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二戰電影 > 出現地鐵的法國電影

出現地鐵的法國電影

發布時間:2023-07-26 01:12:31

『壹』 法國電影《最後一班地鐵》的男女主角是誰扮演的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1942年的冬天,巴黎在德軍的佔領下。這是一個黑夜與濃霧的時代。巴黎人的日子很不好過,食物定量配給:燃料嚴重缺乏,飢餓,寒冷,痛苦,孤獨,晚上只得到影劇院去,既能取暖,也能暫時逃避一下現實。當時,佔領當局實行宵禁,因此演出必須在最後一班地鐵前結束,以便人們能搭乘最後一班地鐵回家。演員們也聚集在最後一班地鐵的車廂里,交談著各種情況和消息。因此,「最後一班地鐵」一詞有時代的特徵:它與佔領時期的巴黎戲劇界的生活緊密相連。

巴黎市中心的蒙瑪特劇院的經理兼導演呂卡斯?斯坦奈是一個德國猶太人,1933年為逃避納粹的種族迫害而逃亡到巴黎。德軍佔領巴黎後,使他不得不計劃再次逃亡。但由於某種原因,他的逃亡南美的計劃沒有實現,而只得藏身在劇院的地下室,對外偽稱已離開巴黎。他把領導劇院的重任交給他的妻子、美麗而著名的女演員瑪麗恩?斯坦奈。他的生活也是靠她每天晚上送來從黑市上買來的食物維持。在這樣困難而危險的情況下,劇團仍舊堅持把戲演下去。瑪麗恩領導劇團人員繼續排演一出她丈夫已經准備好的挪威名劇《失蹤的女人》。在排戲的時候,藏身在地窖里的呂卡斯,通過一個由暖氣管道改裝成的通風系統,一句句地傾聽著舞台上的排練,從而實施他的遠距離指揮。

在這出戲中,扮演男主角的是新來的青年演員貝爾納?格朗惹。女主角由瑪麗恩扮演。他們在排戲時配合默契,真切,交融。呂卡斯在地窖里認真細聽排戲的過程中,覺察到了貝爾納與瑪麗恩之間有種微妙的感情變化。他是一個有教養而明智的人,考慮到自己的命運難免最終被活埋在地窖中,因此,為了妻子的幸福想幫助促成瑪麗恩與貝爾納之間的愛情。

那時候,戲劇界有一條著名的規矩:「戲必須演下去。」為了「把戲演下去」,為了劇院的生存,瑪麗恩與全劇團人員需要對付各種棘手的問題:如納粹當局的嚴格的戲劇檢查;合作分子(法奸)的破壞、刁難;蓋世太保的突然搜捕……有一次綵排,親納粹的報刊《處處有我》的戲劇評論員達克西阿,一個對劇團的生存舉足輕重的人物,故意遲到。第二天發表了一篇粗暴的評論,指責劇團排演這出戲是受猶太人的影響。血氣方剛的青年演員貝爾納為此把達克西阿痛打了一頓。

又有一次,蓋世太保突然來到劇院來搜查,甚至查到地窖,幾乎發現呂卡斯的藏身之處。幸虧劇團同仁用種種手法拖延時間,使呂卡斯得以躲過。但貝爾納卻發現了藏在地窖中的呂卡斯。

瑪麗恩為了劇團的生存,不得不以兩面派手法周旋於佔領當局和合作分子之間,但貝爾納不了解她的苦心而激烈地反對她這種態度。當貝爾納在地下室發現了瑪麗恩的丈夫呂卡斯以後,就毅然離開劇院投身抵抗運動。

1944年6月,盟軍在諾曼底登陸,德國法西斯敗局已定。呂卡斯從隱藏了813天的地下室走出來。1945年戰爭結束後,呂卡斯重新導演新戲,貝爾納也重返劇院演出,仍和瑪麗恩配戲。在觀眾熱烈的掌聲中,瑪麗恩一手拉著貝爾納,一手拉著呂卡斯,向觀眾頻頻致禮謝幕。

