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災難電影里有關深坑的
人生就像搶2L,有時成功,有時失敗
『貳』 求一部美國電影:兩個宇航員迫降火星(不知道是不是火星),他們下飛船查看,發現了蘇聯的國旗,還在一個
《阿波羅18號》
『叄』 有一種國外的電影,是關於末日的,地上出現巨坑,有長角的怪獸出來,好人最後都去了天堂,那是什麼電影
世界末日 This is the End (2013)
(搜索:中文名+英文名+2013,只搜中文名的話會找到很多不同的答案)
導演: 塞斯·羅根 / 埃文·戈德堡
編劇: 塞斯·羅根 / 傑森·斯通 / 埃文·戈德堡
主演: 塞斯·羅根 / 詹姆斯·弗蘭科 / 喬納·希爾 / 傑伊·巴魯切爾 / 丹尼·麥克布萊德 / 更多...
類型: 喜劇 / 奇幻
製片國家/地區: 美國
語言: 英語
上映日期: 2013-06-12(美國)
片長: 107分鍾
又名: 末世 / 大明星世界末日(台) / 傑伊與塞斯對抗世界末日 / 啟示錄 / 末世喜劇
『肆』 一個2011年上映的電影,有點驚悚的,講的是在北極圈內吧,發現了一個深不見底的深坑,有聖誕老人的秘密。
稀有出口:聖誕傳說 Rare Exports: A Christmas Tale (2010)
在一個芬蘭的聖誕節前夜,聖誕老人在一次考察「世界上最大的古墳」的考古工作中被挖掘出來。接下來,在發掘地所在地,一系列神秘的事件發生,當地有人被神秘的殺害,孩子們開始從鎮上失蹤。於是,當地人逐漸明白了關於聖誕老人的一個秘密,他遠非傳說中給予好孩子禮物、壞孩子懲戒那麼簡單。一個家庭的父子倆,在一些獵人的幫助下,開始了追捕聖誕老人的工作,他們計劃設下陷阱將他抓住,並賣給資助這次考古挖掘的公司,以便獲取利益,面對神秘的聖誕老人,他們能成功嗎?
http://ke..com/view/4980221.htm
『伍』 有一部電影,講的是幾個女孩到一個地下深坑探險。電影叫什麼名字
黑暗侵襲
分類: 電影、英國、劇情、地穴探險
◎中文 名 黑暗侵襲
◎片 名 The Descent
◎年 代 2005
◎國 家 英國
◎類 別 恐怖/驚悚
◎語 言 英語
◎片 長 96 Mins
◎導 演 尼爾·馬歇爾 Neil Marshall
◎主 演 卡基·肯外 Craig Conway .... The Limper
娜塔莉·莫頓扎 Natalie Mendoza .... Juno (as Natalie Mendoza)
莫利·卡萊 Molly Kayll .... Jessica
史蒂芬·萊布 Stephen Lamb .... Crawler
◎簡 介
六個女孩相約進行一個探險旅行,她們來到一個深不可測的岩洞中,然而就在她們進入洞中不久後,突然爆發的崩塌封住了山洞的入口,讓她們斷絕了和外界的聯系,也就等於被活埋了,死定了,但她們還是很傻傻地自我欺騙,希望有人來救他們。六個女孩在無邊而未知的黑暗中開始尋找生機,但是很快,她們就意識到,在這個不知道多少萬年前形成的古老岩洞里,她們並不是唯一的生物…… 他們是什麼呢?
