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如何評價蘇菲·瑪索
提起蘇菲瑪索,大家都不陌生,她是法國最出名最具代表性的女演員之一,她被法國男人譽為「永生至愛」、「法蘭西第一美人」。
她率真、坦然,敢於直言不諱;她的美貌顛倒眾生,她的實力又讓人欽佩;她數度來到中國,是中國人最熟悉的法國演員。
她的一生,燦若玫瑰、艷若朝霞,將女人的魅力淋漓散發,她是「永不凋零的法蘭西玫瑰」,至今我的微信朋友圈壁紙都是蘇菲瑪索最著名的初吻劇照。她的美是無聲無息,不媚俗不艷麗,卻美的令人窒息。
不同於很多花瓶女演員,蘇菲瑪索的演技也是響當當地國寶級的,且她更願意去拍藝術電影。
1980年,蘇菲瑪索首次在青春電影《初吻》擔任主角,一舉成名,成為在全球炙手可熱的青春偶像之一,蘇菲瑪索又乘勝追擊,兩年之後,又主演了續集《初吻2》,推出後依然轟動,並為她贏得一座凱撒獎。
1995年,她在電影《勇敢的心》中成功塑造了伊莎貝爾公主一角,讓好萊塢甚至全球記住了這個美得不可方物的高雅玫瑰,1997年,她在電影《安娜·卡列尼娜》擔任主角,被認為是國際影壇史上對這一人物最傑出的塑造。
而不至於此,蘇菲瑪索還是個才貌雙全的人。她執導的第一部電影《對我說愛》,便獲得了第26 屆蒙特利爾電影節最佳導演獎。
而生活中的蘇菲瑪索,也是個敢愛敢恨的人,她至今未婚。在17歲的時候,便與波蘭導演安德烈·祖拉夫斯基相愛,而祖拉夫斯基已經人到中年。雖然15年後,兩個人選擇分開,但是她仍不後悔。
我喜歡蘇菲·瑪索,不僅喜歡她的美貌和性感,還有她的才華與智慧,一個偉大的女人,不止是擁有顏值,更多地是她知道如何優雅地老去。
(壹條電影編輯部:橙橙)
誰是你最熟悉的歐洲女演員,蘇菲·瑪索肯定是首選。她曾經上過春晚,與劉歡合唱,是中國家喻戶曉的法國女演員。她是很多中國男人的夢中情人,「女神」只有用在她身上才毫不為過。她那憂郁的眼神,讓無數影迷為止所傾倒。
她14歲就拍了人生中的第一部電影《初吻》,在700個女孩面試中被選中,從而踏進影視圈。《初吻》上映後,大獲成功,獲得當年的凱撒獎、戛納電影節等。當年的她被稱為「法蘭西之吻」,以甜美、清新、多情的少女形象深入人心,上世紀90年代就開始在歐洲大紅大紫,稱為歐洲男人的法蘭西玫瑰。
她演過很多經典的歐洲文藝片,比如《雲上的日子》、《芳芳》、《當愛變成習慣》,在這些電影里她大方的裸露自己的身體,但你絲毫沒有媚俗和妖艷之感。
她還到好萊塢,與梅爾傑布森合作,主演《勇敢的心》,票房大爆。她還是邦女郎,主演007的電影,帶給你法蘭西狂野的愛。
她1984年拍攝《狂野的愛》與導演安德烈·祖拉斯基認識並相愛,當時她才18歲,導演祖拉斯基比她大26歲。她們始終沒有結婚,生了一個孩子。這段感情他們相持了17年,在2001年和平分手。後來她與美國製片人吉姆萊姆利(已離世)、演員克里斯多夫蘭伯特先後相戀,也都先後離婚。父親是卡車司機,母親是銷售員,父母在自己9歲時就離婚,自己的婚姻也是這個樣子。她是個女權主義者,對婚姻有著一定的恐懼感。
雖然她現在已不再年輕(已52歲),但那種滄桑的優雅感,依然讓你心動,而不是像港台那些過氣明星那樣爭著「凍齡」。女人在每個階段都有獨特的美,年輕時奔放的少女感,中年時的性感、成熟的韻味,老年的優雅,只要找到合適的角色,依然可以給你呈現美麗。
(《鯨魚電影》編輯部 基督山伯爵 答題)
歡迎評論!歡迎轉發!
認識蘇菲瑪索是從其演的007電影開始的,性感迷人的眼神是其最吸引人的,拋開演技不談,很多人說看過蘇菲瑪索的身體,當然是從電影中看到的,其實我個人是很喜歡這些為藝術而獻身的演員的,更多的是喜歡其表演。一個演員真正的偉大除了演技應該還有為電影的付出是其最大的奉獻精神。
好多人說國產電影都是一些瑪麗蘇型的。很少能夠有代表國產電影的作品廣為人知。不說好萊塢了,光是印度的寶萊塢的電影都能夠秒殺國產電影一條街了,目前來看的確可以這樣說。
那為什麼會有這種說法呢?個人覺得主要還是國產電影的外在因素太多,很多好的劇本會受到投資方,演員,導演等 社會 因素影響,沒辦法將電影所要表達的完全呈現給大眾,所以這也是國產電影沒有走向世界的原因所在吧。
國產電影目前還是停留在選擇演員更多的選擇那些流量型的,忽略了演技是其最大的敗筆,忽然想起前幾年湯唯因為拍色戒而被封殺的事,單純的談演技,恐怕沒有人說湯唯的演技不好吧,只不過她為了電影而付出了更大的奉獻精神而已。
而蘇菲瑪索也是這樣的演員,還有像西西里的莫妮卡貝魯奇,最近新出的紅雀中的大表姐,都是為了藝術而獻身,但是很少有人會只說大表姐露了卻不誇其演技而恰恰其談吧。
演員為了能夠更好的將一部好的作品完美的呈現給觀眾而犧牲的一切,都是一個演員最驕傲的資本。因為其真正的被稱之為「演員」。
「美麗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靈魂萬里挑一。」一直以為這句話很有道理,答這個題目的時候,我發覺蘇菲·瑪索或許是例外。
蘇菲·瑪索的美麗「非千篇一律」,她從小就是美人胚子,她的笑顏展露給人初戀般的感覺,這可不是誰都能有的。 蘇菲·瑪索的第一部作品《初吻》放映讓80歲老頭都想起少年時。
「我一定要把曾經脫掉的衣服,一件一件的穿回來。」很多女星對曾經拍過的大尺度影視,咬著銀牙,透著不甘心。
蘇菲·瑪索也拍過很多大尺度電影,如《忠貞》(也有翻譯為《情慾寫真》)《狂野的愛》《墜入地獄》等,拍過就拍過,她坦然接受自己的選擇,不會讓事情影響今後的生活。
人們稱呼蘇菲·瑪索為「法蘭西玫瑰」,她14歲外出打工被廣告商看上,從此一腳踏入 娛樂 圈,憑借作品一路飆紅。
她的美貌、氣質附合東方審美,很多中國人也非常喜歡她,盡管她的某些言論不討喜,還好大家知道她是直妹子。
盡管蘇菲·瑪索的美艷一直在線,但她毫不掩飾自己的年華逝去,始終保持一種真性情。不像有些女明星,一身清白進入,烏煙瘴氣出來,人情世故的言行讓人討厭。
「在法國,我們有許多冒充有個性的電影導演,而實際上他們腦子里沒有一點新思想」。蘇菲·瑪索講話有什麼說什麼,總帶著一股刺兒。
蘇菲·瑪索在自己最紅的時候,做出一個嫁人的決定,對象是比她大24歲的導演祖拉斯基,不少人吐槽她的婚姻。
明星嫁給導演並不稀奇,張雨綺就嫁給大21歲的導演王全安,這種事情並不鮮見。然而,蘇菲·瑪索的這段婚姻沒有走向圓滿,17年後駛到盡頭。
離婚後的她依舊相信愛情,先後與吉姆萊姆利、希勒利涅克、克里斯托弗蘭伯特有過感情糾葛,可惜都沒有修成正果。
如今的她,獨自扶養一子一女,依舊如女神一般活躍著……
「我認為結婚就是對生活和愛情充滿信心,而不能對結婚儀式耿耿於懷。」
蘇菲·瑪索的心態就如同其性格般地流暢通透,相信愛情而不拘泥於婚姻小本子,過自己要過的生活……
生活的真諦到底是什麼?有人為自己而活,有人為別人而活,價值觀不同選擇不同。 「活出你自己」是蘇菲·瑪索的答案……
對於蘇菲.瑪索,她是一個國際巨星,她是眾多成熟男性的夢中情人,她敢愛敢恨,她漂亮可愛,可以說蘇菲.瑪索是一代傳奇,是所有人的女神!
