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紐縵M920功能具體介紹
影音王M920
功能介紹
真彩顯示:2.5英寸26萬色TFT液晶顯示屏;
電影播放:用於播放網路電影,支持ASF格式的MPEG4,也可以通過隨機轉換軟體將VCD/DVD等格
式轉換成ASF格式播放,播放效果320×240@30f/s;
音樂播放:支持MP3、WMA等歌曲播放,內置揚聲器可實現外放;
DV攝影:DV攝影功能,四倍數字變焦;同時具備相機功能(CAMERA),具有10秒記時
拍照功能。
視頻輸出:通過隨機贈送的AV線可與電視連接,在電視上欣賞音樂和電影。
有聲筆記:內置高品質麥克實現高清晰數碼錄音;
詞曲同步:支持ID3,支持MP3歌詞顯示(需歌詞軟體編輯);
可擴容量:支持SD/MMC卡,可擴展存儲空間;
攝 像 頭:USB攝像頭功能,可在MSN、QQ等支持視頻聊天
圖片瀏覽:支持JPEG圖片瀏覽功能,情趣圖片,隨身而行
文本閱讀:TXT電子書功能,隨時輕松閱讀
休閑娛樂:提供貪吃蛇、俄羅斯方塊等小游戲供你娛樂;
時間查詢:本機提供電子日歷、時間顯示,方便您隨時隨地進行查閱;
定時關機:可設定自動關機時間,幫助您節省電量;
固件升級:支持固件升級,實現本機的擴展功能;
內置鋰電:支持長時間播放。
【基本參數】
外形尺寸
90.5mm×60mm×14mm
顏色
銀白
顯 示 屏
2.5英寸TFT真彩液晶顯示屏
視頻格式
ASF
音樂格式
MP3、WMA
攝像頭
200萬像素CMOS
攝影格式
ASF
MP3碼流率
32Kbps – 320Kbps
WMA碼流率
22Kbps – 128Kbps
歌詞格式
LRC
圖片類型
JPEG圖像
錄音格式
WAV
內 存
256M\512M(具體以產品實物為准)
支持插卡容量
128M\256M\512M\1G
耳機輸出功率
L 5mW+R 5mW
輸出頻率范圍
20Hz~20KHz
菜單語言
英文、簡體中文
信 噪 比
≥90dB
USB介面
USB1.1
電 池
內置1050mAh鋰離子電池
使用溫度
0 至 40攝氏度
㈡ 用哲學觀點看服裝發展史
隋唐服飾鑒賞
引言:
隋在公元581年滅了北國,建立了強大的國家,公元589年滅陳後,統一了中國同南北朝一樣,統一使得南北的服飾進一步融合,時間不長,隋被唐所代替,唐從此統治了中國近三百年,衣冠服飾制度,經過了長期的承襲、演變、又加上唐代強盛的國力和廣泛的交流,因而顯示出上承歷代服飾,下啟後世服飾的重要特點,在服飾風格上顯示出華麗、清新、博人。
⑴男子服飾
這個時期的男子服飾大致分為兩個階段,第一階段是隋至初唐,第二階段為中、晚唐時期。各個階段,按照等級制度的差別。裝飾內容,一般色質料等方面都有嚴格的規定。
天子、皇子及群臣的官定服飾,又固著裝環境與場合的不同,分為祭、朝服,公服與常服,笄、絳紗單衣,向紗中衣,向裙襦(或衫),革帶金鉤、曲領方心,絳紗蔽藤白襪,烏皮屐。劍、雙佩、雙緩、 貢囊等,各人按官職的大小再各有減少。在唐代李賢墓的壁畫中,就可以看到一些朝服的形制。
而公服又叫從省服。是一品以下五品以上的官員在塑望謁見時的服飾。具體的形制是:冠、 、笄、絳紗單衣等。唐使君集像中頭戴進德冠、手執笏板,腰間佩有 貢囊、即用的公服。
常服,古代叫宴服,即生活常服。唐初沿襲隋制,天子用黃袍及衫。後來就固天子用赤黃袍為衫。就禁止其他臣民用赤黃袍了。亦規定親王等到三品以上穿大科綾羅紫色袍衫。五品以上穿米色小科綾羅袍;六品以上穿黃絲布交棱雙。
在服色上,唐初沿襲隋制。天子穿黃色袍衫,隋文帝上朝時用赤黃色交綾袍,唐高祖李淵則穿赤黃色的袍一戴黃巾作為常服。自這開始,隋唐就禁止其他臣民穿赤黃色的衣服了。三品以上為紫色袍衫、五品用青色六品用黃色,七品用綠色,九品用青色。
上述服色,雖其中各有變化,但大致以紫、緋、綠、青四色來確定品的尊卑。
隋唐時袍衫等服飾又有了新的發展,變化出許多新的式樣來。與前面各朝不太一樣的式樣:圓領,在衽、窄袖、領袖下擺處設有緣邊。此外,這時期有特色的袍衫還有 色袍、 衫、缺胯袍等。
斕袍、 斕衫,就是在袍衫上加斕袖、 漂、作為士熱人的土服,是一種衣裙連屬的袍衫形式,與深衣有相似的地方,不同的是深衣是右衽,斜交領,大袖,並且在頸子,袖子、衣服下擺處都有邊,突出了是下擺處有很寬的橫斕裝飾。
缺 袍,缺胯衫所謂的「缺胯」就是在袍和衫的腋下,即我們今天稱為「擺縫」的地方開放,這樣較便於人行動,也正由於它的這些特點,被作為人士平民或奴役等勞動者的服飾之一,又因為這種式樣便於行軍騎射,又成為戒服之一。
黃袍,是赤黃色,繹色的紋綾裁製的袍。式樣為右衽、大袖、領子、袖子、褪長至膝下或到腳,這是隋唐時皇帝,皇太子特定的服裝。也從這時開始。
銘袍,即「迴文銘袍」是用金錢,銀以迴文為紋樣綉在袍子上,銘袍的式樣是右衽、圓領、大袖、前有鳥獸花紋,背後有銘文。
穿用胡服,遠在戰國時期就開始一了漢到北朝,胡服已成為朝服。常服了,隋唐時,已忘記了它是胡服了。
隋唐的胡服實際上包括西域和少數民族飾和印度,等國外服飾,它具有衣長到膝部、頭戴毛氈或皮帽,腳上穿靴子,領式為圓領,翻折領。
這種胡服在唐帶士俑、唐三彩人物和唐代李賢的壁畫中都可以找到。穿胡服的人,有的是奔走在「絲綢之路」上的特使。有的是溝通南北經濟、文化交流的使者,還有的就是地地道道的漢人。
隋唐時,將長袖減短而形成了一種合領,對襟、無袖或短袖的長衣叫半臂、它長到膝部、胸前系帶子,穿在袍衫外面,是春秋季節的服飾。半臂與背子同屬一類,知識各時期的稱呼不同,不分男女。
隋唐時期的男子的服飾中,還有襖裙、褲褶、弁服等。一般文人雅士或紳士老者,仍以大袖寬身的單衣,長裙為最常穿用的服。
婦女服飾
隋唐時期婦女的服飾顯示一種與眾不同的風格,這也與當時的審美觀有關,當時以體態豐腴為美,小女子喜歡穿男裝。
這一時期皇後,皇太子妃以其他顯貴命女子的服飾也很繁雜且等級嚴格。比如皇後的服飾中有: 跬衣、鞠衣、鈿衩、 衣;皇太子妃的服飾有:翟衣、鞠衣、鈿衩, 衣三種。但首飾的數量少於皇後的服飾;其他命婦的禮服更較上兩種簡單。
當時婦女的一般服飾也很豐富。
隋至唐初的女子服裝,大多是上穿窄袖,衫襦。下穿長裙,腰系卡帶,肩披長巾,腳穿高頭鞋碌。窄袖長到手腕。上衣短少僅僅到腰部,在唐朝的壁畫中,唐代婦女穿的就是窄袖衫襦。身長披帛。長裙。這種上衣極短而下裙拖長的服飾、更能顯示出比例上的節奏感而表現出體態美,可見唐代婦女的綽綽風姿。
