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幫我找一部影片
這肯定是《俄羅斯方舟 Russian Ark》
=======================================
俄羅斯方舟(2002)
英文名: Russkiy kovcheg
中文名: 俄羅斯方舟
導 演: ( 亞歷山大·索科洛夫 Aleksandr Sokurov )
主 演: ( Sergei Dontsov) (瑪莉亞古辛尼索娃 Mariya Kuznetsova) ( Leonid Mozgovoy) ( Mikhail Piotrovsky) ( David Giorgobiani) ( Aleksandr Chaban)
上 映: 2002年10月06日 美國 詳細上映地區
地 區: 俄羅斯 德國 更多詳細拍攝地
對 白: 俄語
劇情介紹
電影製作人幽靈回到18世紀,著魔似地尋找替身代言,終於在19世紀找到一個能看得見他的法國外交官,能夠一起進行這段時間航程。從彼得大帝、舊俄帝國末代皇室的最後晚餐,到凱瑟琳女皇。全片動用數百位演員、穿越35個房間、跨越四個世紀、以90分鍾一鏡到底的運鏡一次完成,片尾結束在1913年末代皇室最後一場盛大的華爾滋舞會。不同於以往的精雕細琢,蘇古諾夫在本片神奇地創作了水彩般流暢的畫面,通篇到尾、一鏡到底、一氣呵成。
『貳』 俄羅斯方舟的幕後製作
關於導演
亞歷山大·索科洛夫是當代俄羅斯影壇最重要的導演,認為是塔可夫斯基的精神繼承人。雖然這樣的比較多少抹煞了一些索科洛夫的個性,但兩者之間確實存在不少相似之處:對長鏡頭的偏好,演員的自然表演,以及對於人類存在的本質問題和精神領域的共同關注。
索科洛夫1951年生於西伯利亞的鄉村,畢業於高爾基大學歷史系。19歲時就開始擔任助理電視導演。直到1975年,他一直為高爾基電視台執導電視節目。後來他前往莫斯科進入國立電影學院學習,在此期間他初露崢嶸,引起了塔可夫斯基的注意。在大師的推薦下,他進入列寧格勒電影製片廠工作。但大部分他的早期作品在製片廠內部遭到了消極評價。改革前,幾乎每部影片都被禁映,這使他一度轉向紀錄片創作。直到80年代末,他才進入了國際觀眾的視野。先是他於1978年完成的故事片處女作《孤獨人類之聲》在盧卡諾影展上獲獎,此後他的作品得到了持續的關注。
索科洛夫的影片在前蘇聯曾引起極端對立的意見,有人認為他的新電影語言是現代作者電影的又一個高峰,有人則指責他矯揉做作而又生硬地重復西方先鋒派的電影道路。但他在歐美國家是評論界的寵兒。80年代末,電影製作環境相對寬松以來,他表現得十分活躍。
1989年,他將《包法利夫人》創造性地改編成《拯救與保護》,其作品的典型主題和特徵都出現在這部影片中:宗教思想,靈與肉的劇烈斗爭,對死亡的迷戀,以及細致的心理物理學。同年推出的《日蝕的日子》則以對人類苦痛尖銳凄涼的刻畫令人心驚。兩部影片都具有極端詩意的影像和對人類境遇苦難一面的執著探索。
