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豆瓣評分8.0,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還有遠方的苟且——《孔雀》
如果你有機會使得孔雀在你面前開啟那美麗的孔雀屏,請不要誤以為孔雀是在請求與你交配,那隻是你的幸運,也是一同與你觀賞孔雀的人的幸運。
可世上總有一些人是不幸運的,他們一直想要看孔雀開屏的樣子,拼盡全力之後卻發現孔雀連一絲張開屏的意思都沒有,
上個世紀七十年代末的時候,在河南古城安陽有一個五口之家,父母都是工廠職工, 大哥高衛國 (馮瓅飾演)小的時候得過腦病,治好之後留了一些呆傻的毛病; 二姐高衛紅 (張靜初飾演)在家整日無所事事,偶爾坐在吃飯的走廊上彈手風琴;只有 三弟高衛強 (呂聿來飾演)還在上初中。
整部電影的故事情節都是以三弟的視角來回憶的,其中穿插著倒敘和插敘的手法,以至於許多人在觀看這部電影的時候都會對電影的故事敘述產生疑問。
電影分為 三部分 ,分別是二姐高衛紅、大哥高衛國、三弟高衛強,其中 高衛紅既是第一段故事的主人公,也是銜接這三段故事的關鍵人物,對電影情節的發展有著不可忽視的作用。
一個人在一個地方待久了之後,就會產生逃離這個地方的想法,更何況是一個讓人感到壓抑的地方。
高衛紅說自己不想再刷瓶子了,母親便託人找關系讓她進托兒所去照顧那些小孩,在托兒所里因為自己的疏忽讓一個小孩受了傷。
就這樣,高衛紅就又成了待業青年。
一次偶然的機會,高衛紅在自家屋頂上曬蘿卜乾的時候,瞧見了正在天上跳傘的傘兵。她騎著車子就向傘兵的降落地點奔去,在那裡,她幻想著自己剛從天上跳傘下來,一邊收著降落傘,一邊招呼著同伴往回走。
在那裡,她遇到了自己第一個喜歡的人。
高衛紅低著頭不敢看那人英俊的面龐,只是那一刻,她知道自己應該要去當兵了。
在那個年代能當兵是一件全家光榮的大事,但是沒有點關系是當不了兵的,高衛紅也深知這一點,所以她與那人打乒乓球拉關系,買酒買煙想要賄賂他,可最終也沒有當上兵。
當傘兵是高衛紅能夠追尋自己心上人的足跡的唯一方式,也是她的夢想。
當高衛紅站在橋上把酒瓶推下去掉在水裡發出的那一聲響像極了夢想破碎的聲音。
高衛紅又去刷瓶子了,每天都如行屍走肉般的生活。即便這樣,她也沒有放下心中的那個夢。
她騎著自行車在大街上狂奔,車屁股上拴著一個自製的降落傘,降落傘隨風搖擺,只有在這個時候,高衛紅才覺的離自己的夢想最近。
可是還沒有飛奔二三里,就遇到了母親,母親追了上去,一把抓住降落傘,兩人同時摔倒在地。高衛紅起來一看是母親就頭也不回的走了。
降落傘是高衛紅在那段時期的精神寄託 ,為了降落傘她可以做任何事。也因為降落傘,她才會遇到了果子
果子是一個電工,也是一個流氓(這是他自己承認的)但我並不這樣認為,相反果子是一個有義氣、有擔當的男人。
為了取回果子手中的原本屬於自己的降落傘,高衛紅不惜犧牲自己的身體。外表兇猛的果子也許是第一次看到這樣的女人,一時間有些手足無措,想看卻也不敢看,面對白花花的身體,果子最終還是理智戰勝了慾望。
降落傘事件就這樣過去了,高衛紅每日只是上下班。一天,高衛紅在回家的路上聽到了手風琴的聲音,循著聲音高衛紅找到到一個孤獨老人在那裡演奏音樂。那是一個空曠的房間,一個老人坐在那裡演奏音樂,表情很陶醉,高衛紅的表情也很陶醉。
高衛紅再一次站在門口聽音樂的時候,老人注意到了她,老人讓高衛紅進來聽音樂,還想著教她手風琴,他卻沒有想到高衛紅會彈手風琴。
老人有心展示自己的朝鮮舞,就讓高衛紅在一旁彈琴,自己翩翩起舞。
沒成想卻被別人看到了這 令人震撼 的一幕。
高衛紅和高衛強就這樣和老人一起看電影,吃湯圓,享受著老人對他們的好。可好景不長,老人頂不住周圍人的看法和家裡人的壓力摸電門自殺了。
