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俄羅斯戰爭片排行電影前十名都有哪些
前十不知道,給你推薦一下排名前五的吉布吧:
1.《星星》
一部經典的二戰電影,時長90多分,略短,一支帶著任務的偵查小隊,深入德軍後方,印象很深的大地大地,我是星星,聽到請回答。
戰爭片總是毀滅美的東西給你看,那些為了國家犧牲的人在片尾出現,微笑著,另電影的感情戲安排的真突兀,簡直莫名其妙。電影里的風景是真的很美。俄羅斯的音樂很多時候都給人一種崇高感。
本片中很多鏡頭都意味深長,顫抖的士兵與猛烈的戰火、小屋中的鴿子、烈火和鎖鏈。我總會詛咒戰爭,因為它吞噬太多年輕的生命,那些鮮活的,最具熱情、最純粹的。
2.《潘菲洛夫28勇士》
這一電影片段是有歷史原型可循的,它源於在蘇聯時代家喻戶曉的「潘菲洛夫28勇士」的英雄事跡。該片以衛國戰爭時期著名的英模群體「潘菲洛夫28勇士」為題材。
導演對於這場戰役的描述表現出較高的完成度,從軍事的角度來看也達到了高度寫實的還原度,攝影和場面調度都表現亮眼,配樂也很好的渲染了氣氛,難以想像一部靠眾籌才拍攝出來的低成本電影最終呈現的效果完虐某些空有大場面而毫無靈魂的大片。
3.《巴爾干邊界》
這部電影的真實背景是,1999年6月,科索沃戰爭停戰,南聯盟被迫妥協,同意從科索沃地區撤出南聯盟正規軍。
當時正駐扎在波黑的俄軍維和部隊利用科索沃地區的短暫的權力真空,迅速出擊,派出一個加強營長途奔襲五百多公里,最終在英軍抵達前三小時佔領科索沃普里什蒂納機場,保證了俄軍大部隊進入科索沃的後續可能,並阻止了北約方面單獨佔領科索沃的企圖。
4.《T—34坦克》
這是一個純虛構的故事,它創作的目的很簡單,紀念一代名車T34,以及紀念在衛國戰爭中犧牲的戰士們。
而我更多的是在電影里看到俄羅斯人特有的精神面貌。這是俄羅斯從蘇聯時代就延續下來的光輝傳統,俄羅斯導演們拍起二戰片來可謂得心應手,大量的題材,史詩的故事,英雄人物,是他們取之不竭的素材源泉。
5.《拯救列寧格勒》
故事講的是二戰中德軍圍困了列寧格勒,企圖將那裡的二百萬軍民困死。為了生存,人們逐步從列寧格勒小規模撤出。影片敘述了首批用駁船752號從拉多加湖撤出了1500名軍民。
在歷史上確有其事,但這次的撤出卻是一次失敗的行動,如影片的片尾所說:「駁船752號遇難沉沒,1200多人喪生。獲救200多人。
Ⅱ 十部必看二戰電影
1、《決戰中途島》
《決戰中途島》是由羅蘭·艾默里奇執導,艾德·斯克林、盧克·伊萬斯、帕特里克·威爾森、豐川悅司等主演的劇情片。該片於2019年11月8日在北美、中國內地同步上映。
該片講述了第二次世界大戰太平洋戰爭重要轉折點——中途島海戰中,參戰士兵和飛行員等發生的一系列故事 。
而伊夫林得知噩耗悲痛萬分。丹尼和伊夫林慢慢接近,互生愛慕,最後發生一夜情。
但在1941年12月7日,雷夫突然出現在伊夫林與丹尼駐扎的珍珠港。正當三人不知如何面對這個難題時,日軍也悄悄地准備偷襲珍珠港。
