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二戰電影 > 詩人二戰電影

詩人二戰電影

發布時間:2022-05-20 05:09:25

❶ 二戰愛情電影名字 男主角奧斯卡女主角瑞秋 女主角對奧斯卡一見鍾情懷了他的孩子

肯定不是《 斷魂藍橋》,這個是費雯·麗和羅伯特·泰勒1940年的經典電影,沒有懷孕的情節哦。

應該是2007年的加拿大影片《詩人》導演Damian Lee
奧斯卡是個愛寫詩的小夥子,他是個德國軍人,他的父親是一個純粹的納粹。他對戰爭的反思和厭倦,讓他與周圍的人格格不入。瑞秋,是波蘭一個猶太牧師的女兒。在一個暴風雪的夜晚,她在回家的路上被困,倒在路邊奄奄一息。奧斯卡救了瑞秋,愛情就這樣降臨了。瑞秋的村莊整個被德國人屠殺了,包括瑞秋的父親。在奧斯卡的幫助下,未婚夫伯納德帶著瑞秋逃往了俄國。他們在逃亡的路途中,在一戶農家的倉房,由牧師為他們主持了婚禮。而這時,瑞秋已經懷孕了。。。

❷ 詩人的劇情簡介

二戰前夕,一名猶太拉比的女兒和一個德國士兵墜入了愛河,但因為戰爭分離開。他們為找到互相,開始了艱難的旅程。影片比較沉重,反映了戰爭環境下小人物的悲歡命運。其實女主角的猶太丈夫才是真正的主角,為了愛人的幸福而犧牲了自己的尊嚴和生命,絕對了不起的人格。

❸ 叫《詩人》的戰爭電影 急急急

你知道叫什麼名字了 還求啥子啊。 我只曉得有部電影《美麗人生》義大利 以二戰為背景 很感人

❹ 二戰時期關於愛情的電影有哪些

一定是二戰時期的嗎?《亂世佳人》再經典不過,但是反映的是美國內戰;《魂斷藍橋》也是經典了,是一戰影片;《卡薩布蘭卡》是二戰影片。比較新的影片有:《珍珠港》《亂世三人行》。 我國的著名影片《霸王別姬》也算是涉及到二戰的吧。

❺ 二戰時期的電影,女主角是個猶太少女,有未婚夫,在樹林被德國軍官救了,兩人發生關系,後來猶太少女懷

加拿大電影 《詩人》

德國將軍的兒子奧斯卡因反對納粹戰爭,離開家庭躲到波蘭境內一偏僻山村,他從德國人槍口下救出猶太姑娘瑞秋,兩人相愛,瑞秋懷上了他們的孩子。當瑞秋的男友伯納德得知這一切,仍然接受瑞秋為妻子。殘酷的戰爭,讓他們面對生死的抉擇,最終,伯納德為保護奧斯卡和瑞秋,撲向德軍槍口。

影片比較沉重,反映了戰爭環境下小人物的悲歡命運。其實女主角的猶太丈夫才是真正的主角,為了愛人的幸福而犧牲了自己的尊嚴和生命,絕對了不起的人格。

❻ 《布達佩斯大飯店》這部電影是想傳達什麼

《布達佩斯大飯店》這部電影是想傳達什麼,這部電影又和茨威格有什麼關聯?

主要回答第一個問題,含微量劇透。關於本片和茨威格的關系請移步《布達佩斯大飯店》的創作背景是什麼?有哪些作品是和它類似的題材?
這部電影講的是失落的歐洲文明,茨威格曾有一本書叫《昨日的世界》,講的就是那個曾經的,一去不復返的高雅歐洲,影片主角古斯塔夫先生則是這種文明的代表人物和集中體現。然而有趣的是他的身份僅是一個酒店門房,說難聽點就是一個跑堂的。他是個徹底的無產階級,在繼承/偷來那副名畫之前,全部財產只有」一套象牙背面的梳子,和收藏的浪漫詩集「,然而他的修養和學識卻高得沒邊沒沿,和無產階級粗鄙無文的形象形成鮮明反差,而這也是影片主要笑點所在。我們看到他經常不分時間地點朗誦詩歌,逃亡路上不忘噴香水,警察追到眼前了還要為死去的管家默哀致敬。這樣的行為自然可笑,但觀眾在笑過之後也會油然產生敬佩之情,因為他不只是把」文化「」人性「掛在嘴邊而已,還能踐行之。反觀片中大反派Dmitri,雖然血統高貴,但是長相猥瑣,貪婪暴戾,喜歡張口罵人,還動不動就打斷別人說話。Dmitri生為貴族但行為野蠻,古斯塔夫先生出身低微,卻處處體現貴族騎士風度,正邪雙方的內在反差構成了全片的反諷張力。
這種身份/行為的反差,不僅體現在古斯塔夫先生身上,在zero和阿加莎那裡也有所表達,但並不很多。這兩人也屬於社會底層,阿加莎是麵包房學徒,zero更低微,是外國難民。他倆的正義舉動更多是出於一種樸素的善惡觀,就像古斯塔夫先生說的,阿加莎最大的優點就是純真。當然在影片後半段,受古斯塔夫先生耳濡目染,兩人說起話來也開始引經據典,出口成章,可以理解成老歐洲對新一代的教化。
這部電影採用嵌套式的敘事結構。讀書女孩——老年作家自述——青年作家和老年zero相遇——少年zero和古斯塔夫先生的冒險。對於導演為何要使用這樣的結構,我覺得可以理解一種文明傳承的觀念。歐洲文明的火種從古斯塔夫先生傳給zero,由zero傳給作家,再由作家傳給小女孩(和我們),大飯店死了,但文明不會死,它在我們的記憶中生生不息,這樣處理符合電影明麗、樂觀的基調。
總之我覺得電影傳達了這樣一種觀念:一個人是否文明,不在於階級、血統、民族,而在於心中有沒有人道的觀念、對藝術的熱愛,以及為之付諸行動的勇氣。就像茨威格,為了心中對歐洲文明的信仰,不惜為之殉道。古斯塔夫這個角色的塑造很大程度上就參考了茨威格的形象,而且他最後也為了保護zero死在法西斯槍下。zero的阿拉伯民族設定,我認為也呼應了茨威格的猶太人身份。兩人作為外族人,卻無比擁護歐洲文化,反觀那些自詡純種的雅利安人卻在毀滅自己的文明,想來真是諷刺。如今近一個世紀過去了,那個屬於歐洲的黃金時代已經一去不復返了,韋斯安德森的這部童真喜劇算是用一種感傷但充滿希望的方式,譜寫了一首舊歐洲的輓歌。

