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二戰電影 > 黑白二戰電影

黑白二戰電影

發布時間:2022-06-29 11:52:12

『壹』 蘇聯有那些黑白畫面的二戰電影

偉大的轉折,伊萬的童年,但丁街兇殺案等電影

『貳』 德國二戰黑白電影

《橋》(又名《最後的橋》),德國,1959年
【劇情簡介】
戰爭即將結束,生活在德國某小城市的七個小夥子終於長大了。他們的教師不希望這些小夥子上前線,通過與一位關系不錯的軍官幫助,在家鄉的一座橋邊站崗。負責照顧這些小夥子的是一位軍士,可在一次偵察中被誤認為逃兵而喪命,飛機低空掃射時一位小夥子又不幸中彈而亡,幼稚的年輕人發生了誤會,經過一場流血決斗兩個人倖存,可由於這是一場毫無意義的自相殘殺,他們的內心世界已徹底崩潰。

『叄』 二戰題材的黑白影片,誰知道名字

法國電影《恐懼的代價》。

『肆』 尋找一部講二戰時期納粹集中營的黑白電影!

《伯納德行動》又名《偽幣製造者》

『伍』 十部最經典二戰電影,你錯過了嗎

TOP1.《兵臨城下》
電影《兵臨城下》
由好萊塢出品,但因為是法國導演拍攝,其意味與好萊塢還是大不相同。比如影片開始也有千萬人的戰爭場面,但在構圖、氛圍上都不是追求壯觀和沖擊力,相反倒是充滿了諷刺和憐憫,有一將功成萬骨枯的意味。後面蘇軍兩人拿一支步槍,在督戰隊機槍的威逼下發起自殺性的攻擊更是再明顯不過的諷刺。但瓦西里出場的那場狙殺五名德軍的場面確實拍得精彩之極,大有俠之大者的風范。最後瓦西里與德國狙擊校長之間的對決也拍出了高手對決的風采。
TOP2.《拯救大兵瑞恩》
《拯救大兵瑞恩》
戰爭電影歷史上的地位是里程碑式的,這主要是指它的技術方面,之後的戰爭電影很少有不受這部影片影響的。《拯救大兵瑞恩》的戰爭場面追求真實,質感,每個細節都經得起苛刻的研究,而同時又驚心動魄。其中最具代表性的還是開頭的諾曼底登陸,相比於經典《最長的一天》的諾曼底登陸戰的盪氣回腸,《拯救大兵瑞恩》的表現更接近紀錄片式的殘酷,使用了很多手提攝影機的拍攝,另外《拯救大兵瑞恩》還注意到了大部分電影中諾曼底登陸戰中忽視的細節:當天是在下雨的。
TOP3.《珍珠港》
《珍珠港》
以現代電影特效技術再現現代場爭場景的典範電影,雖然同時也是矯揉做作,內容空洞的失敗商業片典範。本片同樣用了幾十分鍾的時間來再現日軍偷襲珍珠港這場歷史著名的鋼鐵大屠殺,與《虎虎虎》相比,因為特效技術的突飛猛進,可以以數字技術模似亞歷桑納號被摧毀的全過程,也可以用第一視角讓觀眾參與到這場戰斗之中,本片與相對古典的戰爭電影相比已顯得相當浮躁,美軍戰機升空後狂揍零式戰機的場面雖然精彩,但在行家來看來卻是可笑之極:歷史上零式戰機與P40的近距離纏斗,在戰爭前期幾乎一直如貓戲弄老鼠般的輕松。
TOP4.《巴頓將軍》
《巴頓將軍》
「為國犧牲從來都不是贏得戰爭的方法,贏得戰爭的方法是讓你的敵人為國犧牲!」這句話最能代表巴頓的風格,這種個性也導致了他的軍事風格的強硬霸道,也為他贏來了鐵血老將的稱謂。這部70年代的電影主要把重點放在巴頓個性的描繪上,戰爭場面並不太多,在特技上沒有今天的的數字技術,但非洲大平原上的陸空一體的美德坦克大決戰還是拍出了波瀾壯闊的效果。只可惜的是隆美爾軍團的主帥已退出非洲戰場,未能令世人一睹當世陸戰兩大頂級高手(而且二人軍事風格完全迥異,隆美爾詭異而巴頓強悍)的對決,令今人大為惋惜。
