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敦刻爾克》電影中喬治的死因是什麼
我覺得喬治死亡的意義在於它的「不體面」。類似的不體面的死亡,其實這部片子裡面還有其他的。比如電影里有一個細節:高炮兵上船之後,船隻又被擊沉了,幸好那個法國人及時打開艙門,他們逃了出來,坐上了救生艇。這時候,有人想上艇,被硬推了下來,打算自己逃走的人對他們說,你們在這里,會有船來救,而且水也不是很冷……
『貳』 如何看待電影《敦刻爾克》在法國遭到抵制
因為敦刻爾克是英國、法國、荷蘭等同盟國的撤退,電影中缺乏法國人的視角,僅給了法國士兵十幾秒的鏡頭,還是將法國士兵刻畫成假裝成英軍上船的形象。再加上,歷史上法國在撤退的最後起了後衛的作用,最終導致有一萬多的法軍被俘。無論從電影情節中還是真實的歷史上,似乎對法國有一個不公。
這時,德國坦克已經到達敦刻爾克近郊,包圍圈已縮得很小很小,後衛任務落在約4萬名法軍身上。晚上10點,最後一批船隻到達敦刻爾克,混亂局面突然達到了高潮,眾多沒有武器的士兵瞬間涌現,亂作一團,上去的撿了性命,剩下的只能「望洋興嘆」。最後,有2.6萬人擠上了最後一批軍艦的甲板,離開了敦刻爾克。6月4日,「發電機行動」計劃至此結束,滿載著法國士兵的英艦「希卡里」號是最後一艘駛離敦刻爾克港口的船。而此時還有不少撤退不了的後衛法軍打盡最後一發子彈成為俘虜。
歷史就是這樣無情,法軍在撤退中的作用和犧牲確實不應該被忘記,但是諾蘭的《敦刻爾克》意在講述個體生命面臨死亡經歷生死的故事,其本人也多次聲明,無論哪一方都應該理性看待。
『叄』 電影敦刻爾克最後那個法國兵去哪了
死了,還記得那艘被打了一堆彈孔的那艘小貨船么,他被困在貨船的貨艙里,淹死了。有這樣一個鏡頭:法國兵在在被水沒過之後,掙扎著將一隻手伸向從出口射進來的那道光,過了一會手不動了,然後沉了下去。和他一起的英國兵出了船艙後在水裡走了一段,回頭看了看,法國兵沒有出來。
『肆』 電影敦刻爾克主要講了什麼
《敦刻爾克》是由辛克匹影業出品,美國華納兄弟影業發行的戰爭懸疑片,由克里斯托弗·諾蘭執導,芬恩·懷特海德、湯姆·格林-卡尼、傑克·勞登、哈里·斯泰爾斯、阿紐林·巴納德、詹姆斯·達西等領銜主演。
來自英國、比利時、加拿大和法國的盟軍士兵被困在敦刻爾克的海灘上。他們在德國軍隊的包圍下,形勢萬分危急。英國政府和海軍發動大批船員,動員人民起來營救軍隊。在陸地上,英國士兵湯米(芬恩·懷特海德飾)和亞歷克斯(哈里·斯泰爾斯飾)試圖逃離海灘,在轟炸中倖存;在大海上,民用船主道森(馬克·里朗斯飾)和他兒子及兒子朋友喬治(巴里·基奧漢飾)離開英國,想盡自己的力量在敦刻爾克拯救一些士兵,途中搭救了一名英國海軍士兵(希里安·墨菲飾);在天空上,皇家空軍戰斗機飛行員法瑞爾(湯姆·哈迪飾)和柯林斯(傑克·勞登飾)駕駛噴火戰機試圖擊落正在轟炸敦刻爾克海灘的德國戰機[1]。
『伍』 電影《敦刻爾克》故事梗概
1940年二戰期間,在德軍的快速進攻下,英軍在法國敦刻爾克小港口進行了歷史上最大規模的軍事撤退行動。
四十萬英法聯軍聚集在海灘上,如何在後有德國追兵,上有德國轟炸機圍攻的情況下,盡快撤離海灘,成了一大難題。
在陸地上,英國士兵湯米和亞歷克斯努力地想盡辦法上軍艦、找船逃離海灘。在空中,皇家空軍戰斗機飛行員法瑞爾與戰友柯林斯與德國戰機展開戰斗,以阻止其轟炸海灘與海上英國戰艦。在海上,老漁夫道森帶著兒子和兒子的朋友一起駕小船出海,去敦刻爾克接士兵,一路上遇到許多落水的英軍。
家就在英吉利海峽對岸,可是從敦刻爾回家的路卻充滿了艱難險阻……
一元小說訓練營+48
『陸』 《敦刻爾克》請收下我的膝蓋!
