們跟隨電影回到其製作的年代,就不難發現,它們中的許多其實就取材於當時的社會背景。然而盡管如此,電影卻並沒有因其而體現出過多的政治色彩或商業色彩。
如梁贊諾夫的《辦公室的故事》,雖然體現了社會主義的社會模式,但它以小人物的視角,描述了處在這種模式中的人們的生活,因此仍保持了俄羅斯電影一貫的詩意和隱喻的特徵。
其次,一部分俄羅斯電影以著名的歷史事件或歷史人物為題材,再現當時的社會背景。但值得注意的是,與我們現在電影中的過分扭曲誇張歷史不同,俄羅斯電影對待歷史的態度是嚴肅的。以《無畏上將高爾察克》為例,在講述這個人物的一生時,電影不過分誇大哪一方面,甚至不人為的加上對這個人物的評價,不過多引導,而只是客觀真實反映歷史,給讀者留下了很大的空間。 三、俄羅斯電影的取景和音樂
相信很多人都對電影《西伯利亞理發師》中開場那一片廣袤的西伯利亞原林印象深刻吧。一望無際的廣闊平原上鬱郁蔥蔥的針葉林,生機勃勃,讓人頓覺心胸開闊。諸如此類的獨具俄羅斯風情的景色在俄羅斯電影中不在少數。無論是泥濘冰冷的沼澤,茂密的原始森林還是狂風肆虐的雪地或結冰的伏爾加河,還有寂靜無人的紅場和街邊美麗的白樺樹,這些富有特色的景色在烘托電影情節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同時另一方面也成為了俄羅斯電影的又一個標簽。
經典的俄羅斯電影除了具有情節真實感人這一共同點之外,還有一個重要的共同特徵,就是它們都伴隨著十分好聽的音樂。《莫斯科不相信眼淚》的主題曲《亞歷山德拉》就是一個典型代表。這首歌不僅曲子優美動聽,其歌詞也十分貼近電影的主題,為電影博得了更多的喜愛。「萬事並非與生俱有,莫斯科不是一天建成。莫斯科不相信話
語,但相信愛情」娓娓道來的歌詞伴隨著優美的曲調,成為了這部電影的又一記憶點。 四、俄羅斯電影的新發展
隨著電影《守日人》《守夜人》的出現,我們看到了俄羅斯電影追求突破和發展的努力。怪誕的場景,獨具一格的故事,特殊電影手法的應用,血腥的場面,幽默風趣的對話,都讓我們似乎看到了好萊塢大片的影子。更值得一提的是,這些魔幻電影把以往在好萊塢影片中出現的虛幻的超級都市背景變換成了當代莫斯科的真實景象,同時還加入了伏特加、黑麵包和拉達車之類的俄羅斯生活細節,使得電影又與一般好萊塢影片有所不同。
當然,這只是俄羅斯電影走向復興的第一步。與目前國際上比較成熟的科幻片相比,俄羅斯國產影片還是顯得比較稚嫩。情節老套,過於血腥,同時有依靠裝神弄鬼來博取噱頭的嫌疑。然而,不論怎樣,這樣的嘗試,依然是一個積極的信號。相信有蘇聯經典電影的輝煌為指引,俄羅斯電影會重新找到它的方向,涌現出更多帶有鮮明俄羅斯特色的好電影。 五、思考與借鑒
反觀目前中國的國產電影,我不禁感慨頗多。中國國產電影在走向國際化的過程中為何困難重重,我想有一個重要的原因是它不夠中國化。當然,所謂的中國化不是一味的武俠動作,也不是氣宇軒昂的宮殿或昂貴的華服,而應該更多的包含文化的元素。通過電影完整的表現中華五千年的博大精深的文化和中華民族的民族特性。這些東西若
能以細節的方式融入到電影的方方面面,自然會帶上獨特的民族魅力。而這一點正是我們要向蘇聯電影借鑒的。
另一方面,目前的國產電影,商業化氣息太濃。依靠強大明星陣容博取眼球,以扭曲歷史為代價贏得噱頭,斥巨資打造卻內容老套的中國電影始終顯得過於浮誇,明顯後勁不足。我一直覺得一部電影,只有當它不再依賴於明星、導演、資金、服飾等一切外在條件時,才有可能真正完成它作為電影的使命。為什麼我們不能試著把電影當作一種藝術品,創造出像蘇聯電影一樣的詩一般的影片呢?
