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跪求法國電影《romance》(1999)
3
2
❷ 推薦好看的法國愛情電影
1、《你腳上的鞋子》(2009)
小清新、小俗套、小有趣、小可愛的法式愛情小品。社交障礙症+理想主義病+丟失行李箱引發的緣分。
梅拉尼·羅蘭太適合演這種文藝女了,呆萌而美麗,本身就是一個怪人,不擅長的事情不會去做,還似乎總被怪人所包圍著,身處大都市,卻活得孤獨又自我。撿到男主的行李箱後,看到行李箱中的物品,讓女主,大概是得到了神啟,堅定地愛上了行李箱的主人,一位素未謀面的男生,我可以為了你做我不擅長的事,或許這就是緣分,這就是愛情。
2、《情定日落橋》A Little Romance(1979)
單純內斂的美國小蘿莉+早熟調皮的法國小正太,一場奮不顧身的初戀,故事豐滿生動,愛情老套浪漫,越簡單越美好。
那樣的義無反顧,只為日落時分威尼斯嘆息橋下的一個吻,那樣的堅定不移,只為相信愛情會天長地久。
他們很愛讀書,所以一同討論海德格爾;他們很懵懂,所以去偷看色情電影;他們很單純,所以和陌生人相處甚歡。無論如何,那樣美好的年紀,未成年啊,這樣一段單純美好的初戀會成為一生珍藏的記憶
3、《女人就是女人》(1961)
影片是用一種輕盈俏皮的風格來探討男女關系的。愛情應當由女人來做主,因為她們天生可愛,古靈精怪、更具美感。你配合,你就快樂;你拒絕,你就遭遇冷戰、吵架甚至出軌。我是美女我怕誰,我們理應主宰男人。
讓-呂克·戈達爾向美麗的安娜·卡里娜獻媚之作,大導演玩嗨了,拍出來這樣一部天馬行空、可愛浪漫的愛情歌舞片。對於安娜戈達爾用感傷的筆觸寫道:他愛著她,她也愛著他,他們之間的問題在於他們認為這愛可以天長地久。
4、《雲上的日子》(1995)
大導演似乎是站在了上帝的角度,慣看了人間的愛欲糾葛,為我們講述了4個關於情與欲故事。
第一個故事,欲求不滿,我只愛上了記憶中初見時的你;
第二個故事,慾望求安,通過滿足慾望去獲得片刻的自我救贖;
第三個故事,欲之放縱,性代表了一切;
第四個故事,慾望皈依,我只想把自己獻給上帝,精神戀愛要不要啊。
看完了片子,仍是一大堆問號。
5、《兩小無猜》(2003)
瘋狂的游戲,沉重的愛情。這片口碑兩極分化,主要是因為ganme over處那個殘酷的「敢不敢」,如果把這個類似恐怖片的設置去掉,是不是感覺好多了,只是一場幼稚當有趣的愛情游戲而已,只是過分地沉溺在這場游戲里,看來對於任何游戲都不能太過沉迷啊。
6、《烈火情人》Damage(1992)
飛蛾投火般燃盡了愛,只因生活太無聊,愛情的宿命便是虛無,不要只把關注點放在情色上,只是一場乾柴烈火的不倫之戀而已。
導演路易·馬勒+氣質獨特朱麗葉比諾什。記得香港有一部翻拍片,舒淇和大色狼主演的。
7、《情人》(1992)
男女主國別、文化、年齡、身份上的巨大落差,註定了一場只開花不結果的愛情。對於女主,珍·瑪奇飾,不僅僅是初戀,從女孩變成女人,更是青春、成長,難怪記一輩子念念不忘。
❸ 提供影片Romance的資料
《羅曼史》(Romance)
劇情介紹:影片用一種令人不寒而慄的極度冷靜的語調、精細的描繪令人瞠目結舌的性圖象,真實地刻畫了一位年輕的法國女子瑪麗借性和身體獲得掌握生活權力的追尋旅程。瑪麗原以為她的不忠會令男友保羅對她重燃「性」趣,但最後她才發現:性的本質就是必須直視我們內在最醜陋的部分。在我們掙扎追求我們的慾望的同時,獲得的報酬往往是得到真實的自我;而且只有在這樣一段心碎的旅程,我們才能明了自我的價值。
小學老師瑪麗和英俊的模特兒男友保羅彼此深愛對方,但保羅寧願在日本料理店看書打發時間,也不喜歡回家和瑪麗做愛。得不到肉體之愛的瑪麗,決定開始她狂放大膽的性冒險之旅。不斷冒險的瑪麗終於懷孕,但是她擰開煤氣,結束了丈夫的生命。