唐代時還流行一種袒胸大袖衫襦。是貴族婦女在庭院散步、菜花、促蝶、戲犬時常穿的服裝式樣是:袒露胸部上部,大袖,對襟衫,長裙,肩披批帛,飾有織文和綉文,裙腰高至乳部以上,以大帶系結,大膽地誇張了女子的腿部又好箱是現在朝鮮婦女所穿的群,上短下長。面料一般是紗羅織品。所謂的『綺羅纖線見肌膚』,又是唐代婦女服飾的一大特點,即僅以輕紗蔽體,這種裝束體現了唐代文化開放的特點。宋代婦女也穿紗,羅衫襦,但從穿著的方式,面料透明的程度上都無法以唐代比,隋唐時期女子的裙,腰高至 部,半擔化,露 部裙長可拖地,並且造型瘦俏。從隋唐壁畫中可以看到隋唐女子穿衫,長裙亭亭玉立和秀美形象。裙的色彩從緋、紫、黃、青等為最流行。當是唐弦宗的楊貴妃最愛穿一種黃裙,這種裙子用陰金香草染成,色澤如花,特別鮮艷,不怕日曬,而且可以發出芬芳的清香。這種黃裙逐漸在宮繽妃、仁官之家的太子家中流行,唐朝詩人李商隱的詩句:「折腰多舞陰金裙」。就說明了這一點。
除這之外還有一種由兩種式兩種以上色彩的裙料互相拼接縫制而成的一種長裙,又叫間裙著種裙子在魏晉時已開始流行,隋唐時,不分貴賤尊卑,婦女都和愛穿中唐以後漸漸少見。
隋唐時,婦女喜歡穿胡服,而且愛穿男子的服飾,這時的胡服特點是:領、袖和下擺處有錦邊裝飾,應邊忖襟,折領式圓領窄袖,頭戴高頂氈帽,系束帶且帶上有多種飾物,下穿帶堅系的小口褲,腳穿尖失的綉花鞋式半呦軟貨。胡服革帶上的掃飾物在三國就傳入中原了,到了唐代已成為了武員必佣之物,佩掛的飾物有算袋刀子,礪石、契芯真、
火石袋等七種俗稱「 」,開元以後,朝遷改制一般官吏都不在佩掛了,可在民間卻更流行了,只是後來有去了原來的七事,只有窄皮條代替掛在腰上。
女穿男子的服飾可以從唐永秦公主墓的壁畫上找到。
另外,中晚唐是,還有一 種四 服裝流行在宮廷和上層貴婦之中,著種服飾為頭戴綴滿珠寶裝飾和 和桃形金冠,身穿折領窄袖上袍,袖口與領邊都有綉金的金飾,腳穿軟線貨。
隋唐時,女子和男子都穿「背子」款式是對襟式,也有少數是「套衫」式的/領口寬大,顯袒沖狀,短袖式者沒有袖子,由於背子穿著比較方便,所以宮中的宮女多喜歡穿用,而且定為當時的禮服。平常女子也多穿背子的,但在服飾面料、裝飾和做工才大為遜色,領字袖口和下擺處只有深色的厚質面料作款史與,服色一般用白色。
當時另一種沒有袖子的服飾是「和尚」與 相似,比 要上。穿在衣衫的外面,在唐佣中常能見到這種裝束。而還有一種穿在衣服的外面的服飾叫「縵衫」,它的形制特別短小,一般是舞樂女子穿的,據說舞女剛露面時,多穿著縵衫,等眺到一半時,舞女們就都脫去縵衫露出裡面穿的有綉文的美麗的衣裙來,令賓客們眼前煥然一新。
總體看來,隋唐的婦女的服飾可以說是花樣繁多,五光十色,具有艷麗、華美、自由、蕭灑的藝術風格。通過這些服飾把隋唐美人秀美豐滿的風姿顯露得淋漓盡致。背子、半臂、背子、輛襠
背子、半臂、背心、輛襠這四種服飾,很相似,後都四男女都穿的。其中被子在宋代的變化較多,所以將上述服飾單獨來介紹一下。
背子又叫褙子,子。雖然這種款式在宋代男女都穿,但在其使用形式和時間上都有不同的要求,不同的人穿著也不盡相同。
以男女穿的背子來說,是對襟,在兩腋及肩後都垂有帶子,因為是對襟,所以需要用帶子系束,並飾在胸前。交領或盤領式的背子,多與盤領式的公服配套使用,這是背子使用於難子方面的形式及其作用。
從史料上著。男子穿的背子還不能作為正式服飾來穿,雖然宋代的皇帝也有穿這種背子的,但也只是在非禮儀場合穿用的。士大夫們平時雖然也有隻穿背子見客人的,但必須戴帽子,並把下兩腋根垂帶系在胸前作為禮節。
宋代女子穿的背子,是在以前的半臂和單形式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當時婦女背子必須是腋下有開衩的才叫背子,否則可能是長襦,因為背子長到膝部。腋下開衩也很長,約在腋下十一、十三厘米處一直卡到底邊。領式有斜領、直領、盤領、袖子比衫的短,比半臂長。胸前有帛帶打成結作為禮節,也有把兩腋下的雙垂帶橫著系的,後來去掉了設的雙帶。由於時間的演變,穿著者的不同或長或窄,以及面料也色彩等的差別也是很嚴格的,貴族婦女的背子衣或是僅次於大袖禮服的帶禮服。比較正式的場合穿正式禮服,梳髻,一般的場合則穿背子和裙。如皇後回娘家時穿背子,皇後在節慶日時第三杯酒後可以換上團冠、背子,說明背子作為常服使用。一般未婚女子和妾女們也把背子作常服。其它如說媒時也可穿用。所以女子也男子的背子的作用是有不同之處的。難子只作便服,女子卻能作次等禮服或常服。
半臂本來是武士們穿的,因為它便於行動。除了武士之外,宋代在家裡等不正式的場合也穿半臂的領有團領、交領、襟式有直襟、交襟,而袖子可以減去。婦女也有穿半臂的,這種半臂都是罩在外面的。半臂的袖子加長就成為了背子,如果減去袖子,就類似背心了。被子可以穿在裡面,如薴布背心。
輛襠有軍上穿的輛襠甲,也有一般人穿的輛襠杉。輛襠一般穿在外面,外性也背心相似,但比背心要短,因而這二者既相似,又有不同。
宋、元、明、清時期的服裝
(1)宋代男子服裝
宋代男子一般的服飾主要有:衣、裳、袍、衫、襦襖、襇衫、直掇、道衣(袍)、鶴氅、背子、貉袖、蓑衣、腹圍等。
宋代除了官服中的冕服和朝服用上衣下裳外,一般很少穿用。
宋代的袍長到腳,有單和夾,本來有棉絮的稱袍,又叫長襦,後有錢人用錦做袍,叫錦袍了一般人穿白袍或粗布袍,衲袍就是一種材料粗且較短的袍子,唐有缺胯袍、缺胯衫、宋代承襲其制,但在式樣和名稱上都略有差異,宋代缺胯衫叫「四袱衫」缺胯袍叫「」四袱袍。式樣不同的宋代是圓領,右衽,且有大袖廣身和窄袖緊身兩種。
短褐,是粗布或麻布做成的粗糙的衣服。因為它身狹窄,袖子小,所以叫筒袖襦。褐衣,不象短褐那樣又短又窄,一般指不屬於綾羅錦一類的衣料,也有用麻或毛織成的,一般是文人隱土好穿的,也是道家用的衣服之一。
衫在宋代品種、衣式很多,如有涼衫,紫衫,白衫襇衫、毛衫、葛衫等。涼衫披在外面,因為是淺白色的,所以又叫白衫,到了後來及作為弔慰凶喪時的服裝,其它場合不穿,紫衫本來是戒裝,因為是紫色的,所以紫衫,前後開衩以便於騎馬,且窄短,毛衫和葛衫是用羊毛或葛麻織成的衫,襇衫,衫下加一條橫襇,是一般文士常穿的,因接近子官服形制,所以官員也有很多人穿的;還有一種叫帽衫,是因頭戴烏紗帽,身穿黑色羅制圓領衫而得名。
襦襖都是平民日常穿的服飾,這兩者的差別並不很大,後來就「通稱了。直掇、道衣、鶴氅都是宋代文人日常披在外面的比較寬大的服飾,直掇是長衣而衣背上的中縫一直通到下面,故此得名,也有叫直身的,也有一些僧人穿直掇,道衣是道家的法服,不是專指道土穿的服飾,一般的文人都可以穿,它的式樣是斜領交裙,四周用黑布做緣邊,用茶褐色做成袍子的式樣,所以又叫道袍,穿道服時,有時用絲絛系住腰。鶴氅本是用鶴羽等鳥的羽毛捻成絨織的貴重裘衣,在晉和南朝的時候就有了。式樣是穿袖、大身,後來把這種寬大的衣著叫鶴氅。這三種服飾比較粗似,但直掇和道衣是斜領交裙,而鶴氅則是直領下垂至地的一種形式。
宋代有一種叫貉袖的衣服,這種衣服的特點是便於騎馬,袖在肘間而長短與到腰間,是一種比較短小緊身的服式。
蓑衣是一種雨具、是用草編成的,唐代張志和《漁歌子》中就有「青笞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的句子,可見唐時已有蓑衣。