能夠將一曲輓歌拍成喜劇並不容易,笑中帶淚意味著你不僅要讓觀眾笑,還要激發他們思考。
韋斯·安德森(Wes Andersen)做到了。
《布達佩斯大飯店》(The Grand Budapest Hotel)與這位導演之前的作品有著諸多不同:擅長現代題材的他第一次投身二戰前夕這一過去時點;作品的主題也從個體問題、家庭問題或社會問題轉向了對一個時代的追憶;這也應是他導演的作品中,第一次以謀殺案為故事主線。如何將一部謀殺案拍成喜劇,又如何將這對逝去時代的追思之情融入故事,以一種潤物無聲的方式透過演員的表演傳遞給觀眾,應是安德森所面臨的最大挑戰。畢竟,主題的宏大與敘事空間的收窄已經形成了自然而然的沖突。在謀殺案件所限定的快節奏敘事中,安德森以往影片中一以貫之的鬆散敘事節奏不再可行,雖然安德森仍舊大量使用了自己慣常的群相展示手段,但僅僅點到為止,整部影片的情節發展一如水銀泄地,起承轉合干凈利落,毫無以往的拖沓之感。敘事空間受節奏限制,務須緊扣主線,這也意味著可供安德森響應主題的方法,急劇減少。要濃縮一個時代的光陰,以群相展示都異常艱難,更何況在一部謀殺案件中閃轉騰挪了。
安德森的處理方式異常巧妙,他將人物特徵與敘事層級進行了結合,通過隨時代轉換,人物特徵的傳遞,實現了彼時與如今這兩個時代的打通。若要深入討論這一矛盾,我們還是先對故事進行一個簡單的梳理。當然,若你還未欣賞過這部影片,不如先花上一個半小時觀看後,再來繼續討論。

