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血戰鋼鋸嶺》是少有的優秀戰爭題材影片,評價持續升高的原因是什麼
1 戰爭題材,精良製作
《血戰鋼鋸嶺》是一部有些戲劇化的傳記題材的故事,與《辛德勒的名單》不同的是,男主角是真實切身進入戰場,身上肩負救人負傷的重任,只是他到後來有些激進、有些失去理智的「無差別」救人也讓這個電影的戲劇化色彩和人物性格的刻畫推向極致。
⑵ 電影《血戰鋼鋸嶺》有哪些令人震撼或難以忘懷的細節
爆頭、火燒鬼子。
對於國內銀幕上少見的限制級電影,影片在公映前主動"分級",以鮮明的紅色標識提醒觀眾"戰爭幾近真實,12 歲以下兒童觀影需要家長陪同"。"爆頭"片段當中,"火燒鬼子"、斷肢殘骸等畫面則瞬間將觀眾拉到觸目驚心的硝煙戰場。
大家記得什麼情節?
⑶ 看過《血戰鋼鋸嶺》的都來說說,這個片子好看嗎
《血戰鋼鋸嶺》是一部非常經典的戰爭片,很好看。
美國和日本,兩個擁有各自堅定信仰的國家,在太平洋上碰撞出了最殘酷的一場場戰役。電影最後也給了武士道精神一個庄嚴的鏡頭,戰場上的士兵沒有對錯,他們都在為各自的信仰戰斗。這個片子講的是信仰的力量,影片結尾處的日本人切腹自盡也有他們對自己的天皇和武士精神的信仰,更有道斯基督教的信仰。
⑷ 對於電影《血戰鋼鋸嶺》(Hacksaw Ridge)應該如何評價
如何評價梅爾·吉本森導演的電影《血戰鋼鋸嶺》(Hacksaw Ridge)?故事改編自二戰上等兵軍醫戴斯蒙德·道斯的真實經歷,他因為在沖繩島戰役中勇救75人生命而被授予美國國會榮譽勛章,同時也是首位獲此榮譽的在戰場上拒絕殺戮的醫療兵?
電影的結尾,出現了真實故事裡的原型人物,配上大氣磅礴的音樂,電影的主題和情感進一步升華。盡管這種做法非常傳統,但梅爾·吉布森用極為老練的手法將這個主旋律故事講的激動人心,壯懷激烈。
⑸ 電影《血戰鋼鋸嶺》中日軍為何不割斷懸崖上的攀爬網呢
好不容易可以碰見一個美軍無法使用坦克等重武器的地方,日軍自然不會放過這個千載難逢的機會,希望上來的美軍越多越好,這樣就可以榨乾美軍的有生力量,真正做到御敵於門外。
砍斷美軍的攀爬網,雖然可以短期內阻止美軍上來,但是日軍為什麼要這么做呢?除了多耗費美軍一點時間外,對於日軍來說沒有絲毫意義,相反還會增加不必要的消耗。對於力求玉碎的日軍來說顯然是不劃算的。
⑹ 《血戰鋼鋸嶺》原型人物是誰
《血戰鋼鋸嶺》其真實原型是二戰上等兵軍醫戴斯蒙德·道斯的真實經歷,講述他拒絕攜帶武器上戰場,並在沖繩戰役中赤手空拳救下75位戰友的傳奇故事。他也是歷史上唯一一個沒有殺害任何敵人卻獲得這枚勛章的美國軍人。
戴斯蒙德曾因為不願持槍上戰場,被美國軍事法庭審判,最終卻憑借無人匹敵的意志力,堅持留在軍隊成為了一名沒有武器的醫務兵。
在太平洋戰場最激烈的沖繩島戰役中,戴斯蒙德赤手空拳,冒著整個日本軍隊的狂轟濫炸,在沖繩島的一處斷崖獨自救回了75個戰友的生命,並因此獲得了美國國會榮譽勛章。
影片評價
《血戰鋼鋸嶺》摒棄了眼下最熱門的手提攝影,反而採取了非常老式的戰爭片的拍法,固定攝影機、固定鏡頭、客觀視角,雖然場景不過幾個陣地,但是卻把戰場的殘酷體現得淋漓盡致。
