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李丹青的配音
《變形金剛》——紅蜘蛛、淤泥、滑車、彈簧、鐵頭
《太空堡壘》——凱龍
《太空堡壘》——肖恩·菲利普(太空堡壘第2部)
《太空堡壘》——蘭瑟(太空堡壘第3部,劉家楨;夏志卿;李丹青都配音過(以劉家楨為主)
《海貝貝》
導演 作品
(總計1857部、集 時間:2000.7—2009.6)
故事片類:(共52部、集)
1、天堂的金幣 (日劇、 4集)2000年獲第三屆廣播電視學會一等獎
2、最後的黑手黨家族 (美劇、 6集)2000年獲第三屆廣播電視學會二等獎
3、嫁個好人家 (日劇、 9集)
4、邂逅 (日劇、4集)
5、生命花 (韓劇、20集)
6、釧路濕地殺人事件 (日劇、電影)
7、每周一橄欖球賽 (美、電影)
8、通往巴黎的護照 (美、電影)
9、叢林迷蹤 (美、電影)
10、外星獵手 (美、電影)
11、機器管家 (美、電影)
12、驚天計劃 (美、電影)
13、第六日 (美、電影)
14、理智與情感 (美、電影)
記錄片類:(共129集)
1、二戰將帥錄 (美、10集、陽光衛視)
2、賓夕法尼亞車站 (美、陽光衛視)
3、橫貫加拿大的鐵路 (美、陽光衛視)
4、永無止境的火車 (美、陽光衛視)
5、棘手的臭魚 (美、陽光衛視)
6、失去的木乃伊 (美、陽光衛視)
7、淘金熱 (美、陽光衛視)
8、斯大林的攝影師 (美、陽光衛視)
9、奧斯卡尼梅耶 (美、陽光衛視)
10、黔之旅 (美、陽光衛視)
11、江南唇齒 (美、陽光衛視)
12、熱情的沙漠 (美、陽光衛視)
13、青青湖邊草 (美、陽光衛視)
14、笑傲江西 (美、陽光衛視)
15、驛路梨花 (美、陽光衛視)
16、魯風 (美、陽光衛視)
17、回家看看 (美、陽光衛視)
18、亞歷山大圖書館 (美、陽光衛視)
19、英格蘭城堡 (美、陽光衛視)
20、北歐海盜 (美、陽光衛視)
21、古代奧運 (美、陽光衛視)
22、恐龍搜尋者 (美、陽光衛視)
23、隧道 (美、陽光衛視)
24、遙控機械 (美、陽光衛視)
25、51號地區 (美、陽光衛視)
26、亞馬遜女武士 (美、陽光衛視)
27、探尋DNA (美、陽光衛視)
28、盜屍者 (美、陽光衛視)
29、風暴獵人 (美、陽光衛視)
30、尋找火星上的生命 (美、陽光衛視)
31、兇猛的北歐海盜 (美、陽光衛視)
32、維也納帝國旅館 (美、陽光衛視)
33、魔鬼島 (美、陽光衛視)
34、阿克那頓 (美、陽光衛視)
35、角鬥士揭密 (美、陽光衛視)
36、飛越―先鋒科技 (美、陽光衛視)
37、科幻小說揭密 (美、陽光衛視)
38、現代奇跡―雷達 (美、陽光衛視)
39、過山車 (美、陽光衛視)
40、內衣傳奇 (美、陽光衛視)
41、2500英里銅絲 (美、陽光衛視)
42、迷幻葯 (美、陽光衛視)
43、大遷移1947 (美、陽光衛視)
44、尋找諾亞方舟 (美、陽光衛視)
45、人類變身 (美、陽光衛視)
46、職業摔跤(上、下)(美、陽光衛視)
47、荷蘭人的金礦 (美、陽光衛視)
48、危機(上、下) (美、陽光衛視)
49、TECHTV (美、陽光衛視)
50、壓縮檔案 (美、陽光衛視)
51、汽車科技 (美、20集、陽光衛視)
52、ATM (美、陽光衛視)
53、戰爭武器 (美、12集、陽光衛視)
54、秘密通道 (美、7集、陽光衛視)