整部作品依照時間點的不同分為了四個敘事層,按照各敘事層主要人物的不同,我們將其命名為讀者層、作者層、敘述者層和主角層。
影片起始於讀者層(如今,作者已逝),一名女孩來到作家(Author)的半身像前,打開一本名為《布達佩斯大飯店》的小說,開始閱讀;鏡頭一轉,來到作者層(作者暮年),這本書的作者正對著鏡頭,講述這個故事的由來;鏡頭再轉,來到敘述者層(作者青年;零(Zero)暮年),此時尚年輕的作者來到山頂這間已然衰落的布達佩斯大飯店,意外地遇到了這家飯店的擁有者,零·穆斯塔法(Zero Moustafa),零先生熟讀且喜愛作者的作品,便約他共進晚餐,席間,向作者講述了一個故事。
隨著故事的展開,我們進入了主角層(零青年),此時的零是布達佩斯大飯店新招的門童,飯店的禮賓員古斯塔夫(Gustave H.)先生將其視為自己的門徒,對其嚴加管教。謀殺案也在此時發生,古斯塔夫先生曾經服侍過的一位D女士(Madame D)在不甚明朗的情況下死亡了,古斯塔夫先生帶著零前往她家,卻意外地被D女士的律師宣布繼承其全部家產中價值最高的一幅畫《男孩與蘋果》(Boy with Apple),在將畫作偷偷運回飯店後,警察以謀殺罪逮捕了古斯塔夫。經過千辛萬苦的努力,古斯塔夫越獄成功,並在同儕、零以及零的麵包房女友協助下,追尋著D女士管家的線索,擊敗了尾隨而來的殺手,並最終在畫作中找到了D女士的第二封遺囑,證明了自己的清白。然而故事並未由此結束,隨著戰爭的降臨,古斯塔夫在一次旅行中為了保護零而被軍隊殘忍地槍殺;零的女友也在婚後兩年因一種現已尋常彼時無葯可救的小病而離開了人世。
主角層的敘述至此結束,影片的視角一步步移至敘述者層、作者層,最終回到讀者層,以女讀者坐在作者半身像旁的長椅上,閱讀《布達佩斯大飯店》這本小說的鏡頭結束。整部影片在時間分配上,絕大部分屬於故事層,一小部分屬於敘述者層,而作者層和讀者層不過寥寥兩三個鏡頭。如果我們將敘述這層和讀者層單獨摘出,其實已經是一部非常完整且優秀的影片了,那麼,安德森大費周章疊加作者層和讀者層的意義何在?
就在最後一個鏡頭結束後的那兩行字:「受斯蒂芬·茨威格的作品啟發。」(Inspired by the Writings of STEFAN ZWEIG)
安德森曾說過,自己在創作這部影片時,參照(或者用他的原話,偷(Stolen))了茨威格的兩部作品,長篇小說《心靈的焦灼》(Beware of Pity)和遺作《變形的陶醉》(The Post-Office Girl)。影片中的作者、古斯塔夫兩名角色身上,都有著茨威格的影子,只不過兩人分別代表者茨威格的不同側面。作者這名角色毋庸置疑代表茨威格在作家層面的成就,這點可以從影片中作者半身像下的銘言「紀念我們的國家寶藏」(In Memory of Our National Treasure)中看到;而古斯塔夫先生身上則集中體現了茨威格的人格、信仰以及其一生的悲劇所在。
作者層與讀者層的疊加,有著多重效果:首先,通過這兩個層級的加入,影片的時間緯度由兩個增至四個,其背後延展而出的,是主角古斯塔夫人格特徵透過作者這部小說的傳承,自二戰前夕一直延綿至今;其次,古斯塔夫與作者的人格疊加,形成了對二戰前歐洲心理狀態的整體傳承,通過作者層面及讀者層面對這一心理狀態的旁觀,將影片自結尾的悲劇氣氛及時空中抽離,引發觀者對這一狀態的更為客觀的思考;最後,便是在追憶中實現這種疊加後產生的心理狀態與我們自身生活狀態的對照,並由引發我們對於這個世界的反思。
而傳達這一切思考的關鍵,都取決於一個背負了影片全部意義的角色:古斯塔夫先生。
# Mr. Gustave
以安德森過去電影中的角色來看,古斯塔夫先生其實是一個非常傳統的角色,他沒有《青春年少》(Rushmore)中一老一少的神經質和搞怪,也沒有《水中生活》(The Life Aquatic with Steve Zissou)裡面那群追逐美洲虎鯊的船員瘋狂,更沒有《穿越大吉嶺》(The Darjeeling Limited)那三位公子哥的搞怪本領。貫穿古斯塔夫先生一生的信條,應當是「優雅得宜」四字,而其自受冤入獄至沉冤昭雪之間的神奇經歷,與這四字產生的激烈沖突,造就了這個人物身上最根本的喜劇元素。從門童一路做到禮賓員的古斯塔夫,不僅對歐洲傳統上流社會禮儀非常看重,對自身生活的要求也非常之高。他熱愛和平,從未主動與任何人產生肢體沖突;熱愛詩歌與藝術,即使身在獄中,也不忘在給酒店職員的信件中附上自己創作的長篇詩作,更懂得從美術角度來欣賞監獄老大的越獄路線圖;極富同情心,對那些年老色衰的歐洲上流家族女性,極盡呵護體諒;極為勇敢,兩次為了零這個戰亂難民的安危挺身而出,並最終慷慨赴死。
古斯塔夫先生的優雅得宜,正如布達佩斯大飯店的全盛時期一樣,在二戰之前和平時期的歐洲這一背景之下,是自得其所的。他經營著這家以上流貴族為主要客戶的大飯店,竭盡所能地服務著自己的客戶,其行為方式,思考方式均與其工作相得益彰。但在戰爭烏雲降臨之際,和平時期的行為方式便隨之顯得不合時宜起來。影片並未過多自宏觀層面渲染戰爭對整個社會的影響,正如選擇古斯塔夫先生來代表傳統歐洲上層社會傳統,戰爭在這部影片中的代言人,正是D女士家族的衰落以及謀殺案件本身。
影片中有一個細節值得注意:D女士的第二封遺囑內容並未展示給觀眾,古斯塔夫先生如何脫困、D女士究竟死於誰手,並未直接說明(影片中確實有所暗示,威廉·達福所飾演的殺手J.G.喬普林(J.G.Jopling)桌子上擺著裝有劇毒物番木鱉鹼(Strychnine)的瓶子)。其實這一點或可如此理解:誰殺了D女士並不重要,重要的是,代表其家族秩序的人物被其家族所謀害。若將這一事件映射到彼時的歐洲,便是組成歐洲的其中一國,以戰爭(謀殺)的方式,顛覆了整個歐洲的和平與秩序。透過這一場謀殺案,安德森將整個歐洲的形勢,濃縮入這一樁小小的謀殺案里,而代表著上流社會與傳統秩序的古斯塔夫先生,則成了殺手的替罪羊,面對謀殺案,愛好和平與藝術的他幾乎毫無斗爭能力,稍作抵抗便深陷大牢,只能任人宰割。