這個時候,高衛紅還在廠子里刷瓶子,老人家屬找到了她,在她工友面前打了她一頓,臨走之前還罵了一句狐狸精。這一幕真正體現了中國人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觀念,高衛紅被打完之後,還能夠若無其事的工作起來。
高衛紅一次又一次的嘗試,卻每一次都被現實撞的頭破血流 。
向現實妥協,似乎是她生存下去的唯一辦法。
就這樣,高衛紅和一個在劇中出現時長不足半分鍾的一個叫小王的司機結了婚。
高衛紅的故事結束了,就這樣平淡的結束了。
在高衛紅的故事裡大哥只出現過幾次,沒有一句話,只給眾人留下一個呆傻的形象。影片的第二個故事講述的就是哥哥高衛國,有些呆傻的高衛國一直是父母的重點保護對象。
高衛強在一家麵粉廠上班,廠子里的老人張喜子看他呆傻便指使他去抬麵粉,而自己在一旁和別人打牌,而且還不給高衛國錢,只給他煙。
即便這樣,高衛國還只當張喜子幾人是他的朋友。
糖果在那個年代還是屬於比較稀有的物品,在家裡的糖果分配大會上,107塊糖,每人21塊,父母每人拿出10塊給哥哥,姐姐弟弟每人再拿出5塊給哥哥。
出門的時候,高衛國打開自家的鴨籠,剝開兩個奶糖扔了進去,這一切都被弟弟看在眼裡。 也許在哥哥眼裡,鴨子比弟弟妹妹還要重要,在父母眼裡,哥哥比弟弟妹妹更重要。
下了班的高衛國,走在回家的路上,正好碰到工廠下班的人群,他在人群中站著憨憨的笑著。
回到家中,高衛國就對母親說,人家都笑你沒本事,恁兒都內大了還沒有媳婦。這一段讓我擺脫了對高衛國呆傻的認知, 可見一個人在面對自己的切身利益時,聰明才智能夠發揮到極致,連呆傻的人都變得聰敏了。
楊萌是高衛國第一眼就相中的女人,卻也註定是他得不到的女人,高衛國甚至連一個被拒絕的機會都沒有得到。
在弟弟高衛強眼裡這個既呆傻又患有癲癇的哥哥,是他一直不想面對的事實。下雨天高衛國來給高衛強送傘的時候,在班裡鬧了一出笑話,送過傘之後還站在女廁所旁聽別人唱歌,被人當做流氓。有人打了高衛強一拳說,你哥是個流氓。 高衛強掙扎著沖進人群中,拿起一把尖頭傘朝著高衛國狠狠的扎了下去,嘴裡還大喊著,他不是我哥!
有這樣的一個哥哥似乎是高衛強心中最為恥辱的一件事,把哥哥神不知鬼不覺的毒死似乎是一個不錯的辦法。於是高衛強買了一份毒葯,就在他要毒死哥哥的時候,高衛紅出現並阻止了這一切,但是這一切都被母親看在眼裡。
第二天一家人圍坐在走廊里吃飯的時候,母親拿出那份毒葯,找了一個鴨子餵了下去, 導演在這里用一個長鏡頭展示了鴨子的死亡過程,鴨子似乎知道自己的命運,也不做掙扎,就這樣搖頭晃腦的死去。
鴨子的死讓這個家庭的關於姐弟的風波暫時停息,姐弟倆請了哥哥吃包子,還送了哥哥一隻小鴨子。
高衛國最終還是結了婚,和一個跛腳女孩。兩人一起開了一家賣砂鍋的攤子,日子漸漸的紅火起來,這一天,張喜子來到了高衛國的攤子前說,孩子要生產了能不能借點錢。高衛國說,你明來吧。
第二天張喜子如約而至,高衛國拿出一個大箱子給張喜子,張喜子打開箱子發現裡面都是煙,高衛國說,那些年我在你們那掙的煙,我都存起來了,我不要了,都還給你。
說完還憨憨的笑了起來,張喜子獃獃的蹲在原地,不自覺地低下了頭。
青春期的少年,心中總感覺有一團無名火在燃燒著自己,現在這團火有著較為科學的叫法——荷爾蒙。
正處在青春期的三弟開始對異性有著該有的幻想,甚至還畫了一幅少女的裸體畫夾在自己的作業本里。
在現代人看來這些都無可厚非,青春期的孩子本來就是這樣,只要加以正確的疏導,孩子是不會有什麼大的問題的。
但高衛強的父親並不這樣認為,當他發現兒子作業本里夾雜的那張裸體畫時,第一反應不是對兒子進行疏導,而是要把兒子趕出家門,還向鄰居宣告自己家出了個流氓。
由於父親極為強烈的傳統觀念,高衛強的學業到此為止了。
高衛強獨自一人逃離了這座城市,等到再回來的時候,身邊多了一個女人和一個小孩。
這個時候高衛紅也已經和小王離了婚。一天高衛紅和高衛強走在街上,高衛紅看見了那人,她慢慢悠悠的走過去笑著和他說,我剛才還給俺弟弟說你會永遠愛著我,那人聽了之後面露疑惑,您…您貴姓啊?
