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二戰電影 > 經典二戰反猶電影

經典二戰反猶電影

發布時間:2023-08-06 09:09:57

㈠ 二戰時拍攝泰坦尼克號的原因

《泰坦尼克號》(德語:Titanic)是德國納粹黨宣傳機構(UFA)在1943年公開放映的第二次世界大戰宣傳電影。它含有傳統描寫沉船的電影元素,但特別強調批判資本主義和英國人,而且沒有描述在泰坦尼克號沉沒時身亡的猶太頭等艙夫婦。此外,該片將身為德國人的三等艙乘客於沉船時的英勇和仁慈的表現描寫的淋漓盡致。

納粹拍攝泰坦尼克號的主要原因是為了展示英國上層生活的丑惡和資本主義的弊端,從而達到在思想上打敗英國的目的。它也是德國宣傳戰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不過後來的發展證明的納粹拍攝這部電影完全是得不償失。英國沒有屈服,而德國原本用於製造武器的錢卻耗在了上面。

(德國大副臨危不懼,隻身去救一個小女孩)

總的來說,這部電影是山寨加胡編,虛假的令人發指。這部電影的更多信息在這個網址bbs.tiexue.net/post_5791187_1.html (不敢發鏈接,要被度娘吞)

希望對你有幫助。

‍‍

㈡ 看了電影《鋼琴師》,有一個很大很大的疑問~~

希特勒是個極端的種族主義者和反猶主義者。他在《我的奮斗》中寫道:「雅利安人的最大對立面就是猶太人。」他把猶太人看作是世界的敵人,一切邪惡事物的根源,一切災禍的根子,人類生活秩序的破壞者。這些觀點成了希特勒後來屠殺數百萬猶太人,企圖滅絕猶太人的理論依據。究其原因大致可以從以下四個方面加以透視:

1、歷史的原由。在歷史上,歐洲人對猶太人持有成見。為了闡明問題,有必要對猶太民族的歷史作一個簡單的機關的回顧。猶太人的遠祖是古代閃族的支脈希伯萊人,公元前,他們的祖先曾聚居生活在阿拉伯馬勒斯坦土地上。公元1世紀,羅馬帝國攻佔巴基斯坦後,猶太人舉行過多次大規模反抗羅馬佔領者的起義,但都遭到了羅馬統治者的血腥鎮壓。到公元135年的猶太人起義再義慘遭失敗為止,在這1個多世紀的時間里,羅馬統治者屠殺了百萬猶太人,最後把還把余者全部趕出馬勒斯坦土地,使他們流散到西歐完全處於落後的小生產的農牧社會,土地被人們視為最珍貴的財富,商業則是人們鄙視的行業。猶太人逃往西歐後,當地的封建主們非常歧視他們,不許他們佔有土地,只許他們經營商業。不知是歷史過錯教育了他們,還是生死磨難砥礪了他們,或者說這本來就是歷史賦予的機遇,總之,由這一切所構成的歷史集合體,鑄就了猶太人的特質,使得他們聰明起來,堅強起來。他們不僅在困境中頑強地繁衍生息,而且逐漸地富有了。

公元13至15世紀,歐洲開始進入資本主義社會,當地新興資產階級同那些經商致富的新興的猶太人資本家們,產生了利益沖突,噩運再次降臨到猶太人的頭上。現實利益的沖突加上宗教信仰的差異,大批猶太人被迫流往東歐及美洲各國,開始了歷史上的猶太人第二次逃亡。不幸的是,這種反對猶太人的意識,居然演變成了一種文化沉澱,在某些國家和地區一直「遺傳」到現代。尤其是進入本世紀後的德及奧民族,反猶情緒與日俱增,希特勒及其追隨者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2、宗教的情結。基督教是世界上流傳最廣、信教人數最多的宗教。在歐洲,特別是西歐,人們普遍信仰基督耶穌。雖說基督教的經典《聖經》之一的《舊約全書》,原是猶太教的經典,兩教之間有著密切的歷史淵源,但基督教教義認為,是耶穌的12門徒之一的猶大為了30塊銀幣而出賣了上帝之子,是猶太人將耶穌釘死在十字架上,這就造成了基督徒們在情感上對猶太人的仇視。所以說信奉基督教的歐洲人在宗教感情上是很難接納猶太人。這種宗教感情的社會化,又逐漸衍化成一種大眾化的厭惡猶太人的社會心態。同樣,這種社會心態也作為一種文化沉澱。世代「遺傳」,並隨著歲月的推移,逐漸與社會經濟政治相結合,使之成為一種隨時可以被利用的社會政治的潛在力量。當這種潛在的東西某個(些)政治野心家利用時,就會像火山一樣噴發,成為一種瘋狂的社會驅動力。

應該看到,當時的德及奧民族的內部,民族主義思潮盛行,原有的宗教情緒在現實利益沖突的激化下,使人們本來已有的反猶情緒更加激烈,從而加劇了對猶太人的仇視。在這種社會氛圍的熏陶下,希特勒的「仇猶反猶」觀點逐步形成,並迅速成為了這股社會情緒的主導,一方面,當時德及奧民族仇猶反猶的社會情緒極大地刺激著他的政治野心,使其民族主義思想惡性膨脹,為其日後仇猶反猶滅猶政策和措施製造社會價值取向,培植政治力量。

