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有哪些電影是根據真實事件改編的呢
王寶強一步一步走到今天,絕對是靠著自己的努力獲得今天的成就,王寶強並非科班出身,所以他的演技都是通過磨練才有的。很多人了解王寶強,都是通過馮小剛導演的天下無賊,其實王寶強的第1部作品也是獲得影帝的作品,並不是天下無賊,而是盲井這部影片。
王寶強的第1部電影就有了很高的贊揚,因為他的表現屬於本色出演。尤其是那種農村人,第1次到城市就連看人的眼神都是那種躲躲閃閃,又充滿了渴望,不得不承認王寶強確實是一個當演員的料子。
2. 《所以,和黑粉結婚了》是一部怎樣的影片
『
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自黑」成了娛樂明星圈粉、吸粉的終極大絕招之一。比如楊冪、郭敬明,都是善於「自黑」,且靠「自黑」讓無數路人轉粉,黑者轉粉的典範。
還有一個典型就是袁姍姍,曾無數次被「黑粉」高喊「滾出娛樂圈」的她,剛開始也因此鬱郁悶悶,寡寡難歡。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她也學會了自黑,主動與「黑粉」交流、溝通,並通過自身的努力,練就了馬甲線,出演了《煎餅俠》,從而成功逆襲成勵志女神。
一般來說,善於自黑的明星往往都有一顆強大內心,而自黑也是他們樂觀、自信的表現之一。從楊冪、郭敬明、袁姍姍身上我們都似乎看到了這一點。
明星「自黑」的形式多種多樣,但最高境界非以自己為原型拍一部電影。《所以......和黑粉結婚了》就是一部這樣的電影。這部由朴燦烈、袁姍姍領銜主演的喜劇片,主要講述的是,狗仔記者袁姍姍與偶像明星朴燦烈之間的奇葩極品故事。
片中,袁姍姍飾演的方淼淼原本是某八卦媒體的狗仔記者,專注娛樂明星,慣常捕風捉影的她在一次次失敗、闖禍後,被領導貶為校對,不得離開單位半步。特別是在意外之中得罪當紅明星後准之後,其人生更是來了個大轉變,方淼淼也因此成了後準的「黑粉」,並想盡一切辦法想著法子黑後准,真正上演了一番「專注黑粉數十載」的精彩大戲。說到這,網友們是不是有一種熟悉的感覺。不錯,很多狗仔、黑粉就是這樣產生的。
不過,「黑粉」未必會永遠「黑」下去。在某些特殊情況下,或者某些特別事件的發生,都可能會讓黑粉轉而成為真正的紅粉。就好像片中的方淼淼對後准一樣。
作為一部喜劇片,《所以......和黑粉結婚了》雖然稱不上經典、佳作,但也還是有不少看點的。首先,它為喜歡娛樂八卦的觀眾揭露了明星和粉絲之間的關系;再者,它呈現了黑粉是如何誕生的。而且,這種產生的原因無論外界因素還是內在因素,都是比較貼合現實群基的。與此同時,影片還直擊了明星愛上粉絲的事實,而這些,在我們現實生活的娛樂圈中,也是比較顯見的,但真正被搬上大銀幕的,該片還是頭一遭。
影片的兩大主角也還是比較讓人喜歡的。來自韓國的朴燦烈雖然是花樣美男,也擁有大長腿,但絕非那種陰氣甚盛的那種,也絕非吳彥祖所說的那種韓國明星。在朴燦烈身上,不僅有高顏值,更有硬氣質。歷經「被黑、洗白」路的袁姍姍之所以招人喜歡,還是緣與其爽朗直率的性格,以及敢於自黑的精神。當然,作為一名年輕藝人,其演技也還是有比較大的提升空間的。
《所以......和黑粉結婚了》最讓我覺得意外的就是袁姍姍對影片的出演。畢竟,片中的「黑粉」方淼淼(袁姍姍)就是現實生活中袁姍姍「黑粉」們的縮影。而袁姍姍敢於接受這樣的角色人設,並將其演繹的入木三分,其「自黑」精神尤令人感佩。而強大的內心,堅強的性格,也是其馳騁娛樂圈的一大保證。