【總結】無論經歷怎樣多麼漫長的歲月,俄羅斯電影就像歷史天空中的璀璨明星,帶著那個年代的特殊味道,在無數人的心中留下了一種名為蘇聯情節的東西。我心目中的俄羅斯電影,像普希金的詩,像托爾斯泰的小說,觸動人的靈魂,給人以思考,歷久彌新。
❼ 南斯拉夫橋電影.影評..初2作文.800字左右
鷹墜落影評:
摩加迪沙,索馬里的首都;
摩加迪沙的憂郁-Mogadishu Blues,電影《黑鷹計劃》的一首原聲配樂;
首都是非洲東部的一個海濱城市,歷史名城,風景勝地;配樂是Hans Zimmer作曲的,
旋律凄美動聽;電影則講訴了一個憂郁、悲傷的故事。
《黑鷹計劃》我以前看過N遍,可是最近我聽了一遍這部電影的原聲配樂,才感覺好
象真正懂得了電影要講的主題。
電影的畫面很美,無論是在燦爛晨曦映襯下祈禱的伊斯蘭教徒虔誠身影, 還是外表
很酷的美軍黑色MH60直升機在碧海白沙上面飛駛而過, 拍攝講究的畫面令人印象深
刻,就連最後美軍大兵著名的摩加迪沙長跑,也是用了縮短景深的遠焦鏡頭, 狼狽
的場面都拍的很藝術化。
不過,本片是憂郁的,而且這優美的畫面更加重了憂郁的程度。
記得第一次看《黑鷹》時,只是滿眼殘酷的巷戰、種類繁多的美軍裝備、 簡陋但是
頗具殺傷力的AK、RPG,144分鍾轉眼既逝;第二次看細細的品味了爆棚的DTS音效;
然後是看花絮、聽評論音軌,最近一次是聽原聲配樂。
Leave No Man behind!
這句美軍的座右銘,相信凡是看過電影的人都能有印象, 這句話還頻繁的出現在各
種《黑鷹》海報的顯著位置上,幾乎就成了整部電影的濃縮標志, 但僅僅是標志,
卻不是主題,這句話只是代表著三角洲特種部隊和游騎兵是優秀的作戰部隊, 也可
以看作是一種軍魂的體現,是值得稱道的,是可敬的。
再看看影片中的另一主角,摩加迪沙,摩加迪沙反抗的武裝民眾, 他們沒有美軍的
精良武器裝備,沒有類似Leave No Man behind的豪言壯語,他們有的僅僅是對美軍
的仇恨和人數上的優勢;他們沒有可以標榜的軍魂,卻有著頑強不屈的民魂, 也是
值得敬佩的, 當我看著這些人數多到和美軍不成比例的、憤怒的人群時,不由自主
的想到了另外一句比較經典的台詞:「看!這座城市,它就是瓦爾特」。
而本片就是講述這樣的雙方正面刀血相見、槍炮相對的故事,慘烈、血腥的2個多小
時,由於導演斯科特精湛的影像控制能力和高超的節奏調控水準, 使我一開始過多
的注意了畫面的本身,而略微忽略了一些畫面以外的東西, 直到我有機會可以避開
那精彩的畫面而安靜的傾聽了同樣精彩的15首原聲配樂, 我才被音樂指引著並真切
的觸到了那份憂郁。
一種經過血與火洗禮的憂郁,一種生死對決的憂郁。
一隻訓練有素、裝備精良,很有戰鬥力的軍隊被派到陌生的異國他鄉征戰, 他們面
