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請問有一個電影叫"瘋狂美麗都"是一部法國電影,講的是什麼事
【片名】:瘋狂約會美麗都/The Triplets Of Belleville
【導演】:Sylvain Chomet
【主演】:Voices of: Jean-Claude Donda, Michel Robin, Monica Viegas, Betty Bonifassi, Marie-Lou Gauthier
【發行公司】:Sony Pictures Classics
【製作公司】:Canal +, Cofimage 12, France 3 Cinema, Gimages 3, Les Armateurs
【首映】:2003年
【片長】:78分鍾
【語言】:英文
【區域】:歐美
【類型】:卡通片 喜劇片 冒險片
電影介紹:
巴黎,曾是西方世界的文化中心,當美國還是一片荒蠻的時候。它包容來自世界各地的文化形式,所有的名流藝術家們都來到那裡尋找自己的歸宿。法國人愛他們自己的文化,就像愛自己一樣,他們就像驕傲的公雞,總以自己的文化為榮。而二戰後法國的衰退以及美國的崛起,使美國的快餐文化侵襲全球,到處都是好萊塢的電影,到處都是迪斯尼的動畫。法國人像一個末落的貴族維持著自己的尊嚴,絕不願像美國看齊,在法國人眼中美國就像一個暴發戶,機械的製造著大量的垃圾文化。
即使在動畫片上面,法國也不願意走像美國的路子。眾所周知,美國和日本是世界上最大動畫片生產國,並且在世界動畫電影的市場上,美國占據著主導地位,成為世界動畫消費的主流力量。美國的動畫,諸如迪斯尼,華納兄弟公司出品的大部分動畫片都越來越追求技術上精益求精,畫面日益完美,在視覺效果上幾近極致。而法國的動畫卻同它相反,對於畫面追求簡約,懷舊為主,相反更多地追求內容上的飽滿,就如同這部法國動畫的傑作《瘋狂約會美麗都》。
懷舊是影片《瘋狂約會美麗都》的一個特色,這裡面有對默片和黑白電影年代的緬懷,就如影片開首以黑白粗糙畫面呈現的美麗都三重唱的表演,詼諧而誇張,彷彿動畫片產生最初的米老鼠動畫,再如片中人物很少有對話,多以肢體語言代替了對話。在懷舊之下是一派唯美的寫意畫風,那幾片落葉悠悠掠過,樸素小鎮的動人意境油然而生,這不是精緻的描圖所能替代的。當然法國人肖凡並沒有一味的排斥科技,他在適當的地方還是運用了CG技術,比如海面的驚濤駭浪就運用了CG技術,但這也只是起到畫龍點睛之功效,並非全面的替代。因為法國人總是相信科技再發達,也是不能夠代替文化和藝術,不然只能淪為工業產品。
在影片當中處處充滿了嘲諷,裡面有著法國人對美國文化的鄙視和不屑。比如美麗都,也就是影射中的美國紐約,自由女神手中的火炬變成了冰琪琳,書本變成了漢堡包,而女神也變得肥胖異常,幾乎是物質世界的象徵(說回來自由女神還是法國人送給美國人的,打概法國人覺得給美國人讓她變味了)。好萊塢的單詞在片中由「HOLLYWOOD」變成了「HOLLYFOOD」,法國人的幽默感在這里得以發揮,配以滿街的胖子市民,暗指美國快餐文化所締造的物質王國除了帶來肥胖的身體卻沒有仍何文化上的貢獻。而曾經紅極一時的美麗都三重唱的淪落彷彿也在說明文化藝術在美國這樣的物質世界中的最終下場,難以找到出路。