3、現實的需要。本世紀20年代末30年代初,爆發了世界性經濟危機,嚴重打擊了德國,使其工業生產倒退到了上世紀末的水平,國力漸衰。深刻的經濟危機不僅激化了國內的階級矛盾,而且刺激了壟斷資產階級對外擴張的野心。「德意志民族必須從掠奪的土地和生產空間中尋找出路」,希特勒的這一爭霸世界的主張,得到了德國壟斷資產階級的擁護和支持。然而,實施建立一個德意志民族的日耳曼帝國的罪惡計劃需要巨額資金提供財力保證。在國力衰落的情況下,把手伸向富有的猶太人成為了他們的理所當然。

另外,居住在歐洲各地的猶太人,較之於其他民族而言,不僅富有,而且素質也要高些。面對這樣一個民族,希特勒及其黨徒們,既感到仇恨,又覺得膽怯。在他們的心中,猶太人這個特殊的社會群體,是他們實現「第三帝國」美夢的嚴重威脅。這些,無疑加劇了希特勒對猶太人的仇恨和政治嫉恨。加上當時德國社會政治生活完全處在一種極端瘋狂的症狀之中,使希特勒的仇猶反猶觀點不僅有了適當的社會環境,且得以迅速瘋狂起來。

4、狂暴的病態心理。希特勒是奧地利海關一個小官吏的私生子,從小缺少良好的教育,青少年時代整天流浪於維也納和慕尼黑街頭,鑄就了他既自私又狂妄的性格。正如他小時的一位班主任老師後來回憶所說的那樣:「希特勒缺乏自製力,至少被大家認為性格執拗,剛愎自用,自以為是和脾氣暴躁。」加上他患有痙攣性的神經質,發起癲狂來甚至會趴在地上啃地毯邊。從有關史料上可以看出,狂暴是希特勒性格的典型特徵。例如,1942年的一天,納粹德國武裝部隊外科醫師扎爾·伯羅赫奉命去晉見希特勒,希特勒的愛犬就猛撲這位醫師,嚇得他魂不附體,醫師被迫與它細聲細語地說話,很快它就平靜地趴在醫師身邊,把前肢擱在醫師膝蓋上,兩眼溫順地看著他,並與他逗笑。希特勒見此情景暴跳如雷:「它是完全忠於我的惟一生物,可你把它騙去了,我要殺死它。」聲音越來越高,簡直到了嘶叫的地步,恕吼著威脅要監禁醫生,類似這樣的事,時有發生,狂暴如嫉恨,又造就了他的狠毒和殘忍,希特勒是一個有嚴重病態心理的政治狂人。

上述四大原因,如果孤立地看其中任何一個原因,都很難構成對猶太人的滅絕性仇殺。只有把這四大原因融合為一體時,才能產生確定性的使猶太民族在劫難逃的社會效應,而希特勒則是把這四大原因巧妙地結合在一起的魁首。

首先,納粹黨打著當時在德國流行的民族主義和社會主義兩塊招牌,宣揚德意志民族是優秀民族,把猶太民族視為劣等民族。為了蠱惑人心,欺騙德國廣大民眾,希特勒對這種種族歧視理論從兩個方面進行了周密的包裝。一是按照他自己的社會邏輯,怕斷章取義地摘取前人論述人口問題中的某些詞句,拼湊成一個種族優劣的理論,為把猶太人打入劣等人種製造理論依據。二是利用早就深植於德及奧人心中的反猶意識和宗教情結,大肆鼓吹「猶太瘟疫」的謬論。經過希特勒的蓄意「嫁接」,使得這個理論再也不是一般意義上的種族歧視了。他利用歷史的宗教的因素,為其滅絕猶太人而創設了廣泛的社會基礎,使得這一理論更加具有普遍的煽動性。希特勒一上台,之所以能夠順利推行一整套瘋狂迫害猶太人的反猶滅猶政策,無疑得益於他這個荒謬絕倫的理論。其次,納粹黨還利用當時德國國內廣大群眾痛恨凡爾賽和約的心理,煽動復仇主義情緒,並把這種情緒轉移到猶太人身上。

在這四大原因中,現實的需要是最直接的要素,其它兩方面的原因也是非常重要的因素,如果沒有歷史的原因和宗教的情結作為先導性條件,那麼,即使現實再需要,也很難想像會達到如此瘋狂和殘忍的程度。只有當這四方面的原因聚合為一體時,才產生了那可怕可憎的充滿血腥的驅動力。

任何歷史事件都是社會各種相關因素合力作用的產物,或者說是時事造就的。二戰期間,600萬猶太人慘遭殺害,希特勒當屬罪魁。希特勒對猶太人特有的種族仇恨和政治嫉恨,是政治狂人病態心理的一種特殊反映。導致希特勒嚴重病態心理的「菌種」就是來自歷史成見和宗教情結,恰好又得到了當時德國社會環境的孕育。確切地說,希特勒的嚴重病態心理與當時德國社會政治生活的瘋狂病態是相輔相成的。一方面,瘋狂的病態心理正是歷史成見、宗教情結和現實需要三大原因的粘合劑;另一方面,這三大原因的聚合又把希特勒瘋狂病態的心理推向了極端,從而引發了那場人類歷史的大悲劇。

㈢ 《鋼琴家》電影賞析

導演:羅曼·波蘭斯基

75屆奧斯卡最佳導演獎

60屆美國金球獎

55屆戛納電影節金棕櫚獎

課程主題:

價值理念:生命、愛、尊嚴

審美發展:藝術、歷史

教學手段:

影片分析——思考討論

課程目標:

1,通過影片了解《鋼琴家》的歷史背景,讓孩子對「生命」、「尊嚴」有深入的理解與熱愛;

2,探究影片的相關主題,提高對電影藝術的理解和鑒賞能力。

影片介紹:

影片根據波蘭鋼琴家瓦拉迪斯羅•斯皮曼(Wladyslaw Szpilman)的自傳體小說《死亡城市》改編。施皮爾曼是波蘭一家電台的鋼琴師。二戰即將爆發之時,他們全家被迫被趕進華沙的猶太區。在戰爭的顛沛流離中,家人和親戚最終被納粹殺害,而他本人也受盡種種羞辱和折磨,他僥幸得到一位朋友的幫助,暫時有了藏身之處。戰爭愈加猛烈,朋友不得不拋下他回老家尋得安全的住所養育兒女。此時史標曼惡病纏身,卻還要在搜捕中逃亡。在廢墟的閣樓上他遇見了一名德國軍官,在軍官的要求下他彈奏了鋼琴曲。美妙的琴聲令德國軍官萌發了惻隱之心,暗中幫助鋼琴家直到蘇軍對波蘭的解放到來。

導演背景:

波蘭斯基出生在巴黎的猶太人家庭里,當時正值二戰爆發前夕,反猶狂潮盛行。波蘭斯基在早年間跟隨著父母舉家遷回波蘭,隨著二戰的爆發,納粹將猶太人趕進集中營。在波蘭猶旁判太區遭到大清洗的時候,波蘭斯基的父親在天亮前將他叫醒。當時的他只有十歲,父親僥幸撿回了一條命,母親卻沒有能倖免於難,死於奧斯維辛集中營睜答。 他把所有的真實遭遇都寫進了《鋼琴家》這部電影中。

教學重點:

分別從悉啟慧電影主題、故事結構、電影音樂等方面入手,學習解讀分析影片。

思考題:

亞歷山大·阿斯特呂克在《攝影機——自來水筆:新先鋒派的誕生》中寫道:「場面調度不再是展示或表現一場戲的手段,而是一種真正的寫作。電影作者用他的攝影機寫作,猶如文學家用他的筆寫作。」 你在影片中的那個片段,看到了導演用攝影機這只「筆」的寫作方式?如果是你,會怎麼「寫」這一段?

時間:2022年1月16日(周日)8:30--11:00

地點:待定

要求:20家成團

㈣ 求一部二戰電影的名字 德軍軍官在戰爭結束前為逃避懲罰而整容

943年,住在柏林的猶太人經歷著大屠殺,一批批的猶太人被強行帶往奧斯威辛集中營。全德國只剩下了688個猶太人,也是最後一批被強制押走的猶太人。他們在半夜被拖出來,被槍威脅著上了火車,在狹小骯臟的房間里只有一桶水,沒有食物。他們中不斷有人被槍射倒或是餓死。老人、婦女、兒童都受到了非人的待遇。一名拳擊手與他美麗的妻子埃麗卡,小女兒尼娜和他12個月的兒子也在其中。神經脆弱的埃麗卡受不了火車上巨大的恐懼與折磨而失去理智,親手悶死了襁褓中的孩子。天生樂觀的喜劇家和他會彈琴的妻子是對相親相愛的老夫婦,老婦人缺水過度,喜劇家慘死槍下;珠寶修理員阿伯特與珠寶店老闆的美麗女兒相愛很久,他們計劃一下火車就結婚。車上的一部分人開始計劃逃脫,可一些人仍然抱著僥幸心理不願冒險,他們有人在激烈地爭執、互相埋怨,而火車正在快速地駛向死亡終點站……

死亡終點站 Der letzte Zug (2006)

Search it !
導演: 達娜·瓦羅娃 / 約瑟夫·維爾斯麥爾
編劇: 艾特·布奧尼 / Stephen Glantz
主演: 哥德昂·布克哈德 / Lale Yavas / 莉娜·比葉琳 / 西貝爾·凱基莉
類型: 劇情 / 戰爭
製片國家/地區: 德國 / 捷克
語言: 德語 / 希伯來語 / 波蘭語 / 法語 / Ukrainian
上映日期: 2007-02-10
片長: Germany: 123 分鍾
又名: The Last Train / 最後的火車
IMDb鏈接: tt0460492

是不是這部?

㈤ 電影《辛德勒的名單》欣賞

當我看到這個電影的時候,這個電影帶給我的第一印象就是無盡的黑白,影片從開頭和故事的背景就預示著講述的這個故事將是悲壯的,而看完本片在腦海里只出現了這幾個詞,殺戮、生存、人性,最後回歸到一個詞,救贖。

在我們歡聲笑語的現在,已經早早遠離了戰爭的喧囂和恐慌,或許我們這一輩子都不可能去身在那樣一個慘絕人寰的戰爭年代。即使沒有了那種生活,我們也不可能忘記了那段黑暗的歷史。比如二戰時期中國的南京大屠殺,比如二戰時期德國的對猶太人的大屠殺。整個影片我看下來沒有哭過一次,但是我卻是濕著眼眶看下來的,並不是因為感人,而是感到了憤怒,看到了電影里的猶太人,我總能不自然的想起來中國的南京大屠殺,但是又開心於猶太人的幸福,戰爭真會讓人露出最猙獰的面孔,也會激發出人內心最深處的善良,開心於他們所幸還有奧斯卡辛德勒。

