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推薦幾部二戰時的紀錄片,謝謝
紀錄片可以看看【偉大的衛國戰爭】
❷ 求一部CCTV6播過的二戰影片
你好,這部電影是《決戰斯大林格勒》,CCTV6的佳片有約播過。結尾處主人公和戰友凍死在冰天雪地中的電影原聲很震撼。
基本信息
更多中文片名:
斯大林格勒戰役
史達林格勒戰役
更多外文片名:
Stalingrado .....Argentina / Spain
片長:
134 min / Argentina:135 min
國家/地區:
德國 瑞典
對白語言:
德語 俄語
色彩:
彩色
幅面:
35毫米遮幅寬銀幕系統
製作成本:
DEM 20,000,000/estimated
[編輯本段] 演職員表
導演 Director:
* Joseph Vilsmaier
編劇 Writer:
* Jürgen Büscher
* Christoph Fromm .....uncredited
* Johannes Heide
* Joseph Vilsmaier
演員 Actor:
* 托馬斯·克萊舒曼 Thomas Kretschmann .....Lt. Hans von Witzland
* Dominique Horwitz .....Obergefreiter Fritz Reiser
* 西爾維斯特·格洛斯 Sylvester Groth .....Otto
* Jochen Nickel .....Unteroffizier Manfred Rohleder
* Sebastian Rudolph .....GeGe Müller
* Dana Vávrová .....Irina
* Martin Benrath .....Gen. Hentz
* Karel Hermánek .....Capt. Hermann Musk
* Heinz Emigholz .....Edgar Emigholz
* Ferdinand Schuster .....Double Edgar
* Oliver Broumis .....HGM
* Dieter Okras .....Capt. Haller
* Zdenek Vencl .....Wölk
* Mark Kuhn .....Sgt. Pflüger
* Thorsten Bolloff .....Feldmann
* Alexander Wachholz .....Pfarrer Renner
* J. Alfred Mehnert .....Lupo
* Ulrike Arnold .....Viola
* Christian Knoepfle .....Dieter
* Flip Cap .....Ludwig
* Jaroslav Tomsa .....Opa Erwin (Grandpa Erwin)
* Pavel Mang .....Kolja
* Otto Sevcik .....Maj. Kock (as Oto Sevcik)
* Jophi Ries .....Schröder
* Svatopiunk Ricanek .....German soldier
* Otmar Dvorak .....Von Lausitz
* Karel Hábl .....Adjutant
* Thomas Lange .....Arzt 1 (Doctor 1)
* Karel Hlusicka .....Arzt 2 (Doctor 2)
* Alexander Koller .....Akkordionspieler (Accordion player)
* Petr Skarke .....Soldat 1
* Hynek Cermak .....Soldat 2
* Cestmír Randa Jr. .....Soldat 3
* Jan Preucil .....Major/Flughafen (Major/Airport)
* Bohumil Svarc .....Arzt/Flughafen (Doctor/Airport)
* Pirjo Leppänen .....Weinende Mutter (Crying mother)