對的是人數眾多的反抗的民眾,戰斗到最後,也許他們捍衛了自己的天職, 但是卻
付出了生命,同樣的,反抗的一方也是,而且付出的更多, 這場戰斗對雙方來講都
是憂郁的,是相當沉重的憂郁,是最悲傷和痛苦的那種憂郁, 但區別在於反抗一方
憂郁的有價值,值得回味,可以炫耀, 而留給美國大兵的則好象只有憂郁,噩夢般
的憂郁。
配樂中的那首<摩加迪沙的憂郁>,其實應該題為<「山姆大叔在」摩加迪沙的憂郁>。
從這個角度看,影片名翻譯作《黑鷹計劃》並不合適, 而是原意的《黑鷹墜落》更
切中主題,更符合全片悲劇的憂郁氣氛,能濃縮全片的並不是那句:
Leave No Man behind
而是這句:
Black Hawk Down
空軍一號影評:
又看一遍《空軍一號》,越發感覺與其說它是部大片倒不如說它更象槍稿,越發感嘆我們長期以來怎麼會把這樣一個靠謊言維系的國家當做典範。
影片剛開始,由好萊塢常青樹哈里森·福特裝的美國總統詹姆斯·馬歇爾就長篇大論,為了表示莊重和決心他盡量保持中低音:死者永記我們袖手旁觀,死者永記我們沉默無語……
表達了美國對身處暴政的各國人民不能及時相救的懺悔,從此,政治上的得失經濟上的算計將無法阻止美國捍衛道德的勇氣;從此,美國絕不再向恐怖分子做任何妥協。
6名武裝分子在一名內線的幫助下劫持了美國總統的專機——空軍一號。馬歇爾總統的光輝形象立即得以展現:為了身體力行剛剛發表的演講,為了表現他對家庭觀念的高度重視——一個在危難關頭不拋妻棄女的好丈夫好父親,他毅然留了下來,並迅速升級到蘭博版。政治是現實的,《逃出紐約》里的總統就比《空軍一號》里的真實許多,他沒有留在被劫持的飛機上,因為2億美國人民比飛機上的家人、幕僚更重要,因為絕密情報比總統本人更重要。
美國片就是好看,在這么緊張的時刻它還不忘幽默提及總統的棒球手套和與之映襯的毫無主見的美國有史以來第一位女性副總統。
超人在行動:他首先幹掉了一名劫機者,隨後放光了燃料,威逼看守人質的一名劫機者欺騙了兩個戰友打開了關押人質的房門。這里編的不太象,既然幹了這一票既然是為了信仰怎麼會受死亡的恐懼所左右?
劫機者頭目為了逼超人總統出來同時也為了顯示劫機者的暴虐,導演特意安排了他槍殺了一名漂亮的公關秘書,對女性的關懷,對弱者的同情使觀眾認定劫機者禽獸不如。
看來,向隱藏的武裝人員喊話「塔利班,你們這些膽小鬼!你們只能看著你們戰士的屍體對著西方被焚燒,卻不敢來為他們收屍」的美軍心理戰部隊得到了馬歇爾總統的真傳,因為馬歇爾總統也擅長激將法:「你難道沒有榮譽感嗎?」是啊,恐怖分子們,你是一個男人,為什麼不光明正大地出來戰斗呢?為什麼要殺害手無寸鐵的人呢?你難道沒有榮譽感嗎?
那麼,同樣的,既然是男人,焚屍就焚了,但為什麼在曝光之後說這屬於衛生處理呢?你難道沒有榮譽感嗎?