現實生活中的很多明星都有一顆玻璃心,一遇負面新聞就要打官司、發律函;一碰到所謂的丑聞就要澄清或起訴。而鮮於用智慧化解危機,比如借「自黑」即澄清了自己有回擊了黑粉,同時又贏得了路轉粉甚至黑轉粉。講真,作品才是明星最好的武器。與其忙於天天澄清、辟謠、打官司,不如多拍一些有質量有營養的影視作品。如此,即便擁有招黑體質,但「黑粉」也不忍心黑你。而路人也會受你圈,被你吸,成為你真正的粉絲。
3. 煎餅俠這部電影講述了一個什麼故事
煎餅俠中著名演員董成鵬因為一次意外事故陷入了生命的低谷,並很快簽署了電影中威脅他生命的合同。為了拯救大鵬的生命,需要創作一整部由明星組成的電影,但是,由於失去了觀眾的關注,很多明星朋友都對他置之不理。沒有辦法的董成鵬,只能通過非常手段例如,綁架、秘密拍攝和攔截,讓這些明星在不知情的情況下加入他的電影,實現他童年的「煎餅俠」夢想。
4. 如何評價煎餅俠電影怎麼樣
《煎餅俠》是一部把自黑發揮到極致的影劇,是一部優秀的黑色幽默喜劇。
《煎餅俠》對笑點的把控是從自黑開始,一自黑就難免有消沉,難免有彷徨,但難得沒有怨,沒有怨天尤人,沒有自怨自艾,沒有發「嗔」。為此一眾明星在電影里客串得很自然,他們演自己,開自己玩笑,忽然就少了很多負擔和自憐,多了一份自黑。
(4)法國自黑電影擴展閱讀:
劇情簡介
一次意外的事故,讓人氣爆棚的演員大鵬(董成鵬飾)跌入人生谷底,而草率簽下電影契約,使其受到了生命威脅。大鵬需拍攝一部全明星陣容的電影保住性命,而明星們的爽約又讓其身陷囹圄。
在沒錢沒人的前提下,他只能弄來一個草台班子,而明星方面,則以坑蒙拐騙的方式要挾到自己的劇組。比如去綁架、去偷拍、去攔截,讓這些明星在毫不知情的前提下,加入他的影片,去實現他「煎餅俠」的兒時夢想。
5. 《煎餅俠》這部電影怎麼樣
我感覺這部電影本身就是喜劇片,那麼也不辜負這個類型,影廳基本坐滿,全場大笑,而且笑點蠻多,只是!只是!只是——並沒有讓我印象深刻的點。
只是越看越讓人恍惚,不知道這些明星的自黑自嘲是不是無力的自白。我現在還在疑惑,羽泉之前的現場難道都是假唱,包括去年連雲港之夏我和他們一起嗨翻天的那幾首?還是說大部分歌手現場都是假唱,否則一場演唱會下來就幾近失聲?不過這些似乎都不打緊,片中的輪番自黑笑料也只能成為觀眾茶餘飯後的談資。看到最後影片拍攝圓滿完成,80後記憶中帥氣的巔峰代表古惑仔合體,小各歸各位,皆大歡喜,還是有些酸,眼角微濕。我想,夢想這件事情足以打動人,與表現形式無關,與電影本身無關。
6. 俄劇《戰斗民族養成記》被評為高分神劇,是否合理
《戰斗民族養成記》作為年初非常讓人期待的電影,在首次播放慘遭滑鐵盧後,不禁讓人再次燃起了重刷一便電視劇版的沖動。和電視劇的劇情走向、人物認定比起來,影版的故事只能說空有其表,更多的是在炒昔日觀眾對於劇版的懷念與情懷,從同到尾人物感情引入倉促,結局感情的升華也不知所雲,既感覺不到小家的溫馨幸福,也根本get不到豪雲壯志的出發點在哪裡。所以要是說想看真正走心的戰斗民族俄羅斯的親情,愛情還是選擇電視劇版的更為妥當。否則尿頻,尿不盡這樣的症狀就會發生在你身上。
果然是戰斗民族能拍出來的故事,是部神劇,好看到飛起來。
7. 戲劇故事以煎餅俠1300字
這幾天一直在聽《煎餅俠》的幾首推廣歌曲,從岳雲鵬與MC hotdog合作的《五環之歌》,到5位歌手、5種風格的同名主題曲(最愛二手玫瑰和譚維維兩版),還有那首在電影里恰到好處的煽情歌曲《恐高的鳥》,說實話有些輕度中毒,總是在反復的聽,歌是好歌,而《煎餅俠》這部電影很難評測,但我也挺喜歡。一個非常簡單的故事,所囊括的主題也很簡單,然而在這個俗套的驅殼下,翻新的花樣和大量笑料的包裹,《煎餅俠》超出了個人預期。因為有關於勵志、夢想的故事永遠也不會過時。
《煎餅俠》不是《屌絲男士》