故事發生在現代法國。瑪麗是一位小學女教師,她深愛著自己的模特兒男友保羅,保羅雖然聲稱愛瑪麗,但卻寧願在日本料理店看書打發時間,也不願意回家和瑪麗做愛。自感蒙羞的瑪麗開始進行性冒險之旅。她在酒吧里結識了一個和保羅同名的義大利男人,並和他有了一夜情。瑪麗和學校校長羅伯特玩起被虐的性游戲(masochism),並一再而沉迷在這種施虐與被虐的游戲里。她還被一個醉漢誤認為妓女,在自家樓道里被強奸。保羅終於在肉體上接納了瑪麗。不久瑪麗懷孕了。臨盆的日子日益逼近,保羅卻終日酗酒。瑪麗在羅伯特的陪伴下准備進醫院候產,離家前她擰開了煤氣開關。在羅伯特的注視下,瑪麗順利地產下了一名男嬰。瑪麗家在煤氣爆炸中變成了一片廢墟,保羅也在這場事故中喪生。
劇情簡介
此片講述的是MARIE有一個交往了三個月並同居的男友,但男友從不和她做愛,每天在床上看完電視就睡覺,任憑MARIE萬般挑逗也無濟於事。終於有一天晚上,MARIE在極度失望之餘,穿上衣服走出家門找男人去了……
背景
《羅曼史ROMANCE X》,一上映就引起了巨大爭議並被許多國家禁映。爭議的內容無非是在影片中有多場裸露性器官和性虐待的戲,導演似乎在討論一個嚴肅的主題:性愛中女性的地位,但是否這樣的主題一定要用極端的形式來表現?尤其是其中多場女性裸露鏡頭多少會對男性觀眾有些影響,滿足的恰恰是觀看帶來的快感,與導演的訴求正好相反。
這部法國版的《感官世界》除了對女性在性愛中的地位做了反思,更強調了女性的獨立意識,片中幻覺場面中的多位女性上半身在醫院,下半身在妓院突出了這點。片尾女主角雖然離開了男主角,以超現實的畫面將過去與現在結合在了一起,說明了女性的獨立,但有趣的是她生下的卻是一個男孩,與主題又一次地背離。影片拍得最好是兩場女主角穿、脫衣服的戲,簡單的中、中遠景,很誘人的距離。Film 101 Studio
幕後製作:卡特琳娜·布雷拉是法國近年來崛起的女導演。她的影片一向激進叛逆,以對男女性慾本質的探討為主題,鏡頭極為大膽。她拒絕向商業電影妥協,質疑傳統道德准則,對現存的社會秩序表現出強烈的反叛情緒。在題材和表現手法上,她敢於挑戰觀眾的觀影經驗和習慣,大膽突破常規電影的表現尺度。這部影片在性場面的表現上,可謂法國電影有史以來的登峰造極之作。影片以坦白得近乎殘酷的方式,將「性」予以解碼的過程。影片用一種令人不寒而慄的極度冷靜的語調、精細地描繪令人瞠目結舌的性圖象,真實地刻畫了一位年輕的法國女子瑪麗借性和身體獲得掌握生活權力的追尋旅程。影片在藝術表現上給人最深刻的印象有兩點。一個是電影家充分發揮電影的逼真照相特性,直面女性,直面性愛的不掩飾、不矯情。那種真實、坦率與純粹的震撼是很多人難以接受的。另一個是影片的冷峻而熱烈的思辨色彩。女主人公的那些內心獨白使某些在道德層面看來可能會是醜陋的、隱晦的東西在美的層面展開,凸顯出真實與聖潔。感性與理性交織於影片的每一個鏡頭,本能與升華縈繞於影片的每一聲傾訴。這是男性導演可想而不可為的,因為只要一位女導演能夠突破男權主義的桎梏,真正從女性的視角表現女性,那種感同身受、那種細膩與純粹、那種真實與震撼註定不可復制,也註定不可比擬。
花絮:·導演布蕾亞她形容自己是個「清教徒」,但這很難和她的作品聯想在一起。
·布蕾亞19歲時寫的第一本小說「容易相處的人」,在1968年出版的時候,被列為18歲以下禁止購買的限制級小說。
·布蕾亞23歲參與演出的第一部電影,是義大利名導演貝托魯奇的經典情色電影"巴黎最後探戈"。
·導演布蕾亞在25歲時拍成她的第一部電影《愛欲解放》,在法國被冷凍了24年之久。
穿幫鏡頭:·影片結尾,瑪麗感覺快要生產,她試圖叫醒保羅時,她的動作幅度是她那樣的孕婦是不可能的作出的。
羅曼史 Romance (1999) 演職員表
演職員表 :
導演:凱瑟琳·布雷娜 Catherine Breillat
