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我在減肥》觀後感
聖誕節的前夜,彷彿去年「聖誕結」的窗花還在,林俊傑和金莎的歌聲忽然勾起了心弦。
前不久,剛剛看了電影《我在減肥》,是2018年上映的俄羅斯電影。我不怎麼看俄羅斯電影,因為講俄語,而我偏愛講英語的影片,即使其他語言,比如日語韓語德語法語義大利語,只是偶爾會看。
其實,我看的時候不免也有「旁觀者清」的成分。我想,倘若不是真切經歷過,恐怕這種感覺,很難完全體會。為此,我還有些「抱怨」這部電影沒有很好的展示出暴食者為什麼在明知道不對的情況下,還選擇去暴食。這其實很大程度上是問題的關鍵。而其中關於少了一角的布丁的形容,雖然表達了女主暴食行為的背後,是因為缺失了某一部分愛,但是選擇逃避用其他的「愛」(旁邊的一角布丁)來填補的真相。但是,多年積累的創傷的深度,恐怕,還是只能憑觀眾自覺去體會。
其實還是蠻難的。如果完全展示好。我不禁想到人們的歡喜並不相通,但我還是蠻「感激」有這樣的一部影片最近上映,這說明,這個問題,已經被很多人關注。而不相通的緣故,想起前不久和一友登山,談及此,不過一笑難懂。是啊,當我不禁以一個旁觀者的身份觀看這部影片的時候,我的氣憤與「自製」,全都化作了曾經的黑白糾結。當你不懂其中的創傷痛苦時,你也很難理解為什麼一個人會一下子暴食。
但是當我深入此的時候,我開始認為,這可能是沒有必要。
關於創傷的成分,確實沒有必要去深究,事實上,它或許只需要點一下。更多的,是去幫助治癒就好了。
不過,你可能發現,它甚至有點像戒毒。我有時不禁要去聯想,它們之間的相似成分。
可能都要歸於兩個詞,逃避與尋樂。
如果說麻醉劑是一項偉大的發明,讓人們免於一些痛苦,那麼,幻覺與重復性簡單動作,也可以一時蒙蔽大腦。人們的大腦聰明又愚蠢,它們不擅長記憶,卻十分擅長思考,往往,在不立刻決定的五分鍾之後,一切都會因「想」而改變。這可能也是為什麼人們總會選擇讓自己忙起來以減少停留在某些不願想的事情上的行為。
而關於男主大塊頭為什麼一起互相激勵卻毫無減肥變化,我後來想了一些。其實整部影片,關於女主瘦身的整個過程,都是她的朋友一直在嚴格的幫助她,也就是,單憑她自己一個人,是絕不可能減肥成功的。就比如影片中的開始一幕,雖然女主已經開始運動了,並飲食上嚴格,但身為甜品師的她,在某一次廚房只有她一個人的時候,面對著一份插著笑臉心形裝飾的粉紅色蛋糕時,內心的脆弱和正確意志念之間的抗衡中,還是失敗了。她哭著吃完了那一整個蛋糕。看到這里,其實我十分能夠理解。有些東西寫出來,發表出來,其實不用擔心異言異語,因為既然能看完,就說明存在大於百分之五十的共鳴。而這種共鳴,至少說明有對行為的背後理解能力。女主邊哭邊吃,十分真實。
所以在後來她能忍住半夜不去冰箱取食物,能堅持每天去鍛煉,都是因為有兩個真心愛她幫助她的好朋友。在這里,我們能看到,這兩位朋友無私的愛。而到後來女主減肥成功後,男主大塊頭還是那麼大,以及最後她的那位不惜延業陪她的女性好朋友也與她發生了破裂——「你從來沒有關心過我,你需要學會自己長大,沒人會一直這么陪你」。「你說過你會陪我直到我好起來再走的」。在女主已經減肥成功後,陷入感情上的困惑。而兩位朋友相繼的「如果你不自愛,別人也不會愛你」,也讓女主不禁反思自己。
好了,其實能夠看得出,兩位朋友一直在為了她犧牲自己。我想,男主大塊頭一定有撐不下去又暴食的時候,但默默忍受,為了不給女主更多壓力。所以他還是那麼胖。當然這只是我的理解,也可能導演是還想表現不以貌取人的事情……
總之,這是一部蠻貼近現實的電影,包括女性的心理成分,和《他其實沒那麼喜歡你》有點像。而且,最丑的時候每日監督陪練真的是真愛了……
㈡ 電影《鋼的琴》觀後感
《鋼的琴》講述了一位父親為了女兒的音樂夢想而不斷艱苦努力,最後通過身邊朋友的幫助用鋼鐵為女兒打造出一架鋼琴的故事,通過小人物幽默與艱辛,展露一段感人至深的親情和友情。接下來我搜集了電影《鋼的琴》觀後感,僅供大家參考,希望幫助到大家。
九十年代北方的重工業城市,破舊的鋼鐵廠,蕭瑟的街道,黃昏時緩緩開過的火車,甚至是那兩個陪伴了幾代人、一直豎立著的、不停往外排煙的煙囪都在無時無刻的渲染著一種衰敗落魄的氛圍。故事以葬禮開頭,以小元彈著陳桂林做出來的鋼的琴結束,發生在萬物凋零的冬季。整個影片和這個落魄的城市一樣低沉,為數不多的笑點都讓人隱隱地透著點心酸。