而影片的真正高明之處在於對親情的描繪上面,它不象《海底總動員》那樣無時無刻地表露親情,極度渲染,唯恐天下不知。由於沒有過多的語言對白,影片對親情的表現上幾乎達到了無聲勝有聲的境界。
片中失去雙親的男孩和奶奶生活在一起,男孩有些自閉,終日鬱郁寡歡。奶奶為使他開心,給他找來一條小狗,但是短暫的喜悅後又是無盡的憂郁。在無意中奶奶發現孫子的剪貼本,發現孫子對環法自行車賽的熱愛,於是便為他買回一輛自行車。從此以後開始訓練起孫子,打算幫他達成理想。這其中有不少的法國人誇張的幽默在裡面,比如奶奶以各自簡陋的工具幫助孫子恢復體力,控制飲食,保持體重。而最為誇張的是奶奶以小隻腳踏小船居然跟隨帶走孫子的巨輪飄洋過海來到美麗都,以一種不可能來表達出一種親情的極至。沒有錢的奶奶受到金錢至上的美麗都的排斥,最後流落街頭得到已經蒼老淪落的美麗都三重唱的幫助。在酒巴里她們以各種無用物件來演譯著動聽的音樂,似乎暗示著真正的藝術並不一定要依賴於物質,它可以憑借各種形式得以表現。四位蒼老的女性最後憑借著機智從賭場中救出了充當工具的自行車手孫子,在那段追殺中法國幽默再次誇張表現,讓這一過程妙趣橫生。
當影片即將落幕前的畫面中業已白發蒼蒼的孫子對著身旁的空位說了一句:「奶奶,電視節目放完。」這一幕正是在呼應影片開首時的那一幕:奶奶問身旁的孫子:「電視放完了嗎?你為什麼不跟奶奶說。」而孫子卻悶聲不響的離去。當我看完最後一幕幾乎讓在眼眶中轉動的淚水奪眶而出,這就是法國人認為的藝術渲染力,一種不經意的流露。
在影片之中其實還有一個小小的插曲,小狗布魯諾為什麼整日沖著窗口外馳過的列車狂吠呢?是因為小狗小時候曾被玩具小火車碾過尾巴,疼痛記憶猶新啊。另一方面也是那條鐵路橫穿郊外,完全破壞了美麗郊外的整體風景,小狗的狂吠也是一種文明進程對自然和藝術化破壞的不滿的態度。
法國人的幽默誇張而尖刻,獨具超凡的想像力,用極簡的的方式來打造了一個極動人的親情故事,在極度抽象的畫面下卻蘊含著感動,這便是具有濃厚人文氣息的法國動畫。動畫片的形式也並非是單一的,這里同樣充滿了不同的選擇。
② 電影關於愛
關於愛情的電影有:
1、《怦然心動》
《怦然心動》是由羅伯·萊納執導,瑪德琳·卡羅爾、卡蘭·麥克奧利菲主演影片。該片根據文德琳·范·德拉安南的同名原著小說改編,描述了青春期中男孩女孩之間的有趣戰爭,於2010年7月26日在美國上映。
③ 尋一部歐洲電影 跟面具有關
奪面解碼 描述法國影帝謝勒迪柏度飾演的神探維托突然失蹤,更盛傳被一個戴鏡子面具的魔人殺死,傳聞鏡子面具擁有吸去人類靈魂的詭異力量,牽涉整個巴黎多宗神秘謀殺案,頓然引起一陣恐慌的故事。
法國電影史上最革命性、製作最龐大的視覺特技
片王《奪面解碼》,一開畫便連續兩星期穩佔法國票房第一位,氣勢如虹。更榮獲西班牙電影節五項大獎,包括:「最佳影片」、「最佳化妝特技」、「最佳視覺特技」、「最佳配樂」與「民選最佳電影導演」,就連法國電影節亦把《奪面解碼》定為電影節開幕電影,頓然轟動全城。《奪面解碼》拍攝費用耗資逾一億五千萬法郎,更破天荒全球首度採用SONY24-P全新高解像數碼拍攝系統製作(CineAlta),比《星戰前傳 2》更率先採用此系統,(CineAlta)系統是運用全數碼科技功能於電影拍攝上,令到影片更趨現實感觀,加強視覺官能刺激,畫面更流暢、更細膩。把怪異詭秘的法國古都呈現於廿一世紀,帶給觀眾嶄新視覺享受!