腹圍與前而說的袍(抱)肚不一樣,是一種圍腰間的服飾附件。宋代人喜歡用鵝黃色的腹圍,稱這叫「腰上黃」。
宋代婦女服裝
宋代婦女服飾比較復雜。這也是從古至今服裝發展的共性。當時許多服飾別出心裁,花樣百出,呈現百家爭鳴的盛況,後來政府不得不下令規定:婦女的服色都服從丈夫的服色,平常人家的婦女不準穿綾縑織的五色花衣。但當時人也沒怎麼遵守這個規定,時裝興盛的風氣有增無減。當時還有偏好「奇服異裝」到了採用外國服式的,後來皇帝詔令凡有穿契丹族衣服的人,都定為殺頭之罪,可是當時時裝的盛況空前。
宋代貴婦的便裝卻時興瘦,細、長,與以前各個時期不太相同,衣著的配色也打破了唐代以紅紫、綠、青為主的慣例,多採用各種間色粉紫、黑紫、蔥白、銀灰、沉香色等。色調淡雅、文靜,合理地運用了比較高級的中性灰色調,衣飾花紋也由比較規則的唐代圖案改成了寫生的折枝在紋,顯得更加生動、活潑、自然。
一般平民女子,尤其是勞動婦女或婢僕等,仍然穿窄袖衫襦。只是比晚唐、五代時的更瘦更長,顏色以白色為主,其它也有淺絳、淺青等。裙褲也比較瘦短,顏色以青、白色為最普遍。
總的看來,宋代婦女的裝束,除了北宋時曾一度流行的大袖衫襦,肥闊的裙褲外,窄、瘦、長、奇是這一時期婦女服裝的主要特徵。
衫是一種最普通的衣式,宋代婦女的衫多半用刺綉為裝飾。大多是圓領、交領、直領、對襟,腰身清秀苗條,下擺多,有較長的開氣,衣料一般是用羅、紗、綾、縑等輕軟的料子。
襦與襖是相似的衣式,襦的造型短小,一般到腰部,對襟,側縫下擺處開氣,袖端細長,衣身也比較窄。襦有單襦,復襦,單襦與衫相近,復襦與襖相近。通常貴族婦女的服色以紫紅、黃色為主,用綉羅並加上刺綉。平常的婦女多以青、白、褐色為多,上了年紀的婦女也喜歡穿紫紅色的襦。
而襖大多是有里子或夾襯棉緊的一種冬衣,對襟,側縫下擺開氣,又叫「旋襖」,可以代替袍。宋代對袍的穿用是有限制的,除命婦可以穿外,其餘大多數的民間女子是不準穿的。後規定命婦的袍色,三品以上是紫色,綉著仙鶴和芝草,三品以下律用黃色,並不綉花樣。至於襖的服色,除了白色規定作為「凶服」外,其餘的沒有什麼限制,可以隨各人的喜好來選擇。
窄袖衣是宋代女子中普遍流行的一種便服。式樣是對襟、交領、窄袖、衣長至膝。特點是非常瘦窄,甚至貼身。由於這種服裝式樣新穎又省料,所以很快就流行了起來,不但貴族女子喜歡穿,一般的女子也仿效。這也表明,宋代人注意經濟實用,除了頭髻外,穿衣盡量節約衣料,這樣既便於行動,又誇張了女性的曲線美。
同時還流行著一種翻領款式取長至膝的窄袖衣。製作時在領襟上加兩條窄窄的綉邊裝飾。翻領一般是三角形的,有時還要戴帔帛,腰裡系綬,雙雙做成各種連環結。
宋末又流行窄袖裹貼住身體,前後兩側縫的地方開衩,衣衩處有許多衣扣作為裝飾,叫做「密四門」,人稱妖服,是古代的奇裝異服之一。
北宋時,婦女喜歡在裙子前面開衩,這樣便於騎馬,有錢人家的女子也愛在家裡穿。這種習俗甚至到了元代(主要是在宮廷中)還仍然保留著。
宋代婦女的褲一般都是不露在外面的,外面系數著裙子,裙子大多把褲子都掩在裙內。不過也有單穿褲子不在外面穿裙子的,不過這是低等婦女的裝束。宋代的褲上有綉花,而且還保持著無襠的褲。
當時婦女的貼身內衣有抹胸和裹肚。二者形狀差不多隻是抹胸短小而裹肚較長。抹胸有時
還可以穿在外面。宋代婦女等同男子一樣在腰間圍一個腰圍,即「腰上黃」也有腰上系青花布中的。
(3)元代男子服飾
元人以白、藍、赫色最為流行。蒙古人喜歡尚白色,以白為潔;蒙古人崇拜天,所以也尚
青色。
質到服是蒙古族的衣冠之一,漢話譯為「一色衣」,與周代的深衣近似。衣袖較緊、窄,
而且下裳較短。衣長至膝下,在腰有無數褶襇,造型像現在的百褶裙,在裳腰部加橫襇,領式多是右衽交領,方領、盤領。下身是小口褲,腳穿絡縫靴,腰間開始時用氈毳革作裝飾,後來用擰絲金線或用紅紫帛捻成線,橫纏在腰上,這樣騎在馬上,束緊腰圍就出了體型的輪廓。衣飾的紋樣有:日、月、龍、鳳等紋。質以服用青、紅色綿做的較多,在衣的肩背間綴以大誅作為裝飾。
元代一般男子有穿宋代圓領領袍和宋代的交領袍,頭戴宋式中,貧苦的勞動人民則是短衣,披蓑衣,窄裙或赤足裹腿,腰系大帶,衣式多為右衽、交領,插簪或戴斗笠。
元代男子的服飾繁多,名且各不相同,且有南北方的區別,如還有深衣,襖子,褡護,羅
衫,貂皮裘,汗衫、錦衫,披襖,團襖,氈衫,油衣,出袖,軍撤……不可盡數,由於距離現在已經七百多年了,所以我們只能通過一些圖像和出土文物來了解它們的大致情形。
(4)元代婦女服飾
元代婦女服飾也包括蒙古婦女和當族婦女的服飾。漢族婦女仍保持宋代的服制,上衣有比
較瘦俏的背子,衫襦,雲肩等,下穿多褶裙,頭上一般梳頂心簪。後來受蒙古族婦女服飾的影響,穿一種黑褐色粗布或絹做的左衽、窄袖、腰束大帶的長袍的人漸漸多起來。另外,這一時期在婦女中還流行各種單,夾棉的對襟衣和半袖襖,這是與唐宋時期的服飾不相同的,而蒙古族婦女的服飾就帶有她們本民族的特點了。蒙古族婦女以袍為禮服。蒙古婦女穿的袍式寬大而長,右襖交領。袖子大但在袖口處較窄,相當於現在的蝙蝠衫的形式。
(5)明代男子服裝
明代一些男子服飾主要在罩甲、電 等。
罩甲是明代內官、都 史、軍人、巡撫、待郎和一般男子都穿的一種背心
式外套。一般在春秋季節穿在其它衣服的外面,短袖,便於行動。罩甲上有紋樣刺綉,有的下擺處,還有絲惠來裝飾。
申 ,源於元代的質孫服,也與深衣制相似,但深衣的下裳是正反十二幅而沒有折襇,明
代內臣穿的軍 有長而窄袖子,下擺開氣,盤領或方領,上衣有橫襇,下裳旁側有馬甲褶,即現在的百褶。當時穿軍 的人除了內臣外,還有一些外臣和士大夫等,這是一種輕捷而便於行動的服飾。
當時還有一些服飾如衫、襖、裙子等都和襲唐朝宋的服制,沒有什麼大的改變。
(6)明代婦女服飾
明代的女裝已與前代不同,但在明初還能看到舍人和元代的影響。左衽、窄袖長袍仍可見
到。一般女子時興窄袖的衫襦、背子、長裙等。明代婦女的裙式變化比較多,是一種流行的服飾。明代貴族婦女的服色規定用真紅,鴉青和黃色,而一般女子只能用紫綠,桃紅和淺色。
背子是明代貴族婦女的禮服之一,又稱「披風」,與前代的背子、背心相似。一般在秋冬
季節穿,一般婦女也把背子做為禮物穿,式樣是大袖寬身。樂妓能穿黑色的背子。
比甲本來是元代的服式,但在北方尤其受婦女們喜歡,作為日常的服裝,領式對襟,盤領
或交領,無袖或短袖,長至臂部或至膝部,有些更長,離地不到一尺,自從元代有了紐扣之後,比甲上也有用紐扣的,這樣穿起來更方便、快捷、系結嚴緊,是服飾的新變化。比甲一般穿在大袖衫,襖子之外,下面穿裙,所以比甲與衫、襖、裙的色彩搭配能顯出層次感來。到了清代,除了在家裡的老婦人怕冷穿棉比甲外,比甲一般都不穿了。
長襖、長裙是一種便服。長襖的式樣是盤領、交領或對襟,領子上用金屬扣子系緊,窄袖,