她十四歲就出演了《初吻》,雖然那時候她年齡很小,但是她全身都散發著性感的魅力,一個眼神,一個動作足以顛倒眾生!她因為這部電影風靡法國,當時還被稱為「法蘭西之吻」。以後她就以清新活潑、多情甜美的形象深入人心,之後她又出演了很多電影,都深受大眾喜歡。
她性格直爽,敢愛敢恨,18歲時她在拍攝《狂野的愛》時愛上了當時的影片導演安德烈·佐拉斯基,由於年齡太小公司反對她談戀愛,她不顧一切不惜鬧上法庭借錢與公司解約,她愛就愛了,不後悔!她不惜為事業獻身大膽出演了《狂野的愛》,因為此部電影她徹底終結了「玉女形象」,搖身變為「性感女神」。她在好萊塢商業片和法國文藝片中游刃有餘, 她從《芳芳》、《勇敢的心》到《安娜·卡列尼娜》,她用自己的實力在逐漸征服世界!
她很美,有一雙清澈迷人的棕綠色雙眼,身材迷人,她讓影迷為她傾倒,她是可以和赫本相媲美的人物,是所有人的夢中情人!
年僅14歲的蘇菲·瑪索帶著電影《初吻》在大銀幕上顛倒眾生,該片上映後即刻讓她風靡全法,被稱為「法蘭西之吻」,此後便以清新、甜美、多情的少女形象深入人心,成為法國人見人愛的「小甜心」,20世紀90年代時成為歐洲人心馳神往的法式玫瑰 。
18歲時她不顧一切愛上44歲的波蘭籍導演安德烈·祖勞斯基,不惜鬧上法庭借錢與公司解約。她大膽出演《狂野的愛》,徹底終結「玉女形象」,搖身成為「性感女神」。
從《芳芳》、《勇敢的心》到《安娜·卡列尼娜》,她用自己的實力征服世界,在好萊塢商業片和法國文藝片中游刃有餘 。她被法國男人譽為「永遠的摯愛」,同時也是眾多成熟男性的夢中情人,她有著一雙清澈而憂郁的棕綠色迷人眼睛,極致清秀標志的面孔與修長性感的體態,無論是熒幕內還是熒幕外均讓影迷們為之傾倒 。(時光網、新浪網評)
對蘇菲瑪索的了解不多,但前幾天剛看了她演的《安娜·卡列尼娜》,簡直美到不行,超有風韻。
劇照
我喜歡她好多年了,因為我與她是同齡人,更挺她。但聽說她反華,在我心中的形象一落千丈了。雖然,她的電影(二戰女英雄)我必看,但我更愛中國。美人請走開,不會再欣賞你了,雖然有點不舍!
「每一個男人心中都住著一個蘇菲瑪索」,這句話應該是對蘇菲瑪索美貌和人格魅力的最好詮釋吧。
被稱為「法蘭西玫瑰」的蘇菲瑪索,有著一雙清澈、憂郁的褐色的大眼睛,精緻的面孔,兼有一種神秘的東方氣質。
由於蘇菲瑪索清純中帶著幾分妖嬈,她又有歐洲首席性感女星的稱號。
1980年,懵懂少女蘇菲瑪索在14歲時,第一次參演電影《初吻》,該電影的成功,轟動了整個歐洲,蘇菲瑪索獲得了第8屆愷撒獎最佳新人女演員獎,一舉成為法國家喻戶曉的童星。
在電影里,男主馬修在蘇菲瑪索飾演的薇卡取飲料時,輕柔的將耳機給薇卡戴上。薇卡回眸一瞥,深深的沉醉在他的迷人笑容里。這個動作不知收割了多少少男少女心。
蘇菲瑪索在電影《勇敢的心》中,憑借豐富精湛的演技,抱回第68屆奧斯卡的五座小金人(其中包括: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攝影等)。
而後,因為在《勇敢的心》中的出色表現,蘇菲瑪索打開了國際市場,更多橄欖枝向她拋來,她如願參演了《安娜卡列尼娜》、《不要回頭》、《黑日危機》、《盧浮魅影》、《逃之夭夭》等佳片的拍攝。
中國影迷對蘇菲瑪索並不陌生,因為她曾多次來訪中國。除了參加各種電影節,蘇菲瑪索還在中國參加過多次大型活動。其中最為人矚目的,當屬2014年的馬年春晚。 在舞台上,她與劉歡共同演繹一曲法國名曲《玫瑰人生 La Vie En Rose 》。
蘇菲·瑪索的父親是卡車司機,母親是售貨員。在她9歲那年,父母離了婚,這讓蘇菲瑪索對婚姻有了一定程度的恐懼感,以致於經歷了三段無疾而終的婚姻生活。
現在的蘇菲瑪索已經步入51歲,雖然沒有了年輕時攝人心魄的美,但她依然保持著樂觀坦然的心態。
如果要我用一句話來形容蘇菲•瑪索,我會說,這是一個永遠都看不厭的女人!實事求是地說,她一直是我心中的女神,也是我最喜愛的電影女明星。蘇菲瑪索應該是法國國寶級的女明星了,14歲從影到現在,蘇菲•瑪索的形象雖然因為年齡發生了變化,但是她的魅力並沒有減弱。
我曾經開玩笑說,鑒賞一個女人可以從這幾方面來看~有的看臉,有的看氣質,有的看胸,有的看大腿,有的看身段,有的只能看背影。而對於蘇菲•瑪索來說,我想,無論從哪一方面看,她都值得看,耐看! 蘇菲•瑪索不僅人長得漂亮,有氣質,而且演技也是屬於超一流的女明星的行列。因為她從影的角色,從小孩到妖媚的女人,從正面的人物到反面的人物,從溫柔賢淑的淑女型人物到潑辣風騷的妓女,從古典到現代,從宮廷里的人物到現代的女強人女殺手等等,幾乎所有女人的角色蘇菲•瑪索都嘗試過,而且都入木三分地把人物表現刻畫了出來。所以,它不僅僅是一個漂亮的女人,而且是一個洋溢著才華聰明睿智的女人。
而更難得的是,蘇菲瑪索在生活中也處處表現出一個女人的聰明智慧,她從容優雅 時尚 同時又謙遜有禮,由此深受世界各地影迷的喜愛。她的影迷粉絲並不局限在法國,也不局限在歐洲,她是全世界最受歡迎的女明星之一。
而最難得的是,她兼容了東西方的美。她雖然有深邃的西方的眼睛,但是又長了一張相對東方人的面孔。正因為東西方審美交融在她身上得到體現,讓她被接受的范圍跨越了地區的界限,這也是她的獨特之處。所以,作為一個法國女明星,她不僅拍法國片,也受到了其他地區的電影公司普遍的關注和歡迎,因為她出演的每一部影片,會因為她的存在,可以成為票房的保障之一。
這位法蘭西玫瑰 ,美貌與性感並存,是男人們心目中永遠的女神!當然現在她老了,我們也老了,但是她卻依然氣質很好,也很美。就像奧黛麗赫本一樣,即使老了,但她們年輕時的模樣會被人們永遠記在心裡。
『貳』 都說法國人很浪漫,拍攝的電影也是浪漫至極,你最喜歡哪個法國導演
《弗蘭茲》的導演弗朗索瓦·歐容是我最喜歡的法國導演之一,於是這部電影在我燥熱難耐的內心之間,無形之中提升了一個檔次。當初喜歡歐容以及他的影片,是因為他影片中形形色色的離經叛道的重口味元素,比如變性、同性、弒親、亂倫等。然而在歐容的這部新片之中,他完全撕下了之前為自己貼上的所有標簽,轉而尋找一種新的故事題材以及新的講故事的方式。在《弗蘭茲》中,歐容先前的那些大膽的重口味元素都消失不見,取而代之的是一個極其細膩感人的愛與謊言,救贖與原諒的故事。
影片很大的一個特色是採用黑白色調,有些自然景物的鏡頭竟有費里尼和安東尼奧尼的影子。片中偶爾穿插幾個彩色鏡頭,這些鏡頭主要表現阿德里安的想像和回憶,以及阿德里安和安娜的獨處時光。雖然黑白片穿插幾處彩色鏡頭的手法並不少見,而且片中的幾個彩色鏡頭我並不認同,但是這種手法對於表現主題而言依然非常成功。那些恣意的想像和無法忘懷的回憶都如此美好抑或真實,而那些不得不面對的現實則像層層堆砌的灰塵,即便在黑白灰交錯的冷風中也無法被吹散。
在《弗蘭茲》中,導演為觀眾展現了一戰之後德法兩國的社會風貌。兩國的民眾相互仇恨,作為闖入者的阿德里安對於那些德國人來說,就是一個人人唾棄的仇敵。「反戰」是影片的一大主題,歐容拋棄了血肉橫飛的大型戰爭場面,選擇一個小格局的點切入,從一個踏上贖罪之旅的小人物發散開去,來表現戰爭給兩國民眾帶來的創傷。「當我們殺害了他們的兒子時,我們在這里舉杯慶賀我們的勝利;而當我們的兒子被殺害時,他們也在舉杯慶祝他們的勝利。我們這些父親所舉杯慶祝的,正是我們的骨肉之亡魂。」這是弗蘭茲的父親在面對朋友質疑時的話語,仇恨曾是讓人看不見真相的路障,而歐容最終選擇讓他們達成和解。
『叄』 法國導演呂克貝松都導演過哪些電影
1. 1983最後的決戰Le Dernier Combat /The Last Combat
