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二戰電影 > 探戈法國電影

探戈法國電影

發布時間:2022-07-16 07:59:52

1. 有什麼關於探戈舞蹈的電影

餅干貓
文名稱:探戈課(英國/法國/德國/荷蘭/阿根廷 1997)
英文名稱:The Tango Lesson
別名:夢幻舞神
導演:Sally Potter
主演:Sally Potter ,Morgane Maugran ,Géraldine Maillet
探戈:探戈是布宜諾斯艾利斯的城市腳步。的確,探戈是所有交際舞中最有激情的一種。伴隨2拍或4拍的切音節奏,舞蹈雙方若即若離,卻有一種難以壓制的激情躍躍欲出。
主要劇情:電影導演Sally 正為構思新劇本而煩惱,一次看到一出充滿魅力的探戈舞曲演出,她深受感動下決定暫時拋棄工作,學習跳探戈。
她找上知名探戈舞者Pablo,以讓他在下部電影里演出為條件,教她跳舞。
在教舞的過程中,兩人漸漸愛上對方。來自南美的Pablo習慣掌控一切,選舞、音樂、甚至與Sally 的愛情;但身為女性主義者的Sally ,偏又握有他是否能在電影中演出的決定權。兩人之間的微妙拉鋸關系,漸漸隨著兩人的相處而趨向高潮……
《探戈課》是部有趣的電影,整個以黑白呈現,只有在 Sally 創作時所構想的情景才是艷麗的彩色。片中人物均以實名登場。包括導演 Sally 飾演的導演 Sally,探戈舞家 Veron 飾演的探戈舞家Veron。地點由倫敦到巴黎再到布宜諾斯艾利斯。整個片子的發展都冠以 The Tango Lesson 的標題,總共有12課。
片中給人留下美好印象的場景很多。男女主角在塞納河邊伴隨著華燈、水汽起舞,舞蹈停了,巴黎突降大雪。Veron 在廚房踢踏的那一段簡直令人叫絕,像極了一個體操明星。飛機場送行時,兩人再次起舞,Ambient 音樂伴隨著分別。布宜諾斯艾利斯舞蹈大廳的四人探戈中,馬友友的大提琴響起,四人跳起皮亞·佐拉那著名的《自由探戈》。最後,在拉普拉塔河邊,Sally唱起一首自己寫的歌,Sally 和 Veron 緊緊相擁,開始了最後一段探戈。
片中名曲「Liber tango」(自由探戈)由阿根廷著名作曲家阿斯托皮亞左拉(Astor Piazzolla 1921-1992)作曲,馬友友演奏。
O(∩_∩)O謝謝。
支持哈!

2. 請問有誰知道一部叫《探戈》(tango)的電影

年 代: 1998
地 區: 阿根廷 / 西班牙
片 長: 115 min
導 演: 卡洛斯 紹拉 (Carlos Saura)
編 劇: 卡洛斯 紹拉 (Carlos Saura)
類 型: 歌舞 / 劇情
別 名: 探戈(中)/情慾飛舞(台)

馬利歐是一知名導演,遭到妻子拋棄的他,為了忘卻悲傷,專心投入一部探戈電影的拍攝。在一次選角時,他認識了海蓮娜,一位年輕貌美的優秀舞者,同時也是影片出資老闆安傑羅的情婦。兩人在排演過程中日久生情,卷進了一場大膽激情的戀愛游戲,在一場全體演員參與的重要排演中,一名安傑羅手下的殺手,從舞者群中慢慢走向海蓮娜,究竟是戲里的情節,還是戲外的危機?