TOP5.《父親的旗幟》
《父親的旗幟》
把更多的筆觸放到了歷史的真相和對真實「英雄」的還原上面,但並不妨礙它所拍攝的戰爭場面成為近年來最傑出的戰爭場面之一,甚至僅從視覺沖擊力而言,它甚至可以說是最好的一步。地獄般的硫磺島,在美軍艦炮的轟炸下騰起陣陣非人間式的煙霧,三天的轟炸沒有摧毀日軍的防禦,三天後的登陸仍成為一修羅場般的廝殺,在這場海陸空三位一體的現代戰爭中,傳統電影手法與電腦CG的運用結合得恰到好處,遍布大海的登陸艦確乎氣魄宏大,展示出工業時代的人類所能營造出來的巨大的破壞力,盡管,還遠不是極限。
TOP6.《細細的紅線》
《細細的紅線》
什麼是戰爭?大部分的戰爭電影,只是一架望遠鏡,帶人們去觀賞戰爭,而《細細的紅線》不同,它是一台時空機器,帶你去親身體驗戰爭,以一個士兵的身份,來親身體會戰爭所帶來的死亡的恐懼,精神的折磨,心靈的扭曲。就如那場攻擊日軍高地堡壘的戰斗,幾十分鍾的時間里,你可以循著導演的鏡頭來親自聆聽一次死神的召喚,完全第一視角的表現,一切未知,日軍直到白刃肉搏才真正出現,而當美軍沖入日軍軍營雙方血拚的時候,你會體會到「巴別」的意味,也會因此明白為什麼在戰爭中,會有那麼多人類的喪心病狂,會有那麼多永遠洗也洗不清的仇恨和血腥。讓我們套用一位越戰老兵對《現代啟示錄》的評價:《細細的紅線》不是戰爭電影,它就是戰爭。如果你要問戰爭是什麼?那我么我請你去看《細細的紅線》。
TOP7.《戰斗列車》
《戰斗列車》
以倫敦為首的權威,和領導鐵路工人運動的所謂上級,以全人類和「法國的榮耀」的名義將鐵路工人帶上了戰場,這些「崇高」的使命迫使工人們為了達成目標而不惜犧牲自己的生命和敵人的生命,以民族主義的宣言和革命熱情的煽動剝奪了工人們進行自由選擇的權利。
TOP8.《大偷襲》
《大偷襲》
看到有人說前半段不好,我因此差點沒去看。 看完了,最後的營救固然精彩,我重點要說的是,我很喜歡前半段:第一天的鋪墊和第二天的推進。 是不是更喜歡刺激的戰斗? 在那種場面中,少不了英雄主義的俗套。一對一的單挑,大快人心的對日侵者的掃射。可是這些都不及前邊「冗長」的鋪墊的功力深厚,捕捉細膩。
TOP.9《虎口脫險》
《虎口脫險》
這部片子屬於經典的法國喜劇電影了,由法國國寶級喜劇大師Louis de Funès主演。這個個子不高、禿頂的小老頭體現了法國人的很多典型性格,比方說辦事認真嚴肅,精打細算,有一點自私,愛調侃別人,愛占點小便宜什麼的。當然主角得有配角來襯托,就像唐·吉訶德身邊總是站著忠實的桑丘一樣,這部片子里就是那個老實八交但能逢凶化吉的油漆工Bourvil了。
TOP10.《最長的一天》
《最長的一天》
這個片子保持的黑白片花錢紀錄直到辛德勒的名單才被打破,何況這是1961年的美元……考慮到通脹的話還是很嚇人的。第一牛逼之處在於大部分是實景拍攝,到四大叔拍《拯救大兵瑞恩》的時候據說都不能用實景了,何況《兄弟連》。第二牛逼之處在於,航拍鏡頭和全景真是多啊,雖然美國人40年之後長相也沒啥變化,好萊塢發展了40年大約就是多了點特寫和手提攝影機,其他該拍的40年前都被拍過了。