精神上的壓抑與苦悶在他接下來的三部曲《第二次循環》、《石頭》、《沉寂歲月》中更為明顯。而1996年的《母親與兒子》(Mother And Son)則成為他迄今最受好評的影片。通過濾光鏡和廣角鏡的使用,索科洛夫把他在影像上的唯美追求發揮到了極致。這部幾乎沒有情節的電影以對一位行將就木的母親和其子在她的彌留日子裡生活的描繪,成為導演對生死以及精神問題的象徵性冥思。三年後,索科洛夫延續對人大限來臨之前狀態的表現,這就是他的「死亡三部曲」,均以一位著名的政治人物為主角。《莫洛赫》的主角是希特勒,他以自己個性化的觀念將其塑造為「莎士比亞樣式的現代歷史人物」,視線直抵與政權機器相對立的人性深處,該片獲得戛納電影節最佳劇本獎。他參加戛納的《金牛座》則以列寧為主角,將焦點從政治歷史背景移向人物內心世界空虛的黑洞。
死亡是索科洛夫最感興趣的題材,他迷戀於對人的彌留狀態和對死亡儀式不厭其煩的描寫,通過細膩表現死亡的肉體展示與之相聯系的精神或道德的痛苦,在失去生命的軀體上,集中體現了人類的孤獨、宿命與傷痛,言語在其面前都顯得多餘。備受磨難的肉體在他的眼中是真理意義的載體。以死亡為背景,索科洛夫的探索始於肉體,終於精神。
索科洛夫往往以物理的手法展現影像,一個很小的場面可以被無限的放大、拖長、細節化。典型的索科洛夫式的視覺魔術是從靜止或移動速度極其緩慢的超長鏡頭,以及精細的光影設計下凝練出來的詩意和夢幻般氛圍。
關於影片製作
這部影片是一次雄心勃勃的實驗。影片連續不斷地在聖彼得堡的一座著名宮殿里一次性拍攝90分鍾,從而使拍攝時間與電影時間完全重合。整部影片由一個鏡頭完成,索科洛夫反復強調了他的這部作品中將沒有一次切換,算是把他偏愛的長鏡頭美學發揮到了極致。另外這是第一部直接拍攝在硬碟上的故事片,並使用高清晰度數碼攝影機。這是一項浩大而復雜的工程,攝制場地包括35個宮殿房間,850多名演員參加演出。影片橫跨四個世紀,掃視了俄羅斯歷史的動盪風雲。對於導演來說完成拍攝無疑是一次巨大的挑戰,甚至可以說是冒險。影片不採用同期錄音,每一個場景細節都必須精確地計算、安排,後期製作將對色彩、光線等畫面效果作出調整,而不進行剪輯。索科洛夫和他的攝制組從4月開始准備,12月23日進行實地拍攝。
影片將盡可能准確地重現發生在這座宮殿里的歷史事件,尤其是通過現代先進的媒體技術。觀眾將跟隨著攝影機進入到古老的宮殿中,遇到彼得大帝,陶醉在歡快的舞會中;將參加尼古拉斯一世迎接外國使者的招待會;和著名藝術家在他的作品前聊天。歷史,政治,視覺藝術,音樂,舞蹈,將完美地融合到影片中。索科洛夫稱影片是多種藝術形式的混合體:劇情片,紀錄片,音樂劇。宮殿是歷史的見證人,也是一種民族文化的象徵。
『叄』 電影《俄羅斯方舟》從頭到尾就用了一個長鏡頭嗎
是的,這部影片把長鏡頭美學發揮到了極致,90分鍾,一個鏡頭,推,搖,拉,固定。直到最後,我們的視線轉向門外,一片無盡的大海,霧氣繚繞。整部作品中將沒有一次切換。
『肆』 描述18世紀俄羅斯的電影,如<俄羅斯方舟>
我給你推薦幾部
石榴的顏色Sayat Nova
導演:
謝爾蓋·帕拉讓諾夫 Sergei Parajanov
類型:劇情/傳記
片長:79分鍾
國家/地區: 蘇聯
對白語言:亞美尼亞語
劇情:
這部色彩鮮艷、民族風味濃重、宗教感儀式感極其強烈的影片,是前蘇聯「最後一位天才導演」帕拉傑諾夫著名的「詩電影」傑作之一。影片描述的是亞美尼亞一位十八世紀游吟詩人的故事,這不是一部傳記影片,而是一首關於這位詩人的精神影像的詩歌。想要用文字來概括這部影片,是徒然的。片中運用大量象徵、隱喻手法,展現了十八世紀亞美尼亞民族風貌和這位詩人的心路歷程。欣賞這部影片,不僅僅是一次觀影,更是一次朝聖,一次對詩意精神的膜拜之旅。