* Aale Mantila .....Alter Vater (Old father)
* Theresa Vilsmaier .....Mutter (Mother)
* Janina Vilsmaier .....Kind (Child)
* Oliver Steindler .....Kind (Child)
* Jana Steindlerova .....Kind (Child)
* Kaja Hermanek .....Kind (Child)
* Janina Filsmaier .....Kind (Child)
製作人 Proced by:
* Mark Damon .....executive procer
* Hanno Huth .....procer
* Michael Krohne .....executive procer
* Günter Rohrbach .....procer
* Joseph Vilsmaier .....executive procer
原創音樂 Original Music:
* Norbert Jürgen Schneider .....(as Norbert Jürgen Schneider)
攝影 Cinematography:
* Rolf Greim
* Klaus Moderegger
* Peter von Haller
剪輯 Film Editing:
* Hannes Nikel
藝術指導 Proction Designer:
* Jindrich Götz
* Wolfgang Hundhammer
服裝設計 Costume Design by:
* Ute Hofinger
副導演/助理導演 Assistant Director:
* Petr Erben .....assistant director: Prague
* Pauli Pentti .....assistant director: Finland
* Ondrej Soukup .....assistant director: Prague
* Milan Steindler .....assistant director
[編輯本段] 劇情介紹
1942年,德軍取得了一連串的勝利,在利好情勢的刺激之下,希特勒不顧勸告,做出了同時拿下斯大林格勒和高加索的狂妄決定,這是希特勒在戰爭時期所作的對德軍命運最有決定意義的一項決定。從5月到7月,德軍在獲得了一系列勝利後,在南方重獲戰略主動權,開始向斯大林格勒推進,希特勒實施了他蓄謀已久的「藍色計劃」,從而拉開了斯大林格勒戰役的序幕。德軍總參謀長約德爾宣布,高加索的命運將取決於斯大林格勒會戰的結果。
時間來到1942年的深秋,幾個不久前還在溫暖的海濱休整中,盡情地享受著度假樂趣的普通德軍士兵,被一陣急促的軍樂打破了平靜,大家急忙集合,在幾個人受勛以後,他們匆匆登上了一列開往蘇聯的列車,隨部隊調往了斯大林格勒前線。此時的他們誰也沒有意識到迎接他們的將是怎樣嚴酷的考驗。兩名德國士兵漢斯和洛奴還滿不在乎地在火車上打賭:誰可以保住生命。
經過多場戰斗的摧殘,很快他們就被殘酷的戰火吞沒了。隨著冬天的來臨,嚴寒成了比戰斗更可怕的東西。在冰天雪地間,他們想的不是如何作戰,而是如何活下去。此外,上校殘忍苛刻的要求,幾乎讓士兵們失去了喘息的空間,他們不但要受到來自死亡和戰火的威脅,還有上級的刁難,但是他們必須服從,這就是軍人,最終,不堪忍受的士兵們將上校殺死在了雪地中,然後侵佔了他的屋子。而此時他們才開始認識到,戰爭的殘酷以及他們自身的渺小,他們開始尋求反抗,這是在惡劣的自然環境和朝不保夕的情況下,任何人都有可能做出的舉動。
然而最終德軍的潰敗仍舊像一場不期而至的大災難,出於求生的本性,士兵們開始在雪地里跋涉,路上他們遇到了一群蘇聯難民,戰爭帶給他們的同樣是無盡的痛苦,戰爭摧毀了一切,他們的命運是一樣的,不管是士兵還是百姓。當他們最終撿到醫生的證明趕到機場的時候,以為終於可以逃離這個人間地獄了。但是他們的磨難並沒有結束,一群士兵試圖搭上最後一班飛離斯大林格勒的飛機,然而,那些軍官們依然憑借特權而早早地登上飛機,離開了這個鬼地方。
