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有什麼關於二戰德軍的電影嗎
《美麗人生》。
劇情簡介
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戰的陰雲籠罩著整個義大利。圭多是一個外表看似笨拙,但心地善良憨厚而且生性樂觀的猶太青年。他對生活充滿了美好的嚮往。他和好友菲魯喬駕著一輛破車從鄉間來到阿雷佐小鎮,他的願望是在小鎮開一家屬於自己的書店,過上與世無爭的安逸生活。
途經一座谷倉塔樓時,年輕漂亮的姑娘多拉突然從塔樓上跌落到他的懷中,原來塔樓上有個黃蜂窩,黃蜂經常騷擾當地居民。多拉想為民除害,燒掉黃蜂窩,反被黃蜂蜇傷。圭多立刻對她產生了好感,熱情地為她處理傷口,為表示謝意,多拉送了一些雞蛋給圭多,意味深長地目送他遠去。
陰雲密布的義大利,納粹的反動勢力日益強大,墨索里尼推行強硬的種族改良政策,圭多因有猶太血統,他開書店的申請屢遭阻撓,拖了很久才得到。好友菲魯喬的工作也久無著落。
期間由於生活所迫,圭多隻好在一家飯店當服務員,他以真誠、純朴、熱情周到的服務態度贏得了顧客們的喜愛,其中就有一個喜歡猜謎語的李醫生,對圭多聰明的頭腦和真誠的態度表示敬重。
一次圭多在填寫申請時無意中把一盆花砸到了簽字人(魯道夫)頭上,簽字人就去追圭多,圭多在一個拐角撞上了多拉,兩人再次邂逅燃起了圭多心中愛情的火焰。他不失時機地向多拉表白愛慕之情。
多拉是某學校的教師,有一天從羅馬來的督學要到學校視察,圭多得知後,竟冒充督學來到多拉所在學校視察。校長熱情地接待他,為取悅多拉,引起多拉的注意,圭多索性跳上講台施展起喜劇演員的才華,惹得學生開懷大笑,令校長和教師瞠目結舌。
圭多得知多拉和男友魯道夫要去劇院看歌劇,他也買票前往,坐在樓下的圭多始終目不轉睛地盯著樓上包廂里的多拉。起初多拉對圭多的苦苦追求並不在意,但是由於多拉討厭魯道夫,因此常和圭多在一起。魯道夫一廂情願地舉辦和多拉的訂婚晚會。晚會正巧安排在圭多所在的飯店。
圭多巧妙地使多拉擺脫了魯道夫的糾纏,因此贏得了她的芳心。多拉不惜跟父母鬧翻,離家出走,嫁給了圭多。
婚後,好事接踵而來,圭多夢寐以求的書店開業了,他們有了個乖巧可愛的兒子喬舒亞。圭多閑來無事時常和兒子玩游戲,一家人生活的幸福美滿。可好日子沒過上幾年,在約叔華五歲生日這天,納粹分子抓走了圭多的叔叔、圭多和兒子喬舒亞,強行把他們送往猶太人集中營。
當多拉和喬舒亞的外祖母興沖沖地回到家裡,只見人去樓空,家裡被翻得亂七八糟,多拉明白了眼前所發生的一切。她雖沒有猶太血統,但她堅持要求和圭多、兒子一同前往集中營,多拉被關在女牢里,圭多不願意讓兒子幼小的心靈從此蒙上悲慘的陰影。
在慘無人道的集中營里,圭多一面千方百計找機會和女監里的妻子取得聯系,向多拉報平安,一面要保護和照顧幼小的喬舒亞,他哄騙兒子這是在玩一場游戲,遵守游戲規則的人最終計分1000就能獲得一輛真正的坦克回家。天真好奇的兒子對圭多的話信以為真,他多麼想要一輛坦克車呀。
喬舒亞強忍了飢餓、恐懼、寂寞和一切惡劣的環境。圭多以游戲的方式讓兒子的童心沒有受到任何傷害。
圭多一邊樂觀地干著臟苦的工作,一邊編造游戲的謊言。他還因為李醫生的幫助而倖存下來。本來所有的小孩要在洗澡時被殺死,而喬舒亞不知情地逃掉洗澡,而後,父親圭多讓他混在德國孩子之中,告誡他不要說話,說這是拿分的關鍵。
