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有沒有人知道這電影的名字:一個德國俘虜在蘇聯當苦役,經過重重困難逃離,最後回到德國^^
《極地重生》
導演: 哈迪·馬汀斯
主演: 邁克爾·門德爾
上映年度: 2001
官方網站: http://www.soweitdiefuessetragen.de/
語言: 德語
imdb鏈接: tt0277327
製片國家/地區: 德國
劇情簡介:
本片改編自約瑟夫·馬汀·鮑爾的暢銷小說,該小說講述的是德國軍官克列門斯·弗雷爾的真實經歷。
德國軍官克列門斯二次大戰期間淪為戰俘,但並沒有被前蘇聯當局遣返德國,他被放逐到了嚴寒的西伯利亞東部接受。經過五年的非人生活後,在患晚期癌症的醫生的幫助下,克列門斯逃離了地獄般的勞改營,展開了他一萬四千公里的歸途。在三年多的逃亡日子裡,他在無數善良的人的幫助下,擺脫了追捕,戰勝了漫天風雪和崇山峻嶺,最終穿越西伯利亞和蒙古,抵達伊朗。在他逃亡的過程中,首先面對的挑戰便是惡劣的自然環境———漫無邊際的極寒雪原和食物的匱乏,其次是嚴密的追捕,這不但考驗克列門斯在極端環境下的生存能力,還考驗他對信念的執著和經受巨大苦難的耐力。
❷ 有一部俄羅斯軍事電影,一個全部由犯罪軍人組成的連隊,電影名字給忘掉了
就是懲戒營啊,電影是這個名字,實際的軍隊也是用這個稱呼
❸ 求電影 開頭是三個囚犯從勞改營逃出 外國。 歌劇
逃獄三王.
❹ 亡命千萬里的簡介
1、譯名:亡命千萬里/回來的路/歸途/回家的路/回家之路
2、片名:The Way Back
3、年代:2010
4、國家:美國
5、類別:冒險/劇情
6、語言:英語
7、字幕:中文◎IMDB評分 7.4/10 (3,559 votes)
8、文件格式:高清BDRIP-RMVB
9、視頻尺寸:640 x 272
10、文件大小:2CD 592MB
11、片長:132 Mins
12、導演:彼得·威爾 Peter Weir
13、主演 14、簡介
1.背景
影片根據真人真事改編。
1940年代初,蘇聯在波蘭施行專政統治,當局逮捕了很多波蘭的軍官和政府人員,並把他們送到集中營里進行「勞教」。在那裡,他們遭受著非人的折磨和。
不堪忍受折磨,也是為了活命,簡努斯茨、史密斯和其他五個政治犯設法從集中營里逃出,並踏上了重迴文明世界和自由世界的征途。在路上,他們遇到了一位叫做愛蓮娜的波蘭女孩。無依無靠的女孩加入了他們逃亡的隊伍。一路上,他們遭遇了諸如飢餓、冰雪、風暴等等苦難的折磨。但是這些並沒有變成阻擋他們前進的障礙,他們從集中營里逃出來後一直向南走,穿過了蒙古、走過了戈壁灘、經過了西藏並翻越了喜馬拉雅山,最終走到了當時屬於英聯邦的印度。
雖然重新回到了文明世界,但是這次路途的代價是慘痛的。從集中營里逃出來的七個人死掉了三個,那個在路途上遇到的波蘭女孩也不幸罹難。
2.幕後製作
尋找歷史真相
為了在國內施行獨裁統治,蘇聯政府在本國以及佔領的國家境內設置了諸多的戰俘營和勞改營。這種勞動懲戒營的管理部門的俄文縮寫為古拉格,隨著時間的推移,古拉格這個詞便成了一個寬泛的詞,它所指的是整個蘇聯的勞改體系。
