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二戰電影 > 二戰日本黑幫電影

二戰日本黑幫電影

發布時間:2022-06-22 03:54:28

『壹』 日本關於二戰的電影有哪一些

1:《做人的條件》(《人間的條件》;黑白片;日本):影片很長,包括第1部《純愛篇》(104分鍾)、第2部《激怒篇》(101分鍾)、第3部《戰雲篇》(105分鍾)、第4部《望鄉篇》(75分鍾)、第5部《死的脫出篇》(85分鍾)、第6部《曠野的彷徨篇》(104分鍾)。轉一下網友的影評:「在日本電影史上,稱此作品為反戰電影的代表作之一。影片含義深刻,反映了二戰時期的日本人的沉重的心情,與他們的「良心」形成了種種大問號???講述了那個時代日本人的理想和過失,夢想與幻滅,被迫與真心的集為一身,盡可能的像個人樣活下去的復雜心理。這些被迫作為軍國主義的走狗,時而反抗,時而伸張人道主義,因此立場異常痛苦。與時下日本首相小泉純一郎參拜靖國神社,形成了鮮明的對比。本片曾被選入日本名片200部,並獲1959年電影旬報十佳獎第五名及第十名。」

2:《望鄉》(日本):《望鄉》的故事並不發生在二戰期間,它是二戰的前奏曲,改編自真人真事。影片公映後在日本反響平平,在中國則引起轟動,巴金等人對其給予了高度評價。作品沒有像其他日本影片那樣強調日本民眾是戰爭的受害者,真正的受害者只有年老孤獨的阿崎婆,而加害者不僅僅是日本政府,也有日本民眾。影片通過「南洋姐」阿崎的故事,對日本社會的冷漠無情進行了批判,還借劇中的某些角色之口諷刺了日軍的侵略行為。據導演所說,「南洋姐」們是日本侵略者的「索引」,她們所到之處,就是日軍後來侵略過的地方!確實,在影片的最後,作家三穀圭子來到了當年「南洋姐」們的墳地前,發現這里已經破舊不堪,盟軍轟炸當地的時候,日軍也屠殺了當地人。此時最令人震撼的場面出現了:「南洋姐」們的墓碑,全部背對著日本……

3:《虎!虎!虎!》(《偷襲珍珠港》;美國、日本):與前幾年的那部《珍珠港》是改編自同一部小說,兩部影片的區別在於,《虎》截取了當中的軍事線,《珍》截取了當中的愛情線。《虎》以相當客觀的角度去看待這個歷史事件,既非為日軍「招魂」,也非為美軍辯護,而是就事論事、冷眼旁觀,鏡頭不斷地在日軍和美軍之間來回切換。影片高度追求對歷史的還原,以致於在人物塑造上顯得蒼白,敘事嚴謹、詳實,扣除掉一些場面上的BUG,這部影片幾乎可以當歷史片來看待了。

4:《再見螢火蟲》(《螢火蟲之墓》;動畫片;日本):雖然這是一部「喊冤片」,但還是稱得上經典,故事劇情騙走了不少中國人的眼淚,以致於當初我寫文章批判本片時竟被千夫所指,其中有一個女網友還斥責我說:「難道感動也要分國界嗎?批判日本人,你還不夠格!」,對此,我只能無語。高畑勛導演的作品我一直很喜歡,因為富有思考性,但本片傳達的內容我實在無法苟同,相比之下宮崎駿倒是曾畫過短篇漫畫《中國的天空》歌頌抗戰時的中國空軍。像本片這類強調「日本人也是戰爭的受害者」的作品在日本多的是,看一部就夠了,否則總有一天你同情日本民眾會遠遠大於南京大屠殺中的遇難者。(註:本片的導演是高畑勛,不是宮崎駿)