「誰是馬利歐?故事主角嗎?那不重要,比起他的際遇,還有他做的事…」導演一開始便這樣與觀眾直接對話,並以舞台劇般深度介入的背影歌曲強化馬利歐的現狀,他深陷在女友走後,才發現自己深愛她的懊悔中。

透過劇中那位音樂劇導演馬利歐,導演表達了他的創作意念與堅持,以及對中年人生的叨叨絮絮。 音樂劇劇名與原文片名皆為「Tango」,也同樣將tango舞蹈溶入兩者間看似南轅北轍,一是馬利歐的愛情,一是對歷史傷痛的剝視,但實際上有著相近內涵的主題中。

馬利歐在編導舞台劇時,利用色彩穿越時空,藉由燈光表現主角的變遷,並嘗試加入幻燈片、風扇、新舞等元素,讓表演復雜化。而在排練音樂劇之外的電影場景中,也能看得到曼妙的tango舞姿及豐富變化的燈光,其中昏黃色調及浪漫粉紅,最讓人印象深刻。

在這部很創作者觀點的影片中,有著創作者如何創作及如何堅持。

「……女人離開,男人崩潰,但別的女人出現了,年輕女舞者,男人戀愛了,戀愛?是戀愛或抓住救生圈……」,一連串的自言自語,幾乎要讓人以為是馬利歐在反省著自身境遇,但最後會發現,其實是馬利歐用放大鏡來看自己的生活,並擴大傷痛,將之轉化成創作靈感,將感情受創後的心情轉折延伸到創作之中。

因為堅持,便不免批評時下俗化的觀眾品味,而有了這類的對白。「別搞得太復雜,時下的觀眾要簡單的事物,他們習慣看電視,他們要純粹的娛樂,……愈簡單愈快樂。」「不需要那場戲,觀眾看不懂,給他們優美的舞蹈,美女,動聽的探戈,而不是只有恐懼和焦慮,那不屬於音樂劇。」 而馬利歐不為所動,在投資者的壓力之下,他還是說:「那是我的演出概念。」

此外,還有對中年男人的感慨。馬利歐在與青春美麗的艾蓮娜共餐時,叨叨絮絮地自我剖析,說了一堆男人對權力的迷戀、年少不再等等的「心得報告」。

整部電影手法多元復雜且富娛樂性,故事線以馬利歐的愛情與音樂劇編導為主,然而這不只是部充滿愛情與創作理想的片子。

馬利歐橫刀奪愛,搶了安傑羅的女人艾蓮娜。在具黑手黨背景的安傑羅對艾蓮娜恐嚇:「你在犯錯,沒人可以玩我!」之後,便緊接著排演艾蓮娜被刺殺的那場戲。在眾人的驚呼聲中,雖然此次安然無羔,卻在看完電影之後,有著不知下次是否依然無羔的焦慮……

3. 誰知道這個電影的名字

借來的情感,正大劇場播出。

英文名: Borrowed Hearts

中文名: 假戲真做

別 名: 弄假成真 | 借來的情感

導 演: ( 特德·科特切夫 Ted Kotcheff )

主 演: ( Roma Downey) (艾瑞克·麥科馬克 Eric McCormack) ( Shawn Thompson) ( Janet Bailey) ( Kevin Hicks) ( Barbara Gordon)

一個什麼公司的總裁之類的男主角想要和另一家公司合作,於是邀請那家公司的老總來自己家過聖誕節。可是那個老頭有個怪癖,就是只喜歡和有家室的商人合作。於是男豬就雇了一個有個名叫Zoe的女兒的單身母親來冒充自己的老婆女兒。那個女豬恰好是男豬公司旗下某一工廠的職員,而這次男豬的合作計劃包括對那個工廠進行裁員。開始這兩個人超級不對盤,成天吵架,後來漸漸假戲真做有了感情。最後是大團圓結局。記得結尾有個情節是Zoe爬樹下不來了,男豬在樹下面接住了她。

4. 巴黎最後的探戈精彩片段在哪

《巴黎最後的探戈》電影中有一個片段,而拍攝這一段時並沒有徵求女藝人的允許,由於電影導演期待更逼真的呈現出做為一個女孩兒的反映,而不是做為藝人的反映。真是喪盡天良。

而同此片中一一對應起來也是極思細恐。電影時間雖短,僅有不上三十分鍾卻根據不斷劇中劇令人看得目不暇接;