說實話《屌絲男士》當年確實非常火,不過這個系列拍了四季一直沒有看全,俺總共加起來看了也才10多集,期間據說還有一陣被停播,如今網生代力量的迅速崛起,曾經幾乎獨樹一幟的《屌絲男士》就不那麼顯眼了,就像《煎餅俠》開場梁超手下那幫小弟將《屌絲男士》的主題曲唱成《萬萬沒想到》一樣,這部電影其實就是在講述一個「戲伴人生」的故事。
然而《煎餅俠》作為《屌絲男士》的大電影,並不是一部網劇單純的擴充為電影版那樣簡單,只是擁有同一個導演和編劇而已,否則該片的名字就真的叫做《屌絲男士大電影》了。就像大鵬自己所言,「乾脆忘記《屌絲男士》吧,直接去做一部完全不同的電影。」然而《煎餅俠》與《屌絲男士》還是有聯系的,在一個完整的故事下,我們看到《屌絲男士》的主演來到現實中遭遇,一個不想再扮演「屌絲」的屌絲,如何為了夢想完成一部山寨超級英雄電影。
片中,每個角色都在演自己,除了袁姍姍那個角色之外,每個角色都用了自己的本名,而其實袁姍姍也是在演自己。
在電影里拍電影
《煎餅俠》的故事很簡單,也很俗套,一個草台班子拍電影的戲中戲故事,如同此類作品多如牛毛,卻也有據可循。當年1968年的好萊塢經典喜劇《金牌製作人》(2008年有一部重拍版)讓這種戲中戲的路線火爆於大銀幕之後,很多勵誌喜劇電影幾乎都是同一路線。
烏合之眾組隊拍電影,劇作中將電影里角色與故事刻意與「戲中戲」中國的角色與故事進行對比或者拉伸,從而造成大量的戲劇效果,在搞笑的故事之中,突出「人生如戲,戲伴人生」的核心。比如著名的《艾德伍德》、凱文·史密斯導演、塞斯·羅根主演的那部《情色自拍》,本·斯蒂勒導演《熱帶驚雷》等等,華語電影也有不少,彭浩翔的《青春夢工廠》與《買兇拍人》,張國榮的《色情男女》、劉青雲的《我要成名》,甚至阿甘導演的那部《大電影2》也是如此。這些電影的共同點有二:
其一,陰差陽錯的情節和「苦中作樂」的角色帶來的大量笑料
其二,戲中戲故事投身到電影主線故事中進而發揮出的勵志效果。
然而提起「戲中戲」故事,繞不開的就是星爺的《喜劇之王》,電影中將小人物的辛酸通過喜劇的方式表現出來,那句「沒有夢想就是咸魚」的台詞經久不衰。而《煎餅俠》同樣如此,大鵬本身就是周星馳的粉絲,拍電影之前也與星爺討論過劇本,並得到了很多建議。因此《煎餅俠》可以看做是「屌絲男士版的《喜劇之王》」,兩部電影的核心其實是相同的,不過《煎餅俠》的故事模式走得卻是《食神》的路線。
成熟的「拿來主義」
一個因扮演屌絲而成名的小演員,本身也是一個屌絲,卻因地位的陡然提升而成了目中無人的自大狂,一次意外之後成了眾人嘲諷的對象,屌絲暴露無疑,而其心中的大英雄夢想也要隨著自己的拍電影的步伐而盛開。《煎餅俠》的路子幾乎與周星馳的《食神》很像,後者片中那句「只要有心,人人都是神」放在《煎餅俠》中,其實就是「只要有心,人人都是超級英雄」的勵志本色。大鵬沒有上過一天導演專業課,因此該片的劇作形式和故事走向選用了「拿來主義」。
《煎餅俠》的故事結構非常好萊塢化,乃是典型的三段式劇本結構,即希德·菲爾德的三段式:建置、對抗、結局,或者黑格爾的「沖突律」:和諧、打破和諧、重新建立和諧等。大鵬遭遇丑聞事件,被迫拍電影還債可以看做是第一幕,是整部故事的起因;一群草台班子拍電影是該片的重點,大量笑料也是從中而來,是電影的主線劇情第二幕;而當資金到位,情義破碎,自己重振旗鼓拍完《煎餅俠》就是結尾第三幕。
非常典型的菲爾德三段式,因此《煎餅俠》的故事非常老套,但劇作沒有問題,這個「拿來主義」讓電影的故事非常流暢,且節奏很快,能把老套的故事講明白,對於如今的華語電影市場來說,也就足夠,因為現在大多數電影連故事也講不明白。
古典諷刺喜劇模式