5:《人證》(《人性的證明》、《人間的證明》;日本):《望鄉》是二戰的前奏曲,《人證》則是二戰的後遺證。戰後不少日本女性為了過上優越的生活,主動與美軍士兵發生了關系。本片的不少演員都有過和故事相似的經歷,尤其是喬尼的扮演者,他正是《草帽歌》的主唱,作為日本女性與黑人生下的孩子,他處處受到歧視。影片批判了那些一旦成名就掩蓋不光彩過去的人,喬尼千里迢迢到日本尋找媽媽,但媽媽卻為了保住自己的「名節」,竟把他殺害了。本片沒有描繪到日軍的侵略史,但其實作者森村誠一是個正直的作家,他曾寫過《魔窟》、《新人性的證明》等作品抨擊731部隊,日本右翼對他痛恨之極。相比之下導演佐藤純彌則令人不敢恭維,別忘了他後來跑去執導「招魂片」《大和號》!(PS:主題曲《草帽歌》轟動全球,歌詞是一首關於「媽媽」的詩;故事批判了美國警察腐敗的一面,但美國人——包括紐約市長依然大力地協助拍攝,警方表示批判得對,他們需要改進自己)

『貳』 求一部二戰時期日本拍的電影

這個,如果純電影的話,可以看看日本1942年拍攝的黑白電影《夏威夷馬來亞海戰》,其實也就是當時日本軍方一個宣傳電影,當然還有日本陸軍省1938年拍攝的《上海陸戰隊》。

『叄』 日本有哪些以二戰為背景創作的經典電影

1.《螢火蟲之墓》

一部1965年上映的老電影,講述年輕女孩兼子為生計給老男人當情婦,回鄉後受到村民唾棄。後與清作相識相戀,並不顧村民世俗的眼光,二人結為夫妻。但這是一個被戰爭包圍的年代,國家、榮譽、愛情的矛盾一觸即發,這三者該如何抉擇?這部影片首先應吹爆若尾文子的演技,電影中傳遞出的極端愛情觀也值得我們深思。一部經時光沉澱的佳作,推薦!

『肆』 求二戰時期美國打日本的電影

一、《直搗東京》二戰期間,美國一潛艇接到密令,立即出航。離港二十四小時後才知道目的地是日本東京灣。經過艱難險阻,終於到達東京灣。返航時炸毀了日軍航空母艦及巡洋艦,圓滿地完成了密航任務。

二、《虎!虎!虎!》是二十世紀福斯電影公司製作的戰爭片,由理查德·弗萊徹、深作欣二、舛田利雄執導,馬丁·鮑爾薩姆、山村聰等主演,於1970年9月23日在美國上映。

三、《硫磺島浴血戰》1944年6月,聯軍在諾曼第成功登陸,成為聯軍戰勝的轉折點,美軍得以將戰力轉向太平洋,六月登陸塞班島,七月登陸關島,麥克阿瑟將軍隨即又第二度踏上菲律賓國土。

日本死守硫磺島,軍力約兩萬一千人,美軍共出動三個師團75000人,艦船495艘,其他尚有驅逐艦,航空母艦等155艘,全力攻擊硫磺島。本紀錄片為美軍第三司令部攝影隊冒死拍攝完成,為當今世上僅存,最忠實紀錄第二次世界大戰,「血戰硫磺島」之唯一史料。

四、《孤島浴血戰》日軍在南太平洋索羅門群島上一場闊日持久的攻防戰,日美兩軍經歷了7個月的浴血爭奪,美國由守轉攻,在二戰史上留下了濃重篇章。驚心動魄的搶灘場面,扣人心弦的山地搜尋,一個個鮮活生命的終結,無不給觀眾留下難忘的記憶。

五、《魚雷出擊》前蘇聯衛國戰爭題材電影。講述1944年第二次世界大戰激戰正酣,在蘇德雙方的對抗中,一群有血有肉的蘇聯飛行員,在自己的家庭中他們扮演著愛人、父親和孩子等各不相同的角色,但到了戰場上,他們都成了勇猛拼殺的英雄。

『伍』 日本有哪些經典的二戰影片

您好,很高興為您解答:
我們在這里為您推薦以下幾部日本二戰電影:
《日本最長的一天》1967
《父輩的旗幟》2006
《野火(日版)》1959
《螢火蟲之墓》2008
《男人們的大和》2005
《少年H》2013
《永遠的零》2013
《聯合艦隊司令長官:山本五十六》2011
可追問
望採納

『陸』 關於日本二戰的電影

要哪個國家拍的啊?要凸顯哪個方面的啊?