雷夫與丹尼這對好朋友又是情敵,還得一起並肩作戰,隨著太平洋戰爭的開打,兩人只能將兒女私情暫時拋在一旁,共同為自由、正義而戰。
Ⅲ 二戰十部經典電影有什麼
1、2017《敦刻爾克》:英法盟軍被德軍全方位包圍,海陸空三方拼力一戰。
2、2016《血戰鋼鋸嶺》:現實比電影還傳奇,美軍軍醫戰火中一人獨救75名受傷戰友。
3、2014《狂怒》:新兵蛋子在戰火中成長,與最強坦克小隊共同生死抗敵。
4、2001《兵臨城下》:美國主旋律電影,頂尖狙擊手和神槍手的巔峰對決。
5、1988《莫斯科保衛戰》:長達六個小時的史詩巨著,蘇聯歷史大戰恢弘再現。
《莫斯科保衛戰》是由尤里·奧澤洛夫執導,揚科夫·特里波爾斯基、米哈伊爾·尤里亞諾夫、亞歷山大·戈洛博羅德科、布魯諾·弗雷因德利赫主演的戰爭片。該片講述了1941年6月,法西斯德國集中了一百九十個師的兵力,以閃電戰術入侵蘇聯,蘇聯因准備不足,在戰爭初期節節敗退,德軍直趨莫斯科城下,雙方在莫斯科展開了殊死決戰的故事。
6、1987《逃離索比堡》:向死而生,二戰集中營里600人的集體越獄。
7、1981《從海底出擊》:男人自我修養教程,二戰德國潛艇襲擊英軍遭遇史前危機。
8、1970《虎!虎!虎!》:紀錄片般的戰爭巨著,真實重現日軍突襲珍珠港事件。
9、1963《大逃亡》:史詩級的群像越獄片,兩百多名戰俘挖隧道逃離集中營。
10、1962《最長的一天》:雙視角還原諾曼底登陸實況,震撼記錄歷史性的一天。
Ⅳ 十部最經典二戰電影,你錯過了嗎
TOP1.《兵臨城下》
電影《兵臨城下》
由好萊塢出品,但因為是法國導演拍攝,其意味與好萊塢還是大不相同。比如影片開始也有千萬人的戰爭場面,但在構圖、氛圍上都不是追求壯觀和沖擊力,相反倒是充滿了諷刺和憐憫,有一將功成萬骨枯的意味。後面蘇軍兩人拿一支步槍,在督戰隊機槍的威逼下發起自殺性的攻擊更是再明顯不過的諷刺。但瓦西里出場的那場狙殺五名德軍的場面確實拍得精彩之極,大有俠之大者的風范。最後瓦西里與德國狙擊校長之間的對決也拍出了高手對決的風采。
TOP2.《拯救大兵瑞恩》
《拯救大兵瑞恩》
在戰爭電影歷史上的地位是里程碑式的,這主要是指它的技術方面,之後的戰爭電影很少有不受這部影片影響的。《拯救大兵瑞恩》的戰爭場面追求真實,質感,每個細節都經得起苛刻的研究,而同時又驚心動魄。其中最具代表性的還是開頭的諾曼底登陸,相比於經典《最長的一天》的諾曼底登陸戰的盪氣回腸,《拯救大兵瑞恩》的表現更接近紀錄片式的殘酷,使用了很多手提攝影機的拍攝,另外《拯救大兵瑞恩》還注意到了大部分電影中諾曼底登陸戰中忽視的細節:當天是在下雨的。
TOP3.《珍珠港》
《珍珠港》
以現代電影特效技術再現現代場爭場景的典範電影,雖然同時也是矯揉做作,內容空洞的失敗商業片典範。本片同樣用了幾十分鍾的時間來再現日軍偷襲珍珠港這場歷史著名的鋼鐵大屠殺,與《虎虎虎》相比,因為特效技術的突飛猛進,可以以數字技術模似亞歷桑納號被摧毀的全過程,也可以用第一視角讓觀眾參與到這場戰斗之中,本片與相對古典的戰爭電影相比已顯得相當浮躁,美軍戰機升空後狂揍零式戰機的場面雖然精彩,但在行家來看來卻是可笑之極:歷史上零式戰機與P40的近距離纏斗,在戰爭前期幾乎一直如貓戲弄老鼠般的輕松。