55、錨起時分 (美、陽光衛視)
57、阿拉伯的勞倫斯 (美、陽光衛視)
58、獅龍獸的部隊 (美、陽光衛視)
59、人體魚雷 (美、陽光衛視)
60、擊沉提爾皮茲號 (美、陽光衛視)
61、工業博物館 (美、8集、陽光衛視)
62、草原上的雄鷹 (美、陽光衛視)
63、告訴孩子飢荒 (美、陽光衛視)
64、科技之光 (美、12集、上視)
65、音樂少年—朗朗 (中央台)
動畫片類:(共1283集)
1、蟲蟲 (國產原創、474集)
2、沒頭腦,不高興 (美影、26集)
3、青青號 (國產原創、18集)
4、貓眼三姐妹 (日劇、73集)
5、聖少女 (日劇、43集)
6、數碼寶貝(2) (日劇、50集)
7、奧特曼(3) (日劇、49集)
8、足球小將 (日劇、50集)
9、足球小子 (日劇、52集)
10、百獸戰隊 (日劇、51集)
11、巧虎島 (日劇、58集)
12、小龍的故事 (美、26集)
13、銀鷹 (美、52集)
14、蝙蝠俠 (美、20集)
15、鐵甲騎兵 (美、50集)
16、八仙 (國產原創、60集)
17、少年霍元甲 (國產原創、26集)
18、論語 (國產原創、26集)
19、海貝貝 (國產原創、26集)
20、露露與豬豬 (國產原創、18集)
21、錢大頭 (國產原創、26集)
國產片類:(共393部、集)
1、青花 (電影、上影)2004年獲大學生電影節最佳新人獎
2、無法尖叫 (電影、上影)
3、基因之戰 (中央台、12集)
4、再見阿郎 (中央台74集)
5、逆水寒 (34集)
6、原來就是你 (35集)
7、戀戀不舍 (中日合拍、22集)
8、追愛 (20集)
9、梔子花、白蘭花 (21集)
10、街燈 (20集)
11、奔月 (30集)
12、愛上天使 (20集)
13、一品夫人芝麻官 (16集)
14、蝕金風暴 (20集)
15、生死情劫 (20集)
16、當愛已成往事 (20集)
17、踏遍天涯路 (電視電影)
18、永春洪拳 (電視電影)
19、恐婚男女 (電視電影)
20、拈花惹草 (電視電影)
21、我願意 (電視電影)
23、說好不分家 (22集)
在本館導演的譯製片
主要作品(電影類):
1、查特萊婦人的情人
2、本能
3、殺無赦
4、天堂影院
5、鐵面無私
6、愛國者游戲
7、大鼻子情聖
8、單身白種女人
9、剃刀邊緣
10、野性難馴
11、美國往事
12、為戴茜小姐開車
13、九周半
14、疤臉
15、夜間守門人
16、鱷魚鄧迪
17、三個男人與一個搖籃(法國版)
18、廊橋遺夢
19、天與地(日本)
20、光榮
21、西雅圖夜未眠
22、凶兆
23、小鬼當家
24、閃靈
25、飛向太陽
26、宇宙戰士
27、情逢敵手
28、激情薔薇
29、魔鬼終結者(二)
30、炎熱之地
31、保護者
32、子午線——野獸之吻
33、死寂
34、沒套的槍(一)
35、替身
36、銀行家
37、留心生意
38、帕特·郝斯特
39、黑色星期天
40、探戈與卡什
41、卧室之窗
42、看誰在說話(一)
43、慾火焚身(郵差總按兩次鈴)
44、光榮
45、我的繼母是外星人
46、情書
47、印地安那·瓊斯——最後的聖戰
48、雞尾酒
49、奧德薩檔案
50、地獄之路(俄)
51、死亡游戲
52、紫苑草
53、愛情無比燦爛
54、水晶心
55、左輪槍的威力
56、失去記憶的殺手(6集,上海台播出)
57、奇情今夜晚
58、競技場
59、影城浮華錄(6集)
60、小偷與貴族
61、紅箭特工隊
