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法國電影《拿破崙》講了關於拿破崙哪些事跡
1780年,少年時期的拿破崙在軍校學習時就顯示出非凡的英雄氣概。一次,士官生們在校園打雪仗,拿破崙頭部受傷,帽子被打掉,但他毫不氣餒,繼續堅定沉著地指揮他的那一隊同學抵禦並反擊另一隊同學的進攻。這種不僅不服輸,而且還要轉敗為勝的勇氣,深得軍校廚師弗婁里的欽佩。
拿破崙喜歡高翔的雄鷹。他養了一頭小鷹,被幾個淘氣的同學有意放走了。拿破崙怒不可遏,在宿舍里與他們大打出手。後來小鷹又飛回來了,從此,它成為拿破崙榮辱一生的命運的象徵。
1789年,法國爆發資產階級大革命。在革命黨人集會的科德里埃俱樂部的大廳內,革命領袖丹東指揮涌動的群眾在高唱《馬賽曲》。歌畢,又把歌曲作者德?里斯勒介紹給與會的群眾。後來成為法蘭西共和國國歌的《馬賽曲》當時已成為革命者向專制暴政決一死戰的戰斗宣言。群眾紛紛向革命的作曲家致敬——青年軍官拿破崙中尉也在致敬的人群當中。那天,他還首次與約瑟芬相遇。歸途中一位看手相的算命先生預言約瑟芬將來會成為皇後。
1792年,已晉升為上尉的拿破崙回到故鄉科西嘉島。那時英法兩國已經交戰。科西嘉民族主義領袖正陰謀投靠英國,拿破崙因鼓吹共和而遭通緝。翌年5月,拿破崙攜帶共和國的旗幟,乘一條小船,潛離科西嘉,投奔革命的法國大陸。在海上他遇到驚濤駭浪的考驗,他用共和國的旗幟當風帆,同狂風巨浪進行了頑強的搏鬥。這時,巴黎的國民議會也像洶涌的大海:激進的雅各賓派和溫和的吉倫特派為了爭奪革命的領導權,正展開一場殊死的政治斗爭。議員們唇槍舌劍的辯論,好比大海中前推後涌的激浪。
得到英國及歐洲大陸各國反動勢力支持的法國保王黨趁機在法國南方發動反革命叛亂。已晉升為少將的拿破崙接替討伐叛軍不力的卡爾多將軍,升任前線總指揮。司令部設在土倫郊外的一家飯店內,飯店主人恰巧是軍校當年的廚師弗婁里。老廚師眼見10餘年前的軍校「小鷹」如今已成為英俊的將領,感慨萬分;弗婁里的女兒維奧麗娜更對慕名已久的英雄一見鍾情。拿破崙果然不負眾望,他以雷霆萬鈞的炮火轟擊英軍在小直布羅陀的要塞,逼迫英軍連夜撤兵。土倫叛軍失去英國支持,也就摧枯拉朽般瓦解了。
1794年,巴黎處於由羅伯斯庇爾、聖鞠斯特等雅各賓派領袖組成的公安委員會的恐怖統治下,形勢十分緊張。丹東被推上斷頭台,拿破崙因拒任巴黎地區衛戍司令也遭逮捕;連約瑟芬都因涉嫌通敵而被投入監獄。極端的恐怖政治導致「熱月運動」,羅伯斯庇爾下台,冤獄紛紛平反。被釋出獄的拿破崙提出出征義大利的作戰計劃,想以戰功建樹自己的威望,但計劃未被採納。翌年10月4日的「葡月暴亂」卻意外地幫了他的忙:殘余的保王勢力趁革命陣營因長期內訌而力量大大削弱之際,在巴黎發動暴亂,拿破崙受命鎮壓,從而成為人們心目中挽救共和國於危難之時的革命英雄。在一次為慶祝冤獄受害者生還而舉行的大型舞會上,拿破崙向約瑟芬求婚。1796年春,他們結為伉儷。
然而,蜜月匆匆,新婚的將軍就要出征,因為他的出征義大利的計劃已被國民議會採納,他被任命為「義大利軍團」總司令。行前,他來到議會大廳,丹東等革命先烈的英魂浮現在他的眼前,他向英魂宣誓,永遠忠於革命理想。