絕望的士兵奮力追趕著起飛中的飛機,因為他們知道,對於當時機場大多數未來得及撤離的人來說,他們的末日到了。所有人的心都隨著那架飛機飛向了德國,但是他們的身體還必須留在斯大林格勒,遭受身體和心理上的雙重摺磨。
迅雷下載地址:http://www.gougou.com/search?search=%E6%96%AF%E5%A4%A7%E6%9E%97%E6%A0%BC%E5%8B%92%E4%BF%9D%E5%8D%AB%E6%88%98&restype=-1&id=10000000&ty=0
❸ 二戰高加索戰役簡介 高加索戰役的過程是怎樣的
1942年7月25日,德軍開始從頓河下游各登陸場向薩利斯克,斯塔夫羅波爾、克拉斯諾達爾等方向進攻。南方面軍在德軍優勢兵力猛攻下被迫向南面和東南退卻。德軍兩晝夜前進達80公里。北高加索情況極其緊張。德軍坦克和摩托化兵進至頓河左岸草原、薩利斯克草原和克拉斯諾達爾邊疆區遼闊草原,構成了德軍突向高加索腹地的嚴重威脅。為了集中力量和改進軍隊領導,最高統帥部大本營於1942年7月28日將南方面軍和北高加索方面軍合編為北高加索方面軍,黑海艦隊和亞速海區艦隊在作戰上隸屬該方面軍。北高加索方面軍的任務是恢復頓河南岸態勢。
外高加索方面軍奉命完成防禦准備,沿捷列克河、烏魯赫河及高加索山主脈各山口佔領各道防禦地區,並在格羅茲尼、馬哈奇卡拉方向建立多地帶防禦。在此方向行動的第9、44集團軍合編為外高加索方面軍北集群。
1942年9月1日起,為了便於指揮和改善軍隊供應,北高加索方面軍改稱黑海集群,編入外高加索方面軍。蘇聯紅軍最高統帥部為給軍隊補充後備兵員和物質技術器材而採取了堅決措施。同時,高加索各邊疆區、州、共和國的黨和蘇維埃機關加強了組建民兵和游擊隊,生產武器和技術兵器以及構築防禦地區的工作。
1942年7月底,德軍被迫將坦克第4集團軍調往斯大林格勒方向,因而大大削弱了北高加索集團。但是德軍兵力仍占很大優勢。1942年8—12月,蘇聯紅軍在航空兵支援下實施了頑強的防禦交戰。在此期間實施了阿爾馬維爾—邁科普戰役、新羅西斯克戰役、莫茲多克—馬爾戈別克戰役、圖阿普謝戰役、納爾奇克—奧爾忠尼啟則戰役。在奧爾忠尼啟則方向,蘇聯紅軍疲憊並消耗了德軍,將德軍阻止於奧爾忠尼啟則接近地,爾後在1942年11月6—12日以有力反突擊重創德軍主要突擊集團坦克第1集團軍,迫其轉入防禦。
德軍曾企圖經由高加索山主脈中部各山口突入外高加索。德軍奪取了數個山口,但由於蘇聯紅軍統帥部及時採取措施和防禦軍隊頑強奮戰,德軍前出各山口南坡的威脅終被消除。至11月底,德軍在這里也轉入了防禦。德軍在高加索山主脈西部即圖阿普謝方向翻越該山的企圖亦未得逞。激烈戰斗在這里一直延續到1942年12月月中,在激戰中德軍曾三次力圖突破蘇聯紅軍防禦。德軍遭受重大損失後停止了進攻,並轉入防禦。這樣,在高加索戰役的防禦階段,蘇聯紅軍在復雜情況下被迫暫時放棄了北高加索許多地區。但終於消耗了德軍(德軍損失10萬人以上),並贏得了准備進攻以堅決粉碎德軍的時間。
高加索戰役的蘇聯紅軍反攻階段開始於1943年1月1日。根據蘇聯紅軍統帥部的決定,南方面軍在發展斯大林格勒反攻的勝利時,以主力向羅斯托夫實施了突擊,另以一部兵力向季霍列茨克實施了突擊。外高加索方面軍黑海集群受領任務向克拉斯諾達爾、季霍列茨克進攻,而北集群則向莫茲多克、普羅赫拉德內、阿爾馬維爾進攻。可見,兩方面軍應在空軍第8、第4、第5集團軍(司令為戈留諾夫空軍中將)的航空兵支援下以及黑海艦隊積極配合下協同孤立北高加索之德軍主力,爾後加以殲滅。德軍統帥部力圖使其軍隊免遭合圍,自1月1日起開始倉卒將軍隊由莫茲多克地域撤往西北方向。在此條件下,外高加索方面軍北集群於1月3日開始向納爾奇克—斯塔夫羅波爾方向追擊退卻德軍,1月24日前解放了莫茲多克、礦水城、皮亞季戈爾斯克、斯塔夫羅波爾、阿爾馬維爾等北高加索城市。同時,南方面軍向羅斯托夫、季霍列茨克兩方向順利前進,在薩利斯克地域與外高加索方面軍右翼會合。黑海集群先於1月11日在輔助方向,復於1月16日在主要方向轉入了進攻,1月29日解放了邁科普。2月9日,黑海集群在北高加索方面軍編成內開始了克拉斯諾達爾戰役,在這次戰役中克拉斯諾達爾於2月12日解放。蘇聯紅軍的進攻是在春季泥濘、缺少道路、補給線長的艱苦條件下實施的。雖有各種困難,進攻仍極迅猛順利,得到了敵占區游擊隊和當地居民的積極支援。德軍不顧有生力量和技術兵器的重大損失,進行猛烈抵抗,將被擊潰的兵團和部隊殘部逐步撤向庫班河下游和塔曼半島。2月3日夜間及2月5—9日,黑海艦隊輸送登陸兵1.5萬餘人,附火炮和坦克先後在新羅西斯克西南和梅斯哈科地域上陸,登陸兵奪佔一個不大的登陸場,這一登陸場後來在解放新羅西斯克時起了巨大作用。