看完《鋼的琴》後,對陳桂林的印象是驚訝的。他會彈琴,雖然自己沒有條件,也在盡力滿足女兒小元的興趣愛好;在所有人都在簽字反對炸煙囪的時候,他能獨辟蹊徑,想出一個看似不可思議卻又貌似可行的辦法,盡管到最後煙囪還是沒能留下;在四處借錢碰壁之後,他在圖書館查閱書籍,召集好友,決定自己做出一台鋼琴,讓女兒留在自己身邊。作為一名上世紀九十年代的下崗工人,他給人的感覺是成熟,先進,前衛並且敢想敢做的,與同時代的其他工人是不同的。
電影中陳桂林帶著女兒在朋友家練琴,被幾位女老師嚴令禁止。身為老師,卻不能理解一個孩子對鋼琴的熱愛和一個父親對女兒的父愛;身為女兒,卻對愛她的父親說誰給她買琴就跟誰這樣的話。
偷琴失敗後,陳桂林在黑暗中、燈光下、抽著煙、飄著雪、彈鋼琴。那好像是陳桂林的最後一絲希望破滅後的心理狀態,他沒錢也沒辦法給小元一架鋼琴。
小元親媽來看小元,給小元買了很多東西,小元問他怎麼想的時候,陳桂林激動到把小元趕出去並且把之前自己用木板做的鋼琴都推翻踢毀。此時的陳桂林該是在生氣小元的要求,更氣憤自己的無能為力。
……
這些情節都能夠讓觀眾輕易的感受到陳桂林對女兒的愛,為了留下小元而做出的努力。
影片里對城市環境的鏡頭的刻畫也毫不吝嗇,一群人在倒塌的樓房上、臟亂的鋼廠里、枯黃的早木中忙活著自己的事情,反襯出在這個大時代下的小人物們有條不紊地做著自己不平凡的事情,而讓人生出一種敬佩的感情。最後鋼琴成功造出來了,陳桂林卻主動放棄了小元的撫養權,而那兩根煙囪,最終也還是沒能留下來。結局或許是悲傷的,但是從整個電影的基調來看,這樣的結尾又不讓人覺得意外而且容易讓人接受。
也許對陳桂林來說,套用汪工說的話:如果我們成功,他將會成為一道亮麗的風景;失敗,他將會成為一段美好的記憶!
還是個孩子的時候,我們唱著兒歌:「好爸爸壞爸爸」,長大了學習了理財書籍:「窮爸爸富爸爸」。原來爸爸有很多種,他們對孩子「愛的方式」也不一樣,不管是怎麼樣的爸爸,他們的愛也許愛會創造奇跡……
突然發現音樂是如此的美好啊。音樂的世界裡,沒有歧視,人人平等……農民有音樂,軍人也有音樂,工人有音樂,藝人有音樂,乞討者也有音樂……ktv里有音樂,田野里有音樂,草原上有音樂,工地上有音樂……人們開心的時候有音樂,難過的時候也有音樂……音樂是無處不在的,充斥在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各個角落……也許這就是為什麼這么多人都喜歡音樂的原因吧,她像水一樣無私滲透進每一個人的靈魂,是屬於生命的禮物……
只可惜,一旦美好的事物施加了理想的.重量,似乎就悲催起來。如懷抱著一夜成名理想的流浪歌手,這幾乎是一種危險的做法,一旦為你的好愛施加各種艱難險阻的壓力,幾乎會毀掉你的愛好,你也許在也不會拿起你心愛的吉他如痴如醉的彈唱了,如同影片的最後,鋼琴聲響起的時候,每個人的臉上卻沒有成功了的喜悅……
城市裡的流浪歌手,狼狽畫家,景德鎮的陶藝家,其他流浪的藝術家……
有理想,有寄託,有為之奮斗的目標,生活就是美的,是令人欽慕的…… 更重要的是"藝術",也能讓別人的生活更美好。
可是,爸爸將理想寄託給兒子,兒子將理想寄託給孫女……一個理想需要世世代代完成嗎?……我真不知道。也許此類文藝片看太多了,悲催到覺得為固執的理想付出似乎不太值得?學「海上鋼琴師」自彈自唱,自我陶醉,沒有壓力,有什麼不好?是不是人們都有著「被認同,被認可,被欣賞的需求,這樣才能體現自己的價值呢?」
總是讓我最欣賞的是:一些人過著艱難的日子的人們,卻在某些當下,放下一切窮開心的樂呵傻勁:「似乎這個世界並沒有叫做困難的事情」,人也許就應該有著自娛自樂,面對生活的樂觀精神。
片子里重復說過一句話:「解放自己要先解放思想。」
也有另外一句話:「我們總要試著做點什麼。如果我們成功,他將會成為一道亮麗的風景;失敗,他將會成為一段美好的記憶!」
悠揚的琴聲透著憂傷……不管怎麼說,生活都還是要繼續的……
從小也是成長在工廠里,雖然沒有那麼清晰的記憶,不過也挺喜歡工廠這個生活體的熱鬧!所以看了電影也有點小感觸。