影片故事的起點就是這么一個古拉格,它改編自斯拉沃米爾·拉維茨的回憶錄。這本回憶錄記載了他在波蘭被蘇聯佔領後被軍隊抓到集中營,之後又和幾個同伴設法逃脫的故事。1956年,死裡逃生的拉維茨口述了這本名為《漫漫長路》的回憶錄。雖然沒有任何人證和物證能證明他所訴說的「歷史」的真實性,但是這本充滿了冒險、尋找和信仰以及對當時蘇維埃政權的的敵對與仇視的回憶錄還是在西方世界引起了轟動。恰如其名《漫漫長路》所昭示的那樣,這本回憶錄幾乎全是「在路上」的故事--1940年,拉維茨從位於西伯利亞的集中營里逃出,在和同伴走了6437公里之後,僅存的幾個人來到了印度。2006年,BBC製作了一部關於拉維茨和他的「旅途」的紀錄片,希望能從中找到一點這次逃亡真實存在的證據。正是這部「考證派」的紀錄片,讓澳大利亞導演彼得·威爾第一次知道了拉維茨的故事。
這個故事在彼得·威爾的腦子里一直揮之不去,並漸漸形成了要拍攝電影的念頭。威爾說:「這是一個講述人類忍耐力和勇氣的極好的故事,不僅有人物、有血肉,而且還有歷史。人類為了生存下來究竟能承受多少痛苦、忍受多少折磨?誰也不知道,而這個故事恰好就給了我們這么一個樣本。我決定要拍攝一部影片之前,總要對影片要講的故事做一個簡單的測試,那就是看我是不是會將他遺忘。如果我不能忘記它,而它又能在某些層面上促使我將其擴展成電影,那麼就拍攝吧。拉維茨的故事恰好就征服了我。」雖然彼得·威爾很想拍攝根據拉維茨真人真事改編而來的影片,但是BBC的一部紀錄片卻給他澆了一潑冷水。那部紀錄片證實:拉維茨根本就沒有進行所謂的逃亡,雖然他曾經是波蘭的軍官,雖然他也曾在西伯利亞接受過勞改,但是他本人並不是回憶錄里的「原型」。BBC的製作人休·萊文森說:「拉維茨並不似那個經歷了逃亡的人,因為沒有資料、文件和人證能夠證實這點。」
看起來威爾的影片計劃就要擱淺,但事情很快有了轉機。就在紀錄片播出後幾天,一個名為韋特陀德·傑林斯基(Witold Glinski)的老波蘭人找到了BBC,他告訴BBC的製片人,他才是那部紀錄片主角的原型。傑林斯基向BBC的工作人員回憶了自己的故事,講述了發生在路上的一切。這一切和拉維茨回憶錄中的一切高度吻合。而且全世界各地接連出現的證據和資料都能證明傑林斯基才是那個「正確的人」。難道是拉維茨「盜竊」了傑林斯基的故事?很顯然,並不是這樣,因為傑林斯基回憶起來了一個細節:曾經有一個叫做羅納德·唐寧的英國記者采訪過他,與其詳談了很多發生在集中營以及路上的故事,而他又是拉維茨回憶錄的代筆人。很明顯,唐寧把傑林斯基的故事安插在了拉維茨身上,為世界造出來了偉大的「歷史」。真相大白之後,威爾更加確定了要把《漫漫長路》搬上銀幕的想法,他說:「這是一個偉大的故事,表明了人類的非凡。這也是一個真實的故事,值得我去為它拍一部電影。」
3.大腕班底
拍攝這么一部穿越了西伯利亞、蒙古、戈壁灘、喜馬拉雅山和印度「公路電影」,難度之大,可以想見。除去自然的難度,另一方面還有演員表演上的難度。所以,對於彼得·威爾而言,為影片找到一群合適的演員,是當務之急。
威爾最先找到的是曾經和他在《楚門的世界》里有過合作的艾德·哈里斯。對於這次合作,哈里斯可謂是望眼欲穿。他說:「自從《楚門的世界》之後,我就一直嚮往能再和威爾合作一部電影。因為他是一個有著獨特藝術創作力的導演,不管是什麼樣的角色,只要他開口,我就願意去扮演。我第一看劇本,就覺得這是一個不錯的劇本。只是當時我覺得史密斯這個人物和我以往所扮演的形象差距有點大。但是威爾還是一直鼓勵我說,要我自己去體會人物當時的環境和情緒。其實,威爾在片場一直就是這么教導演員的。因為我扮演的是一個在蘇聯的美國人,所以我找來了一些關於在1930年移居蘇聯的美國人的紀錄片和書籍學歷。這是一段歷史,也是一段國家之間的交流。看過這些書籍之後,我開始理解影片中的史密斯,並且能去塑造這個角色了。」