他們是一群食人怪物,由300年前的考察隊由於地震,洞穴坍塌,堵住了去路,沒有回到人間,在地底進化成了怪物。
然後搏鬥中,大家走散了,朱諾誤殺了貝絲,她羞窘交加,丟下被砍斷脖子的貝絲,繼續尋找隊伍,她找到的另兩名隊員相繼被殺,沙拉在碎屍堆里找到貝絲,貝絲告訴她朱諾把她害成這樣,還告訴她朱諾和沙拉死去的丈夫有染,沙拉悲憤交加,把朱諾砍成殘廢,揚長而去,朱諾死了,沙拉跌下深淵,
她醒來時,發現自己面前有一條堆滿白骨的斜坡通道,通道可以看到陽光,她瘋狂地爬上去,逃出去,一路下了山,最後開車逃跑,看到運巨木的貨櫃車,而後,她吐完了,看到朱諾的鬼魂。
然而,以上都是夢,只是沙拉太過於疲憊的夢,她醒來後,發現自己還在洞窟里,幻覺中,她看到死去的女兒為她吹去生日蠟燭,她會心一笑,忘記了恐懼,沉浸在和女兒的快樂回憶中,周圍,無數的飢餓的怪物正從四面八方向她爬來,發出勝利的叫聲......
『陸』 求一部外國恐怖片的名字劇情結尾是一個大深坑裡有條大蛇,一個人拿槍打死了那條大蛇
搜尋血蘭嗎?狂蟒之災第二部,裡面有這情節
『柒』 求一部電影名,講述一隊俄國軍人,有個人名叫波戈金,去炸食屍鬼坑洞,卻被食屍鬼瘋狂反撲。。
愛,死亡與機器人 中的第十八集 《秘密戰爭》(The Secret War)
『捌』 跪求國外一部電影,講的是在深坑中依靠自己上來就獲得自由
蝙蝠俠:黑暗騎士崛起TheDarkKnightRises(2012)
導演:克里斯托弗·諾蘭
編劇:大衛·S·高耶/喬納森·諾蘭/克里斯托弗·諾蘭/鮑勃·凱恩
主演:克里斯蒂安·貝爾/湯姆·哈迪/安妮·海瑟薇/約瑟夫·高登-萊維特/瑪麗昂·歌迪亞/加里·奧德曼/邁克爾·凱恩/摩根·弗里曼/朱諾·坦普爾/喬什·平茨/丹尼爾·遜亞塔/內斯特·卡博內爾
類型:劇情/動作/懸疑
製片國家/地區:美國/英國
上映日期:2012-08-27
『玖』 找一部歐美地底探險類電影:在一個城市裡,塌陷了一個深坑,組織隊伍進下入探險,結果地下有條暗河,並...
《黑暗侵襲》《黑暗侵襲2》劇情與你描述的無誤 希望您能幫到你 謝謝 好的話請採納。
『拾』 看看俄羅斯世界的電影五百字
俄國1908年始有電影,第一批藝術片出現於1916年,1919年列寧簽署電影國有化法令,這是蘇聯電影事業的開端。
國內戰爭年代占據蘇聯銀幕中心的是新聞紀錄片,主要反映紅軍的英勇戰斗和工農群眾的業績。
國內戰爭結束後蘇聯電影事業有了進一步的發展,開始拍攝反映革命歷史和蘇聯現實的新影片。1925年,謝.米.愛森斯坦(1898~1948)導演了無聲影片《戰艦波將金》,歌頌1905年革命。影片在世界電影歷史上首次採用了蒙太奇的剪輯手法,被稱為里程碑式作品,在1927年巴黎國際電影節上獲得大獎。20世紀20年代後半期的優秀影片有根據高爾基同名小說改編的電影《母親》、《土地》等。 20世紀30年代有聲電影的出現是電影史上的轉折點,蘇聯的一批作家開始創作電影劇本,作曲家開始為電影譜曲,戲劇演員轉而從影。20年代電影方面的革新主要在剪輯、節奏和群眾場面上,30年代則轉向劇情安排、人物性格塑造以及運用語言、音樂、歌唱、音響等表現手法。蘇聯第一批有聲影片中較好的有《迎展計劃》和首次搬上銀幕的古典戲劇名著《大雷雨》等。1934年由瓦西里耶夫兄弟導演的根據富爾曼諾夫的長篇小說改編的影片《夏伯陽》,被認為是社會主義現實主義的優秀作品。繼該影片後出現了一系列較好的革命歷史影片,有《馬克辛三部曲》、《波羅的海代表》、《肖爾斯》、《我們來自喀琅施塔得》、《雅科夫.斯維爾德洛夫》等。