一是父愛如山,哪怕是再苦再累,也將女兒的需求看得很重要。也許有寄託自己鋼琴夢的原因,也許有和老婆賭氣爭孩子的原因,但是不管怎樣,對比現在的孩子父母桂林的父愛也是值得感動的。
二是桂林的一幫朋友,都是工廠曾經的精英,各有一手絕活,可惜工廠倒閉後無法找到合適自己的定位或者工作,只是為了生活而掙扎。直到桂林請求他們幫忙,他們才想起了自己的手藝,就算不是轟轟烈烈的事業,他們也願意默默付出,既是對朋友的支持,也是對過往的追憶!都是各有絕學,但是他們沒有11羅漢的機遇,他們僅僅需要為自己證明自己,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
三是桂林老婆和女兒的冷漠,對比秦海璐的善良。桂林老婆為了更好的物質放棄桂林可惜理解,但是桂林女兒為了更好的物質居然跟丟棄自己裡面的母親越來越近真的是顛覆了我的三觀。但是反觀秦海璐對於桂林,可以盡其所能的給予幫助,也許骨子裡是欣賞甚至是愛慕,但是無條件的付出才是又一個讓人心動的場景。秦海璐和桂林妻女的反差深刻的揭示了被社會拋棄的產業工人和改革中「思想解放」的小部分人的巨大鴻溝,無論是生活上還是思想上。
一直聽說此片的口碑,直到昨日才有機會欣賞,票房的不佳不能掩蓋電影的優秀。我相信每個人都會從中看到自己的感悟。
《鋼的琴》是由張猛導演,、秦海璐、張申英、周逵主演的一部荒誕寫實主義的黑色幽默風文藝影片。與周星馳的無厘頭喜劇風的表達方式不同,周的表現手法在於劇情的無厘頭反轉及誇張的表達,張的幽默在於台詞及音樂的包裝渲染。
該片主線是:鋼鐵廠退休工人陳桂林與妻子小菊離婚,兩人爭奪女兒的撫養權。女兒熱愛音樂與鋼琴,說:誰給她買鋼琴,她就跟誰。該片由:女兒學琴————陳為女兒用紙做琴—————借錢買琴————偷琴————造鋼琴,逐步展開。
輔線是:陳桂林與女友淑嫻(秦海璐飾)的愛情故事;胖頭與快手友情的破冰;汪工為保住鋼鐵廠煙囪而做的種種。
破舊的鋼鐵廠,銹跡斑斑的建築,撲面而來的年代感。懷舊的色調帶來視覺的渲染,營造出專屬於小人物的溫情與悲壯。
以俄羅斯音樂為主背景樂,將濃濃的年代感表現的淋漓盡致,導演開創性的將悲傷的劇情用激昂的俄羅斯音樂來黑色幽默化處理,使悲傷不再絕望反而變成一種釋然。有人疑惑:為什麼整部電影音樂主體是俄羅斯音樂? 這是因為在新中國建設初期,中蘇(俄羅斯前身)關系處於蜜月期蘇聯派了大量技術人員來中進行技術指導,幫助新中國重工業的發展。當時,人民對蘇聯普遍好感政府還開設俄語課程,以此來促進兩國交流與人才的流通。張猛以俄羅斯音樂為主體,不僅展現了那個年代俄羅斯對於新中國建設所存在的巨大影響力,更因音樂無國界,情感上極易產生同悲共喜的共鳴,增強了影片的文藝質感極大地提升了影片的欣賞價值。
「你要讓那兩根煙囪不被炸,那你就要讓人看到那不是兩根煙囪,這是兩根金條……。你哪怕弄成抽象的兩根筷子呢,那也是一個亮麗的風景線啊」(陳對汪工說)
「當有一天,聽說他要走時,我才意識到:原來他一直在我身邊」(汪工)
影片的台詞堪稱精品,大道理從小人物口中以或幽默或通俗的方式講出,不僅能讓普通觀眾有醍醐灌頂的透徹感,更能讓專業影評人和思想深度足夠的觀影者細細玩味兒文字活躍思想,與影片進行思想上的交流切磋。
影片催淚的幾段情:親情篇:陳桂林為了圓女兒的鋼琴夢,和朋友們排除萬難的製造出一架鋼結構的鋼琴;愛情篇:淑嫻對陳桂林說:「你去偷琴我給你把風,你去買琴我給你墊錢,你整一幫人來給你做鋼琴,我好好的歌我不去唱,在這個破廠子里頭陪你瞎耽誤工夫,還得給你們整飯吃」;友情篇:季哥為幫助陳桂林完成荒誕的造琴夢,撇下自己的賣廢鋼鐵事業,全心全意紮根廢棄的鋼鐵廠。隨後,季哥因賄賂而被警察帶走盤問,臨行之前,他不慌不忙的去查看造鋼琴的沙盤是否成型,向陳妥善交代後才隨著警察離開。
個人覺得影片中最有特色的一段是胖頭的女兒被人搞大肚子,陳 淑 胖頭 快手等一幫人或騎車或開車的陪他去找那小子算賬。幽默,壯觀,韻味兒十足,看著特帶感。
影片的結尾算是皆大歡喜吧,陳桂林放下了自己的執念,同時也救贖了兩個女人。
為了給孩子更好的教育,尊重孩子的意願,他告訴小菊:「女兒你帶走吧!」小菊順利拿到孩子的撫養權;處理好家務事後,陳對淑嫻說:「我可以娶你了!」
全片在女兒坐於父親他們做出來的鋼琴前,嫻熟的彈奏著俄羅斯歌曲《討厭的啄木鳥》中收尾。