驚天命案隱藏天機 故事內容根據十八世紀法國傳奇人物神探維托真人真事改篇,劇情曲折離奇,出乎意外,集懸疑、驚栗、動作、迷離於一身。描述法國影帝謝勒迪柏度飾演的神探維托突然失蹤,更盛傳被一個戴鏡子面具的魔人殺死,傳聞鏡子面具擁有吸去人類靈魂的詭異力量,牽涉整個巴黎多宗神秘謀殺案,頓然引起一陣恐慌。青年新聞記者波艾倫(格廉迦納飾演)遂展開追查,更聯同神探維托拍檔尼馬及一神秘女子(安娜莎達飾演),逐一查訪多位證人,怎知期間陸續發生多宗「電擊殺人案」,不少貴族陸續被離奇閃電轟斃,而曾被追訪過的目擊證人亦相繼被人割喉而死,波艾倫更查出此事與城中大批處女突然失蹤有關,令劇情更趨向高潮。每個線索都可改變故事發展,最後關鍵卻在維托自己身上……
編輯本段演員介紹
傑拉爾·德帕迪約,法國國寶級演員,拍片超過一百部,在多個影展獲影帝稱號。1996年獲得法國最高榮譽「騎士勛位勛章」。並無俊俏的外表,但成為歐洲最多產的電影明星。擅長各種電影類型,表演飽滿,具深厚的爆發力。出身貧寒,從小涉足犯罪世界,被一個在戲劇學院就讀的朋友偶然拉進演藝圈。曾經歷一場車禍和一次飛機相撞事件,並且做過心臟手術,但依然保持超人般的工作效率。每年都有數部作品推出,其中不乏大量佳作。
④ 你心目中最好看的法國科幻片是哪部為什麼
要說法國最好看的科幻片,個人會把票投給《第五元素》。
因為《第五元素》是我在孩提時代看到的第一部科幻片,當時裡面形形色色的外星人讓我嘆為觀止,也為小小的我打開了新世界的大門。雖然《星球大戰》早就構建起了更為龐大的宇宙世界觀,但《第五元素》給我留下的沖擊沒有任何一部科幻電影能夠比擬。
《第五元素》的演員陣容非常強大,有出演過《十二猴子》和《虎膽龍威》系列的布魯斯·威利斯,有出演過《生化危機》系列的米拉·喬沃維奇,有剛剛憑借《至暗時刻》加冕奧斯卡影帝的英國國寶級演員加里·奧德曼。
米拉·喬沃維奇的演技雖然褒貶不一,曾經還被提名金酸梅獎最佳女主角。但她的顏值、氣質俱佳,屬於男女通殺的類型。
呂克貝松的新片《星際特工:千星之城》實際上脫胎於《第五元素》,裡面能找到好多《第五元素》的影子。只是宇宙文明的設定更加廣闊,視效更加炸裂,劇情更加商業化,但與《第五元素》相比,少了些深度,自然也就成不了經典之作。
大劉在他的小說中寫過,人類生存的終極目標是探索宇宙的秘密,就像《朝聞道》中為了聆聽真理而選擇毀滅自己的科學家們。對我們普通人,或者影迷來說,能透過電影導演的鏡頭,去探索廣闊的宇宙,是一件很美妙的事情。
⑤ 求幾部劇情比較飽滿的外國電影/電視劇 最好像《驚天魔盜團》那樣的 男主要養眼的 謝謝謝謝
暴力街區。力推!動作美劇!!
⑥ 韓國,法國,美國愛情電影的比較與分析
日韓是天馬行空、滿足大家美好幻想的討好電影 歐美的不僅很真是而且有深度,往往看後讓人收獲更多,引人深思,而且人物比較飽滿,故事很有穿透力
⑦ 雅克德米的電影風格怎麼樣,如何評價他的風格
雅克·德米(Jacques Demy),1931年6月5日生於法國南特,法國電影導演、編劇、製片人。
雅克·德米始終保持獨樹一幟的個人風格。他的電影世界充滿富於詩意的想像力,通過飽滿絢麗的色彩,優美的攝影、華美的服飾和引人入勝的配樂,精確而不失浪漫地將想像世界呈現於世人,由此他被譽為法國電影史上最偉大的完美主義者之一 。雅克·德米作為"法國電影新浪潮"其中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電影作品描繪了一個港口城市的世界--南特、尼斯、瑟堡、羅什福爾、洛杉磯、馬賽 。