『陸』 歐洲二戰黑白電影

竊金者/ 劫後黃金夢/ Les Morfalous (1984)
電影簡介
1943年非洲戰場,一名法軍上尉帶領所屬部隊前往埃爾蘇克執行任務,欲將儲存在當地銀行的黃金全部轉移到後方。不料部隊遭到德軍伏擊,其中90%的戰士陣亡,那名前來與銀行經理接頭的上尉也送了命。倖免於難的中士奧卡尼厄對鎖在銀行金庫的黃金有著濃厚的興趣,經過一番周折他得到了庫存的全部黃金,並裝進了繳獲來的德軍坦克。在一名德國軍官的掩護下,這輛坦克沖出了封鎖線。為了實現黃金夢,他駕駛坦克前往異地洗錢。可是,他的美夢尚未成真,法國政府軍及時趕到。他如數交出了全部黃金,受到了上司的表彰。

『柒』 求 關於二戰時期的歐美黑白電影

二戰時期的黑白片太多了
《戰雲》大兵喬的故事、百戰英雄、需要的話請去戰火影視論壇 那是一個二戰影視專題下載論壇

『捌』 二戰題材的經典電影有哪些能不能介紹幾部

二戰經典電影,在我心目中的前15分別是:1、《美麗人生》;2、《辛德勒的名單》;3、《西西里的美麗傳說》;4、《兵臨城下》;5、《敦刻爾克》;6、《拯救大兵瑞恩》;7、《鬼子來了》;8、《朗讀者》;9、《鋼琴家》;10、《至暗時刻》;11、《英國病人》;12、《珍珠港》;13、《血戰鋼鋸嶺》、14、《再見螢火蟲》;15、《我們的父輩》(電視電影)。

我看回答中有小夥伴已經列舉過《美麗人生》的好,這部由著名導演羅伯托·貝尼尼於1997年執導上映的一部二戰題材影片,一改傳統反戰題材的固話模式,藉由美好的父子視角告訴我們普通人:即使生活在悲慘世界,也要勇敢而又驕傲地笑著,這部第71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外語片,毫無疑問是經典中經典,溢美之詞已經有諸多評論大家誇贊。今日我只想聊聊以上15部中我覺得比較有意思的5部。

故事本身並無太多新鮮感,交錯的人生,改寫的命運,我最喜歡《我們的父輩》的原因在於,這部片子極好地將戰爭背景下小人物生存的那種無力感展現出來了。對普通人而言,戰爭無輸贏,只有悲傷與苦痛。另外,我很喜歡片中的男二演員湯姆希林,最近他參演的《無主之作》同樣與二戰有關,也是一部優秀作品,推薦給大家。

以上。

『玖』 請問有什麼好看的戰爭片,黑白的也無所謂。故事最好發生在第2次世界大戰期間。

涉及二戰題材的影片多達數千部,耳熟能詳的經典《倫敦上空的鷹》、《漫長的一天》、《帝國的毀滅》、《攻克柏林》等等自不在話下,大家從小就反復接受的愛國主義教育《地道戰》、《地雷戰》、《平原游擊隊》、《鐵道游擊隊》……亦不勝枚舉。

時值紀念反法西斯戰爭勝利60周年之際,特為您甄選出20部關於二戰的電影,從歐洲戰場、北非戰場到太平洋戰場,從空戰、陸戰到海戰,從集中營、佔領區到正面戰場,從戰役記述到人物生平,從商業片到藝術片,我們盡量涵蓋各個方面,力爭為您組合出銀屏之上最全面、最立體的二戰。如果遺漏了您心中的某部佳作,請一定不吝賜教,我們會及時補充,並與更多以史為鑒、熱愛和平的朋友分享。