生命的顏色:黑與白之間的那一抹紅色

影片的開頭便是一個微弱的燭光,那紅色的燭光在黑與白之間的背景燃燒著,伴隨著猶太人低聲吟唱著的聖詠曲,燭光漸漸熄滅,一絲白煙緩緩升入空中,拉開故事的帷幕。這並不是除了結尾電影中出現的唯一的顏色,在山頭上與情人騎馬駐足的辛德勒的腳下,在猶太人「自由區」中,在黑白世界裡,有一名穿紅色裙子的小女孩在其中漫無目的的穿梭在街區中。鏡頭跟隨著小女孩的腳步穿越過一個個街區,在這充滿哀嚎的地獄里,小女孩像是一個旁觀者,又像是一個訴說者,天地之間唯有她才是這場屠宰場的主角。¹她是一個穿鮮紅色衣服的小女孩,她的出現絕對有她的意義,或者說,是一種符號。紅色,鮮血的顏色(在這里當然不是性慾),但又代表著生命與希望。辛德勒的眼神在隨著小女孩移動的同時,內心的某種東西似乎也在悄悄的變化著,辛德勒的內心同樣燃起了救贖的火焰。此時電影響起低沉的童聲合唱,伴隨著小女孩被納粹黨無情的殺害一同消失了,消失的那條生命,僅僅是那樣的脆弱,僅僅是那樣的微不足道。

完美的和弦:法西斯的死亡催眠曲

影片最大的看點之一就是其音樂的運用,電影自開頭就加入了猶太人祝福禱告的音樂,這首樂曲預示著電影的悲慘,也不乏帶有生命的希望。²影片中最為動聽的無疑是主題曲main theme了,這首曲雖然不長,但卻有著電影配樂的完整結構,長笛的簡潔序曲之後,帕爾曼的小提琴演奏出了主旋律,那琴聲如怨如慕,如泣如訴,憂傷的旋律仿似傾訴猶太人的悲慘命運,但細聽之後,流暢的旋律中又有一些亮色和希望,並非是完全的悲傷,正如片頭中黑暗的一點燭光,這是善良如辛德勒之人給予這些曾經災難深重的人們,在這里,帕爾曼的琴聲並非是一成不變的,時而明亮;時而低回,但都充滿激情,讓人感動不已,這當然是和帕爾曼身為猶太人,對這段歷史感同身受的緣故。

在電影的中期,納粹軍官焚燒猶太人屍骨的那個場景,在黑白的電影里卻拍出了別樣的畫面:被焚燒的屍骨灰塵飛揚好似寒冬臘月時空中飄著的鵝毛大雪,如若不是故事接下來的發展,或許就真的當做了影片中的季節已經進入了冬天,納粹軍官命令那些活著的猶太人去焚燒、掩埋自己的族人,一個個屍骨在地上被隨意拋棄。電影雖是黑白色,但是一堆堆被死人堆成的小山、半掩埋的人頭骨在影片當中卻是如此的乍眼。而此時片中所配的音樂是一首合唱曲,前半段是弦樂為主的鋪陳,其後則是氣勢非凡的一段合唱,歌聲此時卻顯得有些超然,像是在做彌撒,願逝者安息。

接著的故事發展,則是我最震驚的場面。納粹軍在居民區里搜查僥幸活下來的猶太人,他們用聽診器來著這些無辜的人們,聽診器是醫生專用,原本是世界上最神聖的用來救死扶傷的器具,而在這里卻是用來傳達滅絕猶太人生的希望的信息。聰明的猶太人鑽到了鋼琴里想要得此生存,殘酷的納粹軍沖著鋼琴就是一陣掃射,⁴此時在一個房間里居然想起了巴赫的《平均律賦格曲7號》,這是一個德軍軍官在演奏,技法很嫻熟,旋律在流淌,而另兩個士兵則在爭論這是巴赫還是莫扎特,此時漆黑的城市到處都是火光和槍聲,這場戲是那麼的荒謬,又如此的真實,納粹對巴赫、貝多芬,莫扎特們的喜好是確定無疑的,令我震驚的則是他們在作惡的同時,還有閑情逸致演奏和欣賞美妙的古典音樂,這是怎樣的一種性情?後來我看了《發條橙》、《現代啟示錄》才明白,其實音樂並不是 「好人」的專利,所謂音樂可以陶冶情操之類的說法根本就是扯淡。

在電影下期的時候,在奧斯維辛集中營,女人和孩子們不知道自己還有沒有未來。⁵Auschwitz-Birkenau(奧斯維辛集中營)是影片中最為陰郁的樂曲,出現在奧斯維辛猶太女人洗澡的那場戲,小提琴在中低音區反復遊走,營造出一種極其不安和恐慌的氣氛,配合畫面上女人的尖叫和驚恐的表情,產生極其沉重的效果。

⁶Making The List出現在辛德勒和他的秘書策劃挽救猶太人的「辛德勒的名單」場面,此段音樂是比較典型的好萊塢式交響配樂,起伏很大,具有極其強烈的戲劇感。曲中反復出現了主題的變奏,歌頌這人性最為光輝的時候。這也是約翰·威廉姆斯專門為影片作了一首曲子,我能夠想像出演奏者演奏這首曲子時的神態表情——一個守望者站在被戰火、哭泣、死亡包圍的黑色的天空下無語哽咽。