雅克·德米的電影很講求故事性。電影中的音樂、畫面也是極具視聽上的沖擊力的 。(上海師范大學人文與傳播學院影視傳媒系王方教授評)雅克·德米是法國著名電影導演,作為法國新浪潮電影運動代表人物之一,先後執導了《蘿拉》、《瑟堡的雨傘》、《天使灣》、《三張26日的戲票》等優秀作品。雅克·德米的大多數電影作品都充滿了街頭藝人,仙女,工人,奇怪的雙胞胎,充滿幻想的藝術家或賣電視機的商販。他是那些擁有完整童年,之後一生都保持創造力的神奇電影人之一。
⑧ 能否推薦十部你最喜歡的歐洲電影
說實話,我看過的歐洲電影,可不止十部。但最喜歡的,是這幾部:
1.《傲慢與偏見》
看到片名就明白了,這是在講述兩個人的感情,不過主人公卻是兩位男性,不要感覺意外,這段感情被拍攝的相當唯美,並非糖水片。兩位主人公的情感變化,從一至終,皆被展現在熒屏中,那樣細膩而深厚,略帶一絲甜蜜,還有溢出屏幕的復雜心情。但是,最感人的地方就在於,請以你的名字呼喚我,一句話就能讓人懂得此片的精髓。
⑨ 看了個法國電影片頭:是一群年輕人徒手爬上一棟高樓,這個電影叫什麼名字啊
飆風子弟跟飆風小子
◆原 名:Fils vent, Les (2004)
◆譯 名:飆風小子 又名企業戰士2
◆導 演:居利安 賽瑞 Julien Seri
◆演 員:Williams Belle .... Williams
Chau Belle Dinh .... Kien
Malik Diouf .... Kenjee
Yann Hnautra .... Yann
Guylain N'Guba-Boyeke .... Yaguy (as Guylain)
Charles Perrière .... Logan
Laurent Piemontesi .... Léo
◆類 型:動作/冒險
◆片 長:90 分鍾
◆上 映:2004年
◆國 家:法國/英國/西班牙
◆語 言:法語
◆字 幕:中文
◆文 件:1CD
◆鏈 接:http://www.imdb.com/title/tt0345235/
◆評 分:3.3/10 (86 votes)
-----------------------------------------------------------------
◆視頻尺寸:640 x 336
◆壓縮格式:RMVB
-----------------------------------------------------------------
◆簡 介:
在練成了移動術之後,這幾個法國青年決定一起回到曼谷。在那裡他們遇到了把所有的能力全部貢獻給yakusas組織的中國人,這些中國人有個綽號 「土狼」,Tsu一個漂亮又有才華的中國女子,她是土狼首領KIEM唯一的姐妹。
在綁架了其中的一個女子之後,這些法國人面臨著在敵人的領地喪失生命的危險。Yamakasi發現他們捲入了一個「不清楚的」歷史,反抗當地的人,這些當地人的把一群全副武裝的人通過撒一種迷葯控制著,這些武裝的人由一個想成為的當地首領的小頭目控制著......
上部劇情回顧
一群年輕人常利用工作餘暇聚在一起,鎖定各處的高樓大廈,展現他們飛檐走壁的不凡身手。雖然他們並未在社會上為非作歹,但神乎其技的本事已然公開挑戰警察鍥而不舍的精神。
更令人擔心的是,稚齡幼童將他們視為崇拜偶像,找到機會就想要「模仿」一下。終於有一天意外發生了,小學生加米在同學的慫恿下爬樹摔傷。由於患有心臟病,加米的傷勢需要在24小時內動心臟移植手術才得以保命。透過醫生向心臟捐贈的「中介機構」查詢得知,瑞士有人願提供心臟,索價40萬法郎。
加米的母親深知若無法在一天之內籌足該款,就挽救不了兒子的性命,於是最後決定跳樓自殺以解決問題。幸而當時七位企業戰士正在隔壁聚會,因此在千鈞一發之際救下了加米的母親。同時,他們決定要為此事負責到底,在法律與正義的沖突中,為小加米殺出一條「生路」......