TOP4.《巴頓將軍》
《巴頓將軍》
「為國犧牲從來都不是贏得戰爭的方法,贏得戰爭的方法是讓你的敵人為國犧牲!」這句話最能代表巴頓的風格,這種個性也導致了他的軍事風格的強硬霸道,也為他贏來了鐵血老將的稱謂。這部70年代的電影主要把重點放在巴頓個性的描繪上,戰爭場面並不太多,在特技上沒有今天的的數字技術,但非洲大平原上的陸空一體的美德坦克大決戰還是拍出了波瀾壯闊的效果。只可惜的是隆美爾軍團的主帥已退出非洲戰場,未能令世人一睹當世陸戰兩大頂級高手(而且二人軍事風格完全迥異,隆美爾詭異而巴頓強悍)的對決,令今人大為惋惜。
TOP5.《父親的旗幟》
《父親的旗幟》
把更多的筆觸放到了歷史的真相和對真實「英雄」的還原上面,但並不妨礙它所拍攝的戰爭場面成為近年來最傑出的戰爭場面之一,甚至僅從視覺沖擊力而言,它甚至可以說是最好的一步。地獄般的硫磺島,在美軍艦炮的轟炸下騰起陣陣非人間式的煙霧,三天的轟炸沒有摧毀日軍的防禦,三天後的登陸仍成為一修羅場般的廝殺,在這場海陸空三位一體的現代戰爭中,傳統電影手法與電腦CG的運用結合得恰到好處,遍布大海的登陸艦確乎氣魄宏大,展示出工業時代的人類所能營造出來的巨大的破壞力,盡管,還遠不是極限。
TOP6.《細細的紅線》
《細細的紅線》
什麼是戰爭?大部分的戰爭電影,只是一架望遠鏡,帶人們去觀賞戰爭,而《細細的紅線》不同,它是一台時空機器,帶你去親身體驗戰爭,以一個士兵的身份,來親身體會戰爭所帶來的死亡的恐懼,精神的折磨,心靈的扭曲。就如那場攻擊日軍高地堡壘的戰斗,幾十分鍾的時間里,你可以循著導演的鏡頭來親自聆聽一次死神的召喚,完全第一視角的表現,一切未知,日軍直到白刃肉搏才真正出現,而當美軍沖入日軍軍營雙方血拚的時候,你會體會到「巴別」的意味,也會因此明白為什麼在戰爭中,會有那麼多人類的喪心病狂,會有那麼多永遠洗也洗不清的仇恨和血腥。讓我們套用一位越戰老兵對《現代啟示錄》的評價:《細細的紅線》不是戰爭電影,它就是戰爭。如果你要問戰爭是什麼?那我么我請你去看《細細的紅線》。
TOP7.《戰斗列車》
《戰斗列車》
以倫敦為首的權威,和領導鐵路工人運動的所謂上級,以全人類和「法國的榮耀」的名義將鐵路工人帶上了戰場,這些「崇高」的使命迫使工人們為了達成目標而不惜犧牲自己的生命和敵人的生命,以民族主義的宣言和革命熱情的煽動剝奪了工人們進行自由選擇的權利。
TOP8.《大偷襲》
《大偷襲》
看到有人說前半段不好,我因此差點沒去看。 看完了,最後的營救固然精彩,我重點要說的是,我很喜歡前半段:第一天的鋪墊和第二天的推進。 是不是更喜歡刺激的戰斗? 在那種場面中,少不了英雄主義的俗套。一對一的單挑,大快人心的對日侵者的掃射。可是這些都不及前邊「冗長」的鋪墊的功力深厚,捕捉細膩。
TOP.9《虎口脫險》
《虎口脫險》
