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求片 有哪些關於俄羅斯車臣戰爭 中國對越自衛反擊戰 二戰的電影
車臣:
1.《12怒漢》
【影片簡介】
《12怒漢:大審叛》是俄國大導演尼基塔·米哈爾科夫(Nikita Mikhalkov)的最新作品,也是他繼榮獲『威尼斯金獅獎』最佳影片《蒙古精神》和榮獲『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外語片的《烈日灼身》後,再次感動世人的傑作。《12怒漢:大審叛》雖取材自好萊塢名導薛尼盧梅(Sidney Lumet)五十年代的同名舊作,片長卻長達155分鍾,不但比舊作版本多出63分鍾,並將時空搬移至今天俄國,以敘述一名陪審團員為一名被控謀殺的車臣少年奔走翻案的故事,暗喻如今已重拾當年榮耀繁盛的大國俄羅斯,在面對『車臣問題』所應有的寬容與大度。
2.《煉獄》
【影片簡介】
1995年格羅茲尼之戰,激烈的巷戰有如當年的斯大林格勒,俄車雙方死傷慘重,就連美國軍方也驚嘆「打不起這樣的城市戰」。
典型的低成本影片,這是俄羅斯人自己拍的關於第一次車臣戰爭的電影。講述了俄軍一座野戰醫院慘遭車臣恐怖分子襲擊的故事。攝影師用寫實手法,刻意拍攝了許多以往戰爭題材片所未描繪過的慘烈場景。車臣僱傭軍把俄軍士兵的頭割下來,掛在火箭彈上射向對方;俄軍坦克手奉命把戰友們的遺體碾碎。現實就是現實,雖然是模糊的畫面、單調的機位、幼稚的音效以及少得可憐的特技,但這些絲毫不能阻止本片向我們展現一場血淋淋、赤裸裸,充滿死亡與歇斯底里的車臣戰爭。這里沒有攻克冬宮一樣豪邁的沖鋒,卻有坦克碾壓著戰友的屍體迂迴前進;沒有馬恩列斯光輝思想的指導,卻有兩個專打男人下身的變態的匪幫女狙擊手……本片顛覆了太多東西,又塑造了太多東西。
3.《爆破》
【影片簡介】
本片以2000年2月29日至3月3日的真實事件改編,介紹的是一隻俄羅斯軍隊的英勇事跡,他們以一百人對戰兩千人,戰斗雖然以放棄告終,終於但是他們的英勇的獻身精神,為本片增添了很多壯烈的色彩.主人公雖然最後都沒能與親人團聚,但是他們的事跡經歷了6年,由電影人重新講述,為的是頌揚這種對國家忠貞,無私的熱愛甘願犧牲和勇敢的精神。本片首映是在克林姆林宮進行,而且普京欽點的消滅車臣叛亂分子的統帥Dmitri Kozak出席了這次盛大的首映。
要去探究戰爭的本意是很困難的,正義或邪惡,這世界真不能截然分開。但終於職守者總是應該獲得尊重,這俄羅斯時代拍攝的影片和蘇聯戰爭片一樣,充滿悲情、壯烈。
4.《倒計時》
【影片簡介】
《倒計時》講述斯莫林被恐怖分子俘獲的故事,他在西方記者(由英國女演員路易絲·隆巴德扮演)的幫助下逃出敵人的巢穴。恐怖分子對斯莫林的逃走非常憤怒,於是劫持了一個馬戲團,斯莫林的女兒和她的同學正好要去那個馬戲團看錶演。
在這起事件中,恐怖分子綁架了800多名觀眾。在斯莫林的帶領下,聯邦安全局的特種部隊對恐怖分子發起進攻,打死多名恐怖分子,沒有一名人質傷亡。在影片高潮部分,接受恐怖頭子指揮的幾名頑固匪徒逃出重圍,竊取了大量鈈,企圖在一架飛往羅馬參加北約領導人會議的飛機上將它們引爆。經過殊死搏鬥,斯莫林消滅了這幫恐怖分子,拯救了整個世界。
觀眾把電影中的聯邦安全局成員都看作是英雄,評論家認為,這是普京總統所倡導的文化改革的一種跡象。普京已提出了加強俄羅斯人的愛國精神。
5.《戰爭vojna》
【影片簡介】
英國人約翰和他的未婚妻瑪嘉烈,在車臣被恐怖份子擄獲,而艾雲是戰俘,他們跟眾人被囚禁在一起,其後約翰及艾雲被釋放,但恐怖分子要約翰付兩百萬鎊贖金,否則奸殺他的未婚妻。約翰向英國及俄國領事館求助,但被拒絕。最後英國電視台願意資助約翰救出其未婚妻,但要把過程拍攝下來。約翰最後得艾雲相助,闖入恐怖分子陣營救出瑪嘉烈和俄國軍官,但恐怖分子繼續追殺他們,幸得俄軍戰機協助才能脫險。
6.《我們的榮譽》
關於俄羅斯傘兵的4集200多分鍾的電視電影。
這是一個發生在2000年2月末的真實事件,在車臣在阿爾坎地區發生。104 空降師VDV團第6分隊的士兵與20倍於己的恐怖分子正規部隊作戰。每個空降兵成員都無所畏懼,他們沒有撤退,而是以生命為代價對匪徒攔截 國家杜馬這樣評價他們:傘兵們把生命獻給我們的祖國,在打死超過700名戰士之後,仍然不願撤退!
