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有部關於《太平洋戰爭》的電影,講一個美國人和一個日本人在某島的故事,好像是60~70年代的電影
復活島又稱威克島,系由三個小島組成的環礁島,總面積約10平方公里,位於關島與夏威夷之間,為美國無建制領地,也是美國海軍太平洋艦隊的前哨陣地。史載威克島攻防戰發生於1941年12月10日至12月23日。該戰役為為太平洋戰爭美軍第一次對日反擊戰。其實當時守島美軍指揮官為正在視察的海軍上校,同時還有1200多名參與美國空軍基地工程建設的美國平民在島上,最後島上美軍官兵和平民也不是全部戰死,而是有1500人成為日軍俘虜。
反映此戰爭的電影就是《復活島》
② 動盪時代的隱形武器 好萊塢電影如何影響二戰格局
2016年,著名導演梅爾·吉布森執導的二戰電影《血戰鋼鋸嶺》在全球上映。影片中,戀愛中的道斯與女友多蘿西在影院看電影。影片開始前,銀幕上播出美利堅合眾國政府製作的「戰爭序曲」。畫面中,炮彈橫飛,工廠被炸毀,高舉萬字旗的沖鋒隊齊步前行。目睹著這些畫面,沉醉在戀愛中的道斯,臉上的表情凝重了下來。
這一細節從側面反映出上世紀30至40年代的美國,看電影已經成為日常生活中重要的文娛活動。事實上,自二戰爆發伊始,有關二戰的電影便如雨後春筍般冒出,向「戰時生產」的轉變,是好萊塢電影工業史上的特殊案例。期間,整個國家的利益與電影公司的利益高度一致,將好萊塢在美國電影業的主體地位推至最高峰。
畢業於耶魯大學,現任美國《娛樂周刊》執行編輯、專欄作家的馬克·哈里斯,其著作《五個人的戰爭:好萊塢與第二次世界大戰》,通過對約翰·福特、弗蘭克·卡普拉、約翰·惠勒、約翰·休斯頓、喬治·史蒂文斯五位20世紀最著名的美國導演在二戰時期經歷的梳理,清晰地展示出這五位導演如何用電影作為武器,既贏得了觀眾,成就了自己的事業,也在一定程度上塑造了人們的戰爭觀,改變了戰爭格局。
戰時生產 同軍方的纏斗與合作
二戰爆發後的相當長一段時間里,戰火集中在歐陸,未殃及美國本土。這一時期的好萊塢電影,仍然在誘導美國民眾沉溺於消遣娛樂之中。然而,隨著戰事吃緊,好萊塢那些最有能力的導演發現,他們拍攝的電影還不及電影前播放的戰爭新聞吸引觀眾。珍珠港事件的爆發,使戰爭成為美國民眾關心的頭等大事。
卡普拉、福特等導演開始認為,應當藉助電影,向公眾與士兵灌輸保衛國家的堅定信念。好萊塢的戰爭類型影片,也從此前的試探性製作轉向全面生產。1942年至1944年間,《威克島》、《東京上空30秒》等一系列電影的問世,以其較之電影史上任何其他影片類型都更具歷史現場感的視覺效果,震撼了觀眾。與此同時,盡管這些電影內容源於虛構,但是與當時同樣大量生產的戰爭紀錄片與新聞片形成了良好的互補關系。
③ 問一部老電影
是很經典,我看了好多遍,還特意買了VCD
http://yule.sohu.com/s2004/chushuifurong.shtml
《出水芙蓉》
英文片名:Bathing Beauty
導演:喬·西德尼
時間:1944年
演員:雷德·斯克爾頓/埃絲特·威廉斯/巴茲爾·拉思伯恩/比爾·古德溫
片長:101分鍾
國家:美國
劇情:
經紀人喬治送作曲家史蒂夫去加州,為他籌辦的"水上大盛展"寫曲。在加州,史蒂夫遇見了美麗多情的教練羅琳,兩人一見鍾情,決定結婚。經紀人喬治出於私心決定阻撓他們的婚事,並僱人人婚禮上冒充史蒂的前妻,以破壞兩人的好事,氣憤之及的卡羅琳拂袖而去。為追回美人芳心,史蒂高法來到卡羅琳的學院學習,乘機再接近卡羅琳。卡羅琳的朋友一起設下種種難關考驗史蒂。史蒂夫答應喬治按時寫完"水上大盛展",並要喬治找卡羅琳來主演……史蒂夫更藉此表達對卡羅琳執著的愛,終於感動美人心,有情人終成眷屬。
導演
喬·西德尼1916年出生於紐約州長島,父親是電影大亨,米高梅公司的副總裁,負責發行業務,母親是演員。高中畢業後,於1932年進米高梅公司,擔任試用導演、副導演、短片導演。他導演的短片曾數次獲得最佳短片金像獎。1941年導演首部長片《自由自在》(Free and Easy)。從戰後音樂片的黃金時代到沒落這一段期間,他導演了《出水芙蓉》(1944)、《三劍俠》、《飛燕金槍》(1950)、《歡樂今宵》(1963)等一連串音樂片。其中當然有叫座叫好的,例如《琴韻補情天》和《一代香妃》,在華麗中,讓觀眾感動得流淚,有高度娛樂價值。他是個娛樂片導演,卻擔任美國電影導演公會會長,長達16年之久,並擔任原子能委員會委員和總統助理。1961年支1966年,就任哈納卡通公司董事長。棉芬斯市亨尼曼醫學大學贈給他博士學位,因此曾引起其它導演對他產生不滿,對他有過不少惡評。
演員