古斯塔夫先生對傳統規矩的固執牢守,機關槍一般的語速,以及那時時刻刻都要綳著面子的平和語氣,與這個角色在越獄、追尋線索、最終破案這緊張激烈到讓人喘不過氣的全過程中所面臨的險境形成了極為鮮明的錯位,帶來了巧妙的喜劇效果,讓人忍俊不禁。他的優雅與秩序雖為其贏得了牢友、同儕、以及D女士管家的協助,但這些都不足以為他洗刷冤屈。
能夠拯救他的,並非上流社會的附庸警察系統,是來自社會底層的兩個年輕人:零和他的女友,西爾莎·羅南(Saoirse Ronan)飾演的麵包房女孩阿加莎(Agatha)。
# Zero
正如影片結尾處零先生回答作者的提問時所說的那句話:「我保留這間酒店,不是為了紀念他(古斯塔夫先生),是為了阿加莎,我們在這里度過了一段美妙的時光,雖然很短暫。」零與古斯塔夫先生的區別可以從兩人的行事風格來看:對古斯塔夫而言,生命中最為重要的是他的工作,以及工作背後的秩序。即使在逃亡過程中,剛剛脫困的他,也會為了零未帶來他慣用的香水而大怒不已。對零而言,最重要的並非秩序,在D女士家中,以行動催促古斯塔夫先生取走畫作,是零;想出辦法,以點心傳遞越獄工具的,也是零;在面對喬普林追殺,已至絕境時,勇敢將殺手推落懸崖的,仍是零。雖然影片主要描繪的是古斯塔夫先生那與時代格格不入的信念,但真正推動情節進展並一步步突破困境的,並非古斯塔夫,而是那個寡言少語,其貌不揚的少年零。
零的村莊因戰亂被毀,他失去了家庭,流離失所來到布達佩斯大飯店。雖然古斯塔夫先生教導有方,但代表著平民的他卻並沒有沿襲同樣自門童做起的古斯塔夫先生那一套做派。若對應我們先前建立的隱喻體系,零所代表的,正是與上流社會對應的平民階層。最能體現這兩個階層對立的,是其對待感情的態度:古斯塔夫雖然服侍了眾多的上流社會的老年女性,但這只是他工作的一部分,讓顧客愉悅而已;而在畫作追逐戰中,零不顧安危為救阿加莎跳落陽台的,他最為珍視的,並非畫作,而是阿加莎的生命。再延伸到D女士家族成員對其的殘忍謀害,我們便可以看到歐洲傳統上流社會在持有古斯塔夫先生一眾優點的同時,存在的最大缺陷:對人類感情的漠視。
布達佩斯大飯店的興旺,源自其上流社會女性客戶的光臨,而這部分客戶大部分又是沖著古斯塔夫先生的服侍而來的。正如古斯塔夫向員工佈道時所說:「粗魯源於恐懼,人們害怕他們得不到想要的東西,大部分令人討厭的人其實只是需要被愛,然後他們就會像花朵一樣綻放。」布達佩斯大飯店的存在,源於其對上流社會缺陷的亡羊補牢。由此,戰亂爆發後,上流社會被徹底摧毀,大飯店的衰落便是題中應有之義了。
身處上流社會末端卻因繼承遺產一躍進入其中的古斯塔夫死於軍隊之手,昭示著上流社會秩序的最終破裂。零對大飯店的繼承,則暗示了社會的未來走向,由原本缺乏人性的秩序,轉向直面人性的個體。零繼續經營大飯店,並非出於對過往秩序的紀念,而是對自己妻子的追憶,大飯店雖然逐漸破敗,輝煌不再,卻不再是曾經的那間服務於上流社會缺陷的機構,反而因零對阿加莎的懷念而變得溫暖。
故事就此落下帷幕,然而直到結尾,安德森才真正借零之口,提出了這部影片供我們思考的問題所在:「他的世界」。若要理解古斯塔夫的世界,便務須了解其人物原型,茨威格的世界。
# Stefan Zweig
斯蒂芬·茨威格於1881年出生於奧地利首都維也納的一個猶太人家庭,他信奉「國際主義」(Internationalism)與「歐洲主義」(Europeanism/主張歐洲各國在政治上、經濟上聯合)。與古斯塔夫一生反對暴力相對應,茨威格一生反戰,即使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初期,愛國情緒高昂的茨威格,也拒絕投筆從戎,並在一生中堅守了和平主義者的立場,並公開支持歐洲聯合的主張。
1934年,隨著阿道夫·希特勒(Adolf Hitler)在德國掌權,茨威格離開了奧地利,一路輾轉,旅居英國並最終漂洋過海,在美國紐約居住一段後,於1940年定居在巴西東南部一座名為佩特羅波利斯(Petrópolis)的城市。在1942年,隨著戰爭形勢的惡化,對極權、專政、法西斯主義感到深深擔憂的茨威格與妻子一起結束了生命。這與影片中古斯塔夫最終和野蠻的軍隊抗爭並最終遭到槍殺的結局雖然形式略有不同,本質卻是相通的。