在文明退化的廢墟里,大家為了存活而奪食掠水,野蠻的行為取代語言的溝通,人與人的關系處於對峙的緊張狀態,"性"成為最有力的動力元素。在這片如荒莫般的土地上,我們將可看到許多人存活與死亡的方式……
此片是呂克·貝松在影壇還默默無聞時,憑著一腔熱血,旺盛活力與爆發力,突破一切傳統,掙脫一切商業機制下的樊籠,冒著無色彩,無對話,無明星等危險所完成的電影。當影片完成時,因宣傳無門,於是呂克·貝松帶著這部影片參加瑞士阿沃基影展,一舉拿下評審特別大獎及影評人獎,因而打開他的國際知名度。解剖核子戰後的文明廢墟,因為無色彩,所以這是一部黑白色調的電影。
2. 1985地鐵Subway
(在地鐵中一場追逐與發現的游戲)為了不讓黑幫老大奪回機密文件,小偷佛烈德(克里斯多夫藍伯飾)將這些文件藏在法國的地鐵,走進了地下鐵後,他慢慢地發現了這個地方的多樣與復雜,這里從小偷到音樂家都有,每個人都無所是事地游盪著……在他試著將文件賣掉的同時,他愛上了來買文件的女人海琳娜(伊莎貝艾珍妮飾),但是她對他並不感興趣……在殺手追殺,警察全面搜索地下鐵的同時,他應該如何自處……
在黑白片之後,呂克·貝松開始對色彩產生強烈的索求,從本片的色調中,可以感受到他所謂"玩笑,游戲"的意味。此片讓他回到青少年時期,在舞台上工作經驗。此片是呂克·貝松初次結合大卡司,邀請身價不斐的大明星有伊莎貝艾珍妮,克里斯多夫藍伯,尚雨格安哥拉等來演出。此片有連環漫畫式風格,對話簡扼,通俗的警匪片卻帶著巴洛克式的色調。此片的出發點是邊緣人克里斯多夫藍伯對伊莎貝艾珍妮的迷戀。這是一部擁有繽紛原色的電影(藍,紅)。解剖現代文明底下的地鐵。克里斯多夫藍伯以此片贏得法國凱薩獎最佳男主角。
3. 1988碧海藍天Le Grand Bleu /The Big Blue
這是有關於兩個潛水員在競技中體會出人生真諦的故事。熱愛大海的賈克,一直想與大海為伍,即使他在年少的時後,父親便在一次潛水意外中被大海吞噬,他對大海的愛還是一如初衷。但是這一切,在賈克愛上了喬漢娜之後,一切都變的無法掌控。他六神無主地仿徨在選擇大海還是愛情的路上……
為了再接再厲,呂克·貝松選擇了當導演....此片是1988年坎城影展的開幕大片,描述個人難以融入現實社會的困境,轉而尋找夢想中的另一種生活。我們可以看到呂克·貝松將其潛水夢,與對海豚痴迷都寫進了這部電影。此片所呈現的天真浪漫曾讓許多影迷淚流滿面,看過十次以上的影迷不在少數。對法國人來說,大海象徵母親,取大海(Lamer)與母親(La mere)諧音,也就是回歸至猷如母體子宮般充滿羊水的起始點,此片的意涵在於人類不斷向極限挑戰的情況下,最後以回歸至大海為終。此片帶著濃厚性的自傳色彩,其不媚俗的執導敘述手法,在坎城影展上遭致影評界嚴厲質疑,卻受到觀眾高度支持,在兩極化的聲浪中成為一部爭議性的作品。這是一部藍色調電影,解剖人類文明極欲擴張的海底世界。
4. 1990霹靂煞Nikita
妮琪塔(安娜芭麗瑤飾)與一群朋友破窗而入偷葯品,商店主人與她的朋友都在這次事件中身亡,妮琪塔則因殺了一位警官被送入獄。但此時來了個神秘政府組織,選她當特務殺手,在數年的特務訓練後,他以平凡的護士身分回到現實生活中,在此時她愛上了一個男人(尚雨格安哥拉飾),他們的關系在她接到一個特務命令時,面臨了緊張的局面……
此片是呂克·貝松從一個特務殺手角度,來解剖國家官僚體系背後的恐怖黑爪。濃厚的商業色彩讓好萊塢相中而將此片重拍成美國版的"雙面女蠍星",由布麗姬方達詮釋片中的女殺手。此片也呈現呂克·貝松對人性的探索,是部黑色調的動作片。妮琪塔(布麗姬方達飾)與一群朋友破窗而入偷葯品,商店主人與她的朋友都在這次事件中身亡,妮琪塔則因殺了一位警官被送入獄。但此時來了個神秘政府組織,選她當特務殺手,在數年的特務訓練後,他以平凡的護士身分回到現實生活中,在此時她愛上了一個男人(尚雨格安哥拉飾),他們的關系在她接到一個特務命令時,面臨了緊張的局面……
5. 1991亞特蘭提斯Atlantis
此片無演員,只有旁白,這部影片將帶領影迷進入美麗的海底世界,配上美妙的音樂,以音畫來表現不同的生活面貌與心靈層面。我們將可看到海底在日出與日落之間的神奇變化與景觀,呂克·貝松設定了幾個主題來描繪"海底的一天",主題包括有"內心"、"旋律"、"悸動"、"靈魂"、"黑暗"、"心靈"、"溫柔"、"愛"最後是"恨"。全片在海底拍攝,動物是片中唯一的演員。海藍色是此片的主色調。配上賽拉的玄妙樂音,呂克·貝松將更完整地呈現大海所孕函的豐富色彩……
此片是1991年威尼斯影展的開幕大片。亞特蘭提斯是傳說中一片被淹沒的神秘陸地,位於大西洋底下。呂克·貝松想要證實海底下的世界,也有一個核我們社會一樣的組織。或許也可以說"亞特蘭提斯"是"碧海藍天"衍伸出來的副命題。此片是呂克·貝松摒棄傳統拍攝手法的作品,一部純視覺享受的電影,沒有傳統劇本,沒有人類對話,只有音畫緊密結合,完全依賴呂克·貝松與配樂師艾瑞克賽拉共同研議腳本。呂克·貝松以動物間的求愛,群斗,追逐等場面來豐富劇情,拍片足跡遍及世界各地海域,包括有蘇格蘭,澳大利亞,大洋洲,哥倫比亞,佛羅里達,巴拿馬群島等海域,甚至北極極地海域的冰雪景觀或多方戰端的紅海海域。呂克·貝松認為這是他最後一部討論有關海洋的影片。這也是一部充滿環保意識的影片,全片只有悠遊大海的魚,毫無人影,是呂克·貝松又一次冒險之大不諱之作。
6. 1994殺手萊昂Leon /The Professional
故事發生在紐約大都會里,由尚雷諾所飾演的職業殺手李昂,受餐廳老闆委託殺人。當他是以殺手的身份出現時,冷靜而神秘,殺人手法令人熱血沸騰。但當他卸下殺手面具時,則又回歸成為平凡的市井小民,簡單到連基本身份證、銀行帳號也都有,每天至少喝杯鮮奶,喜歡澆花及細心地擦拭心愛盆栽的樹葉,是個具有雙重身份角色扮演的人。而就在李昂所住的公寓內,有人暗渡陳倉的進行毒品交易,警方緝毒組偽裝黑幫份子,為查緝毒品而入侵,殺了販毒者一家人卻遺漏了小女孩馬蒂達。馬蒂達為了安全起見而躲進隔壁李昂家,她無意中發現了李昂的殺手身份,為了保護自己及報滅門之仇,馬蒂達以堅定的口氣要求李昂訓練她成為一位真正的職業殺手……在此同時,警方亦全力搜尋馬蒂達並拘禁之……李昂隻身闖入警局大開殺戒,警方火大驚慌之餘,下令圍剿大廈並全力搜捕李昂,雙方交戰之下引發了一場緊張刺激的終極追殺。
殺手萊昂為呂克·貝松的第一部美國電影。盧談到此片乃受金凱利所主演的歌舞片的影響,也受報紙連環小說的影響。此片有幾處拍攝手法頗具新意,在視覺方面有壓縮的效果。此片亦是呂克·貝松表現他對電影狂熱最佳的代表作。此片是一部以法國人角度去拍攝的美國電影。尚雷諾有史泰龍的冷峻臉孔(家喻戶曉的),有法國人的壓抑特質。馬蒂達(娜塔莉波曼飾)一位枯瘦如柴有法國味的美國女孩,是本片的視線焦點。蓋瑞歐德曼突出,激烈的警探演出,情緒起伏令人無法捉摸,是全片最為突兀、也最為搶演的一角。此片最難能可貴的是法國完整導演版,比前兩年在台上映時多出20分鍾。這20分鍾裡面最重要特色的是有尚雷諾與娜塔莉波曼的纏綿床戲。這是一部偏屬於暴力美學的動作巨片。延續殺手風格電影,"霹靂煞"以女殺手為主角,此片則以男性殺手為主體,解剖現代文明紐約市的邊緣人。
7. 1997第五元素The Fifth Element
本片的原始構想來自導演呂克·貝松16歲時所寫的少年小說,故事的大綱是說一個外星人和地球人混血所生的女孩莉露(蜜拉喬娃維飾)在被壞人追殺時,為了逃命只好跳樓,剛好計程司機柯本達拉斯(布魯斯威利飾)經過解救了莉露,但也把柯本達拉斯捲入與異形和人類的邪惡聯盟對抗的局面。本片有號稱影史上特效花費最多的特效製作,而且有相當多歐洲電影及特效工作者參與,創造出與好萊塢風格不大相同的未來世界!!