1937~1939年,列寧的形象連續出現在銀幕上,這是蘇聯電影藝術的一項重要成就。影片主要有《列寧在十月》、《列寧在1918》和《帶槍的人》等。
20世紀30年代末和40年代初,蘇聯電影在主題、體裁和風格方面趨於多樣化。有描寫歷史活動家的大型史詩影片《彼得大帝》、《亞歷山大.涅夫斯基》,有反映當代生活的《政治委員》、《燦爛的生活》等。此外,還拍攝了一些動畫片、喜劇片、紀錄片和科普片。 衛國戰爭年代用以鼓舞戰鬥士氣的電影小型片居多。四年間共拍攝了489部新聞紀錄片,67部小型片和34部大型片。著名的藝術片有《區委書記》、《她在保衛祖國》、《虹》、《卓婭》等。戰爭年代還創造了文獻紀錄電影形式,紀錄下了從德國法西斯入侵到他們徹底失敗的許多重大事件。這類影片有《莫斯科城下大敗德軍》、《斯大林格勒》、《柏林》等。
戰後初年的影片有《青年近衛軍》、《易北河會師》、《鄉村女教師》、《西伯利亞交響曲》等,反映衛國戰爭中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跡,回顧重要的歷史事件,表達勝利的喜悅和對未來的嚮往。傳記片在戰後的蘇聯電影片中佔有一定的比例。主要有《米丘林》、《巴甫洛夫》、《穆索爾斯基》和《塔拉斯.舍甫琴科》。戰前蘇聯已有彩色片,戰後進一步提高了色彩技術,並在完善立體聲、環幕電影和全景電影技術方面取得進展,1955年蘇聯拍攝了第一批寬銀幕影片,立體影片。
50年代中期以來,蘇聯拍攝了不少以衛國戰爭為題材的影片,這些影片的思想藝術傾向幾經變化。50年代著重表現下級官兵的戰壕生活;戰爭中人們的悲劇性命運和表現戰時普通人的道德心理。如丘赫拉伊導演的《士兵之歌》,邦達爾丘克根據肖洛霍夫同名小說自導自演的《一個人的遭遇》,卡拉托佐夫導演的《雁南飛》等。60年代以後逐漸轉向表現蘇聯官兵的英雄行為,並把激烈的戰斗和前線的日常生活結合起來,影片著力表現的不是事件本身,而是在關鍵時刻人的心理和道德面貌,這也是70年代戰爭題材的影片的鮮明特性之一。這方面著名的影片有《這里的黎明靜悄悄》、《熱血》等。70年代戰爭片的另一特徵是展現戰爭全景,對反法西斯的歷史進程進行客觀的概述。奧澤羅夫導演的《解放》是全景式的5集史詩片,它從蘇、德兩軍統帥寫到普通戰士、從蘇軍開始反攻寫到德軍全軍覆滅,是一部反映二次世界大戰的文獻性故事片。類似的影片還有《圍困》(原著恰科夫斯基、導演葉爾紹夫)。80年代初問世的戰爭片,如《勝利》、《岸》(原著邦達列夫,導演阿洛夫、納烏莫夫)具有更加強烈的政治色彩。他們把過去的戰爭同當代蘇聯的對外政策聯系起來,涉及到諸如戰爭與和平、東西方緩和等重大國際政治問題。另外,根據肖洛霍夫的同名小說改編的影片《他們為祖國而戰》(導演邦達爾丘克)也取得很大成功。 表現當代生活的影片題材廣闊、形式多樣,道德題材影片有《湖畔》、《熱愛人》、《紅莓》、《稻草人》、《懷戀的冬夜》、《合法婚姻》等,70年代的故事片《紅莓》展現了一個刑滿釋放人員重新做人卻遭黑社會殺害的經歷,在蘇聯評論界引起了長時間的討論。根據舞台劇改編的電影《辦公室的故事》、《兩個人的車站》受到觀眾的歡迎。其中1964年舒克申自編自導的影片《有這樣一個青年》獲全蘇電影節嘉獎和第16屆威尼斯電影節「聖馬克金獅獎」。80年代初的《莫斯科不相信眼淚》曾獲奧斯卡金像獎。生產題材的影片有《最熱的一個月》、《獎金》等。
