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天堂电影院体现了哪些与中国不同的文化差异
外国人对于小时候的文化记忆是看电影,中国人对于小时候的文化记忆是庙会赶集,或者像鲁迅先生写的《社戏》样吧。这个和工业文明的发展有关系吧。
『贰』 电影院为什么不能吃东西,对于这个规定你怎么看
『叁』 电影院线的发展历程
从某种意义上讲,中国电影行业对院线制认识的深入,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外资影院和民营影院的实践。1999年12月,香港百老汇影城北京新东安店正式开业。随后,百老汇影城又陆续在国内创建了14座系列影城。大陆出现了与国内传统的礼堂式和多厅式影院有很大不同的新型电影院。根据《外商投资影院暂行规定》,外资对影院的持股比例不能超过49%,但在北上广等七个试点城市,则可以高达75%。
2004年初,美国华纳兄弟国际影院公司与万达集团宣布,将合作共建“华纳万达国际影院”,并很快在大连等5个城市建立了5座具有五星级水准的多厅影院。这些影院“统一品牌,统一排片,统一经营,统一管理”的“四统思路”构成了中国电影行业现代院线制的雏形。
2005年,美国华纳兄弟国际影院公司宣布退出中国影院市场,旗下影院由万达集团收回。随后,万达集团全资投建成立了国内首个民营院线公司——万达院线。与国内其他36个电影院线不同,万达院线在“统一品牌,统一排片,统一经营,统一管理”的新型运作模式下发展迅猛,并在2009年创下八亿元票房纪录,跃居国内电影院线票房榜首。
2012年,在并购美国AMC之后,万达院线成功晋级亚洲第一大电影院线。万达院线的飞速发展,产生了很强的辐射带动效应,国内影院投资商纷纷认识到现代院线制的巨大优势。浙江的横店院线以及广东的大地院线等民营的“四统”院线逐步成为中国电影院线的生力军。 随着电影行业改革进程的加快,中国的电影院线发展迅猛。得益于文化产业的繁荣和数字技术的应用,民营院线和国有背景院线在更广泛的领域开展合作,出现了融合的趋势。例如,中影星美院线是由中影集团与星美集团联合组建而成,而金逸珠江院线是有金逸集团和珠江院线联合组建而成。前者一直稳居国内电影院线榜单前三,后者与中影南方新干线不分伯仲。
院线制实施十多年来,中国电影院线无论是经营规模还是运营理念均发生了跨越式的发展。包括万达院线、大地院线、横店院线和金逸院线在内的直营院线在依靠“四个统一”提高品牌美誉度和知名度的同时,逐步开始整合各方资源,输出先进的院线经营管理经验,并取得市场主导地位。即使一些中小型的院线如河南的奥斯卡院线和四川的太平洋院线也在实现“四个统一”的基础上,逐步打破地域限制,成长成为全国性的院线公司。
『肆』 电影院到底是艺术殿堂,还是消遣娱乐场所
电影院是文化娱乐场所。
这从管辖辖属就可以分得出来。电影院归当地的文化局或文广新局领导。
虽然业务上归电影院线垂直指挥,但行政上依然是文化局领导。
『伍』 电影的文化品格是什么
电影是二十世纪艺术与科学带给人类的珍贵礼物,在人类艺术史上,没有任何一门艺术能像电影这样吸引如此众多的观众,它如此真实地记录了那个世纪,讲述着百年来人世间发生的故事。二十一世纪,中国电影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昨日人涌如潮的电影院今日风光不再,中国的民族电影受到了很大冲击。注入强大民族感情的电影究竟有没有市场,中国电影能否赢得广大观众乃至世界的广泛关注,能否有好的票房收益,能否挡得住国外大片的冲击,我们拭目以待。
现在人们看电影的传统方式只有一种方式,就是买票到电影院去看电影。这个方式大约持续了电影一百多年的九十年。这十年的变化就非常大。现在我们可以通过各种方式看电影。第一个类型,就是传统的进电影院去看,这种观赏我们叫做集体观赏。还有露天影院时代。包括我们现在,有一些农村或者北京的一些小区,现在开始恢复露天影院看电影,那种就是传统的电影院观影方式在新的条件下的一种延续。一类就是从电视里看。就是说电视里看电影,是现在的大多数中国人接受电影的方式。从录像带诞生以后,有了VCD,现在特别是DVD的普及,观映方式出现多元化的态势。
看电影的方式更多地从电影院转向其他几种元素,那么这样的一个变化本身,实际上是我刚才讲了,也只是最近这十几年的事情。而这十几年恰恰预示着电影生存的一个特征,就是说全世界电影越来越相通,越来越交流。包括像中国的电影,已经全面地向世界市场开放,在这种情况下,那么每一个国家电影的生存,它必须要找到自己相应的适销对路的观众,就是适合它品味的观众,而这种观众随着不同的观映方式,他也对电影有新的不同的需求,这种需求越来越多,从观映方式可以反映出来。所以看电影如果说它有不同的方式,每一种方式蕴含着一些文化内涵,实际上最后归结起来,说的是你要拍什么样的电影给什么样的人看。每一部的电影观众的定位,就变成了一部电影制作一开始最重要的一件事情。