是啊,你心心念念的一個人,到頭來他卻連你姓什麼都不知道。
高衛紅哭了,之前受過再大的委屈也沒有哭過的高衛紅哭了;雖然沒有聲音,但哭的撕心裂肺。
在影片的結尾才有著孔雀的出現,第一組出現的是高衛紅,在經過一番逗弄之後,孔雀沒有開屏,高衛國與高衛強也同樣沒有看到孔雀開屏。
人與人之間一生都在相互觀賞,一個人的繁華與落寞、成功與失敗,四周人都盡收眼底。一個人的故事就像孔雀身上的羽毛一樣豐富,各色各樣的愛恨情仇就如同羽毛的顏色一般絢麗多彩。
孔雀好像是動物園中最具觀賞性的動物,人一點也不次於它。
前面說影片是以三弟高衛強的視角來回憶的,哥哥高衛國和姐姐高衛紅的生活被弟弟盡收眼底,自己的生活也在自己的觀賞之下。
《孔雀》是一部極具觀賞性的電影,雖然在票房上沒有取得很大的成績,但斬獲了第55屆柏林國際電影節金熊獎提名和銀熊獎。
一個完整的且富裕的家庭看不到一點的歡聲笑語,壓抑的氣氛將天空都染成了灰色,就像這人生一樣看不到一點光。
文/貓影社
B. 有個電影叫孔雀,為什麼叫這個名字
不少觀眾不明白影片為何叫《孔雀》,顧長衛本人對《孔雀》片名的解釋是:"人和人生都具有強烈的觀賞性,人與人之間一生都在相互觀賞,喜訊與丑聞,落魄與榮華,四周人盡收眼底。人生是個籠子,每個人都被關在裡面,別人觀賞我們,我們也觀賞別人,同時我們也觀賞自己。孔雀這種鳥好像是最具觀賞性的動物,人一點也不次於它們,好比影片中的三個孩子,身上長滿故事,人生的經歷,如同色彩斑斕的羽毛長滿人生.....
C. 推薦歐美經典老電影,有要求的噢
http://www.verycd.com/topics/65080/
看得出你很喜歡帶有生活氣息的文藝片,我感覺弗拉哈迪的作品挺符合你的要求的.我想你會喜歡的,希望以後能互相交流觀片感..@-@以後找電影就在電驢上找吧,又多,片源又好,又經典~~
電影中文名:亞蘭島人
電影英文名: Man of Aran
其他中文片名:阿蘭人 / 阿蘭的男子漢
片長:USA:76 min
國家/地區:英國
對白語言:英語
色彩:黑白
混音:Mono
上映日期:1934年4月 英國 (London)
IMDb:0025456
導演:羅伯特 J. 佛拉哈迪 Robert J. Flaherty
編劇:羅伯特 J. 佛拉哈迪 Robert J. Flaherty
劇情梗概:
弗拉哈迪來到愛爾蘭三個島嶼中最大的一個,這里距倫敦只有15小時的車程。由於水源充分,他們決定把這里作為拍攝地點。島上沒有摩托車,沒有電影院,也沒有任何奢侈的東西。但土壤對當地人來說比金子還寶貴。弗拉哈迪從倫敦請來一位專家教居民用魚叉捕鯊魚。亞蘭島人的祖先曾經這樣捕魚,但到弗拉哈迪拍片時早已改用蒸汽輪船了……
紀錄片之父弗拉哈迪
上世紀20年代,拍攝北極或南極甚至非洲土著的探險電影非常流行。但是,弗拉哈迪第一次把游移的鏡頭從風俗獵奇轉為長期跟蹤一個愛斯基摩人的家庭,表現他們的尊嚴與智慧,關注人物的情感和命運,並且尊重他們的文化傳統。弗拉哈迪所開創的這種拍攝模式直到今天仍為紀錄片工作者所尊奉。
拍攝納努克一家
1884年2月16日,羅伯特·弗拉哈迪出生於美國密歇根鐵山腳下,父親是位探險家。弗拉哈迪回憶說:「當我長到十幾歲時,總盼望著同父親一起探險,我們常常一走就幾個月,夏天劃著小船,冬天穿著雪鞋。」1896年,弗拉哈迪跟隨父親來到加拿大的雨湖地區開採金礦,他喜歡這里天然的原始狀態。後來,父母把他送到密歇根的礦產學院,但沒能畢業。據說學校認為弗拉哈迪沒有成為專業礦業者的資格。大學時代也並非沒有收獲,他學會了拉小提琴——這是陪伴他一生的愛好,也遇到了未來的妻子——弗朗西斯·哈賓達。
後來,弗拉哈迪三次去北極探礦,旅程的最後弗拉哈迪確實發現了一些鐵礦,但開采價值微乎其微。他獲得的唯一獎賞是加拿大政府以他的名字命名了一處小島。他想把探礦中拍攝的膠片剪輯成一部探險影片。就在將要完成的時候,從桌子上掉下的煙頭把膠片點燃了,弗拉哈迪也被燒傷。唯一幸運的是,他保住了生命。膠片燒掉了,他決定等到春天再一次去北方。
這時,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拍攝計劃直到1920年才在法國皮毛商雷維永兄弟的贊助下實施。這一年,他已經36歲。
哈德遜港的一間小屋是弗拉哈迪的住所,他找到優秀獵手納努克一家作為主要拍攝對象。第一場拍攝的就是獵海象,拍攝前,弗拉哈迪對納努克說:獵捕海象時如果有任何情況干涉了我的拍攝計劃,一定要放棄捕殺;記住:我要的是你捕象的鏡頭而不是它們的肉。
其實,當時愛斯基摩人捕海象已經不用魚叉,而是用步槍。為了拍到更為原始的場景,納努克才用他爸爸的方式獵捕海象。弗拉哈迪在後來的影片中一再重復這種拍攝方式,讓人們用父親或祖父的方式表演生活,商業的侵入、人與人的矛盾都被他擋在攝影機鏡頭之外。電影史家稱弗拉哈迪為浪漫主義者。
把戲劇性引入紀錄片
拍出第一批膠片,弗拉哈迪面臨的最大問題是沖洗,他的敵人是寒冷的天氣。如何過濾混入水裡的狗毛和愛斯基摩人衣服上的鹿毛同樣是個難題。
愛斯基摩人的房子是用冰塊砌成的,叫伊格魯。冰屋通常大約為12英尺寬,弗拉哈迪需要的卻是25英尺。納努克沒造過這么大的冰屋,花了幾天時間實驗,卻一次又一次塌下來,每一次倒塌,同伴們都轟然大笑。
因為冰屋是黑的,納努克用冰做窗戶,還借用太陽的反光照明,這是愛斯基摩人在生活中的創造。納努克教兒子射箭的細節淳樸動人,祖輩傳統在勞動的間歇傳遞,簡單的動作傳達出父子親情。
冰屋在拍攝時被迫削去一半,因為沒有照明,拍攝只能在露天狀態下進行,納努克一家在冰天雪地的刺骨寒風里表演起床。結果要真實,為了真實不惜搬演,這是弗拉哈迪的信條,他把懸念和戲劇性引入了紀錄片。
弗拉哈迪在北極生活了16個月,膠片已經用完,准備動身回家,納努克惘然若失,依依不捨。弗拉哈迪指著身邊河床的石子說:「會有像石子一樣數不清的人看你的電影。」幾年之後,弗拉哈迪為一些雜志撰寫探險游歷的系列文章,並在妻子的協助下,於1924年出版了《北方納努克》一書。弗拉哈迪在他的書中記錄了愛斯基摩人在北極的日常生活習慣和在拍片過程中的種種趣事。影片拍完後,第一批觀眾就是當地的愛斯基摩人。弗拉哈迪在書中這樣描繪:「他們(愛斯基摩人)一直向後看放映機的光源,就像看銀幕一樣,我以為這次放映不會成功。突然一個人大喊:『抓住它,抓住它。』他們以為海象真的會跑掉。當時屋子裡一片混亂。愛斯基摩人在膠片中看到了自己和同伴的影子,他們開始互相耳語,臉上露出神秘的笑容。忽然之間,他們彷彿理解了我所做的一切。」
弗拉哈迪先把片子給派拉蒙公司,看完樣片後經理走過來,和藹地拍著他的肩膀說,非常抱歉,讓觀眾去看這部片子是勉為其難的,「你到北方去歷盡了辛苦,卻落得這般結局,實在令人惋惜。」幾經周折,最終還是法國百代公司同意發行。