領袖和下擺都有緣邊,與明代前的襖不同的是,一般長到膝下,所以叫「長襖」;服色多用紫色、綠色;衣料一般羅、緞,襖上的花紋與大袖衫相似,一般都是刺綉。
明代由於婦女盛行裹足,又追求「行不露足」,所以貴族婦女都穿長裙來掩飾金蓮小腳,
裙上綉著纏折枝花紋,或在裙幅下邊一、二寸的位置,綉上花邊,作為壓腳,最初裙幅用六幅,也是遵循的古儀禮,所謂「裙拖六幅湘江水」到了明代末年,裙幅變成了八幅,腰間的細褶也很多,走起路來好象粼粼的水汶一樣。
明代婦女還有一種內衣,叫「腰子」。是圍在婦女胸前,露出肩臂和乳胸上部的一種衣服,
它與肚兜不同,是用寬幅的紗綾,橫纏在胸前有的還有紐扣,加刺綉。
(7)清代男子服飾
清代男子一般日常的服飾在馬褂,領衣、馬甲、褲、套、褲等。
馬褂,是清代特有的一種較為流行的衣式。清初本是兵士穿的,因為穿這種衣服活動方便,
行走快捷,所以又叫「勝褂」;後又因它常穿在長袍的外面,所以叫「補褂」。馬褂的結構多是圓領,對襟、大襟、琵琶襟(缺襟)、人字褂;有長袖、短袖,大袖,窄袖的,都是平袖口。馬褂在嘉慶年間往往用如意鑲衣緣作為裝飾,後來漸漸普遍了起來。
領衣,梧州人稱為「牛舌頭」。因為它的外型象牛的舌頭,它從力頸下胸前一直重垂到腰
間,並且夾在腰帶里,呈白色,而且綉著花紋,這種服飾使肩部誇張地突出而腰部則顯得窄,從而體現出寬肩細腰的健美的體型。
馬甲,又叫「坎肩」,牛臂,背心。這是人們在春秋冬季罩在衫外的一種無袖上衣。不論
男女老少,尊卑貴賤都喜歡穿馬甲。這種服飾從魏晉時期的袖襠變成馬甲,經歷了一千多年的歷史,各個時期都有各自的特點。清代的馬甲是以襟的各種方式和扣襟的裝飾及花紋的組織為個性,吸收了北方騎射民族服飾上的裝飾風格,比如多紐扣的多紐馬甲,即巴圖魯坎肩。
清代男子服裝,由於受滿族和北方騎射民族的影響,早已沒有穿裙裳的習慣了,而一般的
袍、褂和褲為主要服裝套式。清代男子的褲式是高腰,合襠,褲腿肥闊。後來也有在褲腳上鑲罩緞子邊的。北方男子,很多在褲腳處用扁而闊的帶子扎住褲口,這樣既保暖,行動又方便。
套褲,是北方男子在冬、春、秋季穿的一種服式。兩條褲腿不連在一起,穿的時候套在里
面褲子的外面,露出臂部及上腿的後部,有點像現在的雨褲,褲腳上部較窄。
除了上面說的之外,江蘇農民在水稻田裡勞動時穿一種極短的「牛頭褲」,形狀像牛頭,
便於在泥里、水田裡勞動,與漢代的「犢鼻褲」比較相似。
(8)清代婦女的服飾
清代婦女服飾中最為顯著的是紐扣的作用。紐扣原來主要在禮服上使用,清代紐扣成為各
種衣服上不可缺少的衣飾。紐扣最初只裝飾在領子上,使自古以來的交領,盤領、直領等領一改而成了高領。原來脖子總露在外面,有了紐扣就可以不露了。
清代漢族婦女一般穿窄袖襖、衫、坎肩、裙、褲等。
旗袍,是滿族婦女中很流行的一種長袍,後來也成為漢族婦女主要的服飾之一。清代滿人穿的旗袍與後來稱為旗袍的服裝是有著很大的區別的,但後來的旗袍是在滿人這種長袍基礎上發展而來的。旗袍,最初極為寬大,腰身為筒式,後來漸漸變小。圓領、右衽、高領或低領,清末時高領能高達二寸半左右。旗袍有單、夾、棉、皮之分,都按季節的變化來區分。袍色一般淺淡居多。滿族婦女穿旗袍時,大多喜歡在旗袍外面罩上一件坎肩。
清代的漢族婦女服飾大多沿襲明代;一般是上著襖、衫、下著裙,後來不穿裙,改穿褲。
襖衫多是圓領,右衽,大襟,對襟,琵琶襟,大袖,且錦綉鑲邊。襖的質料多用棉、緞、衫多用紗、羅、綢等,也有舍織蠟染的花布。顏色以天青、湖藍、粉、白、紅等為多。冬天也用貂、狐之類的皮毛的。鑲邊也是極為復雜、精美、當時有「十八鑲」的說法。
一般好的裙,式樣較多。如蘇州婦女的「白褶裙」,整幅裙多達上百個裙前面有類似蔽膝,
左右打褶的「馬面裙」,又叫「月華裙」,因為裙的每個褶中,五色俱全,好似皎潔的月亮暈耀光華而得名;又有「彈墨裙」,是用墨彈在裙口子上,雅素而別具風格,象一幅水墨畫,渲染出千姿百態的變化;此外還有「鳳尾裙」、「魚鱗百褶裙」,「洋印裙」、「金泥簇蝶裙」、「綉鳳凰裙」、「滿花裙」、「一塊玉裙」、「鬼子欄桿裙」、「飾件鑲滾裙」、「叮鐺裙」等等,這些裙各具特色,又僅突出了婦女修長的身段,又顯示了華麗而豐富的裝飾美。
清代未成年女子都穿褲。褲式為高腰、合襠、褲長至腳,造型不象男子的褲那麼肥闊。穿的時候用一條長帶系腰,餘下的部分作為裝飾。女子的褲比男子的色彩鮮艷,花紋豐富,可以按自己的喜歡選用。另外女子的褲口還有一個共同點,即在褲腳上飾有各種鑲邊。光緒時,褲口要做好幾層鑲邊,第一道最寬,二、三道就窄了。到了宣統的時候。褲管又要細窄,鑲邊也比以前減少了。
中國服裝的發展歷程反映了政治、經濟文化的進化。得出中國文化的博大精深,遼闊無邊。通過服裝,我們可以了解古代中國,古代先賢聖哲創作的文明成果從中得以體現。越是熟悉,我們越慚悔。我們立志向先哲學習,為祖國的發展與進步作出突出貢獻,以慰先祖之靈!
㈢ 甘甜。延續。妒忌。布縵。造句
1 歡慶的掌聲響徹小山村的夜空,大家共同慶祝第一眼井噴出了甘甜的水。
2 清新與潮濕是冬季未曾有過的,似乎又帶著些許甘甜,細細嗅來,似團雲霧縈繞鼻尖。
3 她堅韌性格和博大胸懷包容著一切,在生活的苦澀中尋找著甘甜。
4 生活像一杯法國紅酒,慢慢咽下一口,味蕾中充滿了甘甜。(甘甜)
孩子是父母生命的延續(延續)
妒忌:周瑜很妒忌諸葛亮的才幹
芳芳穿了一條漂亮的裙子,紅紅看了,很妒忌芳芳。(妒忌)
他買的布縵很漂亮。(布縵)
㈣ 求一部古俠電影
不是電影 叫《俠客行》這部電視一直都不錯,唯一的遺憾就是結局不好,給人的感覺像沒拍完。
作品原文俠客行
趙客縵胡纓②,吳鉤霜雪明③。
銀鞍照白馬,颯沓如流星④。
十步殺一人,千里不留行⑤。
事了拂衣去,深藏身與名。
閑過信陵飲⑥,脫劍膝前橫。
將炙啖朱亥,持觴勸侯嬴⑦。
三杯吐然諾,五嶽倒為輕⑧。
眼花耳熱後,意氣素霓生⑨。
救趙揮金錘,邯鄲先震驚⑩。
千秋二壯士,烜赫大梁城。
縱死俠骨香,不慚世上英。
誰能書閣下,白首太玄經⑾。
編輯本段注釋譯文作品注釋(1)這是一首描寫和歌頌俠客的古體五言詩,是李白樂府三一首中的一首。行,這里不是行走的行,而是歌行體的行,等於說「俠客的歌」。
(2)趙客,燕趙之地的俠客。自古燕趙多慷慨悲歌之士。《莊子·說劍》:「昔趙文王好劍,劍士夾門而客三千餘人。」縵,沒有花紋。胡纓,古時將北方少數民族通稱為胡;纓,系冠帽的帶子。縵胡纓,即少數民族做工粗糙的沒有花紋的帶子。這句寫俠客的冠帶。
(3)吳鉤,寶刀名。霜雪明,謂寶刀的鋒刃像霜雪一樣明亮。
(4)颯沓,群飛的樣子,形容馬跑得快。
(5)這兩句原自《莊子·說劍》:「臣之劍十步一人,千里不留行。」這里是說俠客劍術高強,而且勇敢。
(6)信陵,信陵君,戰國四公子之一,為人禮賢下士,門下食客三千餘人。
(7)朱亥、侯嬴都是信陵君的門客。朱本是一屠夫,侯原是魏國都城大梁東門的門官,兩人都受到信陵君的禮遇,都為信陵君所用。炙,烤肉。啖,吃。啖朱亥,讓朱亥來吃。