簡單平仄的情節進度根據畫外音的調侃講解卻也令人不感厭倦。並與最終的翻轉產生明顯的譏諷。自然主創人員的功勞是無法比擬的。

《巴黎最後的探戈》是由貝納爾多·貝托魯奇導演,許昕·白蘭度、瑪麗婭·施奈德等出演的西班牙愛情片。

電影敘述了一名剛喪妻的中老年美國男人在巴黎找房,於空屋遇上了一名法國少女,二人不通名字便在屋內持續三天情迷意亂似地相守在一塊,之後男人對少女動了真心,反倒被少女開槍打死。

5. 巴黎最後的探戈為什麼被劃定限制級

因為背叛了愛情。

6. 電影《巴黎最後的探戈》講述的是什麼故事

編劇:貝爾納多。貝托魯奇、弗朗哥。阿爾卡利導演:貝爾納多。貝托魯奇攝影:維多里奧。斯托拉德主演:馬龍。白蘭度、瑪麗婭。施奈德獲獎紀錄:榮獲1973年紐約影評協會最佳男演員獎禁級:XXXXX [劇情]保羅是一位年近五旬的美國作家,定居巴黎。保羅寫作成績平平,生活上偏又遇到了意外的打擊,他娶了一個小旅館的老闆娘作妻子,妻子因為有外遇而自殺身亡。於是,保羅離開小旅館,到一座公寓里租一間房子住。在那裡,他遇見了一位叫讓娜的姑娘。讓娜即將同一位電視導演結婚,因為不願與母親擠在一套簡陋的房子里,也來這里租房。

年輕美麗的讓娜,渾身散發著一股誘人的青春氣息。保羅和讓娜一見鍾情,互相吸引。僅僅幾句簡單的交談,兩人便不顧一切地抱在一起,瘋狂地接吻,並且像野獸一樣迫不及待地在房裡的地板上做起愛來。未經整修的房間布滿塵埃,除了幾件破爛傢具,一無所有。保羅和讓娜為便於經常幽會,商定共同租下了這所房子。

第二天,讓娜急急忙忙地從未婚夫的拍片現場趕到旅館。保羅對她說,他們彼此不需要了解對方的身世,甚至連名字也不用詢問,他們相聚只為做愛。讓娜對此深表贊同。因為她也是為了尋求性刺激才來這里的。這種刺激一旦結婚就得不到了。在保羅看來,性愛是擺脫煩惱的惟一良葯。於是,旅館就成了他逃避現實的一個孤島。這對忘年的男女沉湎於這個與世隔絕的房間里,肆意狂歡,享受著性愛的快樂。不過,保羅雖然每天沉醉於性愛帶來的快感中,但卻不能隔斷往事的記憶,這使他痛苦不堪。他回想起同岳母的爭論,岳母曾執意請牧師出席女兒的葬禮,這讓保羅怒不可遏,因為他認為宗教最偽善。他又回憶起在妻子遺體旁痛哭的情景。失敗的婚姻和孤獨的境遇使他變得頹廢和沮喪,而此時,讓娜似乎成了他惟一的救命稻草,於是,他抓緊不放。

讓娜每天准時赴約,甘願忍受他的種種變態行為,但卻拒絕同保羅結婚。在讓娜看來,同保羅的艷遇只是她尋求刺激的一種手段,但在骨子裡,她並不愛他。終於,讓娜對幽會產生了厭倦,便開始設法擺脫保羅,但保羅卻不想結束。保羅把安娜拖到一家舞廳,裡面正在舉行探戈舞大賽。他們進門後胡跳亂舞,丑態百出,干擾了正在進行的比賽,最後,保羅和讓娜被評委們轟了出去。

出門後,讓娜告訴保羅,她就要結婚了。保羅仍死纏不放。讓娜掙開保羅毅然離去,保羅竟一直追到讓娜的家裡。被逼無奈的讓娜用父親的手槍打死了保羅。對於讓娜來說,保羅是一個完全陌生的男人,因為直到這個時候,她還不知道保羅的名字。

[焦點]由於色情內容和自然主義的表現手法,本片首先在導演貝托魯奇的祖國義大利遭到抵制。在當年舉辦的威尼斯電影節上,只放映了影片的片斷。隨後輿論界便開始抵制這部「淫穢」的影片。根據猥褻語言和行為的法律,影片在義大利被起訴。在義大利當局和教會看來,《巴黎最後的探戈》是在教唆人們傷風敗俗,為通行的道德倫理觀念所不容。