《煎餅俠》中的喜劇橋段,大多是以段子的形式出現,這些橋段比較鬆散,就像《屌絲男士》電影一樣,在這個比較流暢的故事中顯得有些割裂情節。這是本片的問題之一,也就是情節分段化。但《煎餅俠》的整體喜劇形式,卻是採用的那種古典諷刺喜劇。
這種喜劇來源於法國批法國古典主義喜劇的代表作家莫里哀,比如《吝嗇鬼》就是典型代表。該片被搬上大銀幕後,最著名的就是法國喜劇大師 路易·德·菲耐斯的同名作品,乃至這種模式被後世很多作品變得花樣演繹,甚至被加上了奇幻的噱頭,這類電影都有一個共同點:一個有著各種毛病的主角,在經歷了周邊環境的突變之後,進而時會產生陰差陽錯的喜劇效果,有時會頓悟人生和感動,結果都是會改變人物的生活態度。
片中大鵬等人臨時攢起的草台班子,用偷拍的形式拍電影,這個非常有創意,在電影中也就造成各種不明真相的大牌明星與劇組偽裝成超級英雄和劫匪之間大擺龍門陣的情節,觀眾以知情者的身份來審視整個情節發展,從而能體會到那種「硬著頭皮也要按劇情走」的喜劇效果,而在情節之中,就是大量段子集是的笑點,其中嶽雲鵬、東北F4、鄧超那段笑點最密集的段落,也是整部電影的高潮時刻。
自黑作樂的角色
喜劇的背後其實是憂傷,大部分的喜劇,其實來自於觀眾對於主人公的嘲笑。大部分喜劇都是這樣的,片中的角色遭遇到各種各樣的不幸,都是在「苦中作樂」。我們熟悉的周星馳的後現代無厘頭、法國喜劇大師路易·德·菲耐斯的電影,憨豆電影,甚至身邊的《武林外傳》、《萬萬沒想到》等等經典喜劇影視都是如此。
電影中用了大量自黑式的喜劇效果,然而在這部充滿草根氣質的小人物勵志題材。自黑才能洗白依然是娛樂圈的致勝法寶,尤其是當觀眾看到柳岩、袁姍姍和大鵬幾乎就是在演他們現實中的困境之時,他們經常被黑已經不是新聞,他們的演技不高幾乎成為很多人說話的前提,他們如何認識自我、做出自我評價,並自黑下去、才是「苦中作樂」的喜劇精髓。
而當這種模式結束的時候,也就是片中《煎餅俠》停拍之後,乃至結尾段落的打鬥時刻,這樣喜劇效果也就沒有了,轉而進入正劇的模式。
恐高的鳥
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納蘭性德名句讓世人可知初識之大同美好,但卻不要忘了其後面:「等閑變卻故人心,卻道故人心易變」的現實。返回頭重看電影的劇情,是一個極其工整的故事。電影是有問題的,比如結尾稍顯突兀的轉場。
有著搞笑的外衣,也有著釋懷的內涵,而其主題就是勵志。這一切正是同類作品的精髓。大鵬用了大量的本土化元素將其展現出來,搞笑之後的落地,是恐高的鳥飛翔的一刻。當這首歌響起的時候,個人真的被煽到了。《煎餅俠》與《我是路人甲》完全是連個相反的極端,後者通過小人物勵志,而本片則通過大量明星來勵志,其講述的道理都一樣,假現實之下的真實勵志。
《煎餅俠》有苦有樂,熱鬧非凡。大鵬用了古典諷刺喜劇的模式進行了大量「自嘲式」的惡搞,大鵬從N年前的網路視頻節目主持人、到爆得大名的《屌絲男士》,再到《煎餅俠》的首日票房打破國產2D電影票房紀錄,說到底也是一種夢想的實現。在這部融合了山寨劇組、無厘頭、東北二人轉、奔跑吧兄弟的鬧劇中,結尾的古惑仔彩蛋也就說明了一切。
夢想很老套,但不會過時。
8. 入圍戛納的喪屍電影,評分為何竟然只有5.7分
推薦喪屍電影第一部片名:《釜山行》。這部電影作為一部韓國電影可以說是在中國火到了不能再火的地步,當時無論是在網站、微博還是貼吧上都炒的十分火熱,幾乎被這部影片刷屏了,觀眾們幾乎都對這部影片贊不絕口,爭相向朋友推薦,就連對喪屍片不怎麼感冒的我都在朋友的強迫下看了幾遍。
據悉該影片上映的時候沒有幾家願意播放,但是自從上映以來就得到了不少的好評,甚至在「爛番茄」上還一直保持百分之百的好評,該部電影的演員陣容在拍攝的時候也不受歡迎,但就是這樣的一部戲卻好評無數,還得了不少的獎項,想必一定是一部有魅力的電影。