(8)這兩句說,幾杯酒下肚(古詩文中,三、九常是虛指)就作出了承諾,並且把承諾看得比五嶽還重。
(9)素霓,白虹。古人認為,凡要出現不尋常的大事,就會有不尋常的天象出現,如「白虹貫日」。這句意思是,俠客重然諾、輕死生的精神感動了上天。也可以理解為,俠客這一承諾,天下就要發生大事了。這樣與下文扣得更緊。
(10)這兩句是說的朱亥錘擊晉鄙的故事。信陵君是魏國大臣,魏、趙結成聯盟共同對付秦國,這就是合縱以抗秦。信陵君是積極主張合縱的。邯鄲,趙國國都。秦軍圍邯鄲,趙向魏求救。魏王派晉鄙率軍救趙,後因秦王恐嚇,又令晉鄙按兵不動。這樣,魏趙聯盟勢必瓦解。信陵君准備親率家丁與秦軍一拚,去向侯嬴辭行(實際是試探侯嬴),侯不語。信陵君行至半路又回來見侯嬴。侯笑著說:「我知道你會回來的。」於是為信陵君設計,串通魏王寵姬,盜得虎符,去到晉鄙軍中,假託魏王令代晉鄙領軍。晉鄙生疑,朱亥掏出40斤重的鐵錐,擊斃晉鄙。信陵君遂率魏軍進擊秦軍,解了邯鄲的圍。
(11)揚雄曾在皇帝藏書的天祿閣任校刊工作。《太玄經》是揚雄寫的一部哲學著作。
作品譯文趙國的俠客帽上隨便點綴著胡纓,吳鉤寶劍如霜雪一樣明亮。
銀鞍與白馬相互輝映,飛奔起來如颯颯流星。
十步之內,穩殺一人,千里關隘,不可留行。
完事以後,拂衣而去,不露一點聲,深藏身名。
有時空閑,步過信陵郡,來點酒飲,脫劍橫在膝前。
與朱亥一起大塊吃肉,與侯嬴一道大碗喝酒。
三杯下肚,一諾千金,義氣重於五嶽。
酒後眼花耳熱,意氣勃勃勁生,氣吞虹霓。
朱亥揮金槌殺大將竊兵符救趙,使邯鄲軍民大為震驚。
朱亥與侯嬴真千秋萬古二壯士,聲名煊赫大梁城。
身為俠客縱死俠骨也留香,不愧為一世英豪。
誰能學楊雄那個儒生,終身在書閤上,頭發白了,還在書寫《太玄經》。[1]
編輯本段作品鑒賞李白這一首《俠客行》古風,抒發了他對俠客的傾慕,對拯危濟難、用世立功生活的嚮往。
前四句從俠客的裝束、兵刃、坐騎描寫俠客的外貌。
第二個四句寫俠客高超的武術和淡泊名利的行藏。
第三個四句引入信陵君和侯嬴、朱亥的故事來進一步歌頌俠客,同時也委婉地表達了自己的抱負。俠客得以結識明主,明主藉助俠客的勇武謀略去成就一番事業,俠客也就功成名就了。
最後四句表示,即使俠客的行動沒有達到目的,但俠客的骨氣依然流芳後世,並不遜色於那些功成名就的英雄,寫史的人應該為他們也寫上一筆。
有人認為這首《俠客行》僅僅是寫朱亥、侯嬴,是不對的。前八句寫的俠客的形象就與朱、侯兩人不符。朱並不會劍術,而是力氣大、勇敢。侯主要是智謀取勝。一句「閑過信陵飲」不過是將俠客與信陵君這樣的「明君」聯系起來罷了,因朱、侯都不是以這種方式結識信陵君的。李白正是想結識像信陵君這樣的明主以成就自己「申管晏之談,謀帝王之術,奮其智能,願為輔弼,使寰區大定,海縣靖一」的政治抱負。
前人有曰:借他人故事,澆自己塊壘。李白這首詩亦當如是!
我們知道,唐代游俠之風頗為盛行,這是與唐代西域交通發達,全國經濟日益繁榮,城市商業興旺的盛唐時代有關,所以,下僅是燕趙傳統的多任俠而已。特別是關隴一帶的風習「融胡漢為一體,文武不殊途。」(陳寅恪:《唐代政治史述論論稿》)更促成了少年喜劍術、尚任俠的風氣。李白少年時代,頗受關隴文化風習的影響,因此,他自幼勤苦讀書「觀百家」外,「十五好劍術」(《與韓州書》)「高冠佩雄劍」(《憶襄陽舊游贈馬少府巨》)甚至,他一生都不離劍的:「撫劍夜吟嘯,雄心日千里。」(《贈張相鎬》其二)「長劍一杯酒,男兒方寸心。」(《贈崔侍御》)堪稱是「文武不殊途」,兼備於李白一身了。那麼,詩人李白何以如此愛劍呢?這和他輕財重義,尚任俠分不開。他說;「十五好劍術,遍於諸侯。」正是當時任俠流行的社會意識,為了事業心和抱負的驅使,尚任俠的少年都企求干一番豪縱、快意的事,得到社會上的普遍贊譽。李白這首《俠客行》就是以這任俠意識為旨的。
《俠客行》是詩人李白以誇張的筆墨,從游俠的服飾開始:「趙客縵胡纓,吳鉤霜雪明。銀鞍照白馬,颯沓如流星。」僅二十個字,彷彿全是寫物而不寫人。但當時游俠兒的氣勢、風貌,就栩栩如生的展現在目前了。因為詩人並不是為物而誇張的寫物,而是處處著眼於人的精神氣勢而寫物。「縵胡」的「纓』,「霜雪明」的」吳鉤」,「颯沓如流星」的「白馬」這些當時流行的任俠服飾,不僅具有典型性,而且流露出主人豪縱、慷慨之氣,把物都寫活了。
詩人進而寫游俠的行為:「十步殺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與名。」也僅是二十字,就高度概括了排憂解難、不圖名利、尚義氣、重承諾等等的高尚人格。詩人是以「縱死俠骨香,不慚世上英」的思想,加以歌贊的。事實上,詩人之所以少好任俠,乃是以此為理想人格而嚮往的,故能把一般的任俠社會意識,寫得如此深刻而生動。
最後,詩人以戰國時「竊符救趙奪晉鄙軍」中的侯贏、朱亥」二壯士」例,闡明「縱死俠骨香,不慚世上英」之旨。「閑過信陵飲,脫劍膝前橫。將炙啖朱亥,持觴勸侯贏。三杯吐然諾,五嶽倒為輕。眼花耳熱後,意氣紫霓生。救趙揮金槌,邯鄲先震驚。千秋二壯士,恆赫大梁城。縱死俠骨香,不慚世上英」這「三杯吐然諾,五嶽為之輕。眼花耳熱後,意氣紫霓生。」重然諾,尚意氣的任俠,真是「慷慨成素霓,嘯吒起清風。」(張華《壯士篇》)的。震撼了大梁城:「千秋二壯士」,是當之而不愧。「不慚世上英」!詩人對「二壯士」嘆服不已,情見於詞了。
然而,詩人不僅在熱烈的頌唱「二壯士」,同時也對校書天祿閣草《太玄經》的揚雄輩,無情地加以蔑視:「誰能書閣下,白首《太玄經》」是為壯夫所不為!
《俠客行》詩,雖在歌頌任俠,但由於詩人就是尚任俠的,所以把詩人少年的豪情壯志,表現無遺了。
俠客一道,是中國文化自遠古遺留下來的寶貴的文化基因。這個文化基因的作用是,對於體制的強權保持一種個人的挑戰,無論是真正武力上的,還是思想上的,使得體制的強權無法控制一切,使得這個文化不會完全喪失活力。到了宋代之後,在長期的王權的壓制下,這個基因已經在很大程度上休眠了;而到了近代,更是又來了強勢的西方文明的壓制,中國人吃飯、穿衣、一舉手、一投足、一動念,都變得要想一想是否符合西方人的規范,是否有「紳士風度」。因此,俠客一道的文化基因在現代中國也是離死不遠了。現今的中國人還是非常喜歡武俠小說和武俠電影,但如果你真仔細想想武俠小說和武俠電影里的俠客,你會發覺那都只不過是一些可愛的小男人和小女人。作為消閑,可愛固然是可愛,但與李白詩中的那種豪俠境界卻根本不能相提並論。承平世界,一切都已經由別人安排好了,管理好了,自己消閑就夠了;但如果我在前面所說的新的極權世界果真降臨,我們恐怕就更需要喚醒遠古的基因了:「十步殺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與名。」「俠客行」,就算是某一種「眼花耳熱後」的夢話吧!