7.《車臣不相信眼淚》紀錄片
該片在鳳凰衛視播放過,由俄羅斯戰地攝影師在第一線拍攝車臣戰役的全部真實鏡頭。將心比心的話,我站在車臣人這一邊,哪個有血性的男人願接受曾給自己帶來深重災難的異族統治。但車臣武裝那些極端殘暴的恐怖活動也讓我反感,加上伊斯蘭原教旨主義的本性必然會給周邊各國帶來災難,因此俄羅斯還是博取了我更多的同情。
那些鏡頭讓人感受到戰爭的殘酷。看著被炮火摧毀的城市,被炮彈搭打得千窗百孔的建築,俄軍被伏擊的時的情景和一排排死去的年青俄軍戰士屍體被大雪掩埋和!一位白發蒼蒼的老大媽在一坐廢虛邊哭泣,還有一名俄軍戰士剛沖進一坐建築物的門就中彈到地槍也摔了出來。體會到的只有毀滅
先去吃飯,一會再給你補充~
㈡ 求一部中美戰爭是在海上美國用導彈打中國中國立刻反擊的那部電影,我只記得那麼多了
這是電視劇《末日孤艦》。
《末日孤艦》是邁克爾·貝導演根據同名小說改編的一部末日題材科幻電視劇,埃里克·迪恩、羅娜·邁特拉參加演出。講述了一個全球性的災難事件導致陸地人口滅絕,這迫使一艘海軍驅逐艦上的官兵重新適應新的生存環境,和面對其餘的生存者。
據時光網消息,末日孤艦第二季將於美國時間2015年6月23日播出。 TNT在2015年8月11日宣布續訂《末日孤艦》(The Last Ship)第三季,並於2016年夏天播出。
(2)中國vs俄羅斯vs美國vs英國的電影擴展閱讀:
劇情簡介
Tom Chandler艦長和美國海軍阿利·伯克級驅逐艦「內森-詹姆斯」號的全體船員正在北極圈內執行為期四個月的常規任務。
船上搭乘了兩名濾過性病原體學者(virologist)——Rachel Scott博士和Quincy Tophet博士——他們告訴Chandler艦長「他們將在目的地從事鳥類研究」。
當他們遭遇一群叛變的俄羅斯士兵的襲擊之後,Chandler這才發現這兩名病毒專家的真正任務是收集一種致命病毒的病原體樣本。
七個月前,這種致命病毒開始在全球范圍內爆發。當「內森-詹姆斯」號在巴倫支海游弋的時候,這種病毒已經導致全球過半人口死亡。
㈢ 中國 俄羅斯VS英國 美國
熱戰很難打起來,打冷戰的可能性更大。
當然,現實世界的話,打冷戰中國都不願意參加。
經濟方面:
GDP:美國16萬億美元,英國2.5萬億美元,中國10萬億美元,俄羅斯2萬億美元。
雙方是18.5:12,大概是6:4(沒辦法中國增長快,美國和英國增長慢,英國前幾年甚至負增長)
工業產值:2012年中國工業總產值3.7萬億美元,美國只有2.9萬億美元。沒找到太近的數據,據說13年中國工業總產值5.7萬(有的說是4.2)了,美國大概3萬。英國俄羅斯就不說了吧,最近幾年都在下降。
軍費方面:美國5000多億美元,英國600億美元,中國1500億美元左右,俄羅斯400多億美元。
首先,這四個國家都是聯合股常任理事國,都是有核武器的五大流氓之一。而且俄羅斯和美國的核武器加起來夠炸地球7遍還多,加上中英,那湊10遍有夠了。當然理論上一遍就夠了,人類和地球就已經滅亡了。
當然,我們相信和平時期這些國家能很好的管理核武器,也相信小規模沖突和大規模作戰開始也能管理好核武器,但是大規模作戰中後期就誰也不敢保證了,殺紅了眼的時候,啥武器不敢用?或者政權被消弱,哪怕是核武器保存地點的政權混亂都可能導致核武器外流,控制不住那可就玩笑開打了。