背景
本部影片的導演Julien Séri的報復拍成了電影,他在影片《企業戰士》(Yamakasi)中遭到了排斥。在《飈風子弟》的演員,他選擇了同樣的演員組「Yamakasis」。在2001年製片人Luc Besson就曾經找個這個法國人想拍攝Yamakasi,但是最終沒能達成協議。三年後,Julien Séri領導著Yamakasi團隊,朝著他們的目標正確的前進。
導演介紹和訪談
33歲的Julien Seri從短片和酒吧里走了出來,在他22歲的時候他為Laurent Voulzy拍攝了第一個短片,後來的日子裡他為雷諾、法國電信等公司拍攝了很多廣告,大概有50多個。「這是最好的學校」。另外,他還拍攝了很多短劇,《墜落的天使》、《瑪亞的微笑》,後來他拍攝了一個英文長劇,其中有三分鍾的長鏡頭,這證明了他有實力去作為一個動作片的導演。Luc Besson看到了這三分鍾的長鏡頭之後,稱他為「小夥子」,並和他會面後建議他馬上去和YAMAKASI共同拍攝一部電影。但這個建議並沒有成為現實。但當Yamakasi的第一部電影播出之後,Julien Seri重新和Yamakasi見了面,並對他們說:「我們要重新出發了」。
你在影片中與Yamakasi得到的快樂是什麼?
他們很少說話,他們的眼神會讓你知道他們有點害羞,很認真。他們給自己生活樹立很冷酷的准則,我也必須遵守它。我喜歡看他們訓練,我也參加到那種武術的訓練中,這是我們共同的領地。我們也有共同的一個想法就是,影片將是動作片:「從觀眾的角度、從感情因素、從武打動作或者可以說其它由他們的嚴酷訓練和專業的意識產生的任何標准而言。」為了這個片子他們付出了很多,白天他們在一個教練的帶領下進行身體訓練,下午他們在劇場里拍攝。
《飈風子弟》包含了什麼?
這個片子開始的想法就是要在一個能夠表現Yamakasi能力的環境下繼續延續他們故事。我們馬上就想到了亞洲,考慮到那裡的武打藝術、那裡的電影,這和我們所有人的夢想一致。另外的一個原因就是,我們要讓每個人都充當一個相對重要的角色,讓他們都有不同但飽滿的性格。我們在原來Yamakasi的七人中加入了一個女性。很幸運,我們挑選到的合適的演員,Elodie Yang,一個祖籍柬埔寨的法國女孩,她在巴黎學習法律,非常擅長空手道。為了能夠在亞洲美麗的國家進行拍攝,在中國我們准備了6個月,在泰國3個月,最終在泰國我們開始了拍攝,在拍攝期間我加進了一些劇情,我和Yamakasi交流的很好,他們也很投入的參與到這些劇情的拍攝中來。
為什麼Yamakasi要在世界的范圍內奔跑?
他們就象極限運動者和沖浪的人一樣,在世界的范圍內尋找著最刺激的運動地方,最險要的海浪一樣。他們尋找著運動的價值。在亞洲他們找到了,光榮、誠實、嚴謹在競爭中是共同的。
你與Yamakasi從其他動作片中吸取了經驗嗎?
我們主要參考了三部影片:Time and tide de Tsui Hark, Le 13è Guerrier de John McTiernan et Blade 2 de Guillermo Del Toro.我們對動作片的表現形式達成了共識,我們在我家的電視屏幕前開了很多次大會,我家有1500張DVD。
這些借鑒在影片有所表現:Kitano是一個真名,為了表示尊敬我們在影片中也希望保留這個真名,但是很遺憾沒有實現。影片融合了我喜歡的多種風格的電影,包括漫畫和中國日本歷史上的戰爭場面。
電影說出了什麼?