隨後,英倫群島上的吉姆·斯特吉斯、西爾莎·羅南和柯林·法瑞爾也加入到了影片的演員陣容中來。法瑞爾說:「能和威爾合作絕對是一次美好的體驗,他是一個有著充足經驗的老前輩,我是他的一個粉絲。我先是和威爾見了一面,然後才讀到的劇本。讀完劇本之後,我便決定要參演這部電影,雖然我不是主角,但是我覺得在路上逃亡的那些人實際上是一類人的代表。他們都在尋找自己的生活和生命本身,一路上,大家都經歷了不同程度的成長。我扮演的瓦爾卡是一個很絕望的人,換句話說,他是前後轉變最大的人,因為從他經歷了從絕望到希望的轉變。於我來說,能扮演這樣的角色,是一件幸事。」愛爾蘭蘿莉西爾莎·羅南在影片中扮演了幾乎是唯一的女性角色,一個波蘭孤兒,愛蓮娜。談起影片的拍攝,羅南表示說,這是一次有趣的體驗。她說:「很有趣,幾乎所有的鏡頭都很好玩,尤其是那個我在冰面上跑步的鏡頭,是整部影片里拍攝得最為輕松也是最為好玩的鏡頭了。另外,我在俄羅斯工作了一段時間。那裡非常美,我很喜歡那個國家。」
4.花絮
·影片的拍攝版權一開始被演員勞倫斯·哈維購買到,但此後這個版權被易主多次,最終被交到彼得·威爾的手上開拍。
·影片根據波蘭軍官斯拉沃米爾·拉維茨的回憶錄改編。這本名為《漫漫長路:追尋自由的真實故事》(The Long Walk:The True Story of a Trek to Freedom)回憶錄出版於1956年。它並非由拉維茨親自撰寫,而是由英國記者羅納德·唐寧代筆的。
·《漫漫長路》被翻譯成了25種文字,全世界銷量高達50萬冊。
·2006年,BBC曾經就斯拉沃米爾·拉維茨的逃亡故事拍攝過一部紀錄片。
·雖然有諸多大腕參演,並且影片在多個國家取景拍攝,但是《回來的路》的成本只有2900萬美元,拍攝周期也只有4個月。
·西爾莎·羅南在片場度過了自己16歲的生日。
·影片在保加利亞、摩洛哥和印度取景拍攝。
❺ 《石榴的顏色》免費在線觀看完整版高清,求百度網盤資源
《石榴的顏色》網路網盤高清資源免費在線觀看:
鏈接:https://pan..com/s/1iXH7GCTPFIlmrO2EluLRBQ
❻ 使命召喚 現代戰爭1和2中間劇情不銜接
有段空白,關於普萊斯為什麼會被關進俄羅斯的勞改營里沒有做出解釋。不過有部真人電影叫《王魚行動》,彌補了劇情,建議你去看一下。
普萊斯是為了掩護隊友而故意沒有撤退,所以被捕。
王魚行動是去抓捕一名代號為王魚的人,而這個人正是馬卡洛夫。
❼ 最經典的逃亡求生電影
無處可逃 No Escape (2015)
好看,正如港版海報宣傳語中說的「緊張到喘不過氣的逃亡」,節奏快,無冷場,真實的逃亡不就該這樣嗎?歐文威爾遜你終於又拍了部能看的電影
好看,正如港版海報宣傳語中說的「緊張到喘不過氣的逃亡」,節奏快,無冷場,真實的逃亡不就該這樣嗎?歐文威爾遜你終於又拍了部能看的電影
末日崩塌 San Andreas (2015)
肌肉隨時會崩破汗衫的巨石強森,最適合這樣摸爬滾打的戲。比起《特種部隊》和《速度與激情》的無敵戰神,這部幻想元素更濃的動作片里,他的角色更多裹上了傳奇色彩。某些場景里,這個救生員就像不穿西裝的007,帶著個邦女郎滿世界轉悠,海陸空交通工具換來換去,出生入死,挑戰看似不可能的任務,而自然之力就像魔鬼黨和各類科技狂人的爪牙,怪招狠招迭出,絲毫阻擋不了他挺.........