蘇聯的電影工作者注重將國內外的文學名著搬上銀幕。蘇聯銀幕上的文學名著優秀影片有科靜采夫導演的《哈姆雷特》、尤特凱維奇導演的《奧賽羅》、羅沙里導演的《苦難的歷程》、謝.阿.格拉西莫夫導演的《靜靜的頓河》、扎希爾導演的《安娜.卡列尼娜》、伊.亞.培利耶夫導演的《白痴》和《卡拉馬佐夫兄弟》、庫利讓諾夫導演的《罪與罰》等。
戈爾巴喬夫時期放寬了文化限制,電影界發生巨大變化,主要表現在:⑴出現反對斯大林的影片。1986年11月上映的喬治亞電影製片廠攝制、堅吉茲.阿布拉澤導演的影片《懺悔》和1987年12月上映的電視紀錄片《再揭露》。⑵重新審查過去發行的影片。蘇聯影協成立了一個專門委員會,調查近20年來禁止放映的影片25部,公映了克利莫夫導演的《垂死掙扎》等影片。在赫魯曉夫時期曾轟動一時,在勃列日涅夫時期被禁演的影片《晴朗的天空》,於1987年在中央電視台播映。1971年攝制的影片《途中考驗》(根據尤.格爾曼的小說《「祝賀新年」行動》改編,阿.格爾曼導演),1986年開禁。同時,蘇聯政府以個別情節「嚴重失實」為由,把《列寧在十月》、《列寧在1918》等其他9部電影列為禁片,不得在影院、電視台播映。⑶放寬進口電影的標准,過去被嚴格禁止的流亡西方的蘇聯導演安德列.塔爾科夫斯基的作品《鄉愁》和《犧牲》也在莫斯科上映。
除開禁了許多影片外,隨著國家對電影監控的取消,出產影片數量增加,且主要是描繪社會的陰暗面並充斥著暴力與色情。這類影片有《克萊采奏鳴曲》(1987,施維策爾導演),《小維拉》(1988, B.B.皮丘爾導演),《僕人》(1989,阿布德拉希托夫導演),《衰弱綜合症》(1989,穆拉托娃導演),《星空下的房子》(1991,C.A.索洛維約夫導演)以及蘇聯解體後俄羅斯出產的影片《深坑》(1992,B.德霍維奇內導演),《太陽灼人》(1994,米哈爾科夫導演),《高加索的俘虜》(1996,C.博德羅夫導演)。
蘇聯有電影從業人員30萬人,電影製片廠39個,其中拍攝故事片的製片廠19個。蘇聯設有國家電影委員會,負責領導電影事業。1965年成立的蘇聯電影工作者協會是電影藝術工作者的專業聯合組織。蘇聯從1958年起以舉辦全蘇電影節的形式展映所有製片廠的影片。 蘇聯電影從《戰艦波將金》開始登上國際影壇,30年代以後經常參加戛納、卡洛維伐利、威尼斯等國際電影節,屢次在國際電影節上獲獎。蘇聯電影在134個國家上映,在世界影壇上享有盛譽。從1959年開始隔年舉行一次莫斯科電影節,放映來自五六十個國家的幾百部影片。80年代,蘇聯每年攝制故事片約150部,電視片約100多部,科普片約1000多部,動畫片約130部。
俄羅斯的電影產業主要集中在莫斯科和聖彼得堡,在莫斯科有「莫斯科電影製片廠」、「高爾基兒童與青年中心電影製片廠」、「聯盟木偶電影製片廠」、「中央科學電影製片廠」。在聖彼得堡的有「列寧電影製片廠」、「文獻和科普電影製片廠」、在葉卡捷琳堡和其他一些城市也有電影製片廠。 蘇聯解體之後,俄羅斯電影業陷入了困境。1991年蘇聯解體之後的10多年間,俄羅斯電影業發展十分不均衡。1991年拍攝430部電影,而1996年產量僅為26部。近年來影片產量有所回升。進口影片,尤其是美國影片占據著俄羅斯的市場。以1995年為例,俄羅斯全年上映影片共286部,其中,美國電影就佔了111部。