這部片子屬於經典的法國喜劇電影了,由法國國寶級喜劇大師Louis de Funès主演。這個個子不高、禿頂的小老頭體現了法國人的很多典型性格,比方說辦事認真嚴肅,精打細算,有一點自私,愛調侃別人,愛占點小便宜什麼的。當然主角得有配角來襯托,就像唐·吉訶德身邊總是站著忠實的桑丘一樣,這部片子里就是那個老實八交但能逢凶化吉的油漆工Bourvil了。
TOP10.《最長的一天》
《最長的一天》
這個片子保持的黑白片花錢紀錄直到辛德勒的名單才被打破,何況這是1961年的美元……考慮到通脹的話還是很嚇人的。第一牛逼之處在於大部分是實景拍攝,到四大叔拍《拯救大兵瑞恩》的時候據說都不能用實景了,何況《兄弟連》。第二牛逼之處在於,航拍鏡頭和全景真是多啊,雖然美國人40年之後長相也沒啥變化,好萊塢發展了40年大約就是多了點特寫和手提攝影機,其他該拍的40年前都被拍過了。
Ⅳ 經典的戰爭電影前10名分別是什麼
經典的戰爭電影前10名分別是:《拯救大兵瑞恩》、《珍珠港》、《兵臨城下》、《巴頓將軍》、《辛德勒的名單》、《獵殺紅色十月號》、《桂河大橋》、《現代啟示錄》、《黎巴嫩》、《野戰排》
第一名: 《拯救大兵瑞恩》
最真實反映戰爭和人性的超級巨作。影片《拯救大兵瑞恩》是夢工廠1998年出品的一部戰爭電影,由史蒂文·斯皮爾伯格執導,湯姆·漢克斯、湯姆·塞茲摩爾和馬特·達蒙等聯袂出演。影片於1998年7月24日在美國上映。
電影描述諾曼底登陸後,瑞恩家4名於前線參戰的兒子中,除了隸屬101空降師的小兒子二等兵詹姆斯·瑞恩仍下落不明外,其他3個兒子皆已於兩周內陸續在各地戰死。美國陸軍參謀長馬歇爾上將得知此事後出於人道考量,特令前線組織一支8人小隊。
在人海茫茫、槍林彈雨中找出生死未卜的二等兵詹姆斯·瑞恩,並將其平安送回後方。2014年12月17日,影片入選2014年美國「國寶影片」名單。
Ⅵ 最經典的二戰電影20部
英美:《血戰鋼鋸嶺》《拯救大兵瑞恩》《父輩的旗幟》《細細的紅線》《敦刻爾克》《至暗時刻》
蘇聯:《士兵之歌》《雁南飛》《這里的黎明靜悄悄》
歐陸:《虎口脫險》《冒牌上尉》《地雷區》《我們的父輩》《斯大林格勒戰役》《帝國的毀滅》
以上大部分是戰爭片,還有二戰背景的其他類型電影有更多。但在戰爭片里,我認為最經典的是《士兵之歌》和《拯救大兵瑞恩》。其他地區的二戰片沒有過多了解。
Ⅶ 必看的二戰經典電影
第二次世界大戰是人類有史以規模最大的戰爭,給後人留下了太多太多的創傷記憶,無數的影視作品著力於表現它波瀾壯闊的戰爭場面與慘絕人寰的傷亡場景,提醒著後人戰爭的可怕與殘酷,不可再蹈前人覆轍。在此列舉100部經典的二戰電影(排名不分先後),詳情如下。
1、《拯救大兵瑞恩》
影片《拯救大兵瑞恩》是夢工廠1998年出品的一部戰爭電影,由史蒂文·斯皮爾伯格執導,湯姆·漢克斯、湯姆·塞茲摩爾和馬特·達蒙等聯袂出演。影片於1998年7月24日在美國上映。電影描述諾曼底登陸後,瑞恩家4名於前線參戰的兒子中,除了隸屬101空降師的小兒子二等兵詹姆斯·瑞恩仍下落不明外,其他3個兒子皆已於兩周內陸續在各地戰死。美國陸軍參謀長馬歇爾上將得知此事後出於人道考量,特令前線組織一支8人小隊,在人海茫茫、槍林彈雨中找出生死未卜的二等兵詹姆斯·瑞恩,並將其平安送回後方。