「Yamakasi是一個團隊,他他們包含的了不同,他們共同生活,一起訓練,但,他們擁有非常不同的形象和能力,他們只有在接受了其他人的不同的時候才會變的強大,他們互相補充。這給社會上的年輕人上了很有意義的一課,對成年人也同樣。我為我的孩子和我的父母拍攝了這個電影,這就是《飆風之子》的意義。
我是原來2樓的 看了後面的答案 現在做補充
想跟樓下的說。《飆風之子》就是企業戰士第二部,而不是如樓下所說的「是<<企業戰士>>或者《暴力街區》,個人認為這2部比飆風小子好看 」
樓主看的片應該是企業戰士1飆風子弟或者企業戰士2飆風小子
⑩ 求·法國電影·那個演過 這個殺手不太冷 主角的
1948年7月30日出生於北非摩洛哥的卡薩布蘭卡,其父母親都是西班牙裔的法國人,當年為逃避弗朗西斯科的納粹統治才來到了北非。
十二歲的讓·雷諾隨同父母回到法國居住,但不久他的母親就去世了,這件事給他帶來了很大的打擊,也在各方面影響了他的生活,但更磨練出他堅毅的性格。自幼就對演戲情有獨鍾的他高中畢業後進入當地的公立戲劇學校就讀,但命運的安排並未能如他所願,畢業後演戲無門的他不得不靠做些別的工作以維持生計。在此期間他曾經打過零工、賣過樂器、做過司機,並曾一度從軍派駐德國。之後在朋友們的推薦下,他才得以有機會進入電視台參加演出。
1980年參加影片《Les Bidasses aux Grandes Manoevres》的演出時,讓·雷諾遇見了當時擔任該片助理導演的呂克·貝松,從此他開始了與呂克·貝松的密切、友好的合作。在呂克·貝松執導的《碧海情》(Grand bleu,Le)(1988)、《時空急轉彎》(Visitors, Les)(1993)、《這個殺手不太冷》等五部影片的合作中,兩人建立起極佳的信任與默契。尤其呂克·貝松為他專門量身打造的《這個殺手不太冷》一片,更是令他擠身世界級明星之列,從此開始了他的好萊塢電影生涯。
1987年他與羅薩娜.阿爾蓋特在呂克.貝松導演的影片《碧海情》中搭檔:9O年與瓦萊里.勒邁爾歇出演《解放的咸牛肉》;92年出演《12世紀來訪者》;94年與娜塔麗-波特曼搭檔主演呂克.貝松的《殺手雷昂》,引起轟動,而他也因此被好萊塢看中,又出演了一系列的重要角色。94年他與美國最受歡迎的女影星梅格-瑞安主演《法式接吻》;95年與巴特里西亞.維拉斯蓋主演弗朗西斯.韋伯的影片《美洲豹》;同年與法國影星埃瑪紐埃爾.貝阿特利斯出演美國大片《碟中諜》;96年與法國年輕的影、視、歌三棲明星瓦娜薩.帕哈蒂出演《巫婆的愛情》;97年與娜塔沙.邁肯羅出演《浪人》;同年與瑪利亞.比蒂羅出演《戈茲拉》;這一年他出演的第三部影片是與女演員米利耶爾.羅賓合作的《12世紀來訪者-2》。2000年他又出演了《來訪者》系列的第三部《時光隧道》,與女影星克利斯蒂娜.阿波蓋特搭檔。同年,他與娜迪婭.法雷斯主演法國大片《暗流》。讓.雷諾是少數成功打入好萊塢的歐洲影星之一。
他與梅格·瑞恩(Meg Ryan)合作主演了《情定巴黎》(French Kiss)(1995),與湯姆·克魯斯(Tom Cruise)合作主演了《不可能完成的任務》(Mission: Impossible)(1996),與羅伯特·德尼洛(Robert De Niro)主演了《浪人》(Ronin)(1998),與這些好萊塢當紅影星的合作更令讓·雷諾身價倍增。