62、巴格西(臭蟲)
63、國王拉爾夫
64、安齊奧
65、飛天敢死隊
66、戰海恩仇
67、錫鼓
68、豹妹
69、納粹狂魔
70、冷血情(4集)
71、麥坎納的黃金
72、旭日東升
73、桃色交易
74、西雅圖夜未眠
75、Hart Target
76、新橋戀人
77、純真年代
78、濃情朱古力
79、世界的每個早晨
80、愛情季候風
81、激情交叉點
82、背叛
83、生死時速
84、超級王牌
85、終極追殺令
86、魔鬼二世
87、超級影迷
88、熱力
89、紅潮
90、網終驚魂
91、暴走潛龍(一)
92、盪婦
93、小豬巴比
94、紅字
95、遠離賭城
96、薩布林娜
97、魔鬼雙妹
98、理智與情感
99、修道院
100、魅影魔聲
101、安妮日記
為上海電視台導演的譯製片
1、男女七人夏日物語 20集(導演加主配)
2、天堂金幣金 4集
3、單親家庭 12集
4、幸運的魯克 4集
5、電話謀殺案 4集
6、水上特警 8集
7、小保姆 20集
8、最後的教父 3集
9、逮捕令 8集
10、炮彈飛車 (電影)
11、命運 4集
12、河谷 2集
13、大天空 6集
14、水晶鞋 4集
15、特殊大家庭 (電影)
16、模特學院 12集
17、洛杉磯警察 8集
18、喬治亞當的夏天 (電影)
19、俏皮小公主 8集
20、火熱的島 (電影,98`電視節參賽片)
21、復仇美婦人 16集
22、聖誕老人 4集
23、手足請深 (電影)
24、傻狗歷險記 2集
25、命令 (電影)
26、小矮人大衛 12集
27、胖子阿爾伯特 8集
28、琴童 (電影)
29、陌生人 3集
30、紅手 (電影)
31、劇團風波 (電影)
32、希曼船長 12集
33、希拉 8集
34、莫莉 4集
35、考迪 2集
36、佐羅 8集
37、幸福狗 8集
38、機 4集
39、麥格雷探長 2集
40、熱點新聞 4集
41、孤膽偵探 6集
42、交易 (98`電視節參賽片)
43、實習醫生 4集
44、天使街的罪行 4集
45、檔案專訪組 2集
46、聯邦調查局 8集
47、女作家與謀殺案 6集
48、傑里科 6集
49、難兄難弟 8集
50、格雷斯 2集
51、非洲的故事 4集
52、超人 8集
53、傑西 2集
54、伐呂艾家族 2集
55、牛仔好 電影
56、巴尼幫你 8集
57、面對生活 電影
58、夜人 2集
59、維羅尼卡 4集
60、南北亂世情[第三部] 6集
61、懸案組 2集
62、陽光沐浴 2集
63、無言之罪 電影
64、愛,並不沉重 電影
65、森林中的孩子們 電影
66、邂逅 2集
67、交易人 4集
68、捍衛使者 4集
69、綠色使者 4集
70、口袋裡的龍 8集
71、新縱橫四海 2集
72、快車道 2集
73、諾亞行動 電影
1998年電視節導演譯制的記錄片
1、敲起鼓來
2、如此簡單,如此困難
3、最後的原始森林
4、閉鎖綜合症
5、陶依拉,和鯊魚對話的人
6、最後的象牙騎士
7、艾斯米爾島國家公園
8、12歲孩子描繪的20世紀
9、記住了語言的猩猩
10、第三個清晨
11、老兩口溫馨樂齡
12、為愛而去……馬上回來
13、戰爭還沒有結束
14、在這個年齡
2000年電視節導演譯制的記錄片
1、森林裡的小提琴
2、玫瑰鳥
3、卡門的故事
4、蹤跡
5、毒品害人
6、漫談愛情
7、哈羅,老師
8、衛國無門
9、輪椅藍球
10、經過57年後的還鄉之路
11、一位年輕藝術家的一生
