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電影大師讓-呂克戈達爾逝世,享年91歲,對世界電影的發展帶來哪些影響
對推動世界電影藝術發展有很大影響。作為法國新浪潮電影運動的發起者之一,戈達爾憑借其故事片處女作《筋疲力盡》在電影界聲名鵲起。他畢生致力於拍攝寫實作品,他不僅革新了法國電影語言,掀起了新一波電影運動,而且以他的創作理念影響了許多年輕導演。從他愛上這部電影的那一刻起,他就註定要和這部電影在一起一輩子。在當時拍攝《筋疲力盡》的方式非常有創意。這部電影是在沒有完整劇本的情況下拍攝的,戈達爾通常會在當天早上給演員一天的劇本內容。
要知道的是戈達爾是法國電影新浪潮的奠基人之一。代表作有《筋疲力盡》等。根據法國《解放報》的說法,讓-呂克·戈達爾沒有生病,他只是感到筋疲力盡,轉而協助自殺身亡。戈達爾獲得了安樂死的授權,並於周二選擇離開這個世界,在他位於瑞士日內瓦湖畔羅爾的家中,被親屬包圍並接受安樂死的監督。
② 法國新浪潮名詞解釋 法國新浪潮電影的定義
③ 如何評價電影《精疲力盡》
《精疲力盡》是新浪潮電影的開山之作,代表了一個時代的電影潮流,也體現了電影大師戈達爾極盡顛覆的美學風格,蘊含著豐富的美學內涵。
影片的情節極為簡單,在結構上存在著大量的呼應和循環,有些回環與呼應看起來似乎毫無意義,但卻像回聲一樣激盪著觀眾的內心。該片在內容上首先是一部犯罪劇,必然會涉及道德審判的內容。
《筋疲力盡》主要介紹
《筋疲力盡》由法國導演讓-呂克·戈達爾執導,讓-保羅·貝爾蒙多、珍·茜寶主演的罪案片,於1960年3月16日在法國上映。
該片講述的是年輕的米歇爾一再想要逃離荒誕不羈的游戲人生,在與社會的抗衡中終於筋疲力盡,以生命的結束換得真正的自由的故事。
④ 簡述法國電影新浪潮運動
一切緣起一則社會新聞:一部「流氓」的跑車撞死了一位摩托車手。特呂弗和小兄弟夏布羅爾以此為藍本寫了個劇本,這時他們共同的朋友戈達爾正在為劇本發愁,發信求助。然後,就有了電影《精疲力盡》:導演戈達爾,編劇特呂弗,藝術指導夏布羅爾。
這群電影頑童合力拉開了法國電影狂飆年代的大幕——日後我們所知的法國新浪潮,始自1956年冬。盡管《四百下》的拍攝和上映是在1958年,《精疲力盡》的公映更要遲一年。
《精疲力盡》的三人組,還有陪特呂弗看了許多電影的里維特,那時他們年輕得不可一世,在電影資料館里揮霍著寂寞又騷動的青春。
對於這群「電影館的孩子」來說,電影是避難所和朝聖地,是他們對於生活所有認知的來源。他們供職於《電影手冊》,個個野心勃勃,試圖用文字搭建起一座萬神殿,夢想有朝一日他們也可以帶著自己拍攝的膠片進駐這神殿。
在某次回憶時,夏布羅爾說:這里沒有浪潮,只有大海。作為過來人的他或許比旁人更明白,昨日的舞台曾何其熱鬧,縱然他們曾榮為主角,卻從來不是全部。
(4)精疲力盡電影對法國新浪潮擴展閱讀:
法國電影新浪潮運動的意義:
法國新浪潮電影運動是繼歐洲先鋒主義、義大利新現實主義以後的第三次具有世界影響的電影運動,它沒有固定的組織、統一的宣言、完整的藝術綱領。
這一運動的本質是一次要求以現代主義精神來徹底改造電影藝術的運動,它的出現將西歐的現代主義電影運動推向了高潮。這一運動有兩個部分,一是作者電影,即「新浪潮」;另一是作家電影,即「左岸派」。