雖然影片在義大利遭到冷遇,但在美國卻引起了轟動。影片先是在林肯文化中心舉行了世界性的首映式,接著又作為壓軸戲拉下了第十屆紐約電影節的帷幕。

[背景]執導本片的貝爾納多。貝托魯奇是義大利繼費里尼之後最引人矚目的大師級電影導演,被西方電影界認為是「60年代義大利新一代導演中最有才華和最出人意料的一位」。貝托魯奇於1940年生於義大利帕維亞,他的父親是一位詩人,在父親的影響下,貝托魯奇也喜歡做詩,1962年,貝托魯奇22歲時就出版了一本詩集,並獲得了詩壇大獎。20世紀60年代初,21歲的貝托魯奇跟隨著名的帕索里尼進入電影界,作為帕索里尼的助手,協助拍攝了《迷惘的一代》(1961)。貝托魯奇是一名意共黨員,作為義大利「政治電影」的開拓者之一,拍攝過一系列反映普通人生活及工人階級斗爭的影片。如《蜘蛛策略》(1970)、《1900年》(1974)等。其中,拍攝於1964年的《革命之前》是其代表作品。這部影片的抒情性、印象性和散文性的敘事風格,使他贏得了「電影詩人」的桂冠。

貝托魯奇注重對人物的心理分析,善於描寫人在特定環境下的內心矛盾,並且賦予一定的社會性。如《隨波逐流的人》(1969)一片,即以精巧優美、筆觸細膩的藝術風格,成功地再現了30年代義大利病態的社會氣氛和處在「危機與混亂」狀態下的小資產階級知識分子的精神世界,進而折射了當代義大利的社會現實,被認為是反映義大利現狀的一幅現實主義的壁畫。

受導師帕索里尼的影響,貝托魯奇也把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法融入了他的創作。除《巴黎最後的探戈》外,他拍攝的《月亮》(1979)表現一個母親為了挽救因吸毒而墮落的兒子,竟與之發生了亂倫關系,甚至提出要以「異性之愛」去醫治青少年受傷的心靈。貝托魯奇的這種對社會生活所做的畸形反映在西方世界引起了巨大的轟動。這兩部電影也因此成了貝托魯奇最有爭議的作品。

20世紀80年代,貝托魯奇開始把關注的目光投向東方。1986年,他來到中國,拍攝了著名影片《末代皇帝》,之後又在不丹拍攝了《小佛》、在摩洛哥拍攝了《遮蔽的天空》,從而完成了他夢想中的「東方三部曲」。20世紀90年代以後,貝托魯奇鮮有作品問世,十餘年中僅拍了兩部小品式的作品:《偷香》(1996)和《圍困》(1998)。

在《巴黎最後的探戈》中扮演男主人公保羅的是美國著名演員馬龍。白蘭度。馬龍。白蘭度是20世紀50年代美國影壇「叛逆一代」的代表人物,他於1924年4月3日生於美國內布拉斯加州。多年來,馬龍。白蘭度以《碼頭風雲》、《野小子》、《慾望號街車》、《教父》和《現代啟示錄》等片在影壇上獨領風騷,為觀眾建立了一種風格、一種特性、一種典範。他是一位「方法派」表演大師,很少有人能像他那樣,既是魅力十足的男性性感象徵,又有令人稱道的出色演技。但隨後他沉寂黯淡了10年,當人們以為他將一蹶不振時,他卻如傳說中的火鳥神話般復活,並開始了他電影生涯中第3個輝煌的10年。

