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推薦下同性戀題材的好看電影 最好是外國的 斷背山 除外
轉帖:推薦一些同性戀題材的電影(不過其實我大部分都米看過 = =)
1法國影片《野蘆葦》(〈WILD REEDS〉) 本片獲法國愷撒獎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劇本、最佳新人獎。
2,英國影片《塞巴斯蒂安》(sebastine)——由電影史上最偉大的同志導演加曼執導,英國電影史上劃時代的同志電影
3,英國影片《生命中不能承受之情》(《BENT》) 一部反映二戰時期納粹迫害同志的英國電影
4,義大利影片〈魂斷威尼斯〉原著小說〈魂斷威尼斯〉被評為上個世紀百部最佳同性戀小說的榜首,由義大利新現實主義大師維斯康蒂導演。
5,美國/英國影片《男情難了》(《百合》)《LILIES》
6,英國影片《我美麗的洗衣店》 1985年拍攝的影片
7,荷蘭電影《軍官與男孩》(《For a lost Soldier》) 根據著名舞蹈家魯迪方丹斯的自傳小說改編.
8,西班牙影片《慾望法則》 西班牙著名導演佩德羅•阿爾莫多瓦導演,安東尼奧•班德拉斯主演。
9,美國影片《神父同志》 永遠忘不了影片中神甫同志那雙聖潔純凈的眼睛
10,西班牙影片《男得有情天》
11,英國影片《王爾德》 影片改編自著名劇作家王爾德的一生
12,波蘭/英國影片《心之全蝕》Total Eclipse
13,英國影片,加曼作品《愛德華二世》
14,英國影片《墨里斯的情人》——(MAURICE) 這是一部自傳色彩的影片,獲得奧斯卡最佳故事情節獎,是首部獲奧斯卡獎的「同志」電影。原著作者愛德華.摩根.福斯特在遺囑中要求同名小說死後才可以公開發表
15,英國影片《愛的初體驗》(〈GET REAL〉) 一部講敘兩個高中男生愛情的青春校園同志愛情片
16,法國影片《巧克力男孩》The Adventures of Felix
17、《蝴蝶君》—— ( M.BUTTERFLY ) 本片根據真實故事拍攝,奧斯卡華人影帝尊龍領銜主演。
18、《給王富》—— ( To Wong Foo ) 《人鬼情未了》柏德烈史威斯主演。竭力推薦喜歡喜劇的朋友觀看此片!!
19、《沙漠妖姬》—— ( The Adventures Of Priscilla ) 獲奧斯卡最佳服裝設計獎及坎城影展、西雅圖影展和舊金山影展最佳影片獎。
20、《玻璃情人》—— ( Carrington ) 坎城影帝強納森普萊斯主演。
21、《費城故事》—— ( Philadelphia ) 主演湯—漢斯獲奧斯卡最佳男主角獎,插曲《費城街頭》獲最佳歌曲獎。
22、《假鳳虛凰》(又名鳥籠)—— ( The Birdcage ) 由《肥媽先生》羅賓威廉斯主演。
23、《世紀的哭泣》—— ( And the band played on ) 一部追擊全球各地真實個案,揭示「愛滋」真面目的電影。影帝李察基爾領銜主演,好萊塢十大紅星全情參與,喚起舉世矚目。本片由真人真事改編。
24、《同性戀新世界》—— ( The world of gay )
同志會所興起,同性戀吧興旺。越來越多的人們向禁區探索而不屈服,九十年代末期美國同性戀生活的真實寫照。影帝阿爾帕仙奴(《教父》主演)領銜主演。
25、《喜宴》 ——(The Wedding Banquet) 影片獲五項金馬獎及西雅圖國際電影節最佳影片、最佳導演獎。
26、《星閃閃》——( Twinkle ) 榮獲第23屆日本金像獎、51屆康城國際電影節金棕櫚大獎。
27、《春光乍泄》—張國榮、梁朝偉,榮獲康城影展最佳導演獎。
⑵ 求電影名!!德國軍官收養猶太男孩,表面上表現二戰後人性復甦,更深層次上體現了兩人間同性之愛
應該是《軍官與男孩》,又名《遠方的阿兵哥》,原名《Voor een verloren soldaat》,英文名《for a lost soldier》不過不是德國軍官,而是加拿大軍官和荷蘭男孩的故事,根據芭蕾舞舞蹈家及編舞蘆荻·但澤的同名自傳小說《Voor een verloren soldaat》改編。
小說只找得到英文版,你還要嗎?