今夜無事,靜心看了一部次新國產影片《鋼的琴》。之所以在友人從國內帶回來的一堆碟片中選擇這部片子不是因為其他,只是因為對片名感到好奇。
人在南非很長時間了,對國產影片了解不是很多,但是依稀印象中,感覺近些年能真實反應國人生活狀況的片子並不是很多,貌似忽悠類,腦殘娛樂類,高大全類的片子成了主流,熒幕上看來看去,還是10年前那幾張老臉在晃悠。
但是,看完這部片子,我不由得從內心發出一聲贊嘆 :「小製作大內容 鋼的琴 父的愛 人間情。好!」
影片的整個結構框架和劇情內容比較簡單,講的是在90年代中期,在東北某地,承受老國企改制後惡果的下崗工人陳桂林,為了能和離婚妻子在爭奪女兒的戰斗中勝出,和周圍一群同樣是下崗工人的夥伴們用自己的智慧和勞動做出了一架鋼琴。
影片以主人公製作鋼琴為線索,深入刻畫了當時下崗工人的生活狀況,殘破的家庭、不幸的婚姻 、拮據的經濟條件、僅能勉強度日的臨時工作……。但是也從另一個方面深深展現了主人公樂觀開朗的生活態度,對女兒的深切的愛,以及對正常家庭生活的渴望。還有就是下崗工人之間深厚的階級感情,也就是通常所說的義氣吧。
影片敘事性強,整個故事情節緊湊,不拖沓,沒有無病呻吟的矯揉造作,沒有說教,沒有煽情。只是用鏡頭把一個普通人的故事婉婉道來。雖然朴實無華,但也不是說影片平淡。其結尾有點歐亨利式的,主人公在鋼琴就要做好之前突然放棄了,因為他的一個朋友被捕使得他意識到自己的生活狀況是無法給女兒提供一個好的成長環境的。但是在女兒歸了女方後,他又帶著大家一起完成了鋼琴的製作,這時候的他不僅僅是在做鋼琴,而是為了通過製作鋼琴這件事來證明自己對生活的抱有的樂觀態度和自身的能力。
影片的實景拍攝相當不錯,如簡陋的住宅、臟亂的街道、破舊的廠房,斑駁的圍牆、過時的標語,灰色的天空……讓觀眾彷彿回到了過去的時光,在心中產生不少共鳴。
《鋼的琴》的背景音樂相當不錯,老港台歌曲,老革命歌曲,前蘇聯經典歌曲,俄羅斯的搖滾樂輪番上陣,烘託了影片氣氛,感染了觀眾的情緒,也是整個影片中的亮點之一。
影片的充滿東北口音的對白很詼諧,有點小品的風格,但不貧嘴,不招人煩,還充滿了喜劇元素。為影片沉重的時代背景稍稍鬆了綁。
我喜歡女主人公秦海璐的表演,本色地把一個敢愛敢恨,執著的東北女性表現得淋漓盡致。男主人公的表演亦是相當出彩,盡管不顯山露水,但是讓人感覺他的表演就是這部影片的靈魂,簡約成穩順暢。
這部影片使我看到了國產影片的希望,不求大場面大製作,好的劇本,好的演員,好的導演,把要說的事情講清楚了,表演明白了,讓觀眾認可了,那就是部好影片。
㈢ 求一篇俄語原文電影觀後感,用俄語寫,200-300字之間,電影年代不限。
Вчера я смотрел фильм "он Дракон". Мне очень нравится этот фильм.
Действие происходит в скандинавской мифологии. История о Том, как девушка приносила жертву дракону, чтобы встретиться с арманом, двое встретились, влюбились друг в друга.
Фильмы прекрасны, теплыми, нежными, трогательными. Глубокое использование цветов побудило зрителей к соответствующим ассоциаций, и роль цвета в фильме была настолько богатой, что в начале фильма мира символизировала чистоту и господство миры в белом платье, а после встречи с драконом голубое платье, а также красное платье, символизировало стремление мира к свободе и независимости. Белый зимний пейзаж контрастирует с ярким цветом острова.