馬龍。白蘭度曾7次獲得奧斯卡最佳男主角的提名,其中兩次奪標。一次是因主演卡贊的名片《碼頭風雲》;另一次則是應導演科波拉之邀,在《教父》(1971)中扮演黑手黨魁維多。格里昂。由於他將一個義大利5大家族之一的首領塑造得既充滿陰郁可怖的兇殺氣,又富有凄切悲涼的人情味,而再次獲得奧斯卡最佳男主角獎。在《巴黎最後的探戈》里,馬龍。白蘭度塑造的境遇不佳、心緒惡劣的美國中年男子的形象,與他之前扮演的所有角色都大異其趣。尤其是一段敘述童年生活的戲,白蘭度的表演自然鬆弛,極為精彩。他躺在地板上,用粗俗的俚語喃喃述說著童年往事,台詞也是白蘭度即興發揮的。不過,拍攝這部電影對白蘭度來說並不是一段愉快的經歷,拍完此片後,白蘭度曾一度抱怨感覺很糟糕,因為貝托魯奇毫不客氣地把已人到中年、身材微微發福的白蘭度做愛的場景拍得很難看。

擔任本片攝影的是貝托魯奇的老搭檔、攝影大師維多里奧。斯托拉羅,他曾因《現代啟示錄》(1979)、《赤色分子》(1981)和《末代皇帝》(1987)而三次獲得奧斯卡金像獎最佳攝影獎。

[欣賞]《巴黎最後的探戈》是導演貝托魯奇第一部獲得商業成功的通俗影片。影片具備了許多吸引大眾的要素:性、暴力、明星效應、神秘感、偷窺欲和奇遇等。盡管許多宣傳都把它看作是一部性電影,但導演貝托魯奇卻認為,《巴黎最後的探戈》並不是一部色情影片,它只是一部關於色情的電影。盡管男女主人公的最初相遇有浪漫的影子,但我們很快便看到兩人的真實關系:憂郁、殘酷和絕望。在物質文明高度發達的西方社會里,人的思想反而變得空虛,人與人難以交流溝通,神經脆弱的現代人的孤獨感揮之不去。於是,他們把解脫的希望寄託在歇斯底里的發作和瞬間的快感上。如果說,以前的西方電影大師把存在主義作為人的終極追求,讓空虛無聊的主人公通過性發泄而獲得精神滿足的話,那麼到了《巴黎的最後探戈》,就連這一點兒追求也喪失了,而對於保羅和讓娜來說,就連性愛也是空虛的。其實,貝托魯奇講的不僅僅是一個駭人聽聞的浪漫愛情故事。影片的深意在於通過對這對不同尋常的戀人的行為和心理描繪,深刻剖析了現代人的迷惘心態,反思資產階級的生活方式和思想方式,對現代人的精神苦悶進行深入探索。

貝托魯奇以懾人的真實感描繪了讓娜和保羅這對年齡懸殊的男女之間充滿原始野性的性關系。除此之外,電影還設計了另外兩種輔助關系,為全片主題提供了一種和弦。讓娜已經和電視導演湯姆訂了婚,他們相親相愛,並一起設想著美好的未來。保羅的妻子不久前自殺身死,保羅仔細回顧了他們的共同生活,發現那是一次失敗的婚姻。通過這些錯綜復雜的關系,貝托魯奇對家庭和性進行了透徹的分析,對虛假的浪漫愛情進行了有力的抨擊。

另外,讓娜與保羅的關系也是貝托魯奇對20世紀60年代電影激進傾向的一個最好的評注。影片中幾次出現湯姆拍戲的場面,而湯姆的打扮酷似「新浪潮」的旗手特呂弗。作為一名導演,湯姆獻身於一種政治真實電影。他帶著攝制組跟拍讓娜,即興拍攝讓娜與他的浪漫鏡頭。對湯姆而言,生活就是電影,電影就是生活。扮演湯姆的讓—皮埃爾。萊奧是特呂弗「安托萬」系列自傳體影片的明星。貝托魯奇通過對他的選用,將對電影風格和生活方式的批評合為了一體。

貝托魯奇是一位擅長剖析人物心理的電影大師,他對影片中人物的剖析,實際上也是一種自我剖析。拍攝《巴黎最後的探戈》時,貝托魯奇正處於思想極度頹廢的狀態中。1968年,席捲歐洲的左翼文化運動雖已過去3年,但它的影響卻不能一下從人們心裡驅散。在這樣一個動盪的年代,有人在搖滾樂中尋找刺激,有人在個人情感中徘徊,也有人在苦苦地思索。貝托魯奇則通過影片抒發自己壓抑的情感,《巴黎最後的探戈》恰似雙面鏡,一方面從宗教道德上折射出保羅的內心世界,另一方面凸現出導演的「自我」靈魂。