近幾年來,俄羅斯大力加強對國產電影的扶植,通過了《電影法》,為發展「民族電影」鋪平了道路。從政府組織機構上也進行了調整:撤銷了主管電影的電影委員會,電影歸文化部管理;政府設專項電影基金;製片廠設備得到更新;電影院逐步改建,採用最新的放映設備;莫斯科國際電影節改為一年一次,並且由政府撥款資助。俄羅斯電影正在逐漸走出困境。
近兩年最新拍攝的《戰爭》、《小狗與流浪兒》、《他妻子的日記》、《布穀鳥》、《情人》、《致艾麗斯的信》等影片基本代表當代俄羅斯電影的發展水準,反映俄羅斯現代社會和民俗風情。
《西伯利亞理發師》以1885~1905年沙皇俄國時期的社會生活為背景,講述了一個凄婉美麗的浪漫故事,受到俄羅斯各界觀眾的喜愛。該片導演尼.米哈爾科夫拍攝的《太陽灼人》獲1995年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獎。 謝爾蓋.索洛維約夫(1944~)1968年畢業於莫斯科電影學院導演系。主要作品有:《童年過後一百天》(1973年,獲第25屆柏林國際電影節最佳導演獎)、《救生員》(1979年,獲威尼斯國際電影節評委會特別獎)、《溫柔年華》(2001年)以蘇聯解體前後15年的生活為背景,展示主人公的種種際遇。
近年來,俄羅斯私營電影公司發展迅速,私人資本投資於電影業,完全進行商業化運作,投拍了一批新影片。如《羅曼諾夫王朝》(1997年,潘菲羅夫導演)、《小偷》(1997年,巴維爾.朱赫萊導演)、《聾者之國》(1998年,瓦.塔達洛夫斯基導演)、《伏羅希洛夫的槍手》(1999年,斯.加沃羅辛導演)、《寶馬》(2003年,彼.布斯洛夫導演)等。
動作片的數量在增加。《兄弟》(2000年)的主人公達尼拉從部隊復員後來到聖彼得堡投奔自己的朋友──職業殺手,故事在俄美兩國展開,以當代為背景。這是俄羅斯第一部完全按照動作片模式拍攝的電影。
阿.羅果什金從1995年到2000年這五年中,連續拍了三部以俄羅斯民俗為背景的喜劇片──《民族狩獵的特點》(1995年)、《民族捕魚的特點》(1998年)、《冬日民族狩獵的特徵》(2000年)。
2003年,俄羅斯年輕導演安德烈.茲維亞金采夫的導演處女作《回歸》奪得第60屆威尼斯電影節金獅獎。《回歸》描寫的是一對兄弟如何面對10年未曾謀面的父親突然歸來的故事。這部影片的獲獎對俄羅斯電影具有非同尋常的意義。因為這是40年來俄羅斯電影首次獲此殊榮。此前,安德列.塔爾科夫斯基《伊萬的童年》和尼.米哈爾科夫的《庫倫》分別於1962年和1991年贏得威尼斯電影節大獎。
近年來,戰爭題材的影片不僅把鏡頭對准50年前的那場大戰,譬如阿.羅果什金的《布穀鳥》(2002年)以第二次世界大戰為背景,展示了戰爭給人們帶來的苦難,影片中的三個主人公語言不通,最後卻能相互理解。 故事片《哨卡》(1998年,阿.羅果什金導演)、《戰爭》(2002年,阿.巴蘭巴諾夫導演)以最近的車臣戰爭為背景,直接反映了內戰給人民生活帶來的不幸。
歷史題材的《小牛犢》(2001年,亞.索庫洛夫導演)描述列寧逝世前一年的生活,對列寧的形象進行了全新的詮釋。
故事片《寡頭》(2002年,巴.魯金導演)反映俄羅斯近20年暴富起來的人及其為此付出的高昂代價。
總體而言,近年來隨著經濟情況的改善,俄羅斯電影的數量與質量在不斷提高,電影業正在逐步走出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