"Он Дракон"-очень хороший фильм. Я люблю романтическую любовь и храбрые приключения
㈣ 求一篇關於俄羅斯影片《星星》的俄語觀後感,以人和戰爭為題目展開寫
那個我看過,偵察兵很勇敢。之所以叫《星星》就是因為他們的英勇犧牲也僅僅是波瀾壯闊的反法西斯戰爭中無數犧牲之一吧,既渺小又偉大,生死對個人而言是天大的事,比起戰爭、國家的前途又是渺小的,可他們又離不開渺小個人的犧牲,是對立統一的矛盾。
㈤ (他是龍)電影觀後感,用俄語寫,40詞,本人是學習俄語的。不會啊,求大神。
在我的記憶中,難忘的事有很多,但是給我印象最深的一件事是:外婆的生日。
三月十八日那天,就是外婆的生日。早晨,鬧鍾准時在六點半響了,外婆還沒醒,我悄悄地把鬧鍾改成九點鍾,又輕輕地關上窗簾,我努力不發出聲音,害怕把外婆吵醒了。七點多鍾外婆醒了,問:「萱萱,現在幾點鍾了?」「哎呀,還早呢,外婆,到了時間鬧鍾自然會響的,」我笑著回答。於是,外婆又躺下睡了。
我躡手躡腳地穿好衣服,然後又叫醒小姨和姨爹。姨爹在書房用電腦,我打開畫板,准備為外婆畫一幅素描,小姨在客廳使勁地吹著五顏六色的氣球,我關上外婆卧室的門,不讓外婆聽到我們的一舉一動。畫畫好了,氣球也吹完了,我們用線串連起一個又一個的氣球,像滿天飛舞的肥皂泡。九點鍾,鬧鍾響了,外婆起床了,我們趕緊把氣球藏好,不讓外婆發現。當外婆走進客廳的時候,我們一起大聲地對外婆說:「生日快樂!」外婆愣了,她都忘記了今天是自己的生日,接著高興得說不出話來。十點鍾,我們全家就去南坪玩了一天,並且還好好地飽餐了一頓。
晚上回到家,整棟樓房閃著隱隱約約的燈光,小姨先進屋了,我站在門口,讓外婆閉上眼睛。我向小姨望去,小姨做了一個「OK」的手勢,於是我對外婆說:「外婆,睜開眼睛吧。」外婆驚呆了,桌子上有一個大大的生日蛋糕,蛋糕上插滿了生日蠟燭,周圍還有一圈閃爍的彩燈,牆壁上到處都掛著五彩繽紛的氣球。「祝您生日快樂,祝您生日快樂….Happy Birthday To You, Happy Birthday To You…..」我們拍著雙手,唱起了生日快樂歌,外婆激動得潤濕了雙眼。接著我們還開了一個小小的生日Party,全家人一起唱啊,一起跳啊,玩得高高興興,開開心心。
這一天,讓我終生難忘!
㈥ 《懸崖之上》觀後感
《懸崖之上》觀後感8篇
當認真看完一部影視作品後,能夠給我們不少啟示,需要好好地對所收獲的東西寫一篇觀後感了。那要怎麼寫好觀後感呢?以下是我整理的《懸崖之上》觀後感,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每個人對「英雄」這兩個字都有著不同的定義。有人認為,打敗怪獸的奧特曼是英雄;有人認為,開天闢地的盤古是英雄;還有人認為,拯救世界的007特工是英雄……而這個世界上,卻有一種「無名」英雄,你甚至不知道他的真實姓名,你也可能沒有聽說過他們的故事,但是,他們卻令人肅然起敬,他們就是隱蔽戰線上的無名英雄。五一期間,我和家人一起看了一部電影,這部電影講述的就是這些無名英雄的故事,這部影片叫《懸崖之上》。
《懸崖之上》發生的年代在1932年,日軍佔領東三省,一群無名英雄為了獲取日軍反人類實驗的證據,在蘇聯受訓後,回國執行「烏特拉」行動。電影的場景幾乎都是在東北極寒的天氣下發生,給觀眾一種冷冽、冷峻和冷酷的感受。令人沒有想到的是,這次行動從一開始就被一個叛徒出賣了,而執行這個行動的四名特工們也從影片一開始就被推到了「懸崖之上」。
影片中的特工不像好萊塢大片《碟中諜》、《007》那樣是無所不能的,他們是一群有血有肉的普通人,面對嚴酷的斗爭,他們不得不拋棄自己的感情,拋棄自己的肉體,甚至拋棄自己的生命。他們面臨的考驗是嚴峻的,他們遭受的折磨是痛苦的,盡管如此,他們仍沒有向敵人投降,而是想方設法傳遞情報完成任務。「烏特拉」在俄語中是黎明的意思,正是這樣一群無名英雄,用自己的信仰戰勝了黑暗,他們對光明的追求戰勝了肉體的痛苦,而我們正生活在他們所創造的黎明中。
影片結束,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靜。今天的我們,出生在盛世中國,也許無法體會無數先烈們斗爭的艱辛,但我們不應該忘卻他們,正如魯迅先生在《為了忘卻的紀念》一文中寫的那樣:將來總會有記起他們,再說他們的時候。是他們用自己的犧牲創造了光明,沒有他們,就沒有我們如今的幸福生活,只要我們記得這些無名英雄,他們就永遠活在我們心中。
快樂的五一節到了,不但有五天的假期,而且還可以去看電影。我爸爸說有一部很好看的諜戰片,是張藝謀導演的《懸崖之上》,裡面會有很多實力派的演員。這一天終於到了,我在電影院觀看了這部令人期待許久的電影。