⑶ 電影名!!德國軍官收養猶太男孩,表面上表現二戰後人性復甦,更深層次上體現了兩人間同性之愛。
應該是《軍官與男孩》,又名《遠方的阿兵哥》,原名《Voor een verloren soldaat》,英文名《for a lost soldier》不過不是德國軍官,而是加拿大軍官和荷蘭男孩的故事,根據芭蕾舞舞蹈家及編舞蘆荻·但澤的同名自傳小說《Voor een verloren soldaat》改編。
⑷ 求一部二戰愛情電影
那肯定是《珍珠港》了。
概括:兩個飛行員和一個戰地護士的愛情
1941年12月7日,一個祥和的早晨,日軍向美國在太平洋上最大的海軍基地珍珠港發動突然襲擊,進行了兩個多小時的轟炸,致使美國太平洋艦隊18艘戰艦沉沒或受重創,死亡、重傷和失蹤人員不計其數。12月8 日,羅斯福總統向日本宣戰,自此美國正式加入了第二次世界大戰。
就是在這段宏大的歷史背景下,影片講述了兩個飛行員和一個美麗的女護士之間的感情糾葛。雷夫與丹尼是從小一起長大的死黨,兩人一同加入美軍飛行的隊伍。受訓期間,雷夫結識了軍中護士─伊弗琳,兩人迅速墜入愛河。各國抵抗納粹德國的侵略雷夫自告奮勇前往參戰。於是將伊弗琳託付給丹尼照顧,不久之後傳來噩耗,雷夫的座機在空戰中不幸遭德軍擊落,生死未卜伊弗琳與丹尼得知噩耗後,只能互相勉勵對方,愛情的幼苗悄悄萌芽。1941年12月 7日,雷夫突然出現珍珠港。日軍也悄悄准備偷襲珍珠港。雷夫與丹尼是好朋友又是情敵,兩人只能將兒女私情暫拋,同為自由正義而戰。
個人覺得這個比較像樓主介紹的。電影是10年前上映的,電影最後的鏡頭是他們開著飛機像日本投放原子彈。
⑸ 求一部二戰愛情電影!!!!
巴黎煙雲 Head in the Clouds (2004)
導演: 約翰·杜根
編劇: 約翰·杜根
主演: 查理茲·塞隆 / 佩妮洛普·克魯茲 / 斯圖爾特·湯森德 / 托馬斯·克萊舒曼
類型: 劇情 / 愛情 / 戰爭
製片國家/地區: 英國 / 加拿大
語言: 英語 / 德語 / 法語 / 西班牙語
上映日期: 2004-09-12
片長: Canada: 121 分鍾(Toronto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 USA: 132 分鍾
又名: 亂世三人行 / 胡思亂想 / 翻雲覆雨三人情 / 英法情人
劇情簡介 · · · · · ·
1934年,英國劍橋大學聖約翰學院,一個陰雨連綿的夜晚,20歲的蓋伊(斯圖爾特·湯森德飾)正在專心致志學習,突然「呯」地一聲門被撞開,一個美麗的女人匆匆躲進教室。蓋伊從未見過這么美的女人,原來她就是英法混血兒吉爾達(莎莉茲·塞隆飾),為了逃避男友的糾纏才闖進來。
剛剛離開了他的工人階級家庭就讀劍橋,蓋伊本以為生活再也不會有根本的變化,然而隨著出身尊貴的吉爾達闖入他的生活,一段迅速而熱烈的愛情卻開始了。盡管他們出身不同的等級,擁有不同的價值觀,但還是愛得如飢似渴。他們一起遠赴巴黎,在那裡吉爾達有一幢公寓,兩個人盡情享受著甜蜜的愛情和時髦的生活。