1922年6月11日《北方納努克》在紐約首都劇場公映,一炮走紅,觀眾如潮,一位評論家將《北方納努克》比作古希臘悲劇。《北方納努克》是弗拉哈迪三次北極探險的結晶,它不僅開創了用影像記錄社會的人類學紀錄片類型,也為記錄電影提供了一種至今仍在使用的拍攝模式。《北方納努克》是世界記錄電影史光輝的起點。
聽從靈感,再現往昔
派拉蒙公司失去了《北方納努克》,現在想彌補,派人找到弗拉哈迪說:您願意去哪兒就去哪兒,自己提個預算,請再給我們帶回一個《納努克》。弗拉哈迪認為在北方過了許多年,現在應該去相反的方向。1923年,弗拉哈迪帶著妻子女兒和一個紅頭發的愛爾蘭女傭,來到太平洋小島一個只有百戶人家的波利尼西亞村莊。由於傳教士和商人的努力,島上人已經開始穿西裝。弗拉哈迪找到村裡的酋長,要求他們穿上民族服裝。為了製造高潮,特地讓一個男孩紋身——當地人稱為刺青,這種成人儀式幾十年前就已經失傳了。儀式前的舞蹈慶典和化妝活動也都是弗拉哈迪按照當地民族古老的風俗習慣搬演的。
在這部名為《摩阿拿》的片子的拍攝過程中,弗拉哈迪開始嘗試使用搖鏡頭去跟拍一個主體對象,當時還沒有人用過這種拍攝手法。不僅如此,長焦鏡頭和特寫鏡頭在他的影片中也同時被使用。在刺青一場中,當針扎進男孩的身體時,弗拉哈迪用特寫鏡頭記錄下了他臉上的痛苦神態,並把攝影機搖向他身邊的母親,把母子間的親情在一幅畫面中表現得至真至善。
弗拉哈迪拍片有一個特點,就是毫不遺漏地記錄下他感受到的一切,拍《摩阿拿》時,他的素材已經達到14萬英尺。但他並不在乎,只要他的靈感存在,那麼他的機器就不會停止。拍完的素材弗拉哈迪會不時地拿給村民們看。他們在椰子樹上綁起銀幕,放映工作樣片,看完後,島上的居民立即把感想告訴他。特別是那些還記得島上古老儀式和生活習慣的長老們,不僅幫助弗拉哈迪再現往昔,還來檢查他的片子是否有錯誤。
《摩阿拿》並沒有為派拉蒙公司賺到錢,即使採用「南海群妖的愛情生活」這樣誇張的廣告語。格里爾遜在《太陽報》發表評論說,「我不應該說哪些鏡頭是漂亮的,因為所有的都是那麼美」。這里,他第一次使用documentary這個詞稱呼紀錄片,從此紀錄片自立門戶,直至今天。
格里爾遜邀請弗拉哈迪拍攝一部反映英國工業化進程的電影。拍攝前,英國政府的某個上層人士想要看看稿本,可是弗拉哈迪從來沒有寫過劇本,他只好回到旅館像隱士一樣呆了幾天。最後,他給了格里爾遜一打紙,第一頁寫的是:關於手工業者的電影,導演羅伯特·弗拉哈迪。第二頁寫的是:電影劇本——工業化英國的場景。此外什麼都沒有。
弗拉哈迪非常喜歡倫敦。在英國拍片時,傍晚他常常去小酒吧喝上幾杯,並講述他早年在北極遇到的事情。盡管故事有時很荒謬,弗拉哈迪講故事的天賦卻無人能比。
因為《北方納努克》,弗拉哈迪獲得了善於拍攝邊緣人群的名聲。1932年,高蒙公司製片人貝克決定冒險投資1%的公司預算在弗拉哈迪身上,拍攝《亞蘭島人》。弗拉哈迪來到愛爾蘭西海岸三個島嶼中最大的一個,這里距離倫敦只有15個小時的車程。由於水源充分,他們決定把這里作為拍攝地點。島上沒有摩托車,沒有電影院,也沒有任何奢侈的東西。但土壤對於當地人來說比金子還寶貴。
為了拍到亞蘭島人本來的生活面貌,弗拉哈迪從倫敦請來一位專家教居民用魚叉捕鯊魚。亞蘭島人的祖輩曾經這樣捕魚,但弗拉哈迪拍片的時候早已改用蒸汽輪船了。弗拉哈迪想把《亞蘭島人》拍成另外一部《北方納努克》,但沒能如願,也許他沒想到,《北方納努克》是他十年探險與愛斯基摩人交往的結果,而《亞蘭島人》是為了拍攝而結識這些陌生的人們,從這一意義上來說,《北方納努克》是他無法超越的高峰。
這部電影給亞蘭島帶來了絡繹不絕的遊人,島上人把曾參加過弗拉哈迪電影拍攝作為向旅遊者炫耀的資本。
《亞蘭島人》高超的攝影技藝贏得電影理論家保羅·羅沙的贊嘆,但羅沙說,影片中的人物是「表演祖輩生活的蠟人」。
從未放棄他的模式
弗拉哈迪從未放棄自己的拍攝模式,1938年,他和妻子回到美國,想過一段屬於他們自己的寧靜生活,但事與願違。不久,負責美國電影服務社的紀錄片導演帕爾·羅倫茲邀請弗拉哈迪拍攝反映美國農業問題的電影《土地》。弗拉哈迪從小雲游世界,四處探險,他55歲才第一次有機會接觸美國人民的真實生活。
接下來的日子是弗拉哈迪一生中最不快樂的時光。住在黑山掩映下的農場,日子安靜卻了無生趣,宜人的環境似乎更增加了他的挫敗感。弗拉哈迪感慨地說:「威望不會給任何人帶來漢堡包和三明治。」
然而,弗拉哈迪錯了,威望給他帶來了一份奇怪的合同:它規定弗拉哈迪行動自由,擁有影片的版權,甚至出資者要求不在片子上署名,而資助的金額卻非常慷慨。這就是《路易斯安那州的故事》,弗拉哈迪最後一部成功的作品。
影片展示了一個男孩的歡樂與悲傷。一開始就將觀眾置於神奇而美妙的叢林之中:池塘、荷葉、露珠、水鳥。伴隨著悠揚的音樂,少年劃著小船緩緩入畫。可以看出他在這片森林裡如魚得水,他熟悉這里的一木一草。他最親密的朋友是一隻小浣熊,他們常常在一起嬉戲玩耍。然而,鱷魚吃掉了浣熊,他決心為浣熊報仇。正當少年與鱷魚相持不下時,爸爸正焦急地尋找著他。少年與鱷魚的搏鬥驚心動魄,這個場景讓人想起納努克與海象的搏鬥,想起亞蘭島人與鯊魚的搏鬥,突出人與自然的搏鬥是弗拉哈迪一貫的主題。
弗拉哈迪把自己對自然的深情和對少年時代的回憶都融進這個男孩的故事中,也可以說這是一部自傳性的影片。
出資者是新澤西標准石油公司,它想藉助弗拉哈迪的名聲改善公司形象,因為二十年的電影工作經驗已經使弗拉哈迪的名字成為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象徵。他們希望通過這部電影說明石油開采並沒破壞這里的生態,一切依舊那麼和諧。
1948年,威尼斯電影節因為弗拉哈迪的熱情和勇猛授予他大獎。
這位紀錄片電影開創者晚年生活拮據。此時,他對用攝影機「還原」繪畫產生了濃厚興趣,1949年開始拍攝有關畢加索著名壁畫《格爾尼卡》的影片,但是直到1951年去世,這部片子仍沒有完成。它成了弗拉哈迪作品中令人期盼的「遺憾的藝術」。
http://lib.verycd.com/2004/12/04/0000029001.html
《北極圈戀人》中文名稱:北極圈戀人
英文名稱:The Lovers of the Arctic Circle
別名:極地戀人
資源類型:DVDRip
發行時間:1998年
電影導演:Julio Medem
電影演員:
Najwa Nimri
Fele Martinez
Nancho Novo
【影片簡介】
西班牙導演朱力奧麥迪1998年作品,法國、西班牙合拍,朱力奧麥迪被認為是繼紹拉、阿莫多瓦後的新一代西班牙電影導演中的佼佼者。影片的主角奧途和雅娜八歲時相遇,從那時起,命運將他們分分合合,但兩人之間的愛卻一直沒有終止,當他們發現彼此之間的感情時,也發現了他們之間每一次的聚散離合都是一個循環,於是他們決定共同生活在地球上一個太陽永遠不會終結的地方——北極圈。