故事是從一支四人小隊的烏特拉行動開始的。他們艱苦訓練了7個月,准備營救一個重要人物,但是由於叛徒的出賣,他們從一開始就陷入了敵人的圈套中。這部電影沒有非常的震撼的大場面,但是電影中的殘酷場景深深地震撼了我。這群無名英雄,面臨著嚴峻的考驗,遭受了非人的折磨。即使面對諸多磨難,英雄們仍然沒有向敵人透露半點情報,他們用精神的信仰,戰勝了肉體的疼痛。其中有兩名隊員是夫妻,當年撤退時候把孩子丟失在了哈爾濱,但是他們顧不上兒女情長,互相只有一個約定,活下來的去找孩子。
這些英雄雖然完成了任務,但是沒有能夠全部活到結局。他們犧牲了一半的人,而剩下的人也遍體鱗傷。這部電影裡面沒有超級英雄,有的只是無名英雄。他們有的沖破重重險阻,有的把自己隱藏在黑暗中和敵人周旋。為的就是在黑暗當中尋找光明,如果沒有他們的付出與犧牲,哪有我們現在的安穩生活,他們是我們最不能忘記的人。
電影裡面的場景大部分發生在夜晚。寒風凜冽,無盡的大雪,像無盡的夜一樣籠罩在大地上。但是只要有一點光芒,在心口,風吹不散,雨澆不滅。最後隨著鏡頭留在主角身上,他輕輕地呼出了一口氣,晨光微明,黎明終究還是來了。
在電影的最後,所有的觀眾都沉默地坐在座椅上,聽著片尾的歌聲緩緩升起:
雪白的花生在那懸崖
勇士的鮮血一遍遍染紅了它
永恆的心奔赴的天下
有信仰的孩子多想家
別忘記冬夜漫長的北方
有那心上人凍僵了的心房
她在你離開的村莊
靜靜地守在墓碑旁
想像明天的人們幸福的模樣
電影裡面說「烏特拉」在俄語中是「黎明」的意思,聽到歌聲那一瞬間,我只想到了一個場面,懸崖上面飄著鵝毛大雪。而懸崖上,有人舉著一盞微弱的小燈,燈光微弱但是堅定地閃耀著,是他們在等待黎明。
《懸崖之上》是張藝謀執導的最新一部諜戰片,不得不說,張藝謀真的太會選演員了,裡面的每個角色,演的都是入木三分。片中人物刻畫到位,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形象,劇情緊湊,情節跌宕起伏。看完後電影後,內心也是感嘆不已。
電影中,有那麼一句話是印象特別深刻,特別觸動人心的,就是張譯飾演的張憲臣與秦海璐飾演的王郁是一對特工夫妻,在面臨執行任務和尋找孩子之間,剛降落的時候,兩人說的一句話「活著的去找孩子」。在這簡單的一句話了,卻讓人感慨萬分。這句話中,可以了解到他們執行任務期間,已經把生死置之度外,時刻准備好了犧牲的准備。同時這句話又給了相互激勵了彼此,努力的要活下去,因為任務中誰也不知道誰能活下來,只有活下來了,才能去找孩子。所以「活著的去找孩子」就成了兩個人最後的目標,要爭取活下來的信仰。
在電影的特輯中,主演們也都表達了自己內心最真實的看法,致敬先烈,緬懷英雄。張譯說他們是「每天都是活在懸崖之上的人,每時每刻、隨時隨地都在面臨死亡」;於和偉說「為了信仰,他們可以犧牲自己」,英雄不朽,令人動容。電影中的他們,也把每個人物的形象都刻畫的太好了,就如於和偉飾演的周乙。電影中的他清楚的知道諜工的宗旨就是:活下來才能完成任務,犧牲小眾才能謀利大眾。在劇中多次看到同伴倒在自己面前而裝得內心毫不在意,而在劇中卻兩次為了假扮妻子的女兒差點暴露了自己。這顯示出了,周乙內心的矛盾,一種看似近乎冷血的人性,藏著不為人知的暖流。這是長久在任務中,長期不斷麻痹自己而導致的心理。
通過《懸崖之上》這部電影,我們可以清楚的知道那些特工人員的艱辛與覺悟。為了完成任務早已把生死置之度外,犧牲小眾才能謀利大眾的精神表達的淋漓盡致。同時也告訴我們,我們幸福安寧的生活,是背後多少不為人知的戰士用血與生命為我們爭取而來的。我們應該要為自己生活在和平年代而感到幸福,努力為國家做點力所能及的貢獻。同時也不能忘記,在和平年代也有很多戰士在為我們守航護駕,保衛著祖國和人民的安全。
近期,張藝謀導演指導的一部諜戰電影《懸崖之上》即將播出,這部電影的演員陣容十分強大,個個都有著出色的演技,如裡面的張譯、秦海璐、朱亞文、於和偉等著名演員,裡面還有雷佳音和沙溢的客串,也是一個亮點。張藝謀導演挑選演員一直都很有眼光,一生熱愛於電影,不斷給人們高產出電影,這部諜戰電影也是張藝謀指導的首部諜戰片,該電影故事背景發生在二十世紀三十年代二戰期間,四名代號為烏特拉的地下工作者前往被日本關東軍佔領的東三省執行秘密任務,那就是獲取日本人反人類實驗的證據。
觀看該電影讓我最印象深刻的便是雷佳音扮演的那個片段,兩個特務為了逼供獲取信息不惜搶殺,面對生死的選擇,面對生死的恐懼被雷佳音扮演的淋漓盡致,為了活下去不惜說出了秘密當起了叛徒,看到這里我在想,我們應該恨這樣的人嗎,恨他們的無能,恨他們的背叛,但靜下心來想一想,或許在面對生死選擇面前我們都會有自己的選擇,每個人都處於困境之中,每個人做出的選擇都是別無選擇,而在敵人面前一條條生命猶如螞蟻那樣微小,一個不經意間就會隨時被奪去,而被動選擇的人只有一個想法,那就是活下去。
