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誰知道二戰蘇聯狙擊手電筒影叫什麼名
《兵臨城下》。
《兵臨城下》是由法國導演讓·雅克·阿諾執導,由裘德·洛、艾德·哈里斯主演的電影,2001年在中國大陸上映。影片改編自作家威廉·克雷格1973年創作的同名紀實小說。
該片講述第二次世界大戰時,蘇聯紅軍傳奇狙擊手瓦西里·柴瑟夫與德軍頂尖的神槍手康尼少校,在斯大林格勒戰役中的一場生死之戰。
人物簡介
瓦西里·扎伊采夫(俄語:ВасилийГригорьевичЗайцев/英語:Vasily Zaytsev,1915年3月23日—1991年12月15日),出生於俄羅斯亞列寧斯科亞,蘇聯軍人、著名狙擊手、狙擊學校校長。
因在1942年斯大林格勒戰役中於11月10日至12月17日之間共擊斃了225名德意志國防軍和其他軸心國的士兵與軍官而一戰成名。在二戰期間共擊斃德軍400名,由他培訓的狙擊手共斃敵約一萬名。
1944年退伍,戰後被提升為陸軍少將。瓦西里·扎伊采夫也是美國拍攝的反映蘇聯衛國戰爭的電影《兵臨城下》的男主角瓦西里·扎伊采夫的原型。
㈡ 《兵臨城下》中瓦西里和德國軍官用的狙擊步槍分別是什麼
蘇聯英雄瓦西里·扎伊采夫用的是莫辛納甘M91-30狙擊步槍 俄國於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在狙擊的運用方面並沒有很好的表現,在蘇聯建國後,紅軍似乎對狙擊也並不怎麼熱衷,主要努力都是在朝機械化方面發展。這個情形一直持續到1939年底的蘇芬冬季戰後才改變:進攻的紅軍遇上了芬蘭軍中擔任狙擊手的職業獵人,死傷慘重,經過血的教訓後才開始重視狙擊。 在二次大戰期間,他們也仿效芬蘭的策略,徵募各地的職業獵人做為狙擊手的骨幹,使用加上瞄準鏡的莫辛納甘M91-30步槍做為狙擊槍之用,並且首倡兩人或三人的狙擊組,跟德軍的狙擊手分庭抗禮,毫不遜色。不過這種高段的狙擊手,只佔少數,大部份蘇軍中的狙擊手跟其他士兵一樣只受過很短的訓練,充其量不過是射擊較佳的步兵罷了。 最初,莫辛納甘91-30型狙擊步槍採納的是四倍率PT型瞄準具(同DIII型、VP型一樣都由A.A Smirsky設計),但鑒於它的種種缺陷,1931年蘇聯推出了它的改良型VP型瞄準具。但蘇方在屈光學技術上的欠缺,新型號仍不是一種理想的瞄準具。由於被六顆螺釘牢牢地固定在機匣蓋的後方,裝彈十分不便。 1936至1937年,VP型被PE型瞄準具取代。該型瞄準具重0.62公斤,裝在可靠的Seso支架的一側。PE對提高命中率起了很大的作用,使用它可對1,400米距離上的目標進行射擊。一旦瞄準具在行動中受損,可依靠瞄準導軌進行射擊。 莫辛納甘M91-30狙擊步槍的設計缺陷在於:重量大。瞄準鏡的倍數小:只有3.5倍,只適合進行600米內的狙殺。加上因為瞄準具重疊地安裝在機匣蓋的後方,擋住了彈夾插口,狙擊步槍不能裝入普通的五發彈夾,只能一次裝一發子彈。這樣就大大地降低了戰斗效率。 二戰末期,蘇軍進攻駐扎在中國東北的日本關東軍時,日軍有不少機槍手和步兵死在蘇軍狙擊手的莫辛納甘M91-30狙擊步槍下。越戰時,有不少侵越美軍也被手持莫辛納甘狙擊步槍的越軍狙擊手擊斃。 莫辛納甘M91-30狙擊槍一直沿用到60年代,也出現在韓戰和越戰的戰場上。不過由於蘇聯的戰術思想一直把狙擊手當成直屬於連排的支援火力,並且不是很注重長距離狙擊,因此他們在1963年開始改用半自動的SVD(Snayperskaya Vinyovka Dragunov)。 