实际上一百年来的电影,在某种侧面上反映了整个人类这一百年文明的进程。这个文明不光是以重大历史事件的故事片方式的再现来表现,而更多的是以不同时代、世界上的人们在思考一些什么问题。关于人生、关于世界、关于历史,也包括自己怎么活着。这些问题在各种不同的影片里,都得到过反映。那么你要去欣赏这样一些电影,并不一定要对它顶礼膜拜,只是它带给你了某种很难说在一个黑屋子里看电影,跟大家一块儿哭、一块儿笑就带得给你的那种东西。而这种东西我以为是一个有文化的欣赏者所应该从电影中得到的,因为电影本身已 主讲人简介
郑洞天,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教授、中国电影导演协会秘书长。1966年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导演的影片有《邻居》1981年获文化部优秀影片奖、金鸡奖;《鸳鸯楼》1986年参展伦敦国际电影节;《人之初》1991年获童牛奖最佳影片奖;《故园秋色》1998年获华表奖优秀故事片奖;2000年拍摄《刘天华》。导演电视剧:《老师》1984年获飞天奖;《寻呼妈妈》1987年获飞天奖;《拜师》1987年获星光奖。
内容简介
电影是二十世纪艺术与科学带给人类的珍贵礼物,在人类艺术史上,没有任何一门艺术能像电影这样吸引如此众多的观众,它如此真实地记录了那个世纪,讲述着百年来人世间发生的故事。二十一世纪,中国电影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昨日人涌如潮的电影院今日风光不再,中国的民族电影受到了很大冲击。注入强大民族感情的电影究竟有没有市场,中国电影能否赢得广大观众乃至世界的广泛关注,能否有好的票房收益,能否挡得住国外大片的冲击,我们拭目以待。
现在人们看电影的传统方式只有一种方式,就是买票到电影院去看电影。这个方式大约持续了电影一百多年的九十年。这十年的变化就非常大。现在我们可以通过各种方式看电影。第一个类型,就是传统的进电影院去看,这种观赏我们叫做集体观赏。还有露天影院时代。包括我们现在,有一些农村或者北京的一些小区,现在开始恢复露天影院看电影,那种就是传统的电影院观影方式在新的条件下的一种延续。一类就是从电视里看。就是说电视里看电影,是现在的大多数中国人接受电影的方式。从录像带诞生以后,有了VCD,现在特别是DVD的普及,观映方式出现多元化的态势。
看电影的方式更多地从电影院转向其他几种元素,那么这样的一个变化本身,实际上是我刚才讲了,也只是最近这十几年的事情。而这十几年恰恰预示着电影生存的一个特征,就是说全世界电影越来越相通,越来越交流。包括像中国的电影,已经全面地向世界市场开放,在这种情况下,那么每一个国家电影的生存,它必须要找到自己相应的适销对路的观众,就是适合它品味的观众,而这种观众随着不同的观映方式,他也对电影有新的不同的需求,这种需求越来越多,从观映方式可以反映出来。所以看电影如果说它有不同的方式,每一种方式蕴含着一些文化内涵,实际上最后归结起来,说的是你要拍什么样的电影给什么样的人看。每一部的电影观众的定位,就变成了一部电影制作一开始最重要的一件事情。
实际上一百年来的电影,在某种侧面上反映了整个人类这一百年文明的进程。这个文明不光是以重大历史事件的故事片方式的再现来表现,而更多的是以不同时代、世界上的人们在思考一些什么问题。关于人生、关于世界、关于历史,也包括自己怎么活着。这些问题在各种不同的影片里,都得到过反映。那么你要去欣赏这样一些电影,并不一定要对它顶礼膜拜,只是它带给你了某种很难说在一个黑屋子里看电影,跟大家一块儿哭、一块儿笑就带得给你的那种东西。而这种东西我以为是一个有文化的欣赏者所应该从电影中得到的,因为电影本身已经提供了这些。
『陆』 汽车电影院的影院由来
汽车电影院主要是舶来的一种艺术文化。
观众坐在汽车里通过调频收听和观看露天电影,是汽车工业高度发达后所衍生的汽车文化娱乐方式之一。这种听起来十分新鲜的观影方式实际上由来已久:从1933年的6月美国新泽西州的RichardM.Hollingshead 在自家后院创办了世界上第一家汽车电影院之后,这种娱乐休闲方式便随着汽车的普及很快风靡北美,也成为当地重要的文化特色之一。
近几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各大城市的汽车占有量逐年增加。2009年末我国汽车保有量达到了7619万辆,其中民用轿车达3136万辆,比上年增长了28.6%。在此形势下,与汽车相关的文化产业行业也随之露面,汽车电影院的兴起便是其中之一。
『柒』 有关太原宽银幕电影院的简介,包括历史,建筑文化等
宽银幕电影院位于解放路123号,始建于1958年。现有规模:电影厅3个,录象厅3个,可同时容纳1200人观影,年票房一百八十万,年观影人次达到30万。大厅拥有世界一流的数字还音系统,34只震撼音箱均为美国原装进口设备,美国克里斯地技术的全自动放映机,德国一体化镜头,美国SRD双红光激光数字检码读数头,加上高档舒适的座椅,将为影迷朋友营造出一流的观影环境,一流的视觉享受,一流的音响效果,一流的服务。