雷德·斯克爾頓(Red Skelton)1913年出生於印地安那州的文森斯。他從小喪父,7歲起便在家鄉街頭唱歌維生,後跟隨雜耍劇團四齣巡迴演出。1938年進入電影界,以《郊遊艷侶》在銀幕上露面。1941年進入米高梅,先在幾部片子里飾演小角色,不久主演了喜劇片《黑夜嘯聲》。1944年以《出水芙蓉》里精彩的表演倍受好評,聲名鵲起。之後,又主演了一批歌舞片和喜劇片,至50年代中期,開始以出演電視劇為主。1997年9月因肺炎去世。其它主要影片有《大鬧地牢》、《璇宮綺夢》、《吹牛大王》、《洛水神仙》、《仙侶霓裳》、《小丑》等。
埃絲特·威廉斯(Esther Williams)1922年出生於尤他州,15歲時曾獲游泳冠軍。後加入比利·魯思的游泳舞團,1942年受聘於米高梅公司,出演了著名的哈代家庭片集之一的《鴛鴦戲水》,兩年後主演了《出水芙蓉》,成為受人喜愛的明星之一。1952年主演《百萬美元的游泳健將》,更為出色;1955年好萊塢外國電影記者協會授予她金球獎好萊塢公民獎。進入60年代後退出影壇,主要從事一些商業活動,並創辦了一個以自己名字命名的游泳場。其它主要影片有《紅袖傾城》、《水蓮公主》、《出水紅蓮》、《主神丘比特的心上人》等。
巴茲爾·拉思伯恩(Basil Rathbone)1892年出生於約翰內斯堡一個英國人家庭,成長於英國。他是銀幕上最出色的反派角色之一,並以出演大偵探福爾摩斯而聞名遐邇。1911年開始登台演戲,1921年進入電影界,在幾部無聲片里主要飾演一些浪漫角色。進入有聲片時代,他以獨特的演技塑造出許多令人信服的反派角色。40年代在《福爾摩斯歷險記》等14部影片中扮演沉著、機智的偵探福爾摩斯,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1967年7月死於心臟病。
比爾·古德溫(Bill Goodwin)1910年出生於舊金山,加州大學畢業。早期從事過電視播音和戲劇演出,40年代初期進入電影界。在影片里以扮演和善的正面配角人物居多。1958年5月因心臟病去世前還參加電視劇的演出。其它主要影片有《威克島》、《出水芙蓉》、《恐怖之屋》、《喬爾森再次歌唱》等。
輕喜劇愛情故事的歌舞片
根據澳大利亞游泳名將安妮·特凱拉曼生平故事改編而成的電影,將20世紀初流行的水上運動重現於觀眾眼前,可謂水上運動與歌舞的完美體現。這是一部浪漫的愛情片,無論是在設計、喜劇性的處理上都表現出藝術功力,尤其是結尾處"水上盛典"場面,氣勢宏大壯觀,在其它影片中是很少見到的。安妮·特凱拉曼小時因疾病而腳跛幾乎足不出戶,不能外出嬉戲,受父親鼓勵終能克服疾病,並成游泳世界冠軍。而影片的扮演者埃絲特·威廉斯也是一名不錯的游泳運動員,她在片中第一次在鹽水中表演芭蕾。她曾在1940年奧運會中取得了三項游泳項目的參賽資格,但二戰的爆發使那屆奧運會被取消。
影片拍攝於1944年,歌舞場面豪華精美,許多花樣游泳的表演都成為流傳後世的經典。花樣游泳與舞蹈的結合是本片亮點,宏大的水上舞蹈表演場景,男主角詼諧的動作,游泳池中的火光與水霧,一道水幕徐徐拉上,讓人們重新回到了那個詩意的年代。輕松的歌舞表演加上令人眼花繚亂的花樣游泳表演,場面華麗、表演精緻、音樂完美,構成一部經典的歌舞影片。氣勢磅礴的音樂響起,數十個女孩在水中翩翩起舞。突然音樂轉為柔和,人群散開,一顆新星從水中冉冉升起,身上滴滴水珠晶瑩剔透……影片妙趣橫生、令人忍俊不禁,具備各種元素:音樂、幽默、歌舞、游泳、還有美女和愛情。
④ 《珍珠港》中羅斯福的台詞
1920年8月18日,美國憲法第19號修正案正式生效,賦予了婦女選舉權,美國第一夫人的作用因此變得日益重要。隨著大眾傳媒業,尤其是電視的發展,第一夫人更是像明星一樣受人矚目。從此之後,無論是否得到人們的喜愛,第一夫人們都構成了美國政治體系和選舉機器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作為公眾人物,第一夫人們的一舉一動都引人注目。她們與普通人最大的區別也許正
如她們中的一位曾經說的那樣:在魚缸中生活4年或者8年。
的確,她們是一群具有特殊社會地位的女人,她們嫁給了美國最有權勢的男人。伴隨著權力與榮譽,她們不僅是白宮的女主人,也是萬眾矚目的政治人物;她們不僅是社會活動家也是時尚的領導者。
本文選取了從二戰前後到現在的幾位美國第一夫人進行描述,因為她們不僅有著鮮明的個性和魅力,同時,她們與自己的總統丈夫一起,經歷並書寫著美國的歷史。
埃莉諾·羅斯福對丈夫的不忠容忍了29年
埃莉諾·羅斯福———富蘭克林·羅斯福總統的妻子,是位一共當了4個「任期」的第一夫人。正是埃莉諾賦予了「第一夫人」這個詞彙真正光彩照人的含義,使得第一夫人成了美國政治體系中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此外,埃莉諾還保持了一個記錄:對丈夫的不忠容忍了29年!