連年作戰的共和國士兵們集結在阿爾卑斯山下。他們疲憊不堪,而且裝備很差。拿破崙騎著白馬巡視宿營地,滿山遍野的共和國士兵發出山搖地動的歡呼聲,拿破崙發表激勵士氣的演說。浩浩盪盪的共和國軍隊開進義大利境內。影片結束時,一頭雄鷹沖天而起,盤旋在高空,三幅並列的銀幕分別顯現出藍白紅三種顏色,構成一面巨大的法蘭西共和國的旗幟。
㈡ 有沒有什麼講拿破崙時期一些戰役的電影
1935年 《拿破崙》 法國
1954年 《拿破崙情史》 美國
1957年 《氣壯山河》 美國
1960年 《拿破崙在奧斯特里茨》又名《決戰奧斯特里茨》 法國
1968年 《戰爭與和平》 蘇聯
1970年 《滑鐵盧戰役》 義大利
1985年 《別了,波拿巴特》 法國
2002年 《拿破崙戰爭》 德國
2002年《拿破崙1戰爭的號角》法國
2002年《拿破崙2王者的榮耀》法國
2002年《拿破崙3命運的轉折》法國
2002年《拿破崙4滑鐵盧之戰》法國
2003年 《拿破崙先生》 法國
2005年 《征戰法蘭西》 法國
2006年《我與拿破崙》義大利
2012年 《拿破崙美人關》 俄羅斯
拿破崙·波拿巴(法語:Napoléon Bonaparte,義大利語:Napoleone Buonaparte,1769年8月15日-1821年5月5日),即拿破崙一世(Napoléon I),出生於科西嘉島,十九世紀法國偉大的軍事家、政治家,法蘭西第一帝國的締造者。歷任法蘭西第一共和國第一執政(1799年-1804年),法蘭西第一帝國皇帝(1804年-1815年)。
拿破崙於1804年11月6日加冕稱帝,把共和國變成帝國。在位期間稱「法國人的皇帝」,也是歷史上自查理三世後第二位享有此名號的法國皇帝。
㈢ 推薦幾部關於拿破崙的電影吧
反映拿破崙戰爭的十部電影
註:部分影片不是以拿破崙為主角,包括《戰爭與和平》和《氣壯山河》
《拿破崙在奧斯特里茨》(1960,法國)
(又名《決戰奧斯特里茨》,正如片名,反映奧斯特里茨戰役的片子,中文版由上譯配音)
推薦:★★★★
《滑鐵盧戰役》(1970,義大利)
(內容不用多說了,從惠靈頓和拿破崙兩個視角看待這場戰役)
推薦:★★★★
《拿破崙先生》(2003,法國)
(反映拿破崙在聖赫勒那島的最後時光)
推薦:★★★★
《戰爭與和平》(1968,蘇聯)
(反映拿破崙進攻俄國,但不是以拿破崙為主角。影片長度超過8個小時,動用了多名正規軍人參與拍攝,除了蘇聯版,《戰爭與和平》還有三個比較出名的版本,包括美國版、英國版、歐洲版,但最受好評的還是蘇聯版)
推薦:★★★★★
《別了,波拿巴特》(1985,法國)
(反映拿破崙遠征埃及)
推薦:★★
《氣壯山河》(1957,美國)
(故事背景發生在拿破崙進攻西班牙期間,主角不是拿破崙)
推薦:★★★
《我與拿破崙》(2006,義大利)
(以喜劇的方式描寫拿破崙在聖赫勒那島上的生活)
推薦:★★★
《拿破崙情史》(1954,美國)
(又名《拿破崙與黛麗絲》)
推薦:★★★
《拿破崙》(1935,法國)
(長達235分鍾的黑白影片,但導演卻還說它「只不過是一部未完成的巨大作品的序幕」,某些片斷需將三塊銀幕拼接起來才能放映)
推薦:★★★★
《拿破崙戰爭》(2002,德國)