編劇:凱瑟琳·布雷娜 Catherine Breillat
主演:弗朗索瓦·貝雷昂 François Berléand ..... Robert
薩加莫爾·斯蒂芬南 Sagamore Stévenin ..... Paul
Caroline Ducey ..... Marie
洛可·希佛帝 Rocco Siffredi ..... Paolo
Roman Rouzier ..... Echography technician
Roberto Malone
Ashley Wanninger ..... Ashley
Hervé P. Gustave ..... (as Pierre-Gustave Hervé)
Reza Habouhossein ..... Man on stairs
Emma Colberti ..... Charlotte
Fabien de Jomaron ..... Claude
Carla ..... Model
Pierre Maufront ..... Photographer
Antoine Amador ..... Hairdresser
Oliver Buchette ..... Head doctor
Emmanuelle N'Guyen ..... Midwife
Nadia Latoui ..... Nurse
Sylvie Drieu ..... Assistant nurse
Samuel Charter ..... Intern
Alexis Gignoux ..... Intern
Muriel Gregoire ..... Intern
Sebastien Jochmans ..... Intern
Emmanuel Salengro ..... Intern
Christian Poitrasson ..... Lone man
Coco
Jean-Pierre Daniel
Fovéa
Bernard Garreau
Kosta
Alain L'Yle ..... (as Alain Lille)
Kevin Long
Aziz
Marco
Karine Menachemoff
Angélique Polosse
Salomé
Cédric Samson
Yamine Tamerhoulet
Tramber
Vince
Caroline Virly
Steve Cox
製片人:Jean-François Lepetit ..... procer
Catherine Jacques ..... executive procer
❹ 愛情羅曼史 那首吉它曲的英文名叫什麼還有它是哪部電影的音樂
《愛的羅曼斯》英文是Romance Anonimd
《愛的羅曼斯》原是西班牙的一首傳統樂曲,最早出現於1941年的老電影《碧血黃沙》中,1952年,西班牙著名吉他演奏家葉佩斯把它改編成吉他曲,後被法國影片《被禁止的游戲》選作主題曲。
❺ romance x結局是什麼
你說的是法國電影《羅曼史》(romance)嗎?這部電影很經典。
結局就是瑪麗懷孕了並生下了一名男嬰,但是家中發生煤氣爆炸,保羅最後在事故中被炸死了。
結尾有點凄涼。
❻ Romance De Amor的納西索.耶佩斯的《Romance De Amor》
那西索·葉佩斯 (Narciso Yepes,1927-1997),西班牙吉它演奏家。四歲學吉它。十二歲入巴倫西亞市音樂學院,二十歲赴馬德里,在西班牙國立管弦樂團協奏下演奏羅德里戈《阿蘭胡埃斯協奏曲》,引起很大反響。後以獨奏家身份從事演出活動,並在巴黎求教於作曲家、小提琴家艾奈斯庫和鋼琴家基賽金,1952年為法國影片《被禁止的游戲》配樂,其中《愛的羅曼斯》流傳最廣。擅長演奏西班牙近現代作品。其演奏技巧高超而洗練,樂曲處理富有層次。