埃莉諾長得並不漂亮,高高的顴骨、敦厚的鼻翼、突出的牙床加上180厘米的身高,使她在歷來以美貌著稱的美國第一夫人中顯得有些特殊。毋庸置疑,她的一部分吸引力在於她是美國前總統西奧多·羅斯福的侄女。但埃莉諾最特殊的地方是她的個性魅力,她以女性少有的獨立、冷靜、寬容、豁達的心態輔佐了政績顯耀的羅斯福總統。
幼年時的埃莉諾內向、少語、靦腆而又十分憂郁,不願與人溝通。15歲時,埃莉諾被祖母送到了位於英國倫敦附近的「阿倫斯伍德」女子高中就讀。不久後,在祖母家的一次家庭聚會上,她見到了她的未來丈夫,也是她的遠房表哥羅斯福。1905年3月17日,在叔叔西奧多·羅斯福總統的見證下,灰姑娘實現了她的夢想,嫁給了她英俊瀟灑、博學多才的王子,同時也走上了美國第32任總統夫人之路。當年,埃莉諾20歲,羅斯福23歲。
在兩人結婚13年後,埃莉諾發現了她的丈夫、當時的海軍副部長與他的女秘書露西·默瑟的曖昧關系,兩人的夫妻關系實際上就此結束了。埃莉諾提出離婚,但羅斯福不同意,因為在那時,離婚就等於「政治上的自殺」。
他們的一個兒子埃利奧特1973年披露,盡管默瑟的事沒有造成羅斯福與埃莉諾離婚,但從根本上改變了他們的夫妻關系:「他們從此再也不是丈夫和妻子之間的關系了,但達成了今後互相尊重的協議,這是一種非常親密的組合,但再也不是身體意義上的,而是精神上的了。」
打消了離婚念頭的埃莉諾選擇了隱忍退讓,直至丈夫拉著情人的手去世,埃莉諾也沒有在外人面前流露出怨言。
傑奎琳·肯尼迪光彩照人的悲情一生
傑奎琳的風格是如此鮮明、充滿智慧、富有創造性。從她入住白宮成為肯尼迪夫人,到嫁給希臘船王亞力士多德·歐納西斯,傑奎琳在每一個年代都留下了深深的印記,成為美國人眼中永遠的第一夫人。
帶著些許的哀怨神秘與古典高雅,傑奎琳出現在了美國人民面前,富裕的家庭塑造了她高貴的內涵,風姿綽約、時尚前衛的她不久便成了全美國,乃至整個西方世界婦女效仿的對象。
自從傑奎琳·肯尼迪出生的那一刻起,就註定了這個女子不平凡的一生,富裕的家庭塑造了她高貴的內涵。父親的指引,使她打少女時代起就知道如何做能夠吸引住男性,尤其是成功男性的目光。雖然童年時父母的離異使她一度自閉,被同學謔稱為「難以接近的怪人」,但是繼父帶來的巨額財產又使她比以前更加奢侈、更加叛逆。
她喜歡挑戰性的事物,因此她最愛騎馬,同時她也喜歡約會,尤其是同時與不同類型的男生約會,因為她把這看成是挑戰與鍛煉自己社交能力的一種機會。終於,她結識了整整大她12歲的肯尼迪,並成為了美國第35任總統夫人。
由於經常陪伴丈夫出席各種社交場合,風姿綽約、時尚前衛的傑奎琳不久便成了全美國,乃至整個西方世界婦女效仿的對象。
然而,鏡頭前迷人的總統夫人並不能拴住總統的心,剛剛結婚兩個月,她的總統丈夫就與女秘書有了關系,而在她懷孕時,丈夫正在一個已離異的女人身邊。丈夫所做的一切,對於一個妻子來說是多麼的殘忍,然而多年來,她經常說的一句話就是:「所有的男人在情場上都是英雄,我愛我的丈夫。」她自己心裡很清楚,她是深愛著她的丈夫的。直到1963年11月22日清早,肯尼迪在達拉斯被刺殺。沒人知道她當時的心情,就像沒有人能了解日後她會下嫁希臘船王一樣,她選擇了沉默。
1968年10月20日,傑奎琳和歐納西斯在天蠍島的一個小教堂內舉行了婚禮,那年歐納西斯68歲,而傑奎琳只有39歲。這場婚姻摧毀了傑奎琳的名譽,甚至有小道報紙尖銳地寫道:「傑奎琳嫁給了空頭支票。」
1994年5月19日,傑奎琳在自己的家中離開了人世。那一年,她64歲。
盡管傑奎琳在白宮的時光只有短短的1000餘天,但是在美國人的心中,她早已經是無可替代的白宮女主人,那個引導時尚潮流、冷靜而又有些神秘的第一夫人。
南希·里根一切為了愛