埃爾溫·柯尼格少校用的是毛瑟98K狙擊槍 簡介 Kar 98k毛瑟步槍,由Gew 98毛瑟步槍改進而來,Kar 98k步槍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期納粹德國軍隊裝備的制式步槍。從1935年開始服役,直到二戰結束前都是納粹德軍的制式步槍。Kar.98k成為二戰期間產量最多的輕武器之一。 歷史沿革 1898年,毛瑟7.92毫米口徑1898年式步槍成為德國陸軍制式步槍,德國陸軍命名為Gewehr 98(簡稱:Gew 98)。從此開始了98系列毛瑟步槍近50年的時間里作為德軍的制式裝備的歷史。在第一次和第二次世界大戰中被配發給大部分德國步兵,在兩次大戰中證明了它的高可靠性。槍械歷史上的經典之作。世界各國仿造的更是不計其數,大部分手動步槍幾乎都是根據它的閉鎖機構設計改進而來。 在兩次世界大戰期間Gew 98步槍進行了多次改進,包括在比利時、捷克斯洛伐克等國家特許生產長度縮短的多種變型槍。 1924年毛瑟公司推出了一種標准型毛瑟步槍,在Gew 98步槍的基礎上將槍管縮短為600毫米,全槍長度由Gew 98的1.25米縮短為1.11米,採用新的瞄準具,事實上這種標准型步槍采購數量有限,鮮為人知。中國在30年代采購了一批該型步槍,並進行仿造,稱為「中正式步槍」。後來,在Gew 98步槍的改進型Kar 98b(98b雖被稱為卡賓槍,但長度與Gew 98步槍相同)的基礎上,改進的標准型毛瑟步槍被德國郵政部、海關、鐵路局等准軍事組織採用。這種改進的標准型毛瑟步槍與後來定型的Kar 98k式步槍基本相同。 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凡爾賽條約嚴格限制了德國軍用武器的研製和生產,但是德國人在1920年代以後就秘密地發展軍用武器,Kar.98k就是那個時候開始研製的。20世紀1930年代,納粹德國重整軍備,在Kar 98b的基礎上結合標准型毛瑟步槍經過改進的步槍被命名為Karabiner 98k(簡稱:Kar 98k或者98k),被德國國防軍選作為制式步槍,於1935年正式投產。k為「Kurz」的縮寫,德文意為「短」,表示它比98b式卡賓槍縮短了(這就是將其稱為所謂「短卡賓槍」的原因),相對卡賓槍其長度還是過長了。大量原有的Kar 98b和Gew 98步槍被送到工廠改裝成Kar 98k。 結構特點 Kar 98k步槍繼承了98系列毛瑟步槍經典的毛瑟式旋轉後拉槍機,槍機尾部是保險裝置。子彈呈雙排交錯排列的內置式彈倉,使用5發彈夾裝填子彈,子彈通過機匣上方壓入彈倉,也可以單發裝填。採用了下彎式的拉機柄,便於攜行和安裝瞄準鏡,採用弧形表尺,「V」形缺口式照門,倒「V」形準星,準星帶有圓形護罩。Kar 98k步槍成為納粹德國軍隊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期間使用最廣泛的步槍。是一種可靠而精準的步槍。被認為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最好的旋轉後拉式槍機步槍之一。 裝備概況 第二次世界大戰前所生產的Kar.98k的質量是最好的,隨著戰爭的進程,98k式卡賓槍在加速生產後,生產工藝和質量都下降了。戰爭期間為了滿足軍隊裝備步槍數量的需求,縮減成本,經過了多次簡化生產工藝的設計更改,例如簡化木製槍托,採用層板代替整塊木材,槍托底部在1944年改為罩杯式沖壓組件;前護箍由切削件改為沖壓件點焊;彈倉底部及護弓也改成沖壓鋼板。後期製造的一些步槍,連槍管下方的刺刀座都省略了。1944年當年製造了200多萬支Kar 98k,年產量達到歷史高峰。