8.1999信使:聖女貞德的故事The Messenger: The Story of Joan of Arc
接近世紀末,貝松突然以好萊塢史詩片的模式運作完成了一部大製作的古裝片《信使:聖女貞德的故事》。要知道德萊葉和布萊松的「聖女貞德」都是電影史上難以逾越的高峰作品,而且幾年前貝松的法國前輩雅克·里維特剛剛拍過一個版本,美國的版本也剛剛完成,貝松有把握挑戰這些高手嗎?這幾乎是所有觀眾和影評人的疑問。
其結果,這部豪華的大製作只能令我們看到了一個稍稍有別於美國版本的「聖女貞德」。兩部影片的很多情節和細節都十分相象,恐怕其中還有一些不足為外人道的幕後新聞。貝松新女友米拉·喬沃維奇的表演沿襲了一些《第五元素》中的風格——神經質、驚慌、脆弱,這種處理的結果使這個版本的貞德幾乎是最另類的,整部影片中她都能令人感到瘋狂和迷亂。聖人和瘋子就是一線之隔,也許貝松就是這樣認為的。除此之外,影片就幾乎沒有多少好說的,我們看到了一個世紀之交法國的西席·地密爾式的豪華巨片。對了,影片最後出現的、由達斯廷·霍夫曼飾演的上帝的使者,算是貝松對貞德題材的一個「特殊處理」吧。
9.天使A Angle A
這是一個從不懂得愛情的人,尋找愛情的故事。一個「卓別林」式的失意男人,在塞納河上邂逅了一位金發美女,兩個不同世界的人在巴黎十五區上演了一出奇異的黑色喜劇。
10.亞瑟和他的迷你王國 Arthur and the Minimoys
十歲的亞瑟是個淘氣的男孩子,而外婆家就是他的樂園,這里不但有美麗的花園和房子,還有四年前神秘失蹤的外公留給他的各種奇妙寶藏。但好景不長,邪惡的房地產商要霸佔外婆的房子,而惟一解決的辦法就是找到外公藏在花園的紅寶石。亞瑟解開外公留下的謎題,打開了月光之門,進入到了一個神奇的世界---迷你王國。在這個神秘的國度里,所有人都只有兩毫米大小,而亞瑟也變成了一個迷你人,並對公主賽琳娜一見鍾情。然而危險卻並沒有停止腳步---惡魔瑪塔扎德要毀滅迷你王國。為了挽救這個深陷危機的國家,也為了挽救外婆美麗的房子,亞瑟、賽琳娜以及她的弟弟倍塔枚許向惡魔的巢穴禁忌城出發了。在禁忌城裡,他們救出了亞瑟的外公阿爾西巴勒,同時毀滅了禁忌城,勝利地完成了任務。 在千鈞一發之際亞瑟和他的外公帶著寶藏成功返回人類世界,粉碎了地產商的陰謀。
『肆』 誰有戈達爾 格里非斯 阿巴斯 這三個人的詳細介紹越全越好.順便交幾個喜歡電影的朋友!!~~
戈達爾1930年12月3日生於巴黎。他在法國和瑞士邊界的雷曼湖畔度過了少年時期,進入青年時期後迅速陶醉於電影世界,與特呂弗和羅梅爾等人終日在巴黎的「亨利·朗格洛瓦——法國國家電影資料館」里接受各種電影的洗禮。隨後不久便在《電影手冊》等雜志上發表影片評論文章,並模仿希區柯克等老前輩,一邊進行寫作,一邊製作自己的短片,為拍攝正式的長篇作品積累經驗。1960年,戈達爾發表了第一部長篇電影作品《A BOUT DE SOUFFLE/精疲力盡》,在世界電影界引起了軒然大波,其完全無視傳統電影理論的拍攝手法帶來了褒貶不一的評價。和安娜·卡利娜結婚以後,以她為主演的「新浪潮」電影代表作一部接一部地問世。戈達爾成為全球最受注目的導演之一。
1967年戈達爾拍攝了政治題材的影片《LA CHINOISE/中國姑娘》之後,很快就與安娜·卡利娜分手並和這部影片的女主角維阿塞姆斯基結為夫婦。1968年朗格洛瓦的解任,戛納電影節的終止事件,五月風暴等一連串的動盪使戈達爾又轉入對反映時政的藝術作品的探討和研究。他組織了「基卡·維爾托夫小組」,專門製作革命題材的影片。1973年戈達爾離開巴黎,和馬里·米維爾在格勒諾布爾共同創建「聲音影象」,投入錄象時代的新鮮體驗。
1979年戈達爾的《SAUVE QUI PEUT (LA VIE)/各自逃生(生活)》公映之後,曾引發了「戈達爾電影已走向商業化」的爭議,而他卻對這一切置之不理,獨自來到瑞士,再次開始了新的冒險。他運用手提攝象機和電影攝影機交替或同時拍攝,力圖展現全新的視聽世界。在進入新世紀後的今天,戈達爾再出江湖。這次,他為我們帶來了一部壯觀宏大的作品,一部向世人展現了他長達十餘年的編排過程和電影這一特殊藝術形式的百年歷程的作品。這就是《 HISTOIRE(S) DU CINEMA 》
1954 混凝土行動(短篇) OPERATION BETON
1955 一個風騷女人(短篇) UNE FEMME COQUETTE
1957 (夏洛特和維羅尼卡)所有的男人都叫帕特里克(短篇) CHARLOTTE ET VERONIQUE OU TOUS LES GARCONS S'APPELLENT PATRICK
1958 夏洛特和她的情人(短篇) CHARLOTTE ET SON JULES
1958 水的故事(短篇) UNE HISTOIRE D'EAU
1959 精疲力盡 A BOUT DE SOUFFLE
1960 小兵 LE PETIT SOLDAT
1961 女人就是女人 UNE FEMME EST UNE FEMME
1961 懶惰(「新七宗罪」的1篇) LA PARESSE (Episode des SEPT PECHES CAPITAUX
1962 隨心所欲 VIVRE SA VIE
1962 新世界(「歐帕格」的1篇) LE NOUVEAU MONDE (Episode de OPAG)
1963 卡賓槍手 LES CARABINIERS
1963 大詐騙犯(「世界詐騙故事」的1篇) LE GRAND ESCROC
1963 蔑視 LE MEPRIS
1964 另外一幫 BANDE A PART
1964 已婚女人 UNE FEMME MARIEE
1965 阿爾法城 ALPHAVILLE OU UNE ETRANGE AVENTURE DE LEMMY CAUTION
1965 蒙帕那斯-立瓦羅斯(「看到的巴黎」的1篇) MONTPARNASSE - LEVALLOIS (PARIS VU PAR…)
1965 瘋狂的比埃羅 PIERROT LE FOU
1966 男性,女性 MASCULIN FEMININ
1966 美國製造 MADE IN USA
1966 我知道的關於她的兩三件事 DEUX OU TROIS CHOSES QUE JE SAIS D'ELLE
1966 提前或2000年的愛情(「世界上最古老的職業」的1篇) ANTICIPATION OU L'AMOUR EN L'AN 2000 (Episode film LE PLUS VIEUX METIER DU MONDE)
1967 攝影機的眼睛(「遠離越南」的一篇) CAMERA-OEIL (Episode de LOIN DU VIETNAM)
1967 中國姑娘 LA CHINOISE
1967 天才兒童的E調行板間奏的往返(愛/愛與憤怒)(「復仇或E調愛情/70」的1篇) L'ALLER ET RETOUR ANDANTE E RITORNO DES ENFANTS PRODIGUES DEI FIGLI PRODIGHI ou AMORE (Episode de AMORE E RABBIA ouVANGELO/70)
1967 周末 WEEK-END
1968 快樂的知識 LE GAI SAVOIR
1968 一加一 ONE PLUS ONE
1968 一樣的電影 UN FILM COMME LES AUTRES
1968 一部美國電影 ONE AMERICAN MOVIE (ONE A.M.)
1969 布列顛之音 BRITISH SOUNDS
1969 真理 PRAVDA
1969 東風 VENT D'EST
1969 義大利的斗爭 LUTTE EN ITALIE
1970 弗拉基米爾和羅莎 VLADIMIR ET ROSA
1972 一切順利 TOUT VA BIEN
1972 寫給簡的信 LETTER TO JANE
1974 此處與別處 ICI ET AILLEURS
1975 二號 NUMERO DEUX
1975 怎麼樣? COMMENT CA VA?