㈤ 復旦這個名字是什麼由來
復旦大學的前身是馬相伯於1902年創辦的震旦學院。震旦開學一年多之後,因法國教會勢力干預學校教務,篡奪校政,以於右任為首的絕大部分同學憤然退學。1905年,他們重新擁戴馬相伯創立了復旦公學,校名「復旦」便是於右任所取,表示不忘「震旦」之舊,更含復興中華的意義。
「復旦」二字出自《尚書大傳》中的一篇《虞夏傳》。《尚書大傳》的作者是公元前二世紀的大學者伏生,秦漢之際,六經中的《尚書》正是通過他的口頭傳授得以傳承。《虞夏傳》記載,舜禪讓給禹時,「卿雲聚,俊集,百工相和而歌卿雲。帝乃倡之曰:卿雲爛兮,糺縵縵兮。日月光華,旦復旦兮。」「復旦」二字便出於舜所唱的《卿雲歌》。所謂卿雲是一種祥瑞,《史記·天官書》記載:「若煙非煙,若雲非雲,鬱郁紛紛,蕭索輪囷,是謂卿雲。卿雲,喜氣也。」 糺同糾,糺縵縵形容卿雲紆徐曲折之狀。「日月光華,旦復旦兮」意為「明明相代」,日月光輝長久照耀,象徵舜禹禪讓將給天下帶來無窮光明與福祗。《卿雲歌》因為出自傳說中的聖賢之口,具有感召國民的巨大力量;而且舜以庶人登帝位,又禪讓給禹,堪稱平民政治的楷模,與清末推翻帝制建立共和國的時代背景頗為吻合。
復旦大學的誕生,是由於反抗宗教的強迫,追求學術獨立與思想自由。復旦命名的初衷,是為了振興中華,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復旦」二字高尚優美,意旨宏遠,足以感發復旦人的愛國情懷。
(摘自《文匯報》作者錢益民)
--------------------------------------------------------------------------------
㈥ 復旦大學的復旦是什麼意思呢
復旦校名的由來:
據錢益民先生《 復旦,校名有典》一文載,復旦大學的前身,是馬相伯於1902年創辦的震旦學院。震旦開學一年多之後,因法國教會勢力干預學校教務,篡奪校政,以於右任為首的絕大部分同學憤然退學。
1905年,他們重新擁戴馬相伯創立了復旦公學,校名「復旦」便是於右任所取,表示不忘「震旦」之舊,更含復興中華的意義。
「復旦」二字出自《尚書大傳》中的一篇《虞夏傳》。《尚書大傳》的作者是公元前二世紀的大學者伏生,秦漢之際,六經中的《尚書》正是通過他的口頭傳授得以傳承。《虞夏傳》記載,舜將禪讓給禹時,"卿雲聚,俊乂集,百工相和而歌卿雲。帝乃倡之曰:卿雲爛兮,糺縵縵兮。日月光華,旦復旦兮。""復旦"二字便出於舜所唱的《卿雲歌》。
所謂卿雲是一種祥瑞,《史記·天官書》記載:"若煙非煙,若雲非雲,鬱郁紛紛,蕭索輪囷,是謂卿雲。卿雲,喜氣也。" 糺同糾,糺縵縵形容卿雲紆徐曲折之狀。
"日月光華,旦復旦兮"意為"明明相代",日月光輝長久照耀,象徵舜禹禪讓將給天下帶來無窮光明與福祗。《卿雲歌》因為出自傳說中的聖賢之口,具有感召國民的巨大力量;而且舜以庶人登帝位,又禪讓給禹,足以為平民政治的楷模,與清末推翻帝制建立共和國的時代背景頗為吻合。所以,民國二年教育部徵集國歌,眾議員汪榮寶便將《卿雲歌》稍加損益,提交部議,得到吳敬恆等名流的贊同,起到了臨時國歌的作用,1921年更被指定為正式國歌。這樣一來,校名與孫中山先生建立的中華民國國歌同出一源,復旦與近代中國反帝、反專制的主旋律又緊密地結合在一起了。
㈦ 卿雲爛兮,釓漫漫兮,日月光華,旦復旦兮!怎麼翻譯
翻譯是:卿雲燦爛如霞,瑞氣繚繞呈祥。日月光華照耀,輝煌而又輝煌。
出處是《卿雲歌》。《卿雲歌》是上古時代的詩歌。相傳功成身退的舜帝禪位給治水有功的大禹時,有才德的人、百官和舜帝同唱《卿雲歌》。詩歌描繪了一幅政通人和的清明圖像,表達了上古先民對美德的崇尚和聖人治國的政治理想。此詩在民國初年與北洋軍閥時期,曾被定為國歌。
這句話同時也是復旦的名字的由來。
這也就要講到復旦的歷史淵源了。
復旦創始人馬相伯先生先前創立了震旦學院(中國近代第一所國立大學)。但光緒三十一年春,耶穌會欲變震旦為教會學校,以讓馬相伯「養病」為由,委任法國神父南從周(Perrin)為總教習,改變辦學方針,另立規章,學生大嘩,摘下校牌,全體退學。馬相伯看到退學學生簽名簿時,老淚縱橫,決意站在學生一邊,並得張謇、嚴復和袁希濤等名流的支持,在江灣另行籌建復旦公學(今復旦大學)。復旦公學成為中國人自主創辦的第一所高等院校。
因此可以說「復旦」二字不僅是典出自「日月光華,旦復旦兮」之句,更有「光復正旦」的含義,寄託當時中國知識分子自主辦學、教育強國的希望。進一步引申,就是「意在自強不息」了。
關心這句話的,為了卿雲歌的少,垂涎復旦的多。莫非兄弟有心復旦?提前祝你成功了!
另外補充下,字有打錯,原文是:卿雲爛兮,糺縵縵兮。日月光華,旦復旦兮。
㈧ 日月光華,旦復旦兮.是什麼意思
1、意思是日月光華照耀,輝煌而又輝煌。
2、復旦大學的」復旦「兩字出自於「日月光華,旦復旦兮」,更有「光復正旦」的含義,寄託當時中國知識分子自主辦學、教育強國的希望。進一步引申,就是「意在自強不息」。
3、出自於上古時代詩歌《卿雲歌》,作者不詳。
4、全詩原文如下:
卿雲爛兮,糺縵縵兮。
日月光華,旦復旦兮。
明明上天,爛然星陳。
日月光華,弘於一人。
日月有常,星辰有行。
四時從經,萬姓允誠。
於予論樂,配天之靈。
遷於聖賢,莫不咸聽。
鼚乎鼓之,軒乎舞之。
菁華已竭,褰裳去之。
5、全詩譯文如下:
卿雲燦爛如霞,瑞氣繚繞呈祥。
日月光華照耀,輝煌而又輝煌。
上天至明至尊,燦爛遍布星辰。
日月光華照耀,嘉祥降於聖人。
日月依序交替,星辰循軌運行。
四季變化有常,萬民恭敬誠信。
鼓樂鏗鏘和諧,祝禱上蒼神靈。
帝位禪於賢聖,普天莫不歡欣。
鼓聲鼚鼚動聽,舞姿翩翩輕盈。
精力才華已竭,便當撩衣退隱。
拓展內容:
《卿雲歌》是上古時代的詩歌。相傳功成身退的舜帝禪位給治水有功的大禹時,有才德的人、百官和舜帝同唱《卿雲歌》。詩歌描繪了一幅政通人和的清明圖像,表達了上古先民對美德的崇尚和聖人治國的政治理想。此詩在民國初年與北洋軍閥時期徐世昌規定為中華民國國歌。
《卿雲歌》在中華民國時期曾兩度被改編為國歌。
第一次為1913年4月8日第一屆正式國會開會典禮時暫用臨時國歌,袁世凱時期廢止。歌詞為:「卿雲爛兮,糺縵縵兮,日月光華,旦復旦兮,日月光華,旦復旦兮。時哉夫,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也。」歌詞後兩句為汪榮寶所添加,讓·奧士東(Jean Hautstont)譜曲。
第二次為袁世凱下台後,北洋政府當政,於1919年將《尚書》中的《卿雲歌》由作曲家肖友梅配上樂曲作為國歌。國民政府上台後廢止。歌詞為:「卿雲爛兮,糺縵縵兮,日月光華,旦復旦兮,日月光華,旦復旦兮。」
徐世昌規定卿雲歌為中華民國國歌
1922年3月大總統徐世昌頒令規定,卿雲歌為國歌。
1912年底眾議員汪榮寶把傳說是上古時代舜所作卿雲歌改編為國歌,由比利時音樂家約翰·哈士東(JoanHautstone)配樂譜。歌詞為:「卿雲爛兮,糾縵縵兮,日月光華,旦復旦兮。時哉夫,天下非一人之天下。」
卿雲歌當時僅在1913年國會開會和外交場合使用,未正式公布。後為袁世凱所廢。1919年2月,北京政府為制新國歌,成立了國歌研究會,公開徵求詞譜,經過討論決定仍以卿雲歌為歌詞,刪掉最後兩句,由音樂家蕭友梅配曲。