美國的《Nanking》。

咱們的《東京審判》。

日本嘛,我想到宮崎駿的《螢火蟲之墓》。

『柒』 黑幫電影的日本篇

好萊塢以外,日本和香港是黑幫類型電影的兩大產地。好萊塢的主流電影,在敘事上最基本的特點之一,就是利用電影的再現能力,盡可能地虛擬出一個「具有可能性」的「真實」世界來。《教父》因為在這一點上做的最徹底最完美,因此成為黑幫類型電影最重要的一部經典。也因為如此,《教父》的利益動機觀點,唐嘴裡的「business」成為黑幫類型電影對影片人物行為動機解釋的「權利話語」。只有在亞洲,在不同的文化意識背景下,在不同的思維方式下,才有可能脫身於這一藩籬,走出另外一條有所不同的路子。這種亞洲思維方式下產生的黑幫類型電影經典,也成為後來類似昆丁塔倫提諾和蓋里奇這些年輕一輩歐美黑幫電影導演顛覆傳統黑幫類型片的思想和文本資源。當然,我們在以後對具體電影的分析里也可以看出,即使是亞洲黑幫類型電影,也不能完全從《教父》劃定的疆域里完全突圍出去,或者可以說,亞洲黑幫電影只是在其中開辟了一塊「自治領地」。
社會學意義上真實存在的亞洲幫會,形成其團體凝聚力的思想資源和禮儀來源,同樣跟美國黑手黨有所不同。理清這些東西需要巨大的篇幅,也並不是本章的宗旨,只能稍有點實用主義的抽取其中一點粗略談及:就是亞洲的任俠傳統。在日本是較多實證歷史材料所描述的「浪人」,在華人圈,則是更多文本意義上的「武俠」。這兩支傳統融會在日本和香港兩地的黑幫類型電影里,又分別產生兩種情況:在香港,是黑幫電影在文本敘事本質上越來越趨向於「虛無主義」色彩的游戲態度。記得舊年讀書曾經看到某位彷彿是台灣一位新理學大師(忘記是誰?)讀閑書的雜記,談到水滸從話本到小說成型的版本衍流和意識變化時,說過成型的〈水滸傳〉小說具有非常虛無主義的游戲精神(彷彿是這樣說的)。當時理解他的大致意思是:水滸傳小說的108將們,他們任性使氣地打架,到頭來為的是各自排定座次名位,「排排座,吃果果」,挺有游戲的味道。(原文究竟怎樣說的,怪我生就不是讀書人,實在記不得,且翻檢不出舊書,歉對看官)。香港黑幫電影的「主題思想」,從早期電影的江湖兄弟情演變到蠱惑仔系列到後來的杜琪峰電影,越來越趨向游戲精神。卻從來沒有認真對待過「利益」這個關鍵詞。這個我們將在以後的單元談及。而在日本黑幫類型電影里,我們將會看到,人物的「行動」本身成為行為的動機和理由(是不是因為日本有禪宗傳統?呵呵),在日本導演看來,建構電影的黑幫世界的可能性不需要用絲絲入扣的邏輯演繹,也不要落實到某一個為觀眾日常認知所理解的常識性主導動機。〈不夜城〉並不是日本黑幫電影最好的作品,風格太象經過電影化剪輯的「日劇」。但作為一部分析日本黑幫類型電影敘事的樣本,卻再好不過。
在電影敘事上,〈不夜城〉有著典型的亞洲的「非線形」的思維方式,跟另一部同樣有「國際化視野」同樣涉及「黑幫」的電影〈燕尾蝶〉一樣(或許後者更鮮明),情節的推演彷彿編導隨手扔出去的線,「想到哪裡說到哪裡」,有時候甚至有點象一本舊時的報紙連載小說,寫的時候作者自己都不知道結局到底會怎樣。而在情節轉變的關節點上,好萊塢電影非常重視的那種「因果關系」不再重要。我們拿兩段殺人場景跟兩部電影情節發展的關系做比較就可以看出區別。在電影〈教父〉里,老教父被對手刺殺重傷後,其長子為他報仇想殺人,卻被否決,(甚至於導演用讓他反被人殺死這個情節來否定他的主張。)直到電影結束時,在權力消長塵埃落定時,才終於將仇人一一殺死。在〈教父〉里,殺人這個行為本身並不會改變「歷史」,導演也不認為「殺人」的動作場景本身能夠成為劇情推演的轉折關鍵。而在日本黑幫電影〈不夜城〉,金城武帶「富蓮」到三位老大的會商現場求得諒解的那段戲里,劇情突變的轉折關鍵直接就在於「殺人」,導演根本不加考慮黑幫權力的消長不是簡單殺死一個兩個老大的問題,殺死上海幫新老大錢波和葉曉丹,楊老頭就江湖一統。在日本人看來,突發的「行動」本身就是是改變歷史的關鍵,這個大概同樣是他們發動珍珠港襲擊的一個心理學上的原因。