1976 6×2 SIX FOIS DEUX (Sur et sous la communication)
1978 兩少年環法漫遊 FRANCE TOUR DETOUR DEUX ENFANTS
1980 各自逃生(生活) SAUVE QUI PEUT (LA VIE)
1979 「各自逃生(生活)」的劇本 SCENARIO DE SAUVE QUI PEUT (LA VIE)
1981 寫給弗雷迪布阿什的信(短篇) LETTRE A FREDDY BUACHE
1981 受難記 PASSION
1982 「受難記」的劇本 SCENARIO DU FILM PASSION
1982 畫面轉換(「不同名目的轉換」的1篇) CHANGER D'IMAGE (Episode de CHANGEMENT A PLUS D'UN TITRE)
1983 卡門 PRENOM CARMEN
1983 向瑪利亞致敬 JE VOUS SALUE MARIE
1983 「向瑪利亞致敬」的手記 PETITES NOTES A PROPOS DU FILM JE VOUS SALUE MARIE
1984-85 偵探 DETECTIVE
1985 軟與硬 SOFT AND HARD (A soft conversation between two friends on a hard subject)
1986 電影小產業的輝煌與衰落 GRANDEUR ET DECADENCE D'UN PETIT COMMERCE DE CINEMA
1986 會見伍迪艾倫 MEETING WOODY ALLEN
1986-87 阿爾米多 ARMIDE Sequence pour le film ARIA
1987 關注右側 SOIGNE TA DROITE
1987 李爾王 KING LEAR
1988 都要走一回 ON S'EST TOUS DEFILE
1988 語言的力量 PUISSANCE DE LA PAROLE
1988 最後一句話(「法國人印象」的1篇) LE DERNIER MOT (Episode de LES FRANCAIS VUS PAR…)
1988-89 達提報告 LE RAPPORT DARTY
1990 新浪潮 NOUVELLE VAGUE
1990 藝術的童年 L'ENFANCE DE L'ART
1991 對抗忘卻(「對抗忘卻」的1篇) CONTRE L'OUBLI (Episode de CONTRE L'OUBLI)
1991 新德意志零年 ALLEMAGNE NEUF ZERO
1993 孩子們玩俄羅斯游戲 LES ENFANTS JOUENT A LA RUSSIE
1992-93 算我倒霉 HELAS POUR MOI
1994 向薩拉熱沃致敬 JE VOUS SALUE SARAJEVO
1993-94 戈達爾論戈達爾 JLG/JLG
1995 法國電影50年上下集 2×50 ANS DE CINEMA FRANCAIS
1996 永遠的莫扎特 FOR EVER MOZART
1996 與TNS永別 ADIEU AU TNS
1996 加! PLUS OH!
1988-98 電影史-1A 所有的歷史 HISTOIRE(S) DU CINEMA, 1A, TOUTES LES HISTOIRE(S)
1988-98 電影史-1B 單獨的歷史 HISTOIRE(S) DU CINEMA, 1B, UNE HISTOIRE SEULE
1994-98 電影史-2A 單獨的電影 HISTOIRE(S) DU CINEMA, 2A, SEUL LE CINEMA
1994-98 電影史-2B 致命的美麗 HISTOIRE(S) DU CINEMA, 2B, FATALE BEAUTE
1995-98 電影史-3A 絕對的貨幣 HISTOIRE(S) DU CINEMA, 3A, LA MONNAIE DE L'ABSOLU
1995-98 電影史-3B 新浪潮 HISTOIRE(S) DU CINEMA, 3B, UNE VAGUE NOUVELLE
1997-98 電影史-4A 控制宇宙 HISTOIRE(S) DU CINEMA, 4A, LE CONTROLE DE L'UNIVERS
1988-98 電影史-4B 我們中的符號 HISTOIRE(S) DU CINEMA, 4B, LES SIGNES PARMI NOUS
1998 老地方 THE OLD PLACE
2000 愛的贊歌 ELOGE DE L'AMOUR
在電影發展的里程中,梅里愛、齊卡、斯密士都各有貢獻,但他們的貢獻都比不上格里菲斯。這位美國的電影大師以他非凡的才能,把電影從戲劇的奴僕地位中解脫出來,使之發展為一門與音樂、美術、文學平起平坐的獨立的藝術門類。他不僅熟練地運用電影特權,創造性地安排電影的攝影構圖和蒙太奇,而且巧妙運用大遠景、中景、近景、特寫、淡出淡入、搖鏡,並交叉使用,使電影史上出現了令今人都嘆為觀止的第一個高峰。
然而這位電影大師的藝術里途卻是坎坷不平的,甚至是悲劇的。其中充滿了宛如小說般的細節。
大衛·格里菲斯(1875 1948)出生於肯塔基州的拉格朗基,父親是個醫生,參加過美國的南北戰爭,是個破產的南軍上校。他在格里菲斯十歲時就去世了。全家的生活重擔就落在格里菲斯那當小學教員的姐姐身上,日子過得很艱難。格里菲斯早早地就步入社會,當過書店店記、《信使報》記者、消防隊員、冶金工人、電梯工人、高爾夫球場的撿球員、默菲特劇團的演員等。從這多而雜的行當看,格里菲斯曾為了糊口,簡直是碰到什麼工作就干什麼,完全沒有選擇的自由。不過,不論生活怎麼艱難,他都沒放棄對文學的愛好,他閱讀布朗寧、傑克·倫敦、莫泊桑、托爾斯泰、狄更斯和惠特曼的作品,並且自己還寫過詩歌、小說和劇本。這種生活使他廣泛接觸了下層社會,了解人民的艱辛。這對於他日後馳騁影壇卻不是沒有益處的。
1907年夏天,在紐約失業的格里菲斯,好不容易在愛迪生比沃格拉夫電影公司里找到一個當配角演員的工作,每星期的報酬僅15美元。他不僅勤懇、而且有才華,連續寫了幾個劇本。1908年,比沃格拉夫公司的導演麥克·寇瓊退休,格里菲斯接替其工作,導演了他的第一部影片《陶麗歷險記》。影片敘述一個小女孩被吉普賽人拐走,被裝在大酒桶里,放在活動木屋的平台上。馬拉著木屋奔跑時,酒桶滾下平台,順著斜坡,一直滾到河裡。漁夫撈起木桶,小女孩也獲救了。這故事既驚險,又有趣,放映後獲得成功。格里菲斯便從他閱讀過的莫泊桑、托爾斯泰等人的作品中找題材拍攝影片,平均每星期拍兩部。從1908年到1912年,共攝制了四百多部。這些影片既繼承盧米埃爾等人的紀實風格,也吸取了梅里愛戲劇電影的因素,甚至還受義大利歷史電影的影響,拍了幾部史詩性的影片。他將各個流派和許多前輩導演們那點滴的分散的創造吸收過來,融匯貫通,加上自己的許多獨創的東西,逐漸形成了自己的體系,表現出了自己的鮮明特色。
這些特色表現在內容上便是對下層人民的苦難的同情。如《埃德加·愛倫·坡》描寫的是個下層知識分子的悲慘故事。愛倫·坡是西方現代派文學的先驅,出生於波士頓,父母是流浪藝人,自幼成為孤兒,美國南北戰爭中以南方失敗告終,愛倫·坡的作品中總浸 著南部沒落的情緒,熱衷表現頹廢和死亡的情景。格里菲斯也是美國南部人,幼年生活與愛倫、坡相似,也許這也是他將詩人搬上銀幕的原因。影片描繪詩人在充滿可怕陰影的房間里照料快死的妻子,打開窗戶時,一隻烏鴉突然飛進來,停在門旁帕拉斯的胸像上。詩人生活窮困,賣文度日。他寫了《烏鴉》一詩,匆忙拿去賣錢,以救助妻子,當他拿了賣稿的十元錢回來時,才發現妻子已死去了。格里菲斯用象徵方法,集中表現愛倫·坡的生活困境,傳達出一種凄涼的氣氛,表現了對貧窮知識分子的深深同情。
這些特點表現在技巧上便是獨創性。他在《陶麗歷險記》里首先運用了「閃回」的手法;他成功地發展了特寫鏡頭,在根據傑克·倫敦的《沒有靈魂》改編的《黃金夢》中,他把攝影機移近演員,充分攝取演員的面部表情;他在特技攝影上也有獨到的創造,因此於1922年他還獲得此項專利;他在《隆台爾的報務員》里,運用交替蒙太奇,以逐漸加快的蒙太奇節奏,表現追逐鏡頭中的緊張氣氛,他在《人類的創造》中,又巧妙地運用遠景鏡頭。正如《蘇聯世界電影網路全書》里說的:「格里菲斯的藝術活動的進步和革新的意義在於,他把導演看作是作品的統一形象的創造者。幾乎在每一部影片中他都嘗試解決一個形式或者美學問題。」從而逐步建立了一個完整的體系。電影的蒙太奇體系就是在他的藝術生涯里發展出了最初的模樣。
然而,真正奠定格里菲斯在世界電影史上崇高地位的是他拍攝了《一個國家的誕生》和《黨同伐異》,而這兩部影片的拍攝又使格里菲斯的生平充滿傳奇色彩。
格里菲斯的浮升和沉沒也皆由此。