作為法國中生代演員中出類拔萃的一個,讓·雷諾演戲的功底十分扎實,戲路多變,不僅在多部動作片中有上佳表現,另外他還極具喜劇演員的天分。在《為了羅茜娜的愛情》(Pour l』amour de Roseanna)(1997)、《時空急轉彎》等片中,讓·雷諾又向觀眾展現出其幽默、風趣的一面,令人感覺到這個殺手果然不太冷。演技不俗的他,雖然也算似乎功成名就,但直到2000年他獲得歐洲電影獎頒贈的終身成就獎之前,似乎一直與國際大獎無緣。其實早在1994、1995年讓·雷諾就憑借主演《為了羅茜娜的愛情》和《這個殺手不太冷》連續獲得兩屆法國愷撒獎最佳男主角提名,但都失之交臂。2000年,他從好萊塢重返故鄉法國,主演了叫好又叫座的《暗流1》(Crimson Rivers, The)。這位溫柔殺手在銀幕上的不懈努力,最終沒有白費,2000年12月5日歐洲電影獎向他頒贈了終身成就獎。在頒獎典禮上,讓·雷諾難以掩飾心中的激動之情,他幽默地說:很高興能在法國得獎,不過他們說這是終身成就獎我就不想拿了,因為我覺得我還很年輕。看來天性不願服輸的讓·雷諾是在暗示自己將來還會將有更大的作為。
在電影之外,讓·雷諾的生活頗富戲劇性,早年在巴黎他和一位模特同居多年,這位模特給他生了兩個孩子,然而最終卻因性格水火不容而分手。1996年已近50歲讓·雷諾和一名叫Nathalie yszkiewicz的默默無聞的女子結婚。1998年Nathalie為他生下一個女兒,如今讓·雷諾在巴黎和洛杉磯分別都購置有房子,並分期和妻女在兩地居住,共享天倫之樂,完全是在扮演一個新好男人的角色。
讓·雷諾在2003年12月15日獲法國總統希拉克頒授國家勛章,法國國家勛章是僅次於榮譽勛章的第二文化獎章。希拉克在頒獎致辭中說:「讓·雷諾是一位偉大的演員。」 [編輯本段]【人物簡介】:讓·雷諾於1948年7月30日出生於北非摩洛哥的卡薩布蘭卡,原本生活在西班牙的父母當年為逃避弗朗西斯科的納粹統治來到了北非。讓·雷諾12歲和父母一起回到巴黎生活。雷諾17歲時到法國系統學習戲劇表演,並漸漸在法國的電視、舞台劇和電影上嶄露頭角。在讓·雷諾12歲回巴黎生活後沒幾年,他的母親就去世了,這件事給他帶來了很大的打擊,也在各方面影響了他的生活。
作為法國中生代演員中出類拔萃的一個,讓·雷諾的功底扎實,戲路多變,他的演技在好萊塢也十分出名。比較出名的作品有《我們的故事》《這個殺手不太冷》《碟中諜》《愛情的魔力》《哥斯拉》等等。
《這個殺手不太冷》講述了12歲的紐約小姑娘瑪蒂爾塔的父親私藏毒品。一天他的同夥——一個墮落的職業警察史丹為了報復殺了她全家,當時只有瑪蒂爾塔因外出買東西而倖免遇難。她發現鄰居萊昂竟然是個職業殺手,就求他為死去的家人報仇,於是故事就發生在有愛心的殺手和狠毒的警察之間……該片拍攝於1994年。導演和編劇均由執法國電影之牛耳者呂克·貝松(Luc Besson)擔當。
對於本片,觀眾和評論家毫不吝嗇溢美之詞。有個在國內英特網頗有名氣的碟評家說看了本片的感受是「眾里尋他千網路」,「衣帶漸寬終不悔」。 影片中感人至深的場面很多。其中有一個就是一盆綠蘿,每天早上萊昂都會精心的為它澆水,就象一位慈祥的父親為自己心愛的兒女扣好紐扣一般。雷諾成功之處就在於塑造了一個平民化的殺手形象。他與其他銀幕殺手有所不同:我們看完了片子會了解到,萊昂每天喝兩盒脫脂牛奶,養綠色植物,坐著睡覺,喜歡金·凱利的歌舞片……正是這些看似不起眼的細微末節豐富了人物的形象,使他看上去飽滿而有張力。殺手的平民化大概是這個片子吸引人的一個魅力之所在吧。
另一部有趣的影片《愛情的魔力》(又名《女巫之路》)講述了一位善良的女魔法師為了保護她的孩子,竟讓一位發明家捲入魔法界,並使之墜入情網。整片充滿著魔法與科學、想像與真實之間的激烈沖突。曾在影片《這個殺手不太冷》和《碟中諜》中魔力四射,生活中隨和、工作中敬業並注意團結的讓雷諾搖身一變,在本片中成為一個壞透了的魔法師,但他在愛情面前總是束手無策,最終不得不承認,愛情才是真正的魔法。