電影以 Otto和 Ana兩個人的視角交替呈現。Otto和 Ana,他們的名字無論正著念倒著念,意思和發音都是一樣的。
母親自殺後,Otto出現了心理危機,他離開Ana,以飛行員(在西班牙語中,「 Otto」與「飛行員」諧音)的身份從事夜郵工作(一個空中郵差),往返於西班牙和芬蘭之間;四年之後,聽從命中的「圓形」的召喚, Ana也到了芬蘭,住進她母親情人的父親(二戰時期轟炸格爾尼卡的德國飛行員Otto,他被西班牙Otto的祖父搭救,後者用這個德國人的名字為剛剛出世的孫子命名)在北極圈內的一座小木屋。在北極圈內,有午夜的陽光,太陽似乎永遠不會下沉…… Ana等待著奇跡的再一次出現,而 Ot to真的來了,乘降落傘從天而降,但這一次,兩個失散的「圓」會相交乃至重合嗎———人生總有一個地方欠缺,命運在轉角處伺伏,誰也無法預料下一刻———所以, Ana想奔跑著回到過去,回到幾小時,幾分鍾,甚至幾秒鍾之前,最親愛的人還未消失的時候;所以,梅德姆將影片獻給了他的父親。
D. 哪位能翻譯一下《孔雀〉電影的影評
In "Peacock" center, an offscreen voice re-entry whole family thedining table which eats meal together, five people, the silence eatmeal, the picture desolate does not have the warm color. Is only inline completely ending time, the younger brother said that, "Myremembered as if the daddy walks, already leaves the spring beginningnot to be far". The movie finally is the whole family goes to the zoo to look at thepeacock, looked like night of between them on to achieve thereconciliation with the life, between a night already no longer wasyoung. Such mighty waves not startled passed by, the elder sister andthe younger brother all have also become others' parents, they hadfinally understood life helpless has known parents' difficulties, alsotherefore no longer waited for the peacock spreads the tail. Quietlycenter, they as if turned own parents' appearance. Such passed by,once anticipated happily as soon as to flicker, now actually onlyremains the leeward pale cloud to be light. This looks like is a piece of brutal fable story, actually became"Peacock" center most to let the person reluctantly reality withregret. Looks these young people which reconcile with the life and theprevious generation, looks these sad peacocks, let I has rememberedscreenwriter Li Qiang to "Peacock" the explanation: "Actually betweenthe person and the person the life all mutually is watching, someperson's good news and the scandal, fall the soul and the splendor,all around the person gets a panoramic view. Our each other all likesin the zoo basket the animal, is watched by the people. Our all peopleall like the peacock, on the body are covered with the story, in thelife has experienced the love hates the rival in love, is similar tocolor each different feather to be covered with the life. Peacock thiskind of bird looks like is in the zoo most has watching, the person isnot inferior to them, is just like "Peacock" in script that threechildren. The life is a basket, our each people are all closed ininside. The others watch us, we also watch the others, simultaneouslywe also watch oneself." This will be the extremely ordinary model Chinese family, therelations complex is chaotic, between the parents and the childrenlack the exchange, probably is stems from feels ashamed, they the allIdo brand simple assignment have given own that foolish son, sillyelder brother naturally regards as own the family center, althoughreceives the discrimination