《一個國家的誕生》拍攝於1915年。格里菲斯根據牧師湯馬斯·狄克遜那部贊揚種族主義組織三K黨的小說《同族人》改編而成的影片。它以美國南北戰爭為背景,圍繞南北兩個家族以展開情節。這兩個家族本是世交,子女間還發生戀情,在戰爭中因政見不同而變成仇敵,各自參加南北不同的軍隊,刀槍相見,在三K黨的幫助下,雙方停止內戰,兩家重歸於好,有情人也終成眷屬。影片在兩個家族中,又以卡梅隆一家的遭遇為重點,展開三條線索:黑人的暴行引起大火焚燒大西洋城;卡梅隆一家焦急地注視外界的內戰;「小上校」搏擊在戰場上。三條線交織進行以形成影片的總體結構、格里菲斯調動強大的陣容,花費10萬美元,僅用九個星期就攝制完成了。全片共分為12本,1500個鏡頭,可放映3小時。在當時是算巨片了。
從內容而言,將黑人描寫成專門從事搶劫、殺人勾當,充滿種族主義色彩;將血腥秘密警察的祖先三K黨美化為由誠實美國人組成的英勇軍隊等等,顯然是錯誤的。但是,格里菲斯充分運用景別和多變的攝影技巧,如一個場景分成幾鏡頭,採用推、拉、搖、移等多種攝影方法,獨到地運用大遠景、全景、中近景、近景和特寫鏡頭,將大遠景的大戰場面和細部的特寫結合等,又是電影史上前所未有的。又如對三K黨策馬飛馳的場面的處理,格里菲斯把攝影機裝在行駛的卡車上緊跟拍攝,尤其是蒙太奇手法的熟練運用,都是遠勝前人,後啟來者的,甚至他創造的許多手法成為後世電影的經典式的表現手法。例如小姑娘被迫自殺的那場戲里,就交替使用遠景、近景和特寫,創造了極其新穎的視覺效果。三個人物:黑人、小姑娘和小姑娘的哥哥「小上校」。在具體處理時,小姑娘漫不經心地走出自己家門,走進森林,用的是遠景、暗的陽光浸浴著一片枯枝敗葉的樹林,預示這里將發生慘劇。這時,一個黑人逼近小姑娘,小姑娘慌忙逃走,用的是近景;再轉遠景鏡頭:黑人追趕,步步迫近。那荒涼的景物,層層山岩和萬丈深谷、小姑娘無路可走,被迫跳入萬丈深谷之中。這時影片又用特寫表現「小上校」站在妹妹的屍體前發誓:一定要組織三K黨替妹妹報仇。這種處理方法收到震撼心靈的效果。
影片上映後,引起強烈的反響。
評論家勞遜說:「從未有過一部影片在技巧的革命性和內容的反動性之間存在這樣觸目的矛盾。」尤其是影片那種族主義傾向更惹起巨大騷亂。影院門外出現24小時的示威,有的地方辯論極烈,甚至發展為械鬥。全國有色人種協會發出強烈的譴責。
「這是蓄意污辱一千萬美國人。」
「完全是偽造歷史!」
「藝術家的良心是不是被狗吃了?」
面對責問的狂潮,格里菲斯既震驚,又委屈,更不服氣。震驚的是人們如此強烈抗議;委屈的是他並非有意宣傳種族主義,只是認為小說《同族人》的情節結構適合拍電影,自己才加以改編的;不服氣的是認為人們的干涉太多,他於是寫了《美國言論自由的產生和沒落》,予以辯白和反擊。
出人意料的是激烈辯論的結果反而刺激了觀眾的好奇心,紛紛擁進影院,最後觀眾竟達一億人次,前後延續15年。在紐約上映了44星期;在芝加哥上映了35星期;在洛杉磯上映22星期。僅紐約市,9個月內就放映了6266場。
上座率高就是利潤豐厚。格里菲斯將自己以往拍片賺的錢及工薪全部作為拍片投資。這下可發了,光一年的收入就超過一百萬美元。當時,他對自己的秘書J·D·巴里說:「這部片子絕對叫座,你為什麼不投點資呢?」巴里沒錢,在格里菲斯的勸說下,將身上僅有的700美元拿出來,結果獲利20倍,變成14000美元,發了筆不大不小的財。有人估計《一個國家的誕生》贏得純利總共有2000萬美元,這是當時破天荒的紀錄。
《一個國家的誕生》於1915年2月8日在紐約首次上映標志著好萊塢藝術稱霸世界的開始。從此,也引起美國電影在企業經營管理上的大革命,老闆開始捨得花錢拍攝一些規模巨大、場面豪華的超級影片了。
成功刺激了格里菲斯的雄心,他又拍了巨片《黨同伐異》,並於1916年9月5日在紐約「自由劇場」首演,然而這一回格里菲斯卻因此沉入痛苦的深淵。
《黨同伐異》由古代、近代、現代、當代四個小故事組成。古代的《巴比倫的陷落》,描寫巴比倫親王貝爾沙撒的奢靡生活及波斯王居魯士攻打巴比倫的歷史事件。其中穿插了一個少女與親王熱戀的情節。近代為《基督受難》,描寫耶蘇與偽善的法利賽人的沖突,因猶太人出賣被釘上十字架。現代為《聖巴戴萊姆教堂的屠殺》。描寫法王查理九世在位的1571年,一個女教徒隨未婚夫一家到巴黎後,在巴戴萊姆屠殺日中,一家人遇害的故事。當代的《毋與法》,描寫1912年一個罷工工人被控謀殺的冤案。為什麼要將時間跨度極大的事情拍成一部影片呢?格里菲斯解釋說:四個故事猶如四條河流,本來分開,慢慢前進,後來越來越奔騰,交叉在一起,匯成黨同伐異的激流。他的意思是說歷史上任何統治階級總是反對和鎮壓那對立的階級,即黨同伐異。這就是善與惡的對立,這種對立是永遠不變的。他從歷史上的巴比倫時代說起,指出宗教的、政治的、法律的各種不肯容忍的行動,會給人類帶來災難,因此,他在影片末尾安排全體犧牲者起立去祈求和平。頗有寓意,是在告誡人們:人與人之間應該寬容、博愛,不要互相殘殺,製造仇恨,表現的是個道德的主題。統治階級與被統治階級、統治階級內部的矛盾和斗爭,都是階級斗爭的反映,格里菲斯以「黨同伐異」加以概括,顯然是不準確的。但是由於歷史的局限,也不能深責格里菲斯。值得注意的是影片的藝術技巧。格里菲斯在《黨同伐異》里豐富和發展了平行蒙太奇、巧妙地運用隱喻、第一次把時空相距很遠的事件組織在一部影片里,徹底打破了戲劇的三一律,使電影發展成獨立的藝術,這些都是了不起的偉大創造。因此,《黨同伐異》就成為電影史上經典作品。
然而,《黨同伐異》的命運很不幸。
影片的反戰觀點和同情工人罷工的思想受到戰爭期間美國當局的反對,禁止在許多城市上映。看了上映的觀眾對影片的反映極為冷淡,在美國,影片的上座率極低。在國外呢?英國的國王倒表示贊賞,但處於第一次世界大戰紛爭的歐洲,也認為影片那和平主義的內容不合時宜,也禁止上映。法國乾脆不允許上映,英國雖因國王稱贊,可以上映,但必須刪剪,結果經過英國電影機關刪剪後的影片很不成模樣,觀眾看後莫名其妙,也就無人再看了。
格里菲斯這下倒大霉了。
當初他攝制這部影片時是花了血本的。他雄心勃勃,一心要拍出比《一個國家的誕生》更宏偉的影片。為此,他僱用大批演員,製作了規模巨大的布景。光巴比倫的宮殿,其縱深就達1600公尺,周圍有70公尺的尖塔。拍攝「巴爾泰撒爾盛宴」一個場面,他動員了4000群眾演員,以至攝影師比萊·皮爾為了攝取這個壯觀場面,不得不坐在一隻固定的氣球上,升上高空,才能拍下全景鏡頭。那堵巴比倫城牆有四層樓高,與真牆一模一樣。城牆頂上能容兩輛四匹馬拉的古代戰車相對交錯馳過。在不遠處的空地上,格里菲斯還重建了中世紀的巴黎和基督時代的耶路撒冷城。拍攝波斯軍隊排兵布陣的場面時,動用了一萬六千群眾演員,每天除發巨額的工資外,僅為了指揮和供應這支軍隊的吃喝,還安裝了許多專用電話和修了運輸的鐵路。整個影片的攝制時間是一年零十個月加十二天,僱用的演員、群眾演員、工人、工程設計人員等等竟達六萬人。由此可以推算開支的巨大了。僅其中「巴爾泰撒爾盛宴」一場戲就花費了二十五萬美元。當時總共攝成的膠片有十萬公尺,可放映七十六小時,經過兩個月的剪輯,壓縮成十四本,放映三小時略多一點。
當年,格里菲斯的《一個國家的誕生》上映時,群眾紛紛擠進影院;而《黨同伐異》上映,影院門口冷清得群群麻雀自由地找食吃。沒有上座率就沒有效益。格里菲斯將拍攝《一個國家的誕生》賺的一百多萬美元搭進去不算,倒虧了一百多萬美元的債。格里菲斯後半生便為償還這部債務奔忙。他甚至無力拆掉那座用木料和石膏搭建起來的巴比倫城。十年之內,這座廢城一直屹立在好萊塢,成為一個古跡。
格里菲斯從此一蹶不振。
發行這部影片的三角影業公司也不久宣布倒閉。
十月革命前,一個俄國放映商以低廉的價錢買了這部影片的拷貝,但也未能在俄國上映。1917年,俄國十月革命成功,這部影片的拷貝像廢品般地堆到蘇聯電影局的倉庫里,多少年後,人們清理倉庫時,才偶然地發現了它。蘇聯電影大師庫里肖夫、愛森斯坦、普多夫金觀看後,驚嘆不已:「哎呀,這是部無與倫比的影片!」《黨同伐異》從此受到世界的重視。
的確,《黨同伐異》是部獨創性的傑作。它構思超群卓異,形式立異標新,畫面溢彩流光,情景水乳交融。那移動鏡頭拍攝景物的美感,那對剪輯、節奏、交錯結構的大膽運用,規模宏偉的群眾場面的安排,處處獨具匠心,無產階級革命導師列寧看過後,也大受感動,認為格里菲斯在試圖探索歷史的本質。影視界幾乎一致認為《黨同伐異》的思想和藝術都超過了《一個國家的誕生》,是格里菲斯繼《一個國家的誕生》後,為世界電影史上樹立的又一座更宏偉的豐碑。
格里菲斯本人卻由此陷入困境。1919年,他與卓別林、范朋克、壁克馥組織建聯美影片公司,盡管也拍出了《被摧殘的花朵》等優秀影片,但氣魄已大不如前了,20年代後期,他的影響逐漸衰退。1931年他拍了他最後一部影片。1935年,美國電影藝術與科學學院為他頒發特別獎。他逐漸被人遺忘。1948年,他孤零零地死在好萊塢的一家旅館里。
一代巨星殞落了。
1992年,東方電影的大師級人物,印度導演薩蒂亞吉特·雷伊與世長辭,黑澤明痛悼"世界失去了一位最偉大的寫實主義導演",但當他看過一部叫做《橄欖樹下》的伊朗電影以後說,上帝已經發現了取代雷伊的人選,那就是阿巴斯·基亞羅斯塔米,感謝上蒼!