據說《愛的羅曼史》本是一首西班牙民間練習曲目.幾乎每位演奏家都曾練習過。
演奏這首曲目時葉佩斯使用得是十弦琴,但是這位大師在把位變換過程中,可以聽到明顯得中斷。
如今葉佩斯已經過世,除了古典吉他教材,有關吉他音樂的歷史材料,很少見人提起。他為之配樂的電影《禁忌的游戲》如今似乎也默默無聞,而插曲《愛的羅曼史》卻聞名世界..... 《Romance De Amor》(愛的羅曼史) 這首樂曲,主旋律取材於西班牙傳統民謠。作者是已故的西班牙古典吉他大師納西索.耶佩斯,它出自一部五十年代的電影配樂。
1952年,法國導演讓.克雷芒(Rene Clement)根據同名小說拍攝了《被禁止的游戲》(JEUX INTERDITS),導演邀請到當時名聲鵲起的年輕吉他手耶佩斯為該片負責配樂。這是一部反映二戰給人們心靈帶來創傷的影片,它通過兩個兒童獨特的視角,深刻揭示了戰爭的無情、死亡的殘酷,深刻發掘出人性中善良與丑惡、真誠與虛偽的沖突、天真和成長的矛盾。
葉佩斯別出心裁,只採用一把吉他為整部影片配曲,並且由他一人獨奏。該影片的主題音樂就是這首《愛的羅曼史》,是葉佩斯根據西班牙民歌改編的。 該曲在整部電影中貫穿始終,吉他美妙而略帶傷感的琴音使人的心靈為之震撼。樂曲採用了優美的三連音結構,它的副部伴奏也非常美,和主旋律的一樣簡潔;和聲也只分別使用了e小調和E大調的正三和弦,然而卻絲毫沒有單調之感,相反和主旋律自然相融起來,天衣無縫。 然而長期以來對該曲的內容本意和曲情表現有著各種理解和認識,眾說紛紜,莫衷一是。那就讓我們看看法國電影《被禁止的游戲》。這部電影是由法國新思想的電影導演——讓.克雷芒導演的影片。克雷芒試圖在每部影片都有所革新,在《禁止的游戲》中他達到了這一目的,這部影片系根據法朗索瓦.布瓦葉的一篇短篇小說由波斯特和奧朗基改編成劇本,它強烈地譴責戰爭的恐怖和在兩個兒童身上造成的創傷。這部影片獲得全球的聲譽,使克雷芒列名於法國電影大師之中。 雖然在片中耶佩斯還演奏了拉摩(Rameau)、維塞(Visee)等名家的音樂,但這首動人的主題曲無可替代地成為了整部電影的靈魂。 影片《被禁止的游戲》上映以後,《愛的羅曼史》廣為流傳,並成為所有知名吉他演奏家的保留曲目;樂曲優美純朴的旋律與清澈的分解和弦完全溶為一體,充滿溫柔和浪漫的氣息 。凡是吉他演奏者對於這首名曲無人不知,無人不曉。這首樂曲幾乎等於是吉他的代名詞,是吉他曲中的一首不朽名作 。只要你稍微了解一點吉他,不管你彈古典、爵士、民謠、流行還是搖滾電吉他,很多人在初學伊始都會選擇先彈這首樂曲。原因無他,這首技術性難度不高同時又旋律優美的樂曲,最容易讓初學者獲得成就感,再則它完美地展現了吉他的音色效果與和聲效果,讓聽者不禁為吉他這種樂器而傾倒。
這部超凡脫俗的電影講述了一個小女孩的故事。1940年,小女孩在逃難時遇到義大利飛機的轟炸,失去了雙親,被一個農民家庭收留。她成了這個家中兒子游戲的「禁止游戲」的夥伴,並與之產生了純潔的友誼。兩個孩子在嚴酷的形勢教會他們的游戲中發現了生與死的奧秘。
影片反映了第二次世界大戰給人們心靈造成的嚴重創傷。《愛的羅曼斯》為這部電影的主題曲當然要反映電影的主題內容。因此這首吉他曲的演奏風格始終帶有一種令人憂傷的感情色彩。《愛的羅曼史》的真正藝術價值和旋律情調並不是表現男女之間的「愛戀」表白和情感,其中在由李迎雷編譯的《吉他革新的旗手——記西班牙吉他演奏家納西索.耶佩斯》一文中的介紹最為正確。即「1952年,法國電影導演讓.克雷芒請這位青年西班牙人為他的影片《禁止的游戲》作曲,並演奏背景音樂。耶佩斯同意了。後來,《禁止的游戲》獲得美國奧斯卡金像獎和其他國際電影獎。影片中用吉他演奏的令人難忘的主題,實際上是耶佩斯十八年前為獻給母親而創作的。現在則受到了眾口一致的贊賞,認為它是「使影片獲得成功的一個重要因素」。另據資料介紹「耶佩斯以西班牙一首傳統民謠為題材,成功地創作了吉他名曲《愛的羅曼史》,從樂曲的創作到公開面世經歷了十八個年頭。 專 輯:Romance De Amor