肌肉隨時會崩破汗衫的巨石強森,最適合這樣摸爬滾打的戲。比起《特種部隊》和《速度與激情》的無敵戰神,這部幻想元素更濃的動作片里,他的角色更多裹上了傳奇色彩。某些場景里,這個救生員就像不穿西裝的007,帶著個邦女郎滿世界轉悠,海陸空交通工具換來換去,出生入死,挑戰看似不可能的任務,而自然之力就像魔鬼黨和各類科技狂人的爪牙,怪招狠招迭出,絲毫阻擋不了他挺.........
末日危途 The Road (2009)
《2012》玩的是視覺和特效,這部片子則是通過心理來獲得觀眾的共鳴。 影片並沒有清楚地交代,世界是如何毀滅的,戰亂、環境惡化,或者外星人入侵?讓觀眾自己意淫吧。 可是,開篇就看到那樣凄涼的場景,心裡想,活下去的人得需要多大的勇氣呢。觀眾一定會琢磨,要是自己處於那樣的處境,會怎麼做、怎麼活。我?乾脆咬舌自盡好了。
《2012》玩的是視覺和特效,這部片子則是通過心理來獲得觀眾的共鳴。 影片並沒有清楚地交代,世界是如何毀滅的,戰亂、環境惡化,或者外星人入侵?讓觀眾自己意淫吧。 可是,開篇就看到那樣凄涼的場景,心裡想,活下去的人得需要多大的勇氣呢。觀眾一定會琢磨,要是自己處於那樣的處境,會怎麼做、怎麼活。我?乾脆咬舌自盡好了。
海神號 Poseidon (2006)
「海神號(波賽冬)」是一艘高20層樓,有13層甲板的超級豪華游輪,在一個元旦之夜,於北大西洋海面上遭遇了巨大的海嘯橫浪。高達數百英尺的海浪一下將游輪打了個底兒朝天。 職業賭徒迪恩決定不留在大廳等待救援,而是自己尋找出路。一個9歲的男孩求他帶上自己和母親梅奇一起逃生。曾經做過消防員和紐約市長的布萊恩,也在拚命尋找女兒珍妮弗.........
「海神號(波賽冬)」是一艘高20層樓,有13層甲板的超級豪華游輪,在一個元旦之夜,於北大西洋海面上遭遇了巨大的海嘯橫浪。高達數百英尺的海浪一下將游輪打了個底兒朝天。 職業賭徒迪恩決定不留在大廳等待救援,而是自己尋找出路。一個9歲的男孩求他帶上自己和母親梅奇一起逃生。曾經做過消防員和紐約市長的布萊恩,也在拚命尋找女兒珍妮弗.........
重見天日 Rescue Dawn (2006)
不管從哪方面認識,我會覺得技巧支撐信念製造了偉大的結果。 我不太喜歡看那些很差的影評,雖然影片中有過分誇張的嫌疑,但總得說來是完美的,總有一句活著真好在你耳邊回響吧!我看到愛、團結、希望、技巧、策劃... 讓希望照耀未來! 但一定有策略有步驟的進行計劃著! 非常非常優秀的一部片子 ......
不管從哪方面認識,我會覺得技巧支撐信念製造了偉大的結果。 我不太喜歡看那些很差的影評,雖然影片中有過分誇張的嫌疑,但總得說來是完美的,總有一句活著真好在你耳邊回響吧!我看到愛、團結、希望、技巧、策劃... 讓希望照耀未來! 但一定有策略有步驟的進行計劃著! 非常非常優秀的一部片子 ......
逃出克隆島 The Island (2005)
從一連串詭異、陰郁、沉重的夢魘中驚醒。 確切地說,依然是半夢半醒。 長達五六個小時的沉睡非但沒有讓我恢復精神,反而更加疲倦,彷彿被一件鈍器擊中。 夢魘的殘片和巨大的悲涼感纏繞著我。隱約還記著夢中出現的真實世界和摹仿世界的模糊邊界,面對生存的根本疑惑和驚懼。 慢慢地想起,自己.........