當解放來臨之際,一天深夜納粹准備逃走,圭多將兒子藏在一個鐵櫃里,千叮萬囑叫喬舒亞不要出來,否則得不到坦克。
他打算趁亂到女牢去找妻子多拉,但不幸的是他被納粹發現,當納粹押著圭多經過喬舒亞的鐵櫃時,他還樂觀地、大步地走去,暗示兒子不要出來,但不久,就聽見一聲槍響, 歷經磨難的圭多慘死在德國納粹的槍口下。
天亮了,喬舒亞從鐵櫃里爬出來,站在院子里,這時一輛真的坦克車隆隆地開到他的面前,上面下來一個美軍士兵,將他抱上坦克。最後,喬舒亞母子團聚。
(1)二戰德軍電影倉庫擴展閱讀
角色介紹
圭多
圭多是一個外表看似笨拙,但心地善良而且生性樂觀的猶太青年。他來到阿雷佐小鎮,途中邂逅多拉,兩人終成眷屬。但是好景不長,圭多和兒子因猶太血統被強行送往集中營。
圭多不願讓孩子幼小的心靈蒙上悲慘的陰影,在慘無人道的集中營里,他騙兒子這只是一場游戲。他以游戲的方式讓兒子的童心沒有受到任何傷害,自己卻慘死在納粹的槍口下。
多拉
多拉是一位美麗的義大利女教師,圭多使用各種方式希望追到她,而多拉則是已經有了婚約,不過圭多仍在多拉的生活中添加了許多驚奇,多拉也漸漸愛上圭多,兩人結婚後過了一段短暫的幸福時光。
但是不久後,她的丈夫和兒子就被抓進集中營做苦役,多拉則因是女人而被送到女子集中營。最後美軍抵達,多拉與兒子重逢。
喬舒亞
他乖巧可愛,原本和父母過著幸福的生活。後來因為有猶太人的血統而與父親一起被送往了集中營。在德軍投降的前一晚,父親為了不讓喬舒亞受害,編游戲讓喬舒亞躲到箱子當中,慢慢等待美軍的到來,喬舒亞照做了。
翌日,美軍抵達,喬舒亞按照與爸爸的約定從箱子中出來,他見到了美軍的坦克,並且也與母親重逢。
魯道夫
多拉的前男友。多拉很討厭他,因此常和圭多在一起。魯道夫一廂情願地舉辦和多拉的訂婚晚會,圭多巧妙地使多拉擺脫了魯道夫的糾纏,之後魯道夫與多拉分手。
幕後花絮
影片花絮
在片中扮演羅伯托·貝尼尼妻子的尼可萊塔·布拉斯基在生活中也是他的妻子。
貝尼尼在獄中穿的衣服的號碼跟卓別林在《大獨裁者》中的一樣。
貝尼尼表示片名來自利昂·托洛茨基說所的話。托洛茨基在墨西哥流放時期,得知他要被斯大林暗殺時,他看著花園中的妻子寫出了這樣的話:無論如何,人生是美麗的。
穿幫鏡頭
Guido在集中營跟兒子說話的戲,小演員說台詞時,貝尼尼也同時做口型。
軍營中,Dora從床上站起來,去窗邊聽她丈夫放的音樂時,在屏幕左邊可以看見電纜和工作人員的影子。
Guido的兒子從藏身之處走出時,他徑直超一個道具走去,那顯然是給小演員表演設置的「記號」。
Guido通過喇叭放奧芬巴赫的歌劇《霍夫曼故事》中的《威尼斯船歌》,而事實上因為奧芬巴赫是猶太人,所以在納粹集中營很難找到他的音樂。
Ⅱ 二戰德軍經典電影大全
1、《風語戰士》
海軍陸戰隊員喬恩德斯(尼古拉斯凱奇 Nicolas Cage 飾) 奉命去保護本亞齊和電波中的秘密。在舉足輕重的塞班島戰役中,喬恩德斯將會如何保護自己的戰友和國家機密?他將面臨怎樣的抉擇?這部影片,或許能給我們帶來一些關於戰爭的思考。
2、《斯大林格勒》
1942年秋天,人類史上最慘烈的一場戰爭在寒冷的土地上爆發。德國人穿越伏爾加河抵達對岸斯大林格勒設防固守,蘇聯紅軍與對手展開城市爭奪戰,雙方你來我往,城市化作廢墟焦土,成千上萬人死亡,放眼望去儼然人間地獄。
在一次反攻行動中,蘇軍嚴重傷亡,僅有大尉格羅莫夫率領的偵察小隊到達對岸,佔領了一棟破爛的建築。