01、《莫斯科保衛戰》

寫實程度★★★★★
紀念意義★★★★★
經典指數★★★★★

80年代的鴻篇巨制,冷戰末期獲得美國電影學院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獎的蘇聯電影,真實、恢宏的戰爭場面在現代戰爭片中無出其右者。《莫斯科保衛戰》長達300餘分鍾,分《侵略》、《台風戰役》兩部,拍攝過程歷時兩年,約有五千名士兵、近一萬名群眾、二百五十餘名演員、二百零二名攝影師參與其中。本作從德至蘇、從高層決策至基層部署、從後方帷幄至正面戰場,全方位地展示了二戰歐洲戰場的首次勝利——莫斯科保衛戰,講述了德國法西斯不敗的神話是如何被粉碎的。戰爭史上最可歌可泣的台詞也來自該片——蘇軍連政治指導員克洛奇科夫-季耶夫率領28名戰士同幾十輛德軍坦克進行了4小時的艱苦戰斗,在犧牲前高呼:「俄羅斯雖大,但我們已無路可退,身後就是莫斯科!」

02、《卡薩布蘭卡》

寫實程度★★★★
紀念意義★★★★★
經典指數★★★★★

在無數影史最偉大的愛情電影排行榜中位居第一,令《亂世佳人》或《羅馬假日》汗顏不已,作為二戰影片的至尊地位,同樣毋庸置疑,第16屆奧斯卡獎最佳影片。本片的背景設在二戰時期北非摩洛哥的重鎮卡薩布蘭卡,以反法西斯主義戰爭為導向,採用傳統的正敘手法,通過男女主人公相遇、相愛、別離的回憶,及男主角對女主角訴說愁腸苦衷,講述了一段動人、美麗、崇高、宛如童話的愛情故事。無論劇本的改編、導演的掌控、演員的表現均天衣無縫、無懈可擊。

03、《巴頓將軍》

寫實程度★★★★★
紀念意義★★★★
經典指數★★★★★

人物傳記片之集大成者。男主角喬治-斯科特戲里戲外均入木三分地詮釋了角色——開篇6分鍾的教科書級演說,其表現簡直是「暴戾軍神」巴頓的附體,而憑此片獲奧斯卡影帝的他,根本未去領獎,不懈地斥責好萊塢的盛宴不過是「荒唐的聲色犬馬」。本片據說是尼克松他最喜歡的影片——60年代末到70年代初,是美國歷史上的黑暗時代,肯尼迪、馬丁·路德·金以及其它政治行刺等,使美國人對美國政體的信念產生了動搖,而侵越戰爭的失敗更使美國青年紛紛拒服兵役,當眾燒毀兵役證。在此背景下,挖掘此弘揚牛仔精神的電影,隱藏的政治動機不言而喻。盡管如此,仍不能抹殺這部出色的歷史巨片的精良品質,而「一個與時代格格不入的悲劇式英雄」的准確定位,堪稱本片成功的關鍵。

04、《鋼琴家》

寫實程度★★★★
紀念意義★★★★
經典指數★★★★★

淫賊巨匠羅曼·波蘭斯基根據維拉德斯勞·斯普爾曼的自傳改編而成,同時,又在其中大量回顧了自身的童年經歷——作為一名波蘭的猶太人,在德佔區內生不如死、暗無天日的生活。陰郁無望的氛圍、深沉悲涼的心境,在波蘭斯基凄厲決絕的鏡頭下,愈顯猙獰。納粹令人發指的屠戮,食不果腹、衣不蔽體的逃亡生活,然而求生的本能和藝術的信仰依然支持男主角咬緊牙關。最震撼的鏡頭既不是意念的鋼琴演奏、也不是德國軍官的良心發現;主人公聽到腳步聲遠處的腳步聲,急中生智撲倒在地,一隊路德國兵囂張地跑過,根本沒在意他——鏡頭俯瞰:屍橫遍野。

05、《拯救大兵瑞恩》

寫實程度★★★★★
紀念意義★★★
經典指數★★★★

斯皮爾伯格聯手湯姆·漢克斯「申奧」的作品,雖然在最佳影片單元匪夷所思地敗給了《莎翁情史》(奧斯卡評委涉嫌舞弊的焦點事件,米拉麥克斯不擇手段的宣傳攻勢的巔峰),但老斯在最佳導演獎項成功地梅開二度。本片站在了前輩作品《漫長的一天》的肩膀上,在承認了《漫》是好萊塢傳統手法描述「諾曼底登陸」的頂點的同時,巧妙地進行借鑒,在霸王行動的背景下,以拯救瑞恩這一令人不解的軍方指令,探討生命的價值,從而以小見大、感人心脾,尤其是開篇的登陸場面,堪稱20世紀末戰爭電影的點睛之筆。小B/文