歌 手:楊雪霏
語 言:國語專輯1CD
公 司:百代唱片
日 期:2006.04.04
國際古典及跨界音樂結他手楊雪霏,以技驚四座的結他音樂震撼全球樂壇,隆重推出首張錄音大碟《Romance De Amor》,以高技巧演繹全新改編17首古典及流行動聽作品,感動樂迷。 著名監制 (歐丁玉) 全力製作。首批原裝德國壓碟進口發燒版,精美禮盒包裝,限量發行。特別版隨碟附送阿Fei音樂特輯 Bonus DVD。
這張平易近人的古典結它專輯,並請來《李克勤演奏廳》監制歐丁玉負責製作。為了讓樂迷更易投入,她在碟內特意演奏了《Spring Breez》及《Sakura》這兩首中、日傳統歌曲,還有披頭士名作《Michelle》、電影《辛德勒的名單》(Schindlers List)主題音樂等,甚至連當年《我的野蠻女友》大熱主題曲《Ill Believe》也包括在內呢。樂曲換上楊雪霏的古典結它演奏後,雖然一般普通樂迷未必聽得出她的高超指法及深厚的古典音樂造詣,但專輯內處處彌漫著一片輕盈、悠然氣息,卻是人人皆可感受得到的。 十三歲獲得由北京市長頒發的銀帆獎,同年進入北京中央音樂學院附中,成為中國第一個主修古典吉他演奏專業的學生。在中學期間楊雪霏已到西班牙、葡萄牙、日本、中國香港、中國澳門、中國台灣及澳大利亞等多個國家及地區演出,亦多次出現在各地電視台及電台節目中。少年時期的她,已經具備驚人的技術及鮮明的音樂個性與感染力,給聽眾留下深刻印象,著名作曲家羅德里哥(Joaquin Rodrigo)出席她的馬德理演奏會後說「 我簡直無法相信這是一個只有十四歲的年輕人的演奏」。1995年,吉他大師約翰威廉斯(JohnWilliams)聽了她的演奏後,感動之餘,把他自己的斯摩曼吉他留下給她作演出之用。
2000年她的首張獨奏專輯面世,獲得世界各地的高度好評,同年6月於中央音樂學院畢業,成為中國第一個取得學士學位的吉他本科畢業生,9月作為第一個中國學生,也是第一個吉他學生獲得英國皇家音樂學校聯盟的全額獎學金,赴英國皇家音樂學院隨米高盧因(Michael Lewin)及約翰米爾斯(John Mills)修讀研究生課程。
2002年以罕有的高分成績畢業,獲得由英國皇室成員頒授學院最高的 DipRAM 演奏家文憑,每年只提名一人的院長獎,以及多個其它獎項,在畢業前已被國際著名的經理人公司Askonas Holt邀請加入。2005年以傑出成就,獲得皇家音樂學院頒授院士榮譽,為當年獲得這殊榮中最年輕的被提名者。 楊雪霏的演奏不僅具有東方人特有的細膩與詩情,並且具備女性演奏家所罕有的魄力與激情,加以對樂曲深刻的理解和超群的技巧,使她在負笈英國的短短四年中,以驚人的速度建立了她的國際演奏事業,演出和訪談經常出現在不同國家的各種媒體上,在許多國家和重要音樂節演出獨奏、協奏曲及室內樂音樂會,其中包括英國、美國、新加坡、泰國、香港、中國、日本、德國、希臘、塞爾維亞和黑山(前南斯拉夫)、芬蘭、法國、荷蘭、比利時、丹麥、愛爾蘭等;重要場地有英國的威閣莫音樂廳, 國家人像畫廊、菲爾菲德音樂廳、皮卡迪利教堂、柏林愛樂音樂廳、汗堡音樂廳、阿拇斯特丹音樂廳、新加坡濱海音樂廳、香港大會堂音樂廳、香港文化中心、台灣「國家」音樂廳與舊金山赫伯斯特劇院等;在依莉莎白女皇音樂廳她與BBC交響樂團演出羅德里戈的貴紳協奏曲,在公爵音樂廳與RAM交響樂團演出阿蘭胡艾斯協奏曲,紀念羅德里戈誕生百周年,在普賽爾音樂廳,世界首演著名的PLG集團(Park Plane Group)委約添姆士索特(Timothy Salter)為她創作的<平衡>(Equipoise),在英國BBC Proms(世界最大規模的音樂節)上,BBC電台3現場直播了她的成功演奏,2003年底作為唯一的獨奏演員參與逍遙之夜音樂會(Night of the Proms),於歐洲多國巡演54場,觀眾合共約80萬人,實況演出在歐洲電視播出,而錄音由BMG作世界發行。