3、《狂怒》
1945年4月,德國納粹已成強弩之末,第二次世界大戰即將落下帷幕,戰火正轉向德國本土。綽號「戰爭老爹」的坦克小隊隊長唐柯利爾剛剛與戰友經歷了一場殊死之戰,疲憊和憤怒早已勝過了對戰爭的恐懼。休整期間,從沒有過戰場經驗的打字員諾曼被分到唐的坦克「狂怒」上。
4、《諾曼底登陸日》
諾曼底登陸戰役,是20世紀最大的登陸戰役,也是戰爭史上最有影響的登陸戰役之一。盟軍先後調集了36個師,總兵力達288萬人,其中陸軍有153萬人,相當於20世紀末美國的全部軍隊。
從1944年6月6日至7月初,美國、英國、加拿大的百萬軍隊,17萬輛車輛,60萬噸各類補給品,成功地渡過了英吉利海峽。到7月24日,戰爭雙方約有24萬人被殲滅,其中盟軍傷亡12.2萬人,德軍 傷亡和被俘11.4萬人。
5、《辛德勒名單》
1939年,波蘭在納粹德國的統治下,黨衛軍對猶太人進行了隔離統治。德國商人奧斯卡辛德勒(連姆尼森 Liam Neeson 飾)來到德軍統治下的克拉科夫,開設了一間搪瓷廠,生產軍需用品。
憑著出眾的社交能力和大量的金錢,辛德勒和德軍建立了良好的關系,他的工廠僱用猶太人工作,大發戰爭財。
Ⅲ 二戰德國納粹的奇怪飛機電影奪寶奇兵中運送法櫃被炸那架
關於第三帝國的科學技術,除了在當時絕對一流外,還給偶們後人留下不少難解的秘密.
其中就包括納粹最著名的碟盤式飛行器,它的歷史性存在已經米有疑問,但核心技術直到60年後的今天也無法破解,.
轉貼<俄羅斯真理報>:
據俄羅斯《真理報》2日披露,一些飛碟現象很可能根本不是外星人的傑作,而是納粹德國南極基地製造的。
該報援引俄羅斯「第三帝國與南極神秘現象」研究專家的話說,1936年,一架飛碟墜毀在德國弗萊堡附近。德國科學家在黨衛軍的幫助下設法修好了它的能源推進系統,並開始一項代號為「基地211」的秘密計劃,至少花了5年時間研究墜毀飛碟的遺骸,並試圖復制出另外一架由人類製造的飛碟。在這5年中,納粹德國至少發展出9個「飛碟」研製計劃小組,直到二戰結束,德國試圖復制飛碟的努力都未成功。
但一些研究者卻認為,在納粹帝國崩潰前,至少有一個「飛碟」研製小組已被秘密用潛水艇移往南極,並在該處建立了一個地下飛碟研製基地。研究者認為,納粹德國南極基地至今可能仍然存在,並且絲毫沒有受到納粹德國崩潰的影響而照常運行著。而另外一些研究者的觀點則更加「荒誕」,他們甚至宣稱在南極存在著一個名叫「新柏林」的地下亞利安城,那裡住著近200萬居民。
飛碟現象在南極地區異常頻繁,這些專家認為這正好間接證實了該研究基地存在的可能性。(羅斯)
飛碟並非是僅屬於高度發達的地外文明的神秘飛行器,地球人也曾有過自己的飛碟,它既不使用燃油,也不使用液氧、液氫組成的推進劑,而是憑藉以水和空氣為燃料的反磁力發動機馳騁於天穹。
納粹德國曾研製飛碟
首台失控撞上實驗間
前不久,曾參與飛碟秘密研製的德國航空工程師格爾曼·克拉斯披露了納粹德國在20世紀40年代秘密進行飛碟研製計劃的最詳實情況。他證實,他手中曾保存過飛碟實驗樣機的圖紙。
克拉斯參與研製的這種飛碟獲得了令人難以置信的成功,這種飛碟的直徑為2.4米,它賴以飛行的是一台小型大功率發動機,是由工程師留弗特瓦費研製成功的。但是,第一台飛碟樣機試飛時由於失控飛到實驗間的頂棚上撞毀了,而且技術人員也沒能使飛碟的速度達到盡善盡美的程度,其他類似的飛碟樣機也曾試飛過。
首個無人駕駛飛碟
3分鍾飛到1500米
.