影片:《敦刻爾克》2017年
導演:克里斯托弗·諾蘭
還是一篇諷刺抵制《敦刻爾克》文章的一篇文章激起了我看這部電影的好奇心。本來想著諾蘭很難超越自己的《盜夢空間》,更別說超越《記憶碎片》了。想保留對這位導演的良好印象,所以沒打算去看。
但,最終去看了。事實證明,我做了一個明智的選擇。
《敦刻爾克》絕對值你的回票價與你的寶貴時間!
這部電影我給四星半。
每個電影都在講述故事。而故事的本質就是在影片開頭許下一個願望, 然後再向觀眾展現這個願望實現的過程和結果。
作為一部歷史題材的影片。《敦刻爾克》沒有過多的背景鋪墊的廢話,在影片一開始就以極簡的手法把這個願望告訴了觀眾:「回家」。
以字幕的方式把背景和願望交代得一清二楚。而且字幕呈現的方式也是經過精心設計,以每一次展現疊加上一幕字幕的方式,層層推進。奠定影片的節奏。太贊啦!可以說,開頭10秒就已經牢牢的抓住了觀眾的注意力。
然後觀眾就會一直關心我們的「英雄們」最終是否都回家了。雖然敦刻爾克大撤退是歷史事件,正如泰坦尼克號一樣。大家都知道結局。可是具體導演鏡頭下的這個人物在這個歷史背景下的個人命運還是未知之數。
所以完全吊起了觀眾的胃口。
影片的願望是「回家」,然而貫穿整個影片內核的主題還是:艱難的選擇。
這一主題在整個影片中非常明確,與「回家」的願望交織在一起,向我們展現了「回家」的「英雄之旅」中,每個人物在每個場景下的艱難選擇。
每一次選擇都關乎生死。
每一次選擇都是對「英雄」的考驗。
當兩個士兵心照不宣的抬起擔架;
當飛行員看著油表說,「就這樣吧!」;
當「法國人」在沉船之際,奮力艱難的去打開船艙的門;
當遊艇老船長對戰斗機隊長說,「我們是有任務的」;
當彼得面對戰斗機隊長詢問喬治會否好起來時,說,「會!」;
所有的這些時候,都在傳遞著「艱難的選擇」這一主題。這是諾蘭非常擅長表達的人生思考。想來他自己對人類的自由意志以及選擇思考很多。也展現得十分到位。
這些時候,觀眾也會跟隨著「英雄們」,追問自己的內心會做何選擇。我們在觀影的同時,也走在自己的「英雄之旅」中。
影片亮點太多,印象深刻的有5點:
1、三條線索的展開與匯集
沙灘上一周、海上一天、空中一小時。
影片在非線性多時空下三段故事同時展開!
每一段故事都是「英雄們」的英雄之旅!這種獨具匠心的設計太贊!
諾蘭駕馭故事的實力實在是了得。
而且三條線索都被「回家」的願望緊緊的連接在一起,並在精心設計的場景下匯集到一起。
2、鏡頭語言帶來的身體反應
這可以說是最惜字如金的電影之一了。角色之間的台詞少得可憐。
甚至不需要台詞。
空無一人的城市。
沙灘上排隊集合的士兵,等待撤退。
鏡頭下的場景把觀眾帶到了緊張的戰爭中。
兩個士兵抬上擔架後陡然改變的背景音樂。讓我們崩緊了神經。
緊張,一直到兩個人順利的上船,觀眾才得以喘一口氣。
3、氣氛渲染帶來的宣洩
英法聯軍被德軍逼退。影片中卻並未出現德軍,僅僅出現了幾架德軍戰斗機。就將整個戰爭緊張,生死悠關的氛圍渲染出來了。
沒有血肉模糊,斷手斷腳的血腥場面。
也沒有炫酷的3D特效技術。
全靠故事的張力,導演已經將氣氛渲染得非常到位。
這才是講故事的實力!