12、教室里發生的事
13、亞赫馬的湯姆遜
14、查澤爾大叔
15、我叫斯蒂芬
16、倫勃朗和他的世界
17、撒哈拉的伊甸園
18、命該自由
執導配音的部分國產影視劇
為太太打工 (電影)
新亂世佳人 33集
女強人 17集
新江山美人 22集
大都會 20集
警察哥們兒 24集
暴露 6集
萬家燈火 32集
生死情劫 22集
⑵ 有什麼關於小提琴的經典電影啊
1.紅色小提琴
三百年來,一把紅色小提琴在數個國家流浪,與數人的命運緊緊相牽。彷彿有某種魔咒,讓人們為這把琴瘋狂著迷。
小提琴的製造者,是十七世紀義大利的樂器大師(卡路•施齊Carlo Cecchi 飾 )。妻兒死去,難抑悲傷的他,把愛人的血塗在小提琴上,從此琴就輾轉流落到了奧地利。一個練琴的小男孩為了這把琴痴迷,直至倒落在舞台上。
小提琴的流浪從未間斷,從盜墓者,到吉普賽人,到為之自殺的作曲家波普,再到文革期間上海的一位音樂老師。這期間,無論擁有者是否明白小提琴真正價值,都逃不出它的魔力。終於,有鑒別專家知道了小提琴的秘密——它的外殼染著三個世紀前一位大師的血和淚。
2.今生情未了
法國片《Un coeur en hiver》,按本意大約譯作《冬之心》,中文又譯《郎心似鐵》或者《今生情未了》。覺得譯得不準,照我說,不如譯成《今生情了了》。女主角是個小提琴家,美麗自負。男主角是修補小提琴的行家。他幫她修琴。他去看她排練拉威爾的作品,被她迷住,也許是被她的音樂迷住。 她知道他們彼此喜歡。
3.和你在一起
普通百姓劉成(劉佩琦)為讓從小拉小提琴的兒子劉小春(唐韻)的小提琴技藝有較大提升,帶著他從江南來到北京,拜了性格怪異的江老師(王志文)為師,在學習過程中,劉小春逐漸與江老師成為忘年好友。風情萬種的莉莉(陳紅)與劉成父子倆住得很近,她讓劉小春逐漸萌發生出莫名的愛戀。
4.夢幻街少女
正在讀初三的月島滴滴是一個喜歡看書的女孩,她每次都能在借書卡上看到一個叫天澤聖司名字,因此她對這個人充滿了好奇。
滴滴一直喜歡寫詩,有一天她跟好友夕子在討論寫詩的事,夕子告訴滴滴自己收到了情書,但事實上夕子已有了喜歡的人。更沒有想到的是,夕子喜歡的杉村喜歡的是滴滴,滴滴一時間感到十分困惑。
滴滴無意中來到了一個小店,原來店主是聖司的爺爺。認識了聖司之後,聽到了聖司對自己理想的追求之後,也激發了滴滴對自己理想的追求之念。當聖司離開了到義大利學習做小提琴時,滴滴決定要專心寫作。當滴滴完成了作品之後,她發現原來自己高估了自己,就這樣她選擇繼續考高中,這時她非常想念聖司。
一天凌晨,她站到窗邊,突然看到了一個熟悉的身影……
5.卡車上掉下的小提琴
下崗工人胡佐衡在路邊撿到一把小提琴後,突然萌發了學琴的念頭,隨後便一發不可收地痴迷於練琴.面對家人、同事、鄰居的疑惑不解、冷嘲熱諷乃至激烈反對,他仍樂詞不疲。在自己的刻苦努力和少年宮老師的幫助下,他的琴藝有了進步,而周圍人也漸漸開始理解他。
本片風格頗似義大利新現實主義電影《偷自行車的人》,它講述的是一個普通的下崗工人胡佐衡在路邊意外撿到一把小提琴後發生的一連串故事。胡佐衡拿著沒人認領的小提琴,突然萌發了到少年宮學琴的念頭,隨後便一發不可收……
6.梅紐因-世紀小提琴
法國小提琴家與音樂紀錄片導演布魯諾·蒙桑容的作品,風格相當接近他在兩年後拍攝的《里赫特:謎》www.douban.com/subject/1828568/,由傳主面對鏡頭,講述他的音樂人生,穿插大量紀錄片影片鏡頭。
7.小提琴與壓路機
一個壓路機司機與一個小提琴琴童的短暫友誼.