該影片畫面過於血腥,雙方的鬥智斗勇,敵人的殘忍逼供,地下工作者的無私奉獻讓我不經想起,或許現實中的故事經歷遠比電影中的更加來的殘酷,在抗戰時期的那些地下工作者英雄可能經歷的是我們遠遠想像不到的痛苦,而他們為了人民的安穩生活不惜自身安全潛入敵人營中,為了獲取信息不斷偽裝自己,與敵人鬥智斗勇,要知道,他們也是普通人,或許他是某個人的愛人,某個人的孩子,他們也有自己的家人,為了人民舍小家為大家,他們總在我們不知道的地方默默無聞的付出,無私奉獻自己,他們的英雄事跡值得被大家知道,他們的名字值得我們去牢記,他們的英雄在於平凡人做出來了不平凡的選擇,懸崖之上,目光如炬,而如今山河無恙,家國安寧,我們現在的生活之所以有如今的歲月靜好,是因為有他們曾經的負重前行,我們應該吸取教訓,強大自己的國家,致敬那些無名英雄。
做為張藝謀指導的電影,在色彩這方面是無可挑剔的,基本所有的室外鏡頭都伴隨著狂舞的雪花,在畫面感的塑造上可以看出導演有很高的追求。
電影一開始,便是特工們降落傘降落的場景,大雪覆蓋的叢林中,四個白色降落傘緩緩落下,隨著鏡頭的旋轉和音樂的響起塑造出了一種肅殺感。故事背景發生在日本關東軍駐扎東北時期,故事地點發生在哈爾濱,張譯朱亞文秦海璐劉浩存扮演的四位特工分為兩組執行代號為「烏特拉」的任務,他們從降落開始便與敵方特務周旋,最後通過共產黨在敵方陣營中的卧底於和偉的幫助完成任務,可惜最後只有劉浩存生還,其他幾位特工都在執行任務中英勇就義。
既然都是講特殊時期特工完成任務的故事,我難免聯想到之前看過的一部韓國電影——由黃政民李政宰主演的《特工》。個人認為,在劇情方面這部《懸崖之上》是沒有那部韓國電影來的扣人心弦和細致入微的,但在畫面感上卻是張藝謀的電影勝出一籌。那麼接下來就談一談這部電影的優缺點。
畫面感已經說過下面不再贅述,這部電影最精彩的部分其實在前半段,可以說導演將張譯這個角色的塑造可以說非常成功,除了有的地方劇情略顯唐突,這個後面再說。張譯扮演的特工張憲臣可以說是四個人中最有經驗最可靠的特工,他對敵人心狠手辣,面對危機能從容應對,通過開頭和沙溢的鬥智斗勇已經把這個角色的膽魄和智慧形象立起來了,接著通過後面被捕面對敵人拷打也守口如瓶把他堅韌的一麵塑造出來,可惜的是,最後那段他意識到自己逃不出去想犧牲自己保護於和偉的劇情稍顯力道不足,讓觀眾已經調動起來的情緒沒有爆發出來,但整體而言這個角色是成功的。
其次,於和偉塑造的卧底角色可以說是劇中最大的亮點,他在敵我中間斡旋,從容不迫,幫助幾位特工逃離危險,還要時刻提防被上司猜疑,可以說於和偉和張譯扮演的兩個角色撐起了整部劇。
然而,其他幾位角色的塑造就有些失敗了,他們或多或少都存在導演編劇為了推動劇情犧牲了些人物動機合理性的情況,這只能歸結於導演和編劇的掌控力不足,因而必須為了推動劇情而舍棄一些東西。
五一假期,最大的休閑活動就是觀影。事先並未做功課,卻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張藝謀導演的《懸崖之上》,眾星雲集,大飽眼福。老戲骨飆戲大呼過癮,情節設計合理,不再挑戰觀眾智商。想必相關的影評大家也看了不少,在此只想分享一下我個人的觀點。
還是喜歡英文標題CliffWalkers多一些,譯者生動形象,在懸崖上行走的人,命懸一線,心驚膽顫。
片頭四個人降落在林海雪原,兩人一組,分頭行動。不同於小情侶的被分開依依不捨,張憲臣和王郁的`告別只有一句話,「活著的,去找孩子。」
於是,在影片里,我的關注點最多的就是兩個孩子。他們的一對兒女寄養在別人家,收養孩子的人不幸被日本人殺害了,孩子下落不明。唯一的線索就是馬迭爾大飯店門口的一群小乞丐。
孩子是父母的心頭肉,在外漂泊,生死未卜。同樣,孩子也是父母努力的目的和意義所在。在張憲臣被特務追殺,四處逃亡時,他偶遇了一個小乞丐,大力地抓住,問他是不是自己的孩子,小演員的眼神很到位,茫然又期翼,兇狠卻又弱小,狠狠的甩開張憲臣,逃之夭夭。
在不幸被特務抓獲,嚴刑拷打時,張憲臣臨危不懼,堅如磐石,體現出了共產黨員大無畏的精神和氣節。酷刑並不能打倒堅強的共產主義戰士,只有在面對戰友時,他的請求是,還有件小事,希望組織上能找到他的孩子們。
影片的最後,逃出生天的王郁,在郊外和她的一對兒女重逢,相顧無言,卻又盡在不言中。
烏特拉是俄語黎明的意思,影片真實還原了革命的殘酷和血腥,沒有絕處逢生,也沒有奇跡發生。一批批烈士的前赴後繼,為無數個孩子的幸福打下江山並誓死守護。感謝這些心向黎明,拋頭顱灑熱血的革命先輩,為了心中的信仰,拋下自己的孩子和家人,浴血奮戰。正因為有了向死而生的共產黨員們,我們才有今天的美好生活,向所有的革命志士致敬!