戰爭後期納粹德國面臨戰敗物資匱乏,一些步槍的製作越發簡陋,質量也每況愈下。Kar 98k步槍成為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產量最多的輕武器之一。 Kar 98k步槍射擊精度高,經加裝4倍、6倍光學瞄準鏡後,作為一種優秀的狙擊步槍投入使用。共生產了近13萬支Kar 98k狙擊步槍裝備部隊,還有相當多的精度較好的Kar 98k步槍被挑選出來改造成狙擊步槍。Kar 98k步槍還可以加裝榴彈發射裝置發射槍榴彈。多功能性是Kar 98k步槍服役如此之廣泛的原因之一。 盡管Kar 98k步槍性能優異,但是隨著戰場上的對手裝備半自動步槍(蘇軍SVT-40步槍、美軍M1式加蘭德步槍),德國人認識到這種手動步槍已經過時了,相繼推出了Gew43步槍、StG44突擊步槍,但是它們的出現,無法替代Kar 98k,Kar 98k步槍一直生產到納粹德國戰敗投降。 Kar 98k步槍在戰後被一些國家翻修和繼續使用,Kar 98k作為一種經典的武器,仍然受到槍械愛好者的歡迎,並用於收藏、射擊運動或狩獵。 Karabiner 98k步槍規格 類型:手動步槍 手動,單發 生產期間:1935年-1945年 製造數量:1,450萬支 口徑:7.92毫米 彈葯:7.92×57mm毛瑟步槍彈 彈倉容量:5發,內置錯列式彈倉 槍機:手動,栓式槍機 全長:1107 毫米 槍管長度:600 毫米 重量:3.9 公斤 射速:約15發/分 初速:755 米/秒 有效射程:800米 瞄準具:弧形表尺,V形缺口式照門
㈢ 二戰時候步槍上的刺刀是怎麼安上去的
當然是安裝在槍械上的刺刀座了,刺刀一旦安裝到位以後是非常穩固和牢靠的,即使白刃戰激烈到刺刀都拼彎的程度也不會從槍械上脫落,甚至戰斗結束後拆除刺刀時方法不恰當還會造成拆卸失敗,因此電視劇中士兵們上刺刀沖鋒時刺刀不會掉的情節是客觀的。那麼刺刀為什麼不會掉呢?下面我們就從來了解關於刺刀的知識。
分離式刺刀
所謂的分離式刺刀就是既能安裝在槍械上進戰斗,又能卸下來當匕首用的刺刀,讀者朋友們最熟知的分離式刺刀就是日軍“三八大蓋”步槍使用的30式劍型刺刀了。該刺刀全長525mm,刀體長 400mm,質量0.69kg,刀身為下單刃式樣,截面形狀為尖銳的倒三角形;刀身兩側銑有寬血槽,作用是刺入人體後使血液迅速沿槽流出,方便拔刀,同時減輕刀體質量和加強刀身剛度;刀身右側靠護手處打有生產廠標記;護手為一整體,上端為槍口套環,下端為向前方伸出的護手鉤。
刀柄末端為閉鎖機構,上部為一T形長槽,用以和槍管下方的刺刀座相連接,槽內右側有彈簧控制的活動卡筍,上刺刀時與刺刀座上的缺口相配合,可將刺刀牢靠地固定在步槍上,需要卸下刺刀時,只要壓下柄尾左側的圓形按鈕,使卡筍縮回,即可將刺刀向前方取下。只要圓形按鈕不被觸碰,刺刀即使在白刃戰中拼彎、拼斷都不會從槍械上脫落,這種設計被廣泛運用現代槍械上,比如我軍曾經裝備的“81式”自動步槍以及在役的“95式”自動步槍。
㈣ 電影《兵臨城下》中蘇聯有哪些厲害的武器
2001年一部非常精彩的狙擊手對決電影《兵臨城下》,電影里的很多武器都是來自真實的二戰東部戰線武器。
從電影發布以來就成為了二戰題材的經典電影,影片圍繞著東部戰線的斯大林格勒戰役而拍攝,其中兩名狙擊手的對戰更是此片最經典的部分;蘇聯的瓦西里·扎伊采夫(裘德·洛)和德國軍隊的埃爾溫·科尼格(Ed Harris)進行遠距離決斗,當看到這一部分無數軍迷們都熱血噴張。
電影精彩的不止是劇情,片中的武器才是槍謎們最想看到的,那麼我們今天就來看看這一部號稱「蘇德武器盛宴」的電影中究竟有哪些蘇聯武器?