南希·里根很難和諧、靈活地應付諸種狀況,但是,她知道如何在適當的場合保持沉默,在批評與非議中,她依舊以第一夫人的儀態較為完整地站在了民眾面前。而他與里根的美滿婚姻也成為一段廣為人知的「白宮經典」。美國前總統羅納德·里根於2004年6月5日去世,最悲傷的莫過於與他相濡以沫的夫人南希。自稱「全球最佳丈夫」的美國前總統里根,確實名不虛傳,人們從他寫給南希的情書中不難體會到他對她的至情至愛。
1963年他寫給妻子的信說:「當你熟睡時,你蜷曲的拳頭就放在頦下,很多個黎明破曉的清晨,我就躺在你身邊,看你。我怕弄醒你,但又不禁輕輕地撫摸你。」
里根是惟一一位離過婚、當過演員的美國總統,而他的妻子———南希也是眾多第一夫人中最為本性的一位。她古板、保守而又十分真實。
幼年時,南希父母惡劣的婚姻關系使得南希與父親的關系逐漸疏遠,最後在她繼父的領養下,與生父脫離了父女關系,童年的遭遇使得她一直以來渴望一個和諧美滿的家。
南希的母親是一名演員。南希從小就在母親的熏陶下對藝術產生了興趣,並成為米高梅公司的一名電影演員。做演員期間,南希結識了伊里莎白·泰勒、克拉克·蓋博等許多業界的精英,但結識名人的增加並未使她的知名度有所提升。為此,南希一度非常苦惱。但自從認識了里根,她的困惑不見了,與里根的結合使她完全放棄了自幼鍾情的演藝事業。她曾經說:「自從與里根結合後,我的生命才剛剛開始。」
南希是一個很理性的女人,雖然她並不是特別聰明。因為在多數的社交場合和協助丈夫的政務處理上,她並不能和諧、靈活地應付諸種情況,以至於眾多美國民眾與新聞媒體對這位第40任美國第一夫人未表示出太多的好感。但是,南希卻知道如何在適當的場合保持沉默,雖然她極為在意公眾對她的看法。但是在批評與非議中,她依舊以「第一夫人」的儀態站在了民眾面前。
南希同樣是一個追求時尚、崇尚美感的女人。但由於個性的差異,她並未如傑奎琳一樣為美國婦女普遍接受。女人們批評她的奢華與品位,男人則不滿她「協助」總統過多參政。但南希作為第一夫人是稱職的,正是因為有了她,里根婚後52年的生活極為規律與安逸。
希拉里·柯林頓為政治而生
希拉里·柯林頓在美國一直是一個很有爭議性的人物。紐約一位政治觀察家丹·格林伯格曾評價道:「對於希拉里,人們或愛或恨,但絕沒有中間路線。」
在希拉里的狂熱追隨者眼中她是一位勇敢的妻子、一位性感的女人、一位充滿智慧的女強人。而在她的政敵眼中,希拉里則是一個虛偽狡詐、老於世故和政治伎倆的女人。但是無論是她的政敵還是狂熱追隨者都不得不折服於她的公眾影響力。而且根據種種跡象表明,她也許是最有可能成為美國第一位女總統的候選人。
希拉里·柯林頓是美國的第42任總統比爾·柯林頓的夫人。當年「萊溫斯基事件」使全世界的人們對這位飽嘗「背叛」滋味的女人充滿同情,但是,對政治滿懷激情的這位前第一夫人,在政治上的成就又不得不令人刮目相看。甚至,很多人在想,如果希拉里不是女性,那她很有可能取代柯林頓,成為美國總統。可以說,希拉里,就是為政治而生的一個人。
希拉里的父母十分注重對希拉里獨立、組織協調等方面能力的培養。15歲時,希拉里對政治產生了十分濃厚的興趣。在成為耶魯大學的高材生後,她結識了當時的同學、日後的丈夫柯林頓。由於共同的政治愛好,兩人牽手走到了一起。
柯林頓競選總統之時,希拉里憑借著敏銳的思想、高度的政治敏感為柯林頓做了大量的競選准備工作。為了配合丈夫的總統競選,希拉里接受朋友們的建議,一改往日干練女強人的形象,換上長裙,剪掉劉海,使自己看起來具有足夠的親和力。然而,這種外表上的改變並不能真正掩飾住希拉里內心那種自立、自強而具有的那種堅韌而又強勁的勢頭。
當1998年爆出的「萊溫斯基事件」使柯林頓顏面掃地、面臨彈劾的時候,希拉里果敢而又堅決地走了出來,站在了丈夫的身邊。也許他們更適合做的是「合作性的夥伴」,而不是生活中的夫妻。也正是從那以後,這位極具政治天賦與遠大理想的女性開始了她向著權力巔峰的挑戰與進攻。
勞拉·布希支持率高過丈夫