稍後至50年代末,新浪潮更明確的表達出另一種電影,更輕靈生動,用新攝影機在大街小巷拍攝,不再在設影棚中拍攝。新浪潮現象很快對全世界產生了影響。從巴西到波蘭,自捷克斯洛伐克至美國,都有青年影人效仿新浪潮掀起新電影。
⑤ 精疲力竭的電影
《精疲力竭》(Breathless)拍攝於1959年的《精疲力盡》是法國電影大師讓-呂克·戈達爾的成名作,這部作品也在一定程度上奠定了法國新浪潮電影流派的基調與風格。
主演:讓-保羅·貝爾蒙多 / 珍·茜寶 / Daniel Boulanger
《精疲力竭》至少表面上有一個可以講述的故事:法國現代青年米歇爾在殺死一名警察後回到巴黎,一邊找人要錢,一邊與女友帕特麗夏廝混,結果被這位女友告發,死於警方的槍下。《精疲力竭》是法國電影導演戈達爾的成名作。在此之前,他與另一導演特呂弗一起長期從事《電影筆記》雜志的影評工作,他們深受雜志創辦人巴贊的影響,於50年代起提出「作者論」的觀念,即導演是一部影片的作者,要表現自我獨立風格。《精疲力竭》與特呂弗同年導演的影片《四百下》被評論界看作為法國新浪潮電影的宣言。現代普通人的生存主題,隨心所欲的表現方法,甚至是違反常規的創作觀念,都令「新浪潮」成為電影史上的重要名詞。
⑥ 《筋疲力盡》 把你自己帶入狂人戈達爾
影片中米歇爾看到有兩個小姑娘想搭車,他首先看到了一個漂亮姑娘,他於是想入非非,說到:「我每一公里都要親她一下」,可是當他一看另一個女人難看時,連停也沒停直接把車開走了,他選擇了放棄這兩個女孩。我們可以這樣理解,兩個女孩的本質本無所謂丑或者美,善良或者邪惡,這些屬性,都是人賦予的。由此可見,只有自我意識是真實的。 當米歇爾在車里自言自語和毫無顧忌的歌唱的之後,在車里離奇的發現了一把槍,這把槍的出現,改變了米歇爾的命運,是一種自在的存在對於自為的存在的介入和影響。我們權且做一個假設,假設這把槍不存在,也就是說物質世界的存在,「自在的存在」是不存在的,那麼即便是自為的存在即人的自我意識成熟了,想要殺了那個警官,也是不能實現的。而當自在的存在是其所是的存在於此的時候,自為的意識才真正的起到作用。 「自為的存在是自我規定自己存在的,因為它不能與自身重合。」————薩特 由此而來的結論是:人是虛無由之來到世界上的存在,意識於是成為自為的存在即人的內在結構。當純粹的主觀性指向其本身時,它就成了人的自我意識。這就是自為的存在。 米歇爾在帕特麗夏家中與帕特麗夏的談話也處處蘊含了存在主義中所呈現的兩種觀點的對峙,他們的分離是必然的,因為帕特麗夏所自由選擇的道路和米歇爾所選擇的道路,帕特麗夏讀著威廉福克納的《野生棕櫚樹》優美的最後幾句,「在痛苦和空白之間,我寧願選擇痛苦」。而米歇爾在乎的只是讓帕特麗夏脫掉衣服。當帕特麗夏問米歇爾,在痛苦和空白之間,你會選擇哪個的時候,米歇爾回答是,讓我看一下你的腳趾,可見他還是想著和帕特麗夏做愛。其實這就是他的選擇,這就是他的回答,欣賞帕特麗夏的腳趾,脫掉帕特麗夏的衣服,和帕特麗夏睡覺。而帕特麗夏還要一再地追問,米歇爾做出了明確的回答:「選擇痛苦,這太蠢了。我選擇空白。這也好不到哪兒去……但是憂愁就是一種妥協了。要麼統統歸我, 要麼一無所有。」導演引用福克納的名言,卻讓米歇爾給出截然相反的答案,因為他所追求的是極為純粹的東西,無法獲求,便乾脆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