莫辛納甘1891/30栓動步槍
毫無疑問,莫辛納甘1891/30是蘇聯有史以來最「出名」的步槍之一,根據記載,莫辛納甘M91-30自推出以來生產數量超過了370萬支,成為了全世界生產量最大的步槍之一。
這支步槍是「謝爾蓋·伊萬諾維奇·莫辛」和比利時設計師「李昂·納甘」兩種步槍的集合體,該槍使用的是7.62×54mmR的子彈,有一個5發的彈倉容量,通常情況下使用彈夾或者手動填裝子彈。
莫辛納甘1891/30步槍在使用了長達39年後已經不能滿足蘇聯軍隊的要求,後來經過一系列改進,比如:延長的瞄具的底座,並將瞄具中的arshins改為米,原來的槍管也被縮短了3英寸。
由裘德洛飾演的瓦西里·扎伊采夫和由羅恩·帕爾曼扮演的庫利沃夫是電影中兩位主要的狙擊手,他們使用的正是莫辛納甘1891/30步槍,配備了PU瞄準鏡,而 歷史 中這個瞄具是在斯大林格勒戰役結束一年之後才使用的,在電影出現有點不合時宜,如果想要還原的更真實,那麼莫辛納甘1891/30步槍應該裝配的是PEM瞄準鏡才最合適。
莫辛納甘M38 栓動卡賓槍
莫辛納甘M38和莫辛納甘1891使用相同的口徑彈葯,《兵臨城下》電影中雷切爾威斯飾演的Tania Chernova攜帶的正是莫辛納甘M38卡賓槍。該槍其實就是一支短管的1891/30步槍,它的槍管縮短到了8.5英寸,主要目的是為了士兵能在前線戰斗中方便攜帶。
托卡列夫TT-33半自動手槍
托卡列夫TT-33半自動手槍的設計初衷是為了取代M1895左輪手槍,雖然,TT-33半自動手槍未能完全取代M1895手槍,但不可否認這是一支非常優秀武器,而且它還是中國54式手槍的前身。
托卡列夫TT-33半自動手槍使用的是7.62x25mm子彈,不僅尺寸非常緊湊,而且根據子彈的重量,它的初速也可以達到1200和1600 fps之間。
托卡列夫TT-33手槍的第一個版本是基於勃朗寧FN M1903和M1911手槍而設計的,經過改進後第二個版本的TT-33手槍也就是我們在電影中看到的那一支,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使用最廣泛的手槍之一。
後翹鋸齒(在下愚鈍,不知道具體名字)是辨別TT-33手槍是在1947年之前還是之後最直觀的方式;1947年之前的TT-33手槍鋸齒高低參差不齊,而那些大小均勻高低一樣的鋸齒都是在1947年之後製造的,在電影《兵臨城下》中兩個版本的TT-33手槍都有出現過。
納甘 M1895左輪手槍
納甘M1895是一款非常獨特的左輪手槍,該槍的彈巢可以容納7發7.62×38mmR子彈,納甘M1895採用氣體密封式設計,在射擊完後自動封閉槍管和彈倉之間的間隙,這樣的設計不僅增加了手槍的威力也提高了子彈的初速。
PPSh-41(波波沙)沖鋒槍