㈨ 哪裡可以定做西裝
定做西裝推薦:Huntsman、Anderson &Sheppard、Cifonelli、Suitsupply、BOGGI。
1、Huntsman
Huntsman是不得不提的一個品牌,因為全球大爆電影《王牌特工》系列而知名度暴漲。但請留意哈斯曼這個品牌,實際並不是以品質著稱,而是以薩街最貴知名。
5、BOGGI
義大利男裝品牌BOGGI(Boggi Milano)創立於1939年,素以利落優雅剪裁著稱,專注於服務摩登的都市男士,每年生產超過200萬件服裝。任何年齡層的人都能做出專屬於個人的獨特風格,從制衣到分銷每個環節皆面面俱到,彰顯和發揚品牌獨樹一幟的風格和品質。
㈩ 「鉤心斗角」的形容是怎麼來的
「五步一樓,十步一閣,廊腰縵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勢,鉤心斗角。」唐代杜牧這篇著名的《阿房宮賦》,引後世無數世人對阿房宮的富麗心嚮往之、嗟之嘆之,也造就了一個大家耳熟能詳的成語:「鉤心斗角」。
心,宮室中心;角,檐角。鉤心斗角,原用來形容宮室建築結構精妙、巧奪天工。清·梁邵壬《兩般秋雨庵隨筆》卷一中雲:「近時詩家詠物,鉤心斗角,有突過前人者。」孫中山先生在《心理建設(孫文學說)》第四章中寫道:「再而家宅之形式如何結構,使之鉤心斗角,以適觀瞻,此應用之美術學所必須知也。」
現「鉤心斗角」除了稱建築結構精美外,更多用作貶義,比喻各用心機,互相爭斗、排擠。這在清·八寶玉郎《冷眼觀》第二九回中就有過此解:「兼之婦女冶容誨淫,每甘居於希恩沽寵地位,幾欲得男子憐愛則生,失男子憐愛則死,由此鉤心斗角。」是為爾虞我詐、暗中爭斗之意。
那麼,究竟是怎樣精美的建築結構使得大詩人杜牧做出了「鉤心斗角」這樣的形容呢?這就要從中國古代建築的特點說起。
中國古代建築以木材為原料,與西方以石材為主不同,自成一系,創立了一套自己完整的建築語匯。其中最廣泛使用的抬梁式結構,就是把建築分為三大部分:台基、屋身和屋頂。每一部分除了結構意義外,還被賦予了特定的文化含義。比如反宇向陽的大屋頂,除了保護木架屋身不會輕易受潮遭朽外,更重要的是體現了中國人民對於美的嚮往與追求。《詩·小雅·斯干》中形容道:「如跂思翼,如矢斯棘,如鳥斯革,如翼斯飛。」就是反映這種對於曲線美的熱愛與追求。同時,屋頂憑借不同的造型、層疊,和斗拱組合在一起,嚴格地體現著森嚴的等級制度。斗拱,顧名思義,是由一種形似斗的方形構件和若干弓形的拱層疊裝配而成,在中國古代,只有宮殿、寺廟及其他一些高級建築上才允許使用。它在結構上起承托梁頭、枋頭以及出檐的重量,將屋頂的重量層層傳到柱子上。而屋頂出檐的深度越大,斗拱的層數也越多。
斗拱歷來都具有結構和裝飾的雙重作用。唐宋時期建築以拱的高度作為梁枋比例的基本尺度,由此發展為成熟的「模數制」,即可以提前製件然後批量生產,此種方法由唐宋一直延續到明清,前後千餘年,由此可見斗拱在建築上之地位。斗拱的藝術形象,經歷了從簡單到復雜,再由復雜趨於簡練的過程,雖然到明清更多的起象徵身份與裝飾的作用,但提到斗拱,毋庸置疑是中國古代建築最華美最具有代表性的部分,「它構成了中國建築『柱式』中的決定性特徵」。
相信你肯定有過這樣的體驗,不單單是面對著富麗堂皇的故宮太和殿、莊重復雜的曲阜孔廟,不單單是精緻細膩的晉祠聖母殿、恢弘大氣的五台山佛光寺,哪怕只是一間香火較旺的廟宇或者宗祠,哪怕是滿城遍地的仿古商業街,透過表面浮華萬千,給你留下如此深刻印象的,必定終是有如大鵬欲展翅般的屋頂以及層層疊疊的檐下斗拱。遙想杜牧當年,於靜夜中暢想阿房宮的景象,不論阿房宮實際上是否存在過,在詩人情懷中,那如峰巒起伏般恢弘的屋頂,那真正「如翼斯飛」的起翹,與密密麻麻層層疊疊的斗拱一起,互相鉤疊、彼此斗艷,令人眼花繚亂、目不暇接,真實的就是秦朝皇室最奢侈最靡麗的夢——真正廊腰縵回、鉤心斗角,美不勝收。
瑰麗奢侈的美到極致便是衰敗,所有的精緻集於一處、纏繞不休,鉤心斗角便也生成了悲哀。後人用它形容人與人之間暗裡窮盡心力地斗心機,那也必然是在聰明人與聰明人之間——笨人都是直來直去的。人們追求完美,然而當太多美好加在一起,未必等於更多的美好。
明修棧道,暗度陳倉
傑拉爾·奧利(Gérard Oury)在20世紀60年代曾經拍過一部電影《Corniaud,Le》,影片由價值連城的黃金、鑽石以及毒品走私引發,講述了普通旅遊者與黑幫頭子之間巧妙周旋、鬥智斗勇的故事。片子充滿了法國式的機緣巧合,劇情緊湊,笑料不斷。這部電影的中文名,便叫《暗度陳倉》。
明修棧道,暗度陳倉,來源於一個典故。西漢·司馬遷《史記·高祖本紀》、東漢·班固《漢書·高帝紀下》中都有記載:「漢王之國,項王使卒三萬入從。……去輒燒絕棧道,以備諸侯盜兵襲之,亦示項羽無東意。」「八月,漢王用韓信之計,從故道還,襲雍章邯。邯迎擊漢陳倉,雍兵敗。」
這個故事的大意是:公元前104年,項羽自立為西楚霸王,封劉邦為漢王,諸侯罷兵各歸封地。劉邦依蕭何計,不去同項羽爭辯「先進咸陽王關中」的原來約定。接受封派,退居漢中。韓王謀臣張良,獻計要劉邦回漢中時,燒毀進漢中的棧道(陳倉道上的架木通道),以防項羽、章邯偷襲,也可向項羽做出沒有東進之意,然後再「明修棧道,暗度陳倉」。
劉邦依計,到南鄭後拜韓信為大將,議定東征計劃。公元前206年,一方面讓樊噲、周勃領兵一萬限三月修復燒毀的棧道,做出要從這里進軍關中的姿態,同時劉邦與韓信則領主力密抄故道(從漢中入褒谷到鳳縣經嘉陵江至散關出陝西寶雞),佔領陳倉,作為進兵關中的跳板。把守關中的雍王章邯,始見劉邦修棧道,以為棧道修復還早,只派人把守道口,未加防範。當他得知陳倉失守,派兵抵抗時已經來不及了,只好敗回廢丘(興平)。章邯戰敗自殺。劉邦迅速地再入咸陽,奠定了打敗項羽的基礎。「明修棧道,暗度陳倉」的計劃,只用了三個月時間,就佔領了三秦戰略要地。
秘本兵法《三十六計》把「暗度陳倉」作為敵戰計之二:暗度陳倉,示之以動,利其靜而有主,「益動而巽」;說「奇山於正,無正則不能出奇。不明修棧道,則不能暗度陳倉。」三國時期魏將鄧艾和蜀將姜維在白水(四川松潘東北)附近一戰,鄧艾便是因為懂得這一計而獲勝。(見《三國志·魏志·鄧艾傳》)元·無名氏《暗度陳倉》第二折:「著樊噲明修棧道,俺可暗度陳倉古道。這楚兵不知是智,必然排兵在棧道守把。俺往陳倉古道抄截,殺他個措手不及也。」元·尚仲賢《氣英布》第一折:「孤家用韓信之計,明修棧道,暗度陳倉,攻完三秦,劫取五國。」
棧道,山崖中用竹木架出的甬道。陳倉,陝西寶雞東。明修棧道,暗度陳倉,形容以明顯的行動迷惑、麻痹對方,暗中採取另一種行動以達到某種目的,常用於比喻背後行動或偷襲,有時也形容貌此而意彼。清·文康《兒女英雄傳》第九回:「莫非他心裡有這段姻緣,自己不好開口,卻『明修棧道暗度陳倉』?……也說不定。」
那麼,古代為什麼要修棧道,棧道的修築又有什麼特點棧道,又稱閣道、復道,是沿懸崖峭壁修建的一種道路。古代高樓間架空的通道也稱棧道。棧,《說文解字》釋為竹木之車,《玉篇》、《集韻》、《韻會》、《一切經音義》等釋為柵、閣板、小橋、閣版板,再引申作動詞便指用竹木設造,即稱編木曰棧。顏師古注《漢書》稱:「棧,即閣也,今謂之閣道,蓋架木為之。」司馬貞《史記索隱》又引崔浩曰:「險絕之處,傍絕山岩施板梁為閣。」這既指《正韻》、《廣韻》里談到的木棧道,也指典型的最原始棧道。《辭海》(縮影本)中有解釋:「棧道……我國古代在今川、陝、甘、滇諸省境內峭岩陡壁上鑿孔架橋連閣而成的一種道路,是當時西南地區的重要交通要道。」