06、《斯大林格勒保衛戰》

寫實程度★★★★
紀念意義★★★★
經典指數★★★★

與《攻克柏林》、《莫斯科保衛戰》並稱蘇聯的「解放三部曲」,80年代蘇聯電影史詩巨制的代表作。影片描述了蘇德戰爭中,蘇軍為保衛斯大林格勒(今伏爾加格勒)、粉碎

斯大林格勒方向的德軍重兵集團,於1942年7月17日至1943年2月2日實施的一系列戰略性攻防戰役。《斯大林格勒保衛戰》在蘇聯政府的協助下,以幾近完美的水準將歐洲戰場的偉大轉折點真實地還原,為20世紀蘇聯戰爭電影畫上了完美的句號。

《細細的紅線》

07、《細細的紅線》

寫實程度★★★★
紀念意義★★★
經典指數★★★★

一部備受爭議的電影,也是絕無僅有的單純白描太平洋戰場殘酷的瓜達爾康爾島戰役的作品。以調度大場面的控制力見長的導演特蘭斯·馬利克,牽手好萊塢叛逆分子西恩-潘,通過夢魘般恐怖血腥殺戮,探討了「生」與「死」、「理性」與「瘋狂」等戰爭狀態下是非莫辨的艱深問題。導演反復利用俏麗的南太平洋風光來反襯戰爭的慘絕人寰,逃兵發人深省的內心獨白、日軍幽靈一般的突如其來……令戰爭的驚悚、無常登峰造極。

08、《逃離索比堡》

寫實程度★★★★
紀念意義★★★
經典指數★★★★

如果說《辛德勒名單》是好萊塢對奧斯威辛集中營的悲慟展示,《逃離索比堡》則可謂歐洲電影界對黑暗往事的恐怖回憶。最撕心裂肺的鏡頭既不是牧師請求替暈倒的青年受死、也不是俄國軍官與猶太姑娘絕愛的生離死別——閑適的田野、旖旎的陽光、清澈的長空,塵世以最純潔的軀體陪襯焚屍爐的煙囪里升起的裊裊罪惡,天清氣朗,萬籟俱寂,甚至無情得不曾流過一滴淚水。

09、《桂河大橋》

寫實程度★★★
紀念意義★★★★
經典指數★★★★

1957的奧斯卡最佳影片(第30屆),二戰電影中非常獨特的一部作品。故事發生在被世人關注甚少的亞洲滇緬泰戰場,以被俘的英美士兵為主角,講述了在日軍違反日內瓦公約的殘暴管制之下,囚徒的悲慘生活——他們在不知情的狀態下成為侵略者以戰養戰的工具,擔負修築的桂河大橋,實際上是日軍補給線的運輸要沖。在自身嘔心瀝血創造的桂河大橋,與配合游擊隊毀壞敵方交通線的炸毀任務面前,男主角面臨著艱難的抉擇。

10、《辛德勒名單》

寫實程度★★★
紀念意義★★★
經典指數★★★★

巨匠斯坦利·庫布里克(《辛德勒名單》的導演史蒂文-斯皮爾伯格的良師益友,代表作《漫遊太空2001》、《大開眼戒》,《人工智慧》系斯皮爾伯格為紀念他的創意而拍)曾譏諷本片徹頭徹尾地虛偽。盡管如此,小金人依然毫不猶豫地擁抱了《辛德勒的名單》,並最終圓了此前7次空手而歸的斯皮爾伯格一個奧斯卡最佳導演的夢。雖然好萊塢商業氣息的存在令本片在藝術層面上不夠純粹,但作為一名猶太人,導演斯大叔致敬、祭奠的真摯情懷仍感人至深。特別是當銀幕上出現那雙小紅鞋的時候,在另一位猶太裔藝術家伊薩克-帕爾曼大師用小提琴表述的柔腸百轉的無盡哀思里,觀眾無不聲淚俱下。