and the insult in outside, actually canact in a self-serving manner in the home enjoys the elder sister andthe younger brother exercises forbearance as well as parents'spoiling. The elder sister is that kind of typical idealism, theindiviality extreme, is incompatible with with the real life, untilfinally fantasized is layer upon layer flaked, she only can againshoot down the real life in the st, the rendant parents toe theline life footsteps. But younger brother's is not yet experiences theyouth, already always went the child, egressed several years timeliked a dream, woke when was already bored to death graally old.Between them the mood is not the simple love or hates, they are notsimple enjoy regarding the life manner or despair, all oppositionswith show loving concern, painful and is disappointed, the tenderfeeling and the injury, complex interweaving lets the person in theinnermost feelings be unable to withstand the withstanding lifeheaviness. In this movie arranged some to apparent the chaotic plot, for instancethe elder sister sewed the chute is snatched by the hoodlum male youthfruit, in order to had to return to the chute, the elder sister tookoff the pants unexpectedly on own initiative, revealed Bai Huanghuangthe thigh, the fruit is amazed feels helpless, hurries has turnedaround to flush own foot with the hunting rifle to put a gun, painfulcalled out the sound to resound through the woods. Such plot apparentsinconceivable, but actually had demonstrated one kind extremely realis chaotic and the also chaste point of view. The similar impressionprofound paragraph also has the younger brother to want to use the ratpoison to kill by poison elder brother, by the elder sister wasdiscovered has stopped, second days eat meal, the mother suddenlyworks as everybody surface son, most is liking with the rat poisonelder brother the goose kills by poison, that goose convulsiondistortion neck, this probably was the entire piece most violencebrutal picture, directed has maliciously stimulated an audience'snerve with this practical joke paragraph. But the movie most lets theparagraph which the person changes countenance come from the moviefinal, the elder sister younger brother three person of storiesreinterlock the same place, the elder sister finally fall into thenormal person's life, hoped may marry gives birth to a boy, but inmoral nature final fantasy, is can have a person to be able true tolove oneself, even if he certainly does not live in own side also doesnot matter. But when she meets the fruit on the avenue, but the fruitcompletely already could not recognize her time, elder sister's finalfantasy also by brutal smashing. Squats together with the youngerbrother selects the tomato on the place time, the elder sistersuddenly leans the face to go, the pain is unable to withstand theexpression really lets the person change countenance.