蘇拉姆城堡的傳說 Ambavi Suramis tsikhitsa
導演:
謝爾蓋·帕拉讓諾夫 Sergei Parajanov
Dodo Abashidze
類型:劇情
片長:88 分鍾
國家/地區: 蘇聯
對白語言:喬治亞語
劇情:
這部電影是根據著名的俄羅斯民間傳說改編而來。為了阻止城堡被瓦解成碎片,一個年輕的男孩必須住在這個城堡里,並且囚禁在牆上。
被遺忘的祖先的影子 Tini zabutykh predkiv
導演:
謝爾蓋·帕拉讓諾夫 Sergei Parajanov
類型:愛情/劇情/歷史
片長:97分鍾
國家/地區: 蘇聯
對白語言:烏克蘭語
劇情:
影片改編自柯秋賓斯基的同名抒情小說。導演把情節拆散為「伊凡和瑪麗奇卡」、「波洛尼納」、「孤獨」、「伊凡和巴拉格娜」、「日常生活」、「聖誕」、「春在明天」、「雷雨」、「小酒店」、「伊凡之死」、「虔誠的儀式」等11個單元,講述了主人公伊凡兩闕刻骨銘心的愛情悲歌:先是女主人公瑪麗奇卡在尋找伊凡的途中不幸墜河而死,後有另一位女主人公巴拉格娜背叛伊凡,故事最後以伊凡死於情敵手下而結束。
鮑利斯·戈都諾夫 Boris Gonov
導演:
謝爾蓋·邦達爾丘克 Sergei Bondarchuk
類型:劇情/傳記
片長:Argentina:141 min / Russia:141 min / USA:130 min
國家/地區: 波蘭/捷克斯洛伐克/西德/蘇聯
對白語言:法語/俄語
歐布羅莫夫 Oblomov
導演:
尼基塔·米哈爾科夫 Nikita Mikhalkov
片長:143 min
劇情:
居住在彼德堡的奧勃洛莫夫是農奴主的兒子,他從父親那裡繼承了一大筆遺產,過著衣食無憂的生活。雖然剛剛三十齣頭,奧勃洛莫夫卻已經明顯衰老,這是因為他整日在家中躺卧,總不肯出去活動。這個以「一輩子從沒自己穿過一次襪子,沒給自己掙過一片麵包」為榮的少爺有時也會感到憂傷,當他回想起自己童年時就會對幸福的家庭生活產生美好而無望的憧憬。 什托爾茨是奧勃洛莫夫童年的朋友。與奧勃洛莫夫相反,什托爾茨是個從小就開始為事業奮斗的人,他總是將自己的行程安排得很緊,這次他來彼德堡第一件事便是拜訪多年不見的奧勃洛莫夫。當看到奧勃洛莫夫的現狀時,什托爾茨決定改變這位老友的生活習慣,於是帶著奧勃洛莫夫減肥、鍛煉、參加各種社交活動,但奧勃洛莫夫本人卻對此頗感疲憊。 一天,什托爾茨又把奧勃洛莫夫帶到朋友奧爾佳的家裡,這次三個人相處得很好。奧勃洛莫夫似乎對奧爾佳產生了好感,他的生活也開始有所轉變,這個孤僻懶惰的人開始有了正常的活力。不久,什托爾茨就又因業務而出國工作,他把奧勃洛莫夫託付給奧爾佳,並囑咐她一定要將奧勃洛莫夫貪睡的毛病治好。通過一段時間的相處,奧爾佳也對善良的奧勃洛莫夫產生了感情,並勇敢地對他進行了表白。可自卑的奧勃洛莫夫卻認為奧爾佳真正喜歡的是什托爾茨,而不是自己,最終痛苦地回絕了這個自己深愛的姑娘。 兩年後,奧爾佳嫁給了已經回國的什托爾茨,奧勃洛莫夫則娶了一個寡婦,他們的生活好象都有些失落……
『伍』 你有哪些cult片電影推薦
超現實的幻象——《一條安達魯狗》