勞拉·韋爾奇·布希用耐心與真愛感化了布希這位曾流連於燈紅酒綠的花花公子;並用賢惠與溫柔使丈夫戒掉了嗜酒的惡習。勞拉不喜歡過多干預政治,更不喜歡成為大眾矚目的焦點,但是堅強自信的她卻又時刻令自己在眾人面前光芒四射。
勞拉1946年11月4日出生在得克薩斯州石油小鎮米德蘭德,那裡是布希家族的傳統「勢力范圍」。勞拉的爸爸是一個相當成功的建築商和地產商,勞拉是家裡的獨生女。
31歲那年,她經朋友介紹認識了布希。他們倆從認識到1977年結婚只花了3個月時間,當時的布希還是一個花花公子,夢想就是當個石油工人,成天就知道開著跑車,喝得天昏地暗。
究竟是什麼讓勞拉看上了當時還是花花公子的布希呢?勞拉痛快地回答說:「他的幽默感和充沛的精力。還有跟他
呆在一起時無限的快樂。我們倆的個性確實很不一樣,但我覺得我和他恰恰是屬於互補型的那一類。」
正如勞拉所說的一樣,她與布希是互補的一對,她用她的耐心與真愛感化了這位曾流連於燈紅酒綠的花花公子;她以她的賢惠與溫柔使丈夫戒掉了嗜酒的惡習。布希在接受采訪時曾說:「我要感謝我的妻子,是她讓我明白了人生的真愛,並且能夠時刻提醒我該做和不該做的事情。她使我的生命充滿意義,使我的人生變得平和。」
勞拉·布希是一位低調的女性。無論是丈夫當得克薩斯州州長時,還是在競選總統的過程中,她都不願過多地參加公眾活動,而將大部分精力投入家庭生活。結婚的時候,她曾親口對布希說,不願在公開場合代表他作政治性的發言,但是另一方面,她更是一個尊重家庭、以丈夫為中心的妻子,當布希決心競選總統時,她在背後鼎力協助,屢次亮相,憑借自己的魅力征服了許多選民,使丈夫在總統選舉中一舉獲勝。但是,在整個過程當中,勞拉不想成為全國聚焦的人物,她只知道,要當總統的是她的丈夫而不是她。(張霄羽)
回答者:cargem - 經理 四級 3-15 20:24
摘要: 美國第32任總統富蘭克林·德拉諾·羅斯福的妻子——安娜·埃莉諾·羅斯福是一位不同尋常的第一夫人,她不是以傳統的白宮女主人的形象,而是作為傑出的社會活動家、政治家、外交家和作家被載入歷史史冊的。埃莉諾·羅斯福之所以取得這么大的成就,其關鍵因素之一是她與富蘭克林·德拉諾·羅斯福的婚姻關系。
關鍵字: 安娜·埃莉諾·羅斯福,富蘭克林·德拉諾·羅斯福,婚姻
安娜·埃莉諾·羅斯福是美國第32任總統富蘭克林·德拉諾·羅斯福的妻子,她作了12年的第一夫人,創了美國歷史之最。埃莉諾·羅斯福是一位不平凡的第一夫人,她的政治和社會活動、獨立意識、公開講話及作家生涯都是其他第一夫人無法相比的(甚至在美國20世紀的婦女中都找不到與她相比的人)。在此期間,埃莉諾從本質上改變了白宮女主人的傳統形象,成為各種社會活動的積極倡導者、政治活動的熱情參與者、丈夫事業的有力支持者和政治合作夥伴,這種現象是前所未有的,並為後來的第一夫人們所效仿。埃莉諾熱愛政治,並在這一領域取得了很大的成就,而她的這一成就與她的婚姻狀況是密不可分的,本文擬從五部分來論述這一關系。自從1905年與富蘭克林結為夫妻後,埃莉諾就與政治結下了不解之緣。在富蘭克林逐漸向政治權力巔峰努力期間,她對政治也產生了興趣,並開始參與政治活動。對此,她說:「我總是從我應該做些什麼這個角度來考慮一切事情,而很少根據我的個人願望。因此,我對政治產生了興趣。妻子的義務就是要與她丈夫的興趣愛好保持一致,不管丈夫喜歡的是政治、書籍或某一種菜餚。」 [1](p.92)因此,作為一名政治家的妻子,埃莉諾全力支持丈夫的一切活動。1910年,她支持丈夫競選成功,當選為紐約州達奇斯縣的參議員,丈夫的勝利促使埃莉諾與政治的關系日益加深。通過參加更多的政治活動,埃莉諾逐漸學會了正確評價各種各樣的人和復雜的社會關系,漸漸懂得政治是如何真正起作用的。同時,這些活動豐富了埃莉諾的頭腦,使她感到了自己存在的價值,促使她更加積極地參與政治活動。1912年,埃莉諾第一次參加了民主黨全國代表大會,使她對政治有了進一步的認識。同年,富蘭克林由於幫助威爾遜競選成功而被任命為海軍助理部長,政治前途一片光明。此時,埃莉諾認為自己更應該助丈夫一臂之力,當好他政治上的助手。