於和偉、張譯、朱亞文、倪大紅、李乃文、秦海璐、劉浩存領銜主演,雷佳音特邀主演的電影《懸崖之上》昨晚首映,張藝謀的片子通常故事性不強,可看性不高,但演員陣容實在是厲害,所以閑來無事也就看看。
劇情很簡單,共黨張譯、劉浩存和朱亞文、秦海璐兵分兩路,去哈爾濱執行任務,與此同時,特務科科長倪大紅帶領於和偉、李乃文審出了叛徒雷佳音,導致他們的行動全部都落入了敵人眼裡……
倪大紅:國內演員中的最強反派,演技一等一,最強司馬懿飾演者。本劇中,壓住了反派的場子,諜戰片要求很高,反派必須足夠出色,倪老師就是這樣足夠出色的演員
於和偉:唯一演過劉皇叔、曹孟德的頂級演員,最強曹操飾演者。劇中明為特務,實是卧底。看過無間道的都知道,不是什麼人都能當好卧底的,素質,必須是素質突出,眼眨眉毛動,反應慢半拍都會身首異處。於老師無雙演技。
雷佳音:在《和平飯店》中有非常精彩的演出,優秀演員。本劇戲份不多,但叛徒飾演到位。
劇中,於和偉佯裝車輛故障,誘使特務老金讓其上了老金的車子,在車上於和偉將密碼本置於老金車上,成為之後栽害老金的證據。
亮點一:倪大紅在查到老金車上有密碼本之後,其手下提醒說差不多可以結案了,最後貌似相信了老金是共黨的卧底,將其上報處決。但其實倪大紅是不相信的,在那個寧可殺錯、不可放過的規則之下,只要一天不查出內鬼,大家其實都不安全。對於手下來說,到底誰是內鬼,根本不重要,重要的是自己安全。對於倪大紅來說,交差最重要,誰是內鬼,WHOCARE?在這一點上,導演沒有侮辱觀眾的智商。
亮點二:最後,於和偉收拾叛徒的場景緻敬《教父》。隨著科學逐步逼近香農定理、摩爾定律的極限,科學可能是有極限的,藝術有沒有極限?這些年看電影,稍微好一點的電影難免會看到經典電影中類似的橋段。可能在人類這個維度之下,任何的創新都是艱難的。
古往今來,叛徒是不會有好下場的,所以郭嘉說:夫智者,審於量主。荀彧、郭嘉先是投奔袁紹,覺非明主,棄之,往投曹公。一代兵仙韓信先是在項羽麾下效力,後棄之,往投劉邦。頂級人才的走向,對局勢影響深遠。
五一的假期還算挺長的,緊湊出來的五天時間,於是就跟朋友去看期待已久,張藝謀編劇導演的《懸崖之上》這部諜戰影片。
整體影片的時間線的推進,空間的安排以及每個人物的劇情進展,幾乎沒有什麼可挑剔的地方。每一個人物的描寫都是緊跟著觀眾的心理,面對撲面而來的敵人,在這場東北雪林里,運用了讓人動容的浪漫展現手法,真的讓人十分的驚艷!
每一個動作都是緊扣劇本的核心思想去做鋪墊,例如一本和梅蘭芳有關的書籍,哈爾濱人對於西餐的熟練程度以及一部與卓別林有關的影片等等,所謂醉翁之意不在酒,一切看似沒什麼關聯的事件,卻與諜戰任務緊密相連,這說明作者平衡寫實與敘事、人物功能與人物細節等關系的高手。
影片《懸崖之上》講述在蘇聯接受培訓的特工一行四人,深入偽軍哈爾濱警察特務科,執行烏特拉(俄語:黎明)任務——救出從日軍手下逃出來的共產黨員,護送其出國,讓其在國際上揭露侵華日軍的罪行。
其餘演員張譯,可謂是大家熟知的老戲骨了,有他在,更是如虎添翼,給整部影片帶來更強烈代入感。張譯老師飾演被捕後的角色,面對肉皮的折磨與摧殘之下,依舊保持著高度的警惕性與意志力,最終還是逃出了敵方的營地,可謂是真的很佩服。
另外秦海璐老師飾演的角色在肩負使命面前身手矯健以一敵十,在得知自己丈夫犧牲後躲在衛生間「無聲」的哭泣太揪心了,這一鏡頭相信很多人都看呆了,就好像感同身受一樣,深陷其中不能自拔。
整部電影採用了章回體現的形式,每一個片段都是疊疊增加,相對更為緊張與刺激,同時用幾個片段相互貫穿著圍繞主思想,再加上的配色也是十分的驚艷,每個演員的演技也是十分在線,相互結合之下,把我們的情緒帶入其中,渲染的能力真的太強大了。
《懸崖之上》絕對是這個五一檔的必看首選,而且也非常適合全家老小一起觀看。因為這里不僅是《懸崖之上》的魅力,同時影片的立意也絕對適合每一位中國人,和平來之不易,我們的幸福生活不能忘記為我們潵過熱血的前輩們,致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