戲在演下去。歷盡種種艱辛,戲劇界那條著名的規則「戲必須演下去」實現了。盡管道路曲折,藝術家們堅持獻身於藝術的精神始終不渝。人們和睦相處,生活也在繼續。

『貳』 求:有地鐵場景的英文電影

歐洲:
地鐵 subway (1985)(法國)
地下鐵 Metroland (1997) (西班牙)
地鐵風情畫 kontroll (2003)
天使愛美麗 Amelie (2001) (法國)
列車上的女孩 Fille RER, La (2009)(法國)

英美:
生死時速 Speed (1994)
日出之前 before sunrise (1995) (英語,但場景在奧地利)
豪情四兄弟 Sleepers (1996)
即興地鐵爵士樂S UBWAYStories: Tales from the Underground (1997)
滑動門 sliding doors (1998)(英國)
地鐵塗鴉 bomb the system (2002)
地鐵驚魂 creep (2004) (英國)
巴黎,我愛你 paris, je t'aime (2006) (英語與法語,場景在巴黎)
旅行者 deception (2008)
地鐵誤殺案 jean charles (2009) (英國)
地鐵驚魂 the taking of pelham 123 (2009)

『叄』 尋找有地鐵站場景的電影

以下電影中都有地鐵場景

極速地下鐵(地鐵驚魂) 韓國
噬血地鐵站 德國
地下鐵 香港
開往春天的地鐵 中國
地鐵 法國
最後一班地鐵 法國
穿越時光的地鐵 日本
跳躍大搜查線-《交涉人-真下正義》 日本
生死時速 美國
豺狼末日 美國

『肆』 最後一班地鐵的影片評價

題記:藝術只是生活的麻醉劑,而生活仍在痛苦中繼續。
1980年,曾經是法國電影「新浪潮」運動旗手的特呂弗拍出了自己在本土票房最成功的一部電影——《最後一班地鐵》。因其在電影語匯上的完美展示,和演員無懈可擊的表演,而一舉奪得了當年法國電影愷撒獎的11項大獎。其中包括了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編劇、最佳男主角、最佳女主角等重要獎項。這是特呂弗的倒數第二部電影,真可謂是大師的一次完美的謝幕。
特呂弗把故事的背景設定在了淪陷的法國,在一個危機重重的劇院里展開。劇院的經理呂卡斯為了躲避納粹的迫害,藏在劇院的地窖,等待時機成熟時逃往國外,然後在那裡重新開始自己的藝術事業。可是德軍佔領了北部自由區的消息使他的計劃變成了泡影。他的妻子瑪麗恩掌管著劇院,在各色人等——丈夫、情人、投靠納粹者和德國人之間周旋。抵抗組織成員貝爾納通過應聘成為話劇《失蹤》一劇的男主角。在和合作演戲的過程中他愛上了瑪麗恩。在地下百無聊賴的呂卡斯敲開了暖氣管道,聽著舞台上的動靜指揮著戲劇的排練。劇場始終不能保持寧靜,種種社會上的矛盾開始牽扯到劇院里工作人員的生活和創作。在貝爾納的幫助下呂卡斯逃過了納粹的搜查。在重重的阻撓下,《失蹤》終於演出了,並且取得了空前的成功。幾年過去了,巴黎光復。呂卡斯重新回到了地上,繼續指導話劇。瑪麗恩也在呂卡斯和貝爾納之間做出了艱難的選擇。在影片的結尾,蒙瑪特劇院上繼續上演著叫好的話劇。台上,瑪麗恩一手拉著自己的丈夫,一手拉著自己的合作者——情人,將這兩個極具象徵性的符號高高舉起。
這部電影已經看不到特呂弗當年的風格了,大部分鏡頭全在攝影棚內完成,狹窄的空間,中近景的推拉,明亮的布光。影片就像一部室內劇。沒有了早年《400下》的自由和靈性,但卻多了幾分老練和完整,有一種信手拈來的感覺。特呂弗用這部電影告訴世界,他不僅可以拍出飄逸的《400下》,也可以有《最後一班地鐵》的經典敘事。
特呂弗在這部電影里對政治的態度相當模糊,他沒有將什麼反猶主義、地下軍等政治意象拿來逐一點評。按照他自己的話來說,這部電影里的巴黎是「是個小孩子眼睛中的巴黎」。但是電影里卻有處處體現出了政治——這里的政治指的是政治對電影中的人物的生活的影響,而不是具體的意識形態。特呂弗同時又在這部電影中設問和思考——藝術是不是逃避現實的理由?藝術家是否該面對世俗的紛爭?像最後一班地鐵,那是從淪陷區到自由區的唯一出路。所有的劇場工作人員都要乘坐著最後的一班地鐵才能回家。而藝術,是不是情感的最後一班地鐵呢?是不是情感的唯一的釋放點呢?呂卡斯是一個很純粹的藝術家,他對納粹的仇恨僅僅是因為戰爭使他暫時無法從事藝術工作,而對納粹的反猶主義卻絲毫沒有興趣。他蜷縮於地下,於是藝術成了他唯一的精神寄託,但是他不知道沒有現實意義的藝術、不反映飢餓、死亡、痛苦的藝術不會成為靈魂的凈化劑,他只是個悲傷哀怨的個體旁觀者。瑪麗恩比她的丈夫要更為現實,她為了活下去,只好將自己的感情傾注於舞台,在那裡她又一次找到了自己的愛情和最後的歸宿。貝爾納則是現實(政治)和藝術的綜合體,一方面他是地下抵抗組織的成員,另一方面他又是一個演技高超的話劇演員。在現實與理想之間,他選擇了現實,用我們的話來講這叫「以積極的態度入世」。瑪麗恩在這種沖突下選擇了走在老路上,以不變應萬變。其實電影中的所有人都在找自己的出路,包括那個做戲服的猶太小女孩也是這樣。藝術只是生活的麻醉劑,而生活仍在痛苦中繼續。最後瑪麗恩同時舉起了丈夫——藝術和情人——現實的手,表現了特呂弗崇高的藝術理念和人文思想。
戲劇仍在上演,但是電影卻拉下了帷幕。特呂弗這部晚年的代表作,用最輝煌的手勢對戈達爾對他不講政治的指責做出了強勢的回答。這輝煌的答辯無愧於大師晚年最完美的一次謝幕。