一個鏡頭中的三百年歷史——《俄羅斯方舟》
從叢林到叢林——《熱帶疾病》
影史上最沉默的電影——《裸島》
時間不逝,圓圈不圓——《暴雨將至》
現實的另一種表達——《黑店狂想曲》
「純真」的貪婪——《樹嬰》
詩意的膜拜之旅——《石榴的顏色》
電影與詩的生命吟唱——《游吟詩人》
靜謐之歌——《五》
生與死的顏色——《藍》
美妙的機械之歌——《機械生活》
靜止的電影——《堤》
命運的N種選擇——《羅拉快跑》
世界的偶然之謎——《木蘭花》
生命不能承受之輕——《21克》
現實的盲區——《大象》
黑色美國派——《銀色、性、男女》
凌亂的社會群像——《撞車》
城市底層的私生活——《我和拾荒者》
殺人的電視——《錄影帶謀殺案》
流動的時光——《舞廳》
當女人遇上女人——《十》
隱喻的意義——《浮生狂想曲》
『陸』 有一部 外國恐怖片 ,貌似只用一個長鏡頭拍完全片, 那位導演也因此出名,
烏拉圭恐怖電影,叫《寂靜的房子》,一鏡到底。入選了2010戛納影展導演雙周單元。
『柒』 求有效《俄羅斯方舟》電影下載,在線等,謝謝!
《俄羅斯方舟》網路網盤高清資源免費在線觀看:
鏈接: https://pan..com/s/1q98wR9msUhXK3SY5OW25WA
《俄羅斯方舟》是亞歷山大·索科洛夫執導,SergeiDontsov領銜主演的劇情片,於2002年5月22日在法國第55屆戛納國際電影節首映。該片講述了一位當代電影人和法國外交官來到1700年前聖彼得堡的一座古老宮殿里,目睹了俄羅斯千百年來風雲變幻的故事。
『捌』 俄羅斯方舟的劇情簡介
這是一部用數碼技術拍攝的影片,描述一位當代電影人突然發現自己置身於公元1700年前後聖彼得堡的一座古老宮殿里,同時周圍的人都無法看到他。和他有同樣經歷的是一位來自19世紀的法國外交官,這一奇遇使兩人開始了一場歷史的漫遊,目睹了俄羅斯千年來的風雲變幻。
他漫步在宏偉壯麗的宮殿里,見證了彼得大帝用鞭子狂怒地抽打他的將軍,凱瑟琳女皇的個人生活,以及革命前夕末代沙皇一家最後的晚餐,還有1913年最後一場輝煌盛大的皇家舞會。
在他們的時間旅行逐漸展開之時,兩人之間也不斷就俄羅斯的歷史文化問題發生爭執:侯爵秉持西方對俄羅斯愛恨交織的傳統感情。
『玖』 俄羅斯方舟的幕後花絮
·在一個鏡頭內拍攝完成。前三次拍攝都因技術上的難題而中斷,第四次終於大功告成。
·第一部未壓縮的高清晰電影。
·由於俄羅斯國立美術館即將要關閉了,製片方只有一天的時間用來拍攝。
·電影中凱瑟林女皇穿過的下雪的庭院,當她住在那裡的時候,裡面布滿了來自世界各地的熱帶植物和動物。這個第二層的院子到處是雕像和丁香花叢。
·超過四千五百人參與了影片的製作,包括台前幕後,如臨時演員、女裁縫師、劇組工作人員和博物館員工。
·在接受采訪的時候,導演拒絕說出電影中有多少主要演員和臨時演員,或者是電影成本是多少。
穿幫鏡頭
·時代錯誤:管弦樂隊的一個成員在看的活頁樂譜,是用雙面膠帶粘成的。
·時代錯誤:在冬宮開始建造前,彼得大帝已經死了32年並且40年之後才開始建造最初的國立美術館,是在1765年為凱瑟林女皇而建,建築師是法國人Vallin de la Moth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