其次,就算打常規武器戰爭。中俄和美英對抗。雙方應該實力差不多,美英軍事方面略強,但是中俄戰略縱深確實不是蓋的。誰都拿不出太過強大的能到完全壓制對方的武器來。
美國太空作戰能力很強,但是這方面中俄也不差。不管是衛星武器還是反衛星武器,大家都有,都實驗成功過。偵查衛星方面,美國有優勢,但是中俄也不差。導航衛星方面,美國有GPS,中俄有俄羅斯的格洛納斯,中國的北斗。中俄合用的話和美國的旗鼓相當。載人航天方面,美國因為退役了所有太空梭,所以最近五年內所有的載人航天包括國際空間站人員輪換只能靠俄羅斯了。中俄這方面要強的多。反衛星作戰方面,俄羅斯技術最強,中美次之。
美國確實海軍很強大,但是中俄海軍雖然弱但是弱的有特點,那就是近海防禦很強,配合岸基武器,美英也討不到好處(英國現在海軍就是打醬油的角色,比中國都弱,其實不光海軍,其他方面也都勉強算打醬油的)。
空軍方面,美國也是強,但是還沒強到完全壓制中俄的地步,美國最先裝備了第四代隱身戰斗機,中俄還在研製,但是中俄現役戰斗機升級到3.5代(俄羅斯蘇35本身就是3.5代)後,在地面支援下,打防禦作戰還是不輸F22的。當然主動出擊到地面雷達和電子設備支援范圍外的話,損失會比較大了。特種作戰飛機方面,美國有優勢。但是防空武器方面,俄羅斯卻比美國強很多。這個沒辦法,美國空軍優勢明顯,不注重防空武器研發。
陸軍方面,中俄就不必美國遜色了,雙方技術方面差距不大,甚至中國要更強一些(中國世界第一陸軍的名聲不是虛名,那可是貨真價實的)。坦克和自行火炮,火箭炮方面,中國要強於美國,這點沒有疑問的。當然電子方面比美國差也是事實,但是差距不大。
海陸空天四方面對比,美英比中俄略強,但是沒有壓倒性優勢,所以開戰必將是殘酷和長期的作戰。
至於你說的美國全球一小時戰略還只是一個設想,而且這種作戰依靠的是一種叫做超高速武器來實現的,也就是6-10倍音速甚至更高的速度的武器,2小時內打遍全球。這種武器世界上只有三個國家進行了正式研究並進行了實驗,兩個國家實驗成功過。這三個國家是中美俄,成功的國家是中國和美國。還有要說一點,這類武器的原理是根據一個叫錢學森彈道曲線的理論。
無人機戰略目前也是設想,現在無人機無論中國還是美國都只是主要用在偵查上。雖然有無人機攜帶導彈攻擊的案例,但是只能打一些恐怖分子這種無防空能力的目標。不管是美國現役的全球鷹還是中國的翼龍,飛行速度都很慢很慢,大概只有有人駕駛的螺旋槳飛機的速度,有人駕駛戰斗機要打掉這些無人機都用不著用導彈,直接機炮轟掉,因為無人機幾乎沒有任何機動性。中美現在正在研發的下一代無人機,中國的暗箭啥的,也只不過是外型上做的隱身了一些。也沒有任何機動性,碰上戰斗機就是靶子。
無人機研發方面,美國世界領先,中國目前已經是第二了。攜帶武器無人機方面,也就中美以三國有,而且這三個國家的無人機都有實戰經驗,都通過了實戰考研。美國不用說,阿富汗,伊拉克等幾乎滿天飛,以色列其實用的是美國技術,當然定點清除也用過不少次。中國無人機出口到非洲等一些國家也經過了實戰,前兩天還有一架奈及利亞裝備的中國彩虹無人機因攜帶了超過額定的導彈作戰而半途墜毀。差點忘了,今年,中國無論是軍用無人機還會民用無人機的出口量都是世界第一的。最厲害的是深圳一家公司產的無人機,那用戶廣泛到咋舌的地步了。敘利亞反對派再用,政府軍也在用,烏克蘭政府軍在用,東部武裝也在用,伊拉克庫爾德人打擊IS在用,甚至朝鮮的金太陽軍隊都在用。最崩潰的是美國也在用,前些天美國白宮發現一架墜毀的無人機就中國生產的,而且登記的使用單位是為美國軍方提供地理情報搜集和分析的美國國家地理空間情報局。好吧,奧巴馬都無語了。在奧巴馬大談振興美國製造業的時候,竟然美國情報機關再用中國的無人機搜集情報。