茨威格曾是世界上被翻譯次數最多的作家,以小說成名,最知名的作品如《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Letter from an Unknown Woman)等,但圍繞著他作品的爭論始終不斷,德國詩人邁克爾·霍夫曼(Michael Hofmann)就曾評論道:「茨威格讀起來總有感覺是偽造的。」(」Zweig just tastes fake.」)。評論界對他的評價兩極化嚴重,贊頌者認為其作品充滿人性(Humanism)、簡潔(Simplicity)、風格令人印象深刻(Effective Style),鄙夷者則認為其簡陋(Poor),瑣碎(lightweight)且淺薄(Superficial)。若是我們將這些詞對照到古斯塔夫先生身上,會發現兩者之間驚人的匹配程度。古斯塔夫先生的不合時宜、其生活的瑣碎講究、對感情理解的表面化、甚至在拯救零時所表露出的人性,都與茨威格的文學風格如出一轍。而影片開頭及中間故意穿插的迷你人造景觀,更是直接對應著霍夫曼評論中的那個詞:「偽造」。
再來看韋斯·安德森對自己借鑒茨威格創作時所說的那段話,便會感到他實在是有些自謙了。這部電影對茨威格的致敬並非建立在對其小說橋段立意的借鑒,而是建立在對其人生及作品的深刻理解上。《布達佩斯大飯店》並不僅僅是一部茨威格風格的電影,更是對茨威格一生進行隱喻式描繪的傳記影片。
# Epilogue
韋斯·安德森的電影數量並不多,但每一部的風格都極為獨特,且題材范圍較廣,上一部充滿兒童片風格的《月升王國》(Moonrise Kingdom)透過兩個少年追尋愛情的故事,反襯了成人世界的虛偽;冒險風格的《水中生活》直指父子關系;校園風格的《青春年少》探討了少年的成長歷程;滿載異域風情的《穿越大吉嶺》則關注了家庭關系。
相較之前的作品,《布達佩斯大飯店》依託茨威格,以對戰爭、時局影射式的似寫非寫,突破了之前作品群相式的直白表演,更加耐人咀嚼。雖然仍能看到歐文·威爾遜(Owen Welson)、比爾·莫瑞(Bill Murray)等其作品中的熟臉常客,但只是一閃而過帶來驚喜,影片的著力點非常明確地集中在案件的偵破過程及兩名主角身上。由此而來的最大變化就是一改之前作品節奏拖沓的毛病,敘事自始至終環環相扣且高潮迭起。以往透過多個角色不同視角來構建的發散式敘事結構被層級敘事的新方式取代,拓寬了敘事的時空維度,也隨之將影片的故事與你我拉得更近,讓過去那些看似異常遙遠的故事,經由幾個敘述者的傳遞,抵達你我身邊,更加可信,也更加動人。
古斯塔夫先生的扮演者拉爾夫·范恩斯(Ralph Fiennes)的表演是整部影片敘事的核心所在。能否以喜劇形式展現出這個人物身上一本正經與荒謬絕倫並存的奇妙特質,決定了影片的主題能否傳遞到觀者心中,也決定了這曲破敗王朝的悲歌,能否催人淚下。其實古斯塔夫身上真正打動我們,正是他在面對士兵野蠻行徑時說的那句話:「在這野蠻的屠宰場中,的確殘存著一些曾被稱為『人性』的文明之光。」盡管他的生命已經隨著那個沒落的朝代而逝去,但作為個體的古斯塔夫在面對野蠻時為了弱者而捨命抗爭的英勇無畏,是超越了他本身所處時代的一種偉大。安德森這曲悲歌所哀悼的,也正是戰前歐洲所曾保有的這種源自上流社會的騎士精神中,具備人性的一面。
古斯塔夫先生從未為了自己的利益而使用過任何暴力,但他最終選擇了暴力以保護零,並為此付出了生命的代價。現實中的茨威格又何嘗不是如此,投戎從筆的他(茨威格曾在軍隊任文職)最終以自己的生命向納粹發出了振聾發聵的抗議。他在生命的最後一篇文字中寫道:「我想還是在這個尚好的世界劃下句點吧,在這段生命中,智力勞作意味著最純粹的快樂,個人自由也仍是這個世界上最高的善。」(」I think it better to conclude in good time and in erect bearing a life in which intellectual labour meant the purest joy and personal freedom the highest good on Earth.」)
正如片中作者所言:「我將以一種不可思議的方式講述這個故事。」安德森確實以一種不可思議的方式講述了茨威格的故事,並通過古斯塔夫這個角色的經歷傳遞了茨威格一生的信念。觀者在觀看這部影片時,或笑或哭,但我想對安德森而言更重要的是,或許影片結尾的那句話:「受斯蒂芬·茨威格的作品啟發。」
那麼,看完這部影片的你,是否想撿起一本茨威格的小說,好好讀一讀呢?
我想,我會的。