戰後找到飛碟設計圖
1957年7月27日,美國一家報紙發表一篇題為《希特勒曾研製過飛碟》的文章。文章披露,一個叫弗·紹貝格爾的奧地利人發明了一種新型「爆炸」能源,這種能源只需使用空氣和水就能製造出光能、熱能和動能。
1945年2月19日,在捷克斯洛伐克的布拉格附近進行了無人駕駛飛碟的首次試飛實驗。試飛的飛碟僅用3分鍾的時間就飛到了1500米高,其水平飛行速度達2200千米/小時。這架試飛的飛碟既能懸停在半空中,又能向前或向後飛行。它的直徑為50米。
納粹德國時期
研製三種飛碟
納粹科學家安得里斯·埃普1945年2月在布拉格斯科達工廠外拍到的飛碟照片
在納粹德國時期,曾經研製過3種飛碟。然而,這些飛碟都以失敗告終。
「飛輪-1」型飛碟
這就是盟軍在德軍倉庫中找到的圓形飛盤
意義:第一個垂直起降飛行器
先進:與現今發現的某些被懷疑是外星人駕駛的飛碟類似
失敗:不平衡引起強烈震動
這種原始型飛碟的設計者是什利維爾和哈貝爾默利,1941年2月試飛,是當時世界上第一個垂直起降飛行器。它的外形結構跟今天發現的某些被懷疑是外星人駕駛的飛碟十分相似,採用德國製造的標准噴氣發動機。
這種飛碟雖已研製成功,但在高速飛行時會由於不平衡度較大而引起強烈震動。
「垂直起降-2」型飛碟
意義:德國飛碟研究的關鍵時刻
先進:平衡度好 速度快至1200千米/小時
失敗:納粹德國覆滅
這種飛碟是在「飛輪-1」型基礎上的改進型,飛碟的外形尺寸加大,發動機馬力也增大,採用舵盤操縱機械,速度約為1200千米/小時。
這種飛碟同前一種一樣,仍停留在實驗室水平上。就在德國飛碟研究的關鍵時刻,由於納粹德國的覆滅,這項飛碟研製事業宣告破產。
「柏羅湟女戰神-3」型飛碟
意義:在真空區內不費吹灰之力地任意運動
先進:只需用水和空氣作燃料
失敗:飛碟主體樣機按照希特勒的命令毀掉
這是納粹德國研製的最後一種型號的飛碟,它分為兩種類型,一種直徑38米,另一種直徑68米。它們都採用奧地利設計師弗·紹貝格爾發明的無煙無火焰爆炸式「紹貝格爾」型發動機驅動,只需用水和空氣作燃料。
這種發動機本身具有反磁力性能,它藉助反磁力漂浮升騰法使飛碟飛行和懸空。發動機靠吸入大量空氣使其周圍空間形成真空,飛碟便能在這一真空區內不費吹灰之力地任意運動。1945年2月19日,「柏羅湟女戰神」型飛碟完成了它的首次也是最後一次實驗性試飛。
德國飛碟已被毀掉
美國曾想買下技術
無疑,這幾種類型的飛碟已被毀掉。當時研製飛碟的布列斯拉工廠落入蘇軍手中,研製飛碟的全體工程技術人員下落不明。飛碟的發明者什利維爾、米赫和紹貝格爾為躲避蘇軍的追捕而逃往美國。
戰後根據當年的目擊者回憶做的效果圖
飛碟新能源發動機的發明者紹貝格爾1958年在給他的朋友的一封信中這樣寫道:「『柏羅湟女戰神』型飛碟是同幾個一級爆炸工程師合作共同研製的,後來他們都被關進了集中營,這對他們來說意味著死亡。根據各方面的情況判斷,飛碟的主體樣機是按照希特勒的命令毀掉的,因為一些主要負責專家是在二戰結束前夕在一所工廠里毀掉這些屬於核心機密的尖端飛行器的。」
作家魯道夫·盧薩爾在他寫的一部書中援引了這一段摘錄:「美國人想用重金向紹貝格爾買下研製飛碟的秘密技術,加拿大也是如此,但被紹貝格爾拒絕了,他要求先簽訂一個國際協議。而施特曼認為,無論跟誰簽合同,美國人都能得到他們想得到的一切。」