在日本的黑幫電影里,深作欣二的《無仁義的戰爭》(Jingi naki tatakai (1973) Battles Without Honour and Humanity Japon)是一部不得不提及的經典作品。電影改編自一部根據前日本黑社會Yakuza成員在監獄內寫的回憶手記創作的小說。電影在〈教父〉發行兩年後公映,有人認為深作欣二的該片是同〈教父〉進行國際式對話的結果。有人甚至給它按上「The Godfather in Hiroshima(廣島的〈教父〉)的標簽(見IMBD之user comment)實際上,這是一部同教父風格主旨徑然不同的電影。大量採用手提攝影機拍攝,快速剪輯,帶有記錄片風格(documentary techniques)。是後來很多新進導演拍攝方法的先行者。電影以廣島原子彈爆炸後的蘑菇雲記錄片鏡頭開始。講述二戰老兵廣野昭三周旋於兩三個互相爭奪的黑道幫會之間,欺騙,暴力,快意恩仇的故事,作為日本軍國理想破滅的戰後一代,深作欣二在電影里傾注大量的人生幻滅空虛感受。影片充斥無意義的暴力行為。成為後來所謂「暴力美學」電影的濫觴。其後,深作欣二又拍攝多部黑幫電影,光是《無仁義的戰爭》的續集就連拍5部。
日本黑幫電影的另一位經典生產者是北野武。同深作欣二一樣,他的視角和興趣在於暴力。而他的多部電影跟深作欣二一樣,以封閉自足的黑幫世界為影片的敘事環境,在黑幫電影歷史上占據一席之地。
1993年發行的電影《奏鳴曲》(Sonatine)是北野武利用黑幫世界作為敘事基本環境的一部經典作品。跟日本其他黑幫電影一樣,《奏鳴曲》一樣認為暴力具有歷史決定意義上的重要性。在日本人看來,歷史從來不是理性的,情緒化的事件決定其走向。所以歷史的唯一重大意義在於其中一些時間轉折點上的事件所具有的美學意義。所以北野武電影的特點是場景和畫面比起承轉合具有更重要的地位。有人說,北野武拍一部電影的最初動機是一些畫面,然後由畫面衍生出故事。在《奏鳴曲》里,敘事的發展即興而流暢。幫會紛爭是空虛的,而海灘上孩子氣的玩耍,說到底一樣空虛,只有暴力和死亡事件在空虛的日常生活之流中散發出美麗的光芒。
2000年北野武為好萊塢拍攝一部黑幫電影《兄弟》brother。這是一部更貼近主流黑幫類型電影的作品。這一次,北野武的黑幫世界搬到洛杉磯。有趣的是,片中充滿必殺之氣的日本黑幫大哥,最後死在義大利幫會的機關槍下,北野武可能認識到,美學意義之對於歷史發展的決定性,終究比不過「技術」和「理性」。
北野武跟黑幫有著扯不斷的感情糾葛,據說他曾經被黑幫老大綁架,帶到一個度假村,卻發現原來是老大的女兒想見見這位一向崇拜的導演。有一次北野武去台灣,首先出現在記者們面前的是八個黑衣彪悍的保鏢。令人乍舌他不愧是黑幫電影的大師。然而緊跟著那八位保鏢出來的北野武本人卻穿著老頭汗衫,拖拖拉拉,轉讓人啼笑皆非。這並非一個無意義的舉動。北野武的黑幫電影,一方面表現出對幫會禮儀Code of yakuza的尊重,另一方面,在對黑道幫會實質的權力本質上,他往往採取一種虛無的甚至是調侃的態度。
代表影目:
1 《無仁義的戰爭》(Jingi naki tatakai (1973) Battles Without Honour and Humanity Japon)
2 《奏鳴曲》(Sonatine)
3 《兄弟》brother
4 《不夜城》