辛德勒的名單:凡救一個人,便是救了全世界

這里才講到了辛德勒,他是故事中的主角,是一個納粹黨員,是一個聰明絕頂的商人,是一個愛好美色的人,同樣,也是一個救了一千多條生命的人。

他的開場華麗但是並不光芒四射,他風度翩翩,善於交際,與納粹上層人士保持著良好的關系他看重的更多的是個人奮斗下來的商業利益,這讓他做起因為戰爭而獲取利益的事情來毫無愧疚,但是同時也讓他對納粹的反猶價值觀不以為然。⁷斯皮爾伯格並沒有因為辛德勒此後的偉大舉動,而刻意掩飾他的道德缺陷,在猶太人被驅逐的時候,此時的他並沒有幫助他們什麼,倒是更樂於趁機榨取些商業價值。他讓猶太人進入他的工廠也更多看中的是其低廉的成本,甚至只要他願意可以任意處置的權力,這是一樁多麼完美的買賣,一場多麼殘酷的「圈地運動」,奪去猶太人的一切財產,在此基礎上建立工廠,再讓這些一無所有的猶太人進入工廠工作,辛德勒顯然也很享受自己超越父親的業績。 然而依扎克史登既是影片中或缺不少的角色,也是辛德勒生命中最重要的人物。辛德勒內心改變的過程離不開史登,史登努力在德國人和猶太人之間周旋,給了辛德勒一個發財的機會,無意間同時也讓辛德勒開啟了一道挽救猶太人生命之門。辛德勒是自私的,最起初的他只想著自己謀利,但是史登的一次次的請求、納粹黨軍人一次次慘絕人寰的舉動漸漸影響著本欲置身事外的辛德勒。人的舉動源自於一種習慣,辛德勒這個習慣來源於因為一塊手錶而讓一對老夫妻遠離了死亡的喧囂,他或許是嘗到了拯救的滿足,但是我覺得他得到了本身的釋然。辛德勒漸漸地讓拯救猶太人變成了自己的一種習慣,以至於到影片的末尾處,辛德勒還在懊悔沒有因為一輛車、一個領針去換取十多個人的生命,他大聲痛哭著,像個孩子一樣,工人們抱住了他,緊緊的抱住了他。

很多時候。人類善和惡的一面都會潛伏在內心裡,影片中不僅僅在辛德勒身上體現,同樣有這種善良的還有阿蒙·葛斯。辛德勒交給了他救贖,同樣也窺視到了阿蒙心裡的那一點點沒有泯滅的人性,但是這一點點沒有泯滅的人性很快的就隨著阿蒙給的里謝克那一槍結束了。他對猶太女子海倫的愛無可奈何,當他見了海倫第一面的時候,他因為感冒並不想傳染給海倫讓我看到了他內心其實也存有憐愛,他在酒窖里對海倫施暴,吶喊的表白,在我的眼中當時他只是一個普通的、憤怒的、墜入愛河的一個年輕人,當黎明再次升起的時候他便又變回了那個冷酷無情以射殺猶太人為樂的阿蒙了。

辛德勒被猶太人尊為"義人,""辛德勒的名單"上在冊的猶太人亦把自己稱為"辛德勒的猶太人"。名單,在辛德勒的墓碑上成為不被遺忘的記憶。猶太人至今每年仍以誦讀名單的方式悼念在二戰中死難的同胞,在特定的場合許多人輪流誦讀一讀就是好幾天。名單,在他們的記憶中成為不被遺忘的墓碑。出身為猶太人的史蒂芬·斯皮爾伯格將他族的故事以電影的方式講述給我們,不僅僅讓我們記住了這歷史性的一段黑暗,同時也讓我們知道,只要我們還活著,我們就有好多「更應該」!我們就應該不只著眼於眼前的富貴與貧困、成功與失敗、悲傷與喜悅……我們就該鼓起我們的勇氣,給自己信心去面對我們現在或以後要面對的困境與挫折!

生命不以緬懷得到升華,卻以一個人名而得以提升價值所在。辛德勒先生,我也願在你的墓碑上放上一塊石頭。

㈥ 電影《美麗人生》,沒有人的人生是完美的,為何會這么說

義大利電影《美麗人生》豆瓣評分高達9.5分,這部電影表達了一個父親對兒子深沉的愛。小編一直以為這是一部二戰時期的浪漫家庭喜劇,但真正去看了且不止看了一遍之後,真的感覺自己錯的好離譜,它是一部充滿著溫情的悲劇。導演通過演員誇張的動作,色彩的對比,景別的使用,為一個孩子在殘酷的現實里構築了一個充滿陽光,溫暖與感動的世界。

結語

影片在父子即將獲得自由的時候,吉多被處決而結束,通過天真無邪的喬舒亞認為贏得了一輛坦克對比,讓人更加感到父親的偉大和孩子的天真爛漫。這部電影在愛情和親情的描述上都是很有深度的,雖然結局有些令人遺憾,但吉多總算還是成功地保護了兒子喬舒亞。作為這樣一部感人至深的影片,真的會為我們帶來更多對親情和人生的思考。

㈦ 找一部關於二戰期間一個法國人保護猶太人的電影

再見童年 Au revoir, les enfants

編劇: 路易斯 馬爾 (Louis Malle)
導演: 路易.馬勒 (Louis Malle)
主演: Gaspard Manesse / Raphael Fejtö / Francine Racette / Irène Jacob

製片國家/地區: 法國 / 原西德 / 原西德
上映日期: 2004-12-28 >更多
又名: 童年再見 / 孩子們,再見 / Goodbye, Children

劇情簡介 · · · · · ·
二戰末期,德國的反猶政策還在堅定不移地推行著。來自馬賽的猶太孩子波奈特(拉法艾麗·弗托Raphael Fejtö 飾)因此家破人亡,被送到法國的學校念書。在這里,他一直小心翼翼的保守著他的秘密,但還是因為新生的關系常常遭到同學戲弄。其中就有法國有錢家庭出身的朱利安(加斯帕爾·馬奈斯Gaspard Manesse 飾)。
朱利安和波奈特成為了室友,在共同相處的日子裡,朱利安發現,這個經常被欺負的男孩有著跟自己志趣相投的一面。兩人的關系漸漸融洽,成了童年要好的夥伴。當朱利安從種種跡象猜測出波奈特的猶太人背景時,他沒有疏遠波奈特,而且還幫忙隱藏這個秘密。也許在孩子的心中,政治世界在真摯的友誼面前顯得太過渺小。
然而,大人的魔掌還是侵入了波奈特的人生,保護猶太孩子的神父和波奈特都被出賣了……