⑶ 求一部電影的名字
片名:壞孩子的秋天
導演:鄧科
編劇:陸長河
主演:施大生
賈媛媛飾夏老師
王靜飾 劉露
李子健
製片人:任必超、王偉誠
類型:劇情片/文藝片
色彩:彩色
國家/地區:中國/內地
對白語言:漢語普通話
發行公司:北京昆侖兄弟電影電視有限公司
《壞孩子的秋天》劇情簡介電影《壞孩子的秋天》為一部文藝電影,講述的是上世紀80年代的故事,兩個來自不同家庭環境的孩子,因為同樣的孤獨,走在了一起,小提琴聲是他們溝通的橋梁。由於家庭的因素,兩個孩子離家出走,去尋找童年的夢想,一路相依為命,走到雲南,友情得到升華。
《壞孩子的秋天》劇本曾獲2008年夏衍文學獎,其中穿插了對改革開放初期中國發展歷程中一些問題的積極思考,是一部不可多得的優秀作品。
據悉,《壞孩子的秋天》是一部擬報送2011年德國柏林電影節的參賽影片。劇組經過多方考察,在重慶市委宣傳部的盛情邀請下,最後選擇了璧山作為電影的主要拍攝場景。
電影《壞孩子的秋天》獲得第20屆金雞百花電影節導演處女作提名大獎。
⑷ 《壓路機與小提琴》講了什麼如何評價
塔科夫斯基大師在莫斯科電影學院的畢業作品。
塔科夫斯基的電影長於用象徵,凸現精神和信仰。《壓路機與小提琴》,一個壓路機司機與一個小提琴琴童的短暫友誼,取的是日常生活場景,或許和當時學生導演所受的物力局限有關,他後來的七部影片都是關於戰爭、歷史、夢境、科幻、異國、末日,像這部影片規規矩矩拍一個莫斯科假日的正午與午後,顯然是個異數。後人將他的電影創作稱為「七部半」,也許亦含此意,這只算「半部」。
映像的藝術。法國電影大師布列松有箴言:「倘若要表現微風,莫如去拍水面上的漣漪。」映像物中的倒影,似乎比真實原物更有魅力、更具意義。小提琴琴童通過鏡子反射觀察大千世界已經是經典鏡頭,另一個更重要的映像媒介——水,是塔科夫斯基電影中的主角,午後的暴雨必不可少,廣場的積水宛如列維坦畫筆下的湖面,倒映出雨後的晴空;中心場景,琴童在積水的窄弄里為新朋友——壓路機司機演奏一曲,水光漣漪映射在牆面和人物上,幾乎宛如聖像的光暈。水光,讓這個中心場景猛然從日常生活上升至超凡脫俗的層面,正如片名中名物的對置,觀眾才領悟這是一個象徵。
在中心場景中,音樂響著,時間停滯。當音樂結束,人物回到日常生活,矛盾局限隨之而來,兩人約定去看場老電影――《夏伯楊》,可琴童被母親關在家中,壓路機司機受紅頭巾姑娘的誘惑,雙雙爽約,短暫的友誼告終。人在日常生活中交流如此困難,只有藝術才是完美溝通的媒介,藝術就是一個倒影,一個近在眼前、而又不可企及的映像。
⑸ 講一個小提琴家的真實電影
和你在一起 或者是 琴童
⑹ 求一部老電影:
古鏡幽魂上 映:1974年 演員:石雋 林青霞 故事梗概 書生陳仲躬,其母病重,曾向天許下三宏願,其母病果然漸愈,仲為酬神還願,千山萬水跋涉抵終南山,懇求高僧賜一本殘經讓其抄寫,高僧且摘下一申佛珠送與仲躬配戴,可驅邪治妖。老僕領仲躬琴童等人覓得一所廢園作抄經之地,廢園一片蕭殺景象,仲躬不為所畏,住下潛心抄經。 影視評論 改編自唐宋傳奇,講述一出人鬼戀的故事。書生洞悉鏡中幽魂(林青霞飾)是位鬼魂,仍然能夠敞懷相待。後來,幽魂為了維護書生而犧牲了自己,藉人鬼相戀的悲劇,幽魂在面臨愛情與生命的選擇時,能夠燈蛾撲火舍棄生命,闡述人生的哲學觀點。沒有當時故弄特技和鬼影幢幢,在導演宋存壽看來,鬼前身也是人,所以讓鬼也和人一樣有善惡和悲歡離合。導演以冷眼旁觀人鬼相戀的悲劇,道出古今真情實愛的折磨多難,鏡花水月容易破滅的哲理。影片拍得幽雅,富有人情味。較早的片子,不過還耐看。