也許是編劇尚存一點公理。當然了,不能一邊倒,葷素搭配才讓人更有食慾。於是,劫機者總算說出了指責美國虛偽的話:「你們為了省油錢而殺了數十萬伊拉克人。」並對馬歇爾的女兒說:「你父親是西裝筆挺只用導彈的殺人犯。」但這個插曲不足以抵消劫機者的殘暴。如同剛吃完一碗魚翅馬上用減肥葯拉得精光。
結果不用說當然是果敢頑強智勇雙全的馬歇爾總統取得了最後勝利,捍衛了榮譽履行了諾言,取得了精神文明——親身實踐了決不向恐怖分子妥協的決心,向世界展示了美國總統的光輝形象;物質文明——拯救了被劫持的家庭和內閣成員的雙豐收。
影片不光成功塑造了一位不畏強暴英勇正義的美國總統,展現了可愛的美式理想主義,還隨手對俄羅斯剛剛復甦的左派力量和歐洲小朋友小小調戲了一下:劫機者的理想是恢復甦聯,免使俄羅斯人淪為黑道和妓女,那麼左派簡直就是恐怖分子的同黨了;不知一直希望擺脫美國陰影的歐洲人看到自己的戰機從頭至尾為空軍一號護航,搜尋救生艙比美國還要積極的時候是什麼心態?
我的心都不禁為之澎湃了!
多好的一部電影!多麼緊湊的情節和宏大的場面!多麼具有精神感召力和道德優越性!但同時又多象一個神話啊!
為了對共產主義形成包圍,為了防止共產黨在印尼奪權,美國對蘇哈托的殘暴統治不聞不問;對智利的皮諾切特政權聽之任之;對以色列針對阿拉伯世界的暴行公開縱容。它才不會管什麼蘇哈托屠殺了近四十萬共產黨人,皮諾切特讓無數人失蹤,沙龍一次就殺害了一千多名巴勒斯坦的老人和孩子。
凡是無力成為美國現實或潛在對手的,凡是願做仆從國願當表決機器的,無論怎樣胡作非為美國都絕不會把它們列上黑名單——多象「兩個凡是」啊!而如果不聽話的國家出現這樣或那樣的問題了(沒干就造謠硬說它幹了),那美國就會發給這個國家的反對派無數桶油漆和不幹貼,在大街小巷寫滿「他完蛋了」。
就連對當年脫離蘇東集團的南斯拉夫,美國也表示歡迎並提供美援,盡管它是個社會主義國家,美國當然的意識形態敵人。杜勒斯國務卿曾對欲脫離蘇東集團的華約國家許諾:只要退出華沙條約組織,美國不會以這些國家採取任何特定社會形式而順利得到美援。這並不是說美國可以容忍它的社會主義死敵們,做事需要一步一步來,首先讓華約縮水,然後再分而化之。這不禁讓我想起《馬橋詞典》中馬橋人的味覺,他們對好味道的形容只有甜一個字。同樣的,只要底線是不反美,只要是跟美國的敵人對著乾的,就會被美國認為是甜,就是「政治正確性」的最終體現。美國從來沒干過「為淵驅魚,為叢驅雀」的傻事!
我不想簡單地說誰是誰非,在國際事物中用這種簡單的道德判斷更顯得沒有意義。美國這么做是為了自己的國家利益著想,美國所自誇的義薄雲天也是為了達到推行自身利益的粉飾。這都很好理解,也可以理解。
但我完全不解的是,我們這樣一個有如此深厚底蘊和濃烈意識形態色彩的國家,怎麼會有相當一批精英分子長年追隨這些不著四六的東西?怎麼會人雲亦雲地重復騙子自己都不信的幾個概念?怎麼會以做「一夜美國人」為豪?
可能,這就是60年代與70年代的差別。所幸的是,享受80年代自由主義成果的60年代懦夫們已經到了他(她)們的深秋,而70年代出生90年代成熟的「中國優先論」者們,已越來越多地進入了中間管理層。
辭藻華麗的槍稿可能還會繼續蒙蔽一部分人,但是會有越來越多的人跳過槍稿,閱讀正文。
這就是結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