影片最後一場戲堪稱是全片的點睛之筆。無奈的讓娜向保羅開了槍,臨死前,保羅蜷曲在陽台上,把嘴裡的一塊口膠粘在欄桿上,閉上了眼睛,那姿勢,如同母體中的胎兒一般,彷彿終於得到了解脫的保羅又回到了母體,完成了人生的輪回

7. 探戈 一個電影 國外的

這部電影叫《聞香識女人〉
導演:馬丁·布雷斯特 Martin Brest
主演:阿爾·帕西諾 Al Pacino
加布里埃爾·安瓦 Gabrielle Anwar
菲利普·塞莫爾·霍夫曼 Philip Seymour Hoffman
克里斯·奧唐納 Chris O'Donnell
William Beckwith
Gene Canfield
Peter Carew
弗朗西斯·康羅伊 Frances Conroy

編 劇:Giovanni Arpino, Bo Goldman
片 長:157 分鍾
上映日期:1992年12月23日 美國

劇情介紹:
本片雖然起名為《聞香識女人》又名為《女人香》,但它講述的卻是兩個男人之間的故事。這是一個非常感人的故事。年輕的學生查理(克里斯奧唐納飾)無意間目睹了幾個學生准備戲弄校長的過程,校長讓他說出惡作劇的主謀,否則將予以處罰。查理帶著煩惱來到退伍軍人史法蘭中校家中做周末兼職。中校曾經是巴頓將軍的副官,經歷過戰爭和許多挫折,在一次意外事故中雙眼被炸瞎。他整天在家裡無所事事,失去了生活下去的勇氣和信心。他准備用盡最後的精力享受一次美好的生活。他帶著查理出遊、吃佳餚、開飛車、跳探戈、住豪華酒店……然後想結束自己的生命。 查理竭力阻止了中校的自殺行為,從此他們之間萌生如父子般的感情。史法蘭也找回了生活下去的勇氣和力量。他在學校禮堂上為查理進行了精彩的辯護,使得查理免於處罰。
長期的失明生活使得史法蘭中校對聽覺和嗅覺異常敏感,甚至能靠聞對方的香水味道識別其身高、發色乃至眼睛的顏色。其實這都源於他對生活的深刻理解和感悟。

本片取名為《聞香識女人》精妙之極,演員陣容也是典型的新老結合搭檔。老牌明星艾爾·帕西諾曾經主演過《教父》等名片,他這部影片中的表演絲絲入扣打動人心,准確地揭示了失明退伍軍人的內心世界。其精湛的演技使他第6次獲奧斯卡金像獎提名,這一次終於如願以償,獲得1993年第六十五屆奧斷卡最佳男主角獎,同時獲得金球獎最佳男演員獎。
《聞香識女人》中的經典探戈Por una cabeza

這首是由阿根廷探戈無冕之王卡洛斯·伽達爾Carlos Cardel作曲,伊扎克.帕爾曼(Itzhak Perlman)演奏的探戈的曲調"Por una cabeza",中文名《一步之差》或《只為伊人》。是一曲帶有貴族氣質的小提琴曲,自1935年誕生以來,成為電影中探戈的首選舞曲,鋼柔並濟的旋律似乎適應著每一個角色的心理任何一個場景的鋪墊。

Carlos 的作品經常出現於電影之中,包括《真實謊言》、《辛德勒名單》,《女人香》和《魔鬼大帝》里都曾用過Carlos演唱的《POR UNA CABEZA》。Carlos Gardel,是拉丁音樂一個永遠的神話,他的名字幾乎成為探戈的別稱,被尊為「探戈之父」,代表了探戈不朽的精髓。

8. 巴黎最後的探戈影評

《巴黎最後的探戈》是義大利大師級電影導演貝爾納多-貝托魯奇第一部獲得商業成功的通俗影片

《巴黎最後的探戈》講述了一名剛剛喪妻的中年美國男子在巴黎找房子,於空屋遇見了一名法國少女,二人不通姓名便在屋中連續三天乾柴烈火般地廝守在一塊,後來男子對少女動了真心,反而被少女開槍打死。