周潤發在銀幕上塑造的極富人情味的職業殺手形象,曾經贏得無數影迷的同情和認可,在他的片子中似乎正與邪、黑與白的界限淡化了、模糊了,取而代之的是觀眾對他所塑造的殺手命運的關心、同情。在國外,同樣有這樣一位銀幕高手,讓觀眾為他所塑造的職業殺手的生死牽腸掛肚,他就是讓.雷諾(Jean Reno)。看過《這個殺手不太冷》(leon)(1994)這部影片的觀眾,應該都對讓.雷諾在片中的飾演的男主角殺手裡昂印象深刻。這個每天喝兩盒脫脂牛奶、按時精心給自己養的花草澆水、習慣坐著睡覺的殺手形象,是那樣的豐滿和貼近生活,在呂克.貝松(Luc Besson)執導的這部影片中,讓.雷諾獨到細膩的表演在贏得觀眾認可的同時,更讓其登上了國際影壇的舞台得以進入好萊塢發展。他是少有的成功打入好萊塢的歐洲明星,並一直保持著每年一部好萊塢電影的記錄,這在歐洲明星當中是少有的。
讓.雷諾1948年7月30日出生於北非摩洛哥的卡薩布蘭卡,父母親都是西班牙裔的法國人,當年為逃避弗朗西斯科的納粹統治才來到了北非。12歲時他隨同父母回到法國居住,但不久他的母親就去世了,這件事給他帶來了很大的打擊,也在各方面影響了他的生活,但更磨練出他堅毅的性格。自幼就對演戲情有獨鍾的他高中畢業後進入當地的公立戲劇學校就讀,但命運的安排並未能如他所願,畢業後演戲無門的他不得不靠做些別的工作以維持生計。在此期間他曾經打過零工、賣過樂器、做過司機,並曾一度從軍派駐德國。之後得朋友的推薦他才得以有機會進入電視台參加演出。1980年參加影片《Les Bidasses aux Grandes Manoevres》的演出時,讓.雷諾遇見了當時擔任該片助理導演的呂克.貝松,從此他開始了與呂克.貝松的密切、友好的合作。在呂克.貝松執導的《夜海傾情》(Big Blue, The)(1988)、《時空急轉彎》(Visitors, The)(1993)、《這個殺手不太冷》等5部影片的合作中,兩人建立起極佳的信任與默契。尤其呂克.貝松為他專門量身打造的《職業殺手裡昂》一片,更是令他擠身世界級明星之列,從此開始了他的好萊塢電影生涯。之後他與梅格.瑞恩(Meg Ryan)合作主演了《情定巴黎》(French Kiss)(1995),與湯姆.克魯斯(Tom Cruise)合作主演了《職業特工隊》(Mission: Impossible)(1996),與羅伯特.德尼洛(Robert De Niro)主演了《浪人》(Ronin)(1998),與這些好萊塢當紅影星的合作更令讓.雷諾身價倍增。
作為法國中生代演員中出類拔萃的一個,讓.雷諾演戲的功底十分扎實,戲路多變,不僅在多部動作片中有上佳表現,另外他還極具喜劇演員的天分。在《事先張揚身後事件》(Roseanna""s Grave)(1993)、《時空急轉彎》等片中,讓.雷諾又向觀眾展現出其幽默、風趣的一面,令人感覺到這個殺手果然不太冷。演技不俗的他,雖然也算似乎功成名就,但直到去年他獲得歐洲電影獎頒贈的終身成就獎之前,似乎一直與國際大獎無緣。其實早在1994、1995年讓.雷諾就憑借主演《事先張揚身後事件》和《這個殺手不太冷》連續獲得兩屆法國愷撒獎最佳男主角提名,但都失之交臂。2000年,他從好萊塢重返故鄉法國,主演了叫好又叫座的《赤色追緝令》(Crimson Rivers, The)。這位溫柔殺手在銀幕上的不懈努力,最終沒有白費,2000年12月5日歐洲電影獎向他頒贈了終身成就獎。在頒獎禮上,讓.雷諾難以掩飾心中的激動之情,他幽默地說,很高興能在法國得獎,不過他們說這是終身成就獎我就不想拿了,因為我覺得我還很年輕。看來天性不願服輸的讓.雷諾是在暗示自己將來還會將有更大作為。
在電影之外,讓.雷諾的生活頗富戲劇性,早年在巴黎他和一名模同居多年,這名模特給他生了兩個孩子,然而最終卻因性格水火不容而分手。1996年已近50歲讓.雷諾和一名名叫Nathalie yszkiewicz的默默無聞的女子結婚。1998年Nathalie為他生下一個女兒,如今讓.雷諾在巴黎和洛杉磯分別都購置有房子,並分期和妻女在兩地居住,共享天倫之樂,完全是在扮演一個新好男人的角色。
用世界影視博覽的評述來說:讓雷諾對於法蘭西電影,就如同咖啡對於法蘭西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