(又名《拿破崙回憶錄》,一些網上商店的DVD則名為《拿破崙》,克里斯蒂安·克拉維爾主演。影片很長,由《戰爭的號角》、《王者的榮耀》、《命運的轉折》、《滑鐵盧之戰》四個故事組成,比較完整地反映了拿破崙的主要事跡,雖然在細節上不像《決戰奧斯特里茨》、《滑鐵盧戰役》等專以某場戰役為主題的片子那般詳細,但很值得一看)
㈣ 有哪幾部電影是描寫拿破崙的
拿破崙在奧斯特里茨 Austerlitz (1960) 1799年霧月十八政變後,拿破崙徹底改組了軟弱無能的督政府,自任第一執政,開辟了法國革命的新階段。拿破崙又接受了波拿巴家族(他的兄弟姐妹們)和外交大臣塔利朗等人的勸告,於一八○二年八月通過公民選舉成為終身執政。接著,1804年12月,拿破崙強迫羅馬教皇庇護七世來到法國,在法國聖母大教堂舉行了饒有戲劇性的加冕稱帝儀式。為了自己的事業後繼有人,拿破崙盼望他的妻子約瑟芬為他養個兒子。拿破崙喜歡洗灑有香水的熱水澡,他的大臣們經常圍在澡盆周圍商討決定國家大事。這里還穿插了拿破崙生活,以及有關他們兄弟姐妹之間的矛盾。為了恢復法國在海上貿易自由,拿破崙和英國於1802年簽訂了《亞眠條約》。後來,英國毀約,又竭力支持法國內部的復辟勢力,暗害拿破崙,因此激怒了拿破崙。拿破崙通過警務部長富歇逮捕了共和黨內的反對派,並處決了封建波旁王朝的後代昂吉安公爵。《亞眠條約》遭到破產後,拿破崙勇敢地向歐洲封建勢力英俄組成的第三次反法同盟挑戰。他准備渡海向英倫三島開戰的計劃失敗後,於一九○五年揮師東進,長驅直入奧地利。 奧俄聯軍統帥部參謀長韋羅特是個愚蠢而又狂妄的傢伙。他拒絕採納庫圖佐夫的意見,因此,聯軍內部矛盾百出。拿破崙以他特有的洞察力發現敵軍的失算,有意引誘敵人上當。戰場在奧地利奧斯特里茲村以西,維也納以北120公里的普拉琴高地周圍的丘陵地帶。當時法軍正面的俄軍有7萬,奧軍1萬多人,側面又有伺機發動進攻的普魯士軍隊10萬人,而拿破崙統率的法軍還不足8萬人。拿破崙決定乘普魯士軍隊未動之前,誘使奧俄聯軍在奧斯特里茲決戰。他巧妙地利用敵人截斷他去維也納退路這一點,一方面用少數法軍牽制敵人左翼部隊,同時又故意把自己的左翼部隊調開,誘使敵人佔領那個地方。當敵人開往那裡,拿破崙用佔領普拉琴高地的主力部隊閃電般地攻擊其側背,形成了局部優勢,把敵軍包圍並強迫到半冰凍的湖泊里去。這時,拿破崙發揮他擅長運用的炮戰,用大炮轟擊冰湖,使敵人遭到毀滅性的打擊。這場舉世聞名的奧斯特里茲戰役,雙方交兵還不到四個小時,聯軍全軍覆滅。它充分表現了拿破崙作為一個軍事家的卓越才能。 拿破崙先生 Monsieur N. (2003) 英國人為曾經戰無不勝的拿破崙大帝選擇了大西洋的聖赫勒拿島作為他的流放地.這是個離非洲大陸海岸線有近2000公里只遙的荒島,在這個有122平方公里的島上駐守著3000士兵以及11艘戰艦,拿破崙會甘心在這座孤島上終此一生嗎?他能設想出擺脫英軍看守的妙計嗎?他將策劃的是一場神秘的戰爭,這是他一生中的最後一場大戰,也是最為關鍵的一戰,雖然這場戰爭在歷史上並沒有被記錄…… 拿破崙 "Napoléon" (2002) 拿破崙好戰堅毅的個性,為他贏得多次戰場上的勝利;但在好大喜功的背後,竟因為外在敵國的威脅,以及國內與皇族間的利益爭奪,造成他腹背皆敵的局面! 本片描寫拿破崙好戰的個性與作戰的機智,想以武力統一歐洲,創造和平歐洲的理想世界,無奈民族間的差異,使得歐洲戰事不斷,拿破崙也馬不停蹄的應戰;然而,一代巨人最後卻無法逃離被擊敗的命運,被英軍軟禁於聖海輪那島,孤苦無依,妻離子散的直到他垂老病逝於小屋內的木板床上,令人無限感嘆……