從一連串詭異、陰郁、沉重的夢魘中驚醒。 確切地說,依然是半夢半醒。 長達五六個小時的沉睡非但沒有讓我恢復精神,反而更加疲倦,彷彿被一件鈍器擊中。 夢魘的殘片和巨大的悲涼感纏繞著我。隱約還記著夢中出現的真實世界和摹仿世界的模糊邊界,面對生存的根本疑惑和驚懼。 慢慢地想起,自己.........
深入敵後 Behind Enemy Lines (2001)
反映美軍的軍事題材影片近幾年有幾部佳作誕生,《深入敵後》就是其中一部。多家影業公司選擇投資拍攝軍事類題材影片,反映出好萊塢對全球影迷需求的敏銳洞察力,《深入敵後》誕生的時候,美國正在經歷著阿富汗戰爭、受9.11恐怖襲擊等大事件,全世界人民都關注著事態的發展。在這樣的政治背景下,拍攝軍事題材影片使那些關注事態變化的觀眾們得到了一定限度的感........
反映美軍的軍事題材影片近幾年有幾部佳作誕生,《深入敵後》就是其中一部。多家影業公司選擇投資拍攝軍事類題材影片,反映出好萊塢對全球影迷需求的敏銳洞察力,《深入敵後》誕生的時候,美國正在經歷著阿富汗戰爭、受9.11恐怖襲擊等大事件,全世界人民都關注著事態的發展。在這樣的政治背景下,拍攝軍事題材影片使那些關注事態變化的觀眾們得到了一定限度的感........
極地重生 As Far As My Feet Will Carry Me (2001)
這部電影是根據Cornelius Rost的真實故事改編,向這個完成一萬四千公里的逃亡歸家路的男人表示敬意。 德國軍人科利基文斯在德國投降之後因為組織游擊隊的罪行被判勞改25年。勞改營位於西伯利亞東部的迭日涅夫角,北極圈裡,白令海峽西岸,往東幾百公里就到阿拉斯加。日復一日的挖鉛礦,摧殘身體至於也在摧殘回家的希望。他記得對家人承諾一定回家,在勞改5年逃亡失敗一次.........
這部電影是根據Cornelius Rost的真實故事改編,向這個完成一萬四千公里的逃亡歸家路的男人表示敬意。 德國軍人科利基文斯在德國投降之後因為組織游擊隊的罪行被判勞改25年。勞改營位於西伯利亞東部的迭日涅夫角,北極圈裡,白令海峽西岸,往東幾百公里就到阿拉斯加。日復一日的挖鉛礦,摧殘身體至於也在摧殘回家的希望。他記得對家人承諾一定回家,在勞改5年逃亡失敗一次.........
水深火熱 Deep Blue Sea (1999)
隨著時間的過去,特技鏡頭不再震撼,情節橋段不再吸引人,人物的真實性反而成為了它的優點。被困在危險中的海底實驗室人員的行為真實合理。他們不是英雄,沒有人搶著要拯救危難。有人貪生怕死,有人主觀任性,還有人軟弱絕望。領導者也不算怎樣英明,談不上怎樣有個人魅力。與之相反,營救人員表現出了十二分的.........
隨著時間的過去,特技鏡頭不再震撼,情節橋段不再吸引人,人物的真實性反而成為了它的優點。被困在危險中的海底實驗室人員的行為真實合理。他們不是英雄,沒有人搶著要拯救危難。有人貪生怕死,有人主觀任性,還有人軟弱絕望。領導者也不算怎樣英明,談不上怎樣有個人魅力。與之相反,營救人員表現出了十二分的.........
極度深寒 Deep Rising (1998)
電影裡面有個鏡頭我很喜歡,有點反映人性黑暗面:當黑幫頭頭和修船的一起逃跑時候,修船的被打了一槍,黑幫頭頭自私的行為在後來得到了報復,痛苦地猙獰扭曲的面孔拿著手槍還是依然想除去修船的,但是開完槍後想自殺,卻沒有子彈了,我當時覺得很好玩,太諷刺了!! 還有那個滿目血肉模糊的人骨頭鏡頭也很給人視覺效果,小時候一直記得這個電影,卻不記得名字,直到現在.........