9. 陳建斌自編自導的第二部電影《第十一回》定檔,這部電影是講述什麼故事的
演員在混跡娛樂圈多年後,都會想要將自己的能力提升,所以會出現許多跨界的演員,而跨行到導演行列的演員顯然也不少,陳建斌作為一位有演技在身的老戲骨,也成功的跨界當起了導演 。
第二部自導自演的黑色幽默電影已經推出,而這種帶有自黑風格的電影,由陳建斌演繹後給觀眾帶來了完全不同的研發。陳氏風味的電影極具導演個人特點,並且因為是由舞台劇作為靈感來源,所以其中的許多情節都來源於生活,主要講述了電影主人公馬福禮一家在話劇團當中的矛盾糾葛。
當然最為重要的還是陳建斌的自黑設計,令觀眾在感覺普通生活之際,也享受到了快樂,另外還有一些老戲骨的加入,演員陣容也頗為值得觀看,相信在這些出色演員的表演下,一定可以給參家帶來精彩好戲。陳建斌第二次自導自演,顯然對於自己當導演越來越具有信心,期待他後續可以擁有更好的表現。
10. 電影《煎餅俠 》完整版在哪個網站可以看啊
愛奇藝就可以看了
《煎餅俠》是由董成鵬執導,董成鵬、袁姍姍、柳岩、郭采潔等人領銜主演的搞笑喜劇電影。於2015年7月17日正式上映。
該影片主要講述了人氣爆棚的演員大鵬由於一次意外事故跌入人生谷底後發生的趣事。
獲獎記錄編輯
《煎餅俠》2015年4月18日第五屆北京國際電影節電影頻道·華語電影新焦點,最具網路熱度IP獎
董成鵬2015年6月20日上海國際電影節電影頻道傳媒大獎,最佳新人導演獎,最佳新人演員獎
2015年11月3日,獲得第十一屆中美電影節「金天使獎」。
製作發行編輯
票房收益
《煎餅俠》首日排片佔比約35%,觀影人次470萬,預估入賬1
《煎餅俠》定檔發布會
.34億(含841萬點映和零點場票房),超過《小時代4》保持的1.12億開畫紀錄,成為首映日熱度最高的國產2D電影。該片首日上座率高達51%(全國平均僅15%)。[7]
截至2015年8月2日,《煎餅俠》上映17天,累計票房已突破10億大關,成為2015年首部破10億的華語2D電影。[8]
2015年8月5日,影片發行方發布了該片的密鑰延期通知,從而使該片的下映時間從原定的8月17日推後到9月17日。影片最終收獲票房11.59億人民幣,位居華語片影史第五名。[9]
發行上映
2015年07月16日澳洲
2015年07月17日中國大陸
2015年07月24日北美[10]
影片評價編輯
正面評價
《煎餅俠》對笑點的把控是從自黑開始,一自黑就難免有消沉,難免有彷徨,但難得沒有怨,沒有怨天尤人,沒有自怨自艾,沒有發「嗔」。為此一眾明星在電影
《煎餅俠》海報 (8張)
里客串得極其自然,他們演自己,開自己玩笑,忽然就少了很多負擔和自憐,多了一份自黑。
《煎餅俠》同樣是一部值得贊賞的國產電影,也許在技術和故事上有各種不足,有各種國外早就駕輕就熟而我們剛剛接近的局限,但滾燙而朴實的情感張力和落到實處的專業精神,都是值得肯定的。
告別網路劇走向大銀幕的大鵬,貢獻了超出預期的一部喜劇。曾經以為會是LOWLOW的《煎餅俠》卻意外地將好萊塢式的美國夢成功本土化成非常接地氣的中國夢。
比較意外的是,大鵬的《煎餅俠》,竟然不似那些網路惡搞劇的電影版。影片不僅有惡搞與胡鬧,導演有意在其中植入了一些小感動,而在劇情設置上,也總有一點周星馳《喜劇之王》的影子。就靠著這點相似,讓《煎餅俠》的品質也提升了不少。
反面評價
由無數場景構成、凌亂不堪、串不起線的網劇,這就是《煎餅俠》。大鵬最大的問題不是在「屌絲」和煎餅俠之間做選擇,他不懂成為自己是天生的自然目標,做「屌絲」和煎餅俠都是否認了自己,變成失去自我的假人。假人拍成的電影無法感動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