㈧ 豆瓣9.1,慘淡的條紋服里,隱藏著孩童視角的「納粹暴行」

藍天,白雲,陽光,鞦韆,這些美好的詞語,怎麼也不會跟「納粹」扯上關系,但這些場景的確出現在一部諷刺「納粹」的電影中。




《穿條紋睡衣的男孩》是英國導演巧賣馬克赫爾曼,執導的一部改編自同名小說的「反戰諷刺」電影。


他在該電影中用極其深沉的人文情感,和豐富細膩的鏡頭語言,以兒童視角出發。


講述雅利安男孩布魯諾與猶太男孩施穆爾,建立友誼後所發生的「別樣」遭遇,表達對猶太人的同情以及對納粹德國的批判。




八歲的雅利安男孩布魯諾與母親和姐姐,一起跟隨納粹軍官父親,來到柏林鄉下的一個農場。


他沒辦法再聯系以前的玩伴,整日悶悶不樂。


更令他奇怪的是,新家裡時常會出現一個兩個穿著「條紋睡衣」的僕人,他們舉止萎縮卑微,灰頭土臉,被軍官們吆喝著搬東西。


天生好奇慎嫌心重的布魯諾,對這些人產生了興趣,時常趁著他們在廚房幫佣,過去跟這些人說話。


布魯諾的行為讓媽媽十分擔心。


偶然的機會,他趁著大人忙碌,循著門後的小路,找到一座鐵絲圍著的農場,還結識了另外一個穿著「條紋睡衣」的男孩——施穆爾。




布魯諾開始偷偷找施穆爾聊天下棋,他還經常把家裡的好吃的偷偷帶出來,送給這個小男孩品嘗,兩個人建立了深厚「友誼」。


得知施穆爾的父親也在這所鐵絲農場,布魯諾決定幫助朋友找回家人,並且偷偷換上了條紋睡衣,與施穆爾一起鑽入鐵絲網圍繞的「農場」……




在眾多「反思二戰,諷刺納粹」題材的電影作品中,氣氛渲染各有不同,或是肅穆沉重,或是輕松幽默,又或者怪誕奇異。


很多導演往往是站在「現代人」的角度,以「正義戰勝邪惡」的心態,去渲染納粹的殘忍與暴虐,難免落入對納粹分子「臉譜化」的俗套設定。




赫爾曼的這部電影與其他的同題材作品比起來,其實並不像是「反思納粹」的電影。


電影中沒有大面積的血腥鏡頭,也沒有慘無人性的戰爭場面,更沒有狂熱的「納粹口號」。


你唯一可以見到的,就是隨處可見的,歡脫奔跑的稚嫩兒童。


他們的笑臉在藍天白雲,綠樹成蔭的映襯下,越發天真無邪。


小男孩布魯諾像是一個急待探險的小偵探,他張開雙臂扮演飛機,沉浸在自己的世界,絲毫意識不到自己的快樂,是「雅利安血統」賜予。


接下來我將結合影片情節,從歷史背景,兒童視角,以及納粹對人性的迫害,這三個方面來帶領大家賞寬寬手析這部好電影。





基督教認為,在耶穌被門徒出賣後,將耶穌釘死在十字架上的人,就是得勢的猶太人。


出於這個宗教假釋,歐洲自11世紀——12世紀以來,從中世紀開始就蔓延著「反猶逐猶」的思想。


由於猶太人一貫以「頭腦聰明,善於商業」著稱,在長達幾個世紀的時間里,積累了巨量的財富和社會名望。




魏瑪共和國時代(1918至1933),德國文化藝術界人才輩出,大放異彩。



那個時代,猶太人經營著重要的畫廊和文化藝術交流中心,幾乎把持著所有的歌劇戲劇、音樂、藝術和圖書評論領域的話語權。


德國大部分優秀的電影作品和戲劇作品都是猶太人所創造的,除此以外,猶太人還影響著報刊出版和影視傳媒。


猶太人取得的成績,並沒有讓他們在「風光」下迎來歐洲民族的尊重。


反而因為巨量的財富和出色的藝術創造,被歐洲各民族所妒忌和記恨,激起了德國人對猶太人的憎恨。


1920年左右,世界爆發了第一次資本主義經濟危機,這場危機迅速波及戰敗後的德國:




由於德國戰敗後長期支付戰爭賠款,以及連年戰爭對國家財政的損耗,國內爆發了嚴重的通貨膨脹和貨幣危機。


盧布貶值如同廢紙,中產階級民眾辛苦幾代積攢的財富,在一夜之間迅速貶值縮水。


普通的民眾更是深受其害,老年人、退休人員、工人和職員時常要忍受飢挨餓與貧窮。




中產變無產,無產成赤貧,社會主流階層失去了原本的一切,民眾被經濟危機折磨得苦不堪言時,部分德籍猶太人卻大發橫財:


他們掌握著礦藏,工廠與地產,因為貨幣貶值而價值暴增,又因為貨幣貶值,輕輕鬆鬆又還清了貸款,還因為購買的債券大賺一筆,得以過著奢侈豪華的生活。



憤怒的德國人把自身所經歷的慘痛,都算在猶太人身上,德國的「反猶太情緒」高漲。


就在這時,一個青年找准了時機,開始宣傳他的猶太民族是劣等民族的思想。


在德國民眾普遍仇恨憎惡猶太人的社會氛圍里,這個青年的思想,很容易就會被接受和傳播,憑借「反猶主義」,他迅速積累了聲望名氣。


並成功參與競選,被民眾選中為德國元首和納粹黨魁,他就是——阿道夫·希特勒。



德國這個龐大的國家機器,在希特勒的掌舵下,終於張開獠牙,開始對猶太人的非人性迫害。




在黑暗的理性到來之前,用以丈量童年的是視覺,聽覺與嗅覺——約翰貝舒曼。


電影開篇點題,引用原作者一句話告訴觀眾—電影就是以孩童視角,進行氣氛渲染與情節互動!