⑺ 紅色小提琴的電影賞析
《紅色小提琴》就是一部流過歲月三百年的傳奇。這是一把由十七世紀義大利提琴製造大師為祝福兒子的誕生而製作的絕品小提琴,它的誕生起先僅僅寄託著一個父親對妻兒的愛,臨產的妻子帶著未來母親特有不安為未來尋求占卜,一副撲克隨機抽出的五張牌把此後的三百年漸漸揭開。
第一張牌的預言是「長命富足,將有漫長的旅途」。但是不久之後,妻子終於死於難產。這把紅色的小提琴從一開始就同時寄託著新生希望和對逝者的懷念。不知過了多久,紅色小提琴流落到一家教會孤兒院,成為孤兒們敬獻給上帝的歌唱。一百年後他們中發現了一個天才琴童,於是紅色小提琴伴著琴童來到維也那,進入繁華宮廷,最終伴著夭折的神童安眠於墳墓。其間撲克的第二張預言展開:「危險,虛弱,疾病有很多的災難。」
又不知過了多久,墳墓被掘開,紅色小提琴繼續遊走在無數的生命中,開始了新的「一段生命周期。在群山、大海和生命中。色慾和精力不斷被釋放」第三張牌帶來了一個英俊的有著魔鬼天賦的英國音樂演奏家佛瑞德·波普,女作家嶶多瑞的愛使他樂思泉涌,在紅色小提琴上為她創作了無數的精美之作,但是女作家的俄國之行使演奏家的音樂與生命在愛欲的荒漠中乾涸,終於自殺而終。從基督教義而言應驗了占卜中「他是惡魔」的斷言。
世事流轉,造化弄琴。二十世紀初紅色小提琴竟然飄洋過海來到了中國,並展開第四個預言:「在一個當權者面前的大審判中,你將被判有罪,小心火焰」。終於,歷史進入了中國觀眾所熟悉的紅海洋時代,忠字舞大字報打倒了一切資產階級腐朽沒落的文化,小提琴作為西方資產階級的文藝工具被葬身火堆。紅色小提琴有幸與其他有限的幾把提琴一起被一個音樂教師收留,就像當年正直的法國人在納粹的恐怖中收留猶太人,人與琴一起熬著極盡的苦難。隨著最後一張印著骷髏的牌面被翻開,中國進入了開放時代,紅色小提琴和它的夥伴重新見了天日,收留它們的老師也撒手人寰。「你的旅程結束了。但現在的你很強壯,如森林的大樹一般。。。。」這批倖存下來的提琴被中國政府送到紐約拍賣。吸引著無數的傾慕和金錢。最終我們知道這一連串的命運確確實實地屬於那制琴大師的妻子,那個三百年前死在產床上的母親。最後一句預言是「在這張牌里,我看到了重生」,這件完美無缺的手工藝術品——紅色小提琴,不但寄託了希望和懷念,更多注入的是生命和愛,製造大師將愛妻融合在紅色小提琴中,令她的美在三百年中未曾磨滅。這樣的一把提琴只有在生命中歌唱才有其真正的意義,終於紅色小提琴沒有成為財富的收藏品,她繼續在生命中唱著重生的歌。
⑻ 男主角是拉小提琴的電影
是《金色弦琴》吧
⑼ 一個女會拉小提琴.帶2個孩子.丈夫是海軍離婚了.請問這是哪部電影
【原 片 名】Music of the Heart
【外文別名】50 Violins (USA)
Fiddlefest (USA)
【中 文 名】弦動我心/心靈音樂