『捌』 求日軍視角的二戰戰爭電影

男人們的大和, 個人在4年前看的, 那時候第一次以日本第一視角的戰爭, 蠻震撼的。 (該片的主題圍繞第二次世界大戰中被擊沉的戰艦大和船員) 不過想找個好環境看這個電影不好找。

『玖』 從日本角度描述的二戰影片

戰後,日本一直在拍攝軍事題材的影片,明裡暗裡為侵略亞洲的罪惡戰爭翻案,比如《山本五十六》、《啊,海軍》、《啊,航空兵》、《日本海大海戰》和《軍閥》等。這些譯制過來的影片大多屬於「內部放映」的內部觀摩片,只有少數人能夠觀看,以至於相當多的中國觀眾認為,這些為戰犯「招魂」的日本軍國主義電影的出籠是近些年的事。

其中《山本五十六》、《啊,海軍》、《軍閥》國內有譯制與放映過

『拾』 日本拍的二戰電影

1、少年H

《少年H》是由降旗康男執導,水谷豐、伊藤蘭、吉岡龍輝等人主演的劇情片。影片以二戰中的兵庫縣神戶市為舞台,講述了人稱「H」的少年妹尾肇,在戰火紛飛的年代上演的一段歡樂、淚水、勇氣相互交織的故事。該片於2013年8月10日在日本上映。

2、阿基米德之戰

《阿基米德大戰》是山崎貴執導,菅田將暉主演的劇情電影,於2019年7月26日上映。

該片根據三田紀房的同名漫畫改編,講述了二戰期間,被稱為「日本阿基米德」的天才數學家櫂直發現了日本海軍造艦計劃中隱藏的陰謀,決心糾正國家機器中的不正之風的故事

3、永遠的0

《永遠的0》是由山崎貴執導,岡田准一,井上真央,三浦春馬,濱田岳岡等聯袂主演的一部日本戰爭劇情片。

該片中時空在太平洋戰爭與現代社會間交替,主要講述了有志青年佐伯健太郎對祖父生前戰友進行探訪追憶,以及探尋戰死的祖父宮部久藏的過去的經歷的故事。該影片於2013年12月21日在日本上映。並於2015年在第38屆日本電影學院獎中榮獲包括最佳影片在內的八項大獎。

4、一封明信片

《一封明信片》是由日本發行的114分鍾劇情電影。該片由新藤兼人編劇、執導,豐川悅司、大竹忍、柄本明、大杉漣、六平直政等主演,於2011年8月6日在日本上映。

該片是導演新藤兼人根據自己的真實經歷創作,講述了一個士兵的死亡,帶給家庭崩潰與重生的故事

5、聯合艦隊司令長官:山本五十六

《聯合艦隊司令長官:山本五十六》是由日本東映映畫製作發行的141分鍾傳記影片。該片由成島出執導,役所廣司主演,玉木宏、瀨戶朝香、香川照之、田中麗奈等共演,於2011年12月23日在日本上映。該片以二戰時期為背景,講述了「反戰」軍官山本五十六在處理珍珠港事件上的苦惱,以及想方設法盡早結束戰爭的故事。

閱讀全文

與二戰日本黑幫電影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after3免費完整下載 瀏覽:946
監獄暴力犯罪電影 瀏覽:568
韓國電影愛情片打電話邂逅 瀏覽:817
北京送快遞小哥電影 瀏覽:640
金希貞的全部韓劇電影在線觀看 瀏覽:285
以前有部電影裡面有個女鬼 瀏覽:548
木星上行國語版在線免費觀看 瀏覽:421
《飛奪瀘定橋》電影 瀏覽:478
1905下載的視頻在哪個文件夾 瀏覽:972
美片 瀏覽:150
外國一個電影騎著發火的摩托 瀏覽:1000
晚上我經常和我的父母一塊看電視英語 瀏覽:631
韓國阿強和阿珍是什麼電影 瀏覽:312
看電影九排 瀏覽:308
天主教宗教題材電影 瀏覽:417
二戰電影虎虎虎國語版 瀏覽:332
戰斗機 電影 瀏覽:937
成龍教外國小孩功夫電影叫什麼 瀏覽:672
看電影怎麼英文怎麼翻譯軟體 瀏覽: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