《血戰鋼鋸嶺》是導演吉布森的一次勝利,主要歸功於影片傑出的後半段,也就是主角戴斯蒙參加的沖繩戰役。吉布森作為導演的才華一直是展現暴力的戰爭場面,並將恐怖片的元素融入傳統嚴肅戰爭片中。(英國《衛報》評)
《血戰鋼鋸嶺》是一部關於反戰主義的暴力劇情片,成功地將優雅與恐怖融合在一起。吉布森對如何調動觀眾情緒了如指掌。(《好萊塢報道者》評)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血戰鋼鋸嶺
⑺ 如何評價血戰鋼鋸嶺真實原型是什麼
《血戰鋼鋸嶺》是熙頤影業出品的戰爭歷史片,是一部非常真實,特效超厲害的片子,由梅爾·吉布森執導,安德魯·加菲爾德主演,其真實原型是二戰上等兵軍醫戴斯蒙德·道斯的真實經歷,講述他拒絕攜帶武器上戰場,並在沖繩戰役中赤手空拳救下75位戰友的傳奇故事。
影片前半段有種四五十年代美國電影的輕松浪漫氣息。年輕小夥子對漂亮的女護士一見鍾情,愣頭愣腦地追求,閃電式地戀愛——老電影里總有這種天雷碰地火的橋段,男女主角無比幸運地彼此看對眼,戀情順利得有種夢幻般的浪漫感。
⑻ 如何評價電影《血戰鋼鋸嶺》
伴隨著沖繩島戰役的來臨,《血戰鋼鋸嶺》開始從文戲逐漸轉入了在大銀幕上久違的戰爭場面。《勇敢的心》中血腥的冷兵器交戰是梅爾·吉布森調度宏大戰場的小試牛刀,《啟示錄》中的血腥描繪是一次漸入佳境,到了《血戰鋼鋸嶺》,血腥與暴力簡直就已經爐火純青。比起讓人們一直津津樂道的《拯救大兵瑞恩》開頭30分鍾的諾曼底登陸戰,梅爾·吉本森帶來的是一次基於「大兵瑞恩」的全面升級。
⑼ 電影《血戰鋼鋸嶺》中,日軍沒有不割斷懸崖上的攀爬網,這是為什麼呢
《血戰鋼鋸嶺》主要講的是二戰時期美、日雙方在沖繩島戰役時期,最為慘烈的鋼鋸嶺大戰期間發生的事情,影片講述的是主人公戴斯蒙德·道斯在戰爭中英勇搶救隊友,不顧自身安危,硬是在日本人眼皮子底下救出了一個連隊的故事。
電影對戰場描述的非常真實以上情況也就能夠解釋日本人為什麼不砍斷繩索的——其實坡面落差並不大,沒有電影描述的那麼高,如果有那麼高,那麼完全可以居高臨下狙擊美軍。或者放美軍進來以後破壞這個網,至少也能遲滯美軍的進攻。實際情況是日軍頗不破壞都沒什麼意義,還不如留著放更多的美軍進來,打近身戰。
沖繩島戰役的慘烈是空前的,日本方面共有超過10萬名士兵戰死或被俘虜,美軍遭受的人員傷亡亦超過8萬人。同時,數萬名當地平民喪生、受傷或被迫自殺,也是二戰時期最為慘烈的一場戰役了。
⑽ 二戰經典電影有哪些
二戰經典電影有:《血戰鋼鋸嶺》、《兵臨城下》、《珍珠港》、《拯救大兵瑞恩》、《斯大林格勒戰役》、《中途島戰役》。
一、《血戰鋼鋸嶺》
《血戰鋼鋸嶺》是熙頤影業、麒麟影業出品的戰爭歷史片,由梅爾·吉布森執導,安德魯·加菲爾德、薩姆·沃辛頓、盧克·布雷西、泰莉莎·帕爾墨、雨果·維文、瑞切爾·格里菲斯、文斯·沃恩主演。該片改編自二戰上等兵軍醫戴斯蒙德·道斯的真實經歷,講述他拒絕攜帶武器上戰場,並在沖繩戰役中赤手空拳救下75位戰友的傳奇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