E. 求:解讀電影《孔雀》以及最終要表達的寓意
1、姐姐 三個孩子里,活得最明白的就是這個姐姐,可她就是要倒霉,凡是她的夢想,就一定要被摧毀。她礙著誰了?她沒礙著誰,她就是生不逢時,她趕上的那個時代,不如現如今張靜初趕上的這個時代能容人。 河南安陽有個空軍基地,所以70年代末還有傘兵,就是這些瀟灑的女傘兵鬧得,姐姐老想著飛,飛出這個小城,飛出這死氣沉沉的家。姐姐是個聰明人,她和招兵的軍人同志打乒乓球,還偷家裡的錢想給人家送禮,她是豁得出去的,但她畢竟不如胖姑娘的姐姐狠,那位姐姐後來成了那個軍人同志的老婆。所以,去當傘兵的不是姐姐,而是胖姑娘。 如果說這算姐姐的第一個重大人生挫折,那麼隨之而來的就是失貞。姐姐和果子在小樹林兒里究竟有沒有發生關系,曾經是我和黃老師爭論的一個課題,我傾向於他們沒干,因為沒必要,但是從這個女人的性格來看,黃老師的肯定判斷也許是更犀利——他說後來果子跟姐姐說過一句話很可揣摩:你以為我真是流氓呢?不過,雖然我聽後有過動搖,但目前我們還各持己見,因為我覺得,姐姐在小樹林里脫褲子那個動作,其實已經說明了一切,那個動作說明這個女人已經在精神上放棄了貞操,她不在乎了。還有她拖著降落傘,騎著自行車在大街上猛High的時候,被他老媽當眾打斷,然後是在家裡強行脫了褲子打針。她作為女人的那點天真、夢,還有自尊,完全被打碎了。不過她也沒有就那麼跟果子好上,而是有預謀地找了個文工團拉琴的老頭,她甚至還帶著弟弟去享受這個「乾爹」的愛護。老頭很不幸,頂不住單位和家裡的壓力自殺了,究竟死沒死不知道,但他的子女卻找上門來辱罵、毆打姐姐,這場戲精彩極了,尤其是還配上兇悍的河南口音。最牛B的是,對方打完人撂下一句「狐狸精!」然後揚長而去之後,姐姐一言未發,繼續埋頭刷瓶子,這時候她身邊的工友默契極了,一齊沉默著刷瓶子,好像剛才什麼都沒發生過。 集體的這個冷漠、冷酷的「心理素質」是怎麼鍛煉出來的?好,1977年,往前推十年,就是那十年的經歷鍛煉出來的,必然。 這之後,姐姐幾乎絕望了,她隨便嫁了個人,沒幾年就離了。姐姐最好的幾年青春就干這個了,白瞎了,徹底白瞎了。 幾年後,已經是80年代了,姐姐又遇到了那個軍人同志,在大街上,姐姐突然就精神煥發了,好像當年那個騷動的魂魄又回到了這具軀體。她毅然決然地穿過馬路,來到那男人面前,萬分幸福、萬分騷包地對他說:我就知道,你會一直愛著我。可是,人家已經不記得她是誰了。 隨後的一場戲(就是姐姐蹲在菜攤上,極度克制地嘩嘩流眼淚的那場戲),雖然拍得很緊(我的意思就是還可以稍稍鬆弛一些,像《愛情萬歲》那樣,不要意圖太明顯),但卻給姐姐這個人物畫上了一個非常圓滿的句號。這個人物徹底立住了,她成形了,可信。 2、哥哥 哥哥的故事最有趣,但說實話,沒什麼意思,主要的功能倒不如說是襯託了其他幾個人物,特別是媽媽和哥哥的那個瘸腿媳婦,當然還有弟弟。 哥哥的狡詐是這個人物性格的關鍵,何以見得呢?你別看這廝在外面孫子似的,回到家那是一大爺,分糖塊,121顆,他最後能拿一大半。這傢伙是真傻嗎?他確實有點傻,但是也並不完全傻,所以姐姐讓果子揍了人,他就立馬帶著燒雞去慰問,精明得很。這個胖子,至少在兩樣事情上是絕對不傻的,一個就是對人際關系的經營,一個就是食,這個食不防放大一點,也包括色。討媳婦這個事兒,太說明問題了,他在紡織廠門口看上人家陶美齡了,回家就給他媽使計策,就是豬八戒最擅長的那種:激將法。這還不算,他自己也很有方式方法,摘那麼一大朵向日葵,我的天,那放在今天也是很浪漫的一個人啊。可惜,天鵝肉並不總是那麼容易得手,胖子的愛情終於還是失敗了。 相親相到的這個農村姑娘,和胖子實在是絕配,為什麼呢?因為她是一個可以經營胖子的女人,她的手腕甚至比胖子他媽都厲害。沒有她,胖子定不會學會那生存下去最關鍵的一招:自私。