在爾後進攻過程中,北高加索方面軍各集團軍至5月初進至塔曼半島,遭到德軍在既設防禦地區即所謂「蔚藍色防線」的頑強抵抗。德軍在這里建立了堅固的縱深梯次配置的防禦,由亞速海至新羅西斯克,從東面掩護塔曼半島。防守這一地區的是第17集團軍,由第4航空隊的航空兵進行支援。在以往戰斗中被削弱了的北高加索方面軍企圖在1943年春季突破「蔚藍色防線」,但未成功。此時,庫班進行了一場最大空中交戰,蘇聯紅軍航空兵取得了勝利。共出動飛機3.5萬架次,擊毀德機1100餘架。
1943年夏,蘇聯紅軍在蘇德戰場中央方向和西南方向展開了新的強大進攻,這一進攻有利於在北高加索重新發動進攻。北高加索方面軍奉命肅清德軍塔曼集團。為達此目的,計劃從陸地和海上對新羅西斯克實施突然突擊,攻佔該市後向上巴坎斯基發展進攻,以便對防守「蔚藍色防線」的集團構成從南面進行包圍的威脅。9月10日,開始了新羅西斯克—塔曼戰役,結果德軍「蔚藍色防線」被突破,新羅西斯克於9月16日解放。德軍統帥部竭力保障其軍隊撤向克里木半島,企圖在各中間地區組織抵抗,但未得逞。北高加索方面軍與航空兵、黑海艦隊和亞速海區艦隊密切協同徹底粉碎了德軍塔曼集團,並於10月9日全部肅清了德軍在高加索最後一個基地塔曼半島的德軍。
❹ 高加索平原保衛戰的介紹
《高加索平原保衛戰》是由俄羅斯政府投四億資金支持,動用了兩個師的軍隊,5000名軍人,300百輛坦克,200架飛機參與拍攝,Vyacheslav Nikiforov執導,維柯托里婭·托爾斯托加諾娃等主演的劇情片。該片講述了二戰時的高加索平原保衛戰。
❺ 蘇聯二戰影片三部曲
只有一個蘇維埃進行曲。
❻ 有一個關於二戰的紀錄片叫幾千多少個日日夜夜,誰知道正確的名字
《1418個日日夜夜》
世界大戰100年系列1 《1418個日日夜夜》(蘇聯與德國二戰全程紀錄)
【影片名稱】: 世界大戰100年系列1 1418個日日夜夜(蘇聯與德國二戰全程紀錄)
【影片簡介】:
本片通過一系列歷史畫面,依據蘇聯衛國戰爭的發展脈胳,真實、全面,系統地依次展現了這次戰爭中驚心動魂的重大戰役和事件:有1941年6月22日德國突然實施巴巴羅沙計劃,c對蘇聯發動全面戰爭,蘇軍損失慘重陷入極端困境而被迫轉入戰略防禦:有面對德軍強大的進攻和殘酷的封鎖,蘇軍展開的莫斯科會戰、列寧格勒保衛戰,以及後來成為蘇德戰爭而且成為第二次世界大戰轉折點的斯大林格勒保衛戰;有遏制德軍向高加索進攻的高加索之戰;y有使德軍完全喪失戰略主動權的庫爾斯克坦克大會戰;有1944年蘇軍開始戰略反攻連續實施的十次「斯大林突擊」,包括烏克蘭會戰、白俄羅斯戰役以及蘇軍打出國門實施的解放東南歐的戰役;同時還講述了h衛國戰爭期間蘇聯如何東遷西部工業並使之轉入戰時軌道,淪陷區人民廣泛開展的異常艱苦卓越的游擊戰爭以及在北冰洋、波羅的海、黑海,在蘇聯遼闊的領空所發生的一系列重要的戰斗和戰役;直至1945年5月2日蘇軍攻克柏林,5月8日德國無條件投降;可以看到盟國三巨頭在戰爭中的戰略權謀及他們叱吒風雲的真實面貌和那些最能打動人心的在戰爭中出生入死的蘇聯軍人。
【目 錄】:
第一集:巴巴羅沙
第二集:莫斯科大會戰
第三集:圍困中的列寧格勒
第四集:敵後游擊戰
第五集:東部大後方
第六集:北冰洋之戰
第七集:斯大林格勒戰役(上)
第八集:斯大林格勒戰役(下)
第九集:坦克大會戰
第十集:高加索之戰
第十一集:最遼闊的領空
第十二集:從波羅的海到黑海
第十三集:烏克蘭會戰
第十四集:白俄羅斯戰役
第十五集:從巴爾干到維也納
第十六集:解放波蘭
第十七集:盟國三巨頭
第十八集:攻克柏林
第十九集:無名士兵
❼ 央視國際影院2000年左右放的法國譯製片,三部曲,二戰時期的
糾正一點,是英國片子,待到重逢時
背景是一個法國外交官的生活經歷
總共是三部,以葡萄酒庄園為故事發生地
❽ 里克·阿特金森的二戰解放三部曲第一部是啥內容
破曉的軍隊。an army at daw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