其時阿巴斯已經52歲。從47歲時拍成名作《哪裡是我朋友家》以來,他和他的同道們在世界電影圈颳起了伊朗旋風並一直不曾停息。在那個至今還因為影片中露了一下婦女的頭發就會遭到禁演的國度,他的作品所閃耀的人性的光輝,使所有東西方的人們都為之震撼。但是,就像他的影片那樣,他不張揚,不較勁,不趨時,不起份,任憑別人怎麼說也依然故我。一直到去年威尼斯電影節授予他的第9部影片《隨風而去》評委會特別獎--這是他迄今所獲得的第18個國際獎項,阿巴斯卻在領獎台上宣布,今後他的作品將不再參加任何電影評獎了。
由於某種電影的蒙昧,中國人直到今天還對他相當無知。其實,關於阿巴斯,只要知道一件事就會讓你不得不去關註:去過伊朗的王君正和徐耿都告訴我,在德黑蘭街頭,他們不止一次看到普通老百姓排隊買票去看阿巴斯的電影!
大器晚成 大盈若缺
作為當今伊朗最重要的電影導演,阿巴斯·基亞羅斯塔米(Abbas Kiarotami)的名聲始於1987年拍攝的《哪裡是我朋友家》,這是他的首部進入國際視野的影片,先是在伊朗國內受到好評,榮獲德黑蘭國際電影節評委會特別推薦獎,1989年起開始在歐洲放映,最早是在瑞士的洛迦諾國際電影節,榮獲銅豹獎、評委會獎和費比西特別推薦獎,同年又獲戛納國際電影節藝術電影獎。
1995年8月3日至13日,最早將阿巴斯的電影推上國際影壇的洛迦諾電影節舉辦阿巴斯電影回顧展,首次放映了他從影以來的全部作品。電影節組委會在當年7-8月號的法國《電影手冊》雜志上以整版篇幅刊登了回顧展廣告,其中用了這樣一句話評價阿巴斯的電影:"這位天才的伊朗導演創造的影像標志著當代電影每年都在登上一個新的台階。"同時,該期《電影手冊》(總共114頁)還以48頁的篇幅全面介紹了阿巴斯和他的所有影片。
廣告或許難免會有誇大或不實之詞,但那時阿巴斯的名聲確實如日中天。雖然90年代剛剛過半,阿巴斯就已被認為是"90年代世界影壇出現的最重要的電影導演"(1)這個大膽看法源於歐洲,但很快就擴展到了整個西方,塔倫蒂諾、庫斯圖里卡、吉迪古安、克拉比什、克萊爾·西蒙、戈達爾等歐美著名導演都對阿巴斯傾注了極大熱情,尤其是向來喜歡發表駭人聽聞的言論的不協導演戈達爾,據說在戛納電影節看了阿巴斯的影片後公然宣稱?quot;電影始於格里菲斯,止於基亞羅斯塔米!"(2)
在當時的西方影壇,這位東方導演的名聲甚至超過了同樣受到西方推崇的基耶斯洛夫斯基,在某種程度上說這件事跟戈達爾有關。1994年,戈達爾給紐約影評人協會寫了一封書面謝詞,婉言拒絕該協會頒給自己的電影獎,同時譴靚了美國人將基耶洛夫斯基的成就置於基亞羅斯塔米之上的做法,為這位伊朗導演在美國遭到的冷遇鳴不平。(3)戈達爾的此舉在美國影評界引起強烈反響。不久,由阿巴斯編劇、擔任過他的副導演的賈法爾·潘納西執導的《白氣球》(榮獲1995年戛納電影節金攝影機獎)在美國的藝術影院上映後,不但贏得廣泛好評,而且創造了伊朗電影在美國的票房紀錄,阿巴斯的名字也開始真正為美國觀眾所認識。
但是,阿巴斯的名聲並非西方媒體製造或者炒作出來的,因為極力推薦和贊揚他及其電影作品的人士都是國際級的歐美著名導演,既有初出茅廬的新秀,也有享譽世界影壇已久的宿將。與此同時,東方電影大師黑澤明在去世前不久也對阿巴斯表達了由衷的欽佩之情:"很難找到確切的字眼評論基亞羅斯塔米的影片,只須觀看就能理解它們是多麼了不起。雷伊去世的時候我非常傷心,看了基亞羅斯塔米的影片之後,我覺得上帝派這個人就是來接替雷伊的
『伍』 法國大導演呂貝克貝松的作品有哪些
是呂克·貝松吧
呂克·貝松 1959年3月18日生於法國巴黎,法國導演,兼任製片、編劇、演員、剪輯等,因為屢創票房佳績,被譽為法國的斯皮爾伯格。作品節奏快捷、風格奢華,極具商業價值。有人稱他的電影實際上是美國片,只不過是在法國拍攝而已。父母親都是水上運動的高手,母親還是潛水教練。青少年時,他夢想成為海洋、海豚專家,但是因為一次潛水意外,讓他不得不放棄這個願望,轉向電影,17歲高中未畢業便進入高蒙電影公司任助理,19歲那年來到美國洛杉磯,學習了3個月的電影製作課程。並開始拍攝一些試驗短片後,回國後擔任副導演。1983年,貝松的電影處女作《最後的戰斗》問世,這部多次獲獎的黑白、寬銀幕的無聲科幻片,據說是23歲的他用3法郎六蘇拍成的。呂克·貝松似乎向世人證明了,在法國即使沒有受過專業的電影教育,找不到投資,依舊可以拍出與眾不同的電影。也正因如此,貝松曾經一度被奉為法國年輕導演的開路先鋒,不管他樂意不樂意這一稱呼。 《地鐵》和《碧海藍天》為呂克·貝松在國內和國際贏得了聲譽。雖然當年的法國凱撒獎有點吝嗇地僅僅將「最佳錄音」和「最佳音樂」獎授予《碧海藍天》.但是貝松卻公開表示這部影片是其導演生涯中最為得意的作品。畢竟,這部作品傾注了貝松少年時的激情和夢想,貝松終於可以用他的攝影機捕捉他童年時代所看到的海洋的光影和生命。影片中的潛水員傑克最後葬身大海,更確切的說,那是他真正的生存,傑克莫不就是貝松理想中的化身?