❼ 二戰經典電影

最震撼

《兵臨城下》法國

導演:讓·雅克·阿諾

主演:約瑟夫·費因斯 裘德·洛 瑞切爾·薇茲

瓦西里·澤索夫是烏拉爾山區的牧羊人,多年的放牧生活練就了瓦西里的好槍法,斯大林格勒保衛戰打響後,瓦西里應征入伍。他一槍斃敵的絕招在不到10天的戰斗里就狙殺了40多名德國兵,一時間「瓦氏神槍,例無虛發」的神話傳遍整個戰場。然而在之後的幾天,蘇軍的狙擊兵也連連被人槍殺,對方同樣只使用一發子彈。真正的對手來了!

《兵臨城下》改編自一個真實的故事,現實生活中的瓦西里在二戰中共斃敵400餘名,是前蘇聯著名的狙擊英雄。和好萊塢的戰爭大片相比,這部由法國導演讓·雅克·阿諾執導的影片不遑多讓,影片中,瓦西里和德軍狙擊手鬥法的鏡頭讓觀眾不由窒息,新兵們乘船渡河的場面扣人心弦,而蘇聯全線反攻的震撼場景,又使人欣賞到一道視覺盛宴。

《兵臨城下》也是歐洲影壇有史以來製作成本最高的作品,達到了9000萬美元,這其中德國資金的注入,也使得影片擁有了反省德國歷史的特別含義。

最難忘

《橋》南斯拉夫

主演:瓦·濟沃耶諾維奇 斯·派羅維奇

1944年,第二次世界大戰接近尾聲,面臨東西夾擊的德國已走到了失敗的邊緣,然而他們仍不死心,為了挽救危局,德軍計劃從希臘經南斯拉夫撤退回本國,為了能夠順利地撤退,他們要竭力保住一座撤退途中必經的橋梁。

與此同時,一小隊南斯拉夫游擊隊員奉命前去炸毀這座橋梁,橋又高又險,任務極其艱巨。如果能炸掉這座大橋,將阻斷德軍的退路,更有利於反攻。

為了炸橋,游擊隊找到了一個工程師,但這個工程師恰恰是橋的設計者。經過一系列周密的安排和驚險曲折的斗爭,最終工程師親手炸掉了自己設計建造的橋。

影片是南斯拉夫經典二戰影片,真實再現一場激烈的大橋爭奪戰、一次勇氣與信仰的考驗。炮彈從頭上掠過,大橋在腳下粉碎,一曲《啊!朋友再見》更是讓人久久難忘。

最傷感

《西西里的美麗傳說》義大利

導演:吉塞普·托那托雷

主演:莫妮卡·貝魯奇

1941年,整個世界都被籠罩在二戰的硝煙之中,但西西里島仍是一片寧和,這里正是男孩雷納托的家鄉。他和所有13歲的孩子一樣,天真、快樂、不安分,對生活充滿幻想。終於有一天遇到了改變他生活的女人——瑪蓮娜。這位漂亮的寡婦令所有的男人著迷,也令所有的女人妒忌。

戰爭在繼續。傳來了瑪蓮娜丈夫的噩耗。瑪蓮娜為了生存,開始了出賣肉體的生涯。

影片沒有驚心動魄的戰爭場面,但是戰爭留給女人的傷痕,永遠無法癒合。

最悲情

《這里的黎明靜悄悄》前蘇聯

導演:斯·羅斯托茨基

主演:安德列依·馬爾蒂諾夫 依莉娜·舍夫丘克

影片沒有宏大的戰爭場面,只是表現了一場局部戰斗,幾位女兵在准尉的帶領下展開與德軍的戰斗。影片結尾處,准尉在女兵們的墳墓前憑吊,觀眾們也都不由自主地為德國法西斯犯下的罪行,表示憤慨並為女兵們的犧牲流下熱淚。

這部出品於1972年的戰爭影片,曾經獲得過威尼斯國際電影節紀念獎、全蘇電影節大獎以及1975年列寧獎金等多項大獎。在中國,《這里的黎明靜悄悄》也享有極高的知名度。這不僅是因為片中有一幕在當時算是驚世駭俗的「裸戲」,更因為它將女性在戰爭面前的抉擇表現得淋漓盡致,從而給觀眾留下了深刻印象。

戰爭,往往應該讓女人走開,而在偉大的蘇聯衛國戰爭中,女人卻大膽地走入了戰爭。影片中,女兵們曾擁有的夢幻般愛情生活和戰爭的慘烈殘酷相交織。當這群充滿對美好生活嚮往的女孩子最終相繼戰死沙場時,影片控訴法西斯暴行的主題得到了完全的展現。

最經典

《辛德勒的名單》美國

導演:斯蒂文·斯皮爾伯格

主演:利亞姆·尼森本·金斯基 拉爾夫·費因斯

德國投機商人辛德勒是個國社黨黨員。他好女色,會享受,善於利用關系攫取最大的利潤。在被佔領的波蘭,猶太人是最便宜的勞工。因此,辛德勒的工廠只使用猶太人。

然而納粹對猶太人的殘酷迫害使辛德勒越來越不滿。1943年,納粹對克拉科夫猶太人的殘酷血洗使辛德勒對納粹的最後一點幻想也破滅了,他清楚納粹對猶太人的屠殺和奧斯威辛集中營的恐怖。從那時起,辛德勒只有一個想法,盡可能多地保護猶太人,使其免受奧斯威辛的死亡。

不久,戰爭結束了。下大雪的一天晚上,辛德勒向工人們告別,獲救的1000多名猶太人為他送行。有人還敲下自己的金牙,打制了一枚金戒指,贈送給辛德勒,戒指上刻著一句猶太人的名言:救人一命就等於救全人類。辛德勒淚流滿面,他為未能救出更多的猶太人而感到痛苦。大雪之中,猶太人目送辛德勒離開了城市。他的義舉將永遠被猶太人銘記在心。