11、《中途島海戰》

寫實程度★★★
紀念意義★★★★
經典指數★★★

眾星雲集的商業大片,七十年代的銀幕硬漢、當紅男星們幾乎在本片中大聚首:查爾頓-赫斯登、亨利-方達、格倫-福特、羅伯特-梅徹姆、克里夫-羅布森、詹姆斯-科伯恩、湯姆-塞萊克、三船敏郎……講述的是太平洋戰爭的轉折點——1942年6月初的中途島海戰。擁有如此奢侈的票房號召力,在全球范圍內的熱映可謂意料之中。雖然電影本身品質平平,僅僅是眾多好萊塢商業戰爭類型片里中規中矩的一分子,但現在看來仍頗具感染力的海戰場面,在沒有光魔(《星戰》系列的特效公司)、維塔(《指環》系列的特效公司)的年代裡,震撼程度可想而知。小B/文

12、《血戰台兒庄》

寫實程度★★★★
紀念意義★★★
經典指數★★★

我國電影史上描述國民黨正面戰場抗日的為數不多的幾部影片之一。由於歷史年代的局限性,在大規模生產抗日電影的年代,一直是敵後故事長期佔主流,《平原游擊隊》、《

鐵道游擊隊》、《地道戰》、《地雷戰》……正面戰場鮮有的《七七事變》等作品,也是描述國民黨的失敗多於勝利、綏靖多於抵抗。《血戰台兒庄》是37年華北保衛戰最壯烈的一幕,在平、津、冀、魯相繼淪喪之際,在國民黨第五軍區司令長官李宗仁指揮下,國民黨軍隊第一次大規模對日作戰的勝利(第一次勝利為山西戰場的平型關大捷)。

13、《英國病人》

寫實程度★★
紀念意義★★★
經典指數★★★★★

第69屆奧斯卡獎(1996年)最佳影片,堪稱描述二戰史事的各類影片中,最婉約的一部。大導演安東尼-明格拉以如詩如畫的鏡頭,講述了一段令人悵惘的愛情悲劇。無論開篇飛機俯瞰的沙丘綿延如縷,抑或破敗的療養院內孤獨的痴男怨女……雋永的畫面、樸素的敘事賦予這部改編自同名小說的電影,別樣的嶄新的靈魂。而雷夫-范恩斯、克里斯汀-托馬斯-斯科特、朱麗葉特-比諾什、威廉-達福四位主角令人心悸的完美表演更將纏綿悱惻的情緒詮釋得淋漓盡致。

14、《瓦爾特保衛薩拉熱窩》

寫實程度★★
紀念意義★★★★
經典指數★★★★

陪伴幾代人成長的經典影片,藝術性與商業性在本作中得以完美結合。在納粹佔領區組織反抗運動,同時又要清除革命隊伍內部潛伏的卧底,既不乏《平原游擊隊》的大智大勇,又充斥《無間道》的暗藏機鋒。反映了東南歐解放前夕,偉大的南斯拉夫人民在敵人後方開辟自由的斗爭歷程。

15、《虎口脫險》

寫實程度★
紀念意義★★★
經典指數★★★★★

用喜劇的方式調侃二戰的佳作,法式浪漫與幽默的二戰形象代言片。雖然拿佔領區下的不光彩歷史大加戲謔的勇氣多少有點沒心沒肺,但法國乃至全世界人民對本片的喜聞樂見卻徹徹底底令評論界和史學界閉上了嘴。差點忘了說,本片是法國電影票房史上當之無愧的冠軍,堅持至今。

16、《偷襲珍珠港》(虎!虎!虎!)