她極具個性和出類拔萃的演奏,曾啟發很多作曲家為她而創作樂曲,或把作品題獻予她,由美國GSP公司錄制,有關中國題材的專輯將於 2005 年二月發行,內容包括由她本人改編自中國音樂的吉他獨奏曲,以及多位不同國籍的作曲家,專誠為她而創作或編寫的作品,CD中的大部份曲目將會是世界首次錄音。
2005 年底她簽約百代(EMI)公司,新唱片將於2006年3/4月份作國際發行。 01 Asturias
02 Romance De Amor
03 Recuerdos De La Alhambra
04 Zapateado
05 Michelle
06 Cavatina
07 Schindler』s List
08 El Colibri
09 El Condor Pasa
10 Seis Por Derecho
11 Un Sueno En La Floresta
12 Etude No. 7
13 La Cumparsita
14 I Believe
15 Sakura
16 Spring Breeze
17 Anak
❼ 羅曼史 Romance 1999 怎麼下載 法國的, 不是韓國那個, 把下載地址或者把影片發給我都行
ftp://zukun:[email protected]:8081/the/歌曲/裸曼史/a.rmvb
❽ 羅曼史是什麼意思
羅曼史是浪漫愛情史的意思。「羅曼史」是英文單詞romance的音譯,就是羅曼替克史的簡稱。羅曼替克是英文romantic的音譯,意思是浪漫、風流的,所以羅曼史就是浪漫的愛情史的意思,先今多指愛情史、婚姻史、戀愛史等關於個人男女感情問題方面的東西。
羅曼史現在也可以指富有傳奇性的經歷或浪漫婚戀情,也譯作羅曼司。Romance的原意是冒險故事、浪漫史、傳奇文學、風流韻事、虛構,後引申為愛情故事。羅曼蒂克這個詞也是一樣,它的英文就是romantic,表示浪漫的。其實很多中文都是通過這個近似音譯過來的。
(8)romance法國電影擴展閱讀:
羅曼蒂克愛情的精髓在於:視被愛對象為寶貴知己而自己又難於佔有對方,因而便採用如詩賦,歌曲,武工或任何可以想像出來的取悅方法,來獲得對方的注目與愛情。人們之所以認為情人有巨大價值,在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對方難於被自己佔有。
最初,羅曼蒂克愛情並不施之於那些能與其發生合法或非法性關系的婦女,而是針對那些因無法逾越的道德和傳統習俗障礙無法與其結合的貴婦。因為這障礙,具有了詩情畫意,柏拉圖式的感情,維持了愛情的美感。結果,人們狂熱地表達愛戀,而又抑制了親昵之欲。
漸漸地這種觀念為許多人接受,他們認為,純潔高尚的歡樂只能存在於沒有摻雜任何性因素的,專心致志的默禱之中。一個男人如果深戀和尊敬某個女子,他將感到無法將她同性活動聯系起來,他的愛情將會採取富有詩意和想像的形式,很自然地充滿了象徵主義的色彩。
參考資料1:網路:羅曼史
參考資料2:網路:羅曼蒂克
❾ 求法國電影,極限電影
企業戰士
殉難者 Martyrs (2008)6.8
烈士 | 極限:殘殺煉獄
導演:巴斯卡·勞吉爾 主演:米蘭妮·讓帕諾米 莫賈娜·埃爾阿勞維 朱麗葉特·高斯林 ...
一名年輕女子尋求報復那個小時侯綁架和折磨她的那個壞蛋。就這樣,她和一個兒童時期也被人虐待過的朋友踏上了報復之路,但是這一切卻讓她們走上了一條可怕的人間地獄般墮落的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