㈤ 有關拿破崙的電影
如果你想看貼近史實的話, 《拿破崙戰爭》(法國)
我覺得這個應該是歷史上最經典的<滑鐵盧戰役(1970)>
這些我還沒看呢:
四部曲——
拿破崙1戰爭的號角
拿破崙2王者的榮耀
拿破崙3命運的轉折
拿破崙4滑鐵盧之戰
拿破崙在奧斯特里茨
還有最全面的敘述拿破崙的資料:
http://www.napolun.com/
若滿意,請採納吧_
㈥ 關於拿破崙的電影哪個最好看
關於拿破崙的電影有:
1.《拿破崙戰爭》(法國)
2.《我與拿破崙》
3.《滑鐵盧戰役》
4.《拿破崙在奧斯特里茨戰役》
5.《拿破崙先生》
6.《拿破崙情史》
如果你想看貼近史實的話,那你就看《拿破崙戰爭》(法國)
napoleon
war
2002年出品
編劇:迪迪埃·德科因
導演:伊夫·西蒙娜
主演:克里斯琴·克拉維爾、伊莎貝拉·羅塞利尼
如果你想看不嚴肅的輕松一點的就看莫妮卡貝魯奇主演的《我與拿破崙》
㈦ 有關於拿破崙和以拿破崙戰爭為背景的一切電影
1、《拿破崙在奧斯特里茨》
講述1799年霧月十八政變後,拿破崙徹底改組了軟弱無能的督政府,自任第一執政,開辟了法國革命的新階段。接著,1804年12月,拿破崙強迫羅馬教皇庇護七世來到法國,在法國聖母大教堂舉行了饒有戲劇性的加冕稱帝儀式。
2、《拿破崙先生》
講述英國人為曾經戰無不勝的拿破崙大帝選擇了大西洋的聖赫勒拿島作為他的流放地,這是個離非洲大陸海岸線有近2000公里之遙的荒島,在這個有122平方公里的島上駐守著3000士兵以及11艘戰艦,拿破崙策劃的是一場神秘的戰爭。
3、《我與拿破崙》
講述1814年5月,拿破崙被流放到一座荒島上,然而,不僅是聯合起來的貴族,還有他在法國的臣民都起來反對這個不在是「真天子」的他。根據楓丹白露條約,拿破崙被「聘」到了厄爾巴島上,受到島上的居民和貴族們的熱烈歡迎,做起了厄爾巴島上12,000個人的最高統治者。
4、《拿破崙》
講述以拿破崙童年時代領導打雪仗開始,當時他已顯露出戰略才華,但同學們卻看不起他。大革命時期,他試圖把家鄉科西嘉引入戰火,遭到反對,乘船逃亡。後來他帶領軍隊在風暴中擊退英國軍隊。回到巴黎後,他發現革命已經淪為恐怖統治。
5、《拿破崙戰爭》
講述在1792年奧地利、薩丁尼亞、那不勒斯王國、普魯士、西班牙和大不列顛結成了第一次反法同盟,試圖毀滅法蘭西共和國。1797年拿破崙在義大利擊敗奧軍,強迫奧地利接受及簽下坎波福爾米奧條約,從此只剩下英國跟法國作戰。
㈧ 關於 拿破崙時代的電影有哪些 貼近史實的 。紀錄片 電影都可以 。
《拿破崙在奧斯特里茨》(這個我看過,比較老了,但很精彩)