棧道最早興起於何時,目前還無確切史料。以考古和民族學觀點看,遠古時代人們多以狩獵為主,為追逐獵物,一般沿山脊開路,沒有設棧道的必要。從棧道工程看,沒有鐵工具是難以施行的。大概是人們進入以耕種為主的時代以後,對水的依賴加強,多沿山谷取行,再加上鐵工具的出現,棧道才有了產生的可能和必要。由此判斷,棧道應出現在戰國時期,這與史書上記載當時「棧道千里,通於蜀漢」、「棧道千里,無所不通」相吻合。
歷史上,棧道在中國西南及陝南秦嶺大巴山山地產生和分布最廣、使用最多,這是與其地理環境密不可分的。中國西南山高水險,交通不便,在現代交通方式產生以前,棧道無疑是平直近捷的一種交通設施。這使得棧道產生有其必要性。
棧道按材料可分為兩大類:
。木棧這其中按形式又可分為5類:
標準式。即木棧最基本最原始的形式。是在陡險崖壁上鑿孔安木樑,水中立木柱托梁,再在樑上鋪木板成路。《諸葛亮與兄瑾書》載:「其閣梁一頭入山腹,其一頭立柱於水中。」即指這種形式。這種棧道形式的遺跡在子午道洋峪韓家崖,褒斜道黑楊壩、秧田壩、高家壩、江口、磨坪、紅岩里,景穀道飛鵝峽等處有存。
懸崖斜柱式。在岩壁陡直,河水又深,無法垂直立柱托梁的地方,人們在壁孔下方鑿孔立斜柱以托橫梁,即懸崖斜柱式。懸崖斜柱式分成直接斜柱型和木秒斜柱型兩種。
直接斜柱型是直接在懸崖上將孔鑿成傾斜狀以立斜柱托梁,在褒斜道柳川摩橋灣有此型遺跡存留。木秒斜柱型清人有記載:「偏橋之制,先鑿穴石壁上,下二、三丈復鑿穴以搭巨木,木斜出秒,與上壁穴平舉橫木,上穴中復引其首,綴於木秒,勢平後固以短或鐵或竹索,兩木之間則施驕木焉,實土布以版,如是始通人行。」這種形式底柱(木秒)用禪卯方式結合在橫出的短下樑上,斜托上樑。其遺跡在子午道石眨峪第一地點、滓峪第二地點Ⅱ、川段、武關道流峪河V段、褒斜道江口北段、王家楞西壩、金牛道廣元明月峽北段、景穀道南坪、元雙河塘、故道徽縣雙龍崖都有存。
無柱式。俗稱空木橋,即《水經注》稱的「千梁無柱」式棧道。這類棧道處懸崖,水又深又急,無法立直柱,而路面近水面,難於立斜柱,故採取無柱式。這種形式人行其上十分危險,所謂「逸涉者,浮梁振動,無不搖心眩目也」。為了安全起見,這種棧道多設勾欄(欄桿)相護,唐代曾將金牛道險棧「限以勾欄」,宋人文同《過朝天嶺》詩稱:「且倚鉤欄擁鼻吟。」有載:「山峻水急,其中多峰岩壁立,難以鑿路,募匠跳石成孔,橫貫巨木,上覆木板,外作欄桿繞之,如橋梁狀,故名曰棧道。」這種形式的遺跡在四川大寧河,廣元明月峽南段,褒斜道黑楊壩、西壩、石婭子、李家莊,子午道石泛峪第二、第三地點,滓峪第二地點Ⅰ段,武關道黑龍口1、11段有存留。另無柱式棧道也有一種加固型,即斜張拉型,劉禹錫《山南新修釋路記》載把無柱式棧道「柄木短鐵而廣之」。即在棧道上方鑿孔安柄木用鐵索拉托橫梁,類似今天的斜張拉橋。
為了防流水與滾石和供行人休頓以避烈日雨淋,標準式和懸崖斜柱式棧道還加蓋成閣,故又稱棧道為閣道。古人計算棧道便以間或閣為單位。山西渾源懸空寺棧道和《名山圖》上的棧道圖,加蓋一般在壁孔上鑿一排閣孔裝橫袱梁,也可在上鑿一排閣孔裝斜袱梁以托緣板,閣梁與壁梁用木支撐相連,木與木用勾欄相接。
就目前的考察資料看,木棧的基本形制為:棧道孔徑,最大80厘米(廣元飛鵝峽),最小10厘米(流峪河V段),一般以25~45厘米居多。棧道孔深,最深101厘米(武關異),最淺4.5厘米(流峪河Ⅰ段),一般以30~70厘米居多。相比之下,壁孔普遍大於底孔。從殘留的石樑、木樑長度,石級和壁孔與底孔垂直距離看,當時棧道路面最寬可達6米,最窄僅0.90米,以2米居多。
汀步式。這種棧道是用木樁在沼澤和稀泥地帶插入地下,人行木樁上的一種棧道。這種形式在四川、雲南等地有存。其與汀步橋的不同之處有兩處:一是汀步橋用草、土、鹽、石而不用木;一是汀步橋用於濟河,而汀步式棧道為越一大片沼澤地而設。
木筏式。這種棧道多在原始林區,主要為滑木需要,人們將木扎釘成木筏狀連接起來,鋪於陡險泥濘之處以滑運木材和行人。以往有人將此稱為土棧,以用木作用於土得名,但以此分類,前面的木棧則都要改稱石棧了。實際上古棧道無土棧之稱,只有木棧和石棧之稱。
。石棧民間又俗稱為偏路,原僅特指凹槽式,現總共應有凹槽、標准、無柱、堆砌4種形式。
凹槽式。將山崖剝鑿成石槽,道從槽中通過,民間俗稱偏路,是石棧中最典型和最原始的形式,產生較早。李白《蜀道難》中「天梯石棧相鉤連」之句,以往注釋者均將「天梯」釋為「山勢高峻如天梯」,而將「石棧」釋為「木棧道」。實際上這里的天梯應為木棧,而石棧應為凹槽式石棧。這種木石棧相連接的遺跡在褒斜道和大寧河有發現。今瞿塘峽、武關道流峪河柿圓子有存。
標準式。形式與木棧標準式同,只是用石料作梁、柱和板。今子午道洋峪韓家崖、子午峪第二地點有殘存。
無柱式。形式與木棧無柱式同,只是用石料作梁和板。今蘆山禁門關、陝西太白縣王家楞紅岩里、留壩孔雀台有存。
標準式與無柱式兩種石棧不用棒卯,不加蓋成閣道,是在明清以後木棧毀棄後在原址上設置的,歷史一般不長。
堆砌式。用0.3~0.6米見方碎石在與水平面成100~110度角的陡峭石壁上,按幾何力學堆砌而成的懸空石道。在今大寧河巫溪縣城到大寧鹽廠間有存。
棧道在中國許多地方都有分布,但典型的木棧主要分布在四川、陝西、雲南、貴州、西藏、甘肅等省區,而其中以四川、陝西兩省分布最廣,規模最大,史稱「棧道千里,通於蜀漢」、「棧道千里,無所不通」,即指今川陝兩省。
棧道作為中國特有,歷史上對南亞地區有較大影響。唐以前法顯和宋雲多有記載,唐代記載更詳,知南亞印度尼泊爾古代多棧道之設。
從有關資料看,中國棧道的興盛時代是在漢唐及北宋。這段時間對棧道多有增設,如漢代楊母在大相嶺造閣、李苞修褒斜閣道,隋唐治石門關三十里閣路、晉暉修故道棧閣,五代修斜谷閣道2800餘間,宋修白水路棧閣2309間。但明清以來便很少有大規模增設棧閣之舉,多為毀棧為偏路的事功。這種改棧閣為偏路早在漢代就有,如東漢李盒便在都閣一帶「減西濱之高閣,就安寧之石道」。王升《石門頌》也談到:「或解高閣,下就平易,行者欣然焉。」唐代商州刺史李西華便在武關道棧閣旁吊開偏路以避水潦。今廣元千佛岩,漢為棧道,唐代韋皋改為偏路,但宋又設閣道,到明洪武時曹震又將棧道改易為偏路,至於今天。康熙時賈大司馬在連雲棧開路於嶺上,「由是險降而行,無復昔日之治架木,而棧道遂廢」。明人王士性認為:「今之棧道非昔也,聯輿並馬,足當通街。」。清人吳煮也載:「國朝因西睡用兵,屢發努金修棧,嶸岩盡辟,舊路亦多改行,遂不見所謂閣道者矣。一彼時架木為閣,故可燒也。若今之棧遒,豈復能燒乎。」
從宋元開始,棧道數日急減,如前面所錄褒斜道150里區間從宋到明共減少714間。最終,由於歷史和自然的原因,棧道退出了歷史舞台。
明修棧道,暗度陳倉,告訴我們有時候表面的絕境未必是真的絕境。山重水復,也許會柳暗花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