一、1905年—1918年:初涉政壇時期
在表面看來,他們的婚姻是很完美的,一個主外——從事政治;一個主內——協助丈夫,夫唱婦隨,可謂珠聯璧合。盡管這樣,他們的婚姻還是出了問題。1918年,埃莉諾發現丈夫愛上了一個名叫露茜·佩吉·梅瑟的女人,當時她極為震驚,感到心灰意冷。婚姻出現危機主要由於他們的性格不同。富蘭克林自信、有魅力和社交能力;而埃莉諾則真誠、正直,講原則、講理想。這些品格當初使他們相親相愛,結合在一起,而如今,這些品格已經蛻變成他們沖突的根源。但他們都不會為對方改變自己,所以經過十幾年的共同生活之後,他們的婚姻出現了裂痕。露茜事件極大地打擊了埃莉諾做妻子的自尊心,她突然對自己的未來感到茫然,她說:「此時此刻,我的整個世界翻了個底朝天,我平生第一次真正地面對自己,面對我周圍的一切,面對我的世界。」[2](p.19)這個事件使得羅斯福夫婦的親密夫妻關系從此結束,而被政治上和事業上的合作關系所取代。對此,他們的兒子吉米·羅斯福評價道:「為了社會地位、孩子和未來,他們同意繼續他們的婚姻,但是作為事業合作夥伴,而不是丈夫和妻子。」[3](pp.11~12)他們的婚姻繼續著,但對埃莉諾來說,這是一條嶄新的路,這意味著她得到了某種解脫,再也不用一味地迎合富蘭克林的需要了,她可以將寶貴的精力投入到自己所感興趣的事業之中,而不是局限於丈夫的政治活動范圍之內。
這是埃莉諾初涉政壇的時期。在婚姻危機之前,雖然她已開始參與政治,但她從來沒有從中獲得滿足,而且那時她無法突破一個年輕妻子的傳統角色,無法擺脫習慣勢力和丈夫對她的約束。但自從發現了丈夫的婚外情後,她就可以同他建立一種新的不同於以往的夥伴關系,可以自由地追求新的成功之路。這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一個逐漸放棄過去並獲得自信的過程,一個逐漸與丈夫建立起平等的政治夥伴關系,同時擁有自己政治事業的過程。
二、1919年—1932年:奮勇登攀時期
雖然埃莉諾與富蘭克林在性格上差別很大,但他們卻是一對配合默契的政治夥伴。婚姻危機過後,他們依然在為政治事業奔波。1920年,埃莉諾參加了富蘭克林競選副總統的活動。在競選中,她在許多問題上顯示出了自己獨特的敏銳性和縝密的分析能力,她在此期間表現出來的政治才幹使輿論界和政界開始對她刮目相看。天有不測風雲,富蘭克林在1921年患上了脊髓炎,並一度陷入了絕望。對埃莉諾來說,這無疑也是一次嚴峻的考驗。她知道,惟一能讓丈夫振作起來的辦法就是讓他繼續留在政壇,因為他是決不會甘心在有生之年過默默無聞的生活的。而且她認為,政治需要的是一個人的頭腦、智慧、口才、應變之術、治國之道,身體則在其次。由於丈夫的疾病,埃莉諾的生活發生了明顯的變化,在某種程度上,她與他的關系更密切了,先是作為他的護理人,後來又作為他政治上的代言人,代替他到各地參加各種會議和活動。作為民主黨的一員,埃莉諾參加了民主黨州委員會婦女部的工作,於1922年春天發表了她的第一個政治性演講。1924年,埃莉諾作為民主黨婦女部的負責人參加了艾爾弗雷德·史密斯競選紐約州州長的活動。她在競選中表現出來的組織和管理才能給職業政治家們留下了極為深刻的印象,以至於史密斯想藉助她的力量為1928年總統競選助選。這一系列活動的結果,使埃莉諾在丈夫接受民主黨紐約州州長提名時,比她丈夫在民主黨內更有影響力。對這一段經歷,埃莉諾後來回憶說:「我丈夫的疾病迫使我最終要自力更生,這個病使我對於他的、我的和孩子們的生活態度發生了變化。」 [4](p.108)埃莉諾把1921年到1922年間的那個冬季描繪為對她生命的最嚴重的考驗,她經受住了考驗,並逐漸成為政壇上的一顆新星。