80年代的法國有所謂BBC年輕導演之說,即專指Beinex、 Besson、 Carax(貝內克斯、貝松、卡拉克斯)。這三位新銳導演盡管有很多相同與不同,但其最大的共同點卻是對藍色莫名其妙的偏愛。從貝內克斯1980年拍的《女歌星》開始,藍色就充滿了銀慕,卡拉卡斯則拍了《卑賤的血統》;而貝松的《碧海藍天》更是從片名到內容都藍色的調子。貝松苦心孤詣營造的對大海的嚮往和浪漫情懷自然是無人能比,其精彩的水下攝影恐怕令《鋼琴課》和《泰坦尼克號》的導演也受益匪淺。
《尼基塔》與《殺手萊昂》(又名《這個殺手不太冷》)是呂克·貝松由藝術影片向商業影片的成功過渡。《尼基塔》講述了一個暴力團女成員是如何被改造為國家職業特工殺手的過程,其特工殺手的身份和她內心深處愛情和人性的萌動構成了這部影片的獨到之處,而《殺手萊昂》講述了一個渴望從善的殺手和一個渴望復仇從惡的女孩之間的故事。這部帶有藝術氣質的法國商業片至今仍是世界各國的電影學子們津津樂道的範例,其中的許多細節諸如萊昂身邊的那株綠色植物和「記住永遠不要殺婦女和孩子」等精彩對白令人難忘。單憑那株綠色的植物,就不是好萊塢的編劇所能想到的。《殺手萊昂》奪得了當年凱撒獎最佳影片獎,貝松則榮獲最佳導演獎。自90年代以來,法國藝術電影的繁榮將法國商業電影推到了一種尷尬的境地,在法國以外的地方,拍藝術電影是需要很大勇氣的,因為你要面臨著嚴峻的生存問題,在法國則不同,如果一個電影藝術家要去拍迎合大眾口味的商業電影,則似乎要更大的勇氣。呂克·貝松就是這樣一位「不合時宜」的導演。
80年代中期,貝松拍攝了《地鐵》,《碧海藍天》等藝術電影之後,被法國評論界稱為前途無限的年輕導演;90年代貝松在拍攝了《殺手萊昂》、《第五元素》之後,卻受到了法國電影理論界的輕視。《第五元素》1997年在全球創下了2億7千萬美元的收益,名列當年世界電影的第三名,不管評論界如何評論這部電影,它向我們展示了一個法國導演眼中的未來世界,在電腦高科技與時空交錯的敘事中,帶給我們一絲不同於好萊塢大片的歷史和人文內涵。
呂克·貝松是當代法國電影影壇最受矚目且爭議最大的導演。盡管《第五元素》在商業上的成功使得法國最大的電影公司高蒙公司的營業額翻了一翻,但是貝松在國內卻常常被說成是向好萊塢電影投降的反面典型。為此,苦悶的貝松常常要飄浮過海去好萊塢尋覓知音。影片《第五元素》集科幻、驚險和打鬥於一身,是歐洲有史以來第一部成本高達近一億美元的英語對白影片,顯示了法國電影人復興本國和歐洲電影業的決心和勇氣,影片榮獲1997年戛納國際電影節技術大獎,故事內容本是呂克·貝松在16歲時就開始構思,當時盧卡斯的《星球大戰》剛剛問世,顯然貝松的想像和構思與之相比還很不成熟。
事隔20年之後,貝松依舊念念不忘少年時代的構想,經過20年的籌劃.該劇本具備了貝松前五部故事片的基本要素。雖然有評論認為《第五元素》似乎更像是一部法國未來主義的滑稽笑劇,認為不過是視覺效果做得好,但是1997年在第50屆夏納電影節開幕式上作為開幕影片放映的時候,這部表現人類未來23世紀的科幻片還是引起了轟動。影片中,布魯斯·威利斯扮演的主人公駕駛著他的那輛抗地球引力的黃色出租汽車飛越紐約城市上空的鏡頭,與盧卡斯的星際宇宙飛船相比毫不遜色。當年那個看著《星球大戰》長大的貝松,20年後終於和盧卡斯站到了一起。
早在《碧海藍天》中,呂克·貝松就顯示出他對大製作和宏大場面的迷戀與追求。從《第五元素》和《聖女貞德》開始,貝松日漸游離他過去所從屬的那種電影形態,將目光瞄準了國際市場,不僅在類型方式上玩盡花招,還在製作成本上不斷升級,這也許就是貝松在本國遭到非議的主要原因。而此時的好萊塢也開始在世界各國招兵買馬,其首選就是吳宇森和呂克·貝松。貝松法國式的浪漫風情以及吳宇森東方味的英雄情結倍受好萊塢的青睬與模仿。貝松最終用《第五元素》和《聖女貞德》證明了娛樂大片不是好萊塢的專利,法國人不僅能製造低成本、小製作的藝術電影,還能生產在全球盈利的商業巨片,一個法國人可以在美國的地盤上「與他們相抗衡」。今天的貝松似乎成了成功的榜樣,我們可以毫不猶豫地將他看作和斯皮爾伯格同一類型的商業片大導演,但殊不知貝松能夠走到今天,是付出了極大的代價的。
作為第一部高成本的歐洲影片,《第五元素》1997年夏天在影院公映的時候,開始票房並不令人樂觀,看慣了藝術影片的法國觀眾和受到好萊塢商業大片熏陶的美國觀眾並不抱有太多的興趣。影評人的反映也是貶大於褒,影片最為致命之處還在於它高達1億美元的巨額成本。但是奇跡出現了,《第五元素》居然克服了它的先天不足和不祥預兆,在不到一個月的時間里在幾個主要西方國家廣泛放映,影片是大賺了一筆,但是評論界對貝松和這部影片依舊低調處理。
呂克·貝松並不因為這些評價動搖自己的追求和信念,他要拍一部法國人和美國人都叫好的影片。他的《聖女貞德》選取了歷史和現實,民族和國際的恰當交融,拍完之後好評如潮。聖女貞德是法國人心目中的女神,她以自己的生命成就了一曲不朽的傳說。有關聖女貞德的影視作品不計其數,可是只有三部影片值得在電影史上留下一筆,他們分別是:德萊葉導演的為電影默片時代劃上精彩句號的《聖女貞德受難記》;布萊松導演的極度忠實於宗教情節和原審判材料的《聖女貞德受難》;呂克·貝松耗時三年拍攝的史詩性巨片《聖女貞德》。
布萊松的《聖女貞德受騅》僅僅截取了貞德受審和走向火刑架的一段史實,表現了女主人公的宗教信念和歷史的真實瞬間。而呂克·貝松的《聖女貞德》則展示了波瀾壯闊的英法百年戰爭和貞德作為一個少女和法蘭西戰士的浪漫情懷。和布萊松一樣,呂克·貝松也是法國影壇一位孤獨的探索者,也許這是這兩位不同時代的法國導演的唯一相同之處。也許正是這唯一的相同,才使得他們同樣偏愛貞德這個歷史人物,只不過他們詮釋歷史人物的方式有所不同。在呂克·貝松的導演手記里我們看到貝松對貞德的評價:貞德是我們的先祖,在她的信念和純真之間捕捉到的東西,又在她的時代失去,正像我們在自己的時代所失去的一樣。貝松在這部影片中表達了自己對於這段歷史的獨到思考:「難道人類的思想必得沿著如此曲折的道路,才能發現隱藏在邪惡背後的善良嗎?」
呂克·貝松這位影壇孤獨的探索者,即使是在他的商業巨片中,我們也可以感受到他對歷史和生命的終極認識,觸摸到他作為一名法蘭西戰士的心路歷程。無論是《碧海藍天》中的傑克,是《殺手萊昂》中的殺手,還是《聖女貞德》中貞德,我們都會感到:這就是呂克·貝松。
主要作品
導演作品
亞瑟和他的迷你王國 Arthur and the Invisibles(2006)
天使A Angel-A (2005)
聖女貞德 Messenger: The Story of Joan of Arc, The (1999)
第五元素 The Fifth Element (1997)
這個殺手不太冷 Leon (1994)
亞特蘭蒂斯 Atlantis (1991)
尼基塔 Nikita (1990)
碧海藍天 Grand bleu, Le (1988)
地下鐵 Subway (1985)
最後決戰 Dernier combat, Le (1983)
編劇作品
暴力街區2:終極 Banlieue 13 Ultimatum (2009)
颶風營救 Taken(2008)
亞瑟和他的迷你王國 Arthur and the Invisibles(2006)
的士速遞4 Taxi4 (2006)
天使A Angel-A (2005)
玩命快遞2 The Transporter 2 (2005)
狼犬丹尼 Danny the Dog (2005)
俠盜魅影 Bandidas (2005)
13區 Banlieue 13 (2004)
的士飈花 Taxi (2004)
暗流2:天使啟示錄 Crimson Rivers 2: Angels of the Apocalypse (2004)
鬱金香芳芳 fnfan la tulipe (2003)
車神 Michel Vaillant (2003)
的士速遞3 Taxi 3 (2003)
換命快遞 The Transporter (2002)
龍之吻 Kiss of the Dragon (2001)
企業戰士 Yamakasi - Les samouraï des temps modernes (2001)
綠芥刑警 Wasabi (2001)
光芒萬丈 Dancer, The (2000)
的士速遞2 Taxi 2 (2000)
聖女貞德 Messenger: The Story of Joan of Arc, The (1999)
的士速遞 Taxi (1998)
第五元素 The Fifth Element (1997)
這個殺手不太冷 Leon (1994)
不歸路 Point of No Return (1993)
妮基塔 Nikita (1990)
碧海藍天 Grand bleu, Le (1988)
地下鐵 Subway (1985)
最後決戰 Dernier combat, Le (1983)
監製作品
家園 HOME (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