1799年霧月十八政變後,拿破崙徹底改組了軟弱無能的督政府,自任第一執政,開辟了法國革命的新階段。拿破崙又接受了波拿巴家族(他的兄弟姐妹們)和外交大臣塔利朗等人的勸告,於一八○二年八月通過公民選舉成為終身執政。接著,1804年12月,拿破崙強迫羅馬教皇庇護七世來到法國,在法國聖母大教堂舉行了饒有戲劇性的加冕稱帝儀式。為了自己的事業後繼有人,拿破崙盼望他的妻子約瑟芬為他養個兒子。拿破崙喜歡洗灑有香水的熱水澡,他的大臣們經常圍在澡盆周圍商討決定國家大事。這里還穿插了拿破崙生活,以及有關他們兄弟姐妹之間的矛盾。為了恢復法國在海上貿易自由,拿破崙和英國於1802年簽訂了《亞眠條約》。後來,英國毀約,又竭力支持法國內部的復辟勢力,暗害拿破崙,因此激怒了拿破崙。拿破崙通過警務部長富歇逮捕了共和黨內的反對派,並處決了封建波旁王朝的後代昂吉安公爵。《亞眠條約》遭到破產後,拿破崙勇敢地向歐洲封建勢力英俄組成的第三次反法同盟挑戰。他准備渡海向英倫三島開戰的計劃失敗後,於一九○五年揮師東進,長驅直入奧地利。曾經在無聲片時代拍過經典的《拿破崙》傳記片的岡斯在晚年重操舊業,拍攝了拿破崙最偉大的戰役,講他在奧斯特利茨跟沙皇俄國和奧地利的鏖戰,最後取得勝利。本片是一部弘揚一代偉帝拿破崙的壯麗史詩。 1804年在創建法蘭西第一帝國後,歐洲各君主國組建第三次反法同盟。為粉碎第三次反法同盟,拿破崙長途急行軍,在烏爾姆全殲奧軍,佔領奧地利首都維也納。俄奧兩軍會合後,在奧洛穆茨與法軍尋求決戰。戰前俄奧聯軍放棄老將庫圖佐夫的正確意見,在亞歷山大一世和魏洛特爾的要求下制定了走下普拉岑高地進攻的作戰計劃。拿破崙率劣勢法軍與俄、奧聯軍英勇決戰於奧地利的奧斯特里茨地區,他以堅毅、果敢的指揮藝術只用了不到四小時的時間就給敵人以毀滅性的打擊,樹立了聞名於世的以少勝多的輝煌戰績。
《滑鐵盧戰役》,導演:謝爾蓋.邦達爾丘克
(個人不太喜歡演皇帝的演員……)
1815年 6月18日早晨,威靈頓公爵所指揮的部隊,聚集在比利時一個名為滑鐵盧的小鎮營地里。連綿不斷的降雨帶來了痛苦、潮濕和寒冷給士兵。但是這些士兵將會感謝這場從前夜就開始下的大雨,因為這場夏日暴雨不僅挽救了很多人的生命,同時,也即將改寫了整個歐洲的歷史,就是在這兒──滑鐵盧戰場。
滑鐵盧這場戰役,是以拿破崙為首的法國軍隊獨力抵抗以奧地利、普魯士、俄國、英國為首的聯盟國。拿破崙是個自信而又輕視敵人的人。他從未和惠靈頓交鋒過,他相信惠靈頓不會在滑鐵盧進行頑強抵抗。他期望一次進攻就能將惠靈頓趕下山脊,逼他後退。因此他根本沒有料到會有一場大規模的戰斗。
戰事一開始,法國好不容易才擊敗英國的先鋒,但是法軍的實力已被削弱了大半。當聯軍越接近法軍,法軍的士氣越下降,軍隊也發生了騷動。不久,法軍被徹底擊敗,這場戰役只是打了一整日便結束。
滑鐵盧戰役很特殊,因為它是極少數單憑一場戰斗就蠃得決定性勝利的戰役。在這之後,幾乎沒有單憑一場戰斗就能決定整個戰爭結局的戰役,但這場戰役做到了。滑鐵盧戰役的勝利使惠靈頓公爵成為英雄,受到人民的熱烈歡迎。而拿破崙的命運則是無比凄涼,他被流放在大西洋聖赫倫島。在那裡,拿破崙度過了他的餘生,昔日那位驕傲的皇帝,亦慢慢的消失在這個廢墟中。
還有一部《拿破崙先生》Monsieur N, 不是紀錄片,是對拿破崙最後逃離聖赫勒拿的一個猜想,很精彩,不妨看看。
還有中央十套百家講壇出過一期拿破崙的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