影片最後在回家的火車上,陽光灑進車窗。「英雄」念著丘吉爾給下議院的信。我們緊張的情緒得到了完全的釋放。
感覺到了圓滿。
讓觀眾的感情得到宣洩是電影,或者可以說是任何藝術形式的終極目標。
諾蘭完成得很棒。
4、視角新穎
以前看戰斗機對峙。經常性的觀眾無法分清敵我。只看見一陣霹靂吧啦以後,有飛機墜毀,等到鏡頭重新定格在飛行員身上,我們才知道輸贏。而諾蘭使用的從飛行員視角和整體視覺切換的拍攝方式,讓我們很清楚知道敵人在哪裡,敵人是怎麼被消滅的。
5、兩極化的沖突
兩極化是故事張力的源泉。
《敦刻爾克》的外部兩極化是很明顯的:英法聯軍VS德軍
內部兩極化也很精彩:
在擱淺的船倉等待漲潮時,因為超重要趕「法國人」下船;
遊艇上被救起來的飛行員要求返航時;
都是內部兩極化的斗爭,並且都是以人物的死亡作為完結。
這又在一個層面上反映了影片的另一個隱喻。爭斗從來不會只發生在外部。
在看起來是隊友的內部發生的爭斗也常常以死亡劃上句點。
哪一種死亡更有價值根本就是一個偽命題!
對於死去的人來說,對於他們的親人來說。痛,難道還會有程度上的不同嗎?
為什麼沒有給五星呢?沒有給的這半星,確實是吹毛求疵的。
那就是「法國人」之死。在影片中我們甚至不知道他的真實姓名。他在故事中顯然充當了悲劇英雄的角色。
當然可以設計他最後的結局是犧牲。更何況他是一個「法國人」,在更深的層面可以表達這部影片的隱喻。而且他沒有姓名也是一個匠心獨運的設計。在敦刻爾克犧牲的數以萬計的法國人,每一個法國士兵,我們知道他們的姓名嗎?
這個隱喻也曾直接從我們的英雄口中說出:「我願意承受這個代價的責任(為了大家的生存,犧牲掉「法國人」),但這是不對的。」
問題在於他犧牲的方式不符合他的人設。
他可是一個警覺性很高,求生本能很強的人啊!為了害怕沉船都不肯進船艙要在甲板上待著的人,最後怎麼可能死於船艙進水呢?
《敦刻爾克》冷靜而又克制的敘事方式。不做過多的情緒渲染,以一種歷史客觀的筆觸刻畫小人物在歷史背景下的命運。
在一個點上的縱深演繹,諾蘭真是頂級導演!拜服!
最後收回《敦刻爾克》無法超越《盜夢空間》的預估。整部影片確實超過了《盜夢空間》的水準。
但比起我的心頭好《記憶碎片》,還差了那麼一丟丟意思。
看來諾蘭可以列入影片不可錯過導演的名單啦!
(完)
『柒』 電影《敦刻爾克》主講了什麼呀
電影《敦刻爾克》改編自二戰歷史事件「敦刻爾克大撤退」,當時40萬英法聯軍被敵軍包圍在敦刻爾克的海灘上,面對敵軍步步逼近的絕境,他們不得不為自己的命運背水一戰。
來自英國、比利時、加拿大和法國的盟軍士兵被困在敦刻爾克的海灘上。他們在德國軍隊的包圍下,形勢萬分危急。英國政府和海軍發動大批船員,動員人民起來營救軍隊。在陸地上,英國士兵湯米(芬恩·懷特海德飾)和亞歷克斯(哈里·斯泰爾斯飾)試圖逃離海灘,在轟炸中倖存。
在大海上,民用船主道森(馬克·里朗斯飾)和他兒子及兒子朋友喬治(巴里·基奧漢飾)離開英國,想盡自己的力量在敦刻爾克拯救一些士兵,途中搭救了一名英國海軍士兵(希里安·墨菲飾);在天空上,皇家空軍戰斗機飛行員法瑞爾(湯姆·哈迪飾)和柯林斯(傑克·勞登飾)駕駛噴火戰機試圖擊落正在轟炸敦刻爾克海灘的德國戰機。
影片評價:
該片用細節而不是英雄主義來打動觀眾,是一部飽含藝術的商業電影。全片場面壯觀但不空洞,其出色之處不僅在於其雄心與精美的拍攝,更在於編劇兼導演的克里斯托弗·諾蘭在其情感細節中注入的很多心思。
該片沒有渲染暴力血腥的戰爭場面,以及刻意煽情等戰爭片套路。將焦點凝聚在心理變化和動作刻畫上,步步為營地加強緊張感。也沒有太多渲染個人英雄主義的主角視角,而是用全景式的畫面,紀錄式的鏡頭,真實呈現戰爭中命懸一線的群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