對付來借錢的無賴,胖子的辦法實在令人佩服,這絕對是大智慧。 哥哥的故事裡有一段驚心動魄的謀殺場面,這場戲也是這片子里的大亮點之一。它涉及到一個共謀的問題,就是一家人要不要達成默契,幹掉傻哥哥這個累贅?弟弟買了耗子葯,姐姐發現了,倒在了地上,父親在門口看見了,卻選擇了沉默。只有母親,她採取了一個極端但有效的方式,教訓了自己的家人。在飯桌上,她專門選在飯桌上,讓一隻大白鵝喝了毒葯,然後全家人看著它毒發、掙扎、抽搐、扭曲著死去。這一家人的關系,實在太不健康了,但是,這里的健康與不健康都是符合邏輯的,是有一個源頭的。說到這兒,我不得不再次提醒大家,這片子有一個至關重要的缺席者,就是文革經驗,它是解釋所有事件的關鍵,它才是77年這一家人遭遇的不幸的真正根源。 3、弟弟 據說弟弟的故事是被迫作了大手術才變成現在這個樣子的,弟弟本來應該是個同性戀。需不需要讓弟弟變成同性戀我不管,問題是現在的改動讓這人物有些前後不搭。雖然基本上也解釋得通,但就是別扭,尤其是他成了一個甘願吃軟飯的人,怎麼會? 弟弟的自尊是這樣一點點被毀掉的,先是長期的被忽略,長期的,非常長期的,這個你可以盡可能地發揮想像。然後是姐姐的遭遇,因為姐姐的兩個夢想先後被擊碎的時候,他都在場,一個是傘兵事件,一個是乾爹事件。在這個家裡,他最可親近、可信賴的就是姐姐,因此姐姐的挫折其實某種程度上也是他的挫折。這之後,還有胖子哥哥在澡堂的口吐白沫事件,在這個家裡,他頂著很多無形的壓力,而別人卻從不在乎,甚至最親近的姐姐,也利用他,利用他去買那令他難堪的《性知識手冊》。 接下來的事件更嚴重,傻哥哥來送傘,讓他很沒面子,哥哥「耍流氓」,讓全校圍毆,他也被株連,情急之下,他居然干出了用傘尖捅哥哥這樣混帳的事。這個時候,這個家裡最小的男孩的心理事實上已經到了崩潰的邊緣,沒想到的是,隨後還有一連串的打擊。為了挽回面子,他請果子冒充民警大晴天來送傘,這是個典型的飲鴆止渴的小把戲,果然,第二天當他興沖沖地吹著口哨來到教室,迎來的卻不是尊重和崇拜,而是全體同學的羞辱。這個打擊是致命的,這意味著,他被一個集體除名了,唾棄了。之後是另一次唾棄,被女人的唾棄,他跟蹤對他貌似有好感的女同桌,得到的卻是對方更冷酷的嘲笑。這幾乎是他回到安全集體的唯一稻草,但是也覆滅了。 學校這個「小社會」拋棄了他,沒想到回到家裡也是一樣。在「暗殺」哥哥未遂之後,母親殘忍的懲罰手段割斷了他和母親交流的可能,然而父親,竟然是一個更加不可理喻的男人。這之前,這個男人幾乎總是沉默的,看起來似乎是個厚道、老實的男人,萬萬沒想到,當這個男人發現自己最看重的小兒子畫的一幅女性人體之後,竟然大發雷霆、歇斯底里了,這個暴怒的男人甚至對著屋外大喊:鄰居們,快來看哪,我家出了一個流氓!這一次,弟弟的退路被徹底堵死了,他只好離家出走,離開了這個城市。 80年代以後,當他帶領自己的女人和這個女人的孩子回到家裡的時候,他對父親的仇恨依然沒有熄滅,甚至他的婚姻,都是對父親的挑釁。但是,他自己也在這種喪失了尊嚴的生活中,慢慢地、一點一點地報廢掉了。 4、爸爸和媽媽 爸爸和媽媽在文革的十年中發生過什麼,我們永遠也不可能知道,但那一定是可怕的經歷。媽媽處理事情的果斷、兇狠和不擇手段,恍惚還是那個時代的一個影子;爸爸呢?終於在沉默中爆發的父親,原本也是個有著暴力傾向的人吧。 這些被扭曲的人格,很可能獲得了某種可怕的遺傳。 5、孔雀 最後,那孔雀終於開屏了。父親和母親沒有來,但孩子們都來了,他們都來了,卻也沒有一個能等到看見孔雀開屏,這就是顧長衛想說的,那個時代的人,沒趕上好時候。可是,誰能趕上好時候呢?孔雀確實開屏了,但大多數時候,面對我們的不是它美麗的羽翼,而是它那不怎麼雅觀的屁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