1928年,富蘭克林在埃莉諾的幫助下當選為紐約州州長。從富蘭克林癱瘓到當選為紐約州州長的7年裡,埃莉諾的政治貢獻和出色的組織才能使她成了紐約有重大影響力的政治家之一,她的務實精神在民主黨內及婦女政治組織中引起了人們的注意。《紐約時報》對她的影響大肆宣揚,稱她是「具有政治頭腦和號召力的女人」[5](p.557)。作為州長夫人,一方面,埃莉諾擁有自己的事業;另一方面,她在政治上支持和幫助丈夫。在富蘭克林任紐約州州長的四年中,埃莉諾和富蘭克林學會了在政治上互相幫助,而接近於一種兩個政治家間的專業合作。
1930年,埃莉諾在記者面前公開評論了自己的婚姻,她認為一個妻子要起三種主要作用,即伴侶、母親和管家人,其中第一種作用最為重要。她說:「今天,我們知道,一切都取決於妻子與丈夫之間的私人伴侶關系是否融洽。」[1](p.142)她強調相互尊敬是一樁美滿婚姻的基本要素,同時一個婦女應該發展她自己的興趣愛好。根據這一點,自露茜事件之後,埃莉諾與富蘭克林之間的政治夥伴關系已成為美國人印象最深的事件之一。到1932年時,埃莉諾已經在她與丈夫的關系方面經歷了好幾場危機,每一場危機都威脅到她的尊嚴,但她經受住了這些考驗,變得更加堅強、更加自信,促使她在政治上取得更大的成功。
這是埃莉諾奮勇登攀的時期。由於富蘭克林的婚外情,埃莉諾與他的關系一度緊張。但1921年富蘭克林的疾病卻拉近了兩人的距離。為了保住丈夫的政治生命,埃莉諾開始公開參加各種政治活動,成了他政治上的代言人。這一系列活動使埃莉諾的政治才能得到了充分的發揮,並得到了政界人士的一致承認和贊賞。在為共同事業進行的奮斗中,他們的夫妻間關系變得日益融洽和諧起來。在四年的州長夫人生涯中,埃莉諾成為富蘭克林的「耳目」,向他匯報各地的情況,提出解決問題的辦法,這使埃莉諾在政治上日漸成熟起來,為她12年的第一夫人生涯做了充分的准備。
三、1933年—1945年:人生巔峰時期
1932年,富蘭克林·羅斯福當選為美國第32任總統,埃莉諾由此成為美國第一夫人。總統夫人的權利給她展示了一個新的更為廣闊的用武之地,她要利用第一夫人的特殊地位從事她所信奉的事業,迎接時代的挑戰。她說:「人們感到在毫無目的地前進,我們都置身於洪流之中,誰也不知道將在何處上岸。在我看來,重要的是我們對於可能發生的事情所持的態度。我們必須以樂觀的精神心甘情願地承擔和大家分擔可能出現的不測,勇敢地去迎接未來。」 [1](p.156)1933年—1945年是美國生死存亡的關鍵時期,埃莉諾順應時代的要求,一改傳統第一夫人的形象,積極地參與各種政治和社會活動,代替總統履行了許多重要的政治職能,在戰勝經濟危機和德國法西斯的戰爭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我們可以把埃莉諾這個時期的政治活動分兩個階段,即「新政」時期(1933—1941年)和美國參加二戰時期(1941—1945年)。
(一)「新政」時期。1929年—1933年的經濟大危機使美國經濟嚴重衰退,失業人數劇增,社會動盪不安。為了克服危機,富蘭克林上任伊始就宣布實行「新政」。埃莉諾也在尋找自己的工作方式和目標,希望作為第一夫人為美國人民戰勝危機貢獻力量。從州長官邸搬進白宮,埃莉諾逐漸表現出更多的獨立性。她說:「在結婚初期,我的生活模式大部分是我婆婆的模式。後來是由孩子們和富蘭克林製成的模式。當最後一個孩子進入寄宿學校以後,我開始想做一些我想做的事,用我自己的思想和能力去實現我的目標。」 [6](p.261)她的目標是什麼?首要的目標當然是支持丈夫當好總統。此外,她也有個人的側重面,即婦女平等權利、黑人民權、青年問題,在這些方面她走在丈夫的前面,也走在全國的前面。