用施特曼的話說,紹貝格爾已變成一個空殼,他已把有關研製飛碟的核心秘密全部捐獻給了美國人。不久,紹貝格爾回到家鄉——奧地利的林茨,他同弟弟曾一起在此生活過。這位天才的奧地利發明家就這樣度過了他最後的餘生,於1958年9月25日逝世,享年74歲。
23:15:32 | 添加評論 | 閱讀評論 (2) | 固定鏈接 | 引用通告 (0) | 寫入日誌
讓現代人自殺的第三帝國的秘密武器-飛碟
飛碟並非是僅屬於高度發達的地外文明的神秘飛行器,地球人也曾有過自己的飛碟,它既不是使用燃油,也不使用液氧液氫組成的推進劑,而是憑藉以水和空氣為燃料的反磁力發動機馳騁於天穹。本文披露了納粹德國早在二戰期間秘密從事這一最新式飛行器——飛碟研製的鮮為人知的內幕。
前不久,曾參與飛碟秘密研製的德國米爾海姆的航空工程師格爾曼·克拉斯披露了納粹德國早在40年代秘密進行飛碟研製計劃的最詳實情況。他確認,他手中曾保存過飛碟實驗樣機的圖紙。他發明的這種飛碟獲得了令人難以置信的成功,這種飛碟的直徑為2.4米。它賴以飛行的是一台小型大功率發動機,是由留弗特瓦費工程師研製成功的。但是,第一台飛碟樣機試飛時由於失控飛到車間的頂棚撞毀了,而且技術人員也沒能使飛碟的速度達到盡善盡美的程度,其他類似的飛碟樣機也曾試飛過。
1957年7月27日,美國一家報紙發表一篇題為「希特勒曾研製過飛碟」的文章。文章披露,一個叫弗·紹貝格爾的奧地利人發明了一種新型「爆炸」能源,這種能源只需使用空氣和水就能製造出光能、熱能和動能。1945年2月19日,在捷克斯洛伐克的布拉格附近進行了無人駕駛飛碟的首次試飛實驗。試飛的飛碟僅用3分鍾的時間就飛到了1500米高度。其水平飛行速度達2200千米/小時。這架試飛的飛碟既能懸停在半空中,又能向前或向後飛行。它的直徑為50米。
然而,這種飛碟及其研製者的未來和命運如何呢
「飛輪-1」型飛碟
這種原始型飛碟的設計者是什利維爾和哈貝爾默利。1941年2月試飛,是當時時間上第一個垂直起降飛行器。它的外形結果跟今天發現的某些外星人駕駛的飛碟十分相似,是由一個固定不動的中心駕駛艙室旋轉的寬面圓環構成的,採用德國製造的標准噴氣發動機。這種飛碟雖已研製成功,但它卻給設計者提出了一系列問題:由於不平衡度較大從而引起強烈振動,特別是高速飛行時。設計師曾試圖加大外輪圈的重量,但設計方案最終還是沒能達到完美的程度。
「垂直起降-2」型飛碟
這種飛碟是在「飛輪-1」型基礎上的改型,飛碟的外形尺寸有所加大,發動機馬力也有所增大,採用類似飛機上保持平穩的舵盤操縱機械,速度約為1200千米/小時。這種飛碟同前一種一樣,仍停留在實驗室水平上,就在德國飛碟研究史上出現重大飛躍的關鍵時刻,由於納粹德國的覆滅,這項飛碟研製事業宣告破產。尤·斯特羅加諾夫認為,由於同第13飛行探測器設計局卓有成效的合作,從而使從事這項飛碟研製事業的設計思想獲得新生,受到鼓舞,進而使對飛碟的研製工作能繼續下去,這不僅為以後的戰時需要留下了飛行器,而且還為後人製造現代飛行器奠定了基礎。
「柏羅湟女戰神-3」型飛碟
這是研製的最後一種型號的飛碟,它分為兩種類型:一種直徑38米,另一種直徑68米。它們都採用奧地利設計師弗·紹貝格爾發明的無煙無火焰爆炸式「紹貝格爾」型發動機驅 動(如下圖),這種新能源發動機只需用水和空氣作燃料。發動機本身具有反磁力性能,它藉助反磁力漂浮升騰法使飛碟飛行和懸空。這種飛碟上裝有12台噴氣發動機,發動機全部採用「爆炸式」冷卻法進行冷卻。發動機*吸入驚人的大量空氣使其周圍空間形成真空,飛碟便能在這一真空區內不費吹灰之力地任意運動。飛碟駕駛艙的內外性狀是根據飛碟的機動性能和飛行速度而改變的。