【出品公司】米拉麥克斯製片公司(Miramax, USA)
【出品年代】1999
【上映日期】1999年10月29日 (美國)
【影片級別】PG 級(簡短的語言和感官)
【IMDB鏈接】http://www.imdb.com/title/tt0166943/
【IMDB評分】6.4/10 (3,101 votes)
【國 家】美國
【類 別】傳記/劇情/音樂
【導 演】威斯-克雷文(Wes Craven)
【主 演】梅麗爾-斯特里普(Meryl Streep)
安吉拉-貝塞特(Angela Bassett)
葛洛麗婭-伊斯特芬(Gloria Estefan)
【文件格式】XviD + AC3
【文件大小】2CD 49x15MB + 49x15MB
【視頻尺寸】608 X 320
【影片長度】107 Mins
【對白語言】英語原聲
【字幕語言】英文/韓文/日文
【內容簡介】
這是一個有關女性自我實現的故事。面對丈夫的背叛,羅伯塔(梅麗爾-斯特里普飾)的世界轟然坍塌了。多年來,她隨著在海軍服役的丈夫四處奔波,已毫無個人事業可言。現在這一切都幻滅了,她必須重新自食其力,同時還得撫育兩個幼子。背井離鄉的羅伯塔來到全國最亂的紐約東哈林區。除了資質、韌性和往日攢下的50把小提琴外,她已一無所有,教孩子們拉琴成了她謀生的惟一選擇,但來自各方的懷疑讓她苦惱。重壓當頭,羅伯塔的激情感染了學生,混亂不堪的街區里傳來了美妙的音樂,人們駐足凝聽。羅伯塔成功了。然而好景不長,音樂教室維持了10年後,校方突然決定撤資,羅伯塔面臨事業擱淺的危機……
《心靈之曲》告訴那些對夢想望而卻步的人們:不管生於何門,阻撓幾多,只要堅持下去,並篤信自己,那麼一切不可能都會變得水到渠成。片中的羅伯塔遇到來自家庭和事業的重重阻力,但她堅守做人原則,在逆境中決不輕易言敗,最終實現了自己的人生價值。她點化了出身卑微的孩子們的音樂稟賦,而孩子們的靈氣則讓死氣沉沉的教育體制嘗到了僵化的苦頭。
恐怖片出身的導演
此片原名《50把小提琴》,以1995年獲奧斯卡提名的紀錄片《小小奇跡》(Small Wonders)為藍本,故事的原型為紐約東哈林區的小提琴教師羅伯塔-加斯帕里-切瓦拉斯。由以《猛鬼街》、《奪命狂呼》等賣座恐怖片聞名的威斯-克雷文擔任導演起初著實令人大跌眼鏡。其實,克雷文是一位果敢、幽默和有創新意識的電影人,他1984年自編自導的《猛鬼街》賦予青春恐怖片全新的涵義,而《奪命狂呼》I、II集均取得了超過一億美元的本土票房。在拍完《奪命狂呼II》後,克雷文感到自己在恐怖片風格上似已走到極限,因而一直希望借一部正劇轉型。當過老師的他十分欣賞紀錄片《小小奇跡》,於是產生了將其改變為劇情電影的沖動。事實證明,克雷文的嘗試是成功的,其駕馭正劇的才能令人刮目相看。
將真實故事搬上銀幕頗費了一番周折。首先它遭到了故事原型加斯帕里本人的反對,因為原來的紀錄片已很好地交待了一切,況且她也不願向好萊塢出賣自己,更別提對恐怖片出身的導演了。就在她心懷芥蒂、舉棋不定時,紳士風度的克雷文拜會了她,「我本善良」的加斯帕里最終同意了,但條件是必須尊重事實。
斯特里普擊敗麥當娜