蘇聯的PPSh-41沖鋒槍是1941年推出,目的是取代PPD沖鋒槍。PPD沖鋒槍由機加工零件製成,這些零件非常耗時而且生產成本很高。蘇聯當時急需製造成本低、速度快的武器,所以就有了Georgy Shpagin製造的PPSh-41沖鋒槍。
該槍仍然使用相同的7.62x25mm托卡列夫手槍彈葯,由於該槍已經使用沖壓金屬部件製成,所有蘇聯在戰時可以更快的製造很多輕武器,且只需要使用相同口徑的彈葯,這樣能更快的為前線部隊提供武器支援。
捷格加廖夫DP-27或DPM輕機槍
俄羅斯工程師捷格加廖夫在20世紀20年代發明了DP-27機槍,該槍使用和莫辛納甘步槍相同的7.62x54mmR彈,彈匣在扳機的上方,由於像一個「大盤子」所有被很多吃雞玩家戲稱為「大盤雞」。
後來進行改進的版本為DPM機槍,它修復了DP-27的一些缺點,比如:容易受損的兩支腳架,並且增強了槍內的反沖彈簧,以防止機槍過熱導致啞火。
即使進行了諸多改進,該槍的效率仍然沒有提高,因為它使用了一個「盤式彈匣」要比德國的MG34和MG42慢很多。DPM的射速為每分鍾550發,而德國MG的射速為每分鍾800-1200發。
如上述所說,反沖彈簧改進後需要在槍身添加一個握把,但是在電影《兵臨城下》中並沒有看到任何握把的存在,所以電影中出現的應該是DP-27機槍而非DPM。
馬克沁M1910 / 30重機槍
勒姆·史蒂文斯·馬克沁發明了「馬克沁重機槍」於1910年被蘇聯軍方所採用,它發射7.62x54mmR的蘇聯標准彈葯。1930年蘇聯對該槍進行了一系列升級,其中最明顯的就是在槍管重增加了水冷擋板。
馬克沁重機槍安裝在輪式支架上,便於移動,有些地方甚至使用升降式支架,除了方便射擊以外還擁有更堅固的底部支撐。
1941年馬克沁重機槍再次被改進,它使用了來自拖拉機的散熱片,所以被人們稱為「拖拉機蓋」。
重型火炮
電影中我們看到很多大型的種武器,但是它們大多數都是固定的,而且在影片中也幾乎是一閃而過,沒有太多的鏡頭讓我們體驗到它們的威力。
DShK重機槍發射了一個12.7×108毫米的彈葯,於1938年進入蘇聯服役,正是由上文所提到的Vasily Degtyarev和Georgy Shpagin共同設計,在電影中可以看到DShK重機槍安裝在蘇聯的火車上。
M1940式25毫米防空炮安裝在一個4輪的支架上,從1941年12月開始該炮被安裝在裝甲列車上當作防禦武器使用,電影中M1940 25毫米防空炮也是以相同的方式使用。
M1942型76毫米加農炮於1940年開始生產,該炮使用57毫米的反坦克炮支架和76毫米的加農炮炮管,每分鍾可以發射25發,有效射程超過8英里。
M1939式85毫米防空炮,M1939式一般用於射擊中空高度目標或者特殊情況下當作是反坦克武器使用。
那麼《兵臨城下》電影中的蘇聯武器基本上就這些,如果還有遺漏的歡迎大家補充,想看《兵臨城下:德國武器》的敬請等待,我們明日再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