最後,無論是中俄還是美英,都不希望發生他們之間的戰爭,因為雙方各有優勢的情況下,打起來必然是大規模的作戰,而且沒有壓倒性 武器優勢的話,傷亡和殘酷性是無法接受的。
最不能接受的是,就算大家經過長期艱苦的作戰,一方勝利了,可是能得到什麼呢?四個國家經過戰爭洗禮後又成了什麼樣子呢?估計徹底廢掉了,甚至連三流國家都混不成了。
最後高興的是誰呢?法國,印度,巴西……其實他們都難免被波及,甚至捲入。
㈣ 有一部電影裡面寫的中美俄三個國家的軍隊,俄羅斯軍車在中國邊境內被解放軍攔了下來
這邏輯不通啊,俄羅斯在北邊,廣東在南邊,輪也輪不到廣州軍區的去攔截啊。
㈤ 中國+俄羅斯+朝鮮+巴基斯坦+伊朗VS美國+韓國+日本+英國+法國+印度+以色列
LZ,我這么說吧,假設左邊=右邊(一左一右的格式)
左右分別找軍事實力對等的國家:
中國vs日本(中國略勝)左+1
俄羅斯vs美國(美國略勝)右+1
朝鮮vs韓國(相當)
巴基斯坦vs印度(印度略勝)右+1
伊朗vs以色列(相當)
*****************************************
上述內容不一定完全正確,不過大致還是能互相牽制的
但右邊還有英、法呢?
LZ的右邊可大多是發達國家,所以按這樣左方的確很吃虧……但如果是抗日戰爭那樣全民抗戰式的打法,要滅亡一個國家談何容易?要是日本登陸朝鮮,朝鮮跟他玩游擊戰,那恐怕日本吃掉朝鮮都不是那麼容易,但事實上真打起來也就是玩封鎖經濟、物資,破壞電網,轟炸重要設施……那就看朝鮮能不能撐住了
㈥ 中國VS美國 加拿大 英國 法國 德國 日本 澳大利亞 紐西蘭 印度 俄羅斯 我們必勝!
軍事上 如果打仗 沒有任何一個國家會選擇加拿大
中美戰爭儲備不對等 從這一點看 美國勝 加上美國經濟所影響到的國家波及整個歐洲大陸及東南亞 所以加上這一條 中國必敗
中國和日本 戰爭儲備相當 但想擊破日本必然會受到美俄的牽制 假設戰敗日本 對於中國來說 迎接的將是一輪又一輪的戰爭
澳洲和紐西蘭 及印度 暫時不用考慮 沒有打起來的理由
中俄對戰 中敗
不必悲觀不必樂觀 團結一致 做一個好公民即是和平
㈦ 第三次世界大戰:美國 日本 韓國 越南 菲律賓 印度 英國vs中國 俄羅斯 朝鮮 巴基斯坦
美國那幫至少還有北約的幾個小國,都不足為慮,咱們這邊應該就沒恩幫咱了,非洲經濟落後,沒工夫支援,拉美那邊自身就有經濟危機,跟美國打就是以卵擊石,不過至於說結果,美國自身經濟受限,增速放緩,跟咱們打,根本支付不起戰爭費用,但而且自身就有很多政治問題,所以一定會被我們打倒。
㈧ 中國的戰爭電影與美國、俄羅斯的相比怎麼樣
國產戰爭影片的宣傳和教育意義比較深刻,當然早期戰爭片和美俄戰爭片都一樣,武器裝備使用新式代替或者同期其他型號代替。對歷史的還原程度不如美國高。比如兄弟連出現了槍殺戰俘、對平民百姓的物品順手牽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