貝托魯奇以冷酷的真實感描繪了讓娜和保羅這對年齡懸殊的男女之間充滿原始野性的性關系。除此之外,電影還設計了另外兩種輔助關系,為全片主題提供了一種對照。

通過對讓娜與湯姆及保羅與妻子這兩組關系,對家庭和性進行了深刻分析。在物質文明高度發達的現當社會,人的精神反而變得貧弱,人與人之間的交流溝通變得異常艱難,神經脆弱的現代人的孤獨感揮之不去。

9. 誰知道有一部外國片是講探弋的。裡面的探弋跳得非常的華麗

卡門 (1983)(Carmen)

導 演:卡洛斯·紹拉
編 劇:Prosper M rim e 洛斯·紹拉
主 演:Jose Yepes 胡安·安東尼奧·希門尼斯 Cristina Hoyos Paco de Lucia 勞拉·德爾·索爾 (更多)
上 映:1983年5月6日
地 區:西班牙
語 言:西班牙語
顏 色:彩色
聲 音:立體聲
時 長:102分鍾
類 型:音樂片 劇情片
分 級: 美國:R

故事梗概:
舞蹈明星兼編導安東尼奧被悲劇卡門"深深吸引,於是他打算與一群歌劇和弗拉門戈舞蹈演員共同排演卡門"舞劇。安東尼奧選中了一個名叫卡門的年輕女演員出演故事中的卡門"一職,然而命運在不知不覺中與藝術發生了巧合。 卡洛斯紹拉根據法國作家梅里美的文學原著《卡門》和法國作曲家比才的同名歌劇改編成了自己的這部西班牙電影作品。這部影片是一部融歌劇、舞蹈、電影於一身的藝術傑作,同時又是展現舞台和生活水乳交融的經典力作。影片於36屆戛納電影節獲得最佳藝術貢獻獎、法國電影…(

探戈狂戀 (1998)(Tango)
導 演:卡洛斯·紹拉
編 劇:卡洛斯·紹拉
主 演:Miguel Angel Solá Cecilia Narova Mía Maestro Cecilia Narova Miguel Angel Solá (更多)
上 映:1998年8月6日
地 區:西班牙 阿根廷
語 言:西班牙語
顏 色:彩色
聲 音:Dolby
時 長:115分鍾
類 型:音樂片 劇情片
分 級: 美國:PG-13

故事梗概:
馬利歐是一知名導演,遭到妻子拋棄的他,為了忘卻悲傷,專心投入一部探戈電影的拍攝。在一次選角時,他認識了海蓮娜,一位年輕貌美的優秀舞者,同時也是影片出資老闆安傑羅的情婦。兩人在排演過程中日久生情,卷進了一場大膽激情的戀愛游戲,在一場全體演員參與的重要排演中,一名安傑羅手下的殺手,從舞者群中慢慢走向海蓮娜,究竟是戲里的情節,還是戲外的危機?

閱讀全文

與探戈法國電影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after3免費完整下載 瀏覽:946
監獄暴力犯罪電影 瀏覽:568
韓國電影愛情片打電話邂逅 瀏覽:817
北京送快遞小哥電影 瀏覽:640
金希貞的全部韓劇電影在線觀看 瀏覽:285
以前有部電影裡面有個女鬼 瀏覽:548
木星上行國語版在線免費觀看 瀏覽:421
《飛奪瀘定橋》電影 瀏覽:478
1905下載的視頻在哪個文件夾 瀏覽:972
美片 瀏覽:150
外國一個電影騎著發火的摩托 瀏覽:1000
晚上我經常和我的父母一塊看電視英語 瀏覽:631
韓國阿強和阿珍是什麼電影 瀏覽:312
看電影九排 瀏覽:308
天主教宗教題材電影 瀏覽:417
二戰電影虎虎虎國語版 瀏覽:332
戰斗機 電影 瀏覽:937
成龍教外國小孩功夫電影叫什麼 瀏覽:672
看電影怎麼英文怎麼翻譯軟體 瀏覽: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