《辛德勒的名單》讓全世界感到震驚,這部深刻揭露德國納粹屠殺猶太人恐怖罪行的電影,於1994年3月1日在德國法蘭克福首映,德國總統親自出席了影片的首映式。

最真實

《最長的一天》美國

主演:埃迪·艾伯特 保羅·安卡

此片描述的是被艾森豪威爾稱作「歷史上最長的一天」的諾曼底登陸戰。這也是美國電影史上製作規模最龐大的一部戰爭片,從盟軍和德軍雙方面的角度同時描述諾曼底登陸這一歷史戰役的來龍去脈,以及雙方在此期間的重要反應,手法平實,場面逼真,仿如在觀眾眼前重現整個事件。並且粗中有細,無論決策的將軍或登陸的士兵都顯得栩栩如生,成績相當難得。

影片的演員陣容也屬空前,歌手保羅·安卡也演出了一個動人的角色,並為本片寫了一首雄壯的主題曲。《最長的一天》被影迷奉為二戰電影蓋棺之作。

最幽默

《虎口脫險》法國、英國

導演:傑拉爾·奧利

主演:路易·德·菲奈斯

二戰期間,英國轟炸中隊第一支遣隊在執行一次名為「鴛鴦茶」的轟炸任務中,一架飛機被德軍防空武器擊中,幾個機上人員被迫跳傘逃生,並約好在土耳其浴室見面。但他們分別降落在德軍佔領的法國首都巴黎市內不同地點。

德軍展開了全市大搜捕,而其中3位飛行員分別被油漆匠、動物管理員和樂隊指揮所救。迫於形勢,油漆匠和指揮家只得替代各自所救的飛行員,去和中隊長大鬍子在浴室碰頭。在幾次誤會後,他們終於接上了頭。

在熱情的法國人的掩護下,飛行員們與德軍展開了一場場驚險緊張而又幽默滑稽可笑的生死游戲。最終,油漆匠、樂隊指揮和飛行員們一起飛向了中立國瑞士。這部影片拍攝於上世紀60年代,當年曾創下法國歷史最高票房紀錄,成為法國影史上里程碑式的作品。法國喜劇大師路易·德·菲奈斯與演技派明星布爾維爾配合傑拉爾·奧利天才的編導手法,使影片成為世界公認的喜劇經典之作。



《布穀鳥》\(俄羅斯\、《安妮日記》\(美國\、《狙擊手》\(蘇聯\、《老槍》\(法國\、《瓦爾特保衛薩拉熱窩》\(南斯拉夫\、《橋》\(南斯拉夫\、《虎口脫險》\(法國\、《六月六日登陸日》\(美國\共8部精彩的二戰電影在每晚10時播出。 這其中《老槍》、《瓦爾特保衛薩拉熱窩》、《橋》、《虎口脫險》

好萊塢在過去50年拍過的以第二次世界大戰為題材的電影實在是太多了,值得一看的經典之作起碼有好幾十部,本文主要將重點鎖定在描寫戰爭場面的正統戰爭片,稍為邊緣化的二戰電影,像《辛德勒名單》、《忠勇之家》等精彩之作,均不得不割愛。


1。《西線平魔》1949年出品,描寫二戰末期德軍與美軍在比利時的巴斯托涅鎮發生遭遇戰的故事。本片最大特色是用了一批平凡的演員,全片外景在歐洲西部高原拍攝,白雪覆蓋的天然美景和嚴寒氣候,通過傑出的攝影加強了電影的張力。

2。《沙漠之狐》1951年出品,講述德軍將領「沙漠之狐」隆美爾,本片敢於將德軍主帥塑造成英雄人物,曾引起美國老兵爭議。

3。《桂河大橋》1957年出品,曾獲奧斯卡最佳影片、導演、男主角等7項大獎。

4。《最長的一日》1962年出品,美國電影史上製作規模最大的一部戰爭片,手法平實,場面逼真。演員陣容空前,有約翰·韋恩、亨利·方達、肖恩·康納利等。

5。《坦克大決戰》1965年出品,敘事手法流暢,加上亨利方達等演員加盟,使影片保持了相當的娛樂性。

6。《大布列顛之戰》1969年出品,由英國精英群起出動拍攝而成,片中戰機遮天蔽日的空襲場面拍得壯觀而逼真,效果震撼人心。

7。《巴頓將軍》1970年出品,獲得奧斯卡最佳影片等7項大獎。

8。《虎!虎!虎!》1970年出品,本片由美國與日本合拍,以近似個案檢討的方式交代日軍偷襲珍珠港之所以成功的來龍去脈,曾獲得奧斯卡最佳特別效果獎。

9。《中途島》1976年出品,二戰影片多以西線為背景,這部是極少以東線為背景的代表作之一,明星陣容強大,海戰場面真實,使本片維持了相當的趣味性。

10。《拯救大兵瑞恩》1998年出品,導演斯皮爾伯格對二戰情有獨鍾,此前曾拍過《1941》、《太陽帝國》、《辛德勒名單》等。本片被認為是有史以來最逼真的戰爭片之一,許多二戰老兵給予了高度評價,稱它為「最真實反映二戰的影片」,尤其是長達26分鍾的重現諾曼底登陸的壯觀場面。