1945年2月19日,「柏羅湟女戰神」型飛碟完成了它的首次也是最後一次實驗性試飛。無疑,,現存的幾種類型的飛碟已被毀掉,當時研製飛碟的布列斯拉工廠落入蘇軍手中,研製飛碟的全體工程技術人員下落不明,飛碟的發明者什利維爾、米赫和紹貝格爾為躲避蘇軍的俘獲而逃往美國。飛碟新能源發動機的發明者紹貝格爾1958年在給他的朋友的一封信中這樣寫道:「『柏羅湟女戰神』型飛碟是同幾個一級爆炸工程師合作共同研製的,後來他們都被關進了集中營,這對他們來說意味著死亡。根據各方面的情況判斷,飛碟的主體樣機是按照希特勒的命令毀掉的,因為一些主要負責專家是在二戰結束前夕在一所工廠里毀掉這些屬於核心機密的尖端飛行器的。」
魯道夫·盧薩爾在他寫的一部書中援引了這一一段摘錄:「美國人想用重金向紹貝格爾買下研製飛碟的秘密技術,加拿大也是如此,但被紹貝格爾拒絕了,他要求先簽訂一個國際協議,而施特曼認為,無論跟誰簽合同,美國人都能得到他們想得到的一切。」用施特曼的話說,紹貝格爾已變成一個空殼,他已把有關研製飛碟的核心秘密全部捐獻給了美國人。不久,紹貝格爾回到家鄉奧地利的林茨。他同弟弟曾一起生活過,這位天才的奧地利發明家就這樣度過了他最後的餘生,於1958年9月25日逝世,享年74歲。
Ⅳ 二戰德國打蘇聯德國軍官在儲藏室藏了個女人是什麼電影
《斯大林格勒戰役》影片是從德國人的角度描述二戰中斯大林格勒戰役的作品,
是在戰役末期,一群士兵在排長的帶領下干翻了上校,奪取了他的倉庫,發現了堆積如山的食物(他們在外面忍飢挨餓),又發現了一個被綁在床上的女人,有人提議按軍銜來
後來他們發現這個女人是以前在下水道遇見過的蘇聯女兵,
另外這個蘇聯女兵還帶著最後剩下的人突圍
Ⅳ 盤點二戰德軍經典電影大全,【免費高清】在線觀看百度網盤資源
二戰德軍經典電影大全,免費高清資源在線觀看
劇名:鐵十字勛章 網路網盤下載觀看鏈接:
Ⅵ 誰知道一部二戰老電影叫什麼名字,一個少年在倉庫發現德國單兵飛行器,自己做個頭盔,和紅警裡面的飛人一
美國電影 火箭人
Ⅶ 20部德國二戰電影
關於德國二戰的電影很多都非常好看,喜歡戰爭題材電影的基本都願意看跟德國有關的,下面就推薦20部有關德國的二戰電影。電影如下:《無恥渾蛋》、《從海底出擊》、《帝國的毀滅》、《布達佩斯之戀》、《無主之作》、《冒牌上尉》、《氣球》、《鐵皮鼓》、《血戰鋼鋸嶺》、《希特勒的男孩》
以上都是比較經典的,還有一些一般的:《隆美爾元帥》、《白色虎式》、《坦克大決戰》、《狂怒》、《戰略大作戰》、《最長的一天》、《列寧格勒》、《玩具國王》、《最後一艘潛艇》、《玻璃房》。
以上都是關於二戰德國的電影,有好看的,有一般的,不過對於喜歡二戰題材電影的朋友,當然每一步都可以看一看,畢竟每一部影片都有自己的特點和優點,都是精心製作的。
Ⅷ 二戰德軍的電影
有很多,
如果是指以德軍為視角的電影,有
斯大林格勒、最後的橋、鐵十字勛章、從海底出發、帝國的毀滅(2部)、刺殺希特勒(2部)、隆美爾傳、辛德勒名單、希特勒的男孩、穿條紋睡衣的男孩、、施陶芬貝格
Ⅸ 求一部德國 或美國電影 的片名。 二戰的時候,一個德國兵和一個美國兵一起扶持。相互聽不懂對方語言。
是不是《寂靜的夜》?