『伍』 有哪些關於地鐵的電影

以地鐵命名的電影,法國名道呂克·貝松有一部,《地鐵》是確立呂克·貝松風格的一部影片,這部看上去好像缺乏連貫故事情節的電影卻認彌漫在其中的浪漫主義色彩和精彩講究的攝影而打動了觀眾的心。盡管觀眾對它給予的關注並不算多,但三項愷撒獎的榮譽表明在權威人士那兒它得到了極大的認可。韓國導演Baek Woon-Hak的《地鐵》是一部恐怖片,據說也很不錯,感興趣不妨看看。
此外,新浪潮導演特呂弗的《最後一班地鐵》是絕對的經典,是可以從許多角度去看的優秀影片,而且經得起時間的檢驗。作為一個卓越的電影專業工作者,導演在電影語言的成熟精湛方面獨樹一幟;同時,電影作為他向社會發言、表達思想的載體,精確地、溫和地、有力地呈現出人性的復雜而多面。戰爭,非常規境遇,成為一片試紙,讓人性的許多個向度有了精彩展示的戲劇性機會;導演的敘事立場,是殘酷地逼近真實,同情地觀照人類。對於思想簡單、滯留在感性階段不能自拔的人們來說,看這樣的電影實在是冒險。
《開往春天的地鐵》也值得一看