電影裡面有個鏡頭我很喜歡,有點反映人性黑暗面:當黑幫頭頭和修船的一起逃跑時候,修船的被打了一槍,黑幫頭頭自私的行為在後來得到了報復,痛苦地猙獰扭曲的面孔拿著手槍還是依然想除去修船的,但是開完槍後想自殺,卻沒有子彈了,我當時覺得很好玩,太諷刺了!! 還有那個滿目血肉模糊的人骨頭鏡頭也很給人視覺效果,小時候一直記得這個電影,卻不記得名字,直到現在.........
活火熔城 Volcano的海報 (1997)
很早就看過,這次洗了高清重看一遍。 男主角的同事,那個黑人,看著眼熟,原來就是後來《盧安達飯店》的男主角。 男主角的女兒很萌,身材也不錯。 影片的主旨,其實在最後由小男孩之口道出:「他們看起來都一個樣」。天天在說人人生來平等,但往往在災難之中才有體現。 看這片子自然會回想幾個月前的地震,事實上大自然的力量遠不是推到.........
很早就看過,這次洗了高清重看一遍。 男主角的同事,那個黑人,看著眼熟,原來就是後來《盧安達飯店》的男主角。 男主角的女兒很萌,身材也不錯。 影片的主旨,其實在最後由小男孩之口道出:「他們看起來都一個樣」。天天在說人人生來平等,但往往在災難之中才有體現。 看這片子自然會回想幾個月前的地震,事實上大自然的力量遠不是推到.........
侏羅紀公園 Jurassic Park (1993)
第一次寫影評獻給我10歲之前最喜歡的電影吧。 之前蠻期待這部電影的,一是很久沒看想重溫一遍,二是希望有一個也很喜歡電影的孩子陪我一起看這部電影。 記得很小很小的時候爸爸給我買了侏羅紀公園的碟子,我還記得是鐵盒子裝的,那質感跟現在的沒法比,分的是A B張,封面的介紹不知看了多少遍,每次看的心動就把T-Rex掏出來看一遍,別提多爽了。 .........
第一次寫影評獻給我10歲之前最喜歡的電影吧。 之前蠻期待這部電影的,一是很久沒看想重溫一遍,二是希望有一個也很喜歡電影的孩子陪我一起看這部電影。 記得很小很小的時候爸爸給我買了侏羅紀公園的碟子,我還記得是鐵盒子裝的,那質感跟現在的沒法比,分的是A B張,封面的介紹不知看了多少遍,每次看的心動就把T-Rex掏出來看一遍,別提多爽了。 .........
❽ 求一部電影。大概劇情是二戰時期蘇聯境內一個集中營逃亡的故事,集中營是在大山裡面,而且雪很大。最後是
電影劇情是不是,二戰前被抓進勞改營,二戰期間逃跑的故事,好像是從西伯利亞,蒙古,甘肅,西藏,再到印度的故事
❾ 電影 鐵翼藍天主角怎麼在勞改營
《鐵翼藍天》,別名《烈日長紅》、《深藍世界》、《烈日長空》,是一部電影。
劇情簡介:
1939年,希特勒席捲東歐,一群捷克飛行員逃亡出境,加入英國皇家空軍RAF,他們忍辱負重,希望以優秀實力證明自己,並贏回熱愛的國家。其中兩位最出色的飛行員,情同父子,命運卻乖舛地讓他們愛上了同一個美麗的英國女人。在友誼與愛情之間,一場屬於國家與認同的戰爭,才正要開始。捷克名導楊斯維洛克繼97年奧斯卡最佳外語片「遊子」之後,最新作品「烈日長空」,美麗壯闊的空戰場面、入木三分的人性刻劃。
❿ 一部很老的蘇聯電影……結尾好像是在雪地里拉手風琴唱歌,求救的……一定要趕
柳德米拉·古爾琴科
蘇聯和俄羅斯著名演員柳德米拉·古爾琴科的作品之一,由梁贊諾夫執導的兩個人的車站
1982年10月28日
片子很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