劇情簡介:
故事發生在1944年聖誕前夜的德國。那個時候盟軍已經登陸諾曼底,德軍正在瘋狂地做著垂死掙扎。為了躲避戰爭,伊麗莎白帶著兒子弗瑞斯來到森林深處的一個小木屋。弗瑞斯的哥哥已經陣亡,父親此刻也在部隊中杳無音信,伊麗莎白不想再失去年幼的弗瑞斯。
三名美軍士兵在森林滿天風雪中迷路,其中一名士兵腿部中了彈,他們急需一個隱蔽的地方休息。三人來到伊麗莎白家,要求在這里借住。面對持槍的美國軍人,伊麗莎白沒有其他的選擇,但她提出如果想在這里過夜,必須將武器放到屋外。美國士兵接受了她的建議,房間里緊張的氣氛有所緩和。
很快,三名德國軍人也來到伊麗莎白家避雪,與美國士兵狹路相逢。為了生存伊麗莎白出面請求兩國的士兵暫時放下武器,這樣才可以一同寄居在這里。雙方均同意將武器放在室外,但關系卻異常緊張。美國人和德國人彼此提防,因為誰也不知道對方的真實想法,誰也不敢保證對方不會向自己舉起手中的槍。
聖誕節的到來讓這群原本對立的人安坐在桌前,此刻他們已經沒有了戰場上的仇恨,甚至開始分享彼此的食物。人們心中對和平充滿嚮往,祈禱著戰爭快一點結束。
清晨,一名化妝成美國士兵的德國軍官潛入到伊麗莎白家。他用槍指向伊麗莎白,並辱罵她為賣國賊。緊急關頭德國中尉漢斯用槍托擊倒了他,救下了伊麗莎白,也救下了美國士兵。
德國士兵和美國士兵在伊麗莎白家度過了一生中最特別的聖誕節,他們分別時已經成為了彼此可以信賴的朋友。盡管戰爭距今已經結束了幾十年,但他們彼此都不會忘記這段特殊的經歷。
Ⅹ 二戰德國納粹電影.
電影《浪潮》。
該片改編自德國小說家托德·斯特拉瑟的同名小說,講述了高中教師賴納·文格爾通過課堂實驗的形式帶領學生體驗法西斯獨裁製度的故事。
在一所德國小鎮的中學校園里,一位歷史老師在講解獨裁統治的課上提出了一個問題:獨裁統治在當代社會還有沒有可能發生,學生們對此都嗤之以鼻。接下來,這位老師和他們班上的學生們做了一個模擬獨裁政治的實驗,他給這個班級組織取名叫「浪潮」。
引導學生們設立統一的口號、一致的打招呼方式,穿同款的服裝。短短三天之後,這個班級的學生都對自己的組織確立了高度認同,他們團結、亢奮而激進,所有持反對意見的同學被視為異類。在同其他班級的一次群體斗毆中,歷史老師意識到了事態的嚴重性。
於是把全班學生召集到禮堂中,宣布實驗的結束和組織的解散。然而為時已晚,一名狂熱的學生因「信仰」幻滅而精神崩潰,開槍打傷了一名同學後飲彈自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