在影片中,導演刻意迴避了直接描寫納粹暴徒如何迫害猶太人,且隱藏起較為血腥暴力的鏡頭。



但即使很多情況並沒有刻意強調,我們作為觀者,很容易就可以跟隨布魯諾的視角,從清新的鏡頭里嗅到導演要表達的深層次情感—壓抑與悲愴:


8歲的布魯諾還不知道父親的升職意味著什麼,更不知道父親升職的原因,但是他卻隱隱感覺到,父親因升職產生的工作調動,會讓他失去幾個玩伴。


在納粹父親的慶功宴上,他看到眾人向父親祝賀時脫口而出的「恭喜」,失去玩伴產生的心理又沉重了一點。


布魯諾跟隨父親來到柏林鄉下的新家,他不理解為什麼門口的士兵總是兇巴巴的,媽媽不允許他出大門。



更不理解當他找到了新的樂趣「農場」時,他房間的窗戶立刻就被封得嚴嚴實實。


他對新家裡的「僕人」也很好奇,後來他從鞦韆上摔下去後,這個僕人替他包紮。


才知道原來這個瘦骨嶙峋,灰頭土臉的「條紋睡衣」僕人,以前是個醫生。


布魯諾還不知道這一切是不是正常,他不知道一個醫生為什麼放著高尚舒服的醫護職業不做,反而要在廚房做一個削土豆摘菜的僕人。


哪怕這個僕人都已經卑微如此,依然會遭來士兵的毆打,也許在某一天,這個僕人就從世界上消失了,化作煙囪里的滾滾刺鼻黑煙。


鏡頭雖然不點明,但我們知道,傷痛就隱藏在納粹父親支支吾吾的敷衍里,在母親的斥責聲中,在姐姐的納粹宣傳畫里。



在新家的生活,布魯諾印象最深的事物,就是遠方的農場與條紋睡衣。


因媽媽的欲蓋彌彰,布魯諾反而對這些充滿了興趣,在好奇心的驅使下。


布魯諾找准機會來到後院「探險」,成功找到了屬於他的「秘密基地」:一座圍著鐵絲的農場。




他在這里找到了一個同年齡的小男孩——施穆爾,布魯諾把他當做了自己在新家交的第一個好朋友,他們的友誼,在你來我往裡越發深厚。


條紋睡衣僕人被科特軍官毆打後就消失了,新家很快又來了一個「條紋睡衣」僕人,布魯諾從宅子里看到朋友施穆爾時,心裡興奮夾雜著害怕。




興奮是因為他想不到在家中可以遇見好朋友,害怕的是,布魯諾此時已經從周圍人的對話中,感受到自己與猶太人本不應該「做朋友」。


這兩個朋友相處的時間很短,他們的友誼火苗很快就被納粹軍官給澆滅了!


當父親的衛兵—科特,歇斯底里質問他是否認識這個小男孩時,布魯諾為了免受懲罰,選擇了撒謊。


自覺背叛朋友的布魯諾心中不安,等他再次從鐵絲農場圍欄里看見好朋友,施穆爾臉上都是毆打的腫脹傷口,即使治好會留下難看的疤痕。




電影將兩個小男孩的處境,在孩童敘事視角下對比起來:


從鐵絲圍欄到新家廚房,原本毫無關系的兩個人,因布魯諾的一次探險,他們的命運從此交匯,互相映射。


英國思想家羅伯特·歐文曾經表示:「人是環境的產物。即他認為人的品質、人的感情、信念和行為性格,是先天組織和人在自己的一生中、特別是在發育時期所處的環境這兩個方面的產物。」


不諳世事的布魯諾與施穆爾,他們彼此心中並沒有對雅利安民族或猶太民族的憎恨,也未受到納粹理論的影響,第一次見面時就建立了友誼關系。


與之對應的情況,則是姐姐Gretel受納粹理論,將喜愛的洋娃娃丟棄,換上納粹招貼畫和戰爭海報,她日益滋生的「反猶」思想,讓布魯諾越發陌生;




而布羅諾的納粹父親,為了陞官立功,也懷著對祖國的熱誠,犯下殺害「猶太人」的種種惡行。




影片用三個人的平行心理狀態,向熒幕前的觀眾展示了一個正常的人,在生命的各個階段,如何被納粹思想蠱惑,成為傷害猶太民族的劊子手。





布魯諾在八歲的年紀,本該接受最正確的人生教育,在藍天白雲下奔跑。


可是卻因為戰爭,只能被關在柵欄高深的院子里,整日研究《德國史》或《我的奮斗》。




沒有人教導他正確是非觀念,更不會有人對這一切做出解釋。


對於布魯諾來說,穿條紋睡衣的僕人並不算人,在遙遠的農場里是幸福從容的生活,父親正在做對國家忠誠的事情,姐姐正成為一個戰士。而唯一想讓她知道真相的母親,卻變得瘋瘋癲癲。