寫實程度★★★
紀念意義★★★
經典指數★★★

為紀念反法西斯戰爭勝利25周年,美日聯手攝制的商業大片,將40年代的「9·11」——偷襲珍珠港事件搬上銀幕。本片導演為日本電影界大師級人物深作欣二,深作先生大膽地將視角鎖定在侵略國一方,從日本軍國主義虎視眈眈策劃陰謀開始,將其鎖定目標、部署具體的作戰計劃、外交上欺騙美國……直至最終偷襲成功的每一步有條不紊地呈現給觀眾,並在此過程中不斷通過美國軍方的麻痹大意、姑息養奸加以對比,充分警示了和平年代的人們,防範於未然的必要性,比數年前的那部弱智特效大片《珍珠港》要經典百倍。

17、《美麗人生》

寫實程度★
紀念意義★★
經典指數★★★★★

如果說還有哪部關於二戰的喜劇片,能與《虎口脫險》相提並論,那麼《美麗人生》定是無二之選。本片僅僅是德軍迫害猶太人的無數慘劇中的滄海一粟,但黑色幽默的表現手法卻更顯悲情,直指人心。主人公一邊繼續哄著孩子開心、一邊從容地被納粹士兵押赴行刑,隨著孩子視野之外傳來一聲冷酷的槍擊,在觀眾凄絕而模糊的視線中,最偉大的父愛得到了至高無上的升華——這是怎樣一個驚心動魄的偉大!難怪小金人將最佳外語片和最佳男主角打包送給了集編、導、演於一身的本片的締造者——義大利喜劇之王羅伯特·貝尼尼。小B/文

18、《兵臨城下》

寫實程度★★
紀念意義★★★
經典指數★★

描述了蘇德大戰背景下,兩位狙擊手的單獨較量。盡管江湖味道濃重,但導演讓-雅克-阿諾並沒把影片簡單地變成兩位宗師不識人間煙火的華山論劍,相反,群像對抗的巷戰戲

份安排得適時適量,不僅很好地襯託了兩大高手過招,更營造出人群中的孤獨感——一種獨孤求敗的情緒油然而生。值得一提的是,本片的大賣,為英倫帥哥裘德·洛徹底打開了北美市場,從此,他擺脫了《天才瑞普利》中的配角地位,開始穩步擔綱男一號。如沒有這部《兵臨城下》,日後的《冷山》、《偷心》中,真不知妮可姐和大嘴茱會跟誰配戲。

19、《風語者》

寫實程度★★
紀念意義★★
經典指數★★★

吳宇森執導的另類戰爭史詩,將英雄惜英雄的武俠元素(這種男性之間的友誼的塑造,一定程度上借鑒了金大俠的《倚天屠龍記》)融於其中,堪稱「二戰版」《翻譯風波》。本片投資過億,而票房幾乎血本無歸,不僅使吳導拍《華工血淚史》的願望落空,也直接導致了派拉蒙的高層改組,更是日漸衰微的米高梅決策失敗的重要標志之一(上月終於被索尼兼並)。對電影界的影響,遠比其對二戰的紀念意義大得多。

20、《U-571》

寫實程度★
紀念意義★★★
經典指數★★

00年的商業巨制,對潛艇戰進行了詳實的敘述。在幽閉狹小的船艙空間內,盡可能多地挖掘了情節。既有潛艇戰的水下對抗,又有破譯密碼的高科技鬥智,而獵殺U-571的過程本身就是一出驚心動魄的深海捉迷藏。小B/文

閱讀全文

與黑白二戰電影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after3免費完整下載 瀏覽:946
監獄暴力犯罪電影 瀏覽:568
韓國電影愛情片打電話邂逅 瀏覽:817
北京送快遞小哥電影 瀏覽:640
金希貞的全部韓劇電影在線觀看 瀏覽:285
以前有部電影裡面有個女鬼 瀏覽:548
木星上行國語版在線免費觀看 瀏覽:421
《飛奪瀘定橋》電影 瀏覽:478
1905下載的視頻在哪個文件夾 瀏覽:972
美片 瀏覽:150
外國一個電影騎著發火的摩托 瀏覽:1000
晚上我經常和我的父母一塊看電視英語 瀏覽:631
韓國阿強和阿珍是什麼電影 瀏覽:312
看電影九排 瀏覽:308
天主教宗教題材電影 瀏覽:417
二戰電影虎虎虎國語版 瀏覽:332
戰斗機 電影 瀏覽:937
成龍教外國小孩功夫電影叫什麼 瀏覽:672
看電影怎麼英文怎麼翻譯軟體 瀏覽: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