其實,女主角羅伯塔原屬意麥當娜扮演,為了能勝任角色,麥當娜已苦練了數月小提琴演奏,還親自跑到紐約觀察人物原型的一舉一動。可惜的是,由於與導演克雷文在對人物的表現方式上見地不同,麥當娜最終無緣此片。
演技舉世公認的梅麗爾-斯特里普曾11次獲奧斯卡提名,兩次獲獎。她1977年以《朱麗婭》一片嶄露頭角,後來拍的《蘇菲的抉擇》、《克萊默夫婦》、《走出非洲》、《獵鹿人》等均屬影史掛名之作。她能與克雷文合作頗費了番周折。在《心靈之曲》之前,斯特里普沒看過克雷文的任何影片,只聽過他的電台訪談節目。由於檔期問題,她起初對克雷文的邀請婉言謝絕。即便後來被克雷文的誠意打動接下來後,鑒於所飾角色的小提琴手身份及其心理、情感的復雜,斯特里普也覺得難度極大。為了能在銀幕上拉琴,斯特里普堅持每天練琴4—6小時。雖然以前不懂任何樂器,但經過兩個月的苦練,斯特里普已可獨立完成全部要求實拉的鏡頭。此外,由於演的是小提琴高手,斯特里普在拉琴時還得盡量顯得優雅自如,這可難為了她。在拍攝過程中,斯特里普發現,那些沒拍過電影的琴童們對她的拉琴水準表現得十分得意,她說:「當他們發現老師拉得更差時,那份自豪勁兒就別提了。」盡管孩子們各個都有兩下子,但演的畢竟是初學琴的兒童,因此工作人員得使出渾身解數讓小傢伙們拉得差些再差些,於是這些孩子一會兒換肩,一會兒換手,一會兒調錯弦,真是熱鬧非凡。
斯特里普認為,演羅伯塔這樣的專業人士比演虛構角色難得多。在拍攝時,她試圖忘記真正的羅伯塔,而努力在銀幕上呈現一個腳踏實地的堅強女性。斯特里普的藝術造詣是毋庸置疑的,她極有可能憑此片第12次獲得奧斯卡提名。正如克雷文所言:「斯特里普的身上完美地結合了高雅和智慧,她的親和力令我們激賞。」
兩片亮麗的綠葉
流行歌手葛洛麗婭-伊斯特芬曾於1994年、1996年兩獲格萊美獎,這次是她初上銀幕,扮演熱心、不安分的女教員伊莎貝爾,在羅伯塔最困難的時候挺身而出。伊斯特芬對能與斯特里普合作雀躍不已,當斯特里普演戲時,伊斯特芬潛心鑽研她的一顰一笑,而斯特里普也大方地不吝賜教,兩人合作相當愉快。此外,伊斯特芬還與青春組合樂隊一起,為影片配唱了同名主題曲。
安吉拉-貝塞特曾因在《與愛何乾》中扮演蒂納-特納獲奧斯卡和金球獎提名,這次她演的是冷麵熱心的中學校長珍妮特,其特有的內在神韻揮灑得淋漓盡致。
輝煌的結尾
在卡耐基音樂廳舉行的小提琴演奏會是劇組拍的最後一場戲,這也是全片的高潮點。事實上,這時斯特里普接觸小提琴也就剛剛4個半月,就得硬著頭皮在卡耐基音樂廳獻藝了,而且是當著好幾個世界一流的小提琴手演奏巴赫的作品。當接觸到小提琴高手們鷹一樣的眼睛時,她形容自己簡直要暈過去了。這是卡耐基音樂廳108年歷史上第五次向電影攝制組提供場地使用權。實拍那天,主要演員、數十名小提琴手、10位世界頂尖樂手和2000名群眾演員將音樂廳坐得滿滿的。拍攝行將結束時,紐約市負責教育事務的官員親自趕來,表示將繼續支持加斯帕里的東哈林音樂教室,這無疑為《心靈之曲》的拍攝工作劃上了一個完美的句號。
本片為著名女演員Meryl Streep贏得了第72屆學院獎女主角獎提名,這是她演藝生涯中,第10次獲得這一獎項提名,也是她第12次,獲學院獎提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