埃莉諾是她那個時代美國婦女的象徵。作為第一夫人,她一直在為美國婦女獲得平等的權利而奮斗。在成為第一夫人的第二天,她就先於丈夫召開了自己的記者招待會,而且只允許女記者參加。由此,她也成了第一個利用媒體的總統夫人。埃莉諾要通過這種方式向她那個時代的美國證明,婦女不僅僅只關心家庭問題,她們對一切問題都有自己的觀點。在「新政」期間,對於許多社會問題的解決,如青年人失業問題、幫助千百萬貧困家庭、緩和種族矛盾等,她的意見和提供的信息都起了重大的作用。在這期間,埃莉諾和富蘭克林的政治夥伴關系不斷加強,他們討論共同關心的政治問題,探討國家局勢,交換對於立法和行政問題的意見,談論政治和道德價值等,這既是他們共同的事業,同時也成了他們夫妻恩愛的源泉。由於埃莉諾出外旅行比丈夫方便,因此她經常代替他出行,向他提供有關世界各地情況的私人報告。埃莉諾僅在1933年就外出旅行4萬英里,第二年是6.8萬公里,人們稱她是「飛行的第一夫人」[4](p.113)。埃莉諾為30年代的「新政」做出了重要貢獻,如果說富蘭克林是「新政」的「頭腦」的話,那麼埃莉諾則是「新政」的「心臟」,他們相互補充、相輔相成。對此,邁拉·G·古廷寫道:「埃莉諾·羅斯福對總統決策的影響比她前面的任何一位第一夫人都要大。她屬於她丈夫的政府,並經常作為他的良心在發揮作用,特別是涉及『新政』的時候。」[4](p.118)
到1940年時,埃莉諾已當了八年的第一夫人。在這八年中,她每天早上從6點鍾起床一直工作到深夜,為社會事業盡職盡責地操勞,成為丈夫最重要的助手和合作夥伴。她知道她的工作受到了成千上萬人的尊重,而最關鍵的是受到了富蘭克林的尊重。
在1940年的總統競選中,埃莉諾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深地捲入政治中。由於國際局勢的影響,富蘭克林史無前例地參加了第三屆總統競選。迫於當時的國際形勢,富蘭克林很容易獲得了提名,但是許多代表反對他挑選的競選夥伴亨利·華萊士。由於種種原因,富蘭克林未能親自去會場向代表們做說服工作,埃莉諾就被請去代表他講話,總統候選人的妻子在全國代表大會上發表講話這在歷史上還是第一次。埃莉諾督促代表們將所有的個人利益融化於國家利益之中,她在會上說:「你們不能把這次提名看做平常時期的平常提名。今天,美國人民必須意識到我們正在面臨著一個極其嚴峻的局勢。」[7](p.8)「未來的四年對總統來說將是困難的,因此他需要一個他所信賴的,能協助他工作的人。這個人就是華萊士。」 [2](p.190)她的講話扭轉了大會的局勢,最後華萊士獲得了提名。埃莉諾在富蘭克林的第三次競選中發揮了關鍵性的作用,甚至有人認為,如果沒有埃莉諾的幫助,富蘭克林能否打破美國175年的歷史傳統還得另當別論。
(二)二戰時期。在二戰期間,作為一個母親和第一夫人,埃莉諾一方面把四個兒子全部送到海外作戰,另一方面鼎立協助總統,帶領全國各階層人民投入反法西斯戰爭。在戰爭期間,埃莉諾繼續堅持「新政」,認為美國不能因為戰爭而放棄「新政」,因為「新政」也是一場戰爭,一場針對經濟蕭條的戰爭。她依舊在為婦女的利益四處奔波,提倡婦女走出家門,走進工廠,支援戰爭,號召婦女參政,提高婦女的社會地位。為此,埃莉諾督促建立特別的社會服務機構,來減輕在職母親們的負擔,同時,要求公司堅決執行戰爭勞工委員會及「同工同酬」的新政策。在捍衛並支持婦女進入工廠勞動的運動中埃莉諾遠遠地走在時代的前面。
在戰爭期間,埃莉諾擔任了公民權益保護辦公室副主任這一官方職務,這是有史以來美國第一夫人第一次擔任官方職務。埃莉諾認為公民權益保護不僅意味著要管理防護掩體和醫院,還要照料私人房屋、幼兒園和休假設施以及強化社會道德。但她的這種觀點遭到保守人士的批評,迫於各方的壓力她提出了辭職。對此,她說:「我認識到,像我這樣的人在政府中工作是很不明智的。」 [7](p.124)在這之後,埃莉諾參加了推動美國向歐洲難民兒童開放門戶的運動,同時又致力於接收逃往美國的難民,尤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