『陸』 《最後一班地鐵》藝術是否是逃避現實的借口

法國以浪漫著稱,無論是美食或是時裝,都會因法國製造,而被烙上浪漫的印記,這種印記也毫無意外地落在了法國電影上,從節奏輕快的小清新作品《芳芳》、《天使愛美麗》,到基調壓抑的高冷影片《鋼琴教師》、《漫長的婚約》,浪漫一直都是法國人孜孜不倦,執著追求的藝術境界,這種執著在經典影片《最後一班地鐵》中得到了進一步強調。
《最後一班地鐵》的故事發生在二戰中被德軍佔領的巴黎,納粹的高壓政策以及從各個層面大力搜捕猶太人的行動,使得法國人尤其是法國猶太裔的生活陷入了前所未有的混亂之中,從佔領區到自由區只有地鐵可以通行,因此趕上最後一班地鐵成了法國人一天中非常重要的事情。顯然這是一個籠罩在濃重戰爭陰影之中的故事,我們很自然會想到戰爭的血腥與殘酷,生活的壓抑與恐慌,然而這一切並沒有如期出現在影片中,取而代之的是從群體眾生相到個體特徵上,骨子裡依舊汩汩流淌的浪漫血液,這種浪漫精神使得戰爭在影片中濃縮成一個符號,就像僅僅在片頭出現的地鐵一樣,奪下片名後卻又迅速消失,剩下的是無盡的浪漫藝術情懷、浪漫愛情故事、亦或是革命浪漫主義。群體的浪漫:在一個人人自危的大環境里,也許宅在家裡是最謹慎不過的策略了,然而佔領區的法國人卻選擇湧向劇院,看上一場新出爐的話劇,因此戰時的劇院,生意依舊火爆。
影片中有多處群體畫面,來反映法國人對話劇的熱衷,有時是劇場內坐的滿滿當當的席位,有時是空襲警報響過後,劇院門口沒有散去的大批觀眾淡定地舉目張望,除此,我們還看到在路旁小花壇擺弄園藝的男孩,街上臨摹作畫的畫家,可見戰爭在法國人的心中投下一片陰影,卻未能消滅他們身體里與生俱來的浪漫基因。
有人說,這是法國人在用藝術來逃避現實的殘酷,也許吧!但既然只是逃避,為什麼單單選擇藝術,而不是酒精、不是肉慾呢?因為前者是浪漫的,後者是墮落的,歸根結底,法國人還是沒有放棄追逐浪漫的情懷,亦或說法國人的精神並沒有因暫時的失敗而沉淪,浪漫就是法國人追求自由靈魂的最後一班地鐵,它代表著有所追求,它代表著絕不自我放棄。

『柒』 求一個電影,講的是一個人(印象中貌似是紐約人),這個人就是怎麼招來著,就在地鐵裡面遇到了很多朋友,

法國電影《 地鐵》。小時候看的。電影結尾時的歌印象很深,——people kill people...
裡面的女主角是伊莎貝爾·阿佳妮,小時候就覺得她好漂亮。

http://movie.mtime.com/10476/

故事發生在巴黎地鐵復雜而廣闊的空間中。弗萊德搶了海倫娜丈夫的保險箱,逃到地鐵中,由此結識了長期生活在地鐵中的滑輪小子、鼓手無名氏等人。弗萊德找海倫娜要贖迴文件的錢,海倫娜的丈夫手下一夥和警察都在追捕弗萊德。海倫娜在尋找弗萊德奪迴文件的過程中,逐漸愛上了他,而越來越背叛自己的階級和生活環境。弗萊德從小嗓子受傷不能唱歌,一直希望組成一個樂隊。在地鐵同伴的幫助下,弗萊德成功地組織起一隻樂隊,他還搶劫...

閱讀全文

與出現地鐵的法國電影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after3免費完整下載 瀏覽:946
監獄暴力犯罪電影 瀏覽:568
韓國電影愛情片打電話邂逅 瀏覽:817
北京送快遞小哥電影 瀏覽:640
金希貞的全部韓劇電影在線觀看 瀏覽:285
以前有部電影裡面有個女鬼 瀏覽:548
木星上行國語版在線免費觀看 瀏覽:421
《飛奪瀘定橋》電影 瀏覽:478
1905下載的視頻在哪個文件夾 瀏覽:972
美片 瀏覽:150
外國一個電影騎著發火的摩托 瀏覽:1000
晚上我經常和我的父母一塊看電視英語 瀏覽:631
韓國阿強和阿珍是什麼電影 瀏覽:312
看電影九排 瀏覽:308
天主教宗教題材電影 瀏覽:417
二戰電影虎虎虎國語版 瀏覽:332
戰斗機 電影 瀏覽:937
成龍教外國小孩功夫電影叫什麼 瀏覽:672
看電影怎麼英文怎麼翻譯軟體 瀏覽: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