他周圍的一切都像是哈哈鏡里的世界,雖然依舊熟悉卻被折射扭曲地甚為恐怖怪異。


這樣的言論和狀態,遍布納粹德國的整個社會,在這種氛圍下長大的孩子,輕而易舉就接受了「猶太有罪」的設定,進而影響到個人價值觀。




也許在納粹全面潰敗後,在南柯美夢中的德國人都漸漸蘇醒,可是他們因為盲目和狂熱,造成的惡果已經種下,誰又能替他們承受心理上的愧疚與自責。



世界上沒有絕對的好人,也沒有純粹的壞人。


如果導演設置納粹父親和納粹姐姐的的形象,代表的是德國納粹的人性泯滅,那麼布魯諾的媽媽以及祖母,是納粹德國民眾僅存的良知的體現。


布魯諾的父親升職宴會時,他的祖母看著兒子一身筆挺的軍裝,心中五味雜陳。她想要的是讓兒子擔當起作為軍人的責任,或是保護家園,或是衛國殺敵。




但是,這個納粹軍官所做的事情根本稱不上軍人,甚至都不能再稱之為人。


他以屠殺手無寸鐵的猶太平民為樂,以奴役猶太平民為樂, 最可怕的是他用這種毫無悔意的行為,表達對納粹政權的忠誠。


在當時那個年代,有多少德國人,在國家宣傳的掩護下,發泄著對猶太人的私憤。


布魯諾的媽媽得知,每日刺鼻的濃煙,就是焚燒猶太人產生的,她再也無法忍受這種生理的不適,靈魂的煎熬使得她變得愈加瘋癲。




祖母的下場更為悲壯,哪怕如她一樣對猶太平民抱有同情心,且不接受納粹蠱惑,依然因為兩個民族之間刀戈相向,被投彈炸死。


當時代的灰塵灑落人間,落到每個平凡人頭上,都是一座山。


布魯諾的祖母,是整個時代的殉難者,也是那個時代千萬德國普通人的縮影:


面對家人和朋友的狂熱扭曲,他們無能為力;面對敵人的報復,他們毫無招架之力。




電影最後,兩個小男孩一起穿越農場,走進集中營「探險」,意外被士兵趕進毒氣室。


此時的鏡頭逐漸拉遠,毒氣室外面隨處丟棄的條紋睡衣,給了我們極大的震撼。




這組長鏡頭也向我們展示訴說,猶太人並不是洪水猛獸,他們是活生生的生命。


哪怕穿著條紋服被如此虐待,兩個孩子也沒有磨滅自身的善良,依然對友誼抱有期待。


布魯諾作為電影中唯一願意與猶太人做朋友的人,被毒死在毒氣室。




相比起展示孩子的友誼,我更願意將這一鏡頭解讀為導演赫爾曼給觀眾的暗示:


曾幾何時,日耳曼雅利安民族與猶太民族,都只是歐洲大陸上的不同種族,他們的關系雖然互相競爭,卻並不是像如今這樣彼此視為敵愾。


假如納粹理論沒有被德國人採納和吸收,也許兩個民族就不會出現這種悲劇,兩個小男孩也就不會付出如此慘痛的代價。


導演借著這一鏡頭,表達了對歷史事件的反思,並向兩個民族發出深刻的詰問。


更讓人值得深思的是,納粹屠殺,距離今日的我們並不算遙遠。


當我們把自己定義為「現代文明人」時,往往會為了符合主流價值的期許,將人性湮滅在集體意志里,去做一些違心的事情。


哪怕現代德國早已對猶太屠殺受害者道歉,國際社會卻依然沒能吸取這一歷史教訓。


民粹主義,民族主義,沙文主義 依然被某些狂熱信徒吹捧,它肆意用邪惡的目光窺探著世界,企圖再次引發人類同室操戈!


雖然納粹已經消亡,但如果人類繼續互設壁壘,彼此歧視,距離下一次納粹還會遠嗎?


㈨ 法國有哪些關於二戰題材的電影值得一看

關於一些二戰題材的法國電影,我給大家推薦以下幾部。

1.《隨心所欲的五月》是一部講述二戰期間,德國納粹入侵法國,加萊海峽小村莊的人們准備逃離故土,躲避戰亂,一個母親帶著兒子逃離的而展開的戰火間的故事。電影一面展現了法國鄉村美麗醉人的景色,另一面展現了與德國納粹的慘無人道。影片中,掉了隊的軍官,在自家酒窖睡過頭的農夫,帶領村民逃亡的村長,以及受盡戰亂之苦的百姓,導演利用不同角度來呈現這段令人心痛的歷史。影片雖然展現了納粹慘無人道的一面,但是影片中的一些小細節還是體現出了在那個戰火燃燒民不聊生的時代人性的光輝依然閃耀。

閱讀全文

與經典二戰反猶電影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after3免費完整下載 瀏覽:946
監獄暴力犯罪電影 瀏覽:568
韓國電影愛情片打電話邂逅 瀏覽:817
北京送快遞小哥電影 瀏覽:640
金希貞的全部韓劇電影在線觀看 瀏覽:285
以前有部電影裡面有個女鬼 瀏覽:548
木星上行國語版在線免費觀看 瀏覽:421
《飛奪瀘定橋》電影 瀏覽:478
1905下載的視頻在哪個文件夾 瀏覽:972
美片 瀏覽:150
外國一個電影騎著發火的摩托 瀏覽:1000
晚上我經常和我的父母一塊看電視英語 瀏覽:631
韓國阿強和阿珍是什麼電影 瀏覽:312
看電影九排 瀏覽:308
天主教宗教題材電影 瀏覽:417
二戰電影虎虎虎國語版 瀏覽:332
戰斗機 電影 瀏覽:937
成龍教外國小孩功夫電影叫什麼 瀏覽:672
看電影怎麼英文怎麼翻譯軟體 瀏覽: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