❽ 有一部電影,講的是弗吉尼亞伍爾芙和她的戴洛維夫人的故事,名字叫什麼啊

時時刻刻(The Hours) 是妮可。基德曼 梅里爾。斯特里普 朱利安。摩爾 演的
這是三個女人的故事,雖然處於不同的時空,卻都渴求更有意義的生活。除了各自的恐懼與渴望,把她們聯系起來的還有這個名字:戴羅薇夫人。
弗吉妮婭·伍爾芙(妮可·基德曼),住在1923年代的倫敦郊區布魯姆斯伯利,開始寫她生前最後一部小說《戴羅薇夫人》(Mrs. Dalloway),被寫作的天才燃燒的同時,遊走在瘋狂的邊緣。
勞拉·布朗(朱麗安·摩爾),一個生活在二戰末期的洛杉磯的家庭主婦,正在閱讀《戴羅薇夫人》,這本書使她的生活發生了重大變化。那天她正在准備她丈夫的生日派對,肚子里有他們的第二個孩子,她卻和弗吉妮婭筆下的戴羅薇夫人一樣,萌生了自殺的願望。
克拉麗薩·沃甘(梅麗爾·斯特里普),現代版的戴羅薇夫人,一個女同性戀者.居住在2001年的紐約市,她深愛她的朋友理查德,一個才華橫溢,卻因艾滋病而瀕死的詩人。理查德給她起的外號也是戴羅薇夫人,因為她和戴羅薇夫人的名字一樣,都是克拉麗薩。
她們的故事交織到了一起,在每個時空,女人都被壓抑,但更多的是抗爭和自由的表達。

❾ 有誰知道有個參加過二戰的日本詩人或作家叫什麼名字

三島由紀夫。
日本小說家,劇作家,記者,電影製作人,電影演員,是日本戰後文學的大師之一,不僅在日本文壇擁有高度聲譽,在西方世界也有崇高的評價,甚至有人譽稱他為「日本的海明威」,曾二度入圍諾貝爾文學獎,也是著作被翻譯成英文等外國語版最多的當代作家。後為極端激進政治目的切腹自殺。

1944年第二次世界大戰進入最後階段,日本的處境開始急轉直下,三島由紀夫也收到徵兵檢查通知判定是第二乙種體位,需要隨時等待徵召。同年他以第一名的成績從學習院高等科畢業,受到天皇頒獎贈與銀手錶,與日本駐德大使饋贈的文學書三冊。1944年10月,三島由紀夫的短篇小說《百花怒放的森林》由七丈書院印刷出版,成為他的出道作品,從此以後他從一個業余的文學創作者正式進入了專業作家的領域。隔月他獲得推薦進入東京帝國大學法學部法律學科就讀,主修德國法律,也由於這身份暫時免除受徵召入伍的必要。
1945年日本在戰局中已處於強弩之末的境地,三島由紀夫終於還是被徵召,首先是先至群馬縣隸屬中島飛行機的兵工廠擔任勤勞動員,又馬上被正式征入軍伍。但由於在准備出發參戰之前罹瘓嚴重的感冒,軍醫誤診以為是肺病,結果被馬上遣送回鄉。也有研究認為是三島有意逃服兵役。他原本所屬的部隊在抵達菲律賓後,在戰爭中嚴重摺損幾乎全軍覆沒,使得三島一直有自己是應該壯烈為國犧牲但卻苟活的某種遺憾心態,這可能與他逝世前激烈的政治主張與最後戲劇性的自殺事件有所關聯,也對其日後的創作美學產生了極大影響,三島本人說過,認為他們這一代人是戰爭的受害者是不準確的。

❿ 有一部關於匈牙利猶太詩人納赫·西納什的電影,叫什麼名字啊。具體什麼時候可以上映啊。謝謝

《漢納赫·西納什的生與死》——
主演:Roberta Grossman(dir.) /Meri Roth, Marcela Noh_nková, Alona Tal, Joan Allen
上映時間:美國:January 28, 2009
版權所屬:Copyright &; 2008 Balcony Releasing
電影類別:紀錄片(Documentary)
劇情介紹:
以色列二戰時期的傘兵、被納粹殺害的匈牙利猶太詩人納赫·西納什的故事
官方站點:

電影預告片下載:

閱讀全文

與詩人二戰電影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after3免費完整下載 瀏覽:946
監獄暴力犯罪電影 瀏覽:568
韓國電影愛情片打電話邂逅 瀏覽:817
北京送快遞小哥電影 瀏覽:640
金希貞的全部韓劇電影在線觀看 瀏覽:285
以前有部電影裡面有個女鬼 瀏覽:548
木星上行國語版在線免費觀看 瀏覽:421
《飛奪瀘定橋》電影 瀏覽:478
1905下載的視頻在哪個文件夾 瀏覽:972
美片 瀏覽:150
外國一個電影騎著發火的摩托 瀏覽:1000
晚上我經常和我的父母一塊看電視英語 瀏覽:631
韓國阿強和阿珍是什麼電影 瀏覽:312
看電影九排 瀏覽:308
天主教宗教題材電影 瀏覽:417
二戰電影虎虎虎國語版 瀏覽:332
戰斗機 電影 瀏覽:937
成龍教外國小孩功夫電影叫什麼 瀏覽:672
看電影怎麼英文怎麼翻譯軟體 瀏覽: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