2、《血戰鋼鋸嶺》
《血戰鋼鋸嶺》是熙頤影業出品的戰爭歷史片,由梅爾·吉布森執導,安德魯·加菲爾德、盧克·布雷西、薩姆·沃辛頓、文斯·沃恩、泰莉莎·帕爾墨和雨果·維文主演。影片改編自二戰上等兵軍醫戴斯蒙德·道斯的真實經歷,在1942年的太平洋戰場,軍醫戴斯蒙德·道斯(安德魯·加菲爾德飾)不願意在前線舉槍射殺任何一個人,他因自己的和平理想遭受著其他戰士們的排擠。盡管如此,他仍堅守信仰及原則,孤身上陣,無懼槍林彈雨和兇殘日軍,誓死拯救即使一息尚存的戰友。數以百計的同胞在敵人的土地上傷亡慘重,他一人沖入槍林彈雨,不停地祈禱,乞求以自己的綿薄之力盡再救一人,75名受傷戰友最終被奇跡般的運送至安全之地,得以生還。
3、《辛德勒的名單》
《辛德勒的名單》(Schindler's List)根據澳大利亞小說家托馬斯·肯尼利所著的《辛德勒名單》改編而成。是1993年由史蒂文·斯皮爾伯格導演的一部電影。影片再現了德國企業家奧斯卡·辛德勒(Oskar Schindler)與其夫人埃米莉·辛德勒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傾家盪產保護了1200餘名猶太人免遭法西斯殺害的真實歷史事件。該片包攬了第66屆奧斯卡金像獎的7大獎項及第51屆金球獎的7項大獎。
4、《兵臨城下》
Ⅷ 跪求最好看的二戰電影排行榜前十名,【免費高清】在線觀看百度網盤資源
最好看的二戰電影排行榜前十名,在線觀看免費資源
劇名:九條命 網路網盤下載觀看鏈接:
Ⅸ 最好看的戰爭電影排名前十
列表:
1、《拯救大兵瑞恩》
2、《蝴蝶的舌頭》
3、《士兵之歌》
4、《革命往事》
5、《從海底出擊》
6、《鋼琴家》
7、《人間的條件》
8、《你逃我也逃》
9、《地下》
10、《辛德勒的名單》
影片介紹:
《辛德勒的名單》是由史蒂文·斯皮爾伯格執導,連姆·尼森、本·金斯利、拉爾夫·費因斯、艾伯絲·戴維茲等主演的一部戰爭片。該片於1993年11月30日在美國華盛頓點映,1993年12月15日在美國正式上映。
該片改編自澳大利亞小說家托馬斯·肯尼利的同名小說,講述了一名身在波蘭的德國人辛德勒,在二戰時僱用了1100多名猶太人在他的工廠工作,幫助他們逃過被屠殺的劫數。
Ⅹ 俄羅斯戰爭片排行電影前十名是什麼
1、《這里的黎明靜悄悄》
《這里的黎明靜悄悄》是2015年由列納特·達夫列吉亞羅夫執導,皮歐特·費奧多羅夫、葉芙根尼婭·馬拉霍娃、索菲亞·列別傑娃等人主演的戰爭劇情片。於2015年4月24日在俄羅斯上映。
影片根據前蘇聯作家鮑里斯·利沃維奇·瓦西里耶夫的同名小說改編,講述了蘇聯衛國戰爭時期,在廣袤森林中進行的一場激烈殘酷的阻擊戰的故事。
該片取材於蘇聯女英雄、神槍手柳德米拉·米哈伊爾洛夫娜·帕夫利琴科的部分生平,講述了蘇聯女學生柳德米拉·帕夫利琴科在戰爭爆發後中斷學業,參軍奔赴前線,並在克里米亞半島的塞瓦斯托波爾書寫了二戰史上一段不朽的傳奇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