不久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兩個有情人最終因為彼此對時事的看法分歧而離別。蓋伊再也不能坐視法西斯肆虐歐洲,他決定開赴西班牙從軍作戰,吉爾達最親近的朋友米婭(佩內洛普·克魯茲飾)也有意隨行。他們的熱血並未改變戰爭的結... (展開全部) 1934年,英國劍橋大學聖約翰學院,一個陰雨連綿的夜晚,20歲的蓋伊(斯圖爾特·湯森德飾)正在專心致志學習,突然「呯」地一聲門被撞開,一個美麗的女人匆匆躲進教室。蓋伊從未見過這么美的女人,原來她就是英法混血兒吉爾達(莎莉茲·塞隆飾),為了逃避男友的糾纏才闖進來。
剛剛離開了他的工人階級家庭就讀劍橋,蓋伊本以為生活再也不會有根本的變化,然而隨著出身尊貴的吉爾達闖入他的生活,一段迅速而熱烈的愛情卻開始了。盡管他們出身不同的等級,擁有不同的價值觀,但還是愛得如飢似渴。他們一起遠赴巴黎,在那裡吉爾達有一幢公寓,兩個人盡情享受著甜蜜的愛情和時髦的生活。
不久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兩個有情人最終因為彼此對時事的看法分歧而離別。蓋伊再也不能坐視法西斯肆虐歐洲,他決定開赴西班牙從軍作戰,吉爾達最親近的朋友米婭(佩內洛普·克魯茲飾)也有意隨行。他們的熱血並未改變戰爭的結果,米婭最後戰死在沙場。不久後蓋伊重返英國,徹底對生活失去了信心。他在前線寄給吉爾達的信,仍然原封不動地放在壁爐架上。
納粹開始對巴黎佔領區實行高壓政策,蓋伊現在成了一名反戰的情報員,他返回巴黎與當地的反抗阻止聯絡。在一個非常偶然的機會下,他發現了一直無法忘懷的吉爾達,不過她的身邊還有一個德國軍官(托馬斯·科茨曼飾),兩個人從此將成為敵人。其他一如往昔,吉爾達看上去還是只關心自己的存在。
然而蓋伊對之後發生的事情又開始迷惑不解,就在納粹垂死掙扎的最後時刻,吉爾達在一次埋伏中救了他。現在,吉爾達成了德軍頭號懷疑對象,隨時有可能因此喪命,蓋伊必須爭取時間救出她……
There is no charge for awesomeness or attractiveness
⑹ 描寫二戰時期兩個對立面的同性男人愛情電影
再見勞倫斯 好像是這個名吧 反正北野武演的
⑺ 請問關於二戰的經典電影有哪些
1. 《戰地軍魂》(Stalag 17,17號囚房,美國,1953)
早期二戰經典。戰俘逃亡題材。二戰後期號稱「牢不可破」的納粹德國戰俘集中營,美軍戰俘策劃越獄和清除內奸的故事,塑造了一個貌似沒心沒肺、無惡不作的反英雄人物形象。明爭暗鬥,其樂無窮。威廉�6�1赫頓等主演。奧斯卡最佳男主角獎。
2. 《大逃亡》(The Great Escape,or Escape,第三集中營、龍虎榜、絕處逢生,美國,1963)
戰俘逃亡題材經典。根據真實歷史事件改編。1943年,戒備極為森嚴、聲稱「絕對不可能逃脫」的納粹德國第三集中營,一批盟軍戰俘在一位美國英雄的領導下實施集體逃亡計劃的故事。然而,逃出集中營的70多名戰俘最終卻只有幾個人幸運地存活下來……自由是不屈不撓的結果。史蒂夫�6�1麥奎因、詹姆斯�6�1迦納、理查德�6�1阿滕伯勒、詹姆斯�6�1科本等主演。
3. 《黑獄梟雄》(King Rat,鼠王,美國,1965)
戰俘逃亡題材經典。根據英國通俗小說作家同名小說改編。戰時新加坡日軍戰俘集中營中貌似自私自利、有「鼠王」之稱的美國反英雄人物的傳奇故事。美國人生存之道的戰俘標本。喬治�6�1西格爾等主演。
4. 《桂河大橋》(The Bridge On The River Kwai,英國、美國,1957)
戰俘題材經典。1941年,泰國北碧府日軍集中營盟軍戰俘被迫為日軍建造桂河大橋的故事。戰爭中東西方文化碰撞的一個經典標本,英國紳士遭遇日本流氓。人物形象塑造與心理刻劃極為出色,英、美、日三國軍官的不同風格和個性十分鮮明。影片中英軍官兵用口哨吹出來的《桂河大橋進行曲》令人印象深刻。奧斯卡最佳影片、最佳導演等七項大獎。美國電影協會(AFI)100部最驚心動魄的美國電影第58位。
5. 《終止戰火》(To End All Wars,終結戰爭,英國、美國、泰國,2001)
根據真實歷史事件改編。太平洋戰爭中日軍攻佔新加坡後,一批盟軍戰俘被送到緬甸建造死亡鐵路、在極端惡劣的生存環境中保持求生意志、直至戰火終止的故事。影片秉持的理念是:各民族只有彼此理解、寬容相待,戰火才會真正終止。羅伯特�6�1卡萊爾、基弗�6�1薩瑟蘭等主演。
6. 《哈特之戰》(Hart''s War,哈特戰爭、裁決之戰,美國,2002)
戰俘逃亡題材。戰俘營中的種族歧視問題。根據美國作家同名紀實小說改編。戰時的納粹德國戰俘集中營,以上校為首的美軍戰俘借審判謀殺案嫌疑犯分散德國納粹注意力、實施逃亡行動的故事。布魯斯�6�1威利斯、科林�6�1法瑞爾等主演。
7. 《海陸空大逃亡》(The McKenzie Break,戰俘營、暴動戰俘營,愛爾蘭、英國,1970)
戰俘逃亡題材。戰時蘇格蘭麥肯錫英軍戰俘集中營德軍戰俘的逃亡故事。自作聰明的英軍與德軍戰俘玩貓捉老鼠的游戲,而結局則是英軍「偷雞不成反蝕一把米」……
8. 《勝利大逃亡》(Victory,大勝利,美國,1981)
戰俘逃亡題材。二戰末期的巴黎,一場特殊的足球賽——納粹德國國家隊對同盟國戰俘隊,一場熱鬧非凡的盟軍戰俘大逃亡行動。其間,由於球王貝利以及眾多歐洲足球高手加盟扮演戰俘,致使影片在很大程度上成了一場世界足球超級明星的個人絕技大展示。
9. 《戰火紛飛》(Raid on Rommel,奇襲隆美爾,美國,1971)
1943年的北非戰場,英德兩軍對壘之際,英軍軍官冒險將關押在德軍軍營的盟軍戰俘釋放,並率領他們發動突襲的故事。理查德�6�1伯頓、約翰�6�1科里考斯等主演。(笑獨行按:或有混同於《沙漠之狐》者。)
10. 《大偷襲》(The Great Raid,卡巴那圖大營救,美國,2005)
根據美國作家同名暢銷小說改編。太平洋戰爭中美軍反攻巴坦島時的一次戰俘營救行動,目的是營救可能被日軍屠殺的卡巴那圖戰俘營500多名盟軍戰俘,該行動得到了菲律賓游擊隊的大力協助,號稱美軍歷史上最成功的營救行動。本傑明�6�1布拉特、約瑟夫�6�1法因斯、康妮�6�1尼爾森等主演。
11. 《雷恩的快車》(Von Ryan''s Express,戰俘列車、大逃亡,美國,1965)
戰俘逃亡題材經典。1943年,義大利軍戰俘集中營的英軍戰俘在義大利戰敗、重獲自由後又不幸被德國納粹的偵察機發現,被集體裝上火車運往德國。此前因飛機墜毀而被意軍俘獲的美軍空軍上校也在其中。他率領英軍戰俘奪取火車,經由被俘德軍軍官指點,一路騙過德國納粹,將火車駛向瑞士。而他自己卻不幸在最後時刻倒在了德國納粹的槍口下……弗蘭克�6�1西納特拉等主演。
12. 《逃離索比堡》(Escape from Sobibor, or Les rescapes de Sobibor,英國、南斯拉夫,1987)
電視電影。歐洲電影界對於黑暗年代恐怖往事的經典回憶。根據英國作家同名歷史小說改編。1943年,波蘭索比堡死亡集中營猶太人和猶太裔蘇軍戰俘的逃亡,主動選擇在槍口下物競天擇的命運:600多人越獄,300多人成功,規模與績效均創德國納粹死亡集中營集體逃亡事件紀錄。阿蘭�6�1阿金、魯特格爾�6�1哈爾與波蘭裔性感美女喬安娜�6�1帕庫拉聯袂主演。
13. 《科爾迪茲要塞》(Colditz, or Escape from Colditz,寇地茲堡,英國,2005)
戰俘逃亡題材經典。戰時三位盟軍官兵逃出了納粹德國境內的戰俘集中營,但在德國與瑞士邊境,其中兩位又不幸遭德軍逮捕並關入另一個戰俘集中營——科爾迪茲要塞……成功逃脫並到達英國的荷蘭軍下士是一個自負的無恥之徒,在走運加入倫敦英國「軍情九處」、官升中尉後,卑鄙地背叛了英軍中尉戰友的囑托,不擇手段地追求戰友美麗、優雅的女友並利用職權使之死心塌地地嫁給了自己……戴米恩�6�1劉易斯、索菲亞�6�1邁爾斯等主演。
14. 《第五屠宰場》(Slaughterhouse-Five,第五號屠場,美國,1972)
黑色幽默,超現實主義的末世寓言。根據美國作家同名經典小說改編。1945年,英美盟軍轟炸德累斯頓前後,德累斯頓屠宰場美軍戰俘的經歷。戰爭的殘酷與人性的瘋狂體現為荒謬的真實:德國法西斯固然殘暴,英美盟軍也同樣野蠻……游離在過去與未來之間的惡夢:過去是納粹集中營,未來是外星動物園……精神病人般模糊、零亂、荒誕、晦澀的視角和思維。
15. 《極地重生》(As Far as My Feet Will Carry Me, or So weit die Fü e tragen,德國,2001)
感天動地、閃耀人性光輝的戰俘逃亡題材經典。根據德國作家暢銷傳記小說改編。自由與愛遠在三年14000公里之外。1949年到1952年,戰後被蘇聯軍事法庭判處到西伯利亞東部勞改25年的德軍少尉幾乎沒有成功希望的孤身搏命大逃亡……然而,胸懷悲憫的好人(包括投懷送抱的愛斯基摩年青寡婦)、不可思議的好運(包括一路追捕他到伊朗邊境的蘇軍上尉在最後時刻對他網開一面)和堅強的求生意志卻最終成全了他。邁克爾�6�1曼德爾、伯哈德�6�1貝特曼、艾琳娜�6�1帕塔瓦等主演。米蘭電影節最佳男主角。
16. 《異想天開大逃亡》(What Did You Do in the War, Daddy?,美國,1966)
戰爭幽默題材經典。虛構二戰時期美軍不費吹灰之力攻佔了西西里島小鎮,不料一夜狂歡後卻遭德軍反撲,美軍官兵反成階下囚。而此時美軍上級長官已得到捷報,欲親臨小鎮體嘗勝利果實。被囚的美軍官兵只得出奇謀逃亡,在上級長官面前表演了一場假戲真做的戰爭……影片故事構思奇特,體現戰爭荒誕主題,極盡諷刺之能事。
17. 《戰場上的快樂聖誕》(Merry Christmas, Mr. Lawrence,今夜無戰事/聖誕快樂,勞倫斯先生,英國、紐西蘭、日本,1983)
日本導演大島渚的「國際主義」戰爭題材作品。根據英國作家小說改編。英軍戰俘眼中戰時東南亞爪哇島日軍戰俘營中的人性以及同性戀故事。包容多種政治立場和道德觀念,體現導演對於日本軍人精神世界的理解、剖析和批判。
18. 《德州46》(The Good War, or Texas 46,魔鬼天幕,義大利、美國,2002)
二戰結束前,位於美國德州荒原地帶的赫里福戰俘集中營,義大利軍戰俘的逃亡與看守美軍的鎮壓,雙方都面臨著唯有依靠堅強的意志才可能求得生存的處境。唯一一位逃出集中營的意軍戰俘在與女友忘情纏綿時又再次被捕,當他回到集中營時,一出令人觸目驚心的荒誕劇上演了……
⑻ 二戰電影,兩個男人一個女人,母語都不同,兩個男人是敵對方
布穀鳥 The Cuckoo (2002)
一個蘇聯士兵,一個芬蘭士兵(芬蘭在二戰時被迫成為德軍盟國),一個拉普族(lapp)女人,在二次大戰接近尾聲的時候,在言語不通的情況下雞同鴨講的構成了一部電影。
⑼ 求一部外國電影的名字,講兩女一男的之間的友情、愛情,有英國風景的唯美,二戰的慘烈,很大氣
是的樓主,這是好萊塢二戰影片《巴黎煙雲》,也翻譯成《亂世三人行》,這是介紹: http://movie.mtime.com/14988/
⑽ 反應二戰兩男一女的故事的影片
《布穀鳥》
劇情:
除了槍聲,世界是如此的靜謐。
對於兵士,我們不知下一刻的槍響對自己意味著什麼,在準星和上帝之間,是奇跡。
1944年, 二次大戰已是尾聲,芬蘭與蘇聯已簽訂了合約,退出了戰爭,疲憊的兵士們,已經厭倦了戰斗,在俄羅斯的北部邊境,三個不同國籍的人因為機緣走到了一起。
年輕的芬蘭兵士維伊科因為犯紀律而被鎖於巨石充當狙擊手,他被迫換上了德軍的制服。求生的慾望使他使盡全身解數想擺脫那鎖鏈。這是意志的戰斗,在一次次嘗試後,在一次次的失敗後,他頑強而努力
蘇軍少尉伊凡,因為遭受誣陷而被押解前去審判,但是途中遭遇轟炸,
中尉嚇得立刻趴下,伊凡對他說:是我們自己的戰機......
兩人對比的本身,我覺得充滿了時代的後覺,在人性的前提下,升華和神話早已同朽。只有著本能的人性,再也沒有了夏伯陽式的英雄,在這前提下,紅軍的指揮官的形象始終是委瑣的。這種導演主觀上的刻意在原共產主義的國家的電影中尤其利害,在意識形態上的「媚西」是上世紀90年代後的一種原共產主義國家導演在泛人性論的話語下選擇的一塊「敲門磚」(一家之言,歡迎指正。)
然,我們必須清醒地認識到,英雄的缺失和泛人性論的濫用,將使得下一代的孩子對納粹、軸心國這些概念陷入一種形而上的空洞。無論什麼年代,每一個國家(好萊塢同樣如此)都需要「高大」的英雄,這是民族精神的凝聚的方式,歷史永遠是真實的存在,有著英雄的頌歌和平民的經歷。他們造就了國家的史詩,他們是必要的民族精神的象徵。
回到影片,在自家人的誤炸下,押解伊凡的司機和中尉被炸身亡,交叉蒙太奇展示了在另一處維伊科的砸燎的嘗試,每一次都是如此的不易,但是他鍥而不舍地嘗試著…
而,在邊境線上,還有著一個斯堪的納維亞少數民族——薩阿米族的年輕婦女安娜,她獨自寂寞地住在荒無人煙的森林邊上
在路邊,她發現了奄奄一息的蘇軍少尉伊凡和兩具屍體,女人的眼中布滿了戰爭的慘烈,那隻斷腿控訴著戰爭的凶暴,此刻,這個但是她依舊平靜地掩埋了屍體,薩阿米族的安娜是堅強的,是戰爭讓原本柔軟的女子堅強起來,她們同樣用自己的存在擔當起戰爭的另一半。
在衰敗的戰場上,無詞的歌聲中,是心靈的自覺。
善良的安娜將伊凡拖回了家,而經過不懈的努力維伊科也終於掙脫了羈絆,三個人,三個講著不同語言的人在黎明相遇。
黎明,在安娜的居處,維伊科請求她打開鎖鏈,語言不通讓維伊科十分著急,他激動地對安娜訴求。
安娜靜靜對他說:大喊大叫是打不開鎖鏈…
維伊科看見了窩棚中的伊凡,在戰場以外,兩個不同歸屬的男人相遇了。安娜平靜觀望著他們的對話,並且答應維伊科幫他解除腳鏈。安娜對維伊科講述了她四年來作為孑然一身的女人內心的渴望和欲求,然而,語言使他們彼此無法了解對方。
伊凡想征服維伊科,但是失敗了,維伊科向他發出了和平的訊息。他極力想讓伊凡明白和平,他舉出了列夫.托爾斯泰《戰爭於和平》,陀斯妥也夫斯基、海明威《永別了,武器》。然他講述的一切,伊凡眼巴巴望著維伊科,他一點不明白。
時間,讓安娜喜歡上了維伊科,她的眼神充滿了渴求,他們在不知名狀的交流,維伊科對她說:現在就是一個駝背女人我看來也是公主
布穀鳥的眼神
當我們放下我們的精神歸屬,兩個人就是兩個人,如同前蘇聯的《第四十一個》,我們在自然中必定回返人的本身,自然而然!
聰明的維伊科建起了一個簡易的桑那房,兩個敵對的男人,第一次在桑那房友好地交談,可惜,他們無法明白對方在講什麼,這種隔閡十分有趣,因為只有交流才是人與人的通衢,於是,語言就是一座金橋,一座可以到達和解彼岸的橋。
安娜拿來擦身的草,她望著兩個健壯的男人,爐火的紅光映紅了安娜的臉龐,這也反映了安娜的心境中充滿了渴望。
又是個朝霞出現的黎明,久旱遇甘霖的安娜暢快地「歡唱」,這一刻,人將自己交給了自然的人。寧靜的湖邊,美麗的湖光山色,有什麼比兩情相悅更美妙的呢?!
兩個人在紛爭後坐到了湖邊,維伊科講述著他對戰爭的厭惡和對詩意生活的嚮往。
湖水悠悠,緩緩前行,生活總是慢慢經歷和發生著……
維伊科和伊凡,發現了一架失事的飛機,伊凡找到了飛行員的配槍,並將它匿於身後。而維伊科對女飛行員的死感到難過:女人不該打仗,真是讓人心痛。
但是,不同的背景讓他們永遠無法有著信任,語言的障礙讓他們無法明白彼此的心聲,悲劇正在降臨,誰也無法逃避!
機上的傳單使維伊科明白芬蘭和蘇聯休戰了,他告訴伊凡應該和平,並且主動想砸毀狙擊槍,但是伊凡誤解了,他以為維伊科想殺他,於是,先發制人,對維伊科打了一槍。維伊科倒下了,等伊凡弄清了事實,他後悔不已,他將維伊科背回了安娜的居處。
神秘的招